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洁;叶青;袁灿兴
目的:复制小鼠哮喘模型,并进行激素干预治疗来制作激素依赖性哮喘小鼠模型,在撤减激素过程中,以五紫三黄方干预治疗,观察其对激素依赖性哮喘小鼠模型支气管和肺组织形态学的影响.方法:小鼠雌雄各半共120只,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泼尼松对照组、五紫三黄方低剂量组、中剂量组、高剂量组,每组20只.利用卵蛋白(OVA)复制小鼠哮喘模型,并进行激素干预治疗来制作激素依赖性哮喘小鼠模型,在撤减激素过程中,以五紫三黄方干预治疗,观察小鼠模型支气管和肺组织形态学的影响.结果:五紫三黄方不仅能明显减轻小鼠激素依赖性哮喘气道炎性细胞的浸润,而且能明显改善小鼠哮喘气道的重塑.
作者:苏奎国;姜良铎;郭勇英;魏广平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明确升血小板冲剂的大给药量及安全有效性,为临床该药的科学使用提供实验依据.方法:通过观察小鼠的死亡、体重、神经系统、消化系统等一般情况和测定血小板减少模型小鼠的体重和脾脏指数来明确升血小板冲剂确定大给药量和有效性.结果:小鼠一次灌胃升血小板冲剂0.4 mL/l0 9,1日内3次灌胃给药累计大给药量为120 mL/kg,相当于生药量为360 g/kg,均不引起动物死亡;升血小板冲剂分别能使化疗后小鼠的体重增加,脾脏指数提高,且药效强度与其给药剂量呈一定的相关性.结论:升血小板冲剂的安全性可靠,同时可以改善化疗模型的一般情况.
作者:刘振东;周维顺;杨永波;李清林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研究红景天苷(SDS)对百草枯(PQ)中毒大鼠肺组织Toll样受体4和核转录因子κB(TLR4-NF-κB) 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将120只SD大鼠随机分为生理盐水(NS)对照组、PQ模型组和SDS干预组(低、中、高剂量),每组24只.采用一次性腹腔注射PQ溶液的方法,制备PQ中毒ALI模型,PQ溶液20 mg/kg.PQ模型组和SDS干预组注射PQ溶液,NS对照组腹腔注射等容积NS.染毒1h后,SDS干预组腹腔注射SDS,低、中、高剂量分别为1、5和10 mg/kg,NS对照组、PQ模型组腹腔注射等容生理盐水,每24h注射1次.分别在染毒后6h、24h、48 h和72 h麻醉处死大鼠,测定肺湿/干重比,测定肺组织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血清中白介素-6(IL-6)含量,检测TLR4和NF-κB的mRNA表达情况.结果:与NS组相比,各时间点PQ模型组肺湿/干重比明显增加(P<0.01),肺组织TLR4和NF-κB的mRNA表达水平明显提高(P<0.01),肺组织中TNF-α、血清中IL-6含量显著增加(P<0.01);而在SDS干预组中,与PQ模型组相比,中、高剂量组各时间点的肺湿/干重比明显减少(P<0.05),中、高剂量组在染毒后24、48、72 h肺组织TLR4和NF-κB的mRNA表达水平明显减少(P<0.05),各剂量组TNF-α的水平于染毒后各时间点均有显著降低(P<0.05).高剂量组血清IL-6水平于染毒后6、24、48、72 h明显减低(P<0.05).结论:TLR4-NF-κB通路参与了PQ中毒大鼠肺损伤的早期病理生理过程,SDS能抑制TLR4-NF-κB活化,减轻PQ中毒大鼠肺损伤.
作者:张卓一;陆如凤;黄小民;吴海波;丁黎敏;周晶晶;吴丽娟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探讨龟鹿二仙汤含药血清对大鼠成骨细胞(osteoblast,OB)增殖功能、OB关键基因骨保护素(OPG)、破骨细胞分化因子(ODF)的mRNA表达变化的研究,分析龟鹿二仙汤防治骨质疏松症的作用机理.方法:①采用胰蛋白酶-Ⅱ型胶原同浓度(10%、15%、20%)的龟鹿二仙汤含药血清培养大鼠成骨细胞(OB)24、48、72 h,应用MTT比色法来检测其对OB增殖功能的影响.②采用荧光定量PCR测定OB中OPG、ODF的表达.结果:龟鹿二仙汤含药血清对OB的增殖作用呈浓度依赖性,即20%> 15%>10%;在培养24、48 h、72 h后显著促进其增殖作用.OPG mRNA表达在龟鹿二仙汤含药血清20%浓度时强,且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而ODF基因mRNA表达在20%浓度时低,且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龟鹿二仙汤含药血清对体外培养SD大鼠OB增殖具显著作用且呈浓度依赖性,可在分子水平上调节OPG、ODF表达,可能与其治疗骨质疏松机制相关.
