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食管癌患者围术期集束化营养护理的效果研究

杨慧;施欢欢;冯静

关键词:食管癌, 集束化护理, NRS2002, 营养管理
摘要:目的 探讨围术期集束化营养护理策略对改善食管癌患者营养状况及其术后快速康复的作用.方法 采用便利取样的方法,对比实验组和对照组患者入院后24小时内及出院前各项指标.结果 实验组干预后前白蛋白、白蛋白、淋巴细胞计数水平较干预前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食管癌患者围术期集束化营养干预策略,对改善患者术后营养状况,促进术后快速康复有着重要意义.
浙江创伤外科杂志相关文献
  • 指根麻醉下行指动脉背侧终末支皮瓣修复指端缺损

    目的 总结在指神经阻滞麻醉下以指动脉背侧终末支皮瓣修复手指指端缺损疗效.方法 2011年10月至2016年8月收治手指末节软组织及指骨缺损伤患者12例(13指).指神经阻滞麻醉下设计以指动脉背侧终末支为蒂的皮瓣修复创面,供区都予以游离植皮修复.结果 术后2天1例出现皮瓣暗红,偏紫,经蒂部拆线后成活,其余皮瓣及供区植皮均成活.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6~12个月,平均9个月.皮瓣质地良好,外形饱满,两点分辨觉6~8mm,手功能按手指关节总活动度法评定,优11指良2指.结论 指神经阻滞麻醉下以指动脉背侧终末支为蒂的皮瓣修复指端缺损,符合损伤小,不损伤主干血管,就近转移的原则,手术操作简便,疗效肯定,是一种理想的手术方法.

    作者:余得水;张玉明;李祯华;王德宇 刊期: 2018年第05期

  • 涡轮机联合微创拔牙器械与传统拔牙器械在下颌低位阻生智齿拔除术中的临床比较

    目的 在下颌低位阻生智齿拔除术中应用高速涡轮机联合微创拔牙器械与传统拔牙器械的疗效及安全性对比.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6年6月至2018年4月医院口腔科收治的120例下颌低位阻生智齿患者病历资料,根据患者选择的治疗方式,可分为对照组48例,观察组72例,其中对照组给予传统拔牙器械拔牙法拔除下颌低位阻生智齿,观察组给予高速涡轮机联合微创拔牙器械拔牙法拔除下颌低位阻生智齿,对比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对两种拔牙器械的安全性进行对比.结果 观察组手术时间显著少于对照组,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两组患者进行术后VAS评分,结果显示观察组术后疼痛明显轻于对照组,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中、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均少于对照组,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应用涡轮机联合微创拔牙器械拔除下颌低位阻生智齿较传统拔牙器械手术时间短、手术创伤小、术后疼痛轻,且术中、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少,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作者:罗丽华;田剑敏;吴列红 刊期: 2018年第05期

  • 不同浓度罗哌卡因在超声引导下臂丛神经阻滞老年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及安全性评价

    目的 评价不同浓度罗哌卡因在超声引导下臂丛神经阻滞老年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2016年12月至2017年12月拟于本院行上肢手术的老年患者共计210例.年龄66~73岁,ASA分级Ⅰ~Ⅲ级.使用随机软件将患者随机分为0.25%罗哌卡因组(T0.25组)、0.375%罗哌卡因组(T0.375组)、0.5%罗哌卡因组(T0.5组),每组各70例.记录3组患者感觉及运动阻滞起效时间和持续时间.记录患者低血压、恶心、呕吐、局麻药毒性反应等术中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在有效性方面,T0.25组患者感觉、运动阻滞起效时间显著长于T0.375、T0.5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0.375、T0.5组患者感觉、运动阻滞持续时间显著长于T0.25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0.375组与T0.5组之间感觉、运动阻滞起效时间和持续时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术中不良反应方面,T0.5组患者术中低血压及术中呕吐发生率显著高于T0.25组和T0.375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0.5组中有1名患者发生局麻药物毒性反应.结论 0.375%罗哌卡因用于超声引导下臂丛神经阻滞老年患者不仅能够显著缩短起效时间、延长镇痛维持时间,同时不增加术中并发症发生风险,可作为老年患者超声引导下臂丛神经阻滞的推荐浓度.

