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一种成年SD大鼠背根节神经元分离与培养新方法的建立

吕家迪;叶琳岚;杨梦琦;王刚;陈丁丁;周晓辉

关键词:细胞培养, 背根神经节, 胶原酶
摘要:目的:建立成年SD大鼠背根神经节神经元的分离和培养的方法,并探索胶原酶的佳消化时间.方法:取成年Sprague-Dawley(SD)大鼠的背根神经节(Dorsal Root Ganglion,DRG),经0.5%的胶原酶Ⅰ和0.05%胰酶消化后,接种到多聚赖氨酸包被的细胞培养板中;4 d后传代并用差速贴壁法纯化神经元细胞;采用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euron-specific Enolase,NSE)免疫组化试剂盒进行鉴定,并计算细胞纯度;分别用胶原酶作用1h、24h和48 h来探索胶原酶消化的佳时间.结果:培养的DRGs生长状态良好,传代一次后杂细胞多数被去除,神经元的纯度可达到(94.28±1.87)%,贴壁的DRG神经元可存活2至3周.结论:成功建立成年SD大鼠DRG神经元原代培养体系,该体系可获得生长状态良好、纯度较高的DRG神经元细胞.
中华中医药学刊杂志相关文献
  •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复方丹参方滴丸中三七总皂苷的含量

    目的:探索效果良好的HPLC条件对中药制剂复方丹参方滴丸中臣药成分三七总皂苷的含量进行检测.方法:色谱条件选择为:流动相的A、B相分别选择乙腈以及蒸馏水,其主要的流动相洗脱过程依次为(0-12-16-25min,80%B-61%B-54%B-80%B,其流速设定为0.6 mL/min,将柱子的温度保持在28℃;分别进行色谱条件确定,对照样品、复方丹参方滴丸以及阴性对照样品色谱图确定以及重复性、稳定性试验,选择一定的进行加样回收率实验.结果:使用HPLC方法对复方丹参方滴丸中三七总皂苷的定量检测实验的稳定性以及重复性均可以满足要求.当三七皂苷R1以及人参皂苷Rg1与Rb1的含量范围依次处于0.023 6~0.512 μg、0.042 6~0.89μg、0.035 6~0.716μg时,这时候HPLC分析中样品使用量的高低与对应的峰面积值的大小呈现明显的的线性相关关系.结论:所使用的HPLC方法在复方丹参方滴丸中含有的三七总皂苷的质量分数的检测具有成分分离率较高、峰型明显、杂峰适量少、检测的精准度优等优势,可以在重要药材以及制剂中的有效成分检测中进行广泛的推广使用.

    作者:徐美华;李慧珍;朱美晓;吴婷;周军挺;王丽;杨婷婷;鄢连和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响应面优化超声波辅助提取金蝉花中肌苷工艺

    目的:提高金蝉花中肌苷的提取率.方法:应用响应面分析法优化提取肌苷的工艺条件,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采用Central Composite中心组合设计原理研究超声频率和超声时间两个因素对金蝉花提取物中肌苷含量的影响.利用Design Expert 8.0.6软件分析预测佳提取工艺,并对优化工艺进行验证.结果:金蝉花中肌苷佳提取工艺为以水为提取溶剂,液料比100,超声频率50 Hz,超声时间39 min.在此条件下金蝉花中肌苷提取量为718.835 μg/g,接近预测值724.778 μg/g.结论:优化工艺简便稳定,重复性好,可用于金蝉花肌苷的提取.

