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人参皂苷干预酒精性脂肪肝形成的实验研究及对小鼠抗氧化应激的影响

张巧红;徐艳玲;杨靖华

关键词:人参皂苷, 酒精性脂肪肝, 肝损伤, 抗氧化应激
摘要:目的:观察人参皂苷对酒精性脂肪肝(AFL)小鼠肝损伤的保护作用,并观察对小鼠抗氧化应激的影响,旨在探讨人参皂苷干预AFL小鼠肝损伤的作用机制.方法:将60只清洁级健康SPF雄性小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联苯双酯组和人参皂苷大、中、小剂量组,除空白组,其余组给予高脂饲料和酒精建立AFL模型,联苯双酯组给予0.9 mg/kg联苯双酯滴丸灌胃,人参皂苷大、中、小剂量组给予人参皂苷灌胃,剂量分别为15 mg/kg、30 mg/kg、60 mg/kg,空白组与模型组给予同体积的生理盐水灌胃.给药4周后,观察小鼠的体质量、肝脏质量、肝脏系数、中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血清瘦素(Leptin)、肿瘤坏死因子(TNF-α)、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全血抗氧化能力(T-AOC)、丙二醛(MDA)水平.结果:①各组的体质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与空白组对比,模型组的肝质量、肝脏系数,血清中TC、TG、LDL-C、ALT、AST、Leptin、TNF-α和肝脏MDA明显升高(P<0.01),血清中HDL-C、SOD、GSH-Px、T-AOC水平降低(P<0.01);③与模型组对比,人参皂苷各剂量组的肝脏系数、TC、TG、LDL-C、kp-tin、TNF-α均明显下降(P<0.05或P<0.01);人参皂苷小剂量组ALT、AST水平降低(P<0.01);人参皂苷大剂量组和中剂量组血清SOD、血清GSH-Px水平升高,肝脏MDA水平降低(P<0.01);④与联苯双酯组对比,人参皂苷各剂量组LDL-C水平降低(P<0.01),AST较高(P<0.05或P<0.01);人参皂苷大剂量组小鼠血清Leptin、TNF-α水平降低(P<0.01).结论:人参皂苷对AFL小鼠肝损伤具有保护作用,可能与人参皂苷具有抗氧化、改善血脂和肝功能、抗氧化应激、降低血清TNF-α和Leptin水平有关.
中华中医药学刊杂志相关文献
  • 单味中药抗衰老研究进展

    衰老是医学领域的热门课题,国内外对衰老机制及抗衰老药物的研究逐步深入.传统中医学对人体衰老和抗衰老的认识源远流长,中药以其整体均衡调节以及副作用少等优势在抗衰老方面发挥着独特的作用.近年来对抗衰老中药的研究得到了快速地发展,现就近年来单味中药抗衰老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作者:黄斌;刘仍海;刘薇;刘建乔;王华超;费文婷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吴门医派明清代表医家治疗便秘述略

    初步研究分析苏州市中医医院吴门医派研究院和南京中医药大学图书馆现存的古籍医案,以“吴门医派鼎盛时期(明清)”和“便秘”为坐标,系统梳理并凝练吴门医家治疗便秘的思路和方法,传承吴门医家辨治便秘学术特色和优势,更好地指导目前临床治疗便秘用药规律和治疗思路,进一步研究其对临床的指导意义.

    作者:乐音子;颜帅;吴本升;甄曙光;孙明明;陈映辉;钱海华;王晓鹏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百合知母汤对CUMS抑郁症大鼠行为及海马中BDNF/TrKB表达变化的影响

