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斌;石宇远;汪柳静;陈吉俊;余静;徐明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分泌性中耳炎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5年1月期间于医院接受检查并确诊的94例分泌性中耳炎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就诊顺序随机分为两组,各47例.对照组患者采取单纯西医治疗,观察组患者采取中西医结合治疗,对比临床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治愈率为67.86%,有效率为95.74%与对照组治愈率(45.76%)和有效率(76.60%)比较均有明显提高,差异显著(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纯音气导听阈(25.11 ±9.96)dB HL和气骨导差(3.48±1.96) dB HL与治疗前和对照组比较均有明显降低,差异显著(P<0.05).随访期间,观察组患者复发率为4.26%,与对照组19.15%比较有明显提高,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8.51%,与对照组23.40%比较有明显降低,差异显著(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分泌性中耳炎疗效显著,能够有效提高患者治愈率,改善其听力学指标,且复发率较低,不良反应较少,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作者:邓启华;冯勇军;曾春荣 刊期: 2016年第07期
香砂六君子汤是中医的经典名方之一,但其文献研究未见报道.选用“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为资料主要来源,应用布拉德福文献离散律计量分析的研究方法,以1989-2014年研究香砂六君子汤的文献为研究对象,对文献发表年代,期刊分布,文献类型,研究疾病及药理实验等5个方面分别进行统计分析,通过定量描述,揭示其分布特点,探索其研究发展趋势,并对目前的研究所存在的问题进行阐述并提出建议,以期为香砂六君子汤的进一步研究以及传统中医药的继承创新提供参考.
作者:吕美君;贾连群;王志丹;杨关林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探究解毒胶囊对乳腺增生大鼠乳腺组织中VEGF和bFGF表达的影响.方法:选取50只12周龄SD雌性未孕大鼠随机分为5组(正常组、模型组、方药组、三苯氧胺组、乳癖消组),每组各10只.对于模型组和3个治疗组进行乳腺增生模型的复制,造模成功后,方药组、三苯氧胺组、乳癖组分别给予解毒胶囊、三苯氧胺、乳癖消的水溶液灌胃.治疗4周后,光镜下观察各组大鼠乳腺组织的病理变化.用免疫组化和QPCR检测各组大鼠乳腺组织VEGF和bFGF表达情况.结果:光镜下可见乳腺增生大鼠模型复制成功,且解毒胶囊有治疗作用.免疫组化结果显示正常组乳腺组织内VEGF、bFGF呈阴性或弱阳性表达;模型组的VEGF、bFGF呈强阳性表达,显著高于正常组(P<0.01);而治疗三组的VEGF、bFGF阳性表达明显减轻,显著低于模型组(P<0.01);方药组乳腺组织内VEGF、bFGF的表达要明显低于乳癖消组(P<0.01、P<0.05),与三苯氧胺组相比无统计学差异.QPCR结果显示模型组与正常组相比VEGF和bFGF呈现高表达(P<0.01);治疗组(方药组、三苯氧胺组、乳癖消组)与模型组相比,VEGF和bFGF表达均减弱(P<0.01);其中方药组及三苯氧胺组比乳癖消组减弱明显(P<0.01),其比较结果均有统计学差异.而方药组与三苯氧胺组相比,结果没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解毒胶囊能够干预乳腺增生大鼠的乳腺组织VEGF和bFGF的表达情况,对乳腺增生有调节和治疗作用.
作者:谷丽艳;解静茹;刘齐;李佳奕;张明雪;谷鸣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探讨小柴胡汤辅助化疗对晚期肺癌患者炎性因子与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2012年5月-2014年11月间接受住院治疗的晚期肺癌患者112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56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单纯化疗,观察组患者接受小柴胡汤辅助化疗,比较两组炎性因子、免疫功能、治疗效果、不良反应.结果:近期疗效:观察组有效率、疾病控制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46.43% vs 23.21%,78.57% vs60.71%)(x2=4.223~6.648,P<0.05);炎性因子:观察组患者血清C反应蛋白(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6(IL-6)水平低于对照组患者(t=14.101~17.437,P<0.05);免疫功能:观察组CD4+、CD4+/CD8+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CD8+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t=3.185~7.007,P<0.05);不良反应:观察组白细胞减少、血小板减少、血红蛋白下降、肾功能损害、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明显低于对照组(x2 =3.953~6.038,P<0.05).结论:小柴胡汤辅助化疗有助于缓解晚期肺癌患者全身炎症状态,改善免疫功能,减少不良反应,提高治疗效果.
