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微血管减压术治疗面肌痉挛162例临床分析

费冰

关键词:面肌痉挛, 微血管减压术
摘要:目的 探讨微血管减压术治疗面肌痉挛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2012年1月至2016年12月收治的162例面肌痉挛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手术技术要点,对手术效果进行评价.结果 面肌痉挛有效共152例占93.8%.结论 显微血管减压术治疗面肌痉挛创伤小,治愈率高,并发症发生率低,是治疗面肌痉挛的有效方法.
浙江创伤外科杂志相关文献
  • 胃十二指肠三角吻合术在胃癌根治术后的安全性和疗效观察

    目的 评价应用腹腔镜下远端胃癌根治胃十二指肠三角吻合术和BillrothⅠ吻合术在胃癌根治术中的安全性和效果.方法 选取于2014年1月至2017年12月本院收治的拟行手术治疗的远端胃癌患者92例,将患者资料上传至中央随机系统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6例,其中观察组行腹腔镜下远端胃癌根治胃十二指肠三角吻合术,对照组行BillrothⅠ吻合术.比较两组患者的术中情况和术后情况,同时记录术后并发症和不良反应.结果 术中两组患者出血量和手术时间就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淋巴结清扫数无统计学意(P>0.05);术后两组患者首次肛门排气时间、首次下床时间、恢复流质饮食时间和术后住院时间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腹腔镜下远端胃癌根治胃十二指肠三角吻合术相较于BillrothⅠ吻合术具有出血少、更易于操作、预后好等优点,是适合远端胃癌患者选择的手术方式.

    作者:张霄鹏;徐晓武;林加宝;徐小盛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陈旧性不稳定型骨质疏松脊柱骨折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陈旧性不稳定型骨质疏松脊柱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自2013年1月至2016年1月于本院收治的陈旧性不稳定型骨质疏松脊柱骨折患者90例,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其中对照组行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方案.观察组行经皮椎体成形术方案.比较两组患者VAS评分以及X线椎体前缘高度水平变化.结果 术前0.5小时两组患者VAS评分比较均无明显差异,具有可比性(P>0.05);术后3天以及30天两组患者VAS评分明显改善,较手术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天以及术后30天两组患者VAS评分无明显差异,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伤椎节段站立位与平卧位X片椎体前缘高度存在差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两组患者伤椎节段站立位与平卧位X片椎体前缘高度较治疗前改善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陈旧性不稳定型骨质疏松脊柱骨折,手术操作相对简单,有效恢复椎体高度缓解患者疼痛,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许宇达;徐荣明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择期手术患者应用右美托咪定与咪达唑仑对记忆功能的影响比较

    目的 比较择期手术患者应用右美托咪定与咪达唑仑对记忆功能的影响.方法 对本院2015年4月至2017年4月收治的80例择期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统计分析,依据麻醉前用药方法将这些患者分为右美托咪定组(n=40)和咪达唑仑组(n=40)两组,对两组患者的AVA/SAI评分、OAA/S评分、 记忆功能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两组患者用药后的AVA/SAI评分、OAA/S评分均显著低于用药前(P<0.05);用药前两组患者的AVA/SAI评分、OAA/S评分之间的差异均不显著(P>0.05),用药后右美托咪定组患者的AVA/SAI评分、OAA/S评分均显著低于咪达唑仑组(P<0.05).两组患者用药后的记忆率均显著低于用药前(P<0.05);用药前两组患者的记忆率之间的差异不显著(P>0.05),用药后右美托咪定组患者的记忆率显著高于咪达唑仑组(P<0.05).结论 择期手术患者应用右美托咪定较咪达唑仑更能有效缓解患者的焦虑情绪,使患者保持警觉/镇静,有效提升患者的记忆率,对记忆功能的影响小,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尤匡掌;应海峰;陈斌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眶上外侧入路在急性期前交通动脉瘤中的疗效分析

    目的 分析眶上外侧入路(LSO)对急性期前交通动脉瘤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2013年9月至2017年3月在本院诊治的90例急性期前交通动脉瘤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5例.对照组患者采用翼点入路(PA)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LSO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情况、术后功能恢复情况及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切口长度、骨质缺损面积及术后不良事件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OS)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LSO治疗在急性期前交通动脉瘤患者中的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申屠华松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锁骨肩峰端骨折钩钢板和解剖钢板临床疗效的比较

