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除幽颗粒联合三联疗法治疗脾胃虚弱证幽门螺杆菌相关胃消化性溃疡的临床研究

王振东;崔翔;王峰;邓勤;曾霞;华鹏

关键词:除幽颗粒, 三联疗法, 脾胃虚弱证, 消化性溃疡, 幽门螺旋杆菌
摘要: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治疗HP相关消化性溃疡(脾胃虚弱证)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随机对照方法,将90例符合脾胃虚弱证HP相关性消化性溃疡诊断标准的患者,分为中药组、西药组和中西医结合组,每组各30例,中药组口服除幽颗粒,西药组予西药3联疗法,中西医结合组联合除幽颗粒和3联疗法,疗程均为2周,治疗结束后采用临床疗效、Hp清除率和中医症状积分进行综合疗效评价.结果:①临床疗效比较:中药组、西药组、中西医结合组分别是93.33%、53.33%、96.66%;中药组、中西结合组与西药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②Hp清除率比较:3组分别为73.33%、90.00%、93.33%;中药组与中西结合组、西药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1或P<0.05);而中西医结合组与西药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③中医症状积分比较:3组患者治疗前后临床症状明显改善(P<0.01);治疗后中药组、中西医结合组与西药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而中西医结合组与中药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除幽颗粒联合西药三联疗法治疗Hp相关性消化性溃疡(脾胃虚弱证)疗效确切,综合疗效优于单纯使用西药或中药,且安全性良好,不良反应小.
中华中医药学刊杂志相关文献
  • 百药煎发酵过程中没食子酸含量动态变化的研究

    目的:HPLC法测定百药煎发酵过程中没食子酸含量的动态变化,为百药煎发酵时间终点提供依据.方法:HPLC法检测百药煎在不同的发酵时间段性状及没食子酸含量,比较五倍子和百药煎色谱图的变化.结果:百药煎在18 h之内外观性状特征及没食子酸的含量在12 h以内变化不明显;发酵24 h外观表面开始少量薄白霜,48 h长满白霜,发酵60h长少量棕色孢子,没食子酸的含量为215.6 mg/g;60 h后没食子酸的含量开始降低,66 h以后百药煎表面开始变黄变黑,144 h表面长满棕黑色孢子,没食子酸含量降至0.04%.结论发酵时间对没食子酸的含量影响较大,发酵60h百药煎没食子酸含量达到高,提示60h可能是百药煎的佳发酵时间.

    作者:孙翼飞;张振凌;李柯柯;胡婷婷;张娟;王瑞生;李军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中医综合治疗方案对不同突出节段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中医综合治疗方法对不同突出节段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临床疗效,为临床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4年10月医院收治的98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病变节段不同分为A组:腰4~5突出症,B组:腰5~骶1突出症,C组:多节段腰椎间盘突出,均采用中医综合治疗方法,连续治疗4个疗程,对比分析3组临床疗效差异,治疗前后JOA(日本骨科协会评估治疗分数)、VAS评分(视觉模拟评分)变化,血清白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变化,记录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治疗后随访1年记录复发情况.结果:治疗后3组总有效率、复发率具有统计学差异(x2=10.857 6,x2=6.142 4,P<0.05),两两比较A、B两组总有效率、复发率无显著性差异,A、C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x2=8.880 5,P<0.05),B、C两组总有效率比较有统计学差异(x2=4.862 0,P<0.05);与治疗前比较,3组治疗后JOA评分均明显增加,VAS评分均明显减少(P<0.05);治疗后A、B组JOA评分及VAS评分与C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3组IL-6、TNF-α水平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治疗后3组IL-6、TNF-α水平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不同节段中重度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采用中医综合治疗方案临床疗效明显,其中以单节段腰4~5或腰5~骶1椎间盘突出症疗效相对较好.

