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中医辨识亚健康状态及其研究进展

陈娉婷;周小青;金梦

关键词:亚健康状态, 治未病, 中医诊断, 四诊, 证候, 体质
摘要:亚健康是处于健康与疾病之间的一种状态,中医学虽没有亚健康的概念,但“治未病”观念已深入人心.中医学以整体观和辨证论治为特点,关注人体的整体生命状态,历经千年实践,形成具有中国传统特色的医学体系,其中中医药技术为维护人类健康作出重要贡献.“四诊合参”与“辨证论治”充分体现了中医在辨识和诊断亚健康状态的优势,文章通过概述中医四诊(望闻问切)、中医证候及体质特征等方面与亚健康状态相关性的研究现状,发掘中医学在亚健康状态辨识研究的巨大潜力,展现其临床应用的广阔发展前景.随着医学模式从“疾病医学”向“健康医学”的转变,近些年提出“精准医学”的理念,医学研究的焦点开始聚集个体化诊疗方案,这与中医一贯遵循的辨证论治,三因治宜等治疗原则相契合,可见亚健康状态的辨识及其研究必将为中医学发展提供新的机遇和平台.
中华中医药学刊杂志相关文献
  • 近10年脂肪肝的中医证治用药规律分析

    目的:研究脂肪肝的用药规律,为该病的中医临床处方用药提供指导.方法:通过CNKJ中文期刊数据库,对近10年有关脂肪肝临床研究的中文文献进行检索,将符合要求的102篇文献中的方剂药物进行分类统计,用统计软件进行频次分析.结果:共收集中药复方100首,药味173味,使用频率较高的药物为山楂、丹参、泽泻、决明子、柴胡、茯苓、大黄、白芍、白术、郁金等,归类则以补虚药、消食药、清热药、活血化瘀药、利水渗湿药等较多,以补虚药出现频率高.结论:脂肪肝用药有着自身的特点和规律,治疗脂肪肝的过程中,在遵循中医辨证论治的前提下,应当重视对补虚药、活血化瘀药及具有疏肝健脾作用药物的使用.另外一些已经被现代证实有抗脂肪肝作用的单味中药的加入,对于脂肪肝的防治有积极作用.同时,本次统计的结果为指导临床用药和治疗脂肪肝的药物开发及中医药的现代化具有积极作用.

    作者:刘鸣昊;王胜超;张丽慧;贾涵婷;赵文霞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百合知母汤对CUMS抑郁症大鼠行为及海马中BDNF/TrKB表达变化的影响

    目的:研究百合知母汤对抑郁症大鼠行为学及海马组织中脑神经营养因子(BDNF)、络氨酸激酶受体B(TrKB)表达变化的影响.方法:50只大鼠按照体重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氟西汀组、百合知母汤中剂量组、百合知母汤高剂量组,每组10只;除正常对照组外,其余4组均采用采用慢性轻度不可预见性温和刺激(CUMS)结合孤养的方法制造抑郁症模型,共计21 d;造模结束后,氟西汀组给予氟西汀混悬液(1.8 mg·kg-1)、百合知母汤中、高剂量组给予百合知母汤(1.5 g·kg-1、3.0 g·kg-1),正常对照组、模型组均给予等体积生理盐水,每日1次,共计28 d;分别于实验前1天、第21天、49天检测各组大鼠糖水偏好度、5 min内悬尾不动的时间;行为学检测完毕后,处死动物,检测肾上腺指数,海马组织HE染色,高倍显微镜下观测各组病理切片神经元细胞形态变化;q-PCR法检测各组大鼠海马组织BDNF、TrKBmRNA表达的变化.结果:百合知母汤高、中剂量组、氟西汀组大鼠糖水偏好度提高、5 min内悬尾不动的时间降低,肾上腺指数降低,与模型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或P<0.01);各给药组海马组织切片中,神经元细胞数量增多、排列结构和层次明显改善;百合知母汤高剂量组中大鼠海马组织中BDNF、TrKB mRNA的表达上调(与模型组比较,P<0.05).结论:百合知母汤能改善抑郁症大鼠的抑郁状态,具有增强海马组织神经元再生和修复的功能,其机制与抑制HPA轴亢进,促进BDNF、TrKB mRNA的表达有关.

