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轶虎;崔力军;潘鑫;陶百平
目的:观察断藤益母汤对类风湿性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患者临床血清骨代谢指标的影响.方法:77例类风湿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8例、试验组39例.对照组予甲氨蝶呤片治疗,试验组予断藤益母汤治疗.分别在治疗前及治疗后第4、8、12周记录两组患者的ESR、CRP、SDAI评分等疾病活动指标及PINP、N-MID、25-(OH) VitD、β-CTX等骨代谢指标水平,并观察不良反应方发生情况.疗程均为12周.结果:试验组总有效率为94.44%,对照组为75%,试验组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第4周,试验组ESR、CRP、SDAI评分开始改善(P<0.05),早于对照组,治疗12周后试验组ESR水平、SDAI评分优于对照组(P<0.05),而两组CRP水平相当(P>0.05);两组比较,试验组能够较快改善骨代谢指标,治疗12周后,试验组P1 NP、B-CTX水平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后两组25-(OH) VitD水平变化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断藤益母汤能够在控制RA疾病活动的同时,有效改善RA骨代谢水平,抑制骨破坏,促进骨形成.
作者:姜玉宝;林昌松;李楠;郭添枫;卢军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观察硝菔通结方对功能性便秘大鼠肾脏以及结肠组织水通道蛋白的影响,从现代医学肾脏调节水液代谢的角度探讨中医“肾主水司二便”的科学内涵,揭示硝菔通结方从肾论治便秘的作用机制.方法:48只成年雄性SD大鼠,采用随机法分为空白组(8只)和造模组(40只),造模组灌胃复方地芬诺酯混悬液6周复制便秘模型后随机分为模型组(FC组)、硝菔通结方高、中、低剂量组、阳性药物对照组(苁蓉通便口服液组,简称口服液组).各治疗组给予不同剂量的硝菔通结方、阳性药物对照组给予苁蓉通便口服液(后简称口服液组)灌胃1个月.观察各组大鼠的一般情况,采用ELISA法检测各组大鼠血清中精氨酸加压素(AVP)、环磷酸腺苷(cAMP)的含量,Western-Blot法检测肾脏组织中AQP2以及AQP3的表达,结肠组织中AQP3的表达.结果: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大鼠粪便量少、质地干硬,血清中AVP、cAMP的含量升高(P<0.05),肾脏组织中AQP2以及AQP3的表达明显升高(P<0.01),结肠组织中AQP3的表达明显升高(P<0.01).与模型组相比,各剂量硝菔通结方组以及口服液组大鼠粪便量增加且质地稀软,血清中AVP、cAMP的含量降低(P<0.05),肾脏组织中AQP2以及AQP3的表达明显降低(P<0.01),结肠组织中AQP3的表达明显降低(P<0.01).结论:肾脏能通过调节水通道蛋白而影响肠道的水液代谢,这可能是中医“肾主水司二便”的科学内涵之一;硝菔通结方可通过影响肾脏组织的水通道蛋白而纠正肠道水液代谢紊乱,从而对功能性便秘发挥治疗作用.
作者:梁星琛;周永学;张小波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研究与分析手术联合中药外洗治疗三踝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三踝骨折患者104例,按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均52例.两组患者均实施手术治疗,在此基础上,观察组加以使用中药外洗的治疗方案.对比分析两组患者踝关节活动度、AOFAS评分、踝关节功能评分及治疗前后VAS、SAS评分情况.结果:观察组背伸(27.38±6.15)、屈曲(44.73±3.96)、内翻(16.96±7.18)、外翻(5.72±2.43)、屈伸(71.18±7.19)、内外翻活动度(23.91±6.17)、AOFAS评分(96.17±1.05)分等均明显优于对照组背伸(23.82±8.42)、屈曲(41.82±6.23)、内翻(14.43±4.24)、外翻(4.67±2.73)、屈伸(65.72±10.62)、内外翻(20.05 ±7.05)活动度、AOFAS评分(89.46±0.58)分;观察组(95 ~ 100分)百分比(73.08%)明显高于对照组(46.15%)、(<85分)百分比(3.85%)明显低于对照组(32.69%);观察组VAS评分(1.01±1.12)分、SAS评分(35.58±9.43)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VAS评分(3.05±1.08)分、SAS评分(49.57±10.26)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三踝骨折患者采用手术联合中药外洗进行治疗后,患者的疼痛程度明显减轻,创口恢复情况较优,临床治疗效果较佳.