    作者:闻飞;戴尧鑫 刊期: 2018年第05期

  • 第二足趾移植再造拇指手术治疗的临床疗效及术后感觉功能恢复分析

    目的 探讨第二足趾移植再造拇指手术治疗的临床疗效及术后感觉功能恢复情况.方法 选取2014年2月至2018年2月本院接收的68例拇指缺损患者,按照随机数表法分成两组.对照组常规手术治疗;观察组第二足趾移植再造拇指手术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动静两点分辨觉情况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术后观察组总有效率(97.06%)高于对照组(79.4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两组动静两点分辨觉均有降低,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8.82%)低于对照组(29.4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第二足趾移植再造拇指手术治疗拇指缺失患者效果显著,能够有效恢复患者感觉功能,值得广泛应用.

    作者:陈少华;刘本全;刘亚臣 刊期: 2018年第05期

  • 超声引导下前锯肌神经阻滞在胸腔镜肺叶切除术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目的 探讨超声引导下前锯肌神经阻滞(Serratus anterior plane block,SAPB)在胸腔镜肺叶切除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本院收治的择期行胸腔镜肺叶切除术的9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45例,两组均采用静吸复合全身麻醉,观察组在全身麻醉基础上复合SAPB,两组患者均在手术结束缝皮前开启静脉自控镇痛(PCIA),记录并比较两组患者的麻醉效果、术后24小时QoR-40评分、VAS评分、手术总费用及术后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术中及术后24小时舒芬太尼用量及PCIA按压次数均显著减少(P<0.05),术后苏醒时间和恢复自主呼吸时间亦显著缩短(P<0.05),术后24小时的QoR-40评分、VAS评分均具有显著优势(P<0.05);两组患者的手术总费用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恶心、呕吐、眩晕等不良反应发生率(13.3%)与对照组(8.9%)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超声引导下前锯肌神经阻滞(SAPB)麻醉手法能够显著减少胸腔镜肺叶切除术中及术后麻醉药物用量,提高患者全身麻醉术后恢复质量,改善患者术后疼痛情况,且临床应用安全性高,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朱聪颖;周春莲;林峰;王均炉 刊期: 2018年第05期

  • 局部浸润麻醉措施对乳腺纤维瘤切除术患者的免疫功能及预后的影响

    目的 分析局部浸润麻醉措施对乳腺纤维瘤切除术患者的免疫功能及预后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7年3月至2018年3月在本院行乳腺纤维瘤切除术的10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运用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n=238)和研究组(n=262).对照组实施硬膜外麻醉,研究组实施局部浸润麻醉.比较分析两组患者不同时刻(T0-麻醉前、T1-麻醉后30分钟、T2-麻醉后60分钟、T3-麻醉后90分钟)免疫球蛋白指标、T细胞亚群指标和自然杀伤细胞水平,比较两组患者术后镇痛效果.结果 研究组T1时刻的IgG、IgA、IgM水平和T2、T3时刻的IgA水平均明显高于相应时刻的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明显(P<0.05).对照组患者T1时刻的IgG和IgM水平及T1、T2和T3时刻的IgA水平均明显低于本组T0时刻相应指标水平,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T1和T2时刻的CD4+低于相应时刻的对照组水平,NK细胞水平明显高于相应时刻的对照组水平,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且与T0时刻相比,对照组患者T1和T2时刻的CD4+明显升高,NK细胞水平明显降低,比较差异显著(P<0.05).研究组总镇痛率为95.16%,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4.21%,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 局部浸润麻醉措施在乳腺纤维瘤切除术中的镇痛效果显著提升,对患者免疫功能影响小,预后效果好,临床应用价值高.

