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肉桂醛通过调节Cathepsin K改善高脂饮食C57BL/6小鼠骨微结构和骨强度的实验研究

朱如愿;刘海霞;柳辰玥;李琳;陈贝贝;王丽丽;马如风;左加成;于娜;赵丹丹;张东伟

关键词:肉桂醛, 高脂饮食, 骨代谢, Cathepsin K, C57BL/6小鼠, 生物力学
摘要:目的:观察肉桂醛对高脂饮食C57BL/6小鼠骨代谢的影响,探讨其与组织蛋白酶K(Cathepsin K)表达的相关性.方法:肉桂醛治疗高脂喂养的C57BL/6小鼠8周后,分别取小鼠的股骨和胫骨,用HE染色和茜素红染色观察骨微结构变化、骨代谢以及骨发育情况;用质构仪评价骨生物力学性能;用免疫组织化学法观察Ca-thepsin K在骨组织中的表达情况.结果:肉桂醛治疗8周后,高脂饮食小鼠骨小梁断裂程度减轻,排列整齐,骨形成明显增多(P<0.05);骨的硬度形变量、第一循环硬度和峰值压力均明显升高.同时,肉桂醛能明显降低骨组织Cathcpsin K蛋白表达(P<0.05).结论:肉桂醛能改善高脂饮食喂养的C57BL/6小鼠骨强度,改善骨微结构,改善骨代谢,其作用机制可能是与调节Cathepsin K的表达有关.
中华中医药学刊杂志相关文献
  • 中医病证结合动物模型评价体系的现状分析

    动物模型是中医药发展的基础.与单纯的疾病模型或证候模型相比,病证结合动物模型更为合理和完善,更能体现中医病证的特点,且更符合临床实际.然而目前的病证结合动物模型存在着诸如造模因素混杂、脱离临床、症状采集及评价方式不完善、客观指标与证候缺乏微观联系、以方测证存在方法学重要缺陷等问题,还需要不断的改进和完善.

    作者:彭丹虹;王燕萍;刘晓琪;李先涛 刊期: 2017年第08期

  • 膝痹膏摩法对膝痹兔滑膜基质金属蛋白酶的影响

    目的:探讨膝痹膏摩法对膝痹兔滑膜基质金属蛋白酶的影响.方法:66只健康的新西兰大白兔,随机分10只为正常组对照,剩余用石膏铁丝固定法复制膝痹动物模型,8周时在模型中随机处死6只动物查看造模情况,造模成功后将其随机分模型组、手法组和膝痹膏高浓度、中浓度、低浓度组,膝痹膏3个浓度组给予膝痹膏摩法干预,手法组给予单纯手法,空白组和模型组不干预;干预8周处死动物,取滑膜利用ELISA试剂盒检测MMP1、MMP3、MMP13表达.结果:病理检测观察膝痹膏摩法不同浓度组均可改善关节软骨组织学结构,模型组膝关节软骨出现明显的关节软骨损伤.模型组中MMP-1、MMP-3、MMP-13含量均高于其余5组(P<0.05),正常组中MMP-1、MMP-3、MMP-13含量低(P<0.05).各组间比较:膝痹膏中浓度组MMP-1、MMP-3的含量明显低于高浓度、低浓度和手法组(P<0.05),而高浓度、低浓度和手法组之间比较没有统计学意义;膝痹膏中浓度组MMP-13低于低浓度和手法组(P<0.05),但与高浓度比较没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膝痹膏摩法可明显改善膝痹的病理表现,其作用机制可能与3个金属蛋白酶的含量降低有关,进而降低了软骨基质的降解,缓解膝痹的进程,仍需进一步研究其具体的作用靶点,完善其作用机制.

