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复方黄栌口服液对小鼠黄疸型肝炎模型肝脏中指标的影响

苏峰;郝少君;黎丹东;谢国旗;李文俊;张正臣

关键词:复方黄栌口服液, 小鼠, 肝脏指标, 护肝宁片
摘要:目的:探讨复方黄栌口服液对小鼠黄疸型肝炎模型肝脏指标的影响.方法:将72只KM小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护肝宁片组(1.012 5 g/kg),大、中、小剂量复方黄栌口服液组(30、15、7.5 mL/kg),每组12只,空白组和模型组灌胃相同体积的生理盐水,连续灌胃相应的药物10 d.各组于实验第8天,灌胃ANIT造模,48 h后取材.小鼠脱颈椎处死后,从肝右叶切取肝组织1块,10%中性福尔马林固定,脱水,包埋,切片,HE染色,观察组织病理学变化.另取肝脏,用冷生理盐水制匀浆,检测肝匀浆MDA、SOD、TC、TG.结果:与模型组比,大、中、小剂量复方黄栌口服液组均可显著降低肝脏TC、TG、MDA水平(P<0.01),显著升高肝脏SOD水平(P<0.01).大、小剂量复方黄栌口服液组可显著降低小鼠肝指数(P<0.01),中剂量复方黄栌口服液组可明显降低小鼠肝指数(P<0.05).结论:复方黄栌口服液组和护肝宁片组可明显减轻造模所致的小鼠肝损伤.
中华中医药学刊杂志相关文献
  • 中药微调五号方联合生物反应调节剂对肾癌患者肿瘤标志物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目的:分析中药微调五号方联合生物反应调节剂重组人白介素-2(IL-2)、重组人干扰素α2b(IFN-α2b)对肾癌患者肿瘤标志物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50例肾癌患者用双盲法分为对照组(IFN-α2b、IL-2皮下注射)、观察组(加用中药微调五号).统计客观疗效中缓解率、治疗前后肿瘤标志物水平、T细胞亚群主要指标变化,记录QLQ-C30生命质量、生活质量卡氏评分(KPS)分值,记录Ⅲ度、Ⅵ度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治疗后,观察组缓解率(24.00%)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NSE低于对照组;观察组CD4+升高,CD8+下降,CD4+;/CD8+升高,均优于对照组;观察组除认知功能分值外QLQ-C30其它指标分值均高于对照组;观察组卡氏评分高于对照组;观察组Ⅲ度、Ⅵ度不良反应发生率(4.00%)低于对照组.均P <0.05.结论:中药微调五号联合生物反应调节剂能显著抑制部分肿瘤标志物,提高患者免疫力,改善生命质量和生活质量,减少严重不良反应,值得推广.

    作者:王书惠;刘海英;王程圆;师鑫;刘桂宏;白吉祥 刊期: 2017年第08期

  • 黄芪注射液对慢性心力衰竭疗效及对MDA、HO-1、NO的影响

    目的:观察黄芪注射液治疗慢性心力衰竭(C HF)患者的作用,并探讨其对丙二醛(MDA)、血红素加氧酶1(HO-1)、血管舒张因子(NO)的影响.方法:将60例CHF患者随机分为黄芪注射液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常规使用吸氧、利尿、扩血管、强心,控制原发病和消除心衰诱因等常规治疗.黄芪注射液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应用黄芪注射液治疗.观察临床疗效,测定左室功能指标.并检测两组治疗前后MDA、HO-1、NO的浓度.结果:黄芪注射液组总有效率达到93.33%,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6.67% (P <0.05).治疗前的6 min步行距离无明显差距,治疗后黄芪注射液组6 min步行距离是(693.83±23.7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17.60±38.95).治疗前的两组心功能参数差异无显著性,两组每搏出量(SV)、射血分数(EF)治疗后都显著增加(P<0.05);治疗后黄芪注射液组SV、EF显著高于治疗后对照组(P<0.05).治疗前的两组MDA、NO、HO-1差异无显著性.与相应组的治疗前比较,治疗后两组MDA显著降低,NO与HO-1显著增加(P<0.05);治疗后黄芪注射液组MDA低于治疗后对照组,NO、HO-1高于治疗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黄芪注射液对CHF患者的心功能指标有明显改善作用,可能与其提高内源性抗氧化应激从而治疗CHF有关.

