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肝胆胰外科杂志》2000~2002年载文及引文分析

金永勤;戴莘莘;郑俊海

关键词:肝胆胰外科杂志, 载文, 引文
摘要:对<肝胆胰外科杂志>2000年至2002年3年间12期的载文、引文进行统计分析,通过对文献的计量化研究,掌握其数量并分析、研究其变化、发展和各种关系.研究对象为载文内容、载文地区分布、作者职称、引文情况、本刊普赖斯指数、引文文献类型、论文发表时差及基金资助等情况,并针对本刊问题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
肝胆胰外科杂志相关文献
  •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对机体炎症免疫反应的影响

    目的:对比研究腹腔镜胆囊切除(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LC)和开腹胆囊切除术(open choleaptectomy,OC)对机体炎症免疫反应的影响.方法:检测胆囊结石患者(LC及OC各30例)术前、术后1 h、术后1 d、术后2 d的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WBC计数、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及白介素-6(IL-6)的变化并进行对比研究.IL-6值的检测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T细胞亚群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结果:OC组术后2 d,成熟T淋巴细胞(CD3)、辅助性T淋巴细胞(CD4)、CD4/抑制性T淋巴细胞(CD8)比值较术前下降(P<0.05),且同LC组相比较,OC组明显低于LC组(P<0.01).OC组术后1 d或/和术后2 d WBC计数、CRP、IL-6均较术前明显升高(P<0.01),且与LC组相比较,OC组明显高于LC组(P<0.01).结论:LC对机体炎症免疫反应影响小,有利于LC术后的恢复.

    作者:王勇;张斌蓉;王青;倪平;赵若愚;候美瑾;徐磐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MRCP对胆总管结石的诊断价值

    目的:研究术前MRCP对胆总管结石的诊断价值.方法:收集上海同济医院2001年10月至2002年12月间所有胆道结石探查病例共156例.其中术前未作MRCP检查者68例,术前有MRCP资料者88例.以手术探查结果作为金标准.比较同期有、无术前MRCP病例的胆总管结石检出;胆总管直径≤1.0 cm病例的探查情况及结石检出情况.结果:术前有MRCP检查者胆总管结石检出高于术前没有MRCP检查者(P<0.05);二组胆总管直径≤1.0 cm病例的结石探查率检出情况有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术前MRCP检查增加了胆总管探查的准确性,提高了胆总管直径≤1.0 cm伴结石患者的检出率.

    作者:葛步军;张宗明;杨振燕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闭合性胰十二指肠损伤的诊断和治疗

    目的:探讨闭合性胰十二指肠损伤的诊断和治疗方法,以提高临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32例闭合性胰十二指肠损伤的临床资料.胰腺损伤21例,十二指肠损伤11例,其中包括联合胰十二指肠损伤5例.根据损伤部位、损伤程度及患者全身情况,合理采用单纯胰腺、十二指肠修补、远段胰腺切除、胰-空肠Roux-Y吻合、带血管蒂空肠瓣十二指肠修补、胰十二指肠切除、十二指肠憩室化等术式.结果:全组治愈27例(占84.3%),总死亡5例(占15.6%).联合胰十二指肠损伤的病死率较高为20%(1/5),十二指肠损伤的病死率为18.1%(2/11),胰腺损伤病死率较低为9.5%(2/21).结论:早期诊断、及时手术是取得有效治疗的关键.

    作者:梅家才;艾开兴;汪昱;郑起;林擎天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经皮穿刺置管引流后注射无水酒精治疗肝囊肿

    我院自1995年5月至2003年4月间在B超介导下置管引流并硬化治疗单纯性肝囊肿46例,疗效显著,安全可靠,现报告如下.

