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小鼠肝细胞对黄连粉末中小檗碱、药根碱及单体化合物的吸收

魏世超;邹欣;姜淑君;李井彬;徐丽君;陆付耳

关键词:小檗碱, 药根碱, 黄连粉末, 肝细胞
摘要:黄连临床上用于消渴症治疗已有2千余年历史,其治疗2型糖尿病(T2D)的疗效获得实验和RCT临床研究的支持.古人应用黄连治疗糖尿病多以粉末形式如丸剂入药,前期研究表明,黄连粉末中有效成分小檗碱(BER)及药根碱(JAT)在大鼠体内药代动力学特征及降低血糖血脂药理活性较其单体化合物具有明显优势.鉴于肝脏是调节血糖浓度的主要器官,以肝细胞为研究对象,从体外探讨肝细胞对黄连粉末中有效成分BER和JAT与各单体化合物的摄取差异,将药物与肝细胞于37℃、5%CO2培养箱中培养2h,单体化合物组及黄连粉末组BER和JAT浓度分别为10、5、1μmol·L-1及2.5、1.25、0.25 μmol·L-1,肝细胞经过洗涤、灭活及提取,提取液采用HPLC测定药物含量.结果表明肝细胞对BER和JAT均有一定程度摄取,且黄连粉末中BER和JAT摄取量明显高于单一化合物,提示黄连用于治疗T2D选用粉末形态具有一定科学依据,黄连活性成分与肝细胞的特异性结合提示在研究其降糖活性时应关注其对肝脏的影响.
中华中医药学刊杂志相关文献
  • 食管癌中医证型分布与中药治疗研究进展

    对近5年来食管癌的中医证型分布及中药治疗进行整理,系统的总结了目前食管癌中医证型分布与中药治疗研究进展.目前,食管癌死亡率高,但是随着对其不断深入的研究,在食管癌中医证型分布及中药治疗上取得了一定的进展.食管癌辨证分型主要分为痰气互阻型、血瘀痰滞型、阴虚热毒型、气虚阳微型及脾虚气滞型.中医药辨证论治可提高食管癌治疗效果,紫衫醇、牡荆苷、宝霍苷、汉防己甲素、雷公藤素均可用于食管癌临床辨证论治中,以提高治疗效果.

    作者:刘洁;李立平;赵亚刚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类风湿关节炎的中医药治疗优势

    类风湿关节炎作为一种难治性的自身免疫性疾病,近年来受到了高度关注.为了更确切地了解类风湿关节炎的中医药治疗概况,通过回顾近年来有关文献,从内治法、外治法和内外合治法等方面总结中医药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优势,以冀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

    作者:郭苏健;姚博;赵延龙;冯玉华;张瑞卿;郭晓峰;李俊莲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从肾论治不孕症高频药物与证型关系的现代病案研究

    探讨从肾论治不孕症的用药规律和证型分布特点.通过对近40年治疗不孕症的中医现代病案文献进行检索,对收集到从肾论治不孕症的160篇文献,采用关联规则方法对其药物与药物、药物与证型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得出了用药规律,即单味药中从肾论治不孕症的相关高频药前9味是菟丝子、熟地、当归、白芍、枸杞、山药、山茱萸、香附、巴戟天,说明肾虚导致的不孕症多数是肾阴精亏虚,治疗上滋肾补阴填精养血的药物居多数,其中菟丝子与肾阳虚、肾阴虚、肾虚皆有强关联,因此在治疗中,菟丝子皆参与用药.在聚类分析中,单味菟丝子被聚为一类,在频数分析中,菟丝子频数居首,可见不孕症从肾论治方药中菟丝子的重要地位,为临床辨治不孕症提供参考.