    目的:研究百合知母汤对抑郁症大鼠行为学及海马组织中脑神经营养因子(BDNF)、络氨酸激酶受体B(TrKB)表达变化的影响.方法:50只大鼠按照体重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氟西汀组、百合知母汤中剂量组、百合知母汤高剂量组,每组10只;除正常对照组外,其余4组均采用采用慢性轻度不可预见性温和刺激(CUMS)结合孤养的方法制造抑郁症模型,共计21 d;造模结束后,氟西汀组给予氟西汀混悬液(1.8 mg·kg-1)、百合知母汤中、高剂量组给予百合知母汤(1.5 g·kg-1、3.0 g·kg-1),正常对照组、模型组均给予等体积生理盐水,每日1次,共计28 d;分别于实验前1天、第21天、49天检测各组大鼠糖水偏好度、5 min内悬尾不动的时间;行为学检测完毕后,处死动物,检测肾上腺指数,海马组织HE染色,高倍显微镜下观测各组病理切片神经元细胞形态变化;q-PCR法检测各组大鼠海马组织BDNF、TrKBmRNA表达的变化.结果:百合知母汤高、中剂量组、氟西汀组大鼠糖水偏好度提高、5 min内悬尾不动的时间降低,肾上腺指数降低,与模型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或P<0.01);各给药组海马组织切片中,神经元细胞数量增多、排列结构和层次明显改善;百合知母汤高剂量组中大鼠海马组织中BDNF、TrKB mRNA的表达上调(与模型组比较,P<0.05).结论:百合知母汤能改善抑郁症大鼠的抑郁状态,具有增强海马组织神经元再生和修复的功能,其机制与抑制HPA轴亢进,促进BDNF、TrKB mRNA的表达有关.

    作者:袁丽;李德顺;吴建红;韩永明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人参皂苷干预酒精性脂肪肝形成的实验研究及对小鼠抗氧化应激的影响

    目的:观察人参皂苷对酒精性脂肪肝(AFL)小鼠肝损伤的保护作用,并观察对小鼠抗氧化应激的影响,旨在探讨人参皂苷干预AFL小鼠肝损伤的作用机制.方法:将60只清洁级健康SPF雄性小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联苯双酯组和人参皂苷大、中、小剂量组,除空白组,其余组给予高脂饲料和酒精建立AFL模型,联苯双酯组给予0.9 mg/kg联苯双酯滴丸灌胃,人参皂苷大、中、小剂量组给予人参皂苷灌胃,剂量分别为15 mg/kg、30 mg/kg、60 mg/kg,空白组与模型组给予同体积的生理盐水灌胃.给药4周后,观察小鼠的体质量、肝脏质量、肝脏系数、中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血清瘦素(Leptin)、肿瘤坏死因子(TNF-α)、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全血抗氧化能力(T-AOC)、丙二醛(MDA)水平.结果:①各组的体质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与空白组对比,模型组的肝质量、肝脏系数,血清中TC、TG、LDL-C、ALT、AST、Leptin、TNF-α和肝脏MDA明显升高(P<0.01),血清中HDL-C、SOD、GSH-Px、T-AOC水平降低(P<0.01);③与模型组对比,人参皂苷各剂量组的肝脏系数、TC、TG、LDL-C、kp-tin、TNF-α均明显下降(P<0.05或P<0.01);人参皂苷小剂量组ALT、AST水平降低(P<0.01);人参皂苷大剂量组和中剂量组血清SOD、血清GSH-Px水平升高,肝脏MDA水平降低(P<0.01);④与联苯双酯组对比,人参皂苷各剂量组LDL-C水平降低(P<0.01),AST较高(P<0.05或P<0.01);人参皂苷大剂量组小鼠血清Leptin、TNF-α水平降低(P<0.01).结论:人参皂苷对AFL小鼠肝损伤具有保护作用,可能与人参皂苷具有抗氧化、改善血脂和肝功能、抗氧化应激、降低血清TNF-α和Leptin水平有关.

    作者:张巧红;徐艳玲;杨靖华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丹参对鱼胆毒素致急性肾损伤保护作用的体内外实验研究

    目的:观察丹参注射液对草鱼胆汁致急性肾损伤的影响.方法:健康雄性SD大鼠,随机平分为对照组、模型组、丹参干预组.采用草鱼胆汁灌胃造模,丹参腹腔给药干预.连续不同时点检测血肾功,尿测肾损伤分子-1(KIM-1)、NAG,同时常规肾脏病理检查及免疫组化检测KIM-1表达.从新鲜草鱼胆汁中提取鲤醇硫酸酯钠,通过体外培养人肾小管上皮细胞(HK-2),应用MTT法检测不同浓度丹参干预染毒HK-2细胞的活力.结果:模型组大鼠血肌酐,尿KIM-1及NAG均于鱼胆中毒6h后明显升高,血尿素于中毒12 h后明显升高,丹参干预组24h后上述指标明显下降(P<0.05);模型组大鼠肾小管上皮细胞变性、坏死、脱落,中毒6h后肾组织近曲小管KIM-1表达增强(P<0.05),丹参干预组大鼠肾小管病变明显减轻,中毒24 h后肾小管KIM-1表达明显下调(P<0.05).鲤醇硫酸酯钠染毒HK-2细胞存活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丹参干预鲤醇硫酸酯钠染毒HK-2细胞存活率明显增加(P<0.05),且呈现剂量依赖关系.结论:丹参注射液对草鱼胆汁致急性肾小管损伤有一定保护作用.

