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中药单体成分抗抑郁研究进展

王睿;刘吉成;罗春娟;刘立琨;周丽;张琪;张晓杰

关键词:抑郁症, 单体, 中药
摘要:抑郁症以高患病率、高复发率、高致残率、高自杀率的特点使其成为严重影响人类生活质量和社会经济发展的公共卫生和社会问题.药物治疗是应对抑郁症的首要武器.中药在抑郁症治疗上取得了一定进展,应加强抗抑郁中药研究,从中药中筛选有效的活性成分,为临床新型抗抑郁药物研发提供理论依据.
中华中医药学刊杂志相关文献
  • 流行疾病防治的伦理原则

    流行疾病的防治,不仅要从医学上加以研究,更应该从哲学、社会科学上加以研究.以公共健康原则、预防为主原则、尊重生命原则、公正原则、知情原则为根本要求的伦理指导原则,是流行疾病防治的重要理论基础.

    作者:魏锦京;哈刚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温肾益气颗粒对慢性阻塞性肺病大鼠模型肺组织炎症因子变化的影响研究

    目的:研究温肾益气颗粒对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大鼠模型肺组织炎症因子的变化.方法:将50只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温肾益气颗粒高剂量组、温肾益气颗粒中剂量组、温肾益气颗粒低剂量组,每组10只,采用熏香烟加气管滴注脂多糖法建立COPD大鼠模型,观察大鼠日常状态,EHSA法测定大鼠肺组织匀浆液TNF-α、IL-8、IL-17A的含量,HE染色检查肺部病理改变.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造模组大鼠的肺组织炎症因子含量明显升高;出现COPD症状,日常状态较差,肺组织病理变化明显;温肾益气颗粒高中剂量组能够减轻肺组织的病变程度,减轻炎症反应;与模型组相比,温肾益气颗粒高、中剂量组能明显降低肺组织TNF-α、IL-8、IL-17A的含量,日常活动与模型组相比较好;温肾益气颗粒低剂量组细胞因子与模型组相比,没有明显变化.结论:温肾益气颗粒能够降低大鼠肺组织中细胞因子的含量,减轻肺组织感染程度.

    作者:吴庆国;陈晔;江劲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骨碎补对膝骨性关节炎模型兔滑膜细胞凋亡机制的实验研究

    目的:观察骨碎补对兔膝骨性关节炎滑膜细胞凋亡Fas、Fasl蛋白因子的影响.方法:将24只新西兰兔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骨碎补治疗组、维固力(硫酸氨基葡萄糖)对照组,每组6只实验动物.采用左后肢伸直位管型石膏固定的方法造成膝骨性关节炎的动物模型,固定时间为6周.造模成功后,治疗组按1.5g/(kg·d)剂量灌胃给予骨碎补,对照组按70 mg/(kg·d)剂量灌胃给予硫酸氨基葡萄糖,模型组和正常组按同等剂量胃饲给予生理盐水.治疗4周后,观察滑膜细胞形态学改变、滑膜细胞凋亡情况及Fas、Fasl蛋白表达水平.结果:骨碎补治疗组、硫酸氨基葡萄糖对照组TUNEL阳性标记的滑膜细胞数均较多,高于正常组(P<0.01),却显著低于模型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骨碎补治疗组、硫酸氨基葡萄糖对照组均可以下调兔膝OA模型Fas、FasL的表达,其蛋白表达水平明显高于正常组(P<0.01),低于模型组(P<0.01).两组组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说明骨碎补下调Fas、FasL的蛋白表达水平强于硫酸氨基葡萄糖.结论:骨碎补能抑制骨性关节炎滑膜细胞的过度凋亡且效用优于硫酸氨基葡萄糖.

    作者:金连峰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右归丸调控老龄肾阳虚免疫相关基因表达水平的研究

    目的:研究右归丸对老龄肾阳虚体质干预前后其免疫相关基因定量表达水平的差异,探讨右归丸调控的分子靶向.方法:基于课题组前期获得的老龄肾阳虚证差异基因表达谱,筛选免疫相关差异表达基因28条.纳入老龄肾阳虚体质者,给予右归丸治疗28 d,以肾阳虚半定量诊断标准进行疗效评价,采用RT-PCR技术检测右归丸对老龄肾阳虚干预前后28条免疫相关基因的定量表达水平差异.结果:28条免疫相关基因经右归丸干预前后有7条基因存在表达水平差异.结论:经PCR验证的老龄肾阳虚免疫相关差异表达基因集中反映了肾阳亏虚对免疫系统功能的影响,提示肾阳虚体质与肿瘤发生可能存在某种关联机制.