    作者:袁丽;李德顺;吴建红;韩永明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腹腔镜下盆腔脓肿清除术联合中药应用的疗效及预后分析

    目的:研究腹腔镜下盆腔脓肿清除术联合中药应用的疗效及预后.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5年12月医院接诊的68例盆腔脓肿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照组采用开腹手术进行治疗,观察组采用腹腔镜下盆腔脓肿清除术联合中药进行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症状好转时间、住院时间、切口裂开未愈合情况,治疗后并发症情况,治疗疗效情况.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54.17±10.18) min、术中出血量(20.38±6.95)mL、症状好转时间(4.35±1.12)d、住院时间(3.96±0.84)d、切口裂开未愈合0.00%(0/34)均小于对照组(97.33±15.34)min、(56.73±11.83)mL、(7.27±2.32)d、(9.41±1.96)d、14.70%(5/3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总发生率8.82% (3/34)小于对照组41.17% (14/3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94.11% (32/34)优于对照组76.47%(26/3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下盆腔脓肿清除术联合中药疗效显著,能够提高治疗疗效,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有利于患者的预后.值得推广.

    作者:陈星;吴锦红;陈珊珊;孙伊娜;尚贤文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中药灌肠结合血液透析治疗慢性肾功能不全疗效及对血清CRP、脂联素水平影响

    目的:探讨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采用中药灌肠结合血液透析治疗临床疗效及对患者血清C反应蛋白(CRP)、脂联素(ADPN)水平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5月-2016年6月医院收治的89例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为研究对象,按数字表法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44例和观察组45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西医基础治疗及血液透析疗法,观察组患者配合给予中药灌肠治疗,4周/1疗程,3个疗程后对比两组临床疗效;ELISA法测定血清ADPN水平,免疫比浊法测定CRP水平,对比分析治疗前后患者血清CRP、ADPN水平变化.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肾功能指标BUN、SCr及中医症侯积分有明显改善,血清CRP、ADPN水平显著降低,观察组与对照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后两组血钙、血钠、血钾水平无显著性改变.结论: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血清CRP、ADPN水平升高,中药灌肠结合血液透析治疗可有效改善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临床症状,降低血清CRP、ADPN水平,促进肾功能恢复.

    作者:葛玉英;程亚菲;王秋妹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基于C4.5决策树算法的中医胃炎实验数据分类挖掘研究

    C4.5算法是决策树数据挖掘中功能相对比较全面的一种工具.实验对经过预处理后的800例中医胃炎的辨证数据病例采用C4.5算法进行分类,建立中医胃炎辨证分类决策树,并提取决策树中蕴含的分类规则.挖掘出的分类规则基本符合中医胃炎的辨证规律以及名老中医诊治胃炎的诊疗经验.

    作者:刘广;孙艳秋;裴媛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人参皂苷Re对慢性酒精中毒大鼠学习、记忆能力的影响及机制

    目的:探讨人参皂苷Re对慢性酒精中毒大鼠学习、记忆能力的影响及其可能机制.方法:雄性SD大鼠除正常组外,慢性酒精中毒组、人参皂苷Re低、高剂量治疗组(50,100 mg/kg,ig.)进行模型诱导,每组10只.8周后采用Morris水迷宫评价大鼠的学习、记忆功能,紫外分光光度法检测前额皮质部位乙酰胆碱酯酶(ACHE)和单胺氧化酶(MAO)活性,ELISA法检测IL-1β,TNF-α含量.结果:与模型组相比,人参皂苷Re低、高剂量组大鼠的逃避潜伏期均显著缩短(P<0.05),穿越平台次数均显著增加(P<0.05),高剂量组大鼠在原平台所在象限游泳时间的百分比表现出明显增加的趋势.同时,与模型组相比,人参皂苷Re高剂量组大鼠大脑皮质AChE活性、MAO活性均明显降低(P<0.01),IL-1β含量明显降低(P<0.05),TNF-α含量表现出明显降低的趋势;低剂量组大鼠的MAO活性和IL-1β含量明显降低(P<0.05).结论:人参皂苷Re对慢性酒精中毒引起的大鼠学习、记忆能力损害有明显改善作用,这可能与其抑制脑内AChE和MAO活性及抗炎作用有关.