    作者:赵扬;严士海;王海丹;王晓燕 刊期: 2017年第08期

  • 血瘀证与冠状动脉狭窄及介入治疗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探讨血瘀证与冠状动脉狭窄以及冠脉介入术后再狭窄的相关性.方法:随访408例进行介入治疗的冠心病患者,在介入治疗前1天、介入治疗后1月、6月观察中医证型等,并与介入时的冠脉病变特征进行对比分析.结果:①血瘀证患者低密度蛋白水平明显高于非血瘀证患者;②介入治疗前血瘀证257例(62.9%),其中心血瘀阻证131例(32.1%),气虚血瘀证126例(30.8%);介入治疗6月后,血瘀证243例(59.6%),其中心血瘀阻证86例(21.1%),气虚血瘀证157例(38.5%),介入治疗后血瘀虚证显著增多;③血瘀证患者中冠状动脉狭窄程度重、病变节段数多,以血瘀实证为严重;④再狭窄在血瘀证中容易发生,其中在心血瘀阻证为显著.结论:血瘀证与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后再狭窄存在相关性.

    作者:戴金;毛威;王坤根;刘强;叶武 刊期: 2017年第08期

  • 针刺等中西医多种方法治疗小儿脑性瘫痪的疗效

    目的:探究采用针刺等中西医多种方法对小儿脑性瘫痪进行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6月-2015年6月在医院进行治疗的66例小儿脑性瘫痪患儿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33例.对照组采用西医综合治疗,研究组采用针刺推拿等中医疗法联合进行治疗,观察两组疗效并进行对比.结果:经过治疗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72.73%,研究组的总有效率为93.94%;对照组痉挛程度分值为(6.61±0.51)分,DQ为(65.15±7.64)分;研究组痉挛程度分值为(4.26±0.42)分,DQ为(79.23±6.13)分;下肢肌力评价结果得到,研究组肌力恢复优于对照组(Z=-4.981,P=0.000);两组间数据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针刺等中西医疗法治疗小儿脑性瘫痪的临床疗效较为显著,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刘锋伟;裘艳梅 刊期: 2017年第08期

  • 疏肝和胃方联合雷贝拉唑治疗肝胃不和型难治性反流性食管炎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旨在观察疏肝和胃方联合雷贝拉唑治疗肝胃不和型难治性反流性食管炎(refractory refluxesophagitis,RRE)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采用随机、对照、双盲、双模拟的方法将72例肝胃不和型RRE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与治疗组各36例,分别予雷贝拉唑+疏肝和胃方模拟剂与疏肝和胃方+雷贝拉唑治疗,疗程为8周.终完成病例64例,其中对照组34例,治疗组30例;基于患者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胃镜下食管黏膜积分、生活质量积分、焦虑和抑郁自评量表积分的比较分析,研究疏肝和胃方联合雷贝拉唑治疗肝胃不和型难治性反流性食管炎的有效性;同时观察治疗前后三大常规、肝肾功能和心电图的变化情况,对其进行安全性评价.结果:①治疗组中医证候痊愈率为16.67%,显效率为36.67%,有效率为26.67%,总有效率为80.00%,无效率为20.00%;对照组中医证候痊愈率为5.88%,显效率为20.59%,有效率为41.18%,总有效率为67.65%,无效率为32.35%;治疗组中医证候总体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在改善烧心、嗳气、情绪不畅、打呃方面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②治疗组能够改善肝胃不和型RRE患者食管黏膜炎症,但其作用低于对照组(P<0.05);③治疗组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生存质量,可明显改善SF-36量表中总体健康、心理健康、生命活力、生理功能、生理职能、情感职能等6个维度积分(P<0.05),且在生理功能、生理职能、心理健康3个维度方面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④治疗组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焦虑抑郁的情绪,且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⑤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的安全性指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疏肝和胃方联合雷贝拉唑疗效确切,安全性好,并且优化了治疗RRE的方案,值得应用推广.