    作者:摆雪;孙芸;张洪平;王新军;刘俊昌 刊期: 2017年第08期

  • 缬沙坦联合肾炎康复片治疗肾小球肾炎蛋白尿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和分析采取缬沙坦联合肾炎康复片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蛋白尿的临床疗效及价值.方法:选取医院2012年1月-2014年1月收治的70例慢性肾小球肾炎蛋白尿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入院日期单双号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取缬沙坦治疗,观察组行缬沙坦治疗基础上,同时给予肾炎康复片治疗,分析和对比治疗前后血肌酐、血清尿素氮、尿蛋白含量的变化情况及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1.43%,明显高于对照组71.43%,治疗3个月后尿蛋白含量明显较对照组降低(P<0.05),其他血肌酐、血清尿素氮水平比较差异不大,且两组治疗前3项指标测定结果对比差异不明显(P>0.05).结论:对慢性肾小球肾炎蛋白尿患者采取缬沙坦联合肾炎康复片治疗,能有效减轻蛋白尿症状,治疗效果显著,这对于促进患者肾功能恢复有积极意义,有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杨凤文;檀金川;魏晓娜;杨亚欣;陈文军;夏永辉 刊期: 2017年第08期

  • 加味桂枝茯苓颗粒对实验性良性前列腺增生大鼠VEGF/Bcl-2表达及前列腺超微结构的影响

    目的:观察加味桂枝茯苓颗粒对实验性良性前列腺增生(BPH)大鼠前列腺组织中VEGF/Bcl-2表达及超微结构的影响,探讨加味桂枝茯苓颗粒以活血祛瘀法来治疗BPH大鼠的机制.方法:采用SD大鼠去势后注射丙酸睾丸酮复制BPH模型.将100只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BPH模型组,加味桂枝茯苓20 g/kg组,加味桂枝茯苓5 g/kg和非那雄胺5 mg/kg组,连续灌胃给药30 d,同期正常组和模型组给予等量的生理盐水.观察记录大鼠体质量变化,随后,处死取前列腺组织,测量前列腺湿重及体积,免疫组化检查VEGF、Bcl-2阳性颗粒积分光密度,在透射电镜下观察其超微结构的变化.结果:加味桂枝茯苓20g/kg与非那雄胺5 mg/kg可明显缩小前列腺体积,下调前列腺组织中VEGF、Bcl-2的表达,逆转上皮细胞、粗面内织网增生;加味桂枝茯苓高剂量组与非那雄胺组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且加味桂枝茯苓5g/kg与BPH模型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加味桂枝茯苓颗粒20 g/kg对BPH大鼠有治疗作用,其作用机理可能与下调前列腺腺体组织中VEGF、Bcl-2的表达及改善其病理结构有关.

    作者:李峰;郑仿;谢江平;范翔宇;闫家文;赵书晓;伍松合 刊期: 2017年第08期

  • 清化固肾排毒颗粒对单侧输尿管梗阻大鼠COLA及FN影响

    目的:探讨清化固肾排毒方对肾间质纤维化大鼠的IV型胶原(COL4)及纤维连接蛋白(FN)的影响,从而为其对肾间质纤维化提供防治依据.方法:将大鼠随机分为6组:假手术组、模型组、洛丁新组,及清化固肾排毒方高、中、低剂量组,每组9只,建立大鼠UUO模型,通过Masson染色观察肾间质纤维化程度,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观察COI4及FN在肾间质的阳性染色表达.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各造模组胶原纤维蓝染部分明显增多、肾纤维化程度显著增加.与模型组相比,清化固肾排毒方(中药)各组和洛丁新组肾纤维化程度缓解,COI4及FN阳性表达显著下降(P<0.05).结论:清化固肾排毒颗粒可能通过下调COL4、FN改善肾功能,从而达到改善肾纤维化的作用.