    目的 观察比较锁骨肩峰端骨折钩钢板和解剖钢板的治疗效果.方法 收集72例锁骨肩峰端骨折的患者,随机将患者平均分为两组,观察组采用解剖钢板内固定治疗,对照组采用钩钢板内固定治疗;以肩关节视觉模拟评分法(VAS)和Lazzcano标准为评判指标.记录患者术后(第3、7、14天)及随访1年的数据.结果 术后患者在第3天VA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第7、14天VAS评分观察组明显小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周,观察组和对照组的Lazzcano标准为评判优良率分别为:91.67%、83.33%.对照组患者在半年后仍存在疼痛,肩关节活动范围不如观察组;随访1年部分对照组患者还是有肩关节活动疼痛现象存在.结论 对照组患者肩关节活动时疼痛为主的并发症在半年后甚至1年后仍然存在,影响患者的生活,对于锁骨肩峰端骨折,可选择解剖钢板内固定为主,临床可以借鉴.

    作者:王冠军;陆吴超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环乳晕切口治疗乳腺纤维瘤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减轻乳晕区感觉神经损伤的作用探究

    目的 探究环乳晕切口治疗乳腺纤维瘤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减轻乳晕区感觉神经损伤的作用.方法 前瞻性选取2013年1月至2018年1月于本院收治预行手术治疗的乳腺纤维瘤女性患者88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4例.对照组患者进行开放式切除术,观察组患者采用环乳晕切口.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指标,术后6个月并发症发生率及瘢痕愈合情况,术后的舒适程度及乳头乳晕感觉情况.结果 与对照组患者相比,观察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瘢痕长度、切口愈合时间及住院时间均显著减少,并发症发生发生率显著下降,瘢痕愈合显著改善,舒适度显著增加,乳头乳晕感觉情况显著改善(P<0.05).结论 环乳晕切口治疗乳腺纤维瘤的临床效果较好,术后美观性佳,且能够显著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改善术后乳头乳晕感觉,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苏微微;李秀萍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基层医院腹股沟疝临床路径实施效果分析

    目的 研究临床路径在基层医院腹股沟疝无张力修补术的实施效果及探讨其应用价值.方法 由住院病历系统随机抽取缙云县人民医院2011年6月至2015年6月期间病历,将已实施临床路径管理(2012年6月开始实施)的腹股沟疝无张力修补术患者50例设为临床路径组,未实施临床路径管理的腹股沟疝无张力修补术患者50例设为对照组,对比其平均住院时间、平均术前住院时间、平均住院费用、平均药品费用、平均检查费用、术后并发症、患者满意度等临床资料,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临床路径组平均住院时间、平均术前住院时间、平均药品费用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临床路径组平均检查费用、平均住院费用、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临床路径组患者满意度为96.00%,对照组患者满意度为83.00%.结论 腹股沟疝临床路径有利于减轻患者经济负担、缩短住院时间、提高患者满意度,值得在基层医院中推广.

    作者:陈必成;周文斌;李建辉;张珉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重症监护病房创伤后感染并发脓毒症的临床因素分析

    目的 分析重症监护病房创伤后感染并发脓毒症的临床因素.方法 对本院2015年4月至2017年4月收治的114例创伤后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统计分析,依据并发脓毒症情况将这些患者分为并发组(n=84)和未并发组(n=30)两组.对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损伤状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两组患者入院时休克、入ICU1天内液入量、输血、中心置管、有创机械通气、有创机械通气持续时间之间的差异均显著(P<0.05);两组患者的伤口污染程度、ISS评分、NISS评分、SOFA评分、系统功能障碍个数、具体功能障碍系统之间的差异均显著(P<0.05);多因素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显示,重症监护病房创伤后感染并发症脓毒的临床因素包括有创机械通气时间、入院时SOFA评分、系统功能障碍个数(P<0.05).结论 重症监护病房创伤后感染并发脓毒症的临床因素包括有创机械通气时间、入院时SOFA评分、系统功能障碍个数.

