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美君;贾连群;王志丹;杨关林
目的:研究胀果甘草多糖GiP-B1对小鼠脾淋巴细胞增殖及诱生IL-2、IL-13、TNF-α等细胞因子的影响.方法:采用磺酰罗丹明B(SRB)法检测不同浓度GiP-B1单独作用及其与有丝分裂原ConA、LPS共同作用对小鼠脾淋巴细胞增殖的影响;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SA)法检测不同浓度GiP-B1体外刺激对小鼠脾淋巴细胞诱生白介素-2(IL-2)、白介素-13(IL-13)、肿瘤坏死因子-αt(TNF-α)等细胞因子的影响.结果:GiP-B1在25~100 μg/mL浓度范围内能显著促进小鼠脾淋巴细胞增殖,并与ConA、LPS协同促进T、B淋巴细胞增殖,还能诱导脾淋巴细胞分泌lL-2、TNF-α.结论:GiP-B1具有免疫增强作用.
作者:热米拉·米吉提;丛媛媛;帕丽达·阿不力孜;米仁沙·牙库甫;赵文慧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通过观察清肺通络膏及其拆方对大鼠呼吸道合胞病毒肺炎肺组织MAPK信号通路的影响,探讨清肺通络膏对大鼠呼吸道合胞病毒肺炎的防治机制.方法:以呼吸道合胞病毒滴鼻感染大鼠,治疗组分别予清肺通络膏全方、主药和辅药干预.感染病毒后第7天,实时荧光定量PCR(real time RT-PCR)检测大鼠肺组织中p38、ERK、JNK mRNA的含量,western blot的方法观察肺组织中p-p38、p-ERK、p-JNK蛋白水平.结果:正常组和模型组肺组织中均可检测到p38、ERK2、JNK1 mRNA表达及p-p38、p-ERK、p-JNK蛋白表达,但模型组明显高于正常组(P<0.05).治疗组中清肺通络膏全方组p38、ERK2、JNK1 mRNA表达及p-p38、p-ERK、p-JNK蛋白表达低,与主药组、辅药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大鼠时激活了MAPK信号通路,清肺通络膏全方组能较好的抑制MAPK信号通路的活化,且优于主药及辅药组.
作者:张秀英;王雪峰;刘小雪;王艺欢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观察并比较银翘散在不同煎煮时间下体外抑制甲型流感病毒FM1株的作用,及其含药血清对FM1刺激小鼠巨噬细胞Ana-1株Toll样受体及其下游信号转导通路的影响,探讨银翘散的抗病毒作用及其佳煎煮时间.方法:采用血凝试验观察银翘散在不同煎煮时间、不同浓度下体外抑制流感病毒及对流感病毒感染鸡胚的预防和治疗作用;用FM1刺激巨噬细胞Ana-1,同时给予不同煎煮时间的银翘散含药血清进行干预,培养24h后提取细胞RNA,应用实时定量PCR方法测定TLR3、TLR4及其下游信号转导通路MyD88、TRAF-6、TRAM和TRIF mRNA的表达.结果:与病毒对照组比较,银翘散在不同煎煮时间、不同浓度下均可直接抑制FM1株的活性,其抑制作用时间从1h持续到24h,其中以3 min高、中浓度组抑制作用强;银翘散各组对流感病毒感染鸡胚均有一定的预防和保护作用,其中以3 min高、中浓度组和6 min高浓度组的作用强(P<0.05).银翘散在不同煎煮时间下的含药血清均能显著降低FM1诱导的巨噬细胞TLR3、TLR4、MyD88、TRAF-6、TRAM和TRIF的高表达(P<0.05),尤以3 min高、中、低浓度组和6 min高浓度组为显著(P<0.05).结论:银翘散在不同煎煮时间、不同浓度下均可有效抑制甲型流感病毒,尤以3~6 min高浓度组的作用强;不同煎煮时间下的银翘散均能阻断TLR3和TLR4的高表达,并能阻断TLR4信号转导的MyD88依赖和非依赖途径,尤以3 min和6 min组显著,由此推断银翘散的佳煎煮时间可能为煮沸后3 ~6 min.
作者:霍炳杰;常靓;刘羽;李梅;刘亚娴;陈林伟;蔡宝昌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评定LC-MS法测定血浆中麦冬皂苷D'浓度的不确定度.方法:对测定方法的全过程进行分析,建立评定其不确定度的数学模型,确定影响不确定度的因素并对各个不确定度因素进行评估,计算合成不确定度并进行扩展.结果:置信概率P为95%时,血浆中低(35.10 μg/L)、中(280.80 μg/L)、高(702.00μg/L)浓度麦冬皂苷D'的扩展不确定度分别为:6.22、7.64、76.50 μg/L.结论:本方法适用于LC-MS法测定人血浆中麦冬皂苷D'浓度的不确定度评定.