    作者:阙任烨;沈艳婷;林柳兵;李勇 刊期: 2017年第08期

  • 上肢洗方辅助微型钢板内固定治疗近节指骨骨折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上肢洗方辅助微型钢板内固定治疗近节指骨骨折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研究对象选取医院2011年3月-2015年3月收治近节指骨骨折患者共80例,以随机抽签法分为对照组(40例)和治疗组(40例);对照组:单纯微型钢板内固定治疗,治疗组:微型钢板内固定±上肢洗方辅助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骨折愈合时间,术后总主动屈曲度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等.结果:对照组和治疗组患者总优良率分别为82.50%(33/40),95.00% (38/40);治疗组患者临床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骨折愈合时间和住院时间分别为(56.91±6.01)d,(8.84±1.55)d;治疗组患者骨折愈合时间和住院时间分别为(48.24±3.74)d,(8.22±1.39)d;治疗组患者骨折愈合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术后主动屈曲活动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同时对照组和治疗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32.50% (13/40),17.50%(7/40),治疗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上肢洗方辅助微型钢板内固定治疗近节指骨骨折可有效促进关节屈曲活动度恢复,缩短骨折愈合时间,并有助于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几率.

    作者:刘遵勇;余迎浩;姜德欣;蒋明;高鹏;倪康裕 刊期: 2017年第08期

  • 腹部推拿治疗痰浊阻络型椎动脉型颈椎病的随机对照试验

    目的:探讨腹部推拿治疗痰浊阻络型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单盲、随机对照研究方法,将入组的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腹部推拿组(试验组)和传统推拿组(对照组),每组40例.采用颈性眩晕症状与功能评估量表(ESCV)、视觉模拟评分法(VAS)、颈椎功能障碍指数(NDI)等量表分别对两组治疗前后症状进行评价.结果:两组间性别、年龄、病程经检验证明组间有可比性;治疗后,两组ESCV积分均治疗前有所升高,且腹部推拿组升高明显,两组间比较P<0.05.VAS及NDI积分治疗后两组均下降,且腹部推拿组下降明显,积分进行组间比较P<0.05.腹部推拿组愈显率27.5%,有效率97.5%,传统推拿组愈显率7.5%,有效率67.5%.结论:腹部推拿可有效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且疗效明显优于传统推拿,但仍需进行大样本量试验,并进行后期随访,以进一步明确治疗效果.

    作者:吴秋君;李华南;张玮;赵娜;海兴华;王金贵 刊期: 2017年第08期

  • 补中益气汤加减改善卒中后疲劳患者情志的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补中益气汤加减治疗卒中后疲劳患者合并焦虑抑郁状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脑卒中后疲劳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均给予康复治疗,治疗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加用补中益气汤加减治疗.治疗前及治疗4周后分别进行主观疲劳程度(FSS)、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定,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对照组在治疗4周前后,患者的FSS评分、HAMA评分及HAMD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治疗组,比较患者治疗4周前后的FSS评分、HAMA评分及HAMD评分,分值均显著减小,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7.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5%,治疗组患者的总有效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补中益气汤加减治疗能提高患者的疗效,能有效缓解患者的疲劳程度,同时还能改善卒中后疲劳患者可能合并的焦虑抑郁状态.

    作者:司马振奋;冯玲 刊期: 2017年第08期

  • 响应曲面法优化猪去氧胆酸镁盐的制备工艺

    目的:优选猪去氧胆酸镁盐的制备工艺.方法:通过单因素实验确定加水量、pH值、温度、氯化镁用量为影响因子,然后利用Box-Behnken设计方法建立实验模型,以猪去氧胆酸的收率为响应值进行响应曲面分析,确定优的制备工艺.结果:猪去氧胆酸镁盐的佳制备工艺为加入皂化物重量5倍的纯化水,pH值9.00,温度60℃,氯化镁用量为猪胆汁皂化物重量的0.25倍,猪去氧胆酸收率达到45.65%.结论:响应曲面分析法得到的优化条件完全可行,能够提高原料利用率,降低生产成本.

