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祛斑养阴颗粒对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

张剑勇;谢静静;高建华;邱侠;钟力;王辉;陈维

关键词:红斑狼疮, 系统性, 生存质量
摘要:目的:观察祛斑养阴颗粒剂对不同疾病活动度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疾病控制及生存质量(QOL)的影响.方法:将136例SLE患者按SLEDA评分标准随机分为4组,Ⅰ组病情基本无活动,Ⅱ组轻度活动,Ⅲ组中度活动,Ⅳ组重度活动.分别予祛斑养阴颗粒剂联合西药常规方案治疗,经治疗1个月、3个月后分别对患者疾病活动度及生存质量方面的改善情况进行分析.结果:经治疗后,各组SLEDAI评分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各组生存质量各维度得分均有不同程度的升高,且在总体健康感、生命活力、躯体功能上,与治疗前比,有显著差异(P<0.05);Ⅰ组、Ⅱ组及Ⅲ组在总体评分上较治疗前明显升高,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Ⅳ组总体评分较治疗前升高,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祛斑养阴颗粒剂结合西药对稳定病情起协同作用,能有效的治疗SLE,更好控制疾病,提高SLE患者QOL.
中华中医药学刊杂志相关文献
  • 推拿影响坐骨神经损伤大鼠NT-3及其受体TrkC表达的研究

    目的:观察推拿对坐骨神经损伤大鼠行为学、NT-3、TrkC的影响,探讨推拿促进坐骨神经损伤修复的机制.方法:采用大鼠坐骨神经夹持损伤模型,通过斜板实验、BBB评分观察正常组、假手术组、模型组、模型对照组、推拿组大鼠的行为学变化;通过免疫组化染色观察各组大鼠脊髓腹角NT-3、TrkC的表达情况,后统计比较各组差异.结果:模型组和模型对照组大鼠行为学检测提示坐骨神经损伤大鼠的运动功能明显降低,在推拿干预后,斜板试验、BBB评分明显升高,神经功能恢复情况优于模型组和模型对照组;模型组、模型对照组及推拿组NT-3、TrkC表达与正常组相比均有统计学差异,推拿组NT-3表达与模型组相比也有显著差异,推拿组更高.结论:中医推拿可以通过促进NT-3及其高亲和力受体TrkC的表达,发挥抑制细胞凋亡,促神经元存活的作用,终改善坐骨神经损伤大鼠的运动功能,促进神经功能恢复.

    作者:吴剑聪;鲁梦倩;于跃;李小琴;姚斌彬;王磊;潘璠;耿楠;高玉峰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滇重楼腐烂程度与4种皂苷含量的关系

    目的:测定滇重楼健康、病健交界部分、完全腐烂部分、药材及人工种植滇重楼1级到6级腐烂的样品中4种皂苷的含量.方法:采集云南白药集团武定滇重楼种植基地样品,腐烂等级分类参照植病研究方法,采用HPLC测定其4种重楼皂苷Ⅵ、Ⅶ、PA和H.结果:不同腐烂程度重楼皂苷含量差异较大.结论:腐烂部分占整个重楼根茎的21% ~40%的样品重楼皂苷Ⅶ、PA和H含量高,完全健康和完全腐烂的滇重楼根茎重楼皂苷含量较低.

    作者:白巍;杨永红;张铭;杨婉梅;苏豹;韦建荣;尹品耀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白芷香豆素微囊的制备及其体外释药研究

    目的:研究白芷香豆素微囊的制备工艺,并考察其体外释药特性.方法:以包封率、载药量为指标,采用复凝聚法制备白芷香豆素微囊,用Doehlert设计法对白芷香豆素的制备工艺进行优化,用UV法测定微囊在20h内溶出的量并作释放度考察曲线,且采用电镜对其形态与粒径进行考察.结果:白芷香豆素微囊的囊材囊心比、搅拌速度及体系的pH值对微囊的包封率与载药量均有显著影响,当囊材囊心比为4.3∶1、搅拌速度为355 r·min-、pH值5.0时,制得的白芷香豆素微囊圆整光滑,无粘连,粒径均匀,包封率可高达77.74%,载药量为23.03%,囊径在200μm以下,且有一定的缓释作用.结论:复凝聚法制备白芷香豆素微囊工艺简单、可靠,产品稳定性好.