    作者:陈丽;谭玉莉;马西臣;曹明燕;杨亦彬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蒙药蓝刺头对去卵巢大鼠血清碱性磷酸酶及白细胞介素-1的影响

    目的:研究蒙药蓝刺头对去卵巢大鼠血清血清碱性磷酸酶及白细胞介素-1的影响.方法:取84只雌性大鼠随机分成假手术组、模型组、己烯雌酚组、骨疏康组、蒙药蓝刺头高、中、低剂量组7组,每组12只.造模成功后,饲养90d,开始灌胃90 d后,检测血清碱性磷酸酶及白细胞介素-1.结论:蒙药蓝刺头能够降低血清中白细胞介素-1的含量,提高血清碱性磷酸酶含量.

    作者:高小明;关利君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丹酚酸B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小鼠血管保护作用

    目的:探讨丹酚酸B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小鼠血管保护作用.方法:复制小鼠脑缺血再灌注模型,测定再灌注12 h后脑含水量和脑指数、血浆TXB2和6-keto-PGF1α含量,观察脑皮质病理学的改变及内皮p-选择素和ICAM-1的表达.结果:丹酚酸B可降低脑含水量和脑指数、血浆TXB2含量和TXB2/6-keto-PGF1α比值以及脑皮质血管内皮p-选择素和ICAM-1的表达,缓减了神经元水肿.结论:丹酚酸B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机制,可能与其维持血管活性物质TXB2/6-keto-PGF1α平衡及降低血管内皮细胞黏附分子的表达,从而改善损伤组织局部血管功能有关.

    作者:方蕾;杨美娟;蒋玉凤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鼻窍通合剂体内外抑菌作用实验研究

    目的:研究鼻窍通合剂的体内外抑菌作用.方法:通过测定抑菌圈直径考察鼻窍通合剂对不同菌株的敏感性;采用二倍稀释法检测鼻窍通合剂的小抑菌浓度(MIC);通过腹腔注射小鼠100%致死剂量(100%MLD)的金黄色葡萄球菌,观察鼻窍通合剂对小鼠死亡的保护作用.结果:肺炎链球菌、铜绿假单胞菌对鼻窍通合剂具有较强的敏感性,金黄色葡萄球菌、化脓链球菌、大肠埃希氏菌、无乳链球菌、痢疾志贺菌对鼻窍通合剂中度敏感;鼻窍通合剂对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链球菌、无乳链球菌、化脓链球菌、大肠埃希氏菌、铜绿假单胞菌、痢疾志贺菌的低抑菌浓度分别为31.25 mg/mL、15.625 mg/mL、31.25 mg/mL、62.5 mg/mL、125 mg/mL、31.25 mg/mL、62.5 mg/mL;鼻窍通合剂低、中、高3个剂量组均显著降低金黄色葡萄球菌酵母悬液引起的小鼠死亡率.结论:鼻窍通合剂具有体内体外抑菌作用.

    作者:任大鹏;朱竟赫;潘洪飞;齐越;秦文艳;赵金明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MoorVMS激光多普勒仪测量椎动脉型颈椎病模型大鼠软脑膜微循环血流量方法探讨

    MoorVMS激光多普勒血流温度监测仪是一种新型检测血流的仪器,临床、科研皆可应用,科研中可监测动物不同组织的血流量、血氧饱和度、温度等;操作系统简单、灵敏度高、可自动分析数据及生成报告、便于携带是其优点.目前应用MoorVMS激光多普勒血流温度监测仪不开颅法测量大鼠颞叶基底部软脑膜微循环血流量方法未见相关报道,将对其测量方法作以研究探讨.