    作者:林胜仙;孔微微;吴艳琴 刊期: 2018年第05期

  • 不同剂量右美托咪定复合舒芬太尼用于老年患者术后镇痛的临床研究

    目的 探讨不同剂量右美托咪定复合舒芬太尼用于老年胃癌根治术患者术后镇痛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择期行全麻腹腔镜下胃癌根治术的老年患者100例,术后自愿行静脉自控镇痛泵镇痛,采用随机数表法,将受试者随机分入舒芬太尼组(S组)、舒芬太尼复合右美托咪定组1μg/kg组(SD1组)、舒芬太尼复合右美托咪定组1.5μg/kg组(SD2组)和舒芬太尼复合右美托咪定组2μg/kg组(SD3组),每组各25例.于手术结束即刻行患者自控静脉镇痛,采用VAS评分法,监测并记录四组患者术后1、6、12、24、48小时VAS评分,各组患者术后PCA的按压次数,患者出复苏室的时间,术后谵妄发生情况及术后镇痛期间不良反应.结果 4组患者术后1、6、12、24、48小时VAS评分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D1、SD2、SD3组患者术后PCA按压次数显著少于S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组患者出复苏室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S组相比,SD1、SD2、SD3组患者术后镇痛期间恶心呕吐的发生率较低,SD3组嗜睡、心动过缓的发生率较高,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SD1、SD2、SD3组POD发生率分别为28.00%、16.00%、4.00%、8.00%,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5μg/kg右美托咪定复合舒芬太尼用于老年胃癌根治术患者术后镇痛效果显著,可减少术后镇痛期间不良反应和术后72小时内POD发生率.

    作者:俞丽君;陈忠华;陈念平 刊期: 2018年第05期

  • 增强CT及超声造影应用于创伤性脾破裂诊断中的对比研究

    目的 针对创伤性脾破裂的临床诊断,探究增强CT及超声造影的应用效果方法.方法 选取本院于2015年1月至2017年1月收治的经手术证实的46例创伤性脾破裂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术前先行常规超声检查,再行超声造影技术和增强CT诊断方式,针对超声造影和增强CT的性能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在诊断准确率上,超声造影技术为95.65%(44/46),而增强CT为97.82%(45/46),稍高于超声造影技术的诊断准确率,但两者无显著性差异(P>0.05);在分级准确率上,超声造影技术为93.48%,增强CT为96.65%,两种检查方式诊断分级准确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增强CT和超声造影在创伤性脾破裂的临床诊断上具有较好的一致性,在疾病诊断和治疗方案的选择上有一定的推广应用意义.

    作者:梁宇;吕燕;闫景彬 刊期: 2018年第05期

  • 轻度颅脑外伤患者尿液中阿尔茨海默病相关神经丝蛋白(AD7c-NTP)变化的研究

    目的 探讨轻度颅脑外伤患者尿液中阿尔茨海默病相关神经丝蛋白(AD7c-NTP)的变化.方法 收集本院收治的轻度颅脑外伤患者75例、阿尔兹海默病(AD)患者69例及体检中心体检正常的人员70例的临床资料,并观察比较3个月观察期的尿AD7c-NTP含量变化.结果 轻度颅脑外伤患者尿AD7c-NTP明显高于正常人,且与AD患者相近,差异性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轻度颅脑外伤患者存在神经元的损害,其尿AD7c-NTP水平的变化,提示轻度颅脑外伤会提高病人得AD的几率.

    作者:汤朱骁;刘伟贤;石晓勇;龚杰;沈峥 刊期: 2018年第05期

  • 术中输注右美托咪定预防高龄手术患者术后躁动的临床应用

    目的 探讨术中输注右美托咪定预防高龄手术患者术后躁动的临床应用.方法 选取自2015年5月至2016年12月于本院胸外科进行治疗的高龄手术患者90例,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5例,其中对照组行丙泊酚联合麻醉诱导及维持方案.观察组行右美托咪定联合麻醉诱导及维持方案.比较两组患者不同时间点血流动力学变化、苏醒情况以及术后躁动等情况发生.结果 T1、T2、T3、T4观察组患者HR、MAP、SpO2相比于T0时无显著差异,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T0、T1、T4时两组患者HR、MAP、SpO2等指标无显著差异,组间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T2、T3时对照组患者HR、MAP水平显著提升,高于T0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2、T3时观察组患者HR、MAP水平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手术后呼吸恢复时间、呼之睁眼时间以及拔管时间等指标均短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躁动等情况发生率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高龄手术患者术中输注右美托咪定,能够维持患者围术期血流动力学指标稳定,缩短患者苏醒时间,减少术后躁动等情况的发生,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陈光华;包林林;宋美娟 刊期: 2018年第05期