    作者:韩广敬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小儿喘咳液合苍耳子散对哮喘大鼠气道重塑影响的研究

    目的:通过动物实验,研究小儿喘咳液合苍耳子散抗哮喘气道重塑作用及机理.方法:将135只大鼠随机分成空白组、模型组、西药组、喘咳液组、大、中、小剂量及合方大、中、小剂量组9个组,每组15只,进行哮喘气道重塑模型制备,分别采用不同的干预方案,观察各组大鼠过敏性鼻炎叠加量化积分、血清TGF-β1表达及对肺支气管形态的影响.结果:喘咳液大剂量组及合方大剂量组与模型组相比,引喘70 d后过敏性鼻炎叠加积分下降,差异有显著性(P<0.05);喘咳液大剂量组及合方大剂量组与空白组相比,TGF-β1水平下降,差异有显著性(P<0.05);西药组、喘咳液各剂量组及合方各剂量组与模型组相比,TGF-β1水平明显下降,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病理检查可见小儿喘咳液合苍耳子散能使气道重塑大鼠支气管炎症明显改善,并减轻气道平滑肌增厚及管腔狭窄.结论:小儿咳喘液及合方可改善过敏性鼻炎症状,其治疗哮喘的机制之一可能是通过降低TGF-β1的水平,从而抑制平滑肌增殖,减少胶原合成及沉积、形成纤维化,减轻哮喘气道炎症,预防气道重塑的发生.

    作者:黄钢花;黎凯燕;黎世明;刘华;罗菲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标本配穴”温针灸联合头背部推拿治疗脑梗死后失眠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标本配穴”温针灸联合头背部推拿治疗脑梗死后失眠的疗效,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90例脑梗死后失眠患者随机分为针推组、针灸组及西药组,每组30例.针推组给予“标本配穴”温针灸结合头背部推拿干预治疗,针灸组给予单纯“标本配穴”温针灸治疗,西药组给予口服艾司唑仑片.观察和比较3组患者治疗前、治疗结束时及治疗结束后4周时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进行血液流变学检测,比较3组治疗后的近期疗效和远期疗效.结果:①与治疗前比较,治疗结束时各组PSQI评分均明显下降(P<0.05);与治疗结束时比较,治疗后4周.针推组和针灸组两组睡眠情况无明显反复(P>0.05),西药组则明显反复(P<0.05).②与治疗前比较,治疗结束时针推组和针灸组各血流变指标均明显下降(P<0.05),且针推组下降程度明显高于针灸组(P<0.05),而西药组各血流变指标变化不明显(P>0.05).③针推组的近期和远期临床总有效率均明显优于其他两组(P<0.05).结论:“标本配穴”温针灸联合头背部推拿能显著降低脑梗死后失眠患者的血液粘稠度,有效改善睡眠质量,具有较好的近期和远期疗效.

    作者:郝建波;周焕娇;王云翠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温肾益气颗粒对慢性阻塞性肺病大鼠模型肺组织炎症因子变化的影响研究

    目的:研究温肾益气颗粒对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大鼠模型肺组织炎症因子的变化.方法:将50只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温肾益气颗粒高剂量组、温肾益气颗粒中剂量组、温肾益气颗粒低剂量组,每组10只,采用熏香烟加气管滴注脂多糖法建立COPD大鼠模型,观察大鼠日常状态,EHSA法测定大鼠肺组织匀浆液TNF-α、IL-8、IL-17A的含量,HE染色检查肺部病理改变.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造模组大鼠的肺组织炎症因子含量明显升高;出现COPD症状,日常状态较差,肺组织病理变化明显;温肾益气颗粒高中剂量组能够减轻肺组织的病变程度,减轻炎症反应;与模型组相比,温肾益气颗粒高、中剂量组能明显降低肺组织TNF-α、IL-8、IL-17A的含量,日常活动与模型组相比较好;温肾益气颗粒低剂量组细胞因子与模型组相比,没有明显变化.结论:温肾益气颗粒能够降低大鼠肺组织中细胞因子的含量,减轻肺组织感染程度.

    作者:吴庆国;陈晔;江劲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中药离体经皮吸收实验研究现况与统计分析

    目的:挖掘与分析中药离体经皮吸收实验研究现况.方法:分别以“经皮吸收”、“透皮吸收”为检索词,以1975年1月1日-2015年8月14日为检索时限,检索中国知识资源总库(CNKI)相关经皮吸收文献,依据文献纳入和排除标准,提取中药经皮吸收实验研究信息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符合纳入标准的文献1026篇,其中离体经皮吸收实验953篇.结论:文献分析法能够从整体上认识中药离体经皮吸收现况与发展趋势,为今后中药经皮吸收的实验研究提供参考.