    作者:巩彦龙;宋敏;刘涛;刘建鸿;董万涛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电针对再灌注性心律失常大鼠延髓头端腹外侧区nNOS表达的影响

    目的:观察头针“额旁1线”对再灌注性心律失常大鼠延髓头端腹外侧区神经型一氧化氮合酶(nNOS)表达的影响,探讨头针防治再灌注性心律失常的中枢作用机制.方法:Wistar大鼠随机分成假手术组(S组)、模型组(IR组)、电针治疗组(EA组),每组8只.采用结扎左冠状动脉前降支30 min,再灌注15 min制备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模型,以延髓头端腹外侧区nNOS表达水平、左交感神经放电活动及再灌注性心律失常发生率为观察指标.结果:IR组大鼠延髓头端腹外侧区nNOS降低,左交感神经放电活动明显增强,再灌注性心律失常发生率升高,与S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EA组大鼠与IR组比较,延髓头端腹外侧区nNOS表达显著上调,左交感神经放电活动明显减弱,再灌注性心律失常发生率降低(P<0.05).结论:电针可通过调整再灌注性心律失常大鼠延髓头端腹外侧区nNOS表达水平,从而降低左交感神经放电活动,发挥其抗再灌注心律失常作用.

    作者:李美平;孙国杰;尤行宏;沈峰;吴丰华;姚小卫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降压宝蓝片含药血清对血管紧张素Ⅱ诱导的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迁移及MMP-9表达的影响

    目的:研究降压宝蓝片含药血清对血管紧张素Ⅱ诱导的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迁移MMP-9表达的影响.方法:组织贴块法培养大鼠胸主动脉平滑肌细胞,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对照组、降压宝蓝片含药血清低、中、高浓度组(体积分数为5%、10%、15%),用10-6mol/L AngⅡ诱导细胞,用噻唑蓝法检测细胞增殖,Transwell小室法检测细胞迁移,免疫组化法检测MMP-9表达.结果:与模型对照组比较,15%的降压宝蓝片含药血清可抑制AngⅡ诱导的平滑肌细胞增殖和迁移(P<0.05或P<0.01),10%、15%的降压宝蓝片含药血清显著降低细胞的MMP-9表达(P<0.05或P<0.01).结论:降压宝蓝片含药血清能抑制血管紧张素Ⅱ诱导的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和迁移,降低MMP-9的表达.

    作者:梁瑞峰;宋献美;王守富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大黄牡丹汤改善DSS诱导的溃疡性结肠炎小鼠炎症状态及其贫血症

    目的:研究大黄牡丹汤对葡聚糖硫酸钠诱导的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小鼠的治疗作用及其相关的贫血症的改善作用.方法:设正常组、模型组、美沙拉嗪组、大黄牡丹汤低剂量组、大黄牡丹汤中剂量组和大黄牡丹汤高剂量组,通过疾病活动指数(DAI)、结肠病理损伤评分、结肠髓过氧化物酶(myeloperoxidase,MPO)活性、外周血中性粒细胞数量、红细胞总数及血红蛋白含量观察大黄牡丹汤对UC小鼠的治疗效果及对炎症性肠病相关的贫血症的影响.结果:模型组小鼠DAI评分显著升高,结肠横切面显著增厚,大量炎症性细胞浸润,溃疡部位明显,隐窝和肠腺减少,病理组织学评分显著升高,外周血中性粒细胞显著增多,红细胞教减少,血红蛋白含量显著减少.美沙拉秦可降低UC小鼠DAI评分、组织病理学评分,但对UC小鼠结肠增厚、中性粒细胞增多及红细胞及血红蛋白减少作用不明显.大黄牡丹汤个剂量组均能降低DAI评分、组织病理学评分、结肠MPO活性.大黄牡丹汤中剂量组和高剂量组还可显著防止结肠组织增厚,维持其结构的完整,显著抑制外周血中性粒细胞的增多和提高红细胞数及血红蛋白含量.结论:大黄牡丹汤可以改善葡聚糖硫酸钠诱导的溃疡性结肠炎小鼠炎症状态及其贫血症.

    作者:温如燕;罗霞;郑彦懿;周联;廖海锋;刘琦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温郁金提取物对Aβ25-35所致阿尔兹海默病小鼠学习记忆功能的影响

    目的:利用β-淀粉样蛋白(Aβ25-35)建立Aβ25-35小鼠痴呆模型,进一步研究温郁金提取物对Aβ25-35所致小鼠阿尔兹海默病小鼠学习记忆功能的影响.方法:利用脑立体定位仪,在小鼠侧脑室注射Aβ25-35造模,选取造模成功小鼠进行温郁金提取物连续给药15 d,通过Y迷宫和Morris水迷宫实验检测,研究温郁金提取物对阿尔兹海默病的影响.结果:温郁金提取物对AD模型小鼠学习记忆能力具有改善作用.