    作者:吕爱平;丁婉珍;高明月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原发性干燥综合征的Meta分析

    目的:评价中西医结合治疗原发性干燥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计算机检索1979-2016年4月PubMed、中文期刊网全文数据库(CNKI)、中国生物医学文献光盘数据库(CBM)、万方数据库以及中国优秀博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CDMD),对纳入文献依据Jadad量表进行质量评价和数据提取,并使用RevMan 5.2版软件对纳入文献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10篇文献,共800例患者,其中治疗组420例,对照组380例,Jadad评分均为2分,所有纳入文献均未对随机分配方案进行隐藏,均未使用盲法.Meta分析结果显示:中西医结合治疗原发性干燥综合征在提高总有效率(OR 4.30,95% CI,[2.78,6.67])、ESR(MD-10.42,95% CI,[-12.57,-8.28]),CRP(MD-10.42,95% CI,[-9.44,-1.17]),血清IgG(MD-3.52,95% CI,[-5.22,-1.82]),Schirmer试验(MD 4.63,95% CI,[-0.1,9.36]),唾液流率(MD 1.57,95% CI,[0.79,2.34])等方面均优于单纯的西医常规治疗,并且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西医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中医药的治疗,对原发性干燥综合征的总有效率、ESR、CRP、血清IgG、Schirmer试验、唾液流率等方面均优于单纯的西医常规治疗,但本研究所纳入的Meta分析的文献质量普遍较低(Jadad评分<3),而且存在发表性偏倚的可能,因此,更有待于设计规范严密的多中心、大样本、随机双盲对照试验进一步证实.

    作者:吴德鸿;韦双双;陈娇;周佳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综合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效果研究

    目的:分析与探讨采用颈椎牵引、针灸推拿、运动训练综合手段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自2014年1月-2016年4月经医院临床确诊后进行治疗的178例神经根型颈椎病病患选择为临床研究病例,根据就诊顺序编号并将单双号分成两组.对照组(单号)89例仅给予颈椎牵引进行治疗,观察组(双号)89例则应用颈椎牵引联合针灸推拿的治疗方案,同时两组病患均进行相应运动训练指导.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治疗前后JOA评分、VAS评分、临床疗效、肌力状况、生活质量以及复发率情况.结果:经过治疗后,试验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95.51%、复发率2.25%、JOA评分(14.16±1.21)分、VAS评分(1.97±1.35)、躯体健康(77.88±5.91)分、心理健康(74.97±2.91)分、肌力(73.01±15.86)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总有效率74.16%、复发率14.61%、JOA评分(13.27±1.88)分、VAS评分(2.78±1.47)、躯体健康(75.18±5.49)分、心理健康(73.53±2.64)分、肌力(65.09±11.76)分,组间对比,统计学上有意义(P<0.05).结论:采用颈椎牵引、针灸推拿以及运动训练综合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临床疗效更好,病患颈部功能改善较好,疼痛及运动感觉障碍等临床不适症状均明显减轻,有效减少了疾病的复发,患者的生活质量也明显提升,作用效果较优.

    作者:刘生发;张锋;王雅楠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UFLC法同时测定黄芩中4种活性成分的含量

    目的:建立超快速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黄芩中黄芩苷、汉黄芩苷、黄芩素和汉黄芩素的含量.方法:采用Shim-Pack XR-ODS柱(75 mm×3.0 mm,2.2 μm);流动相为0.1%磷酸水溶液(A)-乙腈(B)梯度洗脱(0~11 min,35% ~41%B;11~12 min,41% ~35% B),平衡时间2 min;流速为0.4 mL·min-1;检测波长为275nm;柱温为30 ℃.结果:黄芩苷、汉黄芩苷、黄芩素和汉黄芩素分别在20~200 μg·mL-1(r=0.999 6)、4.0~ 40μg·mL-1(r=0.999 5)、0.1~1.0μg·mL-1(r =0.999 3)和0.4 ~4.0 μg·mL-1(r =0.999 6)浓度范围内与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平均回收率(n=9)分别为99.2%,98.2%,98.7%和99.1%.结论:该方法结果准确、操作简便、具有良好的重现性和稳定性,可用于黄芩药材的质量控制.

    作者:关皎;朱鹤云;王佳林;姜吉;郝乘仪;郭淑英;冯波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脾阴虚证脾失健运大鼠回肠组织中相关蛋白表达差异及其调控机制的实验研究