作者:董晓茜;杨瑞;张世良;唐思;夏素霞;李国信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探讨冠心病合并高血压发病各阶段的中医证候类型及证候特征.方法:应用文献学、量表学等研究方法,运用三轮德尔菲法,研制专家调查问卷,并开发冠心病常见合并病临床研究问卷调查系统,进行全国多中心、大样本的临床一线专家调查,共收集1504份合格问卷,将系统输出的数据文件构建冠心病常见合并病三维结构化关联数据库,使用SAS统计分析软件,运用频数、决策树、聚类分析等数理统计方法对数据结果进行统计分析,归纳出冠心病合并高血压4个阶段的证候类型及证候特征.结果:冠心病合并高血压0期包括肝郁气滞证、肝阳上亢证;冠心病合并高血压1期包括气火失调证、肝肾阴虚证;冠心病合并高血压2期包括痰热扰心证、络虚阳升证;冠心病合并高血压3期包括土虚木亢证、肝阳化风证.结论:冠心病合并高血压在发病各阶段的总体趋势体现了疾病由轻至重,由简至繁的变化过程.运用聚类分析数理统计方法研究冠心病合并高血压的证候类型及证候特征具有一定的实用性和科学性.
作者:张明雪;李京;李涵;易丹辉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通过对比冠心病心肾阳虚证与非心肾阳虚证患者间动脉弹性改变情况,发现其动脉改变的特点,同时探讨冠心病心肾阳虚患者动脉弹性改变与心功能、心脏重构的关系,藉此初步阐释“心主血脉”的现代意义.方法:收集冠心病患者99例,其中心肾阳虚型51例,非心肾阳虚型48例.以心超测定心功能、心脏重构指标及主动脉血流剪切率(SRs),同时检测动脉弹性指标,即心脏脚踝血管指数(CAVI)、踝臂指数(ABI),比较两组间动脉弹性的差别,并研究心脏功能与动脉弹性变化相关性.结果:与非心肾阳虚证组比较,心肾阳虚证患者NYHA分级高、EF低,Ea下降、E/Ea升高,左室收缩期、舒张期内径明显增大,提示其心脏收缩和舒张功能受损、伴随左室重构;心肾阳虚证组CAVI明显升高,提示动脉弹性降低.相关性分析发现,CAVI与NYHA分级呈显著正相关,ABI与NYHA分级呈显著负相关,ABI与EF成显著正相关,提示心脏收缩功能越低下,动脉弹性越差;此外,CAVI与年龄呈显著正相关,提示年龄越大动脉弹性越差.结论:心肾阳虚证冠心病患者表现为心功能减退、心室重构的同时伴随动脉弹性的明显降低,动脉弹性减退与心功能下降呈显著相关.
作者:贾美君;周宇芳;蒋梅先;周颖;韩栋;徐燕;阮小芬;姚成增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评价经皮穴位电刺激对行胸腔镜肺癌根治术患者血清中S100-β和NSE的含量以及患者术后认知功能障碍发生率的影响.方法:共选取择期行胸腔镜肺癌根治术患者60例,应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N组患者不做经皮穴位电刺激,E组患者麻醉诱导前30min选取内关、足三里2个穴位对进行电刺激并持续至术毕,观察两组患者术后血清学指标NSE和S100-β水平及术后认知功能障碍发生率之间的差异.结果:与N组相比,E组NSE和S100-β水平(P<0.05)以及POCD的发生率均较低(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经皮穴位电刺激内关、足三里穴可降低行胸腔镜肺癌根治术患者患者术后认知功能障碍的发生率.
作者:李秀艳;魏巍;滕秀飞;杨延超;黄昕;朱俊超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探讨分析常规西医联合凉血化斑汤治疗过敏性紫癜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9月-2014年9月治疗的100例过敏性紫癜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进行分组,其中对照组50例患者给予常规西医治疗,观察组50例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联合凉血化斑汤进行治疗.治疗后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经不同治疗后,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92.00%)明显高于对照组(64.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1.42,P<0.05);经过不同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皮疹平均消退时间(6.21±1.45)d、关节肿痛缓解时间(12.25±3.51)d及消化道症状改善时间(3.78±1.56)d均明显短于对照组(12.44±2.35、18.75-±4.52、8.01±2.89)d,统计学上有意义(t=15.95、8.03、9.11,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Alb、IgG水平相近,统计学上无意义(t =0.19、1.13,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Alb水平(5.77±1.45) g/L、IgG水平(4.65±1.26) g/L均明显低于对照组(11.26±3.65、9.54±2.71)g/L.结论:对过敏性紫癜患者应用常规西医联合凉血化斑汤治疗效果显著,可使紫癜消退,避免耐药性的产生,有助于患者疾病的恢复,减少术后疾病的复发.
