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小燕;李丽艳;王莹琼;汪国敏;李小菲;董飞侠
目的:观察自拟生血方加减联合铂类化疗方案治疗非小细胞肺癌临床疗效.方法:应用随机平行对照方法,将80例住院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0例患者应用含铂类化疗方案,治疗组40例患者在化疗基础上,应用自拟生血方100 mL,日3次口服,治疗21 d为1周期,共行4周期化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无进展生存期、近期疗效、中医症状评分、化疗完成率,体力状况评分、肿瘤标志物癌胚抗原(CEA)、血清糖蛋白抗原125(CA125)水平,血清糖蛋白抗原199(CA199)水平,毒副作用.结果:两组治疗总有效率比较,治疗组(65.0%)优于对照组(47.5%),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中医症状评分比较,第2~4周期,治疗组症状评分下降明显,而对照组则评分增高,两组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两组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化疗完成率比较,治疗组优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体力状况评分比较,行4周期化疗后观察临床疗效,治疗组改善率为57.5%;对照组改善率为35.0%,差异显著(P<0.05);4周期化疗后,两组治疗后CEA、Cal25水平,与治疗前相比均显著降低(P<0.05),且治疗组降低程度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中位无进展生存期为5.9个月(95% CI:5.7 ~7.4个月),对照组为5.7个月(95% CI:5.5 ~7.5个月),治疗组略优于对照组,但两组患者PFS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恶心呕吐及贫血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自拟生血方加减联合铂类化疗方案治疗非小细胞肺癌,可以改善症状,提升患者生活质量,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王雪冰;李康 刊期: 2017年第08期
目的:探讨补中益气汤加减治疗卒中后疲劳患者合并焦虑抑郁状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脑卒中后疲劳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均给予康复治疗,治疗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加用补中益气汤加减治疗.治疗前及治疗4周后分别进行主观疲劳程度(FSS)、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定,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对照组在治疗4周前后,患者的FSS评分、HAMA评分及HAMD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治疗组,比较患者治疗4周前后的FSS评分、HAMA评分及HAMD评分,分值均显著减小,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7.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5%,治疗组患者的总有效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补中益气汤加减治疗能提高患者的疗效,能有效缓解患者的疲劳程度,同时还能改善卒中后疲劳患者可能合并的焦虑抑郁状态.
作者:司马振奋;冯玲 刊期: 2017年第08期
动物模型是中医药发展的基础.与单纯的疾病模型或证候模型相比,病证结合动物模型更为合理和完善,更能体现中医病证的特点,且更符合临床实际.然而目前的病证结合动物模型存在着诸如造模因素混杂、脱离临床、症状采集及评价方式不完善、客观指标与证候缺乏微观联系、以方测证存在方法学重要缺陷等问题,还需要不断的改进和完善.
作者:彭丹虹;王燕萍;刘晓琪;李先涛 刊期: 2017年第08期
目的:观察清上蠲痛合剂对偏头痛大鼠中脑P物质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将成年健康SD大鼠84只,雌雄各半,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清上蠲痛合剂预防组,清上蠲痛合剂高、中、低剂量治疗组,舒马普坦组,每组12只.采用硝酸甘油(GTN)皮下注射法建立偏头痛大鼠模型,给药结束后,取脑组织,采用RT-PCR检测SP mRNA表达量.结果: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大鼠中脑P物质mRNA表达显著降低(P≤0.01).舒马普坦阳性组、清上蠲痛合剂预防组、高、中剂量治疗组大鼠中脑P物质mRNA表达上升(P<0.05),与模型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清上蠲痛合剂预防组、治疗组高、治疗组中、舒马普坦阳性组之间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清上蠲痛合剂能明显预防和改善大鼠偏头痛发作,可能与上调偏头痛大鼠中脑P物质mRNA表达有关.
