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哲;袁子民;张会宗
李铁教授临床诊病善用经方,辩证施治以和为用.在治疗血液系统疾病方面,以“凉血散血”理论为指导,创新研究出治疗血液系统疾病的经验用药“四草四根汤”.并长期从事中药血药的研究,逐步形成自己独特的血药体系.他认为:人身不外气血,疾病亦不出气血两端.肝的自然属性及生理特点都决定着其在调节控制气血运行方面的重要性,“气血冲和,万病不生”.若肝疏泄失权,则气不行而致瘀,从而形成各种疾病.因此“从肝论治”也始终贯穿着其诊病的全过程.综述其学术思想及临证经验.
作者:丁丽;李国林 刊期: 2015年第05期
目的:研究祖师麻总香豆素的抗炎镇痛作用,为后续研究开发新药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蛋清致大鼠足跖肿胀模型与二甲苯致小鼠耳廓肿胀模型,评价祖师麻总香豆素的抗炎作用;采用小鼠醋酸扭体模型,评价其镇痛活性.结果:祖师麻总香豆素可明显抑制蛋清所致的大鼠足跖肿胀和二甲苯所致的小鼠耳廓肿胀,显著减轻由醋酸引起的小鼠疼痛,减少扭体反应次数.结论:祖师麻总香豆素具有较好的镇痛、抗炎作用.
作者:杨鸽华;王丽丽;封玲;石森林 刊期: 2015年第05期
目的:探讨益气温阳活血中药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肺动脉高压改善的机制.方法:随机纳入12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为治疗组、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予常规治疗基础上加中药安慰剂,治疗组予常规治疗加益气温阳活血中药,疗程2周.以VEGF、TGF-β1以及VEGF、TGF-β1与肺动脉压相关性为观察指标.结果:结合本研究显示:VEGF、TGF-β1,肺动脉压方面,两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多元相关性显示,VEGF、TGF-β1与肺动脉压存在相关关系,为正相关关系.结论:益气温阳活血中药可以抑制TGF-β1及VEGF的表达,抑制肺血管的重塑,从而降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肺动脉高压,改善COPD患者肺动脉高压的恢复及预后,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作者:曲妮妮;刘浩;马丽佳;赵克明;郑忻;束沛 刊期: 2015年第05期
目的:研究六味地黄丸对N-甲基-N-亚硝基脲(MNU)诱C57BL/KsJ-db/db小鼠胃癌的保护作用并对其机制进行初步探讨.方法:同批22只雄性糖尿病模型动物C57BL/KsJ-db/db小鼠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及六味地黄丸组,隔周给予新鲜配制的MNU120ppm自由饮水20周诱导胃癌模型,21周起两组小鼠分别给予蒸馏水及六味地黄丸,持续10周,观察记录各组小鼠一般情况.末次给药后测量体质量,空腹血糖,分离胃组织,HE染色观察各实验组胃组织的病理学改变,Real-time PCR法检测胃癌相关炎症因子IL-6,IL-1β,IL-10,IL-18,TNF-α及IFN-γmRNA的相对表达量.结果:六味地黄丸组C57BL/KsJ-db/db小鼠胃黏膜异型增生占10%,无肿瘤形成;对照组小鼠异型增生占67%,1例(11%)胃肿瘤形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eal-time PCR结果显示六味地黄丸能显著降低糖尿病小鼠胃癌相关炎症因子1L-6,1L-1β,1L-10 mRNA的表达(P<0.05),TNF-α的相对表达量降低58%,IL-10及IFN-γ的表达所有所下调,但无统计学差异.结论:六味地黄丸可通过抑制胃癌相关炎症因子的表达降低糖尿病小鼠胃癌的发生风险.