    作者:宁一宁;刘博琳;王哲;张会宗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H型高血压不同中医证型间相关指标的比较

    目的:通过相关客观指标的比较,探讨H型高血病患者不同中医证型的差异性特征.方法:根据中医辨证论治,将90例H型高血压病患者分为肝火亢盛、痰湿壅盛、阴虚阳亢、阴阳两虚4型.比较各证型间年龄、性别、病程、血压、体重指数(BMI)、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MT)、斑块大小及性质、脉搏波传导速度(PWV)、踝臂指数(ABI)、心脏射血分数、每搏输出量、高敏C反应蛋白(hs-CRP)、血脂等指标.结果:各证型间年龄、性别比、体重指数、病程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肝火亢盛型患者年龄小于其余3型,病程短于其余3型.肝火亢盛型、痰湿壅盛型、阴虚阳亢型男性患者居多.阴虚阳亢型患者体重指数低于肝火亢盛型、痰湿壅盛型.各证型间合并心律失常者所占百分比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阴阳两虚型患者更多见合并有心律失常.各证型间高血压病1级者所占百分比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阴阳两虚型中高血压病1级少见.各证型间混合斑所占比例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痰湿壅盛型更多见混合斑.各证型间左右两侧PWV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肝火亢盛型患者PWV较其他证型更高.各证型间TG、TC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肝火亢盛型患者TG、TC较其他证型更高.结论:H型高血压病的肝火亢盛型更多见年轻、初发者,且肝火亢盛型患者PWV、TG、TC较其他证型更高;痰湿壅盛型更多见混合斑,阴阳两虚型更多见合并心律失常.

    作者:杜文婷;章怡祎;张娜;毛美娇;刘萍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miRNA在PRL型垂体瘤患者血清中的表达

    目的:探索PRL型垂体瘤患者血清中miRNA表达的差异.方法:先后采用miRNA基因芯片技术及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PRL型垂体瘤患者和正常人群血清中的miRNA表达谱.结果:第1次筛选获得了28个PRL型垂体瘤相关miRNA,与正常人相比,有25个低表达,3个高表达;第2次验证筛选后,获得了3个差异性表达的miRNA,分别为:hsa-let-7e、hsa-miR-138、hsa-miR-26b.结论:血清中miRNA的异常表达参与了PRL型垂体瘤的发病机制.

    作者:徐川;张怀璧;康继辉;张秋娟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流行疾病防治的伦理原则

    流行疾病的防治,不仅要从医学上加以研究,更应该从哲学、社会科学上加以研究.以公共健康原则、预防为主原则、尊重生命原则、公正原则、知情原则为根本要求的伦理指导原则,是流行疾病防治的重要理论基础.

    作者:魏锦京;哈刚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扶正解毒法改善肺癌分子靶向治疗获得性耐药

    以吉非替尼为代表的分子靶向药物是肺癌领域的里程碑.获得性耐药是制约肺癌分子靶向药物疗效的瓶颈.中医认为:正气亏虚、余毒内蕴是导致获得性耐药的基本病机,扶正解毒是治疗的主要法则.临床与基础研究证明基于扶正解毒治则的中药复方能够改善分子靶向治疗获得性耐药.中医药的优势在于整体调节,与专注于精准治疗的分子靶向药物相结合,有可能发挥宏观与微观的协同效应,成为肺癌治疗的创新模式.

    作者:刘浩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右归丸调控老龄肾阳虚免疫相关基因表达水平的研究

    目的:研究右归丸对老龄肾阳虚体质干预前后其免疫相关基因定量表达水平的差异,探讨右归丸调控的分子靶向.方法:基于课题组前期获得的老龄肾阳虚证差异基因表达谱,筛选免疫相关差异表达基因28条.纳入老龄肾阳虚体质者,给予右归丸治疗28 d,以肾阳虚半定量诊断标准进行疗效评价,采用RT-PCR技术检测右归丸对老龄肾阳虚干预前后28条免疫相关基因的定量表达水平差异.结果:28条免疫相关基因经右归丸干预前后有7条基因存在表达水平差异.结论:经PCR验证的老龄肾阳虚免疫相关差异表达基因集中反映了肾阳亏虚对免疫系统功能的影响,提示肾阳虚体质与肿瘤发生可能存在某种关联机制.