作者:黄昭前;姚红霞;林丽娥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探讨在规范化治疗高血压的基础上,加用麝香通心漓丸对高血压患者心肌纤维化的影响.方法:60例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0例及麝香通心滴丸治疗组30例.对照组采用“氨氯地平加/或比索洛尔”等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麝香通心滴丸,每天3次,每次2粒,观察6个月.所有患者在治疗开始及治疗结束时,行动态血压检测及血清Ⅰ型前胶原、Ⅲ型前胶原、透明质酸和层黏蛋白浓度测定.结果:与对照组相比,麝香通心滴丸治疗组患者血清Ⅰ型前胶原、Ⅲ型前胶原、透明质酸和层黏蛋白浓度水平明显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和P<0.01),治疗组的24h舒张压、白天舒张压水平较对照组下降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麝香通心滴丸可以改善高血压患者心肌纤维化程度.
作者:俞军海;曹盛盛;陈檀琦;何志鹏;吴琪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系统评价电针刺激不同腧穴组对血虚大鼠外周血细胞及胸腺指数的影响,为临床研究提供实验数据,促进腧穴处方规范化的研究.方法:按照红细胞计数进行随机分组,将50只大鼠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对照组,益气补血组,健运脾胃组,联合运用组,每组10只.电针治疗8d后,观察大鼠的外周血细胞计数;骨髓有核细胞计数及脾、胸腺指数指标的变化.结果:3个电针组中外周血细胞计数、脾脏和胸腺指数均升高,其中以健运脾胃组和联合运用组疗效显著(P<0.05),益气补血组变化不明显,尤其与对照组相比,骨髓有核细胞计数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联合组相比,健运脾胃疗效确实优于益气生血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健运脾胃组与联合运用组相比,亦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3个电针组均能改善血虚大鼠症状,联合运用组效果优于益气补血组及健运脾胃组.
作者:杨晶;宿红起;冷雪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研究温肾益气颗粒对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大鼠模型肺组织炎症因子的变化.方法:将50只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温肾益气颗粒高剂量组、温肾益气颗粒中剂量组、温肾益气颗粒低剂量组,每组10只,采用熏香烟加气管滴注脂多糖法建立COPD大鼠模型,观察大鼠日常状态,EHSA法测定大鼠肺组织匀浆液TNF-α、IL-8、IL-17A的含量,HE染色检查肺部病理改变.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造模组大鼠的肺组织炎症因子含量明显升高;出现COPD症状,日常状态较差,肺组织病理变化明显;温肾益气颗粒高中剂量组能够减轻肺组织的病变程度,减轻炎症反应;与模型组相比,温肾益气颗粒高、中剂量组能明显降低肺组织TNF-α、IL-8、IL-17A的含量,日常活动与模型组相比较好;温肾益气颗粒低剂量组细胞因子与模型组相比,没有明显变化.结论:温肾益气颗粒能够降低大鼠肺组织中细胞因子的含量,减轻肺组织感染程度.
作者:吴庆国;陈晔;江劲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研究中药组方对阴虚内热型系统性红斑狼疮的疗效及对Th1/Th2平衡的调节作用,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14年12月-2015年12月我院收治的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9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4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西药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中药组方治疗,测量两组治疗前后血清白细胞介素-2(IL-2)、白细胞介素-4(IL-4)和白细胞介素-10(IL-10)水平,比较两组治疗前、后SLEDAI评分和中医证候评分,并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77.78%(35/45)显著高于对照组的46.67% (21/45),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IL-2、IL-4和IL-10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IL-2显著增加,IL-10显著降低,且研究组IL-2高于对照组,IL-10低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IL-4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IL-4显著降低,对照组IL-4明显增加,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SLEDAI评分和中医证候评分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SLEDAI评分和中医证候评分显著降低,且研究组显著低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组方治疗阴虚内热型系统性红斑狼疮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对Th1/Th2的平衡具有调节作用.