作者:唐婷婷;施贝德;陈小会;周晖;田国燕;章亮;顾磊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探讨中药独一味口腔贴膜的研制及其在口腔溃疡治疗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自2013年6月-2015年6月期间医院收治的口腔溃疡患者300例,依据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空白组、对照组、实验组各100例.空白组不给于任何药物治疗,对照组采用未添加独一味成分的口腔贴膜治疗,实验组采用独一味口腔贴膜治疗.3组疗程均为5d.比较3组治疗疗效、疼痛缓解时间和溃疡愈合时间,治疗前后唾液IgG水平变化,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及随访6个月复发情况.结果:实验组治疗总有效率(98.00%)高于空白组(35.00%)和对照组(81.00%)(P<0.05);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81.00%)高于空白组(35.00%)(P<0.05);实验组疼痛缓解时间和溃疡愈合时间均明显优于空白组和对照组(P<0.05);对照组疼痛缓解时间和溃疡愈合时间均明显优于空白组(P<0.05);实验组和对照组唾液IgG水平治疗后明显降低,且低于空白组(P<0.05);实验组唾液IgG水平治疗后低于对照组(P<0.05);3组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实验组治疗后随访6个月复发率(3.00%)低于空白组(48.00)和对照组(15.00%)(P<0.05);对照组治疗后随访6个月复发率(15.00%)低于空白组(48.00)(P<0.05).结论:中药独一味口腔贴膜的研制及其在口腔溃疡治疗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显著,安全可靠,复发率低,具有重要研究价值.
作者:徐斌;石宇远;汪柳静;陈吉俊;余静;徐明 刊期: 2016年第07期
通过对古代本草、古代方剂和2010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一部中苍术功用的比较,确认历代本草所载基本功用已被药典收录.但由古本草提炼出来的行气解郁、活血祛瘀、辟秽、止痉、退热、止痒、止痛、生津止渴及通便功能,以及古代含苍术复方用于虚损、疮疡、月水不调、疟疾、诸痛、时气、跌打损伤、痞满等病症,《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未曾收录.综合古今,初步确认辟秽、活血祛瘀、止痉、解毒敛疮、止痛、消痞散结、止痒及补益是苍术的潜在功用.
作者:姜开运;梁茂新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观察并比较银翘散在不同煎煮时间下体外抑制甲型流感病毒FM1株的作用,及其含药血清对FM1刺激小鼠巨噬细胞Ana-1株Toll样受体及其下游信号转导通路的影响,探讨银翘散的抗病毒作用及其佳煎煮时间.方法:采用血凝试验观察银翘散在不同煎煮时间、不同浓度下体外抑制流感病毒及对流感病毒感染鸡胚的预防和治疗作用;用FM1刺激巨噬细胞Ana-1,同时给予不同煎煮时间的银翘散含药血清进行干预,培养24h后提取细胞RNA,应用实时定量PCR方法测定TLR3、TLR4及其下游信号转导通路MyD88、TRAF-6、TRAM和TRIF mRNA的表达.结果:与病毒对照组比较,银翘散在不同煎煮时间、不同浓度下均可直接抑制FM1株的活性,其抑制作用时间从1h持续到24h,其中以3 min高、中浓度组抑制作用强;银翘散各组对流感病毒感染鸡胚均有一定的预防和保护作用,其中以3 min高、中浓度组和6 min高浓度组的作用强(P<0.05).银翘散在不同煎煮时间下的含药血清均能显著降低FM1诱导的巨噬细胞TLR3、TLR4、MyD88、TRAF-6、TRAM和TRIF的高表达(P<0.05),尤以3 min高、中、低浓度组和6 min高浓度组为显著(P<0.05).结论:银翘散在不同煎煮时间、不同浓度下均可有效抑制甲型流感病毒,尤以3~6 min高浓度组的作用强;不同煎煮时间下的银翘散均能阻断TLR3和TLR4的高表达,并能阻断TLR4信号转导的MyD88依赖和非依赖途径,尤以3 min和6 min组显著,由此推断银翘散的佳煎煮时间可能为煮沸后3 ~6 min.