    作者:许嗣立;崔珈铭;李炜弘;史年刚;朱霁虹;乔卫龙;田璐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中药组方对阴虚内热型系统性红斑狼疮的疗效及对Th1/Th2平衡的调节作用

    目的:研究中药组方对阴虚内热型系统性红斑狼疮的疗效及对Th1/Th2平衡的调节作用,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14年12月-2015年12月我院收治的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9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4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西药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中药组方治疗,测量两组治疗前后血清白细胞介素-2(IL-2)、白细胞介素-4(IL-4)和白细胞介素-10(IL-10)水平,比较两组治疗前、后SLEDAI评分和中医证候评分,并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77.78%(35/45)显著高于对照组的46.67% (21/45),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IL-2、IL-4和IL-10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IL-2显著增加,IL-10显著降低,且研究组IL-2高于对照组,IL-10低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IL-4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IL-4显著降低,对照组IL-4明显增加,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SLEDAI评分和中医证候评分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SLEDAI评分和中医证候评分显著降低,且研究组显著低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组方治疗阴虚内热型系统性红斑狼疮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对Th1/Th2的平衡具有调节作用.

    作者:堵建岗;沈建国;王卫兰;陆琪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基于数学形态学的病理性附加肺音时频谱图分析

    对病理性附加肺音进行即时识别和分析,是监控呼吸系统病情和不断改进治疗方法的十分必要的手段.提出了典型病理性附加肺音进行STFT和小波变换后的特征频谱图像模型,并根据这一模型设计出病理性附加肺音识别方法.这一方法与国际上各种基于学习或统计的病理性附加肺音识别方法比较,具有直观的优势和鲁棒的特点.

    作者:张柯欣;王雪峰;魏巍;龙哲;王春武;赵宏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麝香通心滴丸对高血压心肌纤维化的影响

    目的:探讨在规范化治疗高血压的基础上,加用麝香通心漓丸对高血压患者心肌纤维化的影响.方法:60例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0例及麝香通心滴丸治疗组30例.对照组采用“氨氯地平加/或比索洛尔”等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麝香通心滴丸,每天3次,每次2粒,观察6个月.所有患者在治疗开始及治疗结束时,行动态血压检测及血清Ⅰ型前胶原、Ⅲ型前胶原、透明质酸和层黏蛋白浓度测定.结果:与对照组相比,麝香通心滴丸治疗组患者血清Ⅰ型前胶原、Ⅲ型前胶原、透明质酸和层黏蛋白浓度水平明显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和P<0.01),治疗组的24h舒张压、白天舒张压水平较对照组下降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麝香通心滴丸可以改善高血压患者心肌纤维化程度.

    作者:俞军海;曹盛盛;陈檀琦;何志鹏;吴琪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红杆铁皮石斛与青杆铁皮石斛茎不同部位主要有效成分含量测定

    目的:比较西双版纳地区红杆铁皮石斛与青杆铁皮石斛茎上、中、下3个部位的多糖含量、甘露糖含量、甘露糖与葡萄糖峰面积比的差异.方法:采用苯酚-浓硫酸法测定多糖含量,柱前衍生化HPLC法测定甘露糖含量及甘露糖与葡萄糖峰面积比.结果:多糖含量,红杆铁皮石斛茎上、中部明显高于青杆铁皮石斛茎上、中部,而红杆铁皮石斛茎下部明显低于青杆铁皮石斛茎下部;甘露糖含量,红杆铁皮石斛上、中、下3个部位均明显高于青杆铁皮石斛;甘露糖与葡萄糖峰面积比,红杆铁皮石斛上、中、下3个部位均明显低于青杆铁皮石斛.红杆铁皮石斛的多糖含量、甘露糖含量及甘露糖与葡萄糖峰面积比均达到2015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标准,青杆铁皮石斛仅多糖含量达到2015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标准.结论:同一地区的红杆铁皮石斛与青杆铁皮石斛茎上、中、下3个部位主要有效成分含量有明显的差异,建议在临床用药过程中将红杆铁皮石斛与青杆铁皮石斛分开使用,同时将铁皮石斛按其茎上、中、下3个部位进行分级,为铁皮石斛种质资源品质评价及临床用药提供实验基础.

    作者:张蓓蓓;龚雪媛;黄真;钟晓明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人参皂苷Rg3对原代人喉鳞癌细胞SIX1、TGF-β、VEGF-C表达的影响