    作者:吴小燕;李丽艳;王莹琼;汪国敏;李小菲;董飞侠 刊期: 2017年第08期

  • 疏肝和胃方联合雷贝拉唑治疗肝胃不和型难治性反流性食管炎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旨在观察疏肝和胃方联合雷贝拉唑治疗肝胃不和型难治性反流性食管炎(refractory refluxesophagitis,RRE)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采用随机、对照、双盲、双模拟的方法将72例肝胃不和型RRE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与治疗组各36例,分别予雷贝拉唑+疏肝和胃方模拟剂与疏肝和胃方+雷贝拉唑治疗,疗程为8周.终完成病例64例,其中对照组34例,治疗组30例;基于患者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胃镜下食管黏膜积分、生活质量积分、焦虑和抑郁自评量表积分的比较分析,研究疏肝和胃方联合雷贝拉唑治疗肝胃不和型难治性反流性食管炎的有效性;同时观察治疗前后三大常规、肝肾功能和心电图的变化情况,对其进行安全性评价.结果:①治疗组中医证候痊愈率为16.67%,显效率为36.67%,有效率为26.67%,总有效率为80.00%,无效率为20.00%;对照组中医证候痊愈率为5.88%,显效率为20.59%,有效率为41.18%,总有效率为67.65%,无效率为32.35%;治疗组中医证候总体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在改善烧心、嗳气、情绪不畅、打呃方面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②治疗组能够改善肝胃不和型RRE患者食管黏膜炎症,但其作用低于对照组(P<0.05);③治疗组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生存质量,可明显改善SF-36量表中总体健康、心理健康、生命活力、生理功能、生理职能、情感职能等6个维度积分(P<0.05),且在生理功能、生理职能、心理健康3个维度方面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④治疗组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焦虑抑郁的情绪,且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⑤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的安全性指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疏肝和胃方联合雷贝拉唑疗效确切,安全性好,并且优化了治疗RRE的方案,值得应用推广.

    作者:阙任烨;沈艳婷;林柳兵;李勇 刊期: 2017年第08期

  • 中药矮地茶不同提取方法提取物体外抗病毒研究

    目的:为建立矮地茶抗病毒谱-效相关评价系统,对矮地茶不同提取方法提取物体外抗病毒活性进行筛选.方法:采用细胞体外抗病毒实验法,结合CPE法及CCK-8试剂盒,以TI值(治疗指数)为研究指标,以利巴韦林、阿昔洛韦为阳性对照药,研究矮地茶不同提取方法提取物对呼吸道合胞病毒(RSV)、单纯疱疹病毒(HSV-1)、柯萨奇病毒(COX-B5)、手足口病病-毒-(EV71)的抑制作用.结果:矮地茶对RSV、HSV-1、COX-B5均有直接杀灭作用,水提液对COX-B5的直接杀灭效果较好,TI值为16.282,大抑制率分别为87%,较阳性对照药利巴韦林相差不大(TI值为17.482,大抑制率为85%).结论:矮地荼提取物具有体外抗RSV、HSV-1、COX-B5的活性.

    作者:刘相文;侯林;崔清华;袁琦;陈亚乔;田景振 刊期: 2017年第08期

  • 电针对抑郁大鼠海马组织炎性细胞因子的影响

    目的:观察电针对抑郁大鼠海马组织炎性细胞因子的影响.方法:采用慢性温和性不可预见性应激加孤养的方式建立抑郁大鼠模型,将120只雄性SD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7、14、21 d实验组,每组分为空白、模型、电针、西药(氟西汀)4个亚组,采用免疫组化和HE染色方法检测各组大鼠海马组织中IL-1β、TNF-α、IFN-γ的含量,并观察各组大鼠海马神经细胞形态学变化.结果:与空白组大鼠比较,模型组大鼠IL-1β、TNF-α、IFN-γ的含量均明显上升(P<0.01),形态学表现为神经元溶解,细胞核固缩,细胞质、细胞核界限不清,凋亡小体增多;与模型组大鼠比较,电针组大鼠、西药组大鼠IL-1β、TNF-α、IFN-γ均显著降低(P<0.01),形态学表现为神经元损伤得到修复,结构较完整.结论:电针可抑制组织炎性细胞因子的分泌与释放,对海马神经起到保护作用,可能是电针抗抑郁的作用机制之一.