    作者:郝鹏彬;王文鹏;冯玉康;孙胜斌;姜国志 刊期: 2017年第08期

  • 小型猪动脉粥样硬化模型中饲料配方的探讨

    目的:探讨本实验中高脂饲料对血脂的影响及饲料组分的具体作用.方法:将55只巴马小型猪分为两组,正常组5只,手术组50只.正常组予基础饲料喂饲,手术组予高脂喂饲,实验周期为48周.手术组于第2周行冠状动脉机械损伤术,各组于第24、28、36、48周分别测定血脂水平变化.结果:因手术组分为模型组和药物干预组,故仅对正常组和模型组进行统计,以便观察高脂喂饲对血脂的影响.第24、28、36、48周时,模型组TC、TG、LDL-C、ox-LDL水平明显高于正常组,统计学差异显著(P<0.01);模型组HDL-C水平在第24周明显高于正常组,统计学差异显著(P<0.01);随后逐渐呈下降趋势但仍高于正常组,在28、36周时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48周时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本实验采用的高脂饲料能够在短时间内造成小型猪的高脂血症,促进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

    作者:冯元洁;尹妮;高玉竹;周鹤;王双;张哲;杨关林 刊期: 2017年第08期

  • 芪参益气滴丸对老年冠心病骨科大手术后对心肌损伤的保护作用和对心脏GRACE风险评分的影响

    目的:探究芪参益气滴丸对老年冠心病骨科大手术后对心肌损伤的保护作用和对心脏GRACE风险评分的影响.方法:选取医院在2013年1月-2016年1月收治的300例老年冠心病并骨性关节炎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采用随机分配的方法,将此30例老年冠心病并骨性关节炎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个研究小组,每个研究小组均有150例患者.手术结束后,对照组采用4100 U低分子肝素进行治疗;而观察组患者则采用芪参益气滴丸0.5g进行治疗,3d后再采用4100 U低分子肝素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术前术后血浆肌钙蛋白的变化情况、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血量、冠心病GRACE风险评分(术后15天)、深静脉血栓发生概率以及全因死亡概率(1个月内).结果:两组患者的术前血浆肌钙蛋白、术中出血量、全因死亡概率(观察组1.33%,对照组2.67%%)以及深静脉血栓发生概率(观察组10.00%,对照组12.00%)数据之间产生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观察组患者的术后血浆肌钙蛋白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的术后血浆肌钙蛋白(观察组4.00%,对照组10.00%),前者的冠心病GRACE风险评分优于后者的冠心病GRACE风险评分,其产生的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芪参益气滴丸对老年冠心病骨科大手术后对心肌损伤有明显的保护作用和,并且对心脏GRACE风险评分有良好的影响,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即应用.

    作者:余海;彭晓红;朱亚楼;王勇;郑庆红;程江霞;秦汉;焦晶晶 刊期: 2017年第08期

  • 中药矮地茶不同提取方法提取物体外抗病毒研究

    目的:为建立矮地茶抗病毒谱-效相关评价系统,对矮地茶不同提取方法提取物体外抗病毒活性进行筛选.方法:采用细胞体外抗病毒实验法,结合CPE法及CCK-8试剂盒,以TI值(治疗指数)为研究指标,以利巴韦林、阿昔洛韦为阳性对照药,研究矮地茶不同提取方法提取物对呼吸道合胞病毒(RSV)、单纯疱疹病毒(HSV-1)、柯萨奇病毒(COX-B5)、手足口病病-毒-(EV71)的抑制作用.结果:矮地茶对RSV、HSV-1、COX-B5均有直接杀灭作用,水提液对COX-B5的直接杀灭效果较好,TI值为16.282,大抑制率分别为87%,较阳性对照药利巴韦林相差不大(TI值为17.482,大抑制率为85%).结论:矮地荼提取物具有体外抗RSV、HSV-1、COX-B5的活性.