作者:刘玉林;徐翀;王秋生;高建良;刘少华;刘书娟 刊期: 2018年第01期
近年愈多研究表明CXCL12及其受体(CXCR4/CXCR7)在恶性肿瘤发展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CX-CR4/CXCR7作为G蛋白偶联受体介导信号转导通路与密切相关.就CXCL12及其特异性受体在不同恶性肿瘤中激活相关信号转导通路的生物学特性关系研究作一综述.
作者:李俊萱;赵川;韦燕飞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观察泻火解毒法对竹叶青蛇伤血管内皮细胞核转录因子-kB(NF-kB)信号通路相关因子的影响.方法:根据前期研究复制竹叶青蛇伤动物及细胞模型.均设置空白组(KB)、模型组(MX)和低、中、高剂量蛇伤胶囊药液组(DY、ZY、GY)5组,每组10样本.在动物实验中,KB经兔右后腿皮下注射0.75 mL/kg生理盐水,6h后灌胃10 mL/kg生理盐水.MX、DY、ZY和GY经兔右后腿皮下注射0.75 mL/kg竹叶青蛇毒液,6h后分别灌胃10 mL/kg生理盐水及低、中、高剂量药液.各组每日灌胃1次,连续灌胃1周后采血并分离出血清待测.细胞实验中,KB加入10%正常兔血清培养,MX在KB的基础上加入5μg/mL竹叶青蛇毒液培养,DY、ZY和GY在MX基础上培养6h后分别加入5%、10%和15%的含中药兔血清继续培养.各组培养72 h后,收集人脐静脉血管内皮细胞(HUVEC)及培养液检测.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兔血清中NF-kB、IkBs激酶(IKK)、NF-kB诱导激酶(NIK)的含量.蛋白免疫印迹法测定各组细胞IKK、NIK、NF-kB p65的蛋白表达,激光共聚焦显微镜检测NF-kB p65在各组细胞的表达.结果:动物实验中,MX组IKK、NIK和NF-kB p65含量较KB组均出现了显著升高(P<0.01);ZY组和GY组的IKK、NIK和NF-kB p65含量较MX组均出现显著降低(P<0.05或P<0.01).细胞实验中,MX组HUVEC中IKK、NIK和NF-kB 165的蛋白表达较空白组显著升高(P<0.05或P<0.01),DY组和ZY组HUVEC中IKK、NIK和NF-kB p65蛋白表达较MX组显著减少(P<0.05或P<0.01);激光共聚焦显微镜下MX组HUVEC中NF-kB p65的表达显著高于KB组(P<0.01),而DY组和ZY组HUVEC中NF-kB p65的表达较MX组显著下降(P<0.01).结论:NF-kB信号通路是竹叶青蛇伤血管内皮细胞炎症损伤的关键,泻火解毒法可通过调控该信号通路来治疗竹叶青蛇伤血管内皮细胞炎症损伤.
作者:何卫东;文丹;吴晖;邵丹;翁淑琴;高芳琳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评价莪术油注射液静脉注射途径的安全性,为临床上该药的应用提供指导和借鉴.方法:计算机检索2000年1月-2016年7月中文数据库中国知网(CNKI)、万方数据库(WANFANG DATA)、维普数据库(VIP)、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以及PubMed、Web of Science、Embase、the Cochrane Library英文数据库,按纳入和排除标准收集相关研究,对纳入文献质量应用Jadad评分量表进行评分,RevMan 5.3软件对纳入的多个随机对照试验的结果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研究22个,均为莪术油注射液静脉注射的临床试验,共2335例患者,其中治疗组1264例,对照组1071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比值比OR值为0.44,95%CI[0.30,0.64],治疗组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有统计学差异性(P <0.0001),治疗组(2.8%)<对照组(7.4%).亚组分析:呼吸道感染疾病亚组(1.5%<6.7%)、2000-2005年亚组(2.0%<6.6%)和≥7岁亚组(3.3%<8.6%)、0~6岁亚组(2.0%<6.5%)、疗程<7d亚组(2.0%<6.0%)、疗程≥7 d亚组(3.5%<9.6%)、抗病毒药对照用药亚组(3.8%<10.6%)、抗病毒药+抗生素对照用药亚组(1.7%<5.9%)和无合并用药亚组(1.5%<11.5%)莪术油注射液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而传染性疾病亚组、2006-2011年亚组、合并用药亚组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性(P>0.05).在所有合并用药中,与抗病毒药利巴韦林合用,不良反应发生率高(30%),其次是西瓜霜喷剂(10%).结论:莪术油注射液或莪术油葡萄糖注射液用于呼吸道感染疾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可能低于利巴韦林、青霉素、头孢类等抗病毒和抗生素类药,单用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联合用药.莪术油注射液与抗病毒药利巴韦林合用时,不良反应发生率在所有联合用药中高,其次是西瓜霜喷剂.而更为准确与综合性的结论还需更大样本、设计严谨的研究来实现.