作者:钱康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观察基质金属蛋白酶-2、9在心血瘀阻证心肌微环境的变化.方法:建立大鼠急性心梗心血瘀阻证模型,分为假手术组、健康对照组、心虚瘀阻证组,然后用ELISA方法观测其基质金属蛋白酶2、9的表达.结果:基质金属蛋白酶2血瘀阻证表达高于健康对照和假手术组(P<0.05),基质金属蛋白酶9三组间均有差异,其中心血瘀阻证组高,其次为假手术组、健康对照组(P<0.05).结论:基质金属蛋白酶-2、9参与心血瘀阻证心肌微环境的变化,是中医证候本质的物质学基础.
作者:郑景辉;杨恒宝;宁桂兰;陈建军;刘华盛;吴发胜;李勇华;简维雄;王丽萍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观察盆腔炎患者应用中医综合治疗的临床疗效,并为临床开展科学、合理的治疗方案提供经验积累.方法:选取医院于2010年3月-2012年9月收治的154例盆腔炎患者,利用随机数字表法进行分组,分别设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77例.其中研究组给予膈下逐瘀汤联合大柴胡汤用药,而对照组给予头孢羟氨苄联合甲硝唑口服用药.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症状消失时间及用药总有效率,并做好对比.结果:研究组临床症状消失时间为(3.6±1.7)d,对照组症状消失时间为(4.4±1.8)d,两组之间存在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研究组治愈64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为96.4%,对照组治愈47例,无效23例,总有效率为70.3%,2组之间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对于盆腔炎患者而言,给予膈下逐瘀汤联合大柴胡汤治疗相较于头孢羟氨苄联合甲硝唑能够缩短症状消失时间,提高临床疗效,取得较为满意的效果.
作者:袁秋玮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探讨华蟾素注射液对H22肝癌小鼠肿瘤组织中Fas、FasL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40只ICR小鼠采用皮下接种H22肝癌细胞株的方法复制小鼠肝癌模型,造模成功后,将小鼠随机分为4组:模型组,顺铂组,华蟾素注射液低、高剂量组.采用荧光定量RT-PCR方法检测华蟾素注射液对H22肝癌小鼠肿瘤组织中Fas、FasL基因表达的影响.结果:华蟾素高剂量组、顺铂(DDP)组的抑瘤率分别为41.35%、53.85%,具有明显的抑制肿瘤生长作用.与模型组比较,华蟾素低剂量组小鼠肿瘤组织中的Fas、FasL mRNA表达无显著性差异(P>0.05).而华蟾素高剂量组、DDP组能促进肝癌小鼠肿瘤组织中的Fas mRNA表达升高,与模型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同时降低FasL mRNA表达,与模型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华蟾素注射液抑制肝癌生长的分子机制可能是通过上调Fas基因表达并下调FasL基因表达,从而促进肿瘤细胞发生凋亡,达到抗肿瘤作用.
作者:邓德厚;史华;张永军;包文龙;顾丹琳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评价参附注射液对晚期前列腺癌患者血清前列腺特异抗原(Prostate Specific Antigen,PSA)水平及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60例前列腺癌患者,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参附注射液治疗.结果:治疗后,两组前列腺癌患者的身体状况、功能状况等评分均有显著改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前列腺癌患者的身体状况、功能状况等评分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前列腺癌患者血清PSA水平均有显著改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观察组前列腺癌患者血清PSA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参附注射液治疗晚期前列腺癌患者具有较佳疗效,能有效改善患者的血清PSA水平及生存质量.
作者:陈晓农;王荣江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探讨中药方剂联合腹腔镜甲状腺肿瘤切除术对甲状腺肿瘤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08年1月-2013年1月我院收治的甲状腺肿瘤患者共84例,随机分为观察组50例和对照组34例,两组患者均行腹腔镜甲状腺肿瘤切除术,观察组患者术后加用我院自拟中药方,观察两组患者术后1月的疗效及患者治疗前后甲状腺球蛋白(TG)水平的变化.结果:对照组患者总有效率为70.59%,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2.00%,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TG水平比较,观察组患者治疗后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显著低于治疗后的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中药方剂联合腹腔镜甲状腺肿瘤切除术能够显著提高患者术后的疗效,同时能够显著降低患者血清TG水平,从而降低肿瘤的复发率,值得临床上推广使用.
