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中华神经科杂志

中华神经科杂志

CSCD核心期刊(非官网)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
  • 国际刊号:1006-7876
  • 国内刊号:11-3694/R
  • 影响因子:1.32
  • 创刊:1955
  • 周期:月刊
  • 发行:北京
  • 语言:中文
  • 邮发:82-703
  • 全年订价:520.00
期刊收录 期刊荣誉 期刊标签
相关期刊
期刊级别: CSCD核心期刊
产品参数: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
出版地方:北京
期刊标签:神经病学
国际刊号:1006-7876
国内刊号:11-3694/R
邮发代号:82-703
创刊时间:1955
发行周期:月刊

中华神经科杂志简介

               1955年3月,中国科协主管,中华医学会主办。本刊是神经科专业学术期刊,2003—2009年连续5年荣获“百种中国杰出学术期刊”称号,2005年荣获国家新闻出版总署颁发的国家期刊奖“第三届国家期刊奖百种重点期刊”。本刊在1576种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综合排名均列“神经精神医学类”期刊首位。目前我刊已被全国神经病学界公认为反映我国神经病科学研究和临床进展的最高级学术刊物。                

栏目设置

述评、专论、指南、标准与讨论、论著、短篇论著、新技术、临床病理(例)讨论、病例报告、临床诊疗思维、荟萃分析、讲座、综述、学术讨论、学术评论、会议(座谈)纪要、文献速览、学术动态、启事、消息、书讯等

杂志收录/荣誉

CA 化学文摘(美), CSCD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JST 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日), 万方收录(中), 北大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医学文摘, 文摘与引文数据库, 知网收录(中),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维普收录(中)/ 1997年和2002年中国科协第二、三届优秀期刊二等奖

中华神经科杂志投稿要求

中华神经科杂志社征稿要求

  1.文题:力求简明、醒目,反映出文章的主题。中文文题一般以15个汉字以内为宜,不用缩略语。中、英文题名应一致。

  2.作者署名:作者姓名在文题下按序排列,排序应在投稿前由全体作者共同讨论确定,在编排过程中不应再作改动,确需改动时必须出示单位证明及全部作者签名的作者贡献说明。作者单位名称(写出所在科室)及邮政编码脚注于首页左下方,并最好注明通信作者的Email地址。作者应具备下列条件:(1)参与选题和设计,或参与资料的分析和解释;(2)起草或修改论文中关键性理论或其他主要内容;(3)能按编辑部的修改意见进行核修, 对学术问题进行答辩,并最终同意论文发表;(4)除了负责本人的研究贡献外,同意对研究工作各方面的诚信问题负责。

  3.基金项目:论文所涉及的课题如为国家或部、省级以上基金或攻关项目,应在文章中、英文关键词下以“基金项目:”作为标识分别以中、英文双语注明基金项目名称,并在圆括号内注明其项目编号。基金项目名称应按国家有关部门规定的正式名称填写,多项基金应依次列出。

  4.摘要:论著需附中、英文摘要,摘要的内容应包括研究目的、方法、主要结果(包括关键性或主要的数据)和主要结论,应写成冠以“目的(Objective)”、“方法(Methods)”、“结果(Results)”和“结论(Conclusion)”小标题的结构式摘要。撰写时不列图、表,不引用文献,不加评论和解释。英文摘要应包括题名、作者姓名(汉语拼音,姓和名首字母大写)、单位名称、所在城市名、邮政编码及国名。应列出全部作者姓名,如作者工作单位不同,,需列出所有作者的工作单位,并于作者姓名右上角加阿拉伯数字标注,同时在相应作者单位名称首字母左上角加相同的阿拉伯数字,以“1、2、3...”的顺序排列。。