    作者:陈荻;李阳;田梦;王颖娴;郝蕴超;刘晓丽;刘耀武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疏肝和胃汤水提醇沉液对肝郁脾虚功能性消化不良大鼠胃肠动力、MTL、GAS及Ghrelin的影响

    目的:研究疏肝和胃汤水提醇沉液对肝郁脾虚功能性消化不良(FD)大鼠胃肠动力、胃动素(MTL)、胃泌素(GAS)、胃促生长素(Ghrelin)的影响,探讨其治疗FD的疗效及机制.方法:将48只SPF级SD大鼠随机分为两组,分别为空白对照组(A组,12只,雌雄各半)和模型组(M组,36只,雌雄各半),空白对照组不做任何处理,模型组采用复合病因造模法(不规则饮食+饮酸+夹尾)复制肝郁脾虚功能性消化不良大鼠模型.连续造模14 d后,将M组随机分为3组,分别为模型对照组(B组),莫沙必利组(C组),疏肝和胃组(D组),每组12只,雌雄各半.造模完成后,连续给药两周,C组和D组分别给予灌服莫沙必利和疏肝和胃汤水提醇沉液;A组和B组给予等体积蒸馏水.观察动物的一般状态,给药结束后测定胃内残存率和小肠推进率.采用酶联免疫法测定血清MTL、GAS、Ghrelin的水平.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对照组胃内残存率明显增加,小肠推进率明显降低,MTL、GAS、Ghrelin水平均显著降低;与模型对照组比较,莫沙必利组与疏肝和胃组均能降低模型大鼠胃内残存率和提高小肠推进率,两药物组均能升高MTL、GAS、Ghrelin水平.结论:疏肝和胃汤水提醇沉液对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有一定的疗效,其机制可能是促进胃肠动力和调节MTL、GAS及Ghrelin水平.

    作者:龙晓芝;耿耘;曾代文;温珠明;赵治龙;普行艺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扶肺煎对Lewis肺癌移植瘤的抑制作用及机制研究

    目的:观察扶肺煎对C57BL/6小鼠Lewis肺癌移植瘤的抑制作用,研究其对STAT3磷酸化水平及对Bcl-2、Bax、CyclinD1、CDK4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70只雄性SPF级C57BL/6小鼠随机建立Lewis肺癌移植瘤模型,分别为空白对照组、模型对照组、扶肺煎低剂量组、扶肺煎中剂量组、扶肺煎高剂量组、顺铂组、扶肺煎中剂量联合顺铂组.每天观察动物一般情况及各组小鼠皮下结节情况并称重.第15天脱颈处死全部小鼠,完整剥离肿瘤组织并称重,计算各组抑瘤率及增效率,检测p-STAT3的表达及Bcl-2、Bax、CyclinD1、CDK4基因的表达.结果:扶肺煎联合顺铂组的抑瘤率高,为66%,扶肺煎对顺铂组的增效率为108%,表明其对顺铂具有较好的增效作用.各给药组p-STAT3表达均下降.各给药组Bcl-2、CyclinD1、CDK4基因表达均下降,Bax基因表达上升.结论:扶肺煎联合化疗可降低C57BL/6小鼠Lewis肺癌移植瘤中磷酸化STAT3的表达并抑制肿瘤生长,降低Lewis肺癌移植瘤中Bcl-2、CyclinD1、CDK4基因的表达,同时提高Bax基因的表达,起到控制细胞生长及分化、抑制细胞增殖、诱导细胞凋亡的作用.

    作者:陈观平;王刚;汪一帆;李明乾;应栩华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藜芦酸葡萄糖酯的人肠内菌转化研究

    采用人肠内菌体外转化模型对藜芦酸葡萄糖酯的肠内菌转化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藜芦酸葡萄糖酯在3h内被完全转化为藜芦酸,而肠内菌增殖的对数生长期为1.5 ~3 h.因此,藜芦酸葡萄糖酯可被人肠内菌转化为藜芦酸,其转化速率与肠内菌的增殖速率呈现正相关.