作者:黎桂玉;林基勇;赵铁建;彭岳;段雪琳;陈永欣;马静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观察西黄胶囊辅助治疗恶性肿瘤合并肺部感染的疗效.方法:65例恶性肿瘤并发肺部感染的病人,随机分为实验组33例,对照组32例.对照组采用抗生素,化痰,营养支持,必要时应用糖皮质激素.实验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口服西黄胶囊.7d以后评价疗效,并测定炎症指标降钙素原(PCT),C-反应蛋白(CRP)值的变化,以及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FDP)、D-二聚体(D-D)的水平.结果:实验组总有效率(81.8%)明显高于对照组(6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实验组体温恢复正常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肺部罗音和影像学检查恢复正常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PCT,CRP测定值治疗后均有下降,实验组下降更为明显,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FDP,D-D测定值治疗后均有下降,实验组下降更为明显,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西黄胶囊联合西医治疗恶性肿瘤并发肺部感染安全有效,优于单纯西医治疗.
作者:马东阳;耿良;崔庆丽;郭选贤;胡彦辉 刊期: 2018年第01期
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是儿童及青少年时期常见的神经发育和行为障碍,根据美国精神病学会(APA)制定的《精神障碍诊断和统计手册》第5版(DSM-V),其核心表现为与其年龄不相符的注意力不集中、多动及行为冲动,严重影响了患儿正常学习和日常生活.该病呈慢性过程,近半数以上患儿上述症状可经过干预后消失,但仍有约30% ~ 50%的患儿症状会持续到成年,对患者及其家庭以及社会造成较大困扰,结合国内外新研究进展对ADHD遗传学病因研究及药物干预情况进行综述,以期为促进ADHD的基础研究及治疗提供依据.
作者:马志英;李亚平 刊期: 2018年第01期
钙离子稳态异常是大脑神经元死亡的后共同通路,也是引起Aβ产生细胞毒性的关键因素,且其紊乱与Aβ沉积、tau蛋白异常磷酸化、自由基损伤、炎症损伤等具有密切关系,因此其是各种急慢性退行性神经病变发生的关键因素,也是产生阿尔茨海默病的原因之一.就近年来中药单体及有效成分和复方对阿尔茨海默病钙离子稳态干预的实验研究进行综述.
作者:姚辛敏;李新新;周佳;王琪;柳广周;周妍妍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用逍遥散干预慢性应激损伤模型大鼠,观察其海马区GABRD基因的表达情况.方法:以45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慢性应激模型组、逍遥散治疗组3组,每组15只.造模方法采用Cart多相慢性应激大鼠模型并加以改进,逍遥散治疗组在造模同时给予逍遥散2 mL/只·d,连续造模21 d,于第22天处死大鼠并取材.运用Agilent表达谱芯片筛选各组差异基因,并选取GABRD基因,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及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对各组大鼠海马区域GABRD基因mRNA及其蛋白表达情况加以验证.结果:Agilent表达谱芯片结果显示慢性应激模型组大鼠海马GABRD下调,逍遥散干预后有上调趋势,但无统计学意义.RT-PCR及免疫组化法验证结果显示:慢性应激模型组大鼠海马GABRD mRNA及其相应蛋白表达均显著下调,中药复方逍遥散可从蛋白水平纠正这种下调的表达变化.结论:γ-氨基丁酸A受体δ亚型表达变化参与了慢性应激损伤的过程,逍遥散可能通过调控这一基因的表达而发挥对慢性应激损伤所致一系列神经、精神紊乱症状的保护性调节作用.