  英文摘要一般与中文摘要内容相对应,但为了对外交流的需要,可以略详。

  论著以外的其他学术类文章,附简短的提示性(非结构式)中英文摘要即可。

  5.关键词:论著需标引2~5个关键词。关键词尽量从美国国立医学图书馆(NLM)的MeSH数据库(http://www.ncbi.nlm.nih.gov/entrez/query.fcgi?db=mesh)中选取,其中文译名可参照中国医学科学院信息研究所编译的《医学主题词注释字顺表》。未被词表收录的新的专业术语(自由词)可直接作为关键词使用,建议排在最后。中医药关键词应从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药信息研究所编写的《中医药主题词表》中选取。有英文摘要的文章,应标注与中文对应的英文关键词。关键词中的缩写词应按《医学主题词注释字顺表》还原为全称;每个英文关键词第一个单词首字母大写,各词汇之间用“;”分隔。

  6.统计学方法:尽可能详细描述。

  7.名词术语:医学名词应使用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公布的名词。尚未通过审定的学科名词,可选用最新版《医学主题词表(MeSH)》、《医学主题词注释字顺表》、《中医药主题词表》中的主题词。对没有通用译名的名词术语于文内第一次出现时应注明原词。中西药名以最新版本《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和《中国药品通用名称》(均由中国药典委员会编写)为准。英文药物名称则采用国际非专利药名。在题名及正文中药名一般不得使用商品名,确需使用商品名时应先注明其通用名称。中医名词术语按GB/T 16751.1/2/3-1997《中医临床诊疗术语疾病部分/证候部分/治法部分》和GB/T 20348-2006《中医基础理论术语》执行,腧穴名称与部位名词术语按GB/T 12346-2006《腧穴名称与定位》和GB/T 13734-2008《耳穴名称与定位》执行。中药应采用正名,药典未收入者应附注拉丁文。

  文中尽量少用缩略语。已被公知公认的缩略语可以不加注释直接使用。不常用的、尚未被公知公认的缩略语以及原词过长、在文中多次出现者,若为中文可于文中第1次出现时写出全称,在圆括号内写出缩略语;若为外文可于文中第1次出现时写出中文全称,在圆括号内写出外文全称及其缩略语。例如: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流脑),视神经脊髓炎谱系疾病(neuromyelitis optica spectrum disorders,NMOSD)。4个及4个以内汉字的名词不宜使用缩略语,以免影响论文的可读性。西文缩略语不得拆开转行。

  8.图表:图表分别按其在正文中出现的先后次序连续编码。图表中的注释按出现的先后顺序,在相应项目的右上角用a、b、c、d……表示。每幅图表应同时冠有中英文双语图(表)题。说明性的文字应置于图(表)下方注释中,并在注释中标明图表中使用的全部非公知公用的缩写。建议采用三横线表(顶线、表头线、底线),如遇有合计和统计学处理内容(如t值、P值等),则在此行上面加一条分界横线;表内数据要求同一指标有效位数一致,一般按标准差的1/3确定有效位数。若刊用人像,应征得本人的书面同意,或遮盖其能被辨认出系何人的部分。大体标本照片在图内应有尺度标记。病理照片要求注明染色方法和放大倍数。图表中如有引自他刊者,应注明出处。图片建议采用jpg格式。

  9.计量单位:执行GB 3100~3102-1993《量和单位》中有关量、单位和符号的规定及其书写规则。

  10.数字:执行GB/T 15835-2011《出版物上数字用法》。公历世纪、年代、年、月、日、时刻和计数、计量均用阿拉伯数字。小数点前或后≥4位数字时,每3位一组,组间空1/4个汉字空,如:“71,329.476,56”应写成“71 329.476 56”。但序数词和年份、页数、部队番号、仪表型号、标准号不分节。百分数的范围和偏差,前一个数字的百分符号不能省略,如:5%~95%不能写成5~95%,(50.2±0.6)%不能写成50.2±0.6 %。附带尺寸单位的数值相乘,按下列方式书写:4 cm×3 cm×5 cm,不能写成4×3×5 cm3。