作者:李敏献;赵刚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通过建立肺癌恶病质小鼠模型,探讨益气养阴中药对提高癌症小鼠机体免疫功能及改善恶病质状态的效果.方法:将60只C57BL/6小鼠随机分为2大组(A组及B组),每大组分为健康对照组(NC)、甲羟基孕酮组(MPA)、低剂量中药治疗组(LTCM)、中剂量中药治疗组(MTCM)、高剂量中药治疗组(HTCM)以及模型对照组(NS)等6个亚组,每组6只小鼠,A组用于观察相关实验指标,B组30只按A组方式进行分组,用于观察生存时间.观察益气养阴中药对小鼠机体免疫功能、恶病质状态及生存时间影响.结果:与NS组相比,各治疗组小鼠用药后体重出现不同程度的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MPA及NS组相比,MTCM组小鼠治疗后血脂水平显著下降(P<0.05),且与NC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CM各剂量组中位生存时间显著优于NS及MPA组,差异统计学意义(P<0.05).与各实验组相比,MTCM组用药后IL-2、IFN-γ显著上升,而IL-4、IL-10、显著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益气养阴中药能有效调节小鼠机体免疫功能,消除炎症因子,改善小鼠血脂水平及营养状况.
作者:王奇;姜建伟;章红燕;何福根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采用逆流萃取的方法,在两种不同的萃取流速下,考察两种不同产地栀子的栀子苷含量及稳定性,以期对栀子药材的粗提工艺提供一定的参考.方法:采用HPLC法测定不同栀子逆流萃取液中栀子苷含量.以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为填充剂C18色谱柱(5μm,4.6 ×250 mm);流动相乙腈一水(15∶85);流速1.0 mL·min-1;检测波长为238 nm;柱温30℃.结果:两种不同产地不同逆流萃取条件下,栀子苷均在5h达到大值,种植栀子比野栀子中栀子苷含量高,且同一产地栀子在B流速时大于A流速时栀子苷含量,1个月后重复测定1次,栀子苷含量稳定.结论:HPLC简便快速、灵敏度高、重复性好、稳定性好,可为栀子提取工艺研究提供参考.
作者:杨培培;周函钰;张炎新;丛晓东;蔡宝昌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观察口服左归丸,配合阿仑膦酸钠片治疗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0例符合诊断标准的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50例,两组患者无显著差异,具有可比性.两组都给予饮食,运动及补充钙剂和维生素D等基础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给予阿仑膦酸钠片,治疗组给予口服左归丸配合阿仑膦酸钠片进行治疗.治疗6个月,观察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的骨密度,血钙和血磷,骨钙素和降钙素以及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患者的骨密度、降钙素显著升高,血钙、骨钙素显著升高,而治疗组的骨密度、降钙素、骨钙素的变化更显著;治疗组患者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结论:口服左归丸配合阿仑膦酸钠片治疗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患者可以取得较好的疗效.
作者:马兆龙;贾文义;程克勤;顾洪辉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观察喜树碱衍生物SN-38对人白血病细胞系HL-60细胞的增殖抑制和诱导凋亡作用,并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CCK法检测SN-38对HL-60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率;特异性荧光底物检测Caspase-3、Caspase-8、Caspase-9活性;观察不同种类Caspase抑制剂对SN-38诱导HL-60细胞的增殖和凋亡作用的影响.结果:CCK法显示SN-38明显抑制HL-60细胞增殖,流式细胞凋亡分析及Caspase抑制剂研究,显示SN-38通过内源性Caspase信号通路诱导HL-60细胞凋亡.结论.SN-38通过内源性Caspase信号通路抑制HL-60细胞增殖和诱导凋亡.
作者:封蔚莹;宋春娇;张志坚;钟永根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寻找中医药治疗乙肝研究的外文文献重点和趋势,为临床诊疗提供参考.方法:利用中PubMed数据库,通过主题词与自由词结合方式,检索2002-2012年国内中医药治疗乙肝的文献,进行文献计量学分析.结果:10年间中医药治疗乙肝研究的外文文献呈缓慢趋势.结论:中药治疗乙肝、乙肝的中医辨证、针灸治疗乙肝方面的研究是研究热点,需规范研究过程、提高研究质量.