    作者:张迪;王珑;田旭升;刘丹;戴晓红;娄宏君;郭玉红;孙晓伟;滕伟;迟庆滨 刊期: 2017年第08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支气管哮喘的临床研究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支气管哮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医院2015年1月-2016年1月收治的110例支气管哮喘患者,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55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基础治疗,对照组在此基础上采用阿斯美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中医自拟方联合阿斯美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肺功能指标与哮喘症状评分.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87.27%,高于对照组的69.09%;治疗后肺功能指标明显缓解,观察组患者的FEV1、FVC、PEF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显著缓解,观察组患者的日间、夜间哮喘症状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对支气管哮喘患者,采用中医自拟方联合阿斯美治疗,有利于缓解临床症状,减轻患者身心痛苦,改善肺功能,提高生活质量,值得临床广泛推广应用.

    作者:王维;叶强 刊期: 2017年第08期

  • 中药对类风湿关节炎成纤维滑膜细胞的影响

    类风湿关节炎(RA)是以关节滑膜为主要靶组织的炎症性自身免疫疾病.其病因病机不明,但研究表明成纤维滑膜细胞(FLS)是关节滑膜组织的主要细胞,在RA发生发展中扮演重要角色.尽管随着生物制剂的产生,RA有了较好的治疗方法,但仍不能终止病情.通过对相关文献的复习和基础实验的总结,发现中药直接以FLS为治疗靶点可能是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新策略.通过总结FLS在RA中的发病机制,探讨中药对RA-FLS的治疗作用,为今后RA的实验研究及临床应用提供了新思路和依据.

    作者:黄英;陈哲;王玉;汪会;涂胜豪 刊期: 2017年第08期

  • 腹部推拿治疗痰浊阻络型椎动脉型颈椎病的随机对照试验

    目的:探讨腹部推拿治疗痰浊阻络型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单盲、随机对照研究方法,将入组的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腹部推拿组(试验组)和传统推拿组(对照组),每组40例.采用颈性眩晕症状与功能评估量表(ESCV)、视觉模拟评分法(VAS)、颈椎功能障碍指数(NDI)等量表分别对两组治疗前后症状进行评价.结果:两组间性别、年龄、病程经检验证明组间有可比性;治疗后,两组ESCV积分均治疗前有所升高,且腹部推拿组升高明显,两组间比较P<0.05.VAS及NDI积分治疗后两组均下降,且腹部推拿组下降明显,积分进行组间比较P<0.05.腹部推拿组愈显率27.5%,有效率97.5%,传统推拿组愈显率7.5%,有效率67.5%.结论:腹部推拿可有效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且疗效明显优于传统推拿,但仍需进行大样本量试验,并进行后期随访,以进一步明确治疗效果.

    作者:吴秋君;李华南;张玮;赵娜;海兴华;王金贵 刊期: 2017年第08期

  • 维吾尔药唇香草挥发油抗炎、止咳、祛痰和镇痛的药效学研究

    目的:研究维吾尔药唇香草挥发油的抗炎、止咳、祛痰、平喘及镇痛作用.方法:采用蒸馏法提取唇香草挥发油、采用小鼠右耳二甲苯致炎法观察耳肿胀度和肿胀抑制率、氨水喷雾致咳法观察小鼠咳嗽潜伏期和咳嗽次数/2 min、小鼠气管酚红排泌法观察气管酚红排泄量、腹腔注射冰醋酸法和热刺痛法分别观察扭体次数/20 min和痛阈值.结果:唇香草挥发油不同剂量可明显抑制二甲苯致小鼠的耳廓肿胀(P<0.01)、减少氨水喷雾致小鼠咳嗽次数(P<0.01)、促进小鼠气管酚红排泌(P<0.05)、减轻冰醋酸和热辐射致小鼠疼痛(P<0.01),且其抗炎、止咳、祛痰及镇痛作用均呈明显的剂量依赖关系(P<0.01).结论:维吾尔药唇香草挥发油具有显著的抗炎、止咳、祛痰、镇痛作用.