    作者:余姚凤;张立群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外侧延长切口切开复位跟骨解剖钛板治疗跟骨骨折32例

    目的 探讨外侧延长切口切开复位跟骨解剖钛板治疗跟骨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32例36足SandersⅡ、Ⅲ、Ⅳ型跟骨骨折患者采用外侧延长切口切开复位跟骨解剖钛板治疗,采用Maryland足部评分系统评价术后功能,分析其临床疗效.结果 随访时间12~24个月,平均15个月,其中优27足,良7足,可2例.术后1例原有糖尿病患者出现切口延迟愈合,1例切口转角处皮缘部分坏死,经换药5周后切口愈合.1例出现距下关节炎,无1例出现腓肠神经损伤.所有患者随访时骨折均正常愈合.结论 外侧延长切口切开复位跟骨解剖钛板是治疗跟骨骨折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

    作者:黎高明;倪红联;谢伟;郑建平;邵文飞;吴向科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子宫捆绑术治疗剖宫产术中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的临床效果

    目的 分析子宫捆绑术治疗剖宫产术中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4年6月至2017年6月医院收治的在剖宫术中子宫收缩乏力所致的产后出血患者68例,将其随机分为研究组(n=34)与对照组(n=34).给予对照组常规止血法治疗,给予研究组子宫捆绑术治疗,对两组临床治疗效果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等进行比较.结果 在治疗总有效率方面,研究组总有效率100.0%明显高于对照组73.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术后2小时出血量、产后恶露干净时间、月经复潮时间方面,研究组与对照组比较均明显缩短,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血红蛋白、血细胞比容及红细胞水平方面,两组术后均较术前明显改善,且研究组改善程度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方面,研究组11.8%与对照组35.3%比较明显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子宫捆绑术治疗剖宫产术中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的疗效显著,能够使患者各项临床指标及血常规指标明显改善,且能够降低术后并发症,疗效安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蒋晶;许敏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TAPP在复发性腹股沟疝患者中的临床效果分析

    目的 分析腹腔镜经腹膜前疝修补技术(TAPP)在复发性腹股沟疝患者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0年7月至2017年7月在本院诊断且符合纳入标准的112例复发性腹股沟疝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6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开放式无张力疝修补术(OTFH)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TAPP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情况、术后疼痛情况及复发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情况及术后疼痛情况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的术后复发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 APP可改善复发性腹股沟疝患者的手术情况,减轻患者疼痛,临床应用价值高.

    作者:姚武根;金国伟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无痛胃镜电凝切除术对增生性胃息肉患者并发症及复发的影响

    目的 探讨无痛胃镜电凝切除术对增生性胃息肉(HGP)患者并发症及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HGP患者100例,随机分为无痛组和常规组,每组50例.常规组予常规内镜下电凝切除术,无痛组在此基础上予无痛处理.结果 无痛组术区视野优良率明显高于常规组,无痛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12个月,无痛组复发率明显低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无痛胃镜电凝切除术可改善HGP患者术区视野及减少手术创伤、并发症及复发.

    作者:彭浩;郑卫国;沈迎雁;黄培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术中综合保温干预对手术患者术中低体温及术后并发症的影响

    目的 对手术患者给予术中综合保温护理干预,分析其对术中低体温及术后并发症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6年6月至2017年6月医院收治的手术患者62例,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术中对患者进行综合保温护理干预,对患者术前术中收缩压、舒张压、心率变化情况进行统计比较,统计并分析患者术中低体温、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术后患者护理满意度情况.结果 与术前相比,所有患者术中收缩压、舒张压及心率水平均无明显变化,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62例患者中,术中低体温发生率为3.2%(2/62),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6.5%(4/62),分别为感染1例、躁动1例、感染2例;术后患者护理满意度为100.0%(62/62);术后患者拔管时间与清醒时间分别为(30.02±5.93)min、(18.11±8.69)min,与以往临床常规手术护理相比明显缩短.结论 对手术患者给予术中综合保温护理干预具有良好的作用,在稳定患者术中收缩压、舒张压及心率等生命体征水平的同时,还能够显著降低患者术中低体温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使患者术后拔管时间与清醒时间缩短,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与应用.