    作者:刘相文;侯林;崔清华;袁琦;陈亚乔;田景振 刊期: 2017年第08期

  • 中药、针刺治疗中风后丘脑痛的Meta分析

    目的:系统评价中药、针刺治疗中风后丘脑痛的临床疗效.方法:通过计算机和人工方法检索关于中药、针刺治疗中风后丘脑痛的临床研究文献,收集符合要求的随机对照试验(RCT)文献,运用Cochrane系统评价的方法,使用RevMen 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10篇文献,总计627例中风后丘脑痛病例,结果显示中药、针刺治疗中风后便秘的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OR=3.32,95% CI(2.25 ~4.90),Z=6.02,P<0.000 01;针刺治疗有效率:OR=2.72,95% CI(1.29~5.73),Z=2.62,P=0.009;恶化率:OR=0.24,95%CI(0.08 ~0.69),Z=2.63,P=0.00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中药、针刺治疗中风后丘脑痛有效,对照其他治疗方法有一定的优势,但纳入文献中RCT文献质量较低,还需高质量、大样本、多中心的随机临床研究用以进一步验证.

    作者:卜景华;任路 刊期: 2017年第08期

  • 针药合用辅助康复锻炼对中风后肩手综合征患者Fugl-Meyer评分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目的:研究针药合用辅助康复锻炼对中风后肩手综合征患者Fugl-Meyer评分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2014年1月-2016年6月在医院接受治疗的中风后肩手综合征患者130例.用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65例,对照组患者进行康复锻炼,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配合针灸和中药熏洗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VAS评分、FMA评分、SHSS评分、肿胀积分、BI评分和生活质量.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89.23%,对照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75.3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SHSS评分为(3.89±1.36)分,低于对照组;FMA评分为(47.28±9.75)分,高于对照组,与治疗前两组相比均有明显改善,差异明显(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VAS评分与肿胀积分分别为(1.42±0.56)、(1.05±0.92)分,均比对照组低;与治疗前相比,两组患者的评分均明显下降,差异显著(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BI评分和生活质量评分均上升,观察组患者的BI评分为(78.43±10.35)分,生活质量评分为(214.86±28.14)分,上升幅度更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药合用辅助康复锻炼可以提高中风后肩手综合征患者的疗效,提高上肢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减轻手部肿胀程度和肩痛程度,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黄先平;万子超 刊期: 2017年第08期

  • HPLC法比较市售与野生金莲花中四种活性成分的含量

    目的:建立金莲花中荭草素半乳糖苷、荭草素、牡荆素和藜芦酸的HPLC含量测定方法,并比较市售金莲花与野生金莲花药材中这4种成分的含量差异.方法:采用HPLC法,色谱柱为Synergi Polar-RP苯基C18(4 μm,250 mm× 4.6 mm);流动相为乙腈(A)-1%乙酸(B);洗脱程序(0 ~ 23 min,2%~20%A;23~28 min,20%~25% A;28~40min,25% ~50% A),柱温:35℃;检测波长256 nm.结果:市售金莲花中荭草素半乳糖苷、荭草素、牡荆素、藜芦酸的含量分别在0.92 ~9.72、0.77~7.32、0.18 ~2.53、0.09 ~ 0.30 mg/g范围内,野生金莲花中荭草素半乳糖苷、荭草素、牡荆素、藜芦酸的含量分别在1.06~ 4.82、0.47 ~ 2.89、0.64~2.16、0.13 ~0.46mg/g范围内.结论:市售金莲花与野生金莲花中4种成分的含量整体上没有明显差异,但是,无论是市售金莲花还是野生金莲花,4种成分的含量一致性均较差.