    作者:郑罗俊;陈小玲;张方坤;杨安伦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湖南地区类风湿性关节炎主要中医证型分布规律研究

    目的:研究分析湖南地区类风湿性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的主要中医证型流病学分布规律,为其临床辨证论治研究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集2013年1月-2014年12月于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风湿内科就诊且确诊为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病历资料299例.建立数据库,并采用SPSS 22.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类风湿性关节炎主要中医证型在性别、年龄及病程方面的分布规律.结果:类风湿性关节炎各证型分布存在显著差异(x2=179.679,P=0.000).类风湿性关节炎各证型在性别(P =0.217)、病程(P=0.804)方面无显著性差异,而在年龄(P =0.012)方面存在显著性差异.在年龄方面:年龄<40岁的患者,证型分布依次为寒湿痹阻证>湿热痹阻证>肾气虚寒证>肝肾阴虚证;40~ 60岁的患者,证型分布为寒湿痹阻证>湿热痹阻证>肝肾阴虚证>肾气虚寒证>痰瘀互结证;年龄>60岁的患者,证型分布为寒湿痹阻证>肝肾阴虚证>湿热痹阻证>肾气虚寒证>痰瘀互结证.结论:湖南地区类风湿性关节炎主要证型为寒湿痹阻证,其次为湿热痹阻证、肝肾阴虚证,肾气虚寒证、痰瘀互结证相对较少.年龄可能是影响湖南地区类风湿性关节炎证型分布的主要因素之一.

    作者:王宝新;李鑫;谷捷;彭璐;袁振仪;蔡雄;范伏元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补阳还五汤对不同危险因素脑梗死患者血清MMP-9含量的影响

    目的:观察补阳还五汤对气虚血瘀型脑梗死患者血清MMP-9表达的影响,探讨其对血管内皮细胞的保护机制.方法:选取120例脑梗死患者,根据危险因素不同分为高血压病、糖尿病两组,每组各60例,每组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即高血压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糖尿病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均采用常规西医药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中药补阳还五汤.治疗2周后检测血清MMP-9.结果:两组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较治疗前均有明显改善,治疗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MMP-9水平均较对照组降低(P<0.05).结论:补阳还五汤对不同危险因素气虚血瘀型脑梗死患者血清MMP-9表达有抑制作用,对血管内皮细胞损伤有保护作用,从而可以提高脑梗死患者临床治疗效果,降低临床发病率,减轻家庭和社会负担.

    作者:郑桂芝;梁汝庆;孙冰;张丽;于斌;郑灿磊;刘闵;胡申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李祥云教授治疗月经病经验

    李祥云教授从事妇科临床与教研50年,用药独特,有着丰富的临床经验及其独特的学术观点.从辨证、理论、治法、用药、预防等各个方面详细阐述并总结李祥云对月经病的治疗经验.

    作者:李俊箐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一种成年SD大鼠背根节神经元分离与培养新方法的建立

    目的:建立成年SD大鼠背根神经节神经元的分离和培养的方法,并探索胶原酶的佳消化时间.方法:取成年Sprague-Dawley(SD)大鼠的背根神经节(Dorsal Root Ganglion,DRG),经0.5%的胶原酶Ⅰ和0.05%胰酶消化后,接种到多聚赖氨酸包被的细胞培养板中;4 d后传代并用差速贴壁法纯化神经元细胞;采用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euron-specific Enolase,NSE)免疫组化试剂盒进行鉴定,并计算细胞纯度;分别用胶原酶作用1h、24h和48 h来探索胶原酶消化的佳时间.结果:培养的DRGs生长状态良好,传代一次后杂细胞多数被去除,神经元的纯度可达到(94.28±1.87)%,贴壁的DRG神经元可存活2至3周.结论:成功建立成年SD大鼠DRG神经元原代培养体系,该体系可获得生长状态良好、纯度较高的DRG神经元细胞.

    作者:吕家迪;叶琳岚;杨梦琦;王刚;陈丁丁;周晓辉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利用马氏芪苓溃疡汤辨证治疗幽门螺旋杆菌所致消化性溃疡病的临床应用探讨

    归纳总结马氏芪苓溃疡汤治疗幽门螺旋杆菌所致消化性溃疡等病的临床遣药组方原则及中药组方临床运用,包括以下五点:(1)寒凉性药物的应用及适量热性药物的配伍;(2)注重以辨证为基础的治疗原则;(3)虚实补泻的双向调节;(4)注重活血化瘀药的临床应用;(5)制酸及护黏膜类中药的应用.

