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秀芳;孙余省
随着电子、光学、材料学和免疫学等基础学科的发展,近几年来胆道外科不断进步,以腹腔镜胆囊切除和内镜下胆道操作为代表的微创技术进展尤为突出,肝移植治疗先天性胆道闭锁、重症Caroli氏病和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等胆道难治性病症取得了良好的成绩.
作者:施维锦 刊期: 2004年第03期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aparoscopy cholecystectomy,LC)治疗急性胆囊炎的安全性和手术技巧.方法:回顾分析1992至2002年间我院收治的急性胆囊炎行LC手术823例.结果:本组病例共中转开腹76例,术后出血2例,术后漏胆4例,经保守或再次手术治愈.结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急性胆囊炎是安全的,提高手术技巧有利于降低中转开腹率和减少并发症.
作者:罗伟;时吉庆 刊期: 2004年第03期
目的:研究氯化镉(cadmium chloride)和硫酸锌(zinc sulfate)对肝细胞癌生长和转移的抑制作用.方法:建立人肝细胞癌异位种植转移模型.将荷瘤裸鼠60只随机分成五组,每组12只.种植1 w后开始,分别自腹腔一次性注射生理盐水(对照组)、氯化镉(Cd组三个剂量:1.0 mg,2.0 mg,3.0 mg/kg)、氯化镉(3.0 mg/kg)与硫酸锌联合应用(Zn+Cd).种植后第8周末处死动物,测量种植处肿瘤重量、体积,观察癌细胞转移及腹水出现情况,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immunohistochemistry,IHC)检测肝脏及肝癌组织金属硫蛋白(metallothionein,MT).结果:各组均成瘤,Zn+Cd组、Cd组(3.0 mg,2.0 mg,1.0 mg/kg)与对照组相比,裸鼠肿瘤生长差异有显著性(P<0.05);腹膜转移率分别为8.3%、9.1%、18.1%、36.4%和100%(P<0.05);IHC检测,Zn+Cd组荷瘤裸鼠肝脏组织的MT染色明显加深,肝癌组织MT染色无明显改变.结论:镉对肝细胞癌生长和转移有较强的抑制作用;应用镉剂治疗前预用锌对正常肝组织有保护作用.
作者:任辉;郑敏;边学海;王巍 刊期: 2004年第03期
目的:讨论75岁以上老年人急性化脓性胆管炎的临床特点.方法:对49例手术治疗的超高龄患者病例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结果:本组病例治愈率为93.9%(46/49),病死率为6.1%(3/49).发生合并症的占91.8%(45/49).本组ENBD成功率为88.9%(8/9).结论:急性化脓性胆管炎在超高龄患者容易被忽视,预后差.加强围手术期处理,积极手术或ENBD可以提高生存率.
作者:秦悦农;陈健康;舒志军 刊期: 2004年第03期
我院自1995年5月至2003年4月间在B超介导下置管引流并硬化治疗单纯性肝囊肿46例,疗效显著,安全可靠,现报告如下.
作者:张明祥 刊期: 2004年第03期
器官移植被誉为21世纪医学之巅,它用一健康器官来取代已患有不可逆转的终末期生命功能衰竭器官,是惟一后抢救生命的有效治疗.
作者:夏穗生 刊期: 2004年第03期
目的:研究自杀基因与IL-18基因联合治疗胰腺癌的作用及其免疫机制.方法:构建小鼠IL-18基因和CD基因逆转录病毒质粒pVITRO2-CD-IL-18.小鼠皮下接种小鼠胰腺癌细胞TD2,肿瘤局部注射重组表达的pVITRO2-CD-IL-18逆转录病毒,然后连续10 d给予5-氟胞嘧啶(5-Fc)300 mg/kg进行治疗,分别观察肿瘤的生长情况.结果:联合IL-18基因治疗后,肿瘤体积显著缩小,小鼠存活期明显长于对照组,肿瘤瘤体内CD8+细胞浸润增加;肿瘤细胞表达H-2Db和B7-1分子明显增加.结论:联合应用自杀基因和IL-18基因转移可以直接杀伤肿瘤细胞,它既有效地减少了肿瘤负荷,又充分调动了机体的抗肿瘤免疫,提高疗效.
作者:蒋安霞;王秀华;魏鸿;王春英;李胜 刊期: 2004年第03期
目的:探讨胆囊切除术后胆漏的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总结近10年来47例胆囊切除术后胆漏的处理经验.结果:47例胆漏中,保守治疗治愈37例,手术治疗治愈9例,死亡1例.结论:胆囊切除术后胆漏可以经过保守治疗和再次手术治愈,通畅的腹腔引流是减少并发症和降低病死率的关键.
作者:刘朝晖;候小龙;朱智辉;谢开汉;宋明照 刊期: 2004年第03期
目的:探讨直视微创胆囊切除术的优点及适应证.方法:回顾直视微创胆囊切除术228例患者临床资料,并对手术疗效进行分析.结果:228例患者术后当日可下床活动,进流食,住院期短.结论:直视微创胆囊切除术切口小、创伤小、并发症少,术后恢复快.
作者:贾志龙;李光华 刊期: 2004年第03期
目的:探讨胰十二指肠切除胰空肠反转套入式吻合术防止胰空肠吻合口瘘发生的效果及术式优点.方法:游离胰腺断端后,将空肠断端约3 cm的黏膜外翻,分别用2%碘酊和75%酒精破坏其黏膜,将胰腺的切缘与外翻的空肠黏膜间断缝合,注意缝线不宜穿透空肠浆膜层.将反转空肠黏膜翻回原状,使3 cm的胰腺断端套入空肠腔内,然后将空肠切缘与胰腺包膜缝合.结果:本组26例病人均获痊愈,无胰瘘及消化道出血等严重并发症发生,无手术死亡,1年、3年、5年生存率分别为92.3%、60%、34.6%.结论:胰空肠反转套入式吻合术防止胰空肠吻合口瘘操作简便,效果可靠,疗效满意,有很好的实用推广价值;同时加强围手术期处理是手术成功的重要环节.