    作者:姜建伟;章红燕;何福根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栀子不同提取方法的质量研究

    目的:考察两种不同产地栀子不同提取方法的内在质量.方法:采用HPLC测定栀子醇提液中栀子苷的含量,采用UV法测定总苷和总黄酮的含量.结果:种植栀子的栀子苷含量和总苷的含量均大于野生栀子,种植栀子总黄酮含量小于野生栀子.结论:本研究可为栀子提取工艺研究提供参考.

    作者:杨培培;丛晓东;蔡宝昌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培补元气在老年失眠防治中的应用

    老年失眠与元气亏虚有关,因而对老年失眠的治疗和预防有别于中青年人群失眠的防治,培补元气是老年失眠防治的重要治法.从脏腑而论可以益肾以补元,补土以培元,此外还应清热化痰祛瘀疏通元气的运行.中年求复再振元气在预防老年失眠方面尤为重要.

    作者:章程鹏;黄攀攀;程静;王平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胃炎饮对胃溃疡大鼠血清SOD活性和MDA含量的影响

    目的:探讨胃炎饮对胃溃疡模型大鼠血清超氧化歧化酶(SOD)活性和丙二醛(MDA)含量的影响.方法:采用冰醋酸腐蚀法建立实验性胃溃疡大鼠模型,以奥美拉唑为对照,观察胃炎饮对实验性胃溃疡大鼠胃黏膜溃疡面积和血清SOD活性和MDA含量的影响.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血清SOD活性明显下降,MDA含量明显升高(P<0.01);与模型组比较,胃炎饮高、低剂量组血清SOD活性明显升高,MDA含量明显下降(P<0.01或P<0.05),各用药组溃疡面积均明显缩小(P<0.01或P<0.05);与奥美拉唑阳性对照组和胃炎饮低剂量组比较,胃炎饮高剂量组溃疡面积均明显缩小(P<0.05),同时胃炎饮高剂量组溃疡抑制率较高.结论:胃炎饮可通过调节氧自由基代谢,抗氧化损伤,达到抗胃溃疡的作用.

    作者:于文涛;杨牧祥;聂金涛;方朝义;王少贤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浸泡程度对草乌炮制品传统质量及生物碱成分的影响

    目的:研究草乌药典炮制法中“浸泡至内无干心”的科学性.方法:制备浸泡不及、适中和太过的草乌浸泡品及其煮制品,观察性状,采用药典法测定各样品中新乌头碱、乌头碱、次乌头碱、苯甲酰新乌头碱、苯甲酰乌头碱、苯甲酰次乌头碱的含量.结果:浸泡适中炮制品易于切制,饮片片型平坦,不易破碎.浸泡后生物碱成分含量均降低,双酯型生物碱的降低率分别约为:20%、20%、46%,单酯型生物碱的降低率分别约为:8%、25%、37%.煮制使双酯型生物碱含量显著降低,单酯型生物碱含量显著增加.双酯型生物碱总量较生品均降低99%以上;单酯型生物碱总量分别是生品的2.7倍、2.9倍、3.7倍.结论:草乌浸泡至“内无干心”煮制品成分变化适中,饮片质量佳.故草乌浸泡至“内无干心”具有一定科学性.

    作者:侯跃飞;杜红;国伟;费淑琳;秦语欣;李飞;谭鹏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电针结合复方大秦艽汤治疗恢复期贝尔面瘫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电针结合加减大秦艽汤治疗恢复期贝尔面瘫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40例入选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76例、对照组64例.治疗组采用内服加减大秦艽汤加电针治疗;对照组仅采用相同针刺方法而不服用中药,疗程均为4周.结果:治疗组在H-B分级变化、效愈率及后遗症发病率上均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电针结合复方大秦艽汤治疗恢复期贝尔面瘫的临床疗效肯定,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陈晞;曹莲瑛;张伟;虞莉青;冷锋强;吴庆红;金玺;袁燕洁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加味芍药汤联合美沙拉嗪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疗效及对患者血清炎症因子的影响

    目的:探讨加味芍药汤联合美沙拉嗪对溃疡性结肠炎治疗疗效及对患者血清炎症因子IL-1、IL-8、TNF-α表达的影响.方法:78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对照组给予美沙拉嗪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服加味芍药汤.两组患者一般资料之间进行对比分析数据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治疗组治疗后总有效率(92.31%)显著高于对照组(79.49%),且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治疗后血清炎症因子IL-1(1.283±0.382) ng/mL、IL-8(0.946±0.318) ng/mL、TNF-α(32.015±1.902) pg/L表达均高于对照组治疗后血清炎症因子IL-1 (0.316±0.174) ng/mL、IL-8(0.294±0.068) ng/mL、TNF-α表达(11.372±1.937) pg/L,且有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不良反应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味芍药汤联合美沙拉嗪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疗效显著,无明显不良反应,存在血清炎症因子异常.