    作者:张明祥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胰空肠反转套入式吻合术

    目的:探讨胰十二指肠切除胰空肠反转套入式吻合术防止胰空肠吻合口瘘发生的效果及术式优点.方法:游离胰腺断端后,将空肠断端约3 cm的黏膜外翻,分别用2%碘酊和75%酒精破坏其黏膜,将胰腺的切缘与外翻的空肠黏膜间断缝合,注意缝线不宜穿透空肠浆膜层.将反转空肠黏膜翻回原状,使3 cm的胰腺断端套入空肠腔内,然后将空肠切缘与胰腺包膜缝合.结果:本组26例病人均获痊愈,无胰瘘及消化道出血等严重并发症发生,无手术死亡,1年、3年、5年生存率分别为92.3%、60%、34.6%.结论:胰空肠反转套入式吻合术防止胰空肠吻合口瘘操作简便,效果可靠,疗效满意,有很好的实用推广价值;同时加强围手术期处理是手术成功的重要环节.

    作者:曹玉军;韩伟;孟凡亭;高宽江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胆囊切除术后胆漏的处理体会

    目的:探讨胆囊切除术后胆漏的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总结近10年来47例胆囊切除术后胆漏的处理经验.结果:47例胆漏中,保守治疗治愈37例,手术治疗治愈9例,死亡1例.结论:胆囊切除术后胆漏可以经过保守治疗和再次手术治愈,通畅的腹腔引流是减少并发症和降低病死率的关键.

    作者:刘朝晖;候小龙;朱智辉;谢开汉;宋明照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肝硬化门静脉高压患者TIPS术后远期疗效评估

    目的:评估门静脉高压患者行经颈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transjugular intrahepatic portosystenic shunt,TIPS)的远期疗效.方法:总结分析25例肝硬化门静脉高压患者的有关临床资料.结果:24例门静脉建立有效分流,操作成功率为96%,术前平均门静脉压力由(3.65±0.70)kPa降至术后的(2.15±0.68)kPa(P<0.01).近期出血复发率为4.17%,死亡率为0,轻度肝性脑病率为16.67%.经1年随访,出血复发率为20.83%,分流道狭窄和阻塞率为29.17%,病死率为8.33%.结论:TIPS术疗效肯定,并发症少,但远期疗效欠佳,需严格掌握适应证.

    作者:闫峻;郑敏;杨景全;薛战雄;申吉子;郑君杰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内脏反位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体会

    目的:总结内脏反位病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LC)的手术方法.方法:自2000年2月至2001年5月间,对2例内脏反位病人行腹腔镜胆囊切除,其中1例因胆囊三角粘连中转开腹.结果:2例病人术后恢复良好,随访24个月无不良反应.结论:手术时清楚解剖,适应左右完全相反的位置感,内脏反位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还是安全的.

    作者:黄涛;卜建国;莫经刚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原发性脾脏肿瘤18例临床分析

    目的:总结原发性脾脏肿瘤的诊治经验.方法:回顾分析了18例原发性脾脏肿瘤病人的临床表现、影像学检查特点及外科治疗方法.结果:脾脏原发性肿瘤临床表现无特异性,影像学检查能早期发现病变.B超、CT、MRI、DSA术前定性诊断正确率分别为:38.9%(7/18)、69.2%(9/13)、66.7%(4/6)、75%(3/4).良性肿瘤行脾切除术及脾段切除术疗效佳.恶性肿瘤7例中术后1年内死亡5例,2例已分别存活4年、5年,均为早期病例.结论:影像学检查是原发性脾脏肿瘤诊断及鉴别的主要手段.脾切除是治疗本病的主要手段.部分脾良性肿瘤可行保脾手术.恶性肿瘤的早期诊断和治疗是改善预后的关键.

    作者:王益钟;梁廷波;陈善良;孙道中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常见并发症的分析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LC)术中常见并发症的原因和预防及处理方法.方法:对LC术中2例胆管损伤、2例胆道残余结石和1例胆囊动脉出血的手术情况和治疗经过进行分析.结果:1例总胆管损伤中转施行胆管端端吻合、T管引流痊愈,1例中转止血痊愈.3例再次手术中,1例开腹施行胆肠Roux-Y吻合术,2例作取石术治愈.结论:选择适当病例,仔细分离Calot's三角区的解剖结构,使用电钩不可太近胆管,有困难应及时中转手术,及时止血并可避免胆管损伤.残留胆囊管不可太长,必要时作术中胆道造影可及时发现残余结石,作出正确处理.