作者:简咏梅;孙永宁 刊期: 2015年第05期
目的:通过连钱草配方煮丸制备工艺的研究,为研究开发配方煮丸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通过显微鉴别,TLC法鉴别,水分,灰分,酸不溶性灰分等的测量,比较其基本情况.结果:连钱草配方煮丸,TLC法鉴别,水分,灰分,酸不溶性灰分等均符合药典规定.结论:连钱草配方煮丸具有有颖粒大小均一,密度均匀,流动性好,便于规范化生产、机械化包装,且疗效可靠,质量标准清晰、稳定可控,调配快速等特点,适合企业大规模生产;同时,可临方调配,进行群药共煮,服用等方法均符合传统中医药理论的要求.
作者:黄芳;曹岗;葛卫红;岳显可;蔡宝昌 刊期: 2015年第05期
目的:观察胃瘤安各个组方对脾虚大鼠消化酶及相关胃肠激素的调节作用.方法:采用饮食失节加苦寒泻下法复制脾虚动物模型.将成模大鼠随机分为8组:正常组、模型组、蒙脱石散组(0.15 g· kg-1)、胃瘤安高剂量组(31.5 g·kg-1)、胃瘤安低剂量组(15.75 g·kg-1)、胃瘤安拆方Ⅰ高剂量组(31.5 g·kg-1)、胃瘤安拆方Ⅰ低剂量组(15.75 g·kg-1)、胃瘤安拆方Ⅱ高剂量组(31.5 g·kg-)、胃瘤安拆方Ⅱ低剂量组(15.75 g·kg-1).实验末,计算脏器指数;检测血清中淀粉酶(AMS)、乳酸脱氢酶(LDH)、琥珀酸脱氢酶(SDH)活性以及胃动素(MTL)、生长抑素(SS)、胃泌素(GAS)的含量.结果:胃瘤安各组方能显著降低脾脏指数,升高AMS活力的同时可显著降低SDH及LDH的活性(P<0.05,P<0.01),在调节激素水平方面,胃瘤安各组方均能显著升高MTL、GAS激素的水平(P<0.05,P<0.01),而对SS无明显影响.结论:胃瘤安各组方能显著改善脾虚大鼠的脾虚症状,可能与调节AMS、SDH、LDH的活力及MTL、GAS等激素水平有关.以胃瘤安全方疗效显著.
作者:朱萱萱;张学非;刘沈林 刊期: 2015年第05期
目的:观察对中医方法联合创伤性慢性跟骨骨髓炎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慢性跟骨骨髓炎患者64例,将其按随机方法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2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西医治疗;观察组在此对照组措施上运用中医治疗,包括中药口服以及外敷.在疗程结束后比较两组治疗疗效,患者的血液指标变化、中医症候评分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例数为31例,总有效率为96.88%;对照组总有效例数为26例,总有效率为81.25%.两组总有效例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组内治疗前后比较白细胞(WBC)、血沉(ESR)、C—反应蛋白(CRP)及中性粒细胞比值(N%)变化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在上述四项指标的的改善方面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治疗前后中医症候评分组内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变化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联合治疗创伤性慢性跟骨骨髓炎能效果佳,炎症控制良好,且有利于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郭峭峰;张展 刊期: 2015年第05期
目的:探讨巴戟天与雌激素对骨质疏松大鼠破骨细胞RANK和CAII的表达影响.方法:选用4月龄SPF级健康成年雌性SD大鼠,建立去势大鼠骨质疏松模型,分离大鼠原代破骨细胞并分为3组:B组给予17β-雌二醇10-6 mmol/L,C组给予1.0 mmol/L巴戟天,D组给予17β-雌二醇10-6 mmol/L和1.0 mmol/L巴戟天进行培养,观察比较各组CAⅡ、RANKmRNA表达等指标差异.结果:B、C和D组破骨细胞数量均较A组明显减少,而D组减少明显(P<0.05);B、C、D组骨吸收陷窝面积相均低于A组(P<0.05),而D组骨吸收陷窝面积明显低于其他组(P<0.05);B、C、D组CAII、RANKmRNA基因表达水平明显低于A组(P<0.05),B组和C组RANK-mRNA基因表达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CAIImRNA基因表达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D组CAII、RANKmRNA基因表达水平低(P<0.05).结论:巴戟天联合雌激素能明显降低骨质疏松大鼠破骨细胞RANK和CAII的表达,起到抑制骨质疏松的作用.