  • 腹腔镜手术与开腹手术保守治疗对宫外孕术后受孕影响的比较

    目的 评价腹腔镜手术与开腹手术保守治疗对宫外孕术后受孕影响.方法 选取于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本院收治的确诊为异位妊娠的患者共计92例,将患者资料上传至中央随机系统分为腹腔镜组41例和开腹组30例,其中腹腔镜组在腹腔镜下行异位妊娠的保守治疗手术,开腹组在开腹后行保守治疗术.比较两组患者手术中情况,同时记录术后并发症和不良反应,并随访记录半年内患者的妊娠情况.结果 手术情况比较发现腹腔镜组患者出血量、手术时间、尿管留置时间和住院时间低于开腹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发症总体发生率腹腔镜组小于开腹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半年内随访,腹腔镜组妊娠率高于开腹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未妊娠率和异位妊娠率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 腹腔镜手术治疗与开腹手术相比,腹腔镜手术用于治疗异位妊娠临床效果更好且术后恢复快、并发症少,值得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颜菲菲;尹慧琴 刊期: 2018年第05期

  • 输尿管软镜下肾囊肿内切开引流术与腹腔镜下肾囊肿去顶术的比较研究

    目的 比较输尿管软镜下肾囊肿内切开引流术与腹腔镜下肾囊肿去顶术治疗肾囊肿的疗效和并发症.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5年3月到2017年12月间在我院进行治疗的肾囊肿患者46例,按手术方法进行分组,其中采用腹腔镜下肾囊肿去顶术进行治疗的24例患者为对照组,采用输尿管软镜下肾囊肿内切开引流术进行治疗的22例患者为观察组.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手术相关指标,止痛药使用情况和住院时长,并发症和短期内囊肿复发情况.结果 观察组手术时长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止痛药使用情况低于对照组(P<0.05),住院时长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短期复发率两组无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输尿管软镜下肾囊肿内切开引流术治疗肾囊肿患者的过程中,手术时间短,创伤更小,操作更加安全,利于患者恢复,该手术方法能有效改善术后并发症情况,该方法与腔镜手术在短期复发率上可达到同等效果,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值得推广.

    作者:袁耀宇;刘世雄;张鑫圣;王慧;谢辉 刊期: 2018年第05期

  • 帕瑞昔布超前镇痛替代阿片类在混合痔术后早期疼痛管理中应用的可行性研究

    目的 探讨高选择性COX-2抑制剂帕瑞昔布超前镇痛替代阿片类在混合痔术后早期疼痛管理中应用的可行性.方法 选择2015年11月至2016年3月在本院住院并接受PPH+外痔切除术的环状混合痔患者90例,随机分配至3组,分别于麻醉前给予阿片类药物(A组)、高选择性COX-2抑制剂(B组),安慰剂(C组),术后采用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估各组疼痛程度及术后24小时内患者对镇痛满意度整体评价,并比较各组不良反应.结果 A组与C组相比,术后3、9小时VAS值都低于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P=0.002);B组与C组相比,术后3、9、24小时VAS值都低于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P=0.000,P=0.002);B组与A组相比,术后3小时至术后18小时VAS值相差无统计学意义;术后24小时,B组VAS值低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各组哌替啶使用总量B组少,仅7.5±18.32mg,A组多,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B组24小时整体评价优于A、C组(P分别为0.029,0.000).A、C组各出现2例、1例恶心呕吐;B组出现1例胃部不适,无恶心呕吐;3组不良反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765).结论 在混合痔术后早期镇痛中,高选择性COX-2抑制剂帕瑞昔布超前镇痛与阿片类相比镇痛效果相当,不良反应少,具备替代阿片类药物使用的可行性.