    作者:许嗣立;崔珈铭;李炜弘;史年刚;朱霁虹;乔卫龙;田璐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中医综合治疗方案对不同突出节段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中医综合治疗方法对不同突出节段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临床疗效,为临床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4年10月医院收治的98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病变节段不同分为A组:腰4~5突出症,B组:腰5~骶1突出症,C组:多节段腰椎间盘突出,均采用中医综合治疗方法,连续治疗4个疗程,对比分析3组临床疗效差异,治疗前后JOA(日本骨科协会评估治疗分数)、VAS评分(视觉模拟评分)变化,血清白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变化,记录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治疗后随访1年记录复发情况.结果:治疗后3组总有效率、复发率具有统计学差异(x2=10.857 6,x2=6.142 4,P<0.05),两两比较A、B两组总有效率、复发率无显著性差异,A、C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x2=8.880 5,P<0.05),B、C两组总有效率比较有统计学差异(x2=4.862 0,P<0.05);与治疗前比较,3组治疗后JOA评分均明显增加,VAS评分均明显减少(P<0.05);治疗后A、B组JOA评分及VAS评分与C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3组IL-6、TNF-α水平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治疗后3组IL-6、TNF-α水平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不同节段中重度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采用中医综合治疗方案临床疗效明显,其中以单节段腰4~5或腰5~骶1椎间盘突出症疗效相对较好.

    作者:韩广敬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清肺通络膏对大鼠呼吸道合胞病毒肺炎肺组织MAPK信号通路的影响

    目的:通过观察清肺通络膏及其拆方对大鼠呼吸道合胞病毒肺炎肺组织MAPK信号通路的影响,探讨清肺通络膏对大鼠呼吸道合胞病毒肺炎的防治机制.方法:以呼吸道合胞病毒滴鼻感染大鼠,治疗组分别予清肺通络膏全方、主药和辅药干预.感染病毒后第7天,实时荧光定量PCR(real time RT-PCR)检测大鼠肺组织中p38、ERK、JNK mRNA的含量,western blot的方法观察肺组织中p-p38、p-ERK、p-JNK蛋白水平.结果:正常组和模型组肺组织中均可检测到p38、ERK2、JNK1 mRNA表达及p-p38、p-ERK、p-JNK蛋白表达,但模型组明显高于正常组(P<0.05).治疗组中清肺通络膏全方组p38、ERK2、JNK1 mRNA表达及p-p38、p-ERK、p-JNK蛋白表达低,与主药组、辅药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大鼠时激活了MAPK信号通路,清肺通络膏全方组能较好的抑制MAPK信号通路的活化,且优于主药及辅药组.

    作者:张秀英;王雪峰;刘小雪;王艺欢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经皮穴位电刺激对行胸腔镜肺癌根治术患者术后认知功能的影响

    目的:评价经皮穴位电刺激对行胸腔镜肺癌根治术患者血清中S100-β和NSE的含量以及患者术后认知功能障碍发生率的影响.方法:共选取择期行胸腔镜肺癌根治术患者60例,应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N组患者不做经皮穴位电刺激,E组患者麻醉诱导前30min选取内关、足三里2个穴位对进行电刺激并持续至术毕,观察两组患者术后血清学指标NSE和S100-β水平及术后认知功能障碍发生率之间的差异.结果:与N组相比,E组NSE和S100-β水平(P<0.05)以及POCD的发生率均较低(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经皮穴位电刺激内关、足三里穴可降低行胸腔镜肺癌根治术患者患者术后认知功能障碍的发生率.

    作者:李秀艳;魏巍;滕秀飞;杨延超;黄昕;朱俊超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miRNA在PRL型垂体瘤患者血清中的表达

    目的:探索PRL型垂体瘤患者血清中miRNA表达的差异.方法:先后采用miRNA基因芯片技术及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PRL型垂体瘤患者和正常人群血清中的miRNA表达谱.结果:第1次筛选获得了28个PRL型垂体瘤相关miRNA,与正常人相比,有25个低表达,3个高表达;第2次验证筛选后,获得了3个差异性表达的miRNA,分别为:hsa-let-7e、hsa-miR-138、hsa-miR-26b.结论:血清中miRNA的异常表达参与了PRL型垂体瘤的发病机制.