    作者:王旭君;寿秋萍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骨化三醇对膝骨关节炎患者基质金属蛋白酶水平的影响及疗效观察

    目的 通过观察骨化三醇干预膝骨关节炎及基质金属蛋白酶的表达,从分子基因水平来探讨骨化三醇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作用机理,为口服药物治疗提供理论基础.方法 以来本院进行治疗的膝骨关节炎患者90例为研究对象,采用对比分析方式分别给予骨化三醇和塞来昔布进行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关节炎严重情况、 疼痛情况和生存质量情况;并于治疗前和治疗后测定两组患者关节液中的MMP-1(Matrix metalloproteinase 1,MMP-1)、MMP-3、MMP-13基因表达情况.结果 治疗之前两组膝骨关节炎患者的Lequesne指数评分、VAS评分和SF-36评分在两组之间无显著性不同;实施治疗之后,两组患者Lequesne指数评分和视觉模拟评分情况明显偏低,SF-36评分明显变高,其中实验组患者Lequesne指数评分和VAS评分降低水平更加明显而SF-36评分升高情况明显,其改变幅度也呈现出时间依赖性改变;实施治疗之前,MMP-1、MMP-3、MMP-13基因表达情况在两组患者的关节液中不存在差异;实施治疗之后,两组膝骨关节炎患者各MMP基因的表达情况均下降,而实验组的下降情况更明显.结论 骨化三醇应用于膝骨关节炎治疗时可通过抑制MMP-1、MMP-3、MMP-13基因表达,从而降低患者关节炎严重程度,减轻患者疼痛情况,提高患者生活状况,适合进一步的研究与应用.

    作者:林德涛;林元西;代风波;缪必成;颜孙芳;杨孔贺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泌尿外科日间手术采用BlockBuster喉罩和Proseal喉罩麻醉的临床效果分析

    目的 观察对比泌尿外科日间手术采用BlockBuster喉罩和Proseal喉罩麻醉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2016年2月至2017年8月期间在本院进行泌尿外科日间手术患者137例,将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n=69)、对照组(n=68).麻醉诱导之后,对照组患者置入Proseal喉罩,观察组患者置入BlockBuster喉罩.观察并对比两组患者喉罩置入情况、不同时刻平均动脉压(mean artery pressure,MAP)和心率(Heart Rate,HR)、并发症情况.结果 在本试验中,观察组患者换管或插管率和喉罩置入之后15min Ppeak明显比对照组低(P<0.05),观察组患者一次置入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胃反流误吸、咽痛和声嘶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与Proseal喉罩相比,泌尿外科日间手术采用BlockBuster喉罩能提高一次成功置入率,降低换管或插管率,且并发症发生率较低,具有较高临床应用价值,值得推广.

    作者:陈永浩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不同序列磁共振成像诊断脊柱损伤的临床价值对比

    目的 探究不同序列磁共振成像诊断脊柱损伤的临床价值.方法 将2013年1月至2017年12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80例急性脊柱损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所有患者分别给予T1WI、T2WI、STIR以及DWI序列实施MRI检查,对不同序列诊断脊柱损伤的价值进行综合评价.结果 经过不同序列磁共振成像,STIR显示损伤椎体内片状高信号135枚;T1WI显示有102枚椎体内条状、 片状低信号;T2WI显示有97枚为椎体内条状、片状高信号;DWI显示有78枚为椎体内片状高信号、34枚条状高信号以及37枚等信号;37例患者存在脊髓损伤,其中颈段22处,胸段7处,圆锥8处;椎体骨折ADC值显著高于正常椎体,脊髓损伤ADC值显著低于正常脊髓(P<0.05),统计学有意义;STIR序列诊断椎体骨折显著优于T1WI、T2WI以及DWI(P<0.05),T2WI、STIR及DWI序列诊断脊髓损伤显著优于T1WI(P<0.05),统计学有意义.结论 诊断急性脊柱损伤可首选STIR扫描序列,DWI可作为辅助序列,具有较高诊断价值.