作者:李婧辉;徐鸿雁;周恒 刊期: 2017年第08期
吴莱萸为芸香科植物吴茱萸、石虎或疏毛吴茱萸的干燥近成熟果实.化学成分复杂,质量控制方法集中在含量测定、指纹图谱及化学模式识别,对其化学成分及质量控制方法进行了综述.
作者:楼璐璐;徐姗姗;方淡思 刊期: 2017年第08期
目的:探讨腹部推拿治疗痰浊阻络型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单盲、随机对照研究方法,将入组的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腹部推拿组(试验组)和传统推拿组(对照组),每组40例.采用颈性眩晕症状与功能评估量表(ESCV)、视觉模拟评分法(VAS)、颈椎功能障碍指数(NDI)等量表分别对两组治疗前后症状进行评价.结果:两组间性别、年龄、病程经检验证明组间有可比性;治疗后,两组ESCV积分均治疗前有所升高,且腹部推拿组升高明显,两组间比较P<0.05.VAS及NDI积分治疗后两组均下降,且腹部推拿组下降明显,积分进行组间比较P<0.05.腹部推拿组愈显率27.5%,有效率97.5%,传统推拿组愈显率7.5%,有效率67.5%.结论:腹部推拿可有效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且疗效明显优于传统推拿,但仍需进行大样本量试验,并进行后期随访,以进一步明确治疗效果.
作者:吴秋君;李华南;张玮;赵娜;海兴华;王金贵 刊期: 2017年第08期
目的:为建立矮地茶抗病毒谱-效相关评价系统,对矮地茶不同提取方法提取物体外抗病毒活性进行筛选.方法:采用细胞体外抗病毒实验法,结合CPE法及CCK-8试剂盒,以TI值(治疗指数)为研究指标,以利巴韦林、阿昔洛韦为阳性对照药,研究矮地茶不同提取方法提取物对呼吸道合胞病毒(RSV)、单纯疱疹病毒(HSV-1)、柯萨奇病毒(COX-B5)、手足口病病-毒-(EV71)的抑制作用.结果:矮地茶对RSV、HSV-1、COX-B5均有直接杀灭作用,水提液对COX-B5的直接杀灭效果较好,TI值为16.282,大抑制率分别为87%,较阳性对照药利巴韦林相差不大(TI值为17.482,大抑制率为85%).结论:矮地荼提取物具有体外抗RSV、HSV-1、COX-B5的活性.
作者:刘相文;侯林;崔清华;袁琦;陈亚乔;田景振 刊期: 2017年第08期
目的:研究针药合用辅助康复锻炼对中风后肩手综合征患者Fugl-Meyer评分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2014年1月-2016年6月在医院接受治疗的中风后肩手综合征患者130例.用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65例,对照组患者进行康复锻炼,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配合针灸和中药熏洗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VAS评分、FMA评分、SHSS评分、肿胀积分、BI评分和生活质量.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89.23%,对照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75.3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SHSS评分为(3.89±1.36)分,低于对照组;FMA评分为(47.28±9.75)分,高于对照组,与治疗前两组相比均有明显改善,差异明显(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VAS评分与肿胀积分分别为(1.42±0.56)、(1.05±0.92)分,均比对照组低;与治疗前相比,两组患者的评分均明显下降,差异显著(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BI评分和生活质量评分均上升,观察组患者的BI评分为(78.43±10.35)分,生活质量评分为(214.86±28.14)分,上升幅度更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药合用辅助康复锻炼可以提高中风后肩手综合征患者的疗效,提高上肢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减轻手部肿胀程度和肩痛程度,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黄先平;万子超 刊期: 2017年第08期
目的:通过观察肠道白色念珠菌感染对脾虚小鼠小肠黏膜固有层中T细胞亚群和穿孔素、颗粒酶的影响,探讨机体在脾虚状态下感染白色念珠菌的部分免疫机制.方法:本实验采用饮食失节加劳倦过度的复合因素制备小鼠脾虚模型,经肠道感染白色念珠菌后第14天,应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小鼠小肠黏膜固有层中CD3+、CD4+和CD8+T的细胞百分比,采用免疫荧光法检测各组小鼠小肠黏膜中穿孔素、颗粒酶阳性表达细胞数.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其他3组小鼠小肠黏膜固有层中CD4 T细胞比例均有不同程度下降,CD8+T细胞比例均有不同程度上升,有统计学意义(P<0.01);正常感染白念组和脾虚感染白念组小鼠小肠黏膜固有层中穿孔素阳性表达细胞均明显增多(P <0.05或P<0.01),而颗粒酶阳性表达细胞仅脾虚感染白念组明显增多(P<0.01).其中,脾虚感染白念组显著,与其他3组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或P<0.01).结论:小肠黏膜固有层中穿孔素和颗粒酶的高表达可能是造成小肠局部损伤的免疫机制之一,脾虚小鼠肠道局部免疫功能下降,感染发生后可加重肠道局部损伤程度.