作者:堵建岗;沈建国;王卫兰;陆琪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探讨中药独一味口腔贴膜的研制及其在口腔溃疡治疗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自2013年6月-2015年6月期间医院收治的口腔溃疡患者300例,依据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空白组、对照组、实验组各100例.空白组不给于任何药物治疗,对照组采用未添加独一味成分的口腔贴膜治疗,实验组采用独一味口腔贴膜治疗.3组疗程均为5d.比较3组治疗疗效、疼痛缓解时间和溃疡愈合时间,治疗前后唾液IgG水平变化,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及随访6个月复发情况.结果:实验组治疗总有效率(98.00%)高于空白组(35.00%)和对照组(81.00%)(P<0.05);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81.00%)高于空白组(35.00%)(P<0.05);实验组疼痛缓解时间和溃疡愈合时间均明显优于空白组和对照组(P<0.05);对照组疼痛缓解时间和溃疡愈合时间均明显优于空白组(P<0.05);实验组和对照组唾液IgG水平治疗后明显降低,且低于空白组(P<0.05);实验组唾液IgG水平治疗后低于对照组(P<0.05);3组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实验组治疗后随访6个月复发率(3.00%)低于空白组(48.00)和对照组(15.00%)(P<0.05);对照组治疗后随访6个月复发率(15.00%)低于空白组(48.00)(P<0.05).结论:中药独一味口腔贴膜的研制及其在口腔溃疡治疗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显著,安全可靠,复发率低,具有重要研究价值.
作者:徐斌;石宇远;汪柳静;陈吉俊;余静;徐明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对比甲钴胺注射液、血栓通联合安诺治疗仪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观察.方法:2014年6月-2015年6月收治的90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按照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45例.对照组患者进行甲钴胺注射液静脉滴注+安诺治疗仪配合治疗,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血栓通配合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运动神经传导速度(MNCV)及感觉神经传导速度(SNCV)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试验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97.78%)高于对照组(84.45%),但差异在统计学上无意义(P>0.05);但试验组患者周围神经传导速度(60.27±3.93)m/s、(54.98±5.24) m/s、(55.67±5.14) m/s、(61.73±3.21)m/s明显高于对照组(50.28±4.23) m/s、(44.11 ±4.19)m/s、(42.57±5.46) m/s、(43.38±6.17) m/s,其差异在统计学上有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经治疗后的不良反应发生率(6,67%)对照组(8.89%)较相近,其差异在统计学上无意义(P>0.05).结论:应用甲钴胺注射液、血栓通联合安诺治疗仪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进行治疗,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明显差异,其临床总有效率及患者周围神经传导速度均有提高,具有较好的短期临床效果,但远期的临床效果还需要通过长期随访和加大样本量来进一步证实.
作者:周丽华;琚枫;陈清华;王毅;符茂雄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研究宽筋藤水提液镇痛抗炎作用.方法:给药组小鼠分别给予宽筋藤水提液高、中、低剂量(15.6,7.8,3.9 g/kg)灌胃,1次/d,连续灌胃给药7d,采用醋酸扭体法和福尔马林致痛法进行镇痛实验研究,采用腹腔毛细管通透增加法和二甲苯致小鼠耳肿胀法进行抗炎实验研究,观察宽筋藤水提液的镇痛抗炎作用.结果:给药组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宽筋藤水提液能显著减少冰醋酸刺激引起的小鼠扭体反应次数(P <0.05,n=10);小鼠福尔马林致痛实验在第Ⅰ时相、第Ⅱ时相的舔足及抖足累积时间均显著缩短(P<0.05或P<0.01,n=10);宽筋藤水提液高、低剂量能显著抑制二甲苯引起的小鼠耳廓肿胀度(P <0.01,n=10),具有较强的肿胀抑制作用;宽筋藤水提液的中剂量组对冰醋酸刺激小鼠腹腔毛细管通透性增加试验有显著抑制作用,炎症因子的渗出率显著降低(P <0.05,n=10).结论:宽筋藤水提液对小鼠有镇痛抗炎作用.
作者:吴凤荣;曾聪彦;戴卫波;高玉桥;胡莹;林慧 刊期: 2016年第07期
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是一种以结肠黏膜慢性炎症和溃疡形成为特点的慢性非特异性疾病,原因不明,发病机制复杂.NF-κB是一种核转录因子,参与多种炎症和免疫基因的转录与表达.笔者查阅近几年关于中医药通过6条信号通路介导核因子-κB(NF-κB)治疗UC的文献并进行了总结,旨在为今后研究中药治疗UC提供重要依据.
