学术投稿

侧裂区脑瘤显微切除术功能保护的临床研究

张建党;刘睿;周汉光

关键词:脑肿瘤, 侧裂区, 手术治疗, 功能保护
摘要:侧裂区脑瘤因直接影响大脑运动、语言、感觉中枢及侧裂血管,该区血管与正常脑组织的保护程度直接影响手术的疗效.尽一切可能减少血管、正常脑组织的损伤是手术者应追求的目标.
中国临床神经外科杂志相关文献
  • 采用改良大骨瓣开颅抢救重型颅脑损伤12例分析

    2000年10月以来,我们采用改良大骨瓣开颅清除颅内血肿、坏死脑组织,抢救重型颅脑损伤12例,取得明显疗效.

    作者:辛克清;朱松君;魏本俊;林牧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外伤性后颅窝硬脑膜外血肿CT表现与预后关系(附53例临床分析)

    自应用CT检查以来,外伤性后颅窝硬脑膜外血肿均能早期明确诊断,从而提高了治愈率.倘若首次CT检查未见血肿或因首发血肿较小在保守治疗过程中血肿增大未能及时手术有可能危及生命.现将自1990年10月至2000年10月收治的53例外伤性后颅窝硬膜外血肿进行分析总结.

    作者:裴永恩;陈平安;王弘;戴学元;吴星;方胜;周滨音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重症脑室出血的临床救治

    目的探讨重症脑室出血的救治方法,以期降低重症脑室出血的死亡率.方法早期采用双侧脑室交替或同时尿激酶灌注引流及早期改善脑血液循环等综合措施治疗.结果本组救治50例重症脑室出血病人(GRAEB评分>5分),存活率72%(36/50),死亡率28%(14/50),36例存活患者中5例因脑积水行脑室-腹腔分流术.结论尽早疏通脑室梗阻,改善脑脊液循环与脑微循环是重症脑室出血救治成功的关键,脑室引流、尿激酶灌注治疗重症脑室出血是一种安全、可行、有效的方法.

    作者:郑兆聪;王如密;王守森;赵琳;张小军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颅骨标本为模具骨水泥植片塑形颅骨修补术

    骨水泥是颅骨修补的常用材料之一.应用中骨水泥植片塑形多以徙手操作,存在着厚薄不均和形态欠佳的缺点.近年来,作者以颅骨标本为模具塑形骨水泥植片修补颅骨缺损,弥补了以上不足,取得满意疗效,现介绍如下.

    作者:王洪亮;谢永胜;顿志平;尚景瑞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脑室-腹腔分流术治疗脑积水的并发症及其预防

    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男39例,女8例.年龄16~63岁,平均46.7岁.交通性脑积水33例,梗阻性脑积水14例.高颅内压性脑积水39例,正常颅内压性脑积水8例.

    作者:高广民;刘丽;于丕义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侧裂区脑瘤显微切除术功能保护的临床研究

    侧裂区脑瘤因直接影响大脑运动、语言、感觉中枢及侧裂血管,该区血管与正常脑组织的保护程度直接影响手术的疗效.尽一切可能减少血管、正常脑组织的损伤是手术者应追求的目标.

    作者:张建党;刘睿;周汉光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自发性硬脊膜外血肿的诊断及治疗(附12例报告)

    我院自1994年5月~2000年5月收治自发性硬脊膜外血肿12例,疗效满意,报告如下.

    作者:张连群;吕明;傅强;张士刚;房宝军;杨风海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垂体柄与鞍区肿瘤的形态学关系

    目的总结鞍区肿瘤与垂体柄的形态学关系.方法对239例鞍区肿瘤患者围手术期资料(手术资料中对垂体柄有明确描述和保留程度的记述)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垂体柄与鞍区肿瘤的形态学关系大致可分为四种类型.I型:垂体柄完整,与肿瘤有软膜间隔;Ⅱ型:肿瘤位于垂体柄的中下部,并挤压垂体柄或长入垂体柄内,使垂体变形;Ⅲ型:肿瘤位于垂体柄上部或与下丘脑连接;Ⅳ型:垂体柄与肿瘤完全融合或极少残存.结论探讨了如何针对鞍区肿瘤与垂体柄不同类型的关系采取不同的处理方法.