    作者:顾建萍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无黄疸型胰头癌的临床特点及螺旋CT表现

    目的:探讨无黄疸型胰头癌的临床特点及其CT表现特征.方法:回顾分析13例无黄疸型胰头癌的临床表现和CT征象.所有病例均行螺旋CT双期增强扫描,其中10例经手术病理证实,3例经临床和影像学追踪诊断.结果:临床症状主要有上腹痛或腹胀,无肉眼黄疸.11例血清CA19-9水平升高.6例在初诊时被漏诊.在CT上,9例病灶位于胰头钩突,3例位于胰头前部,1例位于胰头前上部.13例病灶在CT增强扫描时呈较低密度;9例伴有胰头增大.结论:无黄疸型胰头癌临床症状无特异性,初诊时容易被误诊.但病灶部位在CT上有一定特征性.

    作者:严志汉;刘再毅;林胜障;许崇永;蔡志胜;代敏;程建敏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99mTc-甲氧基异丁基异腈核医学显像检测原发性肝细胞癌p-gp蛋白的初步评价

    目的:应用Tc-99m甲氧基异丁基异腈(technetium-99m sestamibi,Tc-99m MIBI)单光子发射型计算机断层扫描(single photon emission computed tomography,SPECT)对原发性肝细胞癌耐药基因MDR1表达进行检测,作为原发性肝细胞癌是否耐药的初始诊断.方法:对52例原发性肝细胞癌患者行术前核医学检测和术后免疫组织化学标本检测,并进行临床资料的收集和分析.结果:52例肝细胞癌患者有28例患者在SPECT平扫成像中出现MIBI的放射性缺损,而24例患者的SPECT图像出现了MIBI的放射性浓聚或等密度聚集,在p-gp蛋白高表达的肝细胞癌的SPECT成像密度稀疏或空白,而p-gp蛋白低表达的肝细胞癌SPECT呈放射性浓聚或等密度聚集.Tc-99m MIBI核医学显像对原发性肝细胞癌MDR1基因检测的灵敏度为90.3%(28/31),特异性为95.2%(20/21),总诊断正确率为90.4%(47/52).与临床资料对比经统计学分析发现,Tc-99m MIBI的浓聚与否与肝细胞癌的病理学分化类型和包膜是否完整并没有明显相关关系(P>0.05),Tc-99m MIBI的浓聚与肝细胞癌的大小有明显相关关系(P<0.05).结论:Tc-99m MIBI SPECT作为原发性肝细胞癌MDR1耐药检测有特异、无创、快捷的特点,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作者:韩宇;蒋飞照;张启瑜;陈孝平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胰腺损伤20例的诊治分析

    目的:探讨胰腺损伤的诊断和治疗.方法:分析20例胰腺损伤的有关临床资料和参考相关文献.结果:本组20例中治愈16例,术后死亡4例(占20%).死于创伤性失血性休克1例,脑外伤1例,十二指肠瘘1例,胰瘘致腹腔内出血1例.结论:对胰腺损伤保持警惕性,适时地行手术探查以明确诊断,选择合理的手术方式,可以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和降低病死率.

    作者:黄孝正;王友达;徐盛柏;李祖能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血浆K-ras突变和肿瘤标志物诊断胰腺癌的临床价值

    目的:进一步研究血浆K-ras基因突变和肿瘤标志物诊断胰腺癌的价值.方法:胰腺癌病人90例,非胰腺癌组60例.入院时抽取患者外周静脉血,分离血浆并提取DNA.采用突变富集PCR-RFLP法分析K-ras基因密码子12突变.同时测定血清CA19-9、CA242、CEA.结果:胰腺癌组患者血浆K-ras基因突变阳性率为73%(66/90),显著高于非胰腺癌组15%(9/60)(χ2=49.0,P<0.001).血浆K-ras和血清CA19-9、CA242诊断胰腺癌均有较高的敏感性.与单个指标相比,平行法联合检测可以提高敏感性,系列法联合检测可提高特异性.结论:测定血浆K-ras突变对诊断胰腺癌有重要的临床意义,联合测定血清肿瘤标志物可提高诊断价值.