作者:霍炳杰;常靓;刘羽;李梅;刘亚娴;陈林伟;蔡宝昌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探讨冠心病合并高血压发病各阶段的中医证候类型及证候特征.方法:应用文献学、量表学等研究方法,运用三轮德尔菲法,研制专家调查问卷,并开发冠心病常见合并病临床研究问卷调查系统,进行全国多中心、大样本的临床一线专家调查,共收集1504份合格问卷,将系统输出的数据文件构建冠心病常见合并病三维结构化关联数据库,使用SAS统计分析软件,运用频数、决策树、聚类分析等数理统计方法对数据结果进行统计分析,归纳出冠心病合并高血压4个阶段的证候类型及证候特征.结果:冠心病合并高血压0期包括肝郁气滞证、肝阳上亢证;冠心病合并高血压1期包括气火失调证、肝肾阴虚证;冠心病合并高血压2期包括痰热扰心证、络虚阳升证;冠心病合并高血压3期包括土虚木亢证、肝阳化风证.结论:冠心病合并高血压在发病各阶段的总体趋势体现了疾病由轻至重,由简至繁的变化过程.运用聚类分析数理统计方法研究冠心病合并高血压的证候类型及证候特征具有一定的实用性和科学性.
作者:张明雪;李京;李涵;易丹辉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分析中风病虚实证候演变特征及与预后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中风病例520例发病后3、7、14、21、28、90 d的证候演变特征及与预后相关性.结果:中风发病初期,内风证表现为明显,3d后比例降低;内火证、痰湿证与气虚证在不同时间点的比例均较高.单因素分析,气虚证、痰热、痰热持续组NIHSS评分均显著较高,BI评分均显著较低(P<0.01).多因素分析,气虚证与痰热持续是中风预后的独立因素(P<0.01).结论:中风病虚实证候与患者预后相关,气虚证及痰热为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应准确评价证候,对症治疗.
作者:崔战军;曹琚敏;赵雪超;刘霞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探讨中医综合治疗方法对不同突出节段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临床疗效,为临床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4年10月医院收治的98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病变节段不同分为A组:腰4~5突出症,B组:腰5~骶1突出症,C组:多节段腰椎间盘突出,均采用中医综合治疗方法,连续治疗4个疗程,对比分析3组临床疗效差异,治疗前后JOA(日本骨科协会评估治疗分数)、VAS评分(视觉模拟评分)变化,血清白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变化,记录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治疗后随访1年记录复发情况.结果:治疗后3组总有效率、复发率具有统计学差异(x2=10.857 6,x2=6.142 4,P<0.05),两两比较A、B两组总有效率、复发率无显著性差异,A、C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x2=8.880 5,P<0.05),B、C两组总有效率比较有统计学差异(x2=4.862 0,P<0.05);与治疗前比较,3组治疗后JOA评分均明显增加,VAS评分均明显减少(P<0.05);治疗后A、B组JOA评分及VAS评分与C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3组IL-6、TNF-α水平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治疗后3组IL-6、TNF-α水平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不同节段中重度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采用中医综合治疗方案临床疗效明显,其中以单节段腰4~5或腰5~骶1椎间盘突出症疗效相对较好.
作者:韩广敬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评价经皮穴位电刺激对行胸腔镜肺癌根治术患者血清中S100-β和NSE的含量以及患者术后认知功能障碍发生率的影响.方法:共选取择期行胸腔镜肺癌根治术患者60例,应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N组患者不做经皮穴位电刺激,E组患者麻醉诱导前30min选取内关、足三里2个穴位对进行电刺激并持续至术毕,观察两组患者术后血清学指标NSE和S100-β水平及术后认知功能障碍发生率之间的差异.结果:与N组相比,E组NSE和S100-β水平(P<0.05)以及POCD的发生率均较低(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经皮穴位电刺激内关、足三里穴可降低行胸腔镜肺癌根治术患者患者术后认知功能障碍的发生率.