    作者:厉金雷;徐昶;唐红丽;宋华羽;周振华;倪士昌 刊期: 2018年第05期

  • C5横突神经阻滞联合颈浅丛阻滞在锁骨手术中的应用效果研究

    目的 评价C5横突神经阻滞联合颈浅丛阻滞与高位臂丛神经阻滞在锁骨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中应用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 选取2013年1月至2017年12月拟于本院择期行锁骨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的成年患者共计80例.年龄18~65岁,ASA分级Ⅰ~Ⅱ级,性别不限.使用随机数字表将患者随机分为C5横突神经阻滞联合颈浅丛阻滞组(T组)和高位臂丛神经阻滞组(C组),每组各40名患者.记录两组患者感觉及运动阻滞起效时间和持续时间.记录两组患者感觉、运动阻滞起效时间和持续时间.记录患者术中低血压、心动过缓、恶心、呕吐、局麻药毒性反应、Horner综合征等术中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T组患者感觉阻滞完全起效时间显著短于C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组患者感觉阻滞持续时间显著长于C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组患者运动阻滞完全起效时间显著长于C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组患者运动阻滞持续时间显著短于C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组患者术中舒芬太尼使用人数显著少于C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组患者术中低血压及Horner综合征发生率显著低于C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中恶心、呕吐、心动过缓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与高位臂丛神经阻滞相比,C5横突神经阻滞联合颈浅丛阻滞具有镇痛效果确切,镇痛时间长,不良反应发生率低等诸多优点.

    作者:周海燕;张瑜;徐蓉 刊期: 2018年第05期

  • 骨科无菌手术切口感染患者的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情况研究分析

    目的 研究分析106例温州市中西医结合医院骨外科需行无菌手术后切口感染的病原菌特点、耐药性以及导致切口感染的影响因素,为临床减少相关切口感染的发生提供借鉴参考.方法 选取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本院骨科收治的需行无菌手术患者888例,对手术患者术后切口感染率进行统计,检测病原菌类型及相关病原菌耐药情况,同时分析导致切口感染出现的相关影响因素.结果 骨科无菌手术888例患者中共有106例患者出现切口感染,共检出病原菌251株,其中革兰阴性菌173株,占68.92%,革兰阳性菌67株,占26.69%,真菌11株,占4.38%.革兰阴性以大肠埃希菌和铜绿假单胞菌为主,其中大肠埃希菌对亚胺培南、美罗培南的敏感性极高,而铜绿假单胞菌对妥布霉素、亚胺培南、美罗培南的敏感性较高;革兰阳性菌以金黄色葡萄球菌与表皮葡萄球菌为主,金黄色葡萄球菌与表皮葡萄球菌对替考拉宁、万古霉素、利福平的敏感性较高,而对青霉素、克林霉素等药物的耐药率较高.年龄大于或等于60岁、BMI值大于25(kg/m2)、手术时间超过3小时、伴有糖尿病等相关疾病、四肢手术均是出现无菌切口感染的独立影响因素.结论 对各种病原菌特别是革兰阴性菌中大肠埃希菌等加强预防控制、充分重视相关病原菌的抗菌药物应用及耐药性、干预无菌切口感染的相关危险因素、才能更好的减少感染的发生.

    作者:周笑珍;周铁丽;沈丽珍 刊期: 2018年第05期

  • 宫腔镜在宫角妊娠诊治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宫腔镜在宫角妊娠诊治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本院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共收治的宫角妊娠患者31例,采用宫腔镜手术对其进行确诊及治疗.结果 31例患者均经宫腔镜确诊,并行宫腔镜下取胚术.所有患者手术过程顺利,术中出血少,疗效满意.结论 宫腔镜下取胚术可作为宫角妊娠较为理想的诊断及治疗方法,值得推广.