作者:王青华 刊期: 2015年第05期
目的:探讨生殖营养胶囊与五子衍宗丸对少精证大鼠模型生殖机能影响的差异.方法:SD雄性大鼠100只,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生殖营养胶囊组、五子衍宗丸组4组,每组25只.模型组、生殖营养胶囊组、五子衍宗丸组均按500 mg/kg剂量腺嘌呤灌胃造模,每周2次,为期2个月;同时,生殖营养胶囊组按1.96 g/kg灌服生殖营养方水煎液,五子衍宗丸组按1.96 g/kg灌服五子衍宗丸水煎液,对照组灌服等体积生理盐水.实验结束后禁食12 h,取血测睾酮、黄体生成素的含量;摘取附睾,用光学显微镜镜检精子数、精子存活率、精子活动度、精子畸形率;取双侧睾丸,HE染色,进行病理观察.结果:腺嘌呤可以导致大鼠精子数量减少、存活率降低、活动度低且精子畸形率增高;血清睾酮和黄体生成素含量下降.生殖营养胶囊和五子衍宗丸都可以改善腺嘌呤造成的此种情况,其中以生殖营养胶囊对精子数量,存活率、活动度,畸形率改善疗效为佳;生殖营养胶囊和五子衍宗丸都可以纠正分泌障碍,但两者在改善睾酮和黄体生成素的分泌方面作用力度相差不大.结论:在五子衍宗丸基础上添加生殖营养必需物质制成的生殖营养胶囊较传统制剂能更好地提高精子质量.
作者:闫润红;霍俊凤;董爱国;王永辉;梁琦 刊期: 2015年第05期
目的:观察复方绞芪方对高脂高糖饮食诱导的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ASH)大鼠脂质代谢变化情况的影响,探讨其防治NASH的作用机制.方法:高脂高糖饮食喂养12周诱导SD大鼠建立NASH模型,同时以不同剂量的复方绞芪方治疗,检测大鼠血清TG、CHOL、HDL-C、LDL-C、FFA、ALT、AST和肝组织匀浆TG、CHOL含量变化,常规HE染色观察肝组织的病理改变并计算NAFLD活动度积分(NAS).结果:模型组大鼠的血清ALT、AST、LDL-C、FFA水平以及肝组织中的CHOL、TG含量较正常组明显增加;而血清HDL-C水平明显下降;NAS计分明显升高.应用复方绞芪方进行干预后,大鼠NAS计分较模型组大鼠显著降低,肝功能明显改善,血清CHOL、TG、LDL-C、FFA水平明显下降同时HDL-C明显升高,肝组织中CHOL和TG含量也明显下降.结论:高脂高糖饮食诱导的NASH大鼠存在脂质代谢紊乱,复方绞芪方能一定程度纠正肝组织脂质代谢紊乱,这可能是其防治NASH的重要机制.
作者:徐晶莹;顾慧华;朱飞叶 刊期: 2015年第05期
目的:探索中医药信息化的路径.方法:从中医信息化的角度探讨了中医辨证论治的核心内容和哲学思想,并通过回顾分析10余年来在中医智能化辨证所经历的症状、证、证型、辨证的数字化,以及计量指标的病因、病位、病性、病势表述研究,比对模式识别的理论与方法进行评价.结果:辨证论治数字化为智能化辨证探索了一条路径,但对证的智能化分类和识别还存在不足.结论:可以通过中医病、证、治法国家标准在电子病历中实施,以及中医医案的自然语言理解研究,以便在大数据时代更加深入地探索症状与病证的关系和分类.
