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漫;王彩霞;崔家鹏
目的:探讨复方楂金颗粒剂(CPZD)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ASH)大鼠Toll样受体4(TLR4)、髓样分化因子88(MyD88)表达的影响.方法:雄性SD大鼠分为6组,正常组正常饮食,模型组、治疗组给予高脂饲料喂养10周诱发脂肪性肝炎后分别以生理盐水、易善复、复方楂金颗粒剂高、中、低剂量灌胃,每日1次,共10周.处死大鼠,分别进行如下检测:①计算肝指数;②HE染色,光镜下观察各组大鼠肝组织的病理改变;③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和RT-PCR法检测大鼠肝组织TLR4、MyD88蛋白和mRNA的表达;结果:模型组NAFLD活动度积分(NAS)明显高于正常组;模型组的TLR4、MyD88蛋白和mRNA表达均高于正常组的TLR4、MyD88蛋白和mRNA表达(P<0.01,P<0.05);易善复组、CPZD高、中、低剂量组TLR4、MyD88蛋白和mRNA表达均高于正常组而低于模型组,但只有CPZD中剂量组TLR4、MyD88蛋白和mRNA表达相对于模型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复方楂金颗粒剂能抑制脂质在大鼠肝脏内沉积,具有防治NASH作用;复方楂金颗粒剂能明显减少NASH大鼠肝组织TLR4和MyD88基因表达,通过MyD88依赖途径减轻肝脏炎症.
作者:向晶;施军平;陈海君;邵兴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目的:评价中西医结合治疗原发性干燥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计算机检索1979-2016年4月PubMed、中文期刊网全文数据库(CNKI)、中国生物医学文献光盘数据库(CBM)、万方数据库以及中国优秀博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CDMD),对纳入文献依据Jadad量表进行质量评价和数据提取,并使用RevMan 5.2版软件对纳入文献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10篇文献,共800例患者,其中治疗组420例,对照组380例,Jadad评分均为2分,所有纳入文献均未对随机分配方案进行隐藏,均未使用盲法.Meta分析结果显示:中西医结合治疗原发性干燥综合征在提高总有效率(OR 4.30,95% CI,[2.78,6.67])、ESR(MD-10.42,95% CI,[-12.57,-8.28]),CRP(MD-10.42,95% CI,[-9.44,-1.17]),血清IgG(MD-3.52,95% CI,[-5.22,-1.82]),Schirmer试验(MD 4.63,95% CI,[-0.1,9.36]),唾液流率(MD 1.57,95% CI,[0.79,2.34])等方面均优于单纯的西医常规治疗,并且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西医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中医药的治疗,对原发性干燥综合征的总有效率、ESR、CRP、血清IgG、Schirmer试验、唾液流率等方面均优于单纯的西医常规治疗,但本研究所纳入的Meta分析的文献质量普遍较低(Jadad评分<3),而且存在发表性偏倚的可能,因此,更有待于设计规范严密的多中心、大样本、随机双盲对照试验进一步证实.
作者:吴德鸿;韦双双;陈娇;周佳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目的:探讨补肾壮骨汤联合内固定术治疗股骨远端骨折临床效果分析.方法:将2014年10月-2016年10月在医院骨科治疗的86例股骨远端骨折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锁定钢板内固定术治疗,观察组采用补肾壮骨汤联合锁定钢板内固定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膝关节功能、骨折愈合情况、骨代谢指标情况.结果:观察组术后膝关节优良率为86.0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2.0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骨折愈合时间、完全负重时间、延迟愈合数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骨钙素、碱性磷酸酶、尿钙等骨代谢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补肾壮骨汤联合内固定术治疗股骨远端骨折疗效显著,能够增强骨质,促进骨折的愈合,提高膝关节功能,具有积极的临床意义.
作者:张金录;韩忠孝 刊期: 2017年第07期
就近年来对中药材桂郁金所含的化学成分以及桂郁金具有的药理作用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通过查阅相关文献和资料,进行分析和综合.桂郁金具有多种有效和生物活性的化学成分以及广泛的药理作用.研究中药材的化学成分及其药理作用对于促进我国中药的开发与利用具有重要意义.桂郁金作为中国的传统中药材和近年来研究发现桂郁金的药用价值具有广阔的研究前景.