  11.参考文献:著录格式基本执行GB/T 7714-2005《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采用顺序编码制著录,依照其在文中出现的先后顺序用阿拉伯数字标出,并将序号置于方括号中,排列于文后。尽量避免引用摘要作为参考文献。内部刊物、未发表资料(不包括已被接受的待发表资料)、个人通信等请勿作为文献引用,确需引用时,可将其在正文相应处注明。引用文献(包括文字和表达的原意)与原文核对无误。日文汉字请按日文规定书写,勿与我国汉字及简化字混淆。同一文献作者不超过3人全部著录;超过3人只著录前3人,后依文种加表示“,等”的文字。作者姓名一律姓氏在前,名字在后,外国人的名字采用首字母缩写形式,缩写名后不加缩写点;不同作者姓名之间用“,”隔开,不用“和”、“and”等连词。题名后标注文献类型标志对电子文献是必选著录项目,其他文献可选择标注。文献类型和电子文献载体标志代码参照GB 3469-1983《文献类型与文献载体代码》。外文期刊名称用缩写,可以采用国际医学期刊编辑委员会推荐的NLM’s Citing Medicine (http://www. ncbi.nlm.nih.gov/books/NBK7256)中的格式;中文期刊用全名。每条参考文献均须著录年份、卷(期)、起止页。中文参考文献下需要同时著录该条中文参考文献的英文。


杂志分析报告

名词解释:

影响因子:指该期刊近两年文献的平均被引用率,即该期刊前两年论文在评价当年每篇论文被引用的平均次数

被引半衰期:衡量期刊老化速度快慢的一种指标,指某一期刊论文在某年被引用的全部次数中,较新的一半被引论文刊载的时间跨度

期刊发文量:通常是指在特定时间内,一个学术期刊所发表的论文数量。计算期刊发文量是评估期刊生产力和影响力的一个重要指标,也是学者选择投稿期刊时常常考虑的因素之一。

期刊他引率:期刊被他刊引用的次数占该刊总被引次数的比例用以测度某期刊学术交流的广度、专业面的宽窄以及学科的交叉程度

总被引频次:指该期刊自创刊以来所登载的全部论文在统计当年被引用的总次数。这是一个非常客观实际的评价指标,可以显示该期刊被使用和受重视的程度,以及在科学交流中的作用和地位。

平均引文率:在给定的时间内,期刊篇均参考文献量,用以测度期刊的平均引文水平,考察期刊吸收信息的能力以及科学交流程度的高低

中华神经科杂志影响因子
中华神经科杂志发文量
中华神经科杂志总被引频次

杂志文章摘录

  • 神经遗传病的基因治疗策略与前景

    神经系统遗传病种类繁多,至今大多不可治愈.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基因增补、外显子跳跃、增强剪接、动态突变修正、毒性表达产物清除等基因治疗策略在神经遗传病的治疗中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作者:王柠;赵淼;陈万金 刊期: 2018年第11期

  • 女性周围神经病变和脊髓病变患者的球海绵体肌反射及阴部神经躯体感觉诱发电位表现

    通过运用球海绵体肌反射(bulbocavernosus reflex,BCR)及阴部神经躯体感觉诱发电位(pudendal nerve somatosensory evoked potentials,SSEP)检测,能客观记录患者骶髓反射弧及中枢神经的传导功能.

    作者:邵蓓;牛晓婷;倪佩琦;王汛;陈霞;朱蓓蕾;王贞;滕洪林 刊期: 2009年第11期

  • 寨卡病毒相关吉兰-巴雷综合征

    寨卡病毒(Zika virus)是黄病毒科黄病毒属成员,于20世纪40年代被发现并命名.该病毒逐步成为国际医学研究热点.近期越来越多的病例报告和病例对照研究证实,寨卡病毒可导致吉兰·巴雷综合征(Guillain-Barr(c) syndrome,GBS)的发生,产生寨卡病毒相关性GBS.目前还没有对寨卡病毒相关性GBS进行全面总结的综述报告.因此,我们从流行病学、临床表现、可能的发病机制等方面综述了寨卡病毒相关性GBS的新研究进展,以及对未来研究的展望,为临床医生认识寨卡病毒相关性GBS提供一定的参考.