    作者:陈利坚;叶斌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从脾论治肺痨盗汗

    目的:从脾虚为本的角度分析李凫坚主任中医师治疗肺痨盗汗的经验,探索中医药辨证治疗本病的方法.方法:通过研究肺痨盗汗的起病特点、临床表现、辨治要点、治疗方法及疗效,提出本病的中医病因为元气不足,病机为气阴两虚,病程久远者,还可见肺肾两虚,并为其所确立的益气健脾、滋水清金治法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补气养阴敛汗法对于肺结核初治以及耐药结核复治的肺痨盗汗均具有良好疗效.结论:盗汗是肺痨主症之一,以补虚培元、益气健脾、滋水清金为法,治疗各型肺痨盗汗均有良好效果,对于研究中医药治疗肺痨具有参考价值.

    作者:邓建平;周敏;李凫坚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粗针督脉平刺对周围性面瘫大鼠口唇血流速度的影响

    目的:通过动物实验研究粗针督脉平刺治疗方法对周围性面瘫大鼠所产生的疗效及口唇血流速度的变化.方法:将42只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粗针针刺组、西药治疗组、造模组,每组14只.在3组大鼠制作周围性面瘫模型成功后,分别对粗针针刺组及西药治疗组采用两种不同的治疗方法进行干预,观察其行为学改变及口唇部血流速度变化.结果:粗针治疗1周、2周后大鼠口唇血流速度相比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1周后,粗针针刺组与西药治疗组比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且西药治疗组血流速度减少程度较粗针治疗组大;治疗2周后,粗针针刺组与西药治疗组比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且两组大鼠口唇血流速度均基本达到造模前水平.结论:粗针督脉平刺疗法对周围性面瘫大鼠所产生的疗效确切,并且在恢复过程中对血流速度有改善作用.

    作者:吕善广;宣丽华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结肠透析(灌洗)联合中药灌肠治疗重型肝炎效果的meta分析

    目的:评价结肠透析(灌洗)联合中药灌肠治疗重型肝炎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CBM、VIP、CNKI及Cochrane图书馆临床对照试验数据库等,查找符合纳入标准的随机对照试验,文献检索时间均从建库截至2012年12月.并按Cochrane系统评价手册的文献质量评价办法评价纳入研究的方法学质量,而后提取相关数据用Rev Man 5.0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终纳入9篇随机对照试验,共969例.结果显示:与西医综合治疗相比,结肠透析(灌洗)联合中药灌肠治疗重型肝炎对降低肝功能ALT的效果优于常规治疗[MD(95% CI)为-16.41(-22.45,-10.37),P<0.00001];血氨情况也有显著效果[MD(95% CI)为-24.95(-47.65,-2.25),P=0.03];凝血功能PT的改善与对照组相比也有显著效果[MD(95% CI)为-4.11(-6.81,-1.40),P=0.003].结论:现有证据证明结肠透析(灌洗)联合中药灌肠治疗重型肝炎有一定疗效且相对安全,由于纳入分析的研究质量差异较大,因此有必要进行大样本、多中心、随机、双盲的对照试验,以进一步证实其临床疗效.

    作者:周倩妹;孟繁洁;靳英辉;温晓燕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基于均匀设计的海藻玉壶汤中海藻、甘草不同比例配伍对甲状腺肿大大鼠模型心、肾功能影响的实验研究

    目的:通过海藻与甘草不同比例配伍的海藻玉壶汤对甲状腺肿大大鼠模型心、肾功能相关指标的检测,筛选海藻与甘草反药组合配伍使用的宜忌条件.方法:按“973”项目组规定的SOP,将海藻与甘草按照2因素7水平的均匀设计实验原则设置不同配伍比例,观察海藻与甘草不同配比的海藻玉壶汤对甲状腺肿大大鼠模型肌酐、尿素氮、肌酸激酶、乳酸脱氢酶以及心、肾组织病理形态的影响.结果:模型组及给药组的肌酐(Cr)、尿素氮(BUN)含量均未见明显异常,与模型组比较,配比六组(29.04∶4.16)、七组(24.20∶10.40)血清中血钾水平显著升高,血钠水平显著降低(P<0.05);心肌酶水平的变化,阳性药组及各给药组CK水平较模型组显著降低(P<0.05),且降低程度有一定的随着海藻用量的增加而减弱的趋势.配比二组(9.68∶12.49)、三组(19.36∶0.54)、阳性药组具有一定程度的病理形态的改变,但各给药组未表现出较模型组加重的趋势.结论:含海藻与甘草不同配伍比例的复方海藻玉壶汤对甲状腺肿大大鼠模型的心、肾功能无明显影响,是否属于毒性作用有待进一步验证.