    作者:张洪平;周月;李得新 刊期: 2017年第08期

  • 茯贞膏对贫血小鼠造血功能影响的研究

    目的:探讨茯贞膏对贫血小鼠造血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128只BALB/c小鼠作为本次实验的研究对象,首先适应性喂养小鼠1周,然后运用物理辐射方法将小鼠进行环磷酰胺致贫血造模,造模工程结束后,将128只BALB/c小鼠按照随机数表法平均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64只小鼠,对照组64只小鼠.对两组小鼠采取不同的给药方式,给予观察组小鼠茯贞膏灌位给药,每日给药9 g/kg,9日为1个周期,连续给药1个周期;对照组给予生理盐水灌胃给药,服用剂量与观察组相同,给药周期为9d.对两组小鼠治疗9d后血象、骨髓有核细胞计数和脾脏指数变化情况等相关指标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观察组小鼠治疗后RBC数值为(9.6±1.5)×1012/L,对照组RBC数值仅为(7.9±1.8)×1012/L,观察组RBC数值明显高于对照组数值,二者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小鼠治疗后WBC数值为(19.7 ±1.3)× 109/L,对照组WBC数值为(6.1±1.9)×1012/L,对照组明显高于观察组,二者有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小鼠治疗后HB数值为(199.5±5.6)g/L,明显高于对照组的(159.1±4.8)g/L,二者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小鼠治疗后PLT数值为(488.2±11.4)×109/L,对照组小鼠治疗后PLT数值为(375.2±12.6)×109/L,观察组小鼠治疗后PLT数值明显高于对照组小鼠,有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骨髓有核细胞数(8.6±1.5)×109/L,对照组患者治疗后骨髓有核细胞数(17.9±1.8)×109/L,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二者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脾脏指数为(9.7±1.3) mg/g,对照组患者为(4.1±1.9) mg/g,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二者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小鼠各T细胞分泌细胞因子IFN-r分泌量为(17.9±1.8) pg/mL;TNF-a分泌量为(32.5±3.5) pg/mL;IL-4分泌量为(5.59±0.89)pg/mL;IL-6分泌量为(16.1±1.9) pg/mL.对照组小鼠IFN-r分泌量为(7.6±1.5)pg/mL;TNF-a分泌量为(21.5±2.5) pg/mL;IL-4分泌量为(4.48 ±0.23) pg/mL;IL-6分泌量为(7.7±1.3) pg/mL,观察组小鼠T细胞分泌的细胞因子各项指标均高于对照组小鼠,二者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茯贞膏能够显著改善贫血小鼠血象,对提高小鼠造血功能有积极影响,可试行二期临床.

    作者:付烊;运强;张艳 刊期: 2017年第08期

  • 中药微调五号方联合生物反应调节剂对肾癌患者肿瘤标志物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目的:分析中药微调五号方联合生物反应调节剂重组人白介素-2(IL-2)、重组人干扰素α2b(IFN-α2b)对肾癌患者肿瘤标志物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50例肾癌患者用双盲法分为对照组(IFN-α2b、IL-2皮下注射)、观察组(加用中药微调五号).统计客观疗效中缓解率、治疗前后肿瘤标志物水平、T细胞亚群主要指标变化,记录QLQ-C30生命质量、生活质量卡氏评分(KPS)分值,记录Ⅲ度、Ⅵ度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治疗后,观察组缓解率(24.00%)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NSE低于对照组;观察组CD4+升高,CD8+下降,CD4+;/CD8+升高,均优于对照组;观察组除认知功能分值外QLQ-C30其它指标分值均高于对照组;观察组卡氏评分高于对照组;观察组Ⅲ度、Ⅵ度不良反应发生率(4.00%)低于对照组.均P <0.05.结论:中药微调五号联合生物反应调节剂能显著抑制部分肿瘤标志物,提高患者免疫力,改善生命质量和生活质量,减少严重不良反应,值得推广.