    目的:探讨脾阴虚证脾失健运状态下,大鼠回肠组织中相关差异蛋白的表达及其调控机制.方法:根据分层随机原则,将36只SPF级健康Sprague-Dawley (SD)大鼠,随机分成健康对照组、脾阴虚证模型组、中药反证组共3组,每组各12只.采用经典复合因素法塑造脾阴虚证脾失健运大鼠模型.行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法及蛋白免疫印迹(Western blot)法,分别对课题组前期蛋白组学鉴定出的过氧化氢酶(Catalase,CAT)、顺乌头酸水合酶(Aconitate hydratase,ACO2)、钙联结蛋白(Calnexin,Canx)、Papss 2(Papss 2 69KD protein)、热休克蛋白90(heat shock protein 90KD,HSP 90)5个特异性表达蛋白进行检测.结果:①半定量分析比较各组大鼠回肠组织差异表达蛋白mRNA表达水平发现,与健康对照组比较,脾阴虚模型组回肠组织中CAT、Canx、ACO2及Papss 2蛋白的mRNA表达均显著上升(P<0.05),而HSP 90蛋白的mRNA表达显著下调(P<0.05),中药反证组各指标均未出现明显差异(P>0.05);②半定量分析比较各组大鼠回肠组织差异表达蛋白表达水平发现,与健康对照组比较,脾阴虚模型组回肠组织中CAT、Canx、ACO2及Papss 2蛋白含量均显著上升(P<0.05),其中以CAT上调的为显著(P<0.01),而HSP 90蛋白含量显著下调(P<0.05),中药反证组各指标均未出现明显差异(P>0.05).结论:脾阴虚脾失健运状态下,大鼠回肠组织中可能存在以线粒体损伤为基础的细胞膜过氧化损伤、Ca2+稳态失衡、类乙醇毒害、过度硫酸化、神经元损伤及能量和遗传物质变化等一系列病理改变.

    作者:于漫;王彩霞;崔家鹏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李敬林教授从气阴亏虚、痰瘀互结论治糖尿病合并冠心病的经验探析

    李敬林教授为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对糖尿病合并冠心病的诊治经验丰富,从气阴亏虚、痰瘀互结论治,以益气养阴、祛痰化瘀为治疗大法,疗效显著.以李敬林教授糖尿病合并冠心病独特的诊治经验为主线,从病因病机、治疗原则、治法方药、现代研究、临证备要等方面全面解读,并附典型病案.

    作者:张淼;李敬林;陈海铭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济生肾气丸对高尿酸血症大鼠的影响及作用机制

    目的:探讨济生肾气丸对高尿酸血症大鼠的影响及作用机制.方法:Wistar雄性大鼠90只,随机分为6组:正常组、模型组、济生肾气丸高剂量组、中剂量组、低剂量组、苯溴马隆组.除正常组外,其他5组Wistar雄性大鼠均应用氧嗪酸钾灌胃法制备高尿酸血症模型.造模开始后14 d,按组别给药.于灌胃后14、28、56 d取眼眶血,于56 d处死小鼠后进行肾脏取材.测定大鼠血尿酸水平,应用Western-Blot法测定小鼠肾脏URAT1和OAT1蛋白表达含量.结果:①治疗时间长短、不同药物及剂量对大鼠血尿酸水平均有影响,济生肾气丸各剂量组大鼠血尿酸水平下降,明显低于造模组(P<0.05),且中剂量(300 mg/kg)济生肾气丸对血尿酸影响大.②济生肾气丸中剂量组(300 mg/kg)和苯溴马隆组大鼠URAT1的蛋白表达均降低(P<0.05),OAT1的蛋白表达均升高(P<0.05),且济生肾气丸中剂量组(300 mg/kg)效果较佳.结论:济生肾气丸可降低高尿酸血症大鼠血尿酸水平,其中济生肾气丸中剂量(300 mg/kg)效果佳,其作用机制可能是降低URAT1的蛋白表达、升高OAT1的蛋白表达.

    作者:李柯;于彩娜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多囊卵巢综合征肾虚动物模型及中医药干预研究进展

    多囊卵巢综合征(polycystic ovarian syndrome,PCOS)是妇科临床中发病率较高的一种生殖内分泌疾病,临床上以雄激素过高的临床或生化表现、持续无排卵、卵巢多囊样变为特征,常伴有胰岛素抵抗和肥胖[1].近年来多囊卵巢综合征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建立有效的病证结合动物模型,利用其进行PCOS相关研究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对以肾虚为主的PCOS造模方法以及中医药对模型动物干预作用的相关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作者:吕宣宣;傅萍;邢佳;陈婷婷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康复新液对于慢性糜烂性唇炎的临床疗效观察与分析