    作者:杨娜;王和平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腰椎骨质增生MRI信号特点与CT结构特点比较的对照研究

    目的 分析腰椎骨质增生MRI信号类型和CT结构特点间的特点,探讨腰椎骨质增生的检查方案的一致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7年3月至2017年12月在本院行腰椎MRI并同时行CT检查的260例受检者的影像学资料.根据CT的结构特点和MRI的信号特点,记录腰椎骨质增生形成情况、骨质增生MRI信号类型和CT表现,记录结果 ,并且进行统计学方法的分析.结果260例受检者的1300个椎体中,331个椎体在影像学图像上有肉眼可见的骨质增生形成,其MRI信号Ⅰ型24个(7.72%)、Ⅱ型43个(13.83%)、Ⅲ型91个(29.26%)和Ⅳ型153个(49.19%);CT骨质增生结构特点A型41个(13.18%)、B型101个(32.48%)和C型169个(54.34%);A型骨质增生MRI信号几乎全为Ⅱ型,其一致性检验结果显示一致性较好(kappa=0.92),B、C型骨质增生MRI信号多为Ⅳ型,其一致性检验结果显示一致性中度(kappa=0.56).结论 腰椎骨质增生的同一患者的MRI信号类型和CT结构特点间存在一定的联系,因此在选择检查方案的时候,应该结合两种方案的关联性来进行分析,制定合理的检查方案.

    作者:伊建勇;倪文彬;应行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直肠癌患者行Dixon术后发生吻合口瘘的相关危险因素分析

    目的 探讨导致直肠癌患者行Dixon术后发生吻合口瘘的独立危险因素,供临床参考.方法 选取2011年7月至2018年3月本院行直肠癌Dixon术式的20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术后有24例发生吻合口瘘.收集入选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一般资料(年龄、性别、体质指数)、基础疾病(高血压、糖尿病)、术前相关实验室指标(白蛋白、血红蛋白)、手术相关指标(吻合口距肛缘的距离、术前给予辅助性化疗、手术方式、手术时间、行预防性造瘘、病理分期),对这些指标中发生吻合口瘘与未发生吻合口瘘者进行差异性分析.将其中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的变量代入代入Logistic回归分析,找出发生术后发生吻合口瘘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 ①年龄≥70岁与年龄<70岁的患者之间、合并糖尿病与未合并糖尿病的患者之间、合并低蛋白血症与未合并低蛋白血症的患者之间、术前行辅助性化疗与未行辅助性化疗的患者之间、吻合口距肛缘≤5cm与吻合口距肛缘>5cm的患者之间,行直肠癌Dixon术后吻合口瘘发生率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合并糖尿病、合并低蛋白血症、吻合口距肛缘的距离均为直肠癌Dixon术后吻合口瘘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 高龄、合并糖尿病、合并低蛋白血症、吻合口距肛缘的距离≤5cm等是直肠癌Dixon术后吻合口瘘的独立危险因素.

    作者:朱盈锋;叶萍;鲁立峰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胫骨高位截骨术的研究进展

    胫骨高位截骨术是通过胫骨近端截骨,纠正下肢力线,使膝关节负重载荷,从退变的内侧间室转移至正常的外侧间室,从而改善膝关节生物力学环境和血液循环,使关节炎的进展得到延缓,并促进内侧间室软骨修复,减轻关节疼痛,逐渐恢复关节活动及功能.本文对目前胫骨高位截骨术治疗内侧间室膝关节骨性关节炎进行综述.

    作者:金成;魏勇;胡继超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两种手术方案治疗尺骨鹰嘴骨折伴肘关节脱位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两种不同手术方案治疗尺骨鹰嘴骨折伴肘关节脱位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16年6月上海市黄浦区中心医院收治的尺骨鹰嘴骨折伴肘关节脱位患者共86例,其中观察组43例,对照组43例,观察组予以钢板内固定,对照组予以张力带固定.观察两组的出血量、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及骨折愈合时间,评估术后6个月时肘关节功能情况并进行比较.结果 观察组手术时间(40.13±15.43)分钟、术中出血量(29.15±20.14)ml、骨折愈合时间(5.12±0.65)周与对照组(32.76±15.91)分钟、(20.13±17.23)ml、(6.19±0.34)周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肘关节功能以Broberg-Morrey肘关节评分为标准,观察组优良率81.4%,显著高于对照组72.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钢板内固定治疗尺骨鹰嘴伴肘关节脱位可取得更好的临床疗效.

    作者:姚龚;于沈敏;蔡兵;林文;李敏;张鹏翼;桂璟 刊期: 2018年第04期

浙江创伤外科杂志

浙江创伤外科杂志

主管:浙江省教育厅

主办:温州医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