    作者:王书惠;刘海英;王程圆;师鑫;刘桂宏;白吉祥 刊期: 2017年第08期

  • 芪参益气滴丸对老年冠心病骨科大手术后对心肌损伤的保护作用和对心脏GRACE风险评分的影响

    目的:探究芪参益气滴丸对老年冠心病骨科大手术后对心肌损伤的保护作用和对心脏GRACE风险评分的影响.方法:选取医院在2013年1月-2016年1月收治的300例老年冠心病并骨性关节炎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采用随机分配的方法,将此30例老年冠心病并骨性关节炎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个研究小组,每个研究小组均有150例患者.手术结束后,对照组采用4100 U低分子肝素进行治疗;而观察组患者则采用芪参益气滴丸0.5g进行治疗,3d后再采用4100 U低分子肝素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术前术后血浆肌钙蛋白的变化情况、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血量、冠心病GRACE风险评分(术后15天)、深静脉血栓发生概率以及全因死亡概率(1个月内).结果:两组患者的术前血浆肌钙蛋白、术中出血量、全因死亡概率(观察组1.33%,对照组2.67%%)以及深静脉血栓发生概率(观察组10.00%,对照组12.00%)数据之间产生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观察组患者的术后血浆肌钙蛋白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的术后血浆肌钙蛋白(观察组4.00%,对照组10.00%),前者的冠心病GRACE风险评分优于后者的冠心病GRACE风险评分,其产生的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芪参益气滴丸对老年冠心病骨科大手术后对心肌损伤有明显的保护作用和,并且对心脏GRACE风险评分有良好的影响,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即应用.

    作者:余海;彭晓红;朱亚楼;王勇;郑庆红;程江霞;秦汉;焦晶晶 刊期: 2017年第08期

  • 响应曲面法优化猪去氧胆酸镁盐的制备工艺

    目的:优选猪去氧胆酸镁盐的制备工艺.方法:通过单因素实验确定加水量、pH值、温度、氯化镁用量为影响因子,然后利用Box-Behnken设计方法建立实验模型,以猪去氧胆酸的收率为响应值进行响应曲面分析,确定优的制备工艺.结果:猪去氧胆酸镁盐的佳制备工艺为加入皂化物重量5倍的纯化水,pH值9.00,温度60℃,氯化镁用量为猪胆汁皂化物重量的0.25倍,猪去氧胆酸收率达到45.65%.结论:响应曲面分析法得到的优化条件完全可行,能够提高原料利用率,降低生产成本.

    作者:郝鹏彬;王文鹏;冯玉康;孙胜斌;姜国志 刊期: 2017年第08期

  • 基于关联规则挖掘中药内外合治骨关节炎对免疫炎症指标的影响

    目的:应用关联规则和统计学方法分析导师刘健教授治疗骨关节炎所用中药及外用药对免疫炎症指标的影响,为优化治疗方案提供依据.方法:整理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风湿免疫科2012年6月-2015年10月骨关节炎住院患者的病历资料,根据是否采用中医外治法进行分成单纯内治和内外合治组,采用SPSS22.0对两组的相关实验组指标进行统计分析.并通过SPSS Clementine 12.0软件Aprior模块分析中药及外用药与指标的关系.结果:共有1414例骨关节炎患者.单纯内治组为670例(占47.3%),内外合治组744例(占52.6%).中药处方中以清热解毒、健脾化湿、祛风除湿、活血通络4类药为主,外治法以中药外敷为主,常用有芙蓉膏和消瘀接骨散.与治疗前相比,单纯内治和内外合治组均能降低补体C4、IgA、血沉(ESR)、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P<0.05或P<0.01);且内外合治组能降低IgG的水平,上调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水平;与单纯内治组相比,内外合治组在降低IgA、ESR、hs-CRP水平,以及上调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水平方面优于单纯内治组(P<0.05或P<0.01).在关联规则置信度设为75%,支持度设为20%条件下,以中药薏苡仁、茯苓、豨莶草、鸡血藤、蒲公英、川牛膝、独活与指标关联度较高.外用药以芙蓉膏和消瘀接骨散与指标关联度较高.结论:骨关节炎的内服药物以清热解毒、健脾化湿、祛风除湿、活血通络4类药为主,外用药以芙蓉膏和消瘀接骨散为主.内外合治组在改善体内炎症免疫反应,以及上调自由基清除剂SOD方面明显优于单纯内治组.其作用机制则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作者:周巧;刘健;忻凌;宋倩;郭锦晨;黄旦 刊期: 2017年第08期