    目的:探讨康复新液对于慢性糜烂性唇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医院2011年1月-2014年12月收治的慢性糜烂性唇炎患者100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50例,观察组接受康复新液治疗,对照组接受肤清松软膏涂抹治疗.结果:观察组的显效率为38.0%,总有效率为92.0%,对照组治愈率24.0%,总有效率为64.0%.对治疗有效患者进行停药随访发现:停药3个月后,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别2名和8名患者复发,复发率分别为4.3%和2.5%;停药6个月后,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别3名和12名患者复发,复发率分别为6.5%和37.5%.观察组的显效率和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而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康复新液对于治疗慢性糜烂性唇炎有着明显的疗效,停药后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

    作者:乔桂花;卜英江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小鼠肝细胞对黄连粉末中小檗碱、药根碱及单体化合物的吸收

    黄连临床上用于消渴症治疗已有2千余年历史,其治疗2型糖尿病(T2D)的疗效获得实验和RCT临床研究的支持.古人应用黄连治疗糖尿病多以粉末形式如丸剂入药,前期研究表明,黄连粉末中有效成分小檗碱(BER)及药根碱(JAT)在大鼠体内药代动力学特征及降低血糖血脂药理活性较其单体化合物具有明显优势.鉴于肝脏是调节血糖浓度的主要器官,以肝细胞为研究对象,从体外探讨肝细胞对黄连粉末中有效成分BER和JAT与各单体化合物的摄取差异,将药物与肝细胞于37℃、5%CO2培养箱中培养2h,单体化合物组及黄连粉末组BER和JAT浓度分别为10、5、1μmol·L-1及2.5、1.25、0.25 μmol·L-1,肝细胞经过洗涤、灭活及提取,提取液采用HPLC测定药物含量.结果表明肝细胞对BER和JAT均有一定程度摄取,且黄连粉末中BER和JAT摄取量明显高于单一化合物,提示黄连用于治疗T2D选用粉末形态具有一定科学依据,黄连活性成分与肝细胞的特异性结合提示在研究其降糖活性时应关注其对肝脏的影响.

    作者:魏世超;邹欣;姜淑君;李井彬;徐丽君;陆付耳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雷公藤多苷治疗类风湿关节炎肺间质病变的临床研究

    目的:对雷公藤多苷治疗类风湿关节炎肺间质病变(RA-ILD)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进行评价.方法:选取符合诊断条件的RA-ILD患者8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以甲氨蝶呤片为主,12.5 mg/次,每周1次,口服;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联合雷公藤多苷20 mg/次,每日3次,口服.两组观察疗程均为6个月.观察两组治疗前后RA-ILD患者症状、实验室炎症指标、动脉血气分析、肺高分辨CT(HRCT)、肺功能等诸方面的变化.结果:两组临床疗效比较: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9.3%,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7.8% (P <0.05).主要炎症指标方面,两组治疗后ESR、CRP、RF等指标较治疗前均有明显改善(P<0.05或P<0.01),疗后比较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肺部HRCT积分及血气分析结果较疗前均改善,但治疗组变化较显著(P<0.05);而两组肺功能结果前后也有差异,而且治疗组优于对照组,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雷公藤多苷能明显改善RA-ILD患者的临床症状,减轻肺间质病变程度,从而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作者:李松伟;郭洪涛;王子华;王荷珺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重楼皂苷Ⅲ人工抗原的合成、鉴定及抗血清的制备

    采用高碘酸钠氧化法分别合成重楼皂苷Ⅲ的免疫抗原(POL Ⅲ-BSA)和包被抗原(POL Ⅲ-OVA).通过薄层色谱法和紫外光谱鉴定人工抗原偶联成功,并用POL Ⅲ-BSA免疫小鼠,使小鼠体内产生抗重楼皂苷Ⅲ(polyphylin Ⅲ,POL Ⅲ)的抗体,效价1∶16 000以上,线性范围为1 ng·L-1~ 100 μg· L-1,并测定了POL Ⅲ与重楼皂苷Ⅰ (POL Ⅰ)、重楼皂苷Ⅱ(POL Ⅱ)、重楼皂苷Ⅶ(POL Ⅶ)的交叉反应.实验成功合成了POL Ⅲ的人工抗原,为制备POL Ⅲ的单克隆抗体以及建立快速、便捷的免疫分析方法奠定基础.