作者:李秀艳;魏巍;滕秀飞;杨延超;黄昕;朱俊超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探讨分析常规西医联合凉血化斑汤治疗过敏性紫癜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9月-2014年9月治疗的100例过敏性紫癜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进行分组,其中对照组50例患者给予常规西医治疗,观察组50例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联合凉血化斑汤进行治疗.治疗后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经不同治疗后,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92.00%)明显高于对照组(64.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1.42,P<0.05);经过不同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皮疹平均消退时间(6.21±1.45)d、关节肿痛缓解时间(12.25±3.51)d及消化道症状改善时间(3.78±1.56)d均明显短于对照组(12.44±2.35、18.75-±4.52、8.01±2.89)d,统计学上有意义(t=15.95、8.03、9.11,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Alb、IgG水平相近,统计学上无意义(t =0.19、1.13,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Alb水平(5.77±1.45) g/L、IgG水平(4.65±1.26) g/L均明显低于对照组(11.26±3.65、9.54±2.71)g/L.结论:对过敏性紫癜患者应用常规西医联合凉血化斑汤治疗效果显著,可使紫癜消退,避免耐药性的产生,有助于患者疾病的恢复,减少术后疾病的复发.
作者:黄昭前;姚红霞;林丽娥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研究宽筋藤水提液镇痛抗炎作用.方法:给药组小鼠分别给予宽筋藤水提液高、中、低剂量(15.6,7.8,3.9 g/kg)灌胃,1次/d,连续灌胃给药7d,采用醋酸扭体法和福尔马林致痛法进行镇痛实验研究,采用腹腔毛细管通透增加法和二甲苯致小鼠耳肿胀法进行抗炎实验研究,观察宽筋藤水提液的镇痛抗炎作用.结果:给药组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宽筋藤水提液能显著减少冰醋酸刺激引起的小鼠扭体反应次数(P <0.05,n=10);小鼠福尔马林致痛实验在第Ⅰ时相、第Ⅱ时相的舔足及抖足累积时间均显著缩短(P<0.05或P<0.01,n=10);宽筋藤水提液高、低剂量能显著抑制二甲苯引起的小鼠耳廓肿胀度(P <0.01,n=10),具有较强的肿胀抑制作用;宽筋藤水提液的中剂量组对冰醋酸刺激小鼠腹腔毛细管通透性增加试验有显著抑制作用,炎症因子的渗出率显著降低(P <0.05,n=10).结论:宽筋藤水提液对小鼠有镇痛抗炎作用.
作者:吴凤荣;曾聪彦;戴卫波;高玉桥;胡莹;林慧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探讨并研究稳心颗粒治疗老年慢性性心律失常的临床疗效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以医院自2014年8月-2015年10月收治的老年慢性心律失常患者9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两组,每组各30例.其中对照组采用常规药物复方丹参进行治疗,研究组采用复方丹参+稳心颗粒进行治疗.对两组患者采用不同的方式进行治疗后,比较两组患者的PR间期、心率以及治疗状况.结果:研究组患者总有效为91.1%,对照组总有效为64.4%,两组差距较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治疗后的PR间期及心率的变化均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差距较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术后出现心悸、心绞痛、低血压的不良反应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差距较明显,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对老年慢性心律失常患者采用稳心颗粒治疗的患者,能够有效的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且能够有效的减少患者的心肌功能,整体预后效果较好,无明显并发症状况.患者以及患者家属较为满意,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作者:刘静;张霞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类风湿性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是一种慢性自身免疫性疾病,以滑膜组织增生、关节软骨进行性破坏为主要特征.RA的发生与发展与多条细胞信号通路有关,但到目前为止,对其具体的发病机制还不十分明确,所以西药治疗RA的效果不尽如人意.RA属中医“痹证”范畴,中医药治疗RA有悠久的历史,取得了效好的疗效.就近年来对RA的细胞信号通路机制及中药治疗RA方面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为今后中药治疗RA的研究提供参考.
作者:陈晓俊;王健英;金素安;何世民;张磊;袁颖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通过对比冠心病心肾阳虚证与非心肾阳虚证患者间动脉弹性改变情况,发现其动脉改变的特点,同时探讨冠心病心肾阳虚患者动脉弹性改变与心功能、心脏重构的关系,藉此初步阐释“心主血脉”的现代意义.方法:收集冠心病患者99例,其中心肾阳虚型51例,非心肾阳虚型48例.以心超测定心功能、心脏重构指标及主动脉血流剪切率(SRs),同时检测动脉弹性指标,即心脏脚踝血管指数(CAVI)、踝臂指数(ABI),比较两组间动脉弹性的差别,并研究心脏功能与动脉弹性变化相关性.结果:与非心肾阳虚证组比较,心肾阳虚证患者NYHA分级高、EF低,Ea下降、E/Ea升高,左室收缩期、舒张期内径明显增大,提示其心脏收缩和舒张功能受损、伴随左室重构;心肾阳虚证组CAVI明显升高,提示动脉弹性降低.相关性分析发现,CAVI与NYHA分级呈显著正相关,ABI与NYHA分级呈显著负相关,ABI与EF成显著正相关,提示心脏收缩功能越低下,动脉弹性越差;此外,CAVI与年龄呈显著正相关,提示年龄越大动脉弹性越差.结论:心肾阳虚证冠心病患者表现为心功能减退、心室重构的同时伴随动脉弹性的明显降低,动脉弹性减退与心功能下降呈显著相关.