作者:郑烈;戴彦成;张亚利;陈璇;戴悦婷;陈得良;唐志鹏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探讨人参皂苷Rg3对原代培养人喉鳞癌细胞中SIX1、TGF-μ、VEGF-C表达的影响.方法:培养原代人喉鳞癌细胞,待细胞稳定传代后将其分为3组:A组(正常对照组)、B组(顺铂对照组)、C组(Rg3处理组).Western blot及细胞爬片免疫荧光检测各组细胞SIX1、TGF-β及VEGF-C蛋白的表达.RT-PCR检测各组细胞SIX1、TGF-μ及VEGF-C mRNA的表达.结果:正常对照组细胞SIX1、TGF-β及VEGF-C蛋白及其mRNA表达均呈现强阳性.同正常对照组相比,顺铂对照组及Rg3处理组细胞TGF-μ表达无明显变化,SIX1及VEGF-C蛋白及其mRNA表达下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同顺铂对照组相比,Rg3处理组细胞TGF-β表达无明显变化,SIX1及VEGF-C蛋白及mRNA表达出现了明显下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Rg3能够通过降低人喉鳞癌细胞SIX1表达下调VEGF-C蛋白表达,进一步抑制喉鳞癌淋巴转移.同时提示,Rg3有比顺铂更强的抑制喉鳞癌淋巴转移的作用.
作者:张继华;陈帅;董凯峰;苏静;李丹;王来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治疗HP相关消化性溃疡(脾胃虚弱证)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随机对照方法,将90例符合脾胃虚弱证HP相关性消化性溃疡诊断标准的患者,分为中药组、西药组和中西医结合组,每组各30例,中药组口服除幽颗粒,西药组予西药3联疗法,中西医结合组联合除幽颗粒和3联疗法,疗程均为2周,治疗结束后采用临床疗效、Hp清除率和中医症状积分进行综合疗效评价.结果:①临床疗效比较:中药组、西药组、中西医结合组分别是93.33%、53.33%、96.66%;中药组、中西结合组与西药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②Hp清除率比较:3组分别为73.33%、90.00%、93.33%;中药组与中西结合组、西药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1或P<0.05);而中西医结合组与西药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③中医症状积分比较:3组患者治疗前后临床症状明显改善(P<0.01);治疗后中药组、中西医结合组与西药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而中西医结合组与中药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除幽颗粒联合西药三联疗法治疗Hp相关性消化性溃疡(脾胃虚弱证)疗效确切,综合疗效优于单纯使用西药或中药,且安全性良好,不良反应小.
作者:王振东;崔翔;王峰;邓勤;曾霞;华鹏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通过动物实验,研究小儿喘咳液合苍耳子散抗哮喘气道重塑作用及机理.方法:将135只大鼠随机分成空白组、模型组、西药组、喘咳液组、大、中、小剂量及合方大、中、小剂量组9个组,每组15只,进行哮喘气道重塑模型制备,分别采用不同的干预方案,观察各组大鼠过敏性鼻炎叠加量化积分、血清TGF-β1表达及对肺支气管形态的影响.结果:喘咳液大剂量组及合方大剂量组与模型组相比,引喘70 d后过敏性鼻炎叠加积分下降,差异有显著性(P<0.05);喘咳液大剂量组及合方大剂量组与空白组相比,TGF-β1水平下降,差异有显著性(P<0.05);西药组、喘咳液各剂量组及合方各剂量组与模型组相比,TGF-β1水平明显下降,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病理检查可见小儿喘咳液合苍耳子散能使气道重塑大鼠支气管炎症明显改善,并减轻气道平滑肌增厚及管腔狭窄.结论:小儿咳喘液及合方可改善过敏性鼻炎症状,其治疗哮喘的机制之一可能是通过降低TGF-β1的水平,从而抑制平滑肌增殖,减少胶原合成及沉积、形成纤维化,减轻哮喘气道炎症,预防气道重塑的发生.
作者:黄钢花;黎凯燕;黎世明;刘华;罗菲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类风湿性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是一种慢性自身免疫性疾病,以滑膜组织增生、关节软骨进行性破坏为主要特征.RA的发生与发展与多条细胞信号通路有关,但到目前为止,对其具体的发病机制还不十分明确,所以西药治疗RA的效果不尽如人意.RA属中医“痹证”范畴,中医药治疗RA有悠久的历史,取得了效好的疗效.就近年来对RA的细胞信号通路机制及中药治疗RA方面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为今后中药治疗RA的研究提供参考.
作者:陈晓俊;王健英;金素安;何世民;张磊;袁颖 刊期: 2016年第0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