    作者:秦高凤;成金俊;屈保平;曾文浩;刘姝晨;孔慧;屈会化;赵琰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益气健脾祛痰化瘀法对脾虚痰浊动脉硬化巴马猪水液代谢的影响

    目的:观察脾虚痰浊动脉硬化(AS)巴马小型猪水液代谢的变化及益气健脾、祛痰化瘀法的作用.方法:将20头巴马小型猪随机分组,正常组、模型组、益气健脾组及益气健脾祛痰化瘀组各5头.以高脂饮食、跑步劳倦结合冠脉球囊拉伤法制备脾虚痰浊AS病证结合模型至24周.正常组巴马小型猪喂正常饲料,模型组巴马小猪行冠脉球囊拉伤后予高脂饲料结合跑步过劳制备脾虚痰浊AS模型.益气健脾组及益气健脾、祛痰化瘀组在模型组制备基础上,于高脂饲料中添加相应的中药颗粒剂.观察48周后各组巴马小猪的血清钾、钠、氯、尿素氮、肌酐的含量,血清水液代谢调节激素精氨酸加压素(AVP)、心房利钠肽(ANP)、醛固酮(ALD)以及肾组织水通道蛋白(AQP)1、2、3、4、钠钾ATP酶蛋白(Na+-K+-ATPase)表达变化.结果: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血清钾、钠、氯、尿素氮、肌酐水平无变化(P>0.05),ANP、AVP上调(P<0.05),ALD有上调趋势(P>0.05),模型组肾组织AQPI、2、3及钠钾ATP酶蛋白表达下调(P<0.05),AQP4表达上调.与模型组比较,益气健脾、祛痰化瘀组ANP下调(P<0.05),AVP、ALD下调(P>0.05),益气健脾组AVP下调(P>0.05);益气健脾组及益气健脾、祛痰化瘀组肾组织AQP1、2、3表达均上调(P<0.05),AQP4表达下调;益气健脾组钠钾ATP酶蛋白表达上调(P<0.05).结论:脾虚痰浊AS模型未见血清离子紊乱,但水液代谢调节激素中ANP、AVP、ALD有上调,肾组织AQP1、2、3下调,下调,AQP4表达上调;益气健脾及益气健脾祛痰化瘀法可上调肾组织AQP1、2、3,下调AQP4.益气健脾祛痰化瘀法可下调水液代谢调节激素,益气健脾法可上调钠钾ATP酶.益气健脾、祛痰化瘀法在恢复水液代谢调节激素方面优于益气健脾组.

    作者:石月萍;贾连群;宋囡;刘晶晶;杨关林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灯盏花素温敏型鼻用原位凝胶对实验性脑梗死大鼠的药效作用

    目的:探讨灯盏花素温度敏感型鼻用原位凝胶对改善脑缺血的药效作用,为开发灯盏花素鼻用原位凝胶给药系统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将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灯盏细辛静脉注射组、灯盏花素温敏凝胶鼻腔给药高低剂量组、灯盏花素鼻腔给药微球组.在线栓法制备大鼠局灶型脑缺血模型(MCAO)的基础上,进行大鼠神经行为学评分及TTc染色检测大鼠脑梗死面积,评价灯盏花素温度敏感型鼻用原位凝胶对脑缺血保护的药效作用.结果:灯盏花素鼻用原位凝胶高剂量组及其低剂量组的行为学评分与模型组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与灯盏花素注射液组和微球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鼻腔给药高、低剂量组大鼠的平均脑梗死面积比为7.81%、14.24%,与模型组(20.69%)、静脉注射组(10.81%)和微球组(10.69%)比较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研究表明灯盏花素鼻用温敏凝胶对脑缺血确有改善作用,且优于静脉注射.

    作者:吴瑾瑾;盛安琪;吴盈盈;万浩芳;石森林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补肾壮骨汤联合内固定术治疗股骨远端骨折临床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补肾壮骨汤联合内固定术治疗股骨远端骨折临床效果分析.方法:将2014年10月-2016年10月在医院骨科治疗的86例股骨远端骨折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锁定钢板内固定术治疗,观察组采用补肾壮骨汤联合锁定钢板内固定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膝关节功能、骨折愈合情况、骨代谢指标情况.结果:观察组术后膝关节优良率为86.0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2.0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骨折愈合时间、完全负重时间、延迟愈合数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骨钙素、碱性磷酸酶、尿钙等骨代谢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补肾壮骨汤联合内固定术治疗股骨远端骨折疗效显著,能够增强骨质,促进骨折的愈合,提高膝关节功能,具有积极的临床意义.