    作者:漆松涛;张喜安;潘军;戴学军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Caspase蛋白酶的结构及其在CNS损伤中的作用

    1 Caspase蛋白酶及其结构1993年Yuan等[1]发现秀丽隐杆线虫的Ced-3基因与哺乳动物细胞ICE (interleukin-1βconvertingenzyme)存在功能和序列上的高度同源.和Ced-3-样,ICE高度表达可导致啮齿动物成纤维细胞凋亡.

    作者:吴志敏;袁先厚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头皮Merkel细胞癌:病例报告及文献复习

    Merkel细胞癌(Merkel cell carcinoma,MCC)临床罕见,是原发于真皮组织的一种神经内分泌性肿瘤,高度恶性,侵袭性生长,具有局部复发率、区域淋巴结转移率及远隔转移率均较高的特点[1-4].本文报告一例头皮多发性MCC,并结合文献复习,总结本病的诊断和治疗方法.

    作者:杨朋范;郑智勇;黄绍松;刘峥;王如密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颅骨缺损修补材料的研究

    多年来,很多种类的人工颅骨缺损修补材料被应用于临床,但均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弊端.寻找一种理想的颅骨缺损修补材料,是预防颅骨缺损修补术后发生各种并发症的关键所在.现将近年来关于颅骨缺损修复材料的研究综述如下.

    作者:黄纯真;甘雨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重型颅脑损伤132例死亡原因分析

    我院自1991年7月至1999年5月共收治重型颅脑损伤患者304例,死亡132例,死亡率42.1%.本文就重型颅脑损伤死亡原因进行分析,以期为今后提高重型颅脑损伤救治成功率提供临床依据.

    作者:陈登;杨兵;蔡泓菁;李海燕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大型听神经瘤手术并发症及其预防

    目的探讨枕下入路切除大型听神经瘤的常见手术并发症及相关因素,总结其预防方法.方法收集本科220例大型听神经瘤的临床资料及术后随访结果进行回顾性研究.结果220例大型听神经瘤全切199例(90.5%),次全切21例(9.5%),面神经解剖保留129例(58.6%),蜗神经解剖保留10例(4.5%),主要并发症包括:脑脊液漏(2.3%)、脑膜炎(8.6%)、后组颅神经麻痹(7.7%),术后血肿形成(2.7%)等.手术死亡7例(3.18%).结论熟悉手术冶路相关临床解剖、积累手术经验、术前对患者影像学及临床资料进行个体化研究是减少手术并发症的关键.

    作者:丁学华;卢亦成;秦时强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无水酒精囊内注射治疗复发胶质母细胞瘤1例

    1临床资料患者女性,60岁.因星形胶质母细胞瘤手术及放疗后40d,出现左侧肢体无力、频繁呕吐与浅昏迷入院.体格检查:意识浅昏迷,频繁呕吐,视力下降,视乳头水肿,右颞颅骨缺损4cm×5 cm大小,左侧肢体肌力Ⅲ~Ⅳ级,无病理征.

    作者:陶志宇;卜振富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脑脊液中一氧化氮浓度的动态变化

    目的探讨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脑脊液中一氧化氮浓度的动态变化及其与脑血管痉挛的关系.方法采集57例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aSAH)患者脑脊液标本(采集时间为冶院后即刻,出血后第3、5、7、10、14天),采用镉粒还原法检测脑脊液中N0浓度.结果出血后第3天脑脊液中NO浓度即有明显降低(P<0.05),在出血后第7~10天达到低(P<0.01),而后逐渐升高.症状性脑血管痉挛患者N0浓度明显低于未痉挛者及无症状的脑血管痉挛患者.结论症状性脑血管痉挛的发生与脑脊液中N0浓度降低有一定相关性.