作者:俞献文;陈琼芳;王钢;杨秀芬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目的:探讨灯盏花素温度敏感型鼻用原位凝胶对改善脑缺血的药效作用,为开发灯盏花素鼻用原位凝胶给药系统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将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灯盏细辛静脉注射组、灯盏花素温敏凝胶鼻腔给药高低剂量组、灯盏花素鼻腔给药微球组.在线栓法制备大鼠局灶型脑缺血模型(MCAO)的基础上,进行大鼠神经行为学评分及TTc染色检测大鼠脑梗死面积,评价灯盏花素温度敏感型鼻用原位凝胶对脑缺血保护的药效作用.结果:灯盏花素鼻用原位凝胶高剂量组及其低剂量组的行为学评分与模型组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与灯盏花素注射液组和微球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鼻腔给药高、低剂量组大鼠的平均脑梗死面积比为7.81%、14.24%,与模型组(20.69%)、静脉注射组(10.81%)和微球组(10.69%)比较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研究表明灯盏花素鼻用温敏凝胶对脑缺血确有改善作用,且优于静脉注射.
作者:吴瑾瑾;盛安琪;吴盈盈;万浩芳;石森林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目的:研究生物黏附制剂愈溃膜中有效成分丹皮酚、靛玉红、龙脑的体外释放机制.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测定愈溃膜中丹皮酚、靛玉红的体外释放度,气象色谱(GC)测定龙脑的体外释放度,并将累积释放数据分别用零级方程、一级方程、Higuchi方程、Retiger-Peppas(R-P)方程拟合,分析三者的体外释药模式;采用相似因子法(f2)评价三者能否达到均衡释放.结果:丹皮酚的体外释放曲线接近R-P方程,靛玉红和龙脑的体外释放曲线接近一级方程;愈溃膜中丹皮酚与靛玉红、龙脑与丹皮酚、龙脑与靛玉红的相似因子均大于50%.结论:愈渍膜中有效成分丹皮酚、靛玉红和龙脑能够达到均衡释放.
作者:段晓颖;贾庆涵;郝亚洁 刊期: 2017年第07期
对近5年来食管癌的中医证型分布及中药治疗进行整理,系统的总结了目前食管癌中医证型分布与中药治疗研究进展.目前,食管癌死亡率高,但是随着对其不断深入的研究,在食管癌中医证型分布及中药治疗上取得了一定的进展.食管癌辨证分型主要分为痰气互阻型、血瘀痰滞型、阴虚热毒型、气虚阳微型及脾虚气滞型.中医药辨证论治可提高食管癌治疗效果,紫衫醇、牡荆苷、宝霍苷、汉防己甲素、雷公藤素均可用于食管癌临床辨证论治中,以提高治疗效果.
作者:刘洁;李立平;赵亚刚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目的:研究血必净在OVA诱导的小鼠哮喘模型中的抗氧化损伤作用以及它与血红素加氧酶-1(HO-1)的关系,探讨血必净氧化损伤保护作用的潜在机制.方法:建立OVA诱导的小鼠哮喘模型,用血必净(1 mL·kg-1·d-1)及地塞米松(3 mg·kg-1·d-1)进行气道雾化干预,对照组用PBS(pH 7.4)代替.ELISA检测各组小鼠肺泡灌洗液(BALF)中总IgE、OVA特异性IgE及炎症因子;双氢罗丹明(DHR)-123试剂盒检测BALF中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水平;分别使用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谷胱甘肽(gluta-thione,GSH)、过氧化氢酶(catalase,CAT)和总抗氧化能力(Total Antioxidant Capacity Assay,TAOC)试剂盒检测各组小鼠BALF中SOD、GSH、CAT和TAOC的水平;HE染色检测小鼠肺组织的炎症浸润及形态学变化;依文思蓝染色检测小鼠肺组织的干湿比重;Western Blot及Real-time PCR检测小鼠肺组织中HO-1的表达.结果:病理研究结果显示血必净明显减轻了哮喘小鼠气道上皮纤毛脱落、杯状细胞增生、肺组织中黏液产生以及炎性细胞浸润;相对于OVA诱导组,血必净处理组明显降低了小鼠BALF中总IgE、OVA特异性IgE及IL-4、IL-5的表达水平,降低了BALF中ROS含量;提高BALF中抗氧化酶的活性和和抗氧化能力;明显诱导肺组织HO-1表达,并呈现时间和剂量依赖性.结论:血必净可明显抑制ROS的产生、提高抗氧化酶活性、抑制上气道氧化损伤,对哮喘小鼠有治疗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诱导HO-1的表达有关.