作者:曹玉军;韩伟;孟凡亭;高宽江 刊期: 2004年第03期
患者,女,39岁,因体检发现左肝占位1 w入院.
作者:俞文隆;谭蔚锋;黄立嵩;张永杰 刊期: 2004年第03期
目的:总结冷循环射频消融术联合经导管肝动脉栓塞化疗术(transcatheter arterial chemoembolization,TACE)治疗不宜手术切除肝癌的效果和经验.方法:采用冷循环射频消融术联合TACE治疗手术不宜切除肝癌31例(共44个肿瘤结节).结果:肝功能指标中除术后ALT水平较术前明显升高(P<0.05)外,其他各项指标均无统计学差异(各P>0.05).术中、术后发生窦性心动过缓、高钾血症及急性胰腺炎各1例(3/29,10.3%),无手术死亡.术后CT检查显示:44个肿瘤结节中,37个病灶(占84.1%)为完全坏死,5个病灶(占11.4%)为不完全坏死,2个(占4.5%)病灶为部分坏死.随访3~28个月,术后1年肿瘤复发率为20.7%(6/29),1年生存率为89.7%(23/29).结论:冷循环射频消融联合TACE治疗不宜手术切除的肝癌是安全有效的.
作者:张成武;赵大建;胡智明;邹寿椿 刊期: 2004年第03期
目的:探讨慢性胰腺炎伴区域性门脉高压的发生率、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复习了近10年国内外文献.结果:慢性胰腺炎所致的区域性门脉高压的发生率各家报道不一,约10%~65%.其主要原因系慢性胰腺炎症导致脾静脉阻塞(压迫或栓塞),表现为消化道出血或/和脾功能亢进,出血部位多在胃,也有十二指肠和结肠出血的报道.CT检查、彩色多谱勒及门静脉造影多可得出明确诊断,脾切除是主要的治疗方法.结论:区域性门脉高压症是可以治愈的,但有时发病隐匿,对无肝脏疾病的门脉高压患者,作胰腺系统的相关检查是必要的.
作者:张吉祥;陈训如 刊期: 2004年第03期
目的:探讨生大黄在急性胰腺炎并腹间隔综合征(abodominal compartment syndrome,ACS)中的应用.方法:将26例急性胰腺炎并腹间隔综合征病人分成二组,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同时加用生大黄,对照组仅作常规治疗,观测二组腹内压的变化.结果:二组病人腹内压变化有显著性差异.结论:生大黄能显著降低急性胰腺炎并腹间隔综合征病人升高的腹内压,改善由腹内压升高引起的一系列病理生理综合征.
作者:董米连;施维锦 刊期: 2004年第03期
目的:探讨胰腺损伤的诊断和治疗.方法:分析20例胰腺损伤的有关临床资料和参考相关文献.结果:本组20例中治愈16例,术后死亡4例(占20%).死于创伤性失血性休克1例,脑外伤1例,十二指肠瘘1例,胰瘘致腹腔内出血1例.结论:对胰腺损伤保持警惕性,适时地行手术探查以明确诊断,选择合理的手术方式,可以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和降低病死率.
作者:黄孝正;王友达;徐盛柏;李祖能 刊期: 2004年第03期
腹部损伤中脾脏损伤较常见,本研究对我院近5年来收治脾损伤病例的CT(Ⅰ、Ⅱ级)诊断和临床手术发现进行对照分析,探讨CT检查对脾损伤诊断的符合率及选择治疗方法的指导意义.
作者:朱建东;王晓荣;陈少杰 刊期: 2004年第03期
目的:总结内脏反位病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LC)的手术方法.方法:自2000年2月至2001年5月间,对2例内脏反位病人行腹腔镜胆囊切除,其中1例因胆囊三角粘连中转开腹.结果:2例病人术后恢复良好,随访24个月无不良反应.结论:手术时清楚解剖,适应左右完全相反的位置感,内脏反位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还是安全的.
作者:黄涛;卜建国;莫经刚 刊期: 2004年第03期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LC)术中常见并发症的原因和预防及处理方法.方法:对LC术中2例胆管损伤、2例胆道残余结石和1例胆囊动脉出血的手术情况和治疗经过进行分析.结果:1例总胆管损伤中转施行胆管端端吻合、T管引流痊愈,1例中转止血痊愈.3例再次手术中,1例开腹施行胆肠Roux-Y吻合术,2例作取石术治愈.结论:选择适当病例,仔细分离Calot's三角区的解剖结构,使用电钩不可太近胆管,有困难应及时中转手术,及时止血并可避免胆管损伤.残留胆囊管不可太长,必要时作术中胆道造影可及时发现残余结石,作出正确处理.
作者:顾建萍 刊期: 2004年第03期
对<肝胆胰外科杂志>2000年至2002年3年间12期的载文、引文进行统计分析,通过对文献的计量化研究,掌握其数量并分析、研究其变化、发展和各种关系.研究对象为载文内容、载文地区分布、作者职称、引文情况、本刊普赖斯指数、引文文献类型、论文发表时差及基金资助等情况,并针对本刊问题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
作者:金永勤;戴莘莘;郑俊海 刊期: 2004年第03期
残留结石是胆道手术中常见的并发症.
作者:刘仰东;张岩;安兵 刊期: 2004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