    作者:奉典旭;韩峰;张圣道;韩天权;雷若庆;蒋渝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急性胆囊炎的腹腔镜手术技巧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aparoscopy cholecystectomy,LC)治疗急性胆囊炎的安全性和手术技巧.方法:回顾分析1992至2002年间我院收治的急性胆囊炎行LC手术823例.结果:本组病例共中转开腹76例,术后出血2例,术后漏胆4例,经保守或再次手术治愈.结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急性胆囊炎是安全的,提高手术技巧有利于降低中转开腹率和减少并发症.

    作者:罗伟;时吉庆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B超引导胰腺穿刺检查对急性胰腺炎的诊断体会

    目的:探讨急性胰腺炎时胰腺组织的炎症改变程度、有无细菌感染等.方法:笔者对27例急性胰腺炎病人行B超引导下胰腺穿刺术,抽取物行组织学、细菌学方面检查.结果:27例中发现胰腺组织有炎症改变11例,其中1例发生坏死.8例存在细菌感染,其中真菌感染5例.结论:B超引导下胰腺穿刺术是一个安全、易行的诊断方法,可以获得有关急性胰腺炎时炎症化程度和有关细菌感染的直接证据.

    作者:王成宏;张植木;查明德;朱丹木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冷循环射频消融联合肝动脉栓塞化疗治疗不宜手术切除的肝癌

    目的:总结冷循环射频消融术联合经导管肝动脉栓塞化疗术(transcatheter arterial chemoembolization,TACE)治疗不宜手术切除肝癌的效果和经验.方法:采用冷循环射频消融术联合TACE治疗手术不宜切除肝癌31例(共44个肿瘤结节).结果:肝功能指标中除术后ALT水平较术前明显升高(P<0.05)外,其他各项指标均无统计学差异(各P>0.05).术中、术后发生窦性心动过缓、高钾血症及急性胰腺炎各1例(3/29,10.3%),无手术死亡.术后CT检查显示:44个肿瘤结节中,37个病灶(占84.1%)为完全坏死,5个病灶(占11.4%)为不完全坏死,2个(占4.5%)病灶为部分坏死.随访3~28个月,术后1年肿瘤复发率为20.7%(6/29),1年生存率为89.7%(23/29).结论:冷循环射频消融联合TACE治疗不宜手术切除的肝癌是安全有效的.

    作者:张成武;赵大建;胡智明;邹寿椿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肝胆胰外科杂志》2000~2002年载文及引文分析

    对<肝胆胰外科杂志>2000年至2002年3年间12期的载文、引文进行统计分析,通过对文献的计量化研究,掌握其数量并分析、研究其变化、发展和各种关系.研究对象为载文内容、载文地区分布、作者职称、引文情况、本刊普赖斯指数、引文文献类型、论文发表时差及基金资助等情况,并针对本刊问题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

    作者:金永勤;戴莘莘;郑俊海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漫谈肝移植

    器官移植被誉为21世纪医学之巅,它用一健康器官来取代已患有不可逆转的终末期生命功能衰竭器官,是惟一后抢救生命的有效治疗.

    作者:夏穗生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介入治疗肝转移瘤的围手术期护理

    临床研究表明,高选择性肝动脉插管介入治疗肝转移瘤效果显著,为提高该病的生存率及生活质量开辟了一条较好的途径,我院于2001年9月至2003年10月间共收治了81例肝转移瘤患者,采用肝动脉插管介入,效果较好,现将其结果和我们的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陈秀芳;孙余省 刊期: 2004年第03期

肝胆胰外科杂志

肝胆胰外科杂志

主管:浙江省教育厅

主办:温州医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