    作者:王雅彬;康凯;齐越;张冰冰;贾冬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定量PCR和Western blot结合检测回药爱康方对肺癌细胞EGFR、NF-κB的表达影响

    目的:探讨定量PCR和Western blot结合检测对Lewis肺癌C57小鼠瘤细胞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NF-KB表达影响,观察该方对调节癌细胞信号转导作用机制.方法:小鼠自接种瘤株细胞24h后称重、编号,随机分为8组,每组5只,分别为:①回药高剂量组(AKH);②荷瘤模型组(对照组);③回药中剂量组(AKM);④单纯化疗药组(CTX组);⑤回药中剂量组加化疗组(AKM+ CTX);⑥回药低剂量加化疗药组(AKL+CTX);⑦回药低剂量组(AKL);⑧回药高剂量加化疗药组(AKH+ CTX).采用RT-PCR和western blot方法检测小鼠组织样本中EGFR、NF-κBmRNA转录水平和蛋白质表达的变化情况.结果:实时荧光定量PCR结果显示:与模型组小鼠比较,给予回药爱康方,高、中、低剂量干预后,小鼠瘤细胞中EGFR mRNA表达水平显著下调(P<0.01),而低剂量对NF-κBmRNA的表达水平无统计学差异(P>0.05),给予回药爱康方,高+CTX、中+CTX、低+CTX、CTX后,小鼠瘤细胞中EGFR表达水平显著下调(P<0.01),小鼠瘤细胞中NF-κBmRNA表达水平显著上调(P<0.01);与模型组比较,给予回药爱康方高、中、低剂量干预后,Lewis肺癌C57小鼠EGFR、NF-κB蛋白表达水平无统计学差异性(P>0.05),给予回药爱康方高+ CTX、中+CTX、低+CTX、CTX干预后,Lewis肺癌C57小鼠EGFR蛋白表达水平显著下调、NF-κB蛋白表达水平显著上调(P<0.01或P<0.05).结论:回药爱康方高、中、低与回药开康方高+ CTX、中+CTX、低+CTX、CTX均对EGFRmRNA的表达水平有影响,仅低剂量对NF-κBmRNA的表达水平无影响,同时回药爱康方高、中、低剂量均对EGFR、NF-κB蛋白表达无影响.

    作者:马科;陈丽军;姬秀娥;戴永福;陈文;孙媛;林颖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桔芩汤对支气管扩张患者生活质量及肺功能影响的临床研究

    目的:观察桔芩汤对支气管扩张的临床疗效.方法:符合痰热壅肺证诊断标准的110例支气管扩张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实验组,每组各55例.对照组予西医常规治疗,实验组在西医常规治疗的同时加用中药桔芩汤治疗,疗程均为30 d.分别观察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肺功能及生活质量指数情况.结果:治疗后,实验组在降低咳嗽气粗、痰多稠黄、痰血咯血、胸脘胀满、舌红苔黄积分方面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或P<0.01).实验组临床疗效有效率为89.09%,对照组为70.90%,实验组有效率优于对照组(X2=5.68,P<0.05).实验组治疗后肺通气功能(FVC% pred、FEV1% pred、FEV1/FVC)的改善优于对照组治疗后(P<0.05).组间治疗后比较,FEV1% pred、BODE积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实验组生活质量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桔芩汤配合常规治疗支气管扩张疗效满意,可显著改善患者的肺通气功能,提高其生活质量.

    作者:孙锦贤;余静珠;屠春林;胡建荣;席明健;朱丽萍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中医辨识亚健康状态及其研究进展

    亚健康是处于健康与疾病之间的一种状态,中医学虽没有亚健康的概念,但“治未病”观念已深入人心.中医学以整体观和辨证论治为特点,关注人体的整体生命状态,历经千年实践,形成具有中国传统特色的医学体系,其中中医药技术为维护人类健康作出重要贡献.“四诊合参”与“辨证论治”充分体现了中医在辨识和诊断亚健康状态的优势,文章通过概述中医四诊(望闻问切)、中医证候及体质特征等方面与亚健康状态相关性的研究现状,发掘中医学在亚健康状态辨识研究的巨大潜力,展现其临床应用的广阔发展前景.随着医学模式从“疾病医学”向“健康医学”的转变,近些年提出“精准医学”的理念,医学研究的焦点开始聚集个体化诊疗方案,这与中医一贯遵循的辨证论治,三因治宜等治疗原则相契合,可见亚健康状态的辨识及其研究必将为中医学发展提供新的机遇和平台.