作者:牛英豪;刘刚;冯青;于磊;王建涛;宋冬梅 刊期: 2017年第07期
多囊卵巢综合征(polycystic ovarian syndrome,PCOS)是妇科临床中发病率较高的一种生殖内分泌疾病,临床上以雄激素过高的临床或生化表现、持续无排卵、卵巢多囊样变为特征,常伴有胰岛素抵抗和肥胖[1].近年来多囊卵巢综合征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建立有效的病证结合动物模型,利用其进行PCOS相关研究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对以肾虚为主的PCOS造模方法以及中医药对模型动物干预作用的相关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作者:吕宣宣;傅萍;邢佳;陈婷婷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目的:探讨中药方剂大黄红藤消炎方对急性胰腺炎的治疗作用.方法:选取哈励逊国际和平医院消化内科2015年1月-2016年9月收住的急性胰腺炎患者140例,采用随机对照设计原则,依据随机数字表将14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70例及实验组7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西医常规方法;实验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方案基础上加用大黄红藤消炎方,两组疗程均12 d.观察治疗前、治疗后7d及12 d APACHEⅡ评分,监测血淀粉酶、白细胞及血浆C反应蛋白恢复正常时间,腹痛缓解时间、腹胀缓解时间,第1次自主排便时间,评价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APACHEⅡ评分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7d后、12 d后APACHEⅡ评分均降低(P<0.05),且实验组降低幅度更显著(P<0.05);实验组患者的血淀粉酶、白细胞、血浆C反应蛋白恢复正常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患者(P<0.05);实验组患者的腹痛缓解时间及腹胀缓解时间均比对照组有所缩短(均P <0.05),且第1次自主排便时间也明显短于对照组(P<0.01).结论:急性胰腺炎患者联合应用大黄红藤消炎方可以有效改善APACHEⅡ评分,缩短血淀粉酶、白细胞及血浆C反应蛋白恢复正常时间,较早缓解腹部症状.
作者:陈玉梅;闫玉红;尹学敬;王丽华;邢佳 刊期: 2017年第07期
李敬林教授为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对糖尿病合并冠心病的诊治经验丰富,从气阴亏虚、痰瘀互结论治,以益气养阴、祛痰化瘀为治疗大法,疗效显著.以李敬林教授糖尿病合并冠心病独特的诊治经验为主线,从病因病机、治疗原则、治法方药、现代研究、临证备要等方面全面解读,并附典型病案.
作者:张淼;李敬林;陈海铭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目的:探讨脾阴虚证脾失健运状态下,大鼠回肠组织中相关差异蛋白的表达及其调控机制.方法:根据分层随机原则,将36只SPF级健康Sprague-Dawley (SD)大鼠,随机分成健康对照组、脾阴虚证模型组、中药反证组共3组,每组各12只.采用经典复合因素法塑造脾阴虚证脾失健运大鼠模型.行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法及蛋白免疫印迹(Western blot)法,分别对课题组前期蛋白组学鉴定出的过氧化氢酶(Catalase,CAT)、顺乌头酸水合酶(Aconitate hydratase,ACO2)、钙联结蛋白(Calnexin,Canx)、Papss 2(Papss 2 69KD protein)、热休克蛋白90(heat shock protein 90KD,HSP 90)5个特异性表达蛋白进行检测.结果:①半定量分析比较各组大鼠回肠组织差异表达蛋白mRNA表达水平发现,与健康对照组比较,脾阴虚模型组回肠组织中CAT、Canx、ACO2及Papss 2蛋白的mRNA表达均显著上升(P<0.05),而HSP 90蛋白的mRNA表达显著下调(P<0.05),中药反证组各指标均未出现明显差异(P>0.05);②半定量分析比较各组大鼠回肠组织差异表达蛋白表达水平发现,与健康对照组比较,脾阴虚模型组回肠组织中CAT、Canx、ACO2及Papss 2蛋白含量均显著上升(P<0.05),其中以CAT上调的为显著(P<0.01),而HSP 90蛋白含量显著下调(P<0.05),中药反证组各指标均未出现明显差异(P>0.05).结论:脾阴虚脾失健运状态下,大鼠回肠组织中可能存在以线粒体损伤为基础的细胞膜过氧化损伤、Ca2+稳态失衡、类乙醇毒害、过度硫酸化、神经元损伤及能量和遗传物质变化等一系列病理改变.