    作者:张金录;韩忠孝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复方星夏汤对痰湿型多囊卵巢综合征模型小鼠肿瘤坏死因子-α、白细胞介素-6的影响

    目的:观察复方星夏汤对痰湿型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模型小鼠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的影响,初步探究复方星夏汤治疗痰湿型PCOS的作用机理.方法:采用硫酸脱氢表雄酮联合链脲佐菌素及高脂高糖饲料法建立痰湿型PCOS小鼠模型.选取23日龄ICR雌性小鼠72只,随机分为4组:空白对照组、模型组、复方星夏汤组、达英-35组,每组18只.比较各组小鼠体质量变化、E2、T、LH、FSH、FPG、FINS、TNF-α、IL-6水平,并计算LH/FSH比值、HOMA-IR指数,对所取卵巢进行病理切片,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其组织形态学变化.结果:复方星夏汤组、达英-35组均可以使痰湿型PCOS小鼠体质量,LH、LH/FSH比值,FPG、FINS、HOMA-IR指数,TNF-α水平下降,保持或恢复卵巢正常组织形态结构;其中在降低IL-6水平、HOMA-IR指数方面显著优于达英-35组(P<0.01).结论:复方星夏汤可能通过降低血清中TNF-α、IL-6水平改善胰岛素抵抗(IR),直接或间接调节内分泌激素及生殖轴,促使卵泡发育成熟及排卵,提高生殖能力.

    作者:陈央娣;傅萍;邢佳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桂郁金的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就近年来对中药材桂郁金所含的化学成分以及桂郁金具有的药理作用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通过查阅相关文献和资料,进行分析和综合.桂郁金具有多种有效和生物活性的化学成分以及广泛的药理作用.研究中药材的化学成分及其药理作用对于促进我国中药的开发与利用具有重要意义.桂郁金作为中国的传统中药材和近年来研究发现桂郁金的药用价值具有广阔的研究前景.

    作者:俞献文;陈琼芳;王钢;杨秀芬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苦参素联合拉米夫定对比单纯苦参素治疗慢性乙型肝炎临床疗效及YMDD变异的系统评价及Meta分析

    目的:运用循证医学的方法,将苦参素联合拉米夫定对比单纯苦参素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患者HBeAg阴转、HBeAg血清转换率、HBV-DNA阴转及YMDD变异率进行分析.方法:收集CNKI、CBM、维普、万方、Pubmed数据库(2015年11月以前)苦参素联合拉米夫定对比单纯苦参素干预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RCT试验资料,用Cochrane系统评价的方法对文章的偏倚进行评价.利用RevMan 5.3软件对结果的总体效应进行分析.结果:一共纳入9篇文献,Meta分析结果示:苦参素联合拉米夫定与苦参素相比,HBeAg阴转率:RR=2.00,95%Cl为[1.37,2.93] (P =0.000 4),苦参素联合拉米夫定疗效是苦参素组的2倍.HBeAg血清转换率:RR =2.24,95% Cl为[1.56,3.21] (P <0.000 1),苦参素联合拉米夫定疗效是苦参素组的2.24倍.HBV DNA阴转率:RR=1.76,95% Cl为[1.24,2.50] (P =0.002),苦参素联合拉米夫定比苦参素干预增加了76%的HBV DNA阴转率.YMDD:RR =4,95% Cl为[0.46,34.54],无统计学意义(P=0.21),苦参素联合拉米夫定组和苦参素组无明显差别.结论:苦参素联合拉米夫定在改善HBeAg阴转率、HBeAg血清转换率、HBV-DNA阴转率较好,且未使YM-DD基序变异率增加,但纳入文献质量不高,需高质量大样本的随机对照三盲试验支持.

    作者:王晓彤;林海雄;马延怀;金远林;张韧 刊期: 2017年第07期

中华中医药学刊杂志

中华中医药学刊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主办:中华中医药学会 ,辽宁中医药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