    作者:郭丽娜;郑时奇;王腾宇;师朵芝;乔姗姗;王如峰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白射干素对烟熏及感染后豚鼠止咳作用及血细胞因子的影响

    目的:探讨白射干素对烟熏及感染后豚鼠咳嗽症状及血细胞因子的影响.方法:采用烟熏、脂多糖(LPS)溶液滴鼻、枸橼酸雾化诱咳,建立豚鼠感染后咳嗽模型,观察白射干素对豚鼠咳嗽潜伏期、5 min内咳嗽次数及散尽枸橼酸后5 min咳嗽次数的影响;ELISA法检测血细胞因子白介素-4(IL-4)及白介素-1β(IL-1β)含量.结果:模型组豚鼠咳嗽潜伏期明显缩短,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5 min内咳嗽次数、5 min后咳嗽次数及10 min总咳嗽次数均增多,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白射干素明显延长豚鼠咳嗽潜伏期,与模型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明显减少5 min内咳嗽次数、5min后咳嗽次数及10 min总咳嗽次数,与模型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白射干素明显降低血细胞因子IL-4与IL-1β含量,与模型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P <0.05,P<0.01).结论:白射干素具有止咳作用,推测可能是通过降低血液中的IL-4及IL-1β含量间接发挥作用.

    作者:朱竟赫;赵金明;秦文艳;邹桂欣;李国信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清上蠲痛合剂对偏头痛大鼠C-fos表达的影响

    目的:观察清上蠲痛合剂对偏头痛大鼠的三叉神经脊束核尾部C-fos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SD大鼠84只,雌雄各半,随机分为正常组(生理盐水剂量:与等效剂量等容积),模型组(生理盐水剂量:与等效剂量等容积),清上蠲痛合剂l预防组[等效剂量,7.46g/(kg·d)],清上蠲痛合剂高、中、低剂量治疗组[等效剂量,7.46 g/(kg·d)],舒马普坦组[等效剂量,4.5 mg/(kg·d),浓度是1 mL/mg],每组12只,采用硝酸甘油(GTN)皮下注射法建立偏头痛大鼠模型.预防组连续给药6天后造模用药.观察挠头、爬笼出现时间,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三叉神经脊束核尾部C-fos蛋白表达.结果:治疗组(高)30 min、60 min、90 min和120 min挠头次数显著低于模型对照组(P<0.05);治疗组(中)60 min和120 min挠头次数显著低于模型对照组(P<0.05);治疗组(低)60 min和120 min挠头次数显著低于模型对照组(P<0.05);治疗组(高)30 min、90 min和120 min爬笼次数显著低于模型对照组(P<0.05);治疗组(中)30 min、90 min和120 min爬笼次数显著低于模型对照组(P<0.05);阳性组、清上蠲痛合剂预防组、高、中剂量治疗组三叉神经脊束核C-fos阳性细胞数相对模型组有显著下降(P<0.05);清上蠲痛合剂预防组、治疗组高、治疗组中、阳性组组之间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清上蠲痛合剂能明显预防和改善大鼠偏头痛发作,可能与抑制三叉神经脊束核尾部C-fos蛋白表达有关.

    作者:李婧辉;徐鸿雁;周恒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蒙药蓝刺头对去卵巢大鼠血清碱性磷酸酶及白细胞介素-1的影响

    目的:研究蒙药蓝刺头对去卵巢大鼠血清血清碱性磷酸酶及白细胞介素-1的影响.方法:取84只雌性大鼠随机分成假手术组、模型组、己烯雌酚组、骨疏康组、蒙药蓝刺头高、中、低剂量组7组,每组12只.造模成功后,饲养90d,开始灌胃90 d后,检测血清碱性磷酸酶及白细胞介素-1.结论:蒙药蓝刺头能够降低血清中白细胞介素-1的含量,提高血清碱性磷酸酶含量.