    作者:郑时奇;郭丽娜;胡俊红;王如峰 刊期: 2017年第08期

  • 茯贞膏对贫血小鼠造血功能影响的研究

    目的:探讨茯贞膏对贫血小鼠造血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128只BALB/c小鼠作为本次实验的研究对象,首先适应性喂养小鼠1周,然后运用物理辐射方法将小鼠进行环磷酰胺致贫血造模,造模工程结束后,将128只BALB/c小鼠按照随机数表法平均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64只小鼠,对照组64只小鼠.对两组小鼠采取不同的给药方式,给予观察组小鼠茯贞膏灌位给药,每日给药9 g/kg,9日为1个周期,连续给药1个周期;对照组给予生理盐水灌胃给药,服用剂量与观察组相同,给药周期为9d.对两组小鼠治疗9d后血象、骨髓有核细胞计数和脾脏指数变化情况等相关指标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观察组小鼠治疗后RBC数值为(9.6±1.5)×1012/L,对照组RBC数值仅为(7.9±1.8)×1012/L,观察组RBC数值明显高于对照组数值,二者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小鼠治疗后WBC数值为(19.7 ±1.3)× 109/L,对照组WBC数值为(6.1±1.9)×1012/L,对照组明显高于观察组,二者有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小鼠治疗后HB数值为(199.5±5.6)g/L,明显高于对照组的(159.1±4.8)g/L,二者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小鼠治疗后PLT数值为(488.2±11.4)×109/L,对照组小鼠治疗后PLT数值为(375.2±12.6)×109/L,观察组小鼠治疗后PLT数值明显高于对照组小鼠,有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骨髓有核细胞数(8.6±1.5)×109/L,对照组患者治疗后骨髓有核细胞数(17.9±1.8)×109/L,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二者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脾脏指数为(9.7±1.3) mg/g,对照组患者为(4.1±1.9) mg/g,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二者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小鼠各T细胞分泌细胞因子IFN-r分泌量为(17.9±1.8) pg/mL;TNF-a分泌量为(32.5±3.5) pg/mL;IL-4分泌量为(5.59±0.89)pg/mL;IL-6分泌量为(16.1±1.9) pg/mL.对照组小鼠IFN-r分泌量为(7.6±1.5)pg/mL;TNF-a分泌量为(21.5±2.5) pg/mL;IL-4分泌量为(4.48 ±0.23) pg/mL;IL-6分泌量为(7.7±1.3) pg/mL,观察组小鼠T细胞分泌的细胞因子各项指标均高于对照组小鼠,二者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茯贞膏能够显著改善贫血小鼠血象,对提高小鼠造血功能有积极影响,可试行二期临床.

    作者:付烊;运强;张艳 刊期: 2017年第08期

  • 肉桂醛通过调节Cathepsin K改善高脂饮食C57BL/6小鼠骨微结构和骨强度的实验研究

    目的:观察肉桂醛对高脂饮食C57BL/6小鼠骨代谢的影响,探讨其与组织蛋白酶K(Cathepsin K)表达的相关性.方法:肉桂醛治疗高脂喂养的C57BL/6小鼠8周后,分别取小鼠的股骨和胫骨,用HE染色和茜素红染色观察骨微结构变化、骨代谢以及骨发育情况;用质构仪评价骨生物力学性能;用免疫组织化学法观察Ca-thepsin K在骨组织中的表达情况.结果:肉桂醛治疗8周后,高脂饮食小鼠骨小梁断裂程度减轻,排列整齐,骨形成明显增多(P<0.05);骨的硬度形变量、第一循环硬度和峰值压力均明显升高.同时,肉桂醛能明显降低骨组织Cathcpsin K蛋白表达(P<0.05).结论:肉桂醛能改善高脂饮食喂养的C57BL/6小鼠骨强度,改善骨微结构,改善骨代谢,其作用机制可能是与调节Cathepsin K的表达有关.