    作者:李怡文;钟赣生;柳海艳;刘云翔;王茜;刘佳;高源;欧丽娜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水烛香蒲花粉镇痛活性部位化学成分研究(Ⅱ)

    目的:进一步研究水烛香蒲花粉镇痛活性部位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活性成分追踪并结合硅胶柱色谱、凝胶柱色谱等方法研究活性部位的化学成分.结果:从活性部位分离鉴定了7个化合物,分别是zamissine(Ⅰ)、胆碱(Ⅱ)、嘧啶-2,4-(1H,3H)二酮(Ⅲ)、6-甲基-嘧啶-2,4-(1H,3H)二酮(Ⅳ)、1-O-(β-D-葡萄糖基)-(2S,3S,4R,8Z)-2-[(2R)-2'-羟二十三酰胺基]-8-十九烯-3,4-二醇(Ⅴ)、1-O-(β-D-葡萄糖基)-(2S,3R,4E,8Z)-2-[(2R)-2'-羟基十九烷醇氨基]-4,3-二烯十九烷-3-二醇(Ⅵ)和胡萝卜苷(Ⅶ).结论:化合物Ⅰ、Ⅱ为首次从该属中分离得到的化合物.

    作者:冯绪强;曹圣楷;冀思华;周应军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中医药治疗窦性心动过缓的研究进展

    近些年,中医药对窦性心动过缓从辨证论治入手,结合现代医学对本病的认识,在治疗上取得显著疗效,显示出个性化与灵活性,值得我们深入研究.对窦性心动过缓的中医病因病机、临床分型、治疗方法等进行归纳总结.

    作者:靳宏光;王义强;齐锋;李哲山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HPLC法同时测定芪黄疏糖胶囊中梓醇和毛蕊花糖苷的含量

    目的:建立芪黄疏糖胶囊中梓醇和毛蕊花糖苷含量测定方法,为其他含地黄制剂含量测定提供参考.方法:色谱柱为Agilent HC-C18(250 mm×4.6mm,5μm);以乙腈-0.1%磷酸溶液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检测波长在210 nrn和334 nm间切换;流速1.0 mL/min;柱温28℃.结果:梓醇进样量在0.385 ~ 11.55 μg、毛蕊花糖苷进样量在0.115 ~3.45 μg范围内呈良好线性关系.结论:该方法准确度和重复性好,适用于芪黄疏糖胶囊中生地黄的含量测定.

    作者:赵群涛;张红伟;方永凯;贾沐;张飞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中医手法结合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椎体脆性骨折的临床研究

    目的:为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osteopoortic vertebral compression fractures,OVCFs)患者提供一种费用较低、止痛效果好且能有效恢复椎体高度的治疗方法.方法:在2011年3月-2012年9月将过伸牵引震动手法与经皮椎体成形术(percutaneous vertebroplasty,PVP)相结合用于治疗胸腰段脆性骨折,与同期进行的单纯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ercutaneous kyphoplasty,PKP)进行随机对照研究,比较两组在手术时间、骨水泥渗漏率、骨水泥注入量、胸腰背部疼痛VAS改善分数、伤椎高度恢复率和节段后凸纠正角度方面的差异.结果:与单纯PKP组比,手法整复结合PVP组手术时间明显延长,但在骨水泥渗漏率、骨水泥注入量、胸腰背部疼痛VAS改善分数、伤椎高度恢复率和节段后凸纠正角度方面没有显著性差异.结论:过伸牵引震动手法与PVP相结合应用于治疗老年人的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是一种安全的,能有效恢复椎体高度,纠正节段后凸畸形角度,且相对于PKP费用大大减少的治疗方法.