    作者:高小明;关利君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清肝通窍汤对突发性耳聋豚鼠听力及耳蜗形态学影响的研究

    目的:观察清肝通窍汤对突发性耳聋豚鼠听力及耳蜗形态学的影响.方法:以噪音刺激加肾上腺素皮下注射,造成突发性耳聋豚鼠模型,以清肝通窍汤治疗,并用血府逐瘀口服液为阳性对照组观察各组豚鼠的听力及耳蜗形态学变化.结果:造模后豚鼠ABR反应阈明显提高,耳蜗外毛细胞出现不同程度的破坏.清肝通窍汤能够降低其阈值,减轻毛细胞坏死、基底膜及螺旋器的增厚程度.结论:清肝通窍汤可通过改善受损的耳蜗组织病理学改变,达到治疗的目的.

    作者:宁云红;梁俊薇;郭承伟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不同等级延胡索药材多指标成分含量测定及指纹图谱分析

    目的:建立不同等级延胡索药材HPLC指纹图谱,并同时测定原阿片碱、盐酸巴马汀、盐酸小檗碱、去氢紫堇碱、延胡索乙素和紫堇碱6种主要成分的含量,对不同等级延胡索药材质量进行研究.方法:对延胡索药材等级分类,采用Agilent Eclipse XDB-C18(4.6 μm×250 mm,5μm),乙腈-0.6%醋酸溶液(pH5.0)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检测波长280 nm.对10批3个等级延胡索药材进行测定,运用国家药典委员会“中药色谱指纹图谱相似度评价软件”2004A版进行评价,并对6种成分进行含量测定.结果:含量测定条件通过方法学验证,精密度、线性关系、准确度、稳定性、重现性良好;建立了延胡索生物碱类成分HPLC指纹图谱.结论:该法所建立的延胡索生物碱类成分指纹图谱特征性强、方法简便,结合6个生物碱含量测定可更好地控制其质量,对延胡索等级分类具有指导意义和参考价值.

    作者:岳显可;朱涛;顾超;吴瑶;凌珏;杜伟锋;葛卫红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HPLC法同时测定金英黄归汤中芦丁、槲皮素和木犀草素的含量

    目的:采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建立一种同时测定金英黄归汤中芦丁、槲皮素和木犀草素的含量.方法:采用Hypersil ODS2 C18色谱柱(150 mm×4.6 mm,5μm);以甲醇-0.4%磷酸(40:60)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360 nm;柱温为40℃和;流速为0.8 mL·min-1.结果:芦丁、槲皮素和木犀草素分别在350.00 μg·mL-1~21.88 μg·mL-1 (R2 =0.999 8)、245.00μg·mL-1 ~ 15.31 μg·mL-1 (R2 =0.999 9)和240.00 μg·mL-1~15.00μg·mL-1 (R2 =0.999 9)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中间精密度试验RSD分别为1.05%、1.16%和0.50%;稳定性试验RSD分别为2.00、%1.79%和1.60%;重复性试验RSD分别为1.78%、1.23%和1.84%;平均回收率分别为芦丁99.08% (RSD =0.81%),槲皮素100.5%(RSD=1.82%),木犀草素99.92(RSD=1.19%).结论:建立的该测定方法简便快捷,准确可靠,重复性好,可用于同时测定金英黄归汤中芦丁、槲皮素和木犀草素的含量测定.

    作者:周送桂;何琚;王鲁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桔芩汤对支气管扩张患者生活质量及肺功能影响的临床研究

    目的:观察桔芩汤对支气管扩张的临床疗效.方法:符合痰热壅肺证诊断标准的110例支气管扩张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实验组,每组各55例.对照组予西医常规治疗,实验组在西医常规治疗的同时加用中药桔芩汤治疗,疗程均为30 d.分别观察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肺功能及生活质量指数情况.结果:治疗后,实验组在降低咳嗽气粗、痰多稠黄、痰血咯血、胸脘胀满、舌红苔黄积分方面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或P<0.01).实验组临床疗效有效率为89.09%,对照组为70.90%,实验组有效率优于对照组(X2=5.68,P<0.05).实验组治疗后肺通气功能(FVC% pred、FEV1% pred、FEV1/FVC)的改善优于对照组治疗后(P<0.05).组间治疗后比较,FEV1% pred、BODE积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实验组生活质量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桔芩汤配合常规治疗支气管扩张疗效满意,可显著改善患者的肺通气功能,提高其生活质量.