作者:倪荣;彭明德;沈玉强;朱晨曦 刊期: 2015年第05期
目的:通过观察大脑中动脉闭塞(MCAO)大鼠血浆TAT、F1 +2、D-二聚体、vWF含量的动态变化,探讨MCAO大鼠缺血后血栓生物标记物的变化规律,为药物研究确定佳观察时间点.方法:雄性SD大鼠56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缺血后不同时相组(1h、6h、12 h、24 h、48 h、72 h),每组8只.线栓法制造大脑中动脉闭塞大鼠模型,用EHSA法检测大鼠血浆TAT、F1 +2、D-二聚体、vWF的水平.结果:脑缺血后1h TAT的水平即上升且于24h达峰值;F1+2、D-二聚体的水平在缺血后1h骤然升高并于6h达峰值;而vWF在缺血后1h即骤然升高达峰值,然后维持在稳定的较高水平.结论:MCAO大鼠在急性脑缺血后血浆TAT、D-二聚体、vWF、F1+2水平均升高,表现出不同的时程规律,它们的峰值均集中在缺血后6h或24 h,提示脑缺血的早期即存在有凝血纤溶系统紊乱、血管内皮细胞损伤,缺血后24 h可作为药物研究的佳观察时间点.
作者:李定祥;刘文华;文果;覃弘宇;李平;邓奕辉 刊期: 2015年第05期
目的:建立六君保玄颗粒质量控制标准.方法:含量测定采用HPLC法测定颗粒剂中马钱苷含量,其色谱柱:Diamonsil C1s色谱柱(250 mm×4.6 mm,5μm);柱温:25℃;流动相:乙腈-水(15∶85);流速:1.0 mL/min;检测波长:240 nm;定性鉴别采用TLC法对方中枸杞子、黄连、地龙、丹参4味中药进行鉴别.结果:马钱苷进 样量在0.039~0.78μg范围内与峰面积呈良好线性关系,平均回收率为99.78%,RSD为1.11%;枸杞子、黄连、地龙、丹参4味中药TLC鉴别阴性无干扰,专属性强.结论:为中药6类新药六君保玄颗粒质量控制标准的建立提供科学依据.
作者:王哲;袁子民;张会宗 刊期: 2015年第05期
针刺手法作为针灸施术的基础,是影响针灸治疗效果的重要因素,如何总结、分析并传承针刺手法的特征业已成为针灸研究领域的热点之一.从理论和实验研究两个角度总结了现今针刺手法参数测定研究的理论基础及仪器实践,并提出了一定的改进思路.相信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将会有诸如“运动视频”、“红外运动跟踪”等更多技术手段应用于针刺手法参数研究之中,以为中医的量化、规范化提供新的思路和有益的参考.
作者:唐文超;杨华元;刘堂义;高明;胡银娥;徐刚 刊期: 2015年第05期
目的:通过观察利胆软坚方药对小鼠的急性毒性反应,为安全性评价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大给药浓度(3g·mL-1)和大给药体积(0.04 mL·g-1)的利胆软坚方水煎剂对小鼠灌胃给药,24 h内给药2次,给药后连续观察7d.详细记录小鼠的存活情况及一般情况.结果:小鼠无一例死亡,也无明显中毒反应,测得利胆软坚方药大给药量(以含生药量计)为240 g·kg-1,相当于成人临床日用量的160倍.结论:利胆软坚方药比较安全,未在小鼠动物实验中见到明显毒性反应.
作者:姚静慧;王清亮;杨柏灿 刊期: 2015年第05期
目的:考察紫龙金片联合化疗对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治疗效果.方法:对收治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128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接受紫杉醇联合奈达铂化疗+紫龙金片治疗,对照组接受紫杉醇联合奈达铂化疗+安慰剂治疗,治疗2个周期后,分别检测患者的总体有效率、生活质量和免疫功能变化.结果:治疗组缓解率为45.3%,对照组为28.1%,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控制率治疗组亦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生活质量提高人数35例(54.7%),对照组为22例(34.4%),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治疗组CD4(31.25±4.35 vs 27.56±6.13)和CD4/CD8(1.23±0.21 vs 1.71±0.23)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紫龙金片联合化疗可有效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其机制可能与紫龙金片改善患者免疫功能有关.