    作者:王洪权;王玉敏;赵伟丽;崔其福;赵丽楠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帕金森病远期生活质量分析及治疗策略探讨

    目的 调查帕金森病患者远期生活质量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对112例病程≥10年的帕金森病患者生活质量进行调查分析.采用远期生活质量问卷(PDQ-39)评估患者的生活质量,评估患者基本特征(年龄、起病年龄、病程)、运动症状、非运动症状、运动并发症以及治疗等各方面对帕金森病患者远期生活质量的影响.结果 病程≥10年的帕金森病患者统一帕金森病评分量表第三部分(UPDRS Ⅲ)得分为(35.8±19.0)分,PDQ-39总分为(47.5±30.7)分,Hoehn-Yahr (H-Y)分级≥3.0级的比例为67.0% (75/112).影响PDQ-39得分的独立危险因素包括UPDRS Ⅲ评分(r=0.272,P =0.007)、H-Y分级(r=0.351,P=0.000)、汉密尔顿焦虑量表评分(r=0.358,P=0.000).其中年龄(r =0.228,P=0.002)、起病年龄(r=0.207,P=0.027)、症状波动(r=0.282,P=0.002)为影响UPDRS Ⅲ评分和H-Y分级的3个关键因素.在早发型帕金森病患者,左旋多巴起始大剂量与远期行动能力的降低呈正相关(r=0.990,P=0.000),在晚发型帕金森病患者中呈负相关(r=-0.480,P=0.044).结论 帕金森病患者远期(病程≥10年)生活质量与患者长期运动症状控制程度及早期治疗方案有关.对于早发型帕金森病患者需考虑推迟或减少左旋多巴的使用预防运动并发症,对于晚发型帕金森病患者,需考虑足够剂量的左旋多巴对改善患者远期生活质量的意义.

    作者:李艳;周明珠;干静;万赢;罗懿;朱莹莹;陆丽霞;何海燕;吴佳英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中国帕金森病治疗指南(第三版)

    帕金森病( Parkinson ’ s disease )是一种常见的中老年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主要以黑质多巴胺能神经元进行性退变和路易小体形成的病理变化,纹状体区多巴胺递质降低、多巴胺与乙酰胆碱递质失平衡的生化改变,震颤、肌强直、动作迟缓、姿势平衡障碍的运动症状和嗅觉减退、便秘、睡眠行为异常和抑郁等非运动症状的临床表现为显著特征。我国65岁以上人群总体患病率为1700/10万,并随年龄增长而升高,给家庭和社会都带来了沉重的负担[1]。近些年来,无论是对帕金森病发病机制的认识以及对早期诊断生物学标志物的发现,还是对其治疗方法和手段的探索,都有了显著的进步。国外尤其是欧美国家的帕金森病治疗指南给予了我们很好的启示和帮助。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帕金森病及运动障碍学组在2006年和2009年分别制定了第一、二版中国帕金森病治疗指南,对规范和优化我国帕金森病的治疗行为和提高治疗效果均起到了重要的作用[2-3]。近5年来,国内、外在该治疗领域又有了一些治疗理念的更新和治疗方法的进步。为了更好地适应其发展以及更好地指导临床实践,我们现对中国帕金森病治疗指南第二版进行必要的修改和更新。

    作者: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帕金森病及运动障碍学组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重症肌无力多靶点治疗的现状和问题

    重症肌无力的临床症状主要与自身免疫异常所致神经肌肉接头乙酰胆碱的传递障碍有关,随着近几年对重症肌无力发病机制认识的深入和靶向性特异性免疫治疗的兴起,治疗手段得到进一步拓展,形成了以针对免疫病理机制不同环节和改善神经肌肉接头传递为主要目标的多靶点治疗.文中就其现状和问题做一评述.

    作者:赵重波;罗苏珊 刊期: 2018年第12期

  • 左室黏液瘤作为心源性栓子引起脑梗死一例

    心源性栓塞引起的脑梗死占卒中患者的20%.在这些患者中,超过50%的心源性栓子是心房颤动,而黏液瘤作为心源性栓子只有0.5%[1].心室黏液瘤是一种非常罕见的心源性栓塞.现由我院报告1例,经超声心动图检测证实,心源性栓子是左心室黏液瘤.临床资料患者女性,56岁.主因“头晕伴恶心、呕吐1h”于2015年4月15日入院.患者入院1h前无明显诱因突然出现头晕,同时伴有恶心、呕吐,偶觉胸闷,遂至我院就诊.