    目的:探讨人参皂苷Rg3对原代培养人喉鳞癌细胞中SIX1、TGF-μ、VEGF-C表达的影响.方法:培养原代人喉鳞癌细胞,待细胞稳定传代后将其分为3组:A组(正常对照组)、B组(顺铂对照组)、C组(Rg3处理组).Western blot及细胞爬片免疫荧光检测各组细胞SIX1、TGF-β及VEGF-C蛋白的表达.RT-PCR检测各组细胞SIX1、TGF-μ及VEGF-C mRNA的表达.结果:正常对照组细胞SIX1、TGF-β及VEGF-C蛋白及其mRNA表达均呈现强阳性.同正常对照组相比,顺铂对照组及Rg3处理组细胞TGF-μ表达无明显变化,SIX1及VEGF-C蛋白及其mRNA表达下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同顺铂对照组相比,Rg3处理组细胞TGF-β表达无明显变化,SIX1及VEGF-C蛋白及mRNA表达出现了明显下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Rg3能够通过降低人喉鳞癌细胞SIX1表达下调VEGF-C蛋白表达,进一步抑制喉鳞癌淋巴转移.同时提示,Rg3有比顺铂更强的抑制喉鳞癌淋巴转移的作用.

    作者:张继华;陈帅;董凯峰;苏静;李丹;王来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电针对心肌缺血大鼠细胞凋亡指数及miRNAs表达影响的研究

    目的:探讨电针内关穴(电针组)对心肌缺血大鼠细胞凋亡相关微小核糖核酸(miRNA)表达的影响,以期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30只Wistar雄性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和电针组,每组10只.模型组和电针组以盐酸异丙肾上腺素2 mg/(kg·d)背部皮下注射14 d的方法制备心肌缺血大鼠模型;正常组注射等量生理盐水.电针组在造模后选取内关穴进行电针,每天1次,共21 d.运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各组大鼠血清CK、CK-MB及VCAM-1的表达量;TUNEL法检测心肌细胞凋亡指数(AI)值;Real time PCR法检测心肌细胞miRNA-133a、miRNA-133b、miRNA-208、miRNA-499的表达量.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血清CK、CK-MB、VCAM-1表达升高;心肌细胞凋亡指数增多;心肌细胞miRNA-133a、miRNA-133b表达降低,miRNA-208、miRNA-499表达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电针组上述指标均明显低于模型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电针内关穴可有效防治心肌缺血,其保护作用可能与上调心肌miRNA-133a、miRNA-133b的表达,抑制miRNA-208、miRNA-499的表达有关.

    作者:卢继东;吴松;刘建民;杨书侠;望庐山;周焕娇;王华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中药影响类风湿性关节炎信号通路的研究进展

    类风湿性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是一种慢性自身免疫性疾病,以滑膜组织增生、关节软骨进行性破坏为主要特征.RA的发生与发展与多条细胞信号通路有关,但到目前为止,对其具体的发病机制还不十分明确,所以西药治疗RA的效果不尽如人意.RA属中医“痹证”范畴,中医药治疗RA有悠久的历史,取得了效好的疗效.就近年来对RA的细胞信号通路机制及中药治疗RA方面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为今后中药治疗RA的研究提供参考.

    作者:陈晓俊;王健英;金素安;何世民;张磊;袁颖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健肾Ⅱ号胶囊质量标准研究

    目的:建立健肾Ⅱ号胶囊的质量标准.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TLC)对健肾Ⅱ号胶囊中女贞子、盐锁阳、当归、肉苁蓉、黄芪进行定性鉴别;采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对健肾Ⅱ号胶囊中有效成分红景天苷、儿茶素、阿魏酸同时进行定量测定.结果:薄层色谱鉴别方法专属性强,重现性好;红景天苷、儿茶素、阿魏酸质量浓度的线性范围为0.825~495 μg·mL-1(r=0.999 4,n=6)、0.567 ~ 340 μg·mL-1(r=0.999 1,n=6)、0.550~440 μg·mL-1(r =0.999 9,n=6),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8.13%、98.16%、98.05%,RSD分别为1.31%(n=6)、1.15%(n=6)、1.78%(n=6).结论:建立的质量控制方法简便易行、准确度高、专属性强,能有效控制健肾Ⅱ号胶囊的质量.

    作者:牛倩倩;陈梦钰;焦海胜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中药单体成分抗抑郁研究进展

    抑郁症以高患病率、高复发率、高致残率、高自杀率的特点使其成为严重影响人类生活质量和社会经济发展的公共卫生和社会问题.药物治疗是应对抑郁症的首要武器.中药在抑郁症治疗上取得了一定进展,应加强抗抑郁中药研究,从中药中筛选有效的活性成分,为临床新型抗抑郁药物研发提供理论依据.

    作者:王睿;刘吉成;罗春娟;刘立琨;周丽;张琪;张晓杰 刊期: 2016年第07期

中华中医药学刊杂志

中华中医药学刊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主办:中华中医药学会 ,辽宁中医药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