    作者:徐川;张怀璧;康继辉;张秋娟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中药独一味口腔贴膜的研制及其在口腔溃疡治疗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探讨

    目的:探讨中药独一味口腔贴膜的研制及其在口腔溃疡治疗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自2013年6月-2015年6月期间医院收治的口腔溃疡患者300例,依据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空白组、对照组、实验组各100例.空白组不给于任何药物治疗,对照组采用未添加独一味成分的口腔贴膜治疗,实验组采用独一味口腔贴膜治疗.3组疗程均为5d.比较3组治疗疗效、疼痛缓解时间和溃疡愈合时间,治疗前后唾液IgG水平变化,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及随访6个月复发情况.结果:实验组治疗总有效率(98.00%)高于空白组(35.00%)和对照组(81.00%)(P<0.05);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81.00%)高于空白组(35.00%)(P<0.05);实验组疼痛缓解时间和溃疡愈合时间均明显优于空白组和对照组(P<0.05);对照组疼痛缓解时间和溃疡愈合时间均明显优于空白组(P<0.05);实验组和对照组唾液IgG水平治疗后明显降低,且低于空白组(P<0.05);实验组唾液IgG水平治疗后低于对照组(P<0.05);3组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实验组治疗后随访6个月复发率(3.00%)低于空白组(48.00)和对照组(15.00%)(P<0.05);对照组治疗后随访6个月复发率(15.00%)低于空白组(48.00)(P<0.05).结论:中药独一味口腔贴膜的研制及其在口腔溃疡治疗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显著,安全可靠,复发率低,具有重要研究价值.

    作者:徐斌;石宇远;汪柳静;陈吉俊;余静;徐明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香砂六君子汤的文献分析研究

    香砂六君子汤是中医的经典名方之一,但其文献研究未见报道.选用“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为资料主要来源,应用布拉德福文献离散律计量分析的研究方法,以1989-2014年研究香砂六君子汤的文献为研究对象,对文献发表年代,期刊分布,文献类型,研究疾病及药理实验等5个方面分别进行统计分析,通过定量描述,揭示其分布特点,探索其研究发展趋势,并对目前的研究所存在的问题进行阐述并提出建议,以期为香砂六君子汤的进一步研究以及传统中医药的继承创新提供参考.

    作者:吕美君;贾连群;王志丹;杨关林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基于聚类分析的冠心病合并高血压中医证候特征研究

    目的:探讨冠心病合并高血压发病各阶段的中医证候类型及证候特征.方法:应用文献学、量表学等研究方法,运用三轮德尔菲法,研制专家调查问卷,并开发冠心病常见合并病临床研究问卷调查系统,进行全国多中心、大样本的临床一线专家调查,共收集1504份合格问卷,将系统输出的数据文件构建冠心病常见合并病三维结构化关联数据库,使用SAS统计分析软件,运用频数、决策树、聚类分析等数理统计方法对数据结果进行统计分析,归纳出冠心病合并高血压4个阶段的证候类型及证候特征.结果:冠心病合并高血压0期包括肝郁气滞证、肝阳上亢证;冠心病合并高血压1期包括气火失调证、肝肾阴虚证;冠心病合并高血压2期包括痰热扰心证、络虚阳升证;冠心病合并高血压3期包括土虚木亢证、肝阳化风证.结论:冠心病合并高血压在发病各阶段的总体趋势体现了疾病由轻至重,由简至繁的变化过程.运用聚类分析数理统计方法研究冠心病合并高血压的证候类型及证候特征具有一定的实用性和科学性.

    作者:张明雪;李京;李涵;易丹辉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扶正解毒法改善肺癌分子靶向治疗获得性耐药

    以吉非替尼为代表的分子靶向药物是肺癌领域的里程碑.获得性耐药是制约肺癌分子靶向药物疗效的瓶颈.中医认为:正气亏虚、余毒内蕴是导致获得性耐药的基本病机,扶正解毒是治疗的主要法则.临床与基础研究证明基于扶正解毒治则的中药复方能够改善分子靶向治疗获得性耐药.中医药的优势在于整体调节,与专注于精准治疗的分子靶向药物相结合,有可能发挥宏观与微观的协同效应,成为肺癌治疗的创新模式.

    作者:刘浩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中医药对NF-κB信号通路介导溃疡性结肠炎治疗进展

    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是一种以结肠黏膜慢性炎症和溃疡形成为特点的慢性非特异性疾病,原因不明,发病机制复杂.NF-κB是一种核转录因子,参与多种炎症和免疫基因的转录与表达.笔者查阅近几年关于中医药通过6条信号通路介导核因子-κB(NF-κB)治疗UC的文献并进行了总结,旨在为今后研究中药治疗UC提供重要依据.