    作者:刘忠伟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尿酸与脑白质高信号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探讨血尿酸水平与脑白质高信号的关系。方法选择2014年1月至2015年12月就诊于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头颅MRI提示存在脑白质高信号患者177例进行横断面研究。将患者按白质病变的严重程度进行分组( Fezakas量表评分0~1分为无或轻度组,Fezakas量表评分≥2分为中重度组),比较亚组之间的血尿酸水平和高尿酸血症发生率的差异。结果共选入脑白质病变患者177例。根据Fezakas量表评分划分脑白质高信号的解剖部位和严重程度。结果表明,深部白质高信号( DWMH )中重度组的血尿酸水平高于无或轻度组[分别为(345±95)μmol/L、(310±100)μmol/L,t=1.097,P=0.021];校正伴发糖尿病、高脂血症、吸烟、饮酒后,年龄(OR=1.065,95%CI 1.027~1.104,P=0.001)、高血压(OR=2.605,95% CI 1.234~5.500,P=0.012)、血尿酸水平(OR=1.004,95%CI 1.001~1.007,P=0.019)是脑小血管病患者中重度DWMH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中重度DWMH与血尿酸水平有明显的关系。

    作者:傅君娴;陈小玲;谢丽桔;郑韵秋;张清香;张胜;王丹妮;李智文;蔡斌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POLG基因与帕金森病关系的研究进展

    帕金森病(Parkinson disease,PD)是继阿尔茨海默病(AD)之后的第二大类神经变性病,在欧美的发病率约为0.4%~2.2%[1-2].这一疾病的病理学改变为黑质的多巴胺能神经元的选择性进行性缺失.

    作者:孙高慧;陈彪 刊期: 2007年第07期

  • 帕金森病模型中热休克蛋白mRNA的表达

    热休克蛋白(heat shock proteins, Hsp)在多种神经变性疾病模型中表达增加[1,2],并对细胞产生保护作用,因此我们用1-甲基-4-苯基-1,2,3,6-四氢吡啶(MPTP)和它的脑内活性代谢物1-甲基-4-苯基-吡啶离子(MPP+)制备帕金森病(Parkinson disease, PD)动物和细胞模型,观察Hsp70和Hsp40的人类同源物HDJ-1 mRNA的动态变化和表达部位.

    作者:范国华;陈生弟;曹文俊;赵静 刊期: 2006年第04期

更多评论>>

网友反馈(不代表本站观点)

steven0281** 的反馈:

感觉还是挺难投的,不过编辑老师挺好的。去年八月份投了一篇文章,修改后录用了,今年投了篇,个人感觉比上一次写的好,却退稿了,可能这就是命吧

小鲸** 的反馈:

中华神经科杂志在同类刊物里面相对比较容易中,审稿有回复,退稿有温度(笔者之前的文章因改动较大,杂志建议退稿之后修改重投),不失为一种选择

爱有天意** 的反馈:

昨天联系了中华神经科杂志,杂志社说我的文章还在初审当中,不知道要什么时候才出结果,好急,菩萨保佑过了,过了

nblove** 的反馈:

9月中旬在投中华神经科杂志的稿,10月就通知录用啦,速度杠杠的。需要说的是,这本杂志的编辑排版很严格,录用后会有多次排版校对,编排质量很高,编辑工作非常严谨认真,值得赞扬!

小荷** 的反馈:

等了好几个月,终于收到书了,悬着的心终于放下了,感谢中华神经科杂志编辑部大大,感谢~~感谢

小小小硕** 的反馈:

五天了还是已发回执状态 什么情况?有人知道么

快点毕业** 的反馈:

各位学友,这个期刊是不是投稿就会通过初审? 看我很多投稿的朋友说,初审后被拒稿的也很多啊……

flytoyou** 的反馈:

退得挺快,挺好的[流泪]

姓名保密** 的反馈:

审稿速度很快,我是2月10日投的稿件,一个月不到就返回了审稿意见,速度上还是很认可的,编辑老师很认真负责,专家也很专业,给出的意见都很可观,让我受益很多。

江东宇** 的反馈:

请问中华神经科杂志投稿时需要附单位介绍信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