作者:孙彩萍;王建芳;陈遐林;叶万立;朱晓灵;刘秋霞 刊期: 2015年第05期
目的:观察金氏消痔散(Jin's Xiaozhisan Decoction)治疗痔术后水肿、疼痛的疗效.方法:将356例痔外剥内扎术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182例)术后口服金氏消痔散;对照组(174例)术后口服消脱止-M片,比较二者治疗痔术后水肿、疼痛的疗效.结果:两组术后第1天在水肿积分、疼痛程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7天及术后14天,两组间比较差异有计学意义(P<0.05).结论:金氏消痔散能有效减轻痔术后水肿、疼痛症状,减轻患者痛苦,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郑晨果;陈念昭;诸葛林敏;金定国 刊期: 2015年第05期
目的:探讨老年重症脑梗死患者并发肺部感染的相关因素及中医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1月-2013年6月收住符合纳入研究标准的老年重症脑梗死患者256例,对有关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对可能导致患者并发肺部感染的相关因素及中医治疗结果进行临床分析.结果:分析相关性肺炎的独立危险因素可能与吞咽功能障碍、意识障碍、患者年龄、吸烟史及梗死病史等因素有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有85例发生了肺部感染,感染率为33.2%;治疗组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且P<0.05.结论:重症脑梗死患者并发肺部感染率较高,对相关独立危险因素需及早进行预防,发生老年重症脑梗死患者并发肺部感染者给予中医辨证论治,效果显著,值得临床借鉴.
作者:周文军 刊期: 2015年第05期
目的:探讨偏头痛受风热侵袭后机体发生痛觉敏化的病理机制及芎芷地龙汤对模型的治疗机理.方法:使用热风及硝酸甘油协同诱导建立大鼠偏头痛风热证模型,观察2h内搔头次数,用免疫组化法测定三叉神经脊束核GLU、NR2B、nNOS表达情况.结果:偏头痛模型组、偏头痛风热证组2h内搔头次数明显增多,与正常组、风热组、中药治疗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偏头痛模型组、偏头痛风热证组三叉神经脊束核尾部GLU表达、NR2B表达、nNOS表达均明显上调,与正常组、风热组、中药治疗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风热对正常机体无影响,而对硝酸甘油致偏头痛模型病理状态有显著影响,说明风热外袭致偏头痛痛觉敏化的发生,芎芷地龙汤能明显改善偏头痛动物模型的行为学症状,减少动物的阳性反应次数,减少三叉神经颈复合体中Glu、NR2B、nNOS表达.
作者:赵永烈;王玉来;姚卓亭;秦绍林 刊期: 2015年第05期
目的:研究三七总皂苷(Panax notoginseng saponins,PNS)对Nogo-NgR及其下游通路中NgR1和ROCK2 mRNA和蛋白的调控作用.方法:将SH-SY5Y细胞分为8组:正常组、模型组、维甲酸(retinoic acid,RA)组、三七总皂苷大(640 mg/L)、小(320 mg/L)剂量组、Y27632组、Y27632+三七总皂苷大、小剂量组,采用缺糖缺氧方法建立SH-SY5Y细胞损伤模型.应用实时荧光定量PCR和Western blot检测SH-SY5Y细胞缺糖缺氧损伤后NgR1、ROCK2 mRNA和蛋白表达特征及三七总皂苷对其影响.结果:模型组细胞中NgR1、ROCK2 mRNA和蛋白的表达较正常组显著升高(P<0.01);各给药组细胞中NgR1和ROCK2 mRNA水平较模型组均有较为显著的降低(P<0.01或P<0.05);Western blot结果显示Y27632+三七总皂苷大、小剂量组中NgR1表达水平较模型组有显著差异(P<0.01或P<0.05);Rock2在三七总皂苷大剂量组、Y27632组和Y27632+三七总皂苷大、小剂量组中,表达水平较模型组明显减少(P <0.01或P<0.05).结论:三七总皂苷可能通过抑制NgR1、ROCK2 mR-NA和蛋白在缺糖缺氧损伤SH-SY5Y细胞中的表达,进而促进轴突的生长和重塑.
作者:张晓萌;娄利霞;柴立民;刘炜;史晓伟;朱陵群 刊期: 2015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