    作者:王立洪;邢立刚;施旭辉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益气养阴方联合化疗抑制Lewis肺癌移植小鼠肿瘤生长的疗效与机制

    目的:观察益气养阴方联合化疗对Lewis肺癌荷瘤小鼠的抑瘤作用,并从CD4+ CD25+ Treg细胞及Foxp3mRNA表达、IL-2等变化探讨其抗肿瘤机制;方法:近交系雄性C57BL/6纯系小鼠,64只,随机分为对照组、联合组、益气养阴组、化疗组4组,对照组只行造模观察,联合组以化疗联合益气养阴方治疗,益气养阴组只行中药治疗,化疗组只行化疗,观察各组肿瘤体积及抑瘤率,并以ELISA法测定各组血浆IL-2、IL-4、IL-10和IFN-γ浓度,以流式细胞术检测脾脏CD4+ CD25+ Treg细胞数量,以RT-PCR法测定各组小鼠脾脏Foxp3 mRNA表达;结果:联合组肿瘤体积缩小明显,抑瘤率高,DDP组、肺积方组体积缩小、抑瘤率相当;在给药第10、21天,DDP组、肺积方组、联合组血浆IL-2、INF-γ水平均较对照组有差异(P<0.05),其中DDP组较对照组降低(P<0.05),而联合组较对照组升高(P<0.05),DDP组较益气养阴组、联合组均降低明显(P<0.05),联合组较益气养阴组升高(P<0.05);在给药第10天,DDP组、肺积方组、联合组血浆IL-4、IL-10水平均较对照组有差异(P<0.05),其中联合组降低较DDP组、益气养阴组降低有差异(P<0.05),益气养阴组较DDP组降低有统计学差异(P<0.05);第21天DDP组、肺积方组、联合组血浆IL-4、IL-10水平均较对照组降低,降低有差异(P<0.05),但益气养阴组与DDP组比较无差异(P>0.05);在脾脏CD4+ CD25+调节性T细胞比例比较中,在第10天,联合组CD4+ CD25+调节性T细胞比例较对照组、DDP组、益气养阴组低下(P<0.05),而DDP组与益气养阴组CD4+ CD25+调节性T细胞比例无统计学差异(P>0.05),在第21天,联合组CD4+ CD25+调节性T细胞比例仍较DDP组、对照组、益气养阴组降低(P<0.05),益气养阴组较DDP组降低(P<0.05);益气养阴组、联合组组内比较,CD4+CD25+调节性T细胞比例无统计学差异(P>0.05),DDP组组内比较,CD4+ CD25+调节性T细胞比例第21天较第10天升高(P<0.05);小鼠脾脏中Foxp3 mRNA表达情况:在第10、21天,联合组、DDP组、益气养阴组Foxp3mRNA表达较对照组均降低(P<0.05),联合组较其他3组降低有统计学差异(P<0.05),DDP组、益气养阴组Foxp3 mRNA表达无统计学差异(P>0.05),联合组、益气养阴组组内比较Foxp3 mRNA降低有统计学差异(P<0.05),而DDP组组内比较Foxp3 mRNA表达无差异(P>0.05);结论:益气养阴方联合化疗较单纯化疗、单纯益气养阴治疗有更好的抑制肺癌生长作用,其可能的机制是调节Foxp3 mRNA表达,进而调控T细胞分化,抑制CD4+CD25+调节性T细胞有关.

    作者:杨国良;胡丹丹;杨玮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黄精复方胶囊制备工艺研究

    目的:确定黄精复方胶囊的佳制备工艺.方法:设计L9(34)正交实验考察料液比、提取时间、提取次数、醇沉浓度4个因素对药物多糖得率的影响.并通过对胶囊填充粉末的吸湿性、休止角以及胶囊的重量差异的指标考察,优化胶囊的成型工艺.结果:影响药物多糖提取的主要因素是醇沉浓度,佳提取工艺为料液比为1:15,提取时间为90 min,提取次数为3次.黄精多糖提取量达到108 mg/g.黄精复方胶囊的佳成型工艺为浸膏:微晶纤维素:硬脂酸镁=1:1:0.02,制得的胶囊填充粉末流动性好,吸湿性较小.结论:该方法切实可行,为黄精复方药物利用提供帮助,为中药的进一步发展提供途径.