    作者:郑烈;戴彦成;张亚利;陈璇;戴悦婷;陈得良;唐志鹏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电针对心肌缺血大鼠细胞凋亡指数及miRNAs表达影响的研究

    目的:探讨电针内关穴(电针组)对心肌缺血大鼠细胞凋亡相关微小核糖核酸(miRNA)表达的影响,以期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30只Wistar雄性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和电针组,每组10只.模型组和电针组以盐酸异丙肾上腺素2 mg/(kg·d)背部皮下注射14 d的方法制备心肌缺血大鼠模型;正常组注射等量生理盐水.电针组在造模后选取内关穴进行电针,每天1次,共21 d.运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各组大鼠血清CK、CK-MB及VCAM-1的表达量;TUNEL法检测心肌细胞凋亡指数(AI)值;Real time PCR法检测心肌细胞miRNA-133a、miRNA-133b、miRNA-208、miRNA-499的表达量.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血清CK、CK-MB、VCAM-1表达升高;心肌细胞凋亡指数增多;心肌细胞miRNA-133a、miRNA-133b表达降低,miRNA-208、miRNA-499表达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电针组上述指标均明显低于模型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电针内关穴可有效防治心肌缺血,其保护作用可能与上调心肌miRNA-133a、miRNA-133b的表达,抑制miRNA-208、miRNA-499的表达有关.

    作者:卢继东;吴松;刘建民;杨书侠;望庐山;周焕娇;王华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生物力学在膝骨性关节炎中的应用进展

    目的:总结生物力学在膝关节骨性关节炎发病机制及临床治疗中的应用进展.方法:通过对Kneeosteoarthrifis,KOA患者的临床研究和医学网站上检索相关的文献,进行系统的总结.结果:从生物力学的角度解释KOA的发病机制,指导KOA的临床治疗、康复锻炼和自我矫正等方面在临床和研究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结论:在KOA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确的情况下,运用生物力学因素进行解释,可以提供科学有力的理论依据,对KOA的诊疗具有重要意义,也为骨科的临床与研究提供新思路和新方法.

    作者:张礼平;程飞;刘德玉;朱立国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小儿喘咳液合苍耳子散对哮喘大鼠气道重塑影响的研究

    目的:通过动物实验,研究小儿喘咳液合苍耳子散抗哮喘气道重塑作用及机理.方法:将135只大鼠随机分成空白组、模型组、西药组、喘咳液组、大、中、小剂量及合方大、中、小剂量组9个组,每组15只,进行哮喘气道重塑模型制备,分别采用不同的干预方案,观察各组大鼠过敏性鼻炎叠加量化积分、血清TGF-β1表达及对肺支气管形态的影响.结果:喘咳液大剂量组及合方大剂量组与模型组相比,引喘70 d后过敏性鼻炎叠加积分下降,差异有显著性(P<0.05);喘咳液大剂量组及合方大剂量组与空白组相比,TGF-β1水平下降,差异有显著性(P<0.05);西药组、喘咳液各剂量组及合方各剂量组与模型组相比,TGF-β1水平明显下降,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病理检查可见小儿喘咳液合苍耳子散能使气道重塑大鼠支气管炎症明显改善,并减轻气道平滑肌增厚及管腔狭窄.结论:小儿咳喘液及合方可改善过敏性鼻炎症状,其治疗哮喘的机制之一可能是通过降低TGF-β1的水平,从而抑制平滑肌增殖,减少胶原合成及沉积、形成纤维化,减轻哮喘气道炎症,预防气道重塑的发生.

    作者:黄钢花;黎凯燕;黎世明;刘华;罗菲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胀果甘草多糖对小鼠脾淋巴细胞增殖及诱生细胞因子的影响

    目的:研究胀果甘草多糖GiP-B1对小鼠脾淋巴细胞增殖及诱生IL-2、IL-13、TNF-α等细胞因子的影响.方法:采用磺酰罗丹明B(SRB)法检测不同浓度GiP-B1单独作用及其与有丝分裂原ConA、LPS共同作用对小鼠脾淋巴细胞增殖的影响;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SA)法检测不同浓度GiP-B1体外刺激对小鼠脾淋巴细胞诱生白介素-2(IL-2)、白介素-13(IL-13)、肿瘤坏死因子-αt(TNF-α)等细胞因子的影响.结果:GiP-B1在25~100 μg/mL浓度范围内能显著促进小鼠脾淋巴细胞增殖,并与ConA、LPS协同促进T、B淋巴细胞增殖,还能诱导脾淋巴细胞分泌lL-2、TNF-α.结论:GiP-B1具有免疫增强作用.