作者:贾美君;周宇芳;蒋梅先;周颖;韩栋;徐燕;阮小芬;姚成增 刊期: 2016年第07期
对病理性附加肺音进行即时识别和分析,是监控呼吸系统病情和不断改进治疗方法的十分必要的手段.提出了典型病理性附加肺音进行STFT和小波变换后的特征频谱图像模型,并根据这一模型设计出病理性附加肺音识别方法.这一方法与国际上各种基于学习或统计的病理性附加肺音识别方法比较,具有直观的优势和鲁棒的特点.
作者:张柯欣;王雪峰;魏巍;龙哲;王春武;赵宏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探讨在规范化治疗高血压的基础上,加用麝香通心漓丸对高血压患者心肌纤维化的影响.方法:60例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0例及麝香通心滴丸治疗组30例.对照组采用“氨氯地平加/或比索洛尔”等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麝香通心滴丸,每天3次,每次2粒,观察6个月.所有患者在治疗开始及治疗结束时,行动态血压检测及血清Ⅰ型前胶原、Ⅲ型前胶原、透明质酸和层黏蛋白浓度测定.结果:与对照组相比,麝香通心滴丸治疗组患者血清Ⅰ型前胶原、Ⅲ型前胶原、透明质酸和层黏蛋白浓度水平明显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和P<0.01),治疗组的24h舒张压、白天舒张压水平较对照组下降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麝香通心滴丸可以改善高血压患者心肌纤维化程度.
作者:俞军海;曹盛盛;陈檀琦;何志鹏;吴琪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探讨跟骨Sanders Ⅱ型骨折患者应用中药内服联合外侧L形切口跟骨钢板内固定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本院骨科收治的58例跟骨SandersⅡ型骨折患者进行本次研究,并按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29例患者.对照组患者仅给予外侧L形切口跟骨钢板内固定术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则采用中药内服联合外侧L形切口跟骨钢板内固定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骨折恢复情况,手术前后X线片Bohler角的测量值及并发症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总有效率(96.55%)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的(72.41%),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手术后Bohler角测量值(28.93±2.78)明显高于对照组的(24.49 ±2.85),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并发症的总发生率(6.9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4.48%),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跟骨Sanders Ⅱ型骨折患者应用中药内服联合外侧L形切口跟骨钢板内固定术治疗,临床疗效显著,患者恢复较快,并发症少,安全可靠.
作者:王庆丰;武理国;李哲明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通过观察清肺通络膏及其拆方对大鼠呼吸道合胞病毒肺炎肺组织MAPK信号通路的影响,探讨清肺通络膏对大鼠呼吸道合胞病毒肺炎的防治机制.方法:以呼吸道合胞病毒滴鼻感染大鼠,治疗组分别予清肺通络膏全方、主药和辅药干预.感染病毒后第7天,实时荧光定量PCR(real time RT-PCR)检测大鼠肺组织中p38、ERK、JNK mRNA的含量,western blot的方法观察肺组织中p-p38、p-ERK、p-JNK蛋白水平.结果:正常组和模型组肺组织中均可检测到p38、ERK2、JNK1 mRNA表达及p-p38、p-ERK、p-JNK蛋白表达,但模型组明显高于正常组(P<0.05).治疗组中清肺通络膏全方组p38、ERK2、JNK1 mRNA表达及p-p38、p-ERK、p-JNK蛋白表达低,与主药组、辅药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大鼠时激活了MAPK信号通路,清肺通络膏全方组能较好的抑制MAPK信号通路的活化,且优于主药及辅药组.
作者:张秀英;王雪峰;刘小雪;王艺欢 刊期: 2016年第0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