    作者:刘建;俞雷钧;宋红浦;陆建伟;刘宏;张春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调脂积冲剂对高脂诱导肥胖大鼠脂联素、抵抗素影响的研究

    目的:通过高脂诱导营养性肥胖大鼠模型,观察调脂积冲剂对肥胖大鼠体重、Lee's指数、血清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HDL)、低密度脂蛋白(LDL)、血糖(FBG)、真胰岛素(FH)、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及游离脂肪酸(FFA)、脂联素、抵抗素的影响.方法:将SD雄性大鼠65只,分为正常组10只,其余55只采用高脂饮食建立肥胖模型.7周末时测体重,大鼠体重大于正常组体重20%为造模成功.将造模成功的30只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调脂积组、荷丹片组.灌胃给药5周后,测量各组大鼠体质量、身长,计算Lee's指数.检测各组大鼠血清TC、TG、HDL、LDL、FBG、FFA.采用ELISA法测定血清的真胰岛素、脂联素、抵抗素含量.采用稳态模式评估法(HOMA)来评价胰岛B细胞功能,即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 =(FBG)*FTI/22.5.结果:和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体重、Lee’s指数、TC、TG、LDL、FTI、HOMA-IR、FFA、抵抗素明显升高(P<0.01);FBG有差异性升高(P<0.05);HDL有差异性降低(P<0.05);脂联素明显降低(P<0.01).和模型组比较,调脂积组大鼠体重明显下降(P<0.01);Lee's指数、TG有差异性下降(P<0.05);TC、LDL明显下降(P<0.01);FBG略有下降、HDL略有升高,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HOMA-IR、FTI、FFA明显下降(P<0.01);血清脂联素有差异性升高(P<0.05);血清抵抗素有差异性下降(P<0.05).调脂积组和荷丹片组比较,在上述指标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脂饲料诱导的肥胖大鼠体内存在胰岛素抵抗,血清FFA、抵抗素水平升高,脂联素水平降低;调脂积冲剂可以减轻肥胖大鼠的体重,调节血脂紊乱,改善其胰岛素敏感性,这种作用可能和降低血清FFA、抵抗素水平及升高脂联素水平有关.

    作者:宋文蔚;潘智敏;王英虎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附子理中汤对脾阳虚证大鼠血清瘦素和神经肽Y水平影响的实验研究

    目的:观察附子理中汤对脾阳虚证大鼠血清瘦素和神经肽Y水平的影响.方法:动物实验.分为对照组、阳虚组、脾阳虚组、中药组4组,中药组给予附子理中汤干预.以体重增长率、血清瘦素和神经肽Y水平为观察指标并检测其变化,以SPSS 13.0版统计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阳虚组(1.13 ±0.402)、脾阳虚组(0.85±0.410)和对照组(1.69±0.411)相比,体重增长率均下降明显(P<0.01);中药组(1.30±0.411)用附子理中汤干预后,与脾阳虚组相比,体重增长率上升(P<0.01).脾阳虚组(18.46±4.89)和对照组(11.98±2.95)相比,血清瘦素水平升高明显(P<0.05),脾阳虚组(17.58±9.98)和对照组(28.71±12.3)相比,神经肽Y水平下降明显(P<0.05);中药组用附子理中汤干预后,血清瘦素水平(12.62±3.06)与脾阳虚组(18.46±4.89)相比下降(P<0.05),神经肽Y水平(26.32±11.24)与脾阳虚组(17.58±9.98)相比升高(P<0.05).结论:附子理中汤的干预作用是通过恢复血清瘦素和神经肽Y分泌水平的平衡状态,间接发挥调控饮食和体重的作用.

    作者:唐汉庆;韦祎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营养不良中医证候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营养不良中医证候规律.方法:采用中医临床流行病学研究的科学方法,制定“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中医证候调查表”,对符合纳入标准的病例进行分析、归纳,总结其中医证候规律.结果:COPD营养不良急性加重期(120例)单一证候共36例,占30%;复合证候共84例,占70%;单纯实证38例,占31.67%,单纯虚证23例,占19.17%,虚实夹杂证59例,占49.17%.COPD营养不良稳定期(105例)中单一证候共21例,占20.00%;复合证候共80例,占76.19%,常见复合证候为肺脾气虚证、肺肾亏虚证、脾肾阳虚证;单纯实证12例,占11.88%,单纯虚证60例,占59.41%,虚实夹杂证29例,占28.71%.无论急性加重期,还是稳定期,涉及脾虚、脾胃不和证候居多,达50%之多,常与它证相兼存住.结论:COPD营养不良急性加重期证候以复合证候为主,多表现为虚实夹杂证;稳定期以虚证为主,以两两兼证居多,多表现为肺脾气虚证、肺肾亏虚证、脾肾阳虚证.脾虚、脾胃不和在COPD营养不良发生、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陆学超;王宁;胡海波;殷彬 刊期: 2014年第05期

中华中医药学刊杂志

中华中医药学刊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主办:中华中医药学会 ,辽宁中医药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