    作者:燕继永;庞遵霆;张伟;韩春超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喘可治注射液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脾肾阳虚证的临床研究

    目的:观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稳定期脾肾阳虚证患者应用喘可治注射液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4年3月期间在医院诊治的118例的COPD稳定期脾肾阳虚证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60例和对照组58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治疗,实验组给予喘可治注射液治疗,每日1次,疗程12周,比较两组患者肺功能、生活质量和预后,定期随访9个月.结果:3个月后,实验组FEV1、FEV1/FVC、MVV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躯体功能、心理功能、社会功能、特异模块、总分及Barthel指数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9个月内,实验组COPD急性发作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喘可治注射液治疗COPD稳定期脾肾阳虚证患者有良好的临床疗效,值得推广.

    作者:潘金波;陈晔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中医治疗肺癌咳嗽临床研究

    目的:综述中医内治、外治、内外同治及中医食疗方治疗肺癌,改善肺癌咳嗽症状的相关文献,为寻求简、便、效、廉的肺癌咳嗽治疗方式提供思路和参考.方法:从PubMed、中国知网、维普、万方数据库中查阅近几年关于中医药治疗肺癌咳嗽的相关文献资料,进行分析、归纳总结.结果:中成药、有效方、中药敷贴、穴位埋线、中医食疗等中医治疗手段均能有效改善肺癌咳嗽症状,与西医结合治疗还能减轻放化疗带来的不良反应,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结论:中医治疗肺癌咳嗽疗效显著,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值得推广.

    作者:魏玉林;王淑美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基于中医传承辅助系统的中医药治疗原发性肝癌方剂的组方规律分析

    基于中医传承辅助系统(v2.50)软件,分析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中以中医药方剂治疗原发性肝癌的组方用药规律.收集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中中医药方剂治疗肝癌的相关文献,采用软件集成的数据挖掘方法,对筛选出治疗肝癌的处方进行组方规律分析.分析筛选出符合要求的199个治疗肝癌的处方,确定了处方中药物出现的频次,常用药对及组合以及药物间的关联结构.中医传承辅助系统可以用于方剂组方规律的分析,为临床用药和新药开发提供依据.

    作者:曹晓靖;孙长岗;李有杰;马家栋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张小萍脾胃气化学说

    中医发展的关键问题是传承,传承的关键是理论创新,总结、传承名老中医药专家的学术思想.张小萍教授在50余年的临床实践中逐步形成了脾胃气化的学术观点,提出了脾胃气化学说,该学说主要阐述脾胃气机的升降出入,对脾胃病的临床诊疗有较好的指导意义.

    作者:何凌;王茂泓;张小萍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消瘀泄浊饮对慢性肾衰竭营养不良大鼠瘦素以及残肾组织的影响

    目的:观察消瘀泄浊饮对慢性肾衰竭(CRF)营养不良大鼠血清瘦素及残肾组织的影响.方法:46只SD雄性SPF级大鼠,随机选取正常组10只,其余大鼠采用5/6肾切除同时予低蛋白饮食制作CRF营养不良大鼠模型,观察其营养不良发生时间,随机分为消瘀泄浊饮组12只、复方α1-酮酸组(开同对照组)12只、模型组12只.治疗4周,分别检测肌酐、尿素氮、24 h尿蛋白、白蛋白、总胆固醇、甘油三酯水平,动态观察体质量变化,应用放射免疫法检测血清瘦素(Leptin)表达水平;应用光学显微镜(HE染色)观察肾组织病理学改变.结果:CRF大鼠在术后10周末出现营养不良,消瘀泄浊饮治疗组肾功能、24 h尿蛋白及营养状况明显改善(P<0.05或P<0.01),消瘀泄浊饮治疗组大鼠肾组织病理改变明显减轻,血清瘦素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消瘀泄浊饮在保护CRF大鼠肾功能的同时,并可能通过下调血清瘦素水平,促进大鼠摄食,改善CRF大鼠营养不良.