作者:韩晓伟;马贤德;谭健;吴艳梅;雷萍;侯殿东;关洪全 刊期: 2017年第08期
目的:观察中药联合替米沙坦片治疗2型糖尿病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106例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两组患者均采用常规治疗方法,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替米沙坦片,80 mg/次,每日1次;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自拟方水煎剂,每日1剂,每次200 mL,早晚分服.两组均治疗8周.比较两组临床疗效,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脂(TG、CHO、LDL-C)、24 h尿蛋白定量、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指标水平,以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治疗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患者血脂、24 h尿蛋白定量、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改善较对照组更明显(P<0.05);而两组治疗后均无不良反应发生.结论:中药联合替米沙坦片治疗2型糖尿病肾病,临床疗效确切,生化指标改善明显,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赵妮;谢新荣;赵巧玲;何云光;陈椿红 刊期: 2017年第08期
目的:探讨膝痹膏摩法对膝痹兔滑膜基质金属蛋白酶的影响.方法:66只健康的新西兰大白兔,随机分10只为正常组对照,剩余用石膏铁丝固定法复制膝痹动物模型,8周时在模型中随机处死6只动物查看造模情况,造模成功后将其随机分模型组、手法组和膝痹膏高浓度、中浓度、低浓度组,膝痹膏3个浓度组给予膝痹膏摩法干预,手法组给予单纯手法,空白组和模型组不干预;干预8周处死动物,取滑膜利用ELISA试剂盒检测MMP1、MMP3、MMP13表达.结果:病理检测观察膝痹膏摩法不同浓度组均可改善关节软骨组织学结构,模型组膝关节软骨出现明显的关节软骨损伤.模型组中MMP-1、MMP-3、MMP-13含量均高于其余5组(P<0.05),正常组中MMP-1、MMP-3、MMP-13含量低(P<0.05).各组间比较:膝痹膏中浓度组MMP-1、MMP-3的含量明显低于高浓度、低浓度和手法组(P<0.05),而高浓度、低浓度和手法组之间比较没有统计学意义;膝痹膏中浓度组MMP-13低于低浓度和手法组(P<0.05),但与高浓度比较没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膝痹膏摩法可明显改善膝痹的病理表现,其作用机制可能与3个金属蛋白酶的含量降低有关,进而降低了软骨基质的降解,缓解膝痹的进程,仍需进一步研究其具体的作用靶点,完善其作用机制.
作者:摆雪;孙芸;张洪平;王新军;刘俊昌 刊期: 2017年第08期
放射线属于中医六淫中的火热毒邪,中医肺络概念包括西医解剖肺脏;肺络病是肺脏疾病一种病理状态,放射性肺损伤是一种特殊类型的肺络病,包括肺络自病和久病入络;放射性肺损伤是胸部肿瘤患者在放疗过程不可避免的一种不良反应,同时加剧了肿瘤患者本身虚实夹杂的病机状态;放射性肺损伤的病理演变过程符合中医久病入络的病机概念;从络病理论出发,结合放射性肺损伤的病理生理特点,探讨络病理论指导治疗放射性肺损伤的可行性.