    作者:热米拉·米吉提;丛媛媛;帕丽达·阿不力孜;米仁沙·牙库甫;赵文慧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中药单体成分抗抑郁研究进展

    抑郁症以高患病率、高复发率、高致残率、高自杀率的特点使其成为严重影响人类生活质量和社会经济发展的公共卫生和社会问题.药物治疗是应对抑郁症的首要武器.中药在抑郁症治疗上取得了一定进展,应加强抗抑郁中药研究,从中药中筛选有效的活性成分,为临床新型抗抑郁药物研发提供理论依据.

    作者:王睿;刘吉成;罗春娟;刘立琨;周丽;张琪;张晓杰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红杆铁皮石斛与青杆铁皮石斛茎不同部位主要有效成分含量测定

    目的:比较西双版纳地区红杆铁皮石斛与青杆铁皮石斛茎上、中、下3个部位的多糖含量、甘露糖含量、甘露糖与葡萄糖峰面积比的差异.方法:采用苯酚-浓硫酸法测定多糖含量,柱前衍生化HPLC法测定甘露糖含量及甘露糖与葡萄糖峰面积比.结果:多糖含量,红杆铁皮石斛茎上、中部明显高于青杆铁皮石斛茎上、中部,而红杆铁皮石斛茎下部明显低于青杆铁皮石斛茎下部;甘露糖含量,红杆铁皮石斛上、中、下3个部位均明显高于青杆铁皮石斛;甘露糖与葡萄糖峰面积比,红杆铁皮石斛上、中、下3个部位均明显低于青杆铁皮石斛.红杆铁皮石斛的多糖含量、甘露糖含量及甘露糖与葡萄糖峰面积比均达到2015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标准,青杆铁皮石斛仅多糖含量达到2015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标准.结论:同一地区的红杆铁皮石斛与青杆铁皮石斛茎上、中、下3个部位主要有效成分含量有明显的差异,建议在临床用药过程中将红杆铁皮石斛与青杆铁皮石斛分开使用,同时将铁皮石斛按其茎上、中、下3个部位进行分级,为铁皮石斛种质资源品质评价及临床用药提供实验基础.

    作者:张蓓蓓;龚雪媛;黄真;钟晓明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银翘散在不同煎煮时间下体外抑制流感病毒及对小鼠巨噬细胞Toll样受体及其下游信号转导通路的影响

    目的:观察并比较银翘散在不同煎煮时间下体外抑制甲型流感病毒FM1株的作用,及其含药血清对FM1刺激小鼠巨噬细胞Ana-1株Toll样受体及其下游信号转导通路的影响,探讨银翘散的抗病毒作用及其佳煎煮时间.方法:采用血凝试验观察银翘散在不同煎煮时间、不同浓度下体外抑制流感病毒及对流感病毒感染鸡胚的预防和治疗作用;用FM1刺激巨噬细胞Ana-1,同时给予不同煎煮时间的银翘散含药血清进行干预,培养24h后提取细胞RNA,应用实时定量PCR方法测定TLR3、TLR4及其下游信号转导通路MyD88、TRAF-6、TRAM和TRIF mRNA的表达.结果:与病毒对照组比较,银翘散在不同煎煮时间、不同浓度下均可直接抑制FM1株的活性,其抑制作用时间从1h持续到24h,其中以3 min高、中浓度组抑制作用强;银翘散各组对流感病毒感染鸡胚均有一定的预防和保护作用,其中以3 min高、中浓度组和6 min高浓度组的作用强(P<0.05).银翘散在不同煎煮时间下的含药血清均能显著降低FM1诱导的巨噬细胞TLR3、TLR4、MyD88、TRAF-6、TRAM和TRIF的高表达(P<0.05),尤以3 min高、中、低浓度组和6 min高浓度组为显著(P<0.05).结论:银翘散在不同煎煮时间、不同浓度下均可有效抑制甲型流感病毒,尤以3~6 min高浓度组的作用强;不同煎煮时间下的银翘散均能阻断TLR3和TLR4的高表达,并能阻断TLR4信号转导的MyD88依赖和非依赖途径,尤以3 min和6 min组显著,由此推断银翘散的佳煎煮时间可能为煮沸后3 ~6 min.

    作者:霍炳杰;常靓;刘羽;李梅;刘亚娴;陈林伟;蔡宝昌 刊期: 2016年第07期

中华中医药学刊杂志

中华中医药学刊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主办:中华中医药学会 ,辽宁中医药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