作者:江东;孙琪;郭维;马榕;陈晓梅;马会明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观察解毒通络调肝方对Purina #5008饲料饲养诱导ZDF大鼠2型糖尿病动物模型胰腺IRE1/pIR E1,JNK/PJNK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将以Purina #5008饲料饲养的SPF级雄性ZDF大鼠2型糖尿病动物模型分为模型组,盐酸二甲双胍组(0.5 g·kg-1·d-1),解毒通络调肝方大剂量组(5 g·kg-1·d-1)、中剂量组(3g·kg-1·d-1)、小剂量组(1 g·kg-1·d-1);普通饲料饲养的SPF级雄性ZL大鼠作为正常组.盐酸二甲双胍组,解毒通络调肝方小、中、大剂量组均灌胃给药,正常组、模型组用等体积去离子水灌胃.饲养第17周处死大鼠无菌取胰腺组织,免疫组化技术观察内质网应激相关蛋白IRE1/p-IRE1,JNK/p-JNK的表达水平.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盐酸二甲双胍组、解毒通络调肝方大、中、小剂量组胰岛细胞胞浆中IRE1、P-IRE1、JNK,p-JNK蛋白表达增多(P <0.05,P<0.01);与模型组比较盐酸二甲双胍组、解毒通络调肝方大、中、小剂量组胰岛细胞胞浆中IRE1、P-IRE1、JNK,P-JNK蛋白表达减少(P <0.05,P<0.01);与盐酸二甲双胍组比较解毒通络调肝方大、中、小剂量组胰岛细胞胞浆中IRE1、P-IRE1、JNK,P-JNK蛋白表达减少(P<0.05);与解毒通络调肝方中剂量组比较大、小剂量组胰岛细胞胞浆中IRE1、P-IRE1、JNK,P-JNK蛋白表达减少.结论:以Purina #5008饲养诱导ZDF大鼠2型糖尿病动物模型可引起内质网应激,通过解毒通络调肝方干预,可减少IRE1、P-IRE1表达,同时降低JNK,P-JNK表达,其可能是防治2型糖尿病的机制及作用靶点之一.
作者:朴春丽;金美英;赵宗江;米佳;刘向荣;陈曦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观察不同成熟度预知子种子对肝癌SMMC7721细胞恶性增殖的抑制作用与差异.方法:采用乙醇回流提取法提取不同成熟度预知子种子药用成分,MTr检测其对SMMC7721肝癌细胞恶性增殖及观察形态学的影响.结果:不同成熟度预知子种子提取物对人肝癌细胞恶性增殖均存在抑制作用且存在差异,成熟者强于未成熟者;且成熟者诱导细胞内空泡发生的作用强,提示其诱导内质网应激成分得到富集.结论:随着预知子成熟,其种子中抑制肝癌细胞增殖和诱导其内质网应激的成分均得到富集,提示应收获成熟的预知子,提高其药用价值.
作者:卢涛;许群瑶;郝尧;宋艳荣;任红艳;方肇勤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细胞代谢在癌症起始和转移性进展疾病中起到核心作用,代谢转换为有氧糖酵解和乳酸产生增加是侵袭性肿瘤细胞的特征,并且是肿瘤反应和治疗结果的共同决定因素.由于细胞代谢是相互依赖的途径的复杂网络,局部改变将对整体肿瘤代谢产生影响,而肺癌的发生和发展是一个多步骤过程,其特征在于许多遗传和表观遗传改变的积累,包括致癌基因和肿瘤抑制基因的改变,导致关键细胞-调节和生长-控制通路的改变.对肺癌相关癌基因和肿瘤抑制基因与中心碳代谢的研究做一论述,以期在葡萄糖转运和能量代谢途径中,挖掘可以阻断失调的癌基因和/或恢复功能丧失的肿瘤抑制基因的途径,以探索肺癌治疗的新方法,并作为开发新的抗肺癌转移疗法有价值的靶标.
作者:王晓燕;李卫东;花宝金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探讨泻宁口服液对大鼠内脏高敏感性腹泻的抑制作用和机制,为中医药防治小儿腹泻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方法:复制内脏高敏感性大鼠模型,采用结直肠扩张刺激法评估肠道敏感性,治疗组用中药泻宁口服液,对照组用匹维溴铵进行治疗,病理学检测结肠组织及肥大细胞变化,免疫组化染色检测大鼠结肠组织中5-HT、促炎因子TNF-α、IL-1β、抗炎因子IL-10表达.结果:模型组内脏疼痛阈值和大耐受阈值均明显低于正常组,泻宁口服液治疗组及匹维溴铵对照组均较模型组的内脏敏感性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HE染色后各组结肠黏膜组织结构未见明显炎性细胞浸润及组织损伤.泻宁口服液治疗组能够减少模型大鼠结肠黏膜内肥大细胞数目,有效控制肥大细胞受P物质刺激后脱颗粒状态,降低模型大鼠结肠黏膜5-HT表达;模型组的促炎因子IL-1β、TNF-α表达高于正常组,抑炎因子IL-10表达低于正常组.结论:泻宁口服液能够降低大鼠内脏高敏感性,其作用机制可能与调节结肠组织中5-HT表达,下调肠道黏膜促炎因子IL-1β、TNF-α的表达,上调抑炎因子IL-10的表达有关.