    作者:朱如愿;刘海霞;柳辰玥;李琳;陈贝贝;王丽丽;马如风;左加成;于娜;赵丹丹;张东伟 刊期: 2017年第08期

  • 中药联合替米沙坦片治疗2型糖尿病肾病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中药联合替米沙坦片治疗2型糖尿病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106例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两组患者均采用常规治疗方法,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替米沙坦片,80 mg/次,每日1次;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自拟方水煎剂,每日1剂,每次200 mL,早晚分服.两组均治疗8周.比较两组临床疗效,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脂(TG、CHO、LDL-C)、24 h尿蛋白定量、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指标水平,以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治疗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患者血脂、24 h尿蛋白定量、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改善较对照组更明显(P<0.05);而两组治疗后均无不良反应发生.结论:中药联合替米沙坦片治疗2型糖尿病肾病,临床疗效确切,生化指标改善明显,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赵妮;谢新荣;赵巧玲;何云光;陈椿红 刊期: 2017年第08期

  • 电针对抑郁大鼠海马组织炎性细胞因子的影响

    目的:观察电针对抑郁大鼠海马组织炎性细胞因子的影响.方法:采用慢性温和性不可预见性应激加孤养的方式建立抑郁大鼠模型,将120只雄性SD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7、14、21 d实验组,每组分为空白、模型、电针、西药(氟西汀)4个亚组,采用免疫组化和HE染色方法检测各组大鼠海马组织中IL-1β、TNF-α、IFN-γ的含量,并观察各组大鼠海马神经细胞形态学变化.结果:与空白组大鼠比较,模型组大鼠IL-1β、TNF-α、IFN-γ的含量均明显上升(P<0.01),形态学表现为神经元溶解,细胞核固缩,细胞质、细胞核界限不清,凋亡小体增多;与模型组大鼠比较,电针组大鼠、西药组大鼠IL-1β、TNF-α、IFN-γ均显著降低(P<0.01),形态学表现为神经元损伤得到修复,结构较完整.结论:电针可抑制组织炎性细胞因子的分泌与释放,对海马神经起到保护作用,可能是电针抗抑郁的作用机制之一.

    作者:张迪;王珑;田旭升;刘丹;戴晓红;娄宏君;郭玉红;孙晓伟;滕伟;迟庆滨 刊期: 2017年第08期

  • 膝痹膏摩法对膝痹兔滑膜基质金属蛋白酶的影响

    目的:探讨膝痹膏摩法对膝痹兔滑膜基质金属蛋白酶的影响.方法:66只健康的新西兰大白兔,随机分10只为正常组对照,剩余用石膏铁丝固定法复制膝痹动物模型,8周时在模型中随机处死6只动物查看造模情况,造模成功后将其随机分模型组、手法组和膝痹膏高浓度、中浓度、低浓度组,膝痹膏3个浓度组给予膝痹膏摩法干预,手法组给予单纯手法,空白组和模型组不干预;干预8周处死动物,取滑膜利用ELISA试剂盒检测MMP1、MMP3、MMP13表达.结果:病理检测观察膝痹膏摩法不同浓度组均可改善关节软骨组织学结构,模型组膝关节软骨出现明显的关节软骨损伤.模型组中MMP-1、MMP-3、MMP-13含量均高于其余5组(P<0.05),正常组中MMP-1、MMP-3、MMP-13含量低(P<0.05).各组间比较:膝痹膏中浓度组MMP-1、MMP-3的含量明显低于高浓度、低浓度和手法组(P<0.05),而高浓度、低浓度和手法组之间比较没有统计学意义;膝痹膏中浓度组MMP-13低于低浓度和手法组(P<0.05),但与高浓度比较没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膝痹膏摩法可明显改善膝痹的病理表现,其作用机制可能与3个金属蛋白酶的含量降低有关,进而降低了软骨基质的降解,缓解膝痹的进程,仍需进一步研究其具体的作用靶点,完善其作用机制.

    作者:摆雪;孙芸;张洪平;王新军;刘俊昌 刊期: 2017年第08期

中华中医药学刊杂志

中华中医药学刊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主办:中华中医药学会 ,辽宁中医药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