作者:于漫;王彩霞;崔家鹏 刊期: 2017年第07期
大黄功能通腑泻热、凉血化瘀,为治疗中风急性期阳明热结腑实证的主药.现代研究发现大黄治疗脑出血有保护脑神经的作用,其机制与减轻脑血肿、保护血脑屏障、抑制炎症反应和氧化应激、抑制细胞凋亡等有关,调节脑-肠轴可能为新的研究方向.就大黄治疗脑出血的神经保护作用及机制的研究进展作进行综述.
作者:袁梦果;李健香;顾恒;过伟峰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目的:观察脾虚痰浊动脉硬化(AS)巴马小型猪水液代谢的变化及益气健脾、祛痰化瘀法的作用.方法:将20头巴马小型猪随机分组,正常组、模型组、益气健脾组及益气健脾祛痰化瘀组各5头.以高脂饮食、跑步劳倦结合冠脉球囊拉伤法制备脾虚痰浊AS病证结合模型至24周.正常组巴马小型猪喂正常饲料,模型组巴马小猪行冠脉球囊拉伤后予高脂饲料结合跑步过劳制备脾虚痰浊AS模型.益气健脾组及益气健脾、祛痰化瘀组在模型组制备基础上,于高脂饲料中添加相应的中药颗粒剂.观察48周后各组巴马小猪的血清钾、钠、氯、尿素氮、肌酐的含量,血清水液代谢调节激素精氨酸加压素(AVP)、心房利钠肽(ANP)、醛固酮(ALD)以及肾组织水通道蛋白(AQP)1、2、3、4、钠钾ATP酶蛋白(Na+-K+-ATPase)表达变化.结果: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血清钾、钠、氯、尿素氮、肌酐水平无变化(P>0.05),ANP、AVP上调(P<0.05),ALD有上调趋势(P>0.05),模型组肾组织AQPI、2、3及钠钾ATP酶蛋白表达下调(P<0.05),AQP4表达上调.与模型组比较,益气健脾、祛痰化瘀组ANP下调(P<0.05),AVP、ALD下调(P>0.05),益气健脾组AVP下调(P>0.05);益气健脾组及益气健脾、祛痰化瘀组肾组织AQP1、2、3表达均上调(P<0.05),AQP4表达下调;益气健脾组钠钾ATP酶蛋白表达上调(P<0.05).结论:脾虚痰浊AS模型未见血清离子紊乱,但水液代谢调节激素中ANP、AVP、ALD有上调,肾组织AQP1、2、3下调,下调,AQP4表达上调;益气健脾及益气健脾祛痰化瘀法可上调肾组织AQP1、2、3,下调AQP4.益气健脾祛痰化瘀法可下调水液代谢调节激素,益气健脾法可上调钠钾ATP酶.益气健脾、祛痰化瘀法在恢复水液代谢调节激素方面优于益气健脾组.
作者:石月萍;贾连群;宋囡;刘晶晶;杨关林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目的:研究甘木通总黄酮(TFCD)对大鼠乳鼠原代心肌细胞缺氧复氧(H/R)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采用原代培养SD大鼠乳鼠心肌细胞建立H/R损伤模型,实验分为正常组、模型组、TFCD组(75、150、300μg/mL)及地奥心血康阳性药物对照组.采用MTT法测定TFCD对心肌细胞的存活率;Hoechest染色观察细胞核形态变化;比色法测定培养液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乳酸脱氢酶(LDH)、肌酸激酶(CK)的含量;荧光法测定细胞内钙离子浓度.结果:TFCD可显著提高H/R损伤心肌细胞内SOD的活性,能显著抑制LDH、CK的活性、MDA的生成以及细胞内钙浓度.结论:TFCD对乳鼠H/R损伤的心肌细胞具有保护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抗脂质过氧化和减轻细胞内钙超载有关.