    作者:施淼;刘松君;李武;吕雯 刊期: 2018年第05期

  • CEUS+TRTE联合应用于经会阴前列腺穿刺术的诊断价值分析

    目的 探究超声造影(CEUS)+经直肠实时组织超声弹性成像(TRTE)联合用于经会阴前列腺穿刺术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6年3月至2018年7月本院收治的92例疑似前例腺癌(PCa)患者的诊疗情况.按照检查方式的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行经会阴前列腺8点盲法穿刺活检;观察组行CEUS+TRTE后,对影像学检查发现的可疑病灶进行靶向穿刺.对两组患者的穿刺活检情况以及两种穿刺活检方式在诊断PCa上的诊断情况进行对比性分析.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PCa检出率、单针检出率分别为60.87%、65.03%,明显高于对照组(分别为39.13%、16.44%),其阳性病例平均穿刺点数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敏感度、特异度、 准确率以及阳性预测值、 阴性预测值分别为90.32%、93.33%、91.30%、96.55%、82.35%,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分别为60.00%、62.50%、60.87%、75.00%、45.45%),差异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EUS+TRTE联合应用于经会阴前列腺穿刺术,能够更加有效、精确地发现靶目标区,根据检测结果进行靶向穿刺,能够显著减少前列腺穿刺针数,使Pca的检出率得到显著提升.

    作者:吕成;王正平;涂靖 刊期: 2018年第05期

  • 两种麻醉方式对老年骨科手术病人认知功能恢复及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比较

    目的 研究分析全身麻醉和腰硬联合麻醉这两种手术方式对老年骨科手术病人认知功能及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5年9月至2017年3月本院收治的80例老年骨科手术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麻醉方式不同随机分成两组,每组各40例.观察组采用腰硬联合麻醉,对照组采用全身麻醉,比较两组患者认知功能恢复情况及血流动力学指标变化.结果 两组患者术后短期认知功能比较,麻醉前,麻醉后6小时、12小时、72小时无明显差异(P>0.05),麻醉后24小时评分,对照组显著低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血流动力学指标比较,两组患者麻醉后10分钟和30分钟的DBP、SBP、HR水平与麻醉前相比,均显著降低(P<0.05);麻醉后10分钟和30分钟,观察组的DBP、SBP、HR水平与对照组相比,均显著升高(P<0.05).结论 老年骨科手术采用腰硬联合麻醉的方式能减轻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术后认知功能恢复快,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陈巍巍 刊期: 2018年第05期

  • 根治性手术治疗肝门部胆管癌效果及预后分析

    目的 探讨根治性手术治疗肝门部胆管癌(HCCA)效果及其对预后的影响.方法 选取2007年1月至2015年1月本院收治的HCCA患者111例,根据不同的治疗方式分为姑息性手术组36例、根治性手术组42例和经皮肝穿刺胆道引流(PTCD)组33例,对比三组术后并发症情况和预后情况.结果 根治性手术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57.14%,姑息性手术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30.56%,PTCD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48.48%,根治性手术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高于姑息性手术组(P<0.05);根治性手术组术后1年、2年、3年生存率分别为92.86%、35.71%、0;姑息性手术组术后1年、2年、3年生存率为69.44%、11.11%、0;PTCD组术后1年、2年、3年生存率为21.21%、0、0,根治性手术组1年、2年生存率明显高于姑息性手术组和PTCD组(P<0.05).结论 根治性手术能够明显提高患者生存率,可作为HCCA的有效治疗方法.

    作者:徐刚;陆可;潘万能;张清华 刊期: 2018年第05期

  • 改良weil截骨在转移性跖痛36例治疗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改良weil截骨在转移性跖痛患者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本院2015年6月至2018年2月收治的72例转移性跖痛患者的诊疗情况.根据手术方式,将其分为观察组(n=236)和对照组(n=236).观察组患者采用改良weil截骨术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weil截骨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VAS评分、AOFAS评分及大压力、压强以及冲量.结果 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V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AOFAS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大压力、压强以及冲量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改良weil截骨治疗转移性跖痛患者,疗效显著,能明显减轻患者疼痛,改善患者跖骨功能活动功能.

    作者:周朝;周骅;杨红海;李展振 刊期: 2018年第05期

浙江创伤外科杂志

浙江创伤外科杂志

主管:浙江省教育厅

主办:温州医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