  • 中药一贯煎制剂对卵巢早衰大鼠血清中E7、FSH、β-EP水平的影响

    目的:通过观察卵巢早衰试验大鼠血清中E2、FSH、β-EP水平和卵巢组织形态的变化,探讨卵巢早衰的病理生理机制以及中药制剂一贯煎对卵巢早衰的作用机制.方法:试验设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乙烯雌酚干预组、一贯煎干预组.灌胃给予雷公藤多苷50 mg/kg·d复制卵巢早衰大鼠模型,2周后灌胃给予各组干预药,连续给药6周.之后观察实验大鼠卵巢组织形态学的变化,检测大鼠血清中E2 FSH、β-EP水平.结果:各组卵巢组织切片形态比较,本实验造模成功,中药制剂一贯煎对卵巢早衰实验大鼠卵巢组织形态有一定的改善作用.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对照组的E2、β-EP水平明显降低(P<0.05),FSH的水平显著升高(P<0.05);与模型对照组比较,各干预药组上述指标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变(P<0.05).结论:灌胃给予雷公藤多苷可引发大鼠卵巢早衰,中药一贯煎制剂有防治卵巢早衰的作用,其作用机制与能够改变血清中E2、β-EP、FSH水平有关.

    作者:叶玉枝;王昕;白云;朱曼迪;宋光熠;刘志梅 刊期: 2017年第08期

  • 光谱法研究Tl(Ⅲ)离子与人血清白蛋白的相互作用

    在模拟生理条件下,利用分子荧光光谱、紫外-可见吸收光谱以及瑞利散射光谱研究了Tl(Ⅲ)离子与人血清白蛋白(HSA)的相互作用.实验结果指出,Tl(Ⅲ)离子对蛋白质的猝灭是由于生成了新的基态复合物,属于静态猝灭过程.此外,还计算了二者结合反应的结合常数、结合位点数和热力学参数.后,利用同步荧光光谱探究了Tl(Ⅲ)离子对蛋白质构象的影响.

    作者:陈宇;吴品昌;刘海英 刊期: 2017年第08期

  • 四君子汤对脾虚大鼠线粒体氧化损伤及能量代谢的影响

    目的:研究四君子汤对脾虚模型大鼠骨骼肌线粒体氧化损伤及能量代谢的影响.方法:采用皮下注射利血平方法建立脾虚模型,观察四君子汤对脾虚大鼠线粒体氧化损伤及能量代谢的影响.灌胃给药3周结束后,检测尿D-木糖排泄率,提取骨骼肌线粒体,检测线粒体SOD、GSH-Px、Na+-K+-ATPase、Ca2+-Mg2-ATPase活性及MDA含量变化;制备肝脏、脾脏组织单细胞悬液,流式细胞仪检测大鼠肝、脾组织线粒体膜电位水平,观察四君子汤对上述指标的影响.结果:与正常组相比,脾虚组大鼠骨骼肌线粒体SOD、GSH-Px活性降低(P<0.05),MDA含量上升(P<0.05),Na+-K+-ATPase、Ca+-Mg2+-ATPase活性显著降低(P<0.01或P<0.05);与脾虚组相比,四君子汤组大鼠骨骼肌线粒体SOD、GSH-Px、Na+-K+-ATPase、Ca2+-Mg2+-ATPase活性升高,MDA含量降低,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脾虚组大鼠肝、脾组织线粒体膜电位水平显著低于正常组(P<0.01);四君子汤组较脾虚组明显升高(P<0.05),但仍明显低于正常组(P<0.01或P<0.05).结论:脾虚模型大鼠体内存在脂质过氧化损伤,细胞能量代谢障碍;健脾益气中药可减轻线粒体氧化损伤,调节机体能量代谢.

    作者:胡齐;孙莹;宋雅芳;雷孝文;胡芳玉 刊期: 2017年第08期

中华中医药学刊杂志

中华中医药学刊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主办:中华中医药学会 ,辽宁中医药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