作者:杜建民;桑杲;陈明显;陈宇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毛茛科乌头属AconitumL.植物药材川乌、草乌、附子、关白附、天雄和侧子在本草中记载混淆,市场流通混乱,通过对古代本草考证,探究古代本草中的乌头属六种有毒中药的基原、产地和质量,为研究应用提供指导.方法:查阅古代本草专著,考证乌头属六种有毒中药,进行比较,并结合现代文献研究进行深入探索.结果:川乌和草乌在古代本草中并称为乌头,附子、天雄和侧子沿用至今,天雄和侧子目前市场流通极少,一般做地方习用药;古代本草中的白附子部分为关白附,部分为天南星科植物独角莲,故无法做判定,应具体情况具体分析.结论:通过对乌头属六种中药进行考证,认清用药历史,避免临床使用出现中毒情况,并且对规范市场流通和统一使用方法奠定基础.
作者:石达理;许亮;谢明;康廷国 刊期: 2018年第01期
清燥救肺汤为治疗燥邪伤肺的代表方剂.清代医家喻昌博《黄帝内经》“秋伤于湿”为“秋伤于燥”,首次提出“秋燥为病”之论,并自制清燥救肺汤方以补外燥治方之遗.清燥救肺汤在制方上具有宣清降润之四法,又具祛邪扶正之配伍特点.由此从探析秋燥之源流入手、阐明清燥救肺汤的制方理论、以“性味—功效—治法”为体系,分析、讨论清燥救肺汤中宣法、清法、降法、润法的配伍特点,以期宗喻昌之秋燥理论,指导临床.
作者:王贵帮;吴振起 刊期: 2018年第01期
放射性肺损伤包括早期放射性肺炎和晚期放射性肺纤维化,是间质性肺疾病中的一种.通过追溯肺痹和肺痿病名,分析其病因病机和治法方药,并结合现代文献,认为肺痹和肺痿相当于放射性肺损伤的早期和晚期的不同病理阶段,这有助于中医理论准确指导放射性肺损伤的治疗.
作者:李重;雷章;卢宏达;孔庆志 刊期: 2018年第01期
失眠是指睡眠的始发或维持发生障碍,如何认识和治疗失眠,改善睡眠质量,已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而研究表明睡眠与HPA轴(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相关单胺类神经递质及激素相关.目前,失眠的治疗主要分为药物治疗和非药物治疗两类方面.针灸是治疗失眠重要的非药物治疗方法,与药物治疗相比,具有无不良反应、无依赖性、无成瘾性等优点,且研究表明针刺疗法能够调整中枢神经递质,从而全面治疗失眠.近年来,神经递质5-羟色胺(5-HT)及HPA轴对睡眠的影响也备受研究学者关注.因此,对针刺治疗失眠大鼠对其5-HT及其受体、HPA轴相关激素影响的研究进展进行论述.
作者:吴雪芬;郑雪娜;郭鑫;谢志强;谢莉娜;岳增辉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观察宫宁颗粒对置宫内节育器(IUD)出血不良反应者子宫内膜不同区域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表达的影响,探讨其对子宫内膜修复的作用机制.方法:依标准纳入IUD出血不良反应患者,宫宁颗粒和消炎痛进行干预,宫腔镜下观察并定点获取IUD压迫区、移行区、远器区子宫内膜,免疫组化检测ER、PR、VEGF的表达情况.结果:宫宁颗粒临床疗效优于消炎痛组(P<0.05);内膜损伤程度与距离IUD远近成反比,治疗前ER、PR、VEGF在不同区域表达不同步(P<0.05或P<0.01);与空白对照组比较,VEGF在IUD出血不良反应患者中表达显著升高(P<0.05),ER表达在压迫区降低远器区升高,治愈或好转后,较之治疗前,VEGF表达降低,PR表达升高,且表达趋于同步.结论:内膜周期性修复障碍是IUD出血不良反应患者的病理基础,宫宁颗粒防治IUD出血不良反应(瘀热型)的作用机制可能与调控ER、PR、VEGF同步表达,促进子宫内膜修复有关.
作者:李盼盼;徐丽;张芳;李彦楠;师伟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为开展间断禁食的相关研究提供一些基础资料,同时为健康饮食方式提供实验依据.方法:综述间断禁食对神经系统疾病防治作用的研究进展.结果与结论:间断禁食在某些常见神经损伤与神经系统疾病的防治方面取得了值得肯定的实验基础,其应用范围及作用机制尚需进一步研究求证.
作者:孙年怡;何宇;王文春;柏玲;张安仁 刊期: 2018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