作者:彭立生;陈泳如;陈璐璐;何力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观察自拟膝痹方结合夹胫推肘牵膝推拿手法治疗寒湿痹阻型膝痹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30例膝痹病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120例,对照组110例.治疗组给予自拟膝痹方结合夹胫推肘牵膝推拿手法治疗;对照组给予口服硫酸氨基葡萄糖胶囊联合常规推拿治疗,两组均治疗2个月,比较两组治疗前后WOMAC各症状、体征评分改变,并进行评价疗效.结果:治疗组治疗后WOMAC各症状、体征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临床疗效总效有效率为97.2%;对照组仅为72.4%,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自拟膝痹方结合夹胫推肘牵膝推拿手法有效减轻寒湿痹阻型膝痹病的症状,临床疗效确切,本法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周翔;詹强;罗华送;何嘉莹;王睿;唐君 刊期: 2014年第06期
整理近年痛经实验相关文献,以激素、血管舒张、氧化、离子浓度为切入点,筛选与原发性痛经相关的疼痛因子,并将其中有关联性的因子组合,探讨其对原发性痛经的影响以及相互之间的关性作用,以期为后续的实验研究提供新的思路与方法.
作者:蒲宝婵;姜国云;方玲 刊期: 2014年第06期
从词源学角度对“健”“康”“健康”进行中文和西文含义的考释,通过梳理中西医学对健康概念的表达及其含义演变的过程,进一步讨论中医学在健康管理方面的优势.
作者:宋婷;沈红艺;倪红梅;何裕民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评价中医药治疗再障的临床疗效,为中医诊疗指南再障的治法提供循证医学证据.方法:检索中医药治疗再障的随机对照或半随机对照试验,对入选文献进行Jadad量表评分,提取数据,使用RevMan 5.2.1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纳入2篇六味地黄丸联合皂甙丸治疗再障的研究.Meta分析的结果发现六味地黄丸联合皂甙丸和雄激素治疗再障的总有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65),但前者治疗再障的肝损害、女性男性化的不良反应较后者轻(P<0.05).其他中医药治疗再障的研究均缺少临床试验报道.结论:中医药治疗再障有一定的疗效.因所纳入的文献质量普遍偏低且样本量小,势必影响结果的论证强度,故尚需更多高质量的研究,提供高质量的证据.
作者:刘姗;季聪华;李秋爽;张颖;周郁鸿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对止血药进行分类.方法:采用SPSS 13.0统计软件包建立数据库,收录23味具有止血作用的常用中药的性、味、归经及功效,并将其作为反映分类特征的变量,以药物名称作为变量,进行分层聚类分析.结果:将止血药分为4类时,第1类为大蓟、小蓟和苎麻根等中药;第2类为地榆、槐花和侧柏叶等中药;第3类为白及、仙鹤草和紫珠等中药;第4类为炮姜、艾叶和灶心土等中药;分为5类时,第3类中的白及、血余炭和藕节等药物因其收敛作用较强而被归为5类;当分为6类时,第3类的刺猬皮因其固涩作用而被归为第6类.结论:运用聚类分析法,能较好地将不同类别却有相同功效的药物归类,并根据这一类药物作用趋势的不同分类.
作者:宋俊英;赵平鸽;刘鑫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检测重楼提取物对乳腺癌MCF-7细胞增殖情况的影响.方法:使用醇回流提取方法和半仿生方法提取重楼的提取物,然后将提取物作用于乳腺癌细胞MCF-7细胞,使用MTT方法检测乳腺癌MCF-7细胞的增殖情况.结果:本研究中高浓度的重楼提取物对乳腺癌细胞MCF-7的增殖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浓度大的重楼提取物对MCF-7细胞的增殖情况影响为明显,而且,作用时间为48 h时对MCF-7增殖的抑制效果更为明显.两种提取方法相比较,半仿生方法提取的重楼提取物对乳腺癌细胞MCF-7的增殖抑制作用要优于醇回流提取方法提取的重楼提取物.结论:重楼提取物对人乳腺癌MCF-7细胞的增殖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而且半仿生方法提取的重楼提取物对人乳腺癌MCF-7细胞的增殖抑制效果更为明显.
作者:吴荣恒 刊期: 2014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