    作者:黄清海;刘建民;许奕;洪波;周晓平;赵文元;辛涛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颅骨转移癌2例报告

    1临床资料病例1女,68岁,发现头部包块4月来诊.4月前偶然触及头部包块,无痛感,未诊疗,渐增大.肝炎病史5年.查体:一般情况好,头右顶部可及4 cm×4 cm大小包块,质硬,不活动,无压痛.

    作者:蒲建章;苏群;王兆岭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鞍区脑池的显微外科解剖

    目的了解鞍区脑池的界限和相互毗邻关系.方法采用显微外科技术解剖并观察鞍区脑池.结果鞍区脑池包括颈内动脉池、后交通动脉池、颈内动脉-后交通动脉池、视交叉池、垂体池、终板池、Sylvian池近侧端、嗅池、脚间池、脚池和动眼神经池,小梁蛛网膜分隔各池.结论①鞍区脑池环绕视交叉池有序排列.②不同的手术入路或同一入路到达不同部位,所涉及的脑池及其解剖的方向和次序均不相同.

    作者:吕健;朱贤立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脑转移瘤治疗方法的对比研究

    目的比较手术结合全脑放疗、X-刀和X-刀结合全脑放疗治疗单发脑转移瘤的效果.方法回顾分析我院自1996年2月至2000年4月间经手术结合放射治疗的脑转移瘤84例、X-刀和X-刀结合全脑放疗治疗的脑转移瘤102例,从中选择符合条件的脑转移瘤患者86例,分成3组:手术结合全脑放疗组36例;X-刀组32例;X-刀结合全脑放疗组18例.从临床症状变化,生存时间,局部控制率,肿瘤脑远隔部位生长率,因中枢神经系统病变死亡率等方面比较三种方法的疗效.结果手术结合全脑放疗组、X-刀组和X-刀结合全脑放疗组的临床有效率分别为86.1%(31/36),87.5%(28/32)和88.9%(16/18);中位生存时间分别为54周,50周和51周;1年生存率分别为47.2%(17/36),43.8%(14/332)和44.4%(8/18).1年肿瘤局部控制率分别为83.3%(30/36),78.1(25/32)和77.8%(14/18).因中枢神经系统病变死亡率分别为26.7%(8/30),30%(6/20)和28.6%(4/14),三组之间无明显差异(P>0.05).肿瘤脑远隔部位发生率分别为13.9%(5/36),37.5%(12/32)和11.1%(2/18),X-刀组明显高于其他两组(P<0.05).结论对于单发脑转移瘤,单纯X-刀可以获得与手术结合全脑放疗和X-刀结合全脑放疗相同的生存时间、局部控制率;全脑放疗可降低肿瘤脑远隔部位生长率,但对生存时间和局部控制率无明显影响.

    作者:焦庆芳;范振增;封小强;张成贵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选择性坐骨神经分支部分切断术治疗膝关节屈曲痉挛

    目的探讨选择性坐骨神经分支部分切断术治疗膝关节屈曲痉挛的效果.方法回顾分析2000年2月至2001年11月手术治疗的33例共计44侧膝屈曲痉挛状态的病冶资料,所有病人均采用选择性坐骨神经分支部分切断术治疗.结果全部病人平均随访11.6个月.所有病人术后立即感膝部痉挛状态缓解,随访期间缓解率为91%(30/33).术后2周内步态功能均有改善,随访期间改善者为87.88%(29/33).生活质量在随访期间所有病人均有提高.术后发生小腿感觉障碍5例,随访期间3例完全恢复,2例部分恢复.无1例发生严重肌无力.结论选择性坐骨神经分支部分切断术是治疗膝关节屈曲痉挛安全有效的方法.

    作者:张黎;于炎冰;左焕琮;赵奎明;郭京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颅脑损伤后癫痫持续状态7例治疗体会

    1995年以来,我院收治的急性颅脑损伤并发癫痫持续状态7例,死亡4例,治愈3例,治疗中有一些体会和教训,报告如下.

    作者:刘万明;全中平;杨宜洲;钟宝;王少波 刊期: 2003年第02期

中国临床神经外科杂志

中国临床神经外科杂志

主管:广州军区联勤部卫生部

主办:广州军区武汉总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