    作者:鲁科达;张冰冰;何灵芝;马红珍;张盈;杨文珍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平目方及其拆方含药血清对Graves眼病眼眶前脂肪细胞Caspase-3、Caspase-8和Caspase-9蛋白表达的影响

    目的:研究平目方及其拆方含药血清对Graves眼病眼眶前脂肪细胞Caspase-3、Caspase-8和Caspase-9蛋白表达的影响,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体外培养Graves眼病患者眼眶前脂肪细胞,鉴定并传代.诱导前脂肪细胞分化,油红O染色鉴定成熟脂肪细胞.将平目方拆方为益气组、温阳组、化痰祛瘀组、益气+温阳组、益气+化痰祛瘀组、温阳+化痰祛瘀组,制备全方组及各拆方组合药血清.MTT法观察平目方及其拆方含药血清对前脂肪细胞增殖活性的影响.Western blot检测平目方及其拆方对Caspase-3、Caspase-8和Caspase-9蛋白表达的影响.结果:①原代培养细胞呈梭形,间接免疫荧光检测鉴定培养细胞为前脂肪细胞,细胞可分化为成熟脂肪细胞.②MTT结果显示,平目方及各拆方组均可降低前脂肪细胞增殖活性,其中平目方(全方)组为显著,益气+温阳组其次,地塞米松组与空白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平目方(全方)组、化痰祛瘀组、益气+温阳组、益气+化痰祛瘀组、温阳+化痰祛瘀组作用12 d后OD值出现明显差异(P<0.05),作用16d后更为显著(P<0.01),地塞米松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③Westem blot结果显示,与空白对照组相比,各治疗组除化痰祛瘀组外Caspase-3蛋白表达均上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其中平目汤(全方)组为显著,益气+温阳组其次;各治疗组Caspase-8蛋白表达均上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平目汤(全方)组为显著,益气+温阳组其次;各治疗组Caspase-9蛋白表达均上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其中平目汤(全方)组为显著,益气+化痰祛瘀组其次.结论:平目方可能通过抑制前脂肪细胞增殖,诱导Caspase-3、Caspase-8和Caspase-9活化,促进脂肪细胞凋亡,减少眼眶脂肪细胞积聚,发挥治疗Graves眼病的作用.

    作者:张亚利;王亚琼;李红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左归丸对去势大鼠骨密度及骨组织TNF-α、IL-1和IL-6表达的影响

    目的:观察左归丸对去卵巢骨质疏松大鼠骨密度及骨组织TNF-α、IL-1和IL-6 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取雌性SD大鼠45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与左归丸组,每组15只.模型组与左归丸组大鼠行双侧卵巢切除制备骨质疏松症模型,假手术组大鼠行假手术处理.造模成功后,3组分别予以0.9%氯化钠注射液、0.9%氯化钠注射液及左归丸混悬液灌胃,12周后,观察大鼠骨密度、骨组织病理学及骨组织TNF-α、IL-1和IL-6 mRNA表达变化.结果:①与模型组相比,左归丸组大鼠全身及腰椎骨密度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左归丸组与假手术组相比,大鼠全身及腰椎骨密度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②HE染色显示模型组骨小梁数目明显减少,排列不整齐,可见微骨折,髓腔增大,左归丸组骨质疏松状态明显改善,接近假手术组.③与模型组相比,左归丸组大鼠腰椎骨组织中TNF-α、IL-1和IL-6 mRNA表达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左归丸组与假手术组相比,腰椎骨组织中TNF-α、IL-1和IL-6 mRNA表达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左归丸具有明显抗去势大鼠骨质疏松作用,调节骨组织中TNF-α、IL-1和IL-6表达是其可能作用机制.