    作者:孙锦贤;余静珠;屠春林;胡建荣;席明健;朱丽萍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温郁金提取物对Aβ25-35所致阿尔兹海默病小鼠学习记忆功能的影响

    目的:利用β-淀粉样蛋白(Aβ25-35)建立Aβ25-35小鼠痴呆模型,进一步研究温郁金提取物对Aβ25-35所致小鼠阿尔兹海默病小鼠学习记忆功能的影响.方法:利用脑立体定位仪,在小鼠侧脑室注射Aβ25-35造模,选取造模成功小鼠进行温郁金提取物连续给药15 d,通过Y迷宫和Morris水迷宫实验检测,研究温郁金提取物对阿尔兹海默病的影响.结果:温郁金提取物对AD模型小鼠学习记忆能力具有改善作用.

    作者:王雅彬;康凯;齐越;张冰冰;贾冬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正交试验法优选心脑苏颗粒的水提工艺

    目的:优选心脑苏颗粒水提工艺.方法:应用HPLC和正交试验,以心脑苏颗粒中活性成分丹参素、丹酚酸B、原儿茶醛提出量、全方收膏率及抗凝活性的综合评分为考察指标,以提取时间、提取次数、加水量等3个因素设计L9(34)正交试验优选心脑苏颗粒水提工艺.结果:佳水提工艺为加8倍量水回流提取2次,每次1h.结论:优选的提取工艺稳定可靠,可用于心脑苏颗粒的生产制备.

    作者:蒋志涛;汪铜芳;李姗姗;番金火;王建春;陈晓峰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丹参对鱼胆毒素致急性肾损伤保护作用的体内外实验研究

    目的:观察丹参注射液对草鱼胆汁致急性肾损伤的影响.方法:健康雄性SD大鼠,随机平分为对照组、模型组、丹参干预组.采用草鱼胆汁灌胃造模,丹参腹腔给药干预.连续不同时点检测血肾功,尿测肾损伤分子-1(KIM-1)、NAG,同时常规肾脏病理检查及免疫组化检测KIM-1表达.从新鲜草鱼胆汁中提取鲤醇硫酸酯钠,通过体外培养人肾小管上皮细胞(HK-2),应用MTT法检测不同浓度丹参干预染毒HK-2细胞的活力.结果:模型组大鼠血肌酐,尿KIM-1及NAG均于鱼胆中毒6h后明显升高,血尿素于中毒12 h后明显升高,丹参干预组24h后上述指标明显下降(P<0.05);模型组大鼠肾小管上皮细胞变性、坏死、脱落,中毒6h后肾组织近曲小管KIM-1表达增强(P<0.05),丹参干预组大鼠肾小管病变明显减轻,中毒24 h后肾小管KIM-1表达明显下调(P<0.05).鲤醇硫酸酯钠染毒HK-2细胞存活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丹参干预鲤醇硫酸酯钠染毒HK-2细胞存活率明显增加(P<0.05),且呈现剂量依赖关系.结论:丹参注射液对草鱼胆汁致急性肾小管损伤有一定保护作用.

    作者:陈丽;谭玉莉;马西臣;曹明燕;杨亦彬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基于方剂组成统计分析的半夏减毒增效配伍规律探讨

    目的:基于有毒中药半夏的古今方剂组成统计数据,探讨其减毒增效配伍方法,为探索半夏的临床配伍规律、揭示其控毒机理、指导临床安全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构建半夏方药数据库分析平台,利用SPSS17.0多元统计软件中的因子分析,考察半夏与各药物(组)间的配伍关系.结果:频数统计显示,各类药物与半夏配伍所占比例由高到低依次为补虚药、理气药、止咳化痰平喘药、解表药等;单味药与半夏配伍所占比例居前者依次为甘草、陈皮、茯苓、人参、白术等.通过因子分析提取出20个对半夏功效或毒性影响较大的药物(组).结论:通过以甘缓毒、以润制燥、以寒制热、相杀制毒等配伍,可减半夏之毒;通过同类相从、异类相使、相反相成等配伍可增其效.

    作者:张义敏;张玉修;王均宁 刊期: 2016年第12期

中华中医药学刊杂志

中华中医药学刊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主办:中华中医药学会 ,辽宁中医药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