作者:李重;肖啸;雷章;吴洪斌;卢宏达;孔庆志 刊期: 2017年第08期
目的:对山核桃叶总黄酮苷元降血糖的药效活性进行评价.方法:通过建立四氧嘧啶高血糖小鼠模型,从体质量、血糖及血清果糖胺等方面对山核桃叶总黄酮苷元降血糖药效活性进行研究.结果:与模型组比较,山核桃叶总黄酮苷元连续给药3d可以使高血糖模型小鼠的空腹血糖明显下降(P<0.01),且其高剂量组能同时降低小鼠血清果糖胺的含量.随着给药时间的延长,山核桃叶总黄酮苷元给药组体质量比模型组有所增长(P<0.05).同时,山核桃叶总黄酮苷元对正常小鼠的体质量和血糖没有影响.结论:山核桃叶总黄酮苷元对四氧嘧啶诱导的高血糖动物有明显的降低血糖及血清果糖胺和增加小鼠体质量的作用,但对正常动物血糖和体质量基本无影响.
作者:陈阳;刘全芳;陈宇驰;黄伟鹏;金波;丁志山;陈建真 刊期: 2017年第08期
目的:探讨和分析采取缬沙坦联合肾炎康复片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蛋白尿的临床疗效及价值.方法:选取医院2012年1月-2014年1月收治的70例慢性肾小球肾炎蛋白尿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入院日期单双号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取缬沙坦治疗,观察组行缬沙坦治疗基础上,同时给予肾炎康复片治疗,分析和对比治疗前后血肌酐、血清尿素氮、尿蛋白含量的变化情况及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1.43%,明显高于对照组71.43%,治疗3个月后尿蛋白含量明显较对照组降低(P<0.05),其他血肌酐、血清尿素氮水平比较差异不大,且两组治疗前3项指标测定结果对比差异不明显(P>0.05).结论:对慢性肾小球肾炎蛋白尿患者采取缬沙坦联合肾炎康复片治疗,能有效减轻蛋白尿症状,治疗效果显著,这对于促进患者肾功能恢复有积极意义,有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杨凤文;檀金川;魏晓娜;杨亚欣;陈文军;夏永辉 刊期: 2017年第08期
目的:优选猪去氧胆酸镁盐的制备工艺.方法:通过单因素实验确定加水量、pH值、温度、氯化镁用量为影响因子,然后利用Box-Behnken设计方法建立实验模型,以猪去氧胆酸的收率为响应值进行响应曲面分析,确定优的制备工艺.结果:猪去氧胆酸镁盐的佳制备工艺为加入皂化物重量5倍的纯化水,pH值9.00,温度60℃,氯化镁用量为猪胆汁皂化物重量的0.25倍,猪去氧胆酸收率达到45.65%.结论:响应曲面分析法得到的优化条件完全可行,能够提高原料利用率,降低生产成本.
作者:郝鹏彬;王文鹏;冯玉康;孙胜斌;姜国志 刊期: 2017年第08期
类风湿关节炎(RA)是以关节滑膜为主要靶组织的炎症性自身免疫疾病.其病因病机不明,但研究表明成纤维滑膜细胞(FLS)是关节滑膜组织的主要细胞,在RA发生发展中扮演重要角色.尽管随着生物制剂的产生,RA有了较好的治疗方法,但仍不能终止病情.通过对相关文献的复习和基础实验的总结,发现中药直接以FLS为治疗靶点可能是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新策略.通过总结FLS在RA中的发病机制,探讨中药对RA-FLS的治疗作用,为今后RA的实验研究及临床应用提供了新思路和依据.