作者:聂阳;李博;朱俊访;黄海潮;方春生;陈新颖 刊期: 2017年第07期
采用高碘酸钠氧化法分别合成重楼皂苷Ⅲ的免疫抗原(POL Ⅲ-BSA)和包被抗原(POL Ⅲ-OVA).通过薄层色谱法和紫外光谱鉴定人工抗原偶联成功,并用POL Ⅲ-BSA免疫小鼠,使小鼠体内产生抗重楼皂苷Ⅲ(polyphylin Ⅲ,POL Ⅲ)的抗体,效价1∶16 000以上,线性范围为1 ng·L-1~ 100 μg· L-1,并测定了POL Ⅲ与重楼皂苷Ⅰ (POL Ⅰ)、重楼皂苷Ⅱ(POL Ⅱ)、重楼皂苷Ⅶ(POL Ⅶ)的交叉反应.实验成功合成了POL Ⅲ的人工抗原,为制备POL Ⅲ的单克隆抗体以及建立快速、便捷的免疫分析方法奠定基础.
作者:秦高凤;成金俊;屈保平;曾文浩;刘姝晨;孔慧;屈会化;赵琰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目的:探讨“三穴五针法”对过敏性支气管哮喘大鼠肺组织ERK1/2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将40只SPF级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C组)、哮喘模型组(M组)、哮喘模型针刺组(A组)及哮喘模型雾化阻断剂组(PD组)4组,每组10只,给予相应干预后,采用HE染色法、免疫组织化学法及Western Blot法观察各组大鼠肺组织病理学变化,检测大鼠肺组织中ERK1/2蛋白的表达程度.结果:A组及PD组大鼠肺组织病理改变较M组均减轻而较C组重,免疫组化法及Western Blot法均显示M组哮喘大鼠肺组织ERK1/2蛋白的表达高于C组(P<0.05),而A组及PD组大鼠肺组织ERK1/2蛋白的表达低于M组(P<0.05).结论:“三穴五针法”可明显改善过敏性支气管哮喘大鼠炎症反应,抑制哮喘大鼠肺组织ERK1/2蛋白的表达,针刺可能通过抑制ERK1/2蛋白的表达而达到减轻过敏性支气管哮喘症状的目的.
作者:赵叶;杨金华;韩君萍;李双;虞跃跃;樊志忠;武淑娟;崔建美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类风湿关节炎作为一种难治性的自身免疫性疾病,近年来受到了高度关注.为了更确切地了解类风湿关节炎的中医药治疗概况,通过回顾近年来有关文献,从内治法、外治法和内外合治法等方面总结中医药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优势,以冀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
作者:郭苏健;姚博;赵延龙;冯玉华;张瑞卿;郭晓峰;李俊莲 刊期: 2017年第07期
峨参是四川省峨眉山道地中药材,研究表明其具有多方面的药理活性,尤其近年来发现其具有较好的抗肿瘤活性.峨参提取物在抗肿瘤方面具有多方面的活性,对于多种肿瘤细胞均有抑制作用,其中包括有肺癌、骨肉瘤、结肠癌、胃癌、乳腺癌、宫颈癌等等.随着研究的逐步深入,在以后可能还会有新的抗肿瘤方面的成果被发现.对峨参提取物的多种抗肿瘤活性的研究进行了概述.
作者:罗会;沈佳雯;马超英;耿耘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目的:基于医院信息管理系统(hospital information system,HIS)数据,了解泌尿系统感染患者人口学特征、中医证候特点,以更好的指导临床防治,并为今后开展真实世界泌尿系感染患者的前瞻性研究提供方法学参考.方法:纳入全国20家三级甲等综合医院HIS系统中,第一诊断为泌尿系感染患者21 702例,基于一般信息表,对患者年龄、性别、职业、发病地区、费用、费别等信息进行描述分析,基于诊断信息表对患者发病特征及中医证候进行探讨.结果:泌尿系统感染患者以中老年女性居多,入院诊断及出院诊断均以以湿热下注和脾肾两虚证为主.结论:泌尿系感染患者女性比例高,中老年体力劳动患者居多,湿热下注证多见.
作者:彭亚辉;张寅;谢雁鸣;姜俊杰;张一开;庄严 刊期: 2017年第0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