    作者:陈剑磨;张胜军;夏炳江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二半汤治疗IgA肾病大鼠的实验研究

    目的:探讨二半汤对实验性IgA肾病大鼠的治疗作用.方法:采用牛血清白蛋白(BSA)+脂多糖(LPS)+四氯化碳(CCL4)方法建立IgA肾病大鼠模型,对照组和治疗组同时分别给予肾炎康复片和二半汤灌胃至第20周末,正常组和模型组同时给予等量蒸馏水灌胃.期间观察并记录尿常规、24 h尿蛋白定量、血常规、肝肾功能及肾脏组织病理变化,用统计软件SPSS 17.0分析相关数据.结果:1.治疗前后比较,对照组和治疗组24h尿蛋白和尿红细胞计数较模型组均明显减少(P<0.05),且二者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2.治疗第4周末,治疗组24 h尿蛋白下降幅度明显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治疗第8周末,各组血肌酐、尿素氮相比均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对照组和治疗组血浆白蛋白、血红蛋白较模型组升高(P<0.05),但二者升高幅度无明显差异(P>0.05).4.与模型组比较,治疗组大鼠肾小球肿胀、肾小球细胞增多、系膜及系膜基质增生、肾小管坏死等程度均较轻,但与对照组相比无明显差异.结论:二半汤和肾炎康复片均能减少IgA肾病引起的蛋白尿、血尿,有效延缓肾脏组织病变,保护肾功能,增强机体免疫力,二者长期疗效相当,短期疗效特别是降低蛋白尿效果,二半汤较肾炎康复片更加迅速明显.

    作者:潘静;陈仁铭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大肠癌中医舌诊、脉诊客观化研究进展

    对近20年来大肠癌的中医舌诊、脉诊客观化研究进行整理,系统地总结并归纳了目前中医界专家对大肠癌患者舌象、脉象的客观化研究进展.随着现代科学技术对大肠癌进行四诊客观化研究的日趋深化,终可能建立一套比较完善的客观量化标准,用以指导临床诊断和治疗.总结大肠癌中医舌诊、脉诊信息的研究成果,发现问题,为后续研究把握方向,并对大肠癌客观化的未来发展趋势进行展望.

    作者:张伟妃;李福凤;刘宣;李琦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铁皮石斛化学成分研究及其对HepG2细胞胆固醇代谢影响

    目的:提取分离并筛选铁皮石斛中具有降胆固醇活性的化学成分,并鉴定其化学结构.方法:综合运用多种柱层析进行分离纯化化合物,运用多种现代波谱技术进行结构鉴定;用MTT法考察了化合物对HepG2细胞生长的影响,并运用胆固醇氧化酶终点法检测化合物对HepG2总胆固醇含量的影响.结果:从铁皮石斛中分离得到5个联苄类化合物,分别鉴定为dendrobibenzyl(1),chrysotobibenzyl(2),erianin(3),chrysotoxine(4),den-drocanol(5),在MTT实验中,在化合物浓度达120 μM时,所有化合物均没有对HepG2细胞生长产生影响;所有化合物均显示中等强度促进HepG2细胞对胆固醇的摄取,而且呈一定的剂量关系.结论:化合物1为新化合物,2,4,5为首次从该植物分离得到,铁皮石斛中联苄类化合物具有弱的降血脂功能,且可能机制是通过促进肝细胞对胆固醇的摄取.

    作者:吕英俊;陈群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药效学结合正交实验优选重楼克感滴丸的提取工艺

    目的:对重楼克感滴丸的提取工艺进行优选.方法:在以药效指标考察处方水提和醇提工艺的基础上,以重楼皂苷Ⅰ、重楼皂苷Ⅱ总量和金丝桃苷含量为指标,采用正交试验多指标优选乙醇浓度、溶剂用量、提取时间和提取次数.结果:优选的重楼克感滴丸提取工艺为加7倍量70%乙醇,回流提取3次,每次1.5h.结论:优选的重楼克感滴丸提取工艺稳定可行.

    作者:杨培民;曹广尚 刊期: 2016年第01期

中华中医药学刊杂志

中华中医药学刊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主办:中华中医药学会 ,辽宁中医药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