作者:黄英;陈哲;王玉;汪会;涂胜豪 刊期: 2017年第08期
目的:通过观察卵巢早衰试验大鼠血清中E2、FSH、β-EP水平和卵巢组织形态的变化,探讨卵巢早衰的病理生理机制以及中药制剂一贯煎对卵巢早衰的作用机制.方法:试验设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乙烯雌酚干预组、一贯煎干预组.灌胃给予雷公藤多苷50 mg/kg·d复制卵巢早衰大鼠模型,2周后灌胃给予各组干预药,连续给药6周.之后观察实验大鼠卵巢组织形态学的变化,检测大鼠血清中E2 FSH、β-EP水平.结果:各组卵巢组织切片形态比较,本实验造模成功,中药制剂一贯煎对卵巢早衰实验大鼠卵巢组织形态有一定的改善作用.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对照组的E2、β-EP水平明显降低(P<0.05),FSH的水平显著升高(P<0.05);与模型对照组比较,各干预药组上述指标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变(P<0.05).结论:灌胃给予雷公藤多苷可引发大鼠卵巢早衰,中药一贯煎制剂有防治卵巢早衰的作用,其作用机制与能够改变血清中E2、β-EP、FSH水平有关.
作者:叶玉枝;王昕;白云;朱曼迪;宋光熠;刘志梅 刊期: 2017年第08期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支气管哮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医院2015年1月-2016年1月收治的110例支气管哮喘患者,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55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基础治疗,对照组在此基础上采用阿斯美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中医自拟方联合阿斯美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肺功能指标与哮喘症状评分.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87.27%,高于对照组的69.09%;治疗后肺功能指标明显缓解,观察组患者的FEV1、FVC、PEF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显著缓解,观察组患者的日间、夜间哮喘症状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对支气管哮喘患者,采用中医自拟方联合阿斯美治疗,有利于缓解临床症状,减轻患者身心痛苦,改善肺功能,提高生活质量,值得临床广泛推广应用.
作者:王维;叶强 刊期: 2017年第08期
五运六气学说基于“天人合一”整体观念的中医理论基础,成为传统医学的璀璨瑰宝,随着当今疾病复杂程度的加深、疾病流行情况的变化,运气理论在临床的应用更显重要.在预测、预防及治疗当代气候过极对人体作用后所产生的疾病尤为适用.通过详细分析一则乙未年运用备化汤加味的案例,从疾病的病机出发,辨证施治的同时结合运气特点选方用药,在治疗外感所引发的疾病中取得显著疗效.
作者:李越 刊期: 2017年第08期
目的:观察山茱萸总苷(TGCO)对刀豆蛋白A(ConA)诱导的小鼠急性免疫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将60只C57BL小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阳性对照组、TGCOH组、TGCOM组、TG-COL组,每组10只;正常组和模型组以0.2 mL/10 g生理盐水灌胃,阳性对照组给予联苯双酯150 mg/kg灌胃,TGCOH组、TGCOM组、TGCOL组给予TGCO溶液460、230、115 mg/kg灌胃,1次/d,连续14 d.末次给药后2h,正常组尾静脉注射生理盐水,其余各组尾静脉注射ConA制备小鼠免疫性肝损伤模型.8h后称重,处死小鼠,计算各组小鼠肝、脾系数并取肝组织进行HE染色观察病理学变化;检测各组小鼠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和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水平;检测肝组织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γ干扰素(IFN-γ)、白介素1(IL-1)、白介素6(IL-6)、超氧化物歧化酶(SOD)、鸟氨酸氨基甲酰转移酶(OTC)含量.结果:与模型组比较,各浓度TG-CO组小鼠肝组织的病变程度较轻,血清ALT、AST水平及肝组织中TNF-α、IFN-y、IL-1、IL-6、OTC含量均降低,肝组织中SOD水平升高(P<0.05).结论:TGCO对免疫性肝损伤小鼠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降低转氨酶,提高抗氧化能力和抑制TNF-α、IFN-r、IL-1、IL-6生成有关.
作者:赵晨翔;张雅敏;刘宏胜;刘子荣 刊期: 2017年第0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