    作者:陈娉婷;周小青;金梦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基于C4.5决策树算法的中医胃炎实验数据分类挖掘研究

    C4.5算法是决策树数据挖掘中功能相对比较全面的一种工具.实验对经过预处理后的800例中医胃炎的辨证数据病例采用C4.5算法进行分类,建立中医胃炎辨证分类决策树,并提取决策树中蕴含的分类规则.挖掘出的分类规则基本符合中医胃炎的辨证规律以及名老中医诊治胃炎的诊疗经验.

    作者:刘广;孙艳秋;裴媛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白射干素对烟熏及感染后豚鼠止咳作用及血细胞因子的影响

    目的:探讨白射干素对烟熏及感染后豚鼠咳嗽症状及血细胞因子的影响.方法:采用烟熏、脂多糖(LPS)溶液滴鼻、枸橼酸雾化诱咳,建立豚鼠感染后咳嗽模型,观察白射干素对豚鼠咳嗽潜伏期、5 min内咳嗽次数及散尽枸橼酸后5 min咳嗽次数的影响;ELISA法检测血细胞因子白介素-4(IL-4)及白介素-1β(IL-1β)含量.结果:模型组豚鼠咳嗽潜伏期明显缩短,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5 min内咳嗽次数、5 min后咳嗽次数及10 min总咳嗽次数均增多,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白射干素明显延长豚鼠咳嗽潜伏期,与模型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明显减少5 min内咳嗽次数、5min后咳嗽次数及10 min总咳嗽次数,与模型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白射干素明显降低血细胞因子IL-4与IL-1β含量,与模型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P <0.05,P<0.01).结论:白射干素具有止咳作用,推测可能是通过降低血液中的IL-4及IL-1β含量间接发挥作用.

    作者:朱竟赫;赵金明;秦文艳;邹桂欣;李国信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藜芦酸葡萄糖酯的人肠内菌转化研究

    采用人肠内菌体外转化模型对藜芦酸葡萄糖酯的肠内菌转化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藜芦酸葡萄糖酯在3h内被完全转化为藜芦酸,而肠内菌增殖的对数生长期为1.5 ~3 h.因此,藜芦酸葡萄糖酯可被人肠内菌转化为藜芦酸,其转化速率与肠内菌的增殖速率呈现正相关.

    作者:郭丽娜;郑时奇;王腾宇;师朵芝;乔姗姗;王如峰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中医证型与彩色多普勒超声结果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研究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中医证型与彩色多普勒超声结果的相关性,为临床诊疗提供依据.方法:350例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者,根据辨证分型将患者分为阴血两虚型108例(Ⅰ组)、气虚血瘀型105例(Ⅱ组)、阴虚血瘀型69例(Ⅲ组)和湿热瘀阻型68例(Ⅳ组),所有患者均给予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比较血管狭窄程度,股总动脉、胭动脉、足背动脉血管内径及血流速度.结果:Ⅳ组年龄和病程均显著高于Ⅰ组、Ⅱ组和Ⅲ组(P<0.05),Ⅰ组、Ⅱ组和Ⅲ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Ⅲ组和Ⅳ组血管重度狭窄率显著高于Ⅰ组和Ⅱ组(P<0.05),Ⅲ组和Ⅳ组及Ⅰ组和Ⅱ组重度狭窄率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Ⅰ组和Ⅱ组股总动脉、胭动脉、足背动脉血管内径显著大于Ⅲ组和Ⅳ组(P<0.05),血流速度显著高于Ⅲ组和Ⅳ组(P<0.05),Ⅰ组和Ⅱ组、Ⅲ组和Ⅳ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有助于初步辨别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中医证型,与中医证型存在一定关系.

    作者:赵佩亮;王园园;王乾;李彦辉 刊期: 2016年第12期

中华中医药学刊杂志

中华中医药学刊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主办:中华中医药学会 ,辽宁中医药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