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俊英;赵平鸽;刘鑫
目的:优选大孔树脂分离纯化蜘蛛香总环烯醚萜类成分的工艺方法.方法:以Chlorovaltrate为对照品,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蜘蛛香总环烯醚萜类成分的含量,动态吸附-解吸法筛选大孔树脂型号,并优选其纯化工艺条件.结果:D-101大孔树脂适合蜘蛛香总环烯醚萜成分的分离纯化,佳工艺为:上样液浓度为20g·L-1,用6 BV(Bed Volume)的水和4 BV的60%乙醇洗脱除杂,4 BV的95%乙醇洗脱,洗脱流速2BV·h-1,收集95%乙醇洗脱液.洗脱液减压回收至干,在此工艺下所提取的蜘蛛香环烯醚萜类成分的纯度达66.3%.结论:D-101大孔树脂能有效提高蜘蛛香中总环烯醚萜类成分的纯度,工艺简单可行,较适宜应用于大生产.
作者:张瑞桐;兰明;林玉;李少华;陈朝勇;陈冲;闫智勇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评价参附注射液对晚期前列腺癌患者血清前列腺特异抗原(Prostate Specific Antigen,PSA)水平及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60例前列腺癌患者,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参附注射液治疗.结果:治疗后,两组前列腺癌患者的身体状况、功能状况等评分均有显著改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前列腺癌患者的身体状况、功能状况等评分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前列腺癌患者血清PSA水平均有显著改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观察组前列腺癌患者血清PSA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参附注射液治疗晚期前列腺癌患者具有较佳疗效,能有效改善患者的血清PSA水平及生存质量.
作者:陈晓农;王荣江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研制偏头痛基于患者报告的结局(Patients-reported outcomes,PRO)评价量表.方法:参照美国FDA发布的PRO量表研制说明,遵照量表学原理,经临床病例与医案的症状筛选、患者访谈、研究小组讨论确定量表条目池.经专家咨询与问卷调查确定量表条目,依据专家对条目重要性的评分确定条目权重.结果:临床病例与医案症状筛选、患者访谈以及研究小组讨论后确定了33个条目组成条目池.两轮专家问卷调查后确定了偏头痛PRO量表的12个条目,各条目权重相当,视作等权.结论:偏头痛PRO量表条目来源于医案、临床病例和患者本身,经两轮专家问卷调查后筛选出的量表条目代表性好,条目分布与构建的量表阈体系一致,由上述条目编制的偏头痛PRO量表科学性强,是对偏头痛临床疗效评价体系的有益补充.
作者:俞丽华;曹克刚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探讨华蟾素注射液对H22肝癌小鼠肿瘤组织中Fas、FasL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40只ICR小鼠采用皮下接种H22肝癌细胞株的方法复制小鼠肝癌模型,造模成功后,将小鼠随机分为4组:模型组,顺铂组,华蟾素注射液低、高剂量组.采用荧光定量RT-PCR方法检测华蟾素注射液对H22肝癌小鼠肿瘤组织中Fas、FasL基因表达的影响.结果:华蟾素高剂量组、顺铂(DDP)组的抑瘤率分别为41.35%、53.85%,具有明显的抑制肿瘤生长作用.与模型组比较,华蟾素低剂量组小鼠肿瘤组织中的Fas、FasL mRNA表达无显著性差异(P>0.05).而华蟾素高剂量组、DDP组能促进肝癌小鼠肿瘤组织中的Fas mRNA表达升高,与模型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同时降低FasL mRNA表达,与模型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华蟾素注射液抑制肝癌生长的分子机制可能是通过上调Fas基因表达并下调FasL基因表达,从而促进肿瘤细胞发生凋亡,达到抗肿瘤作用.
作者:邓德厚;史华;张永军;包文龙;顾丹琳 刊期: 2014年第06期
中药制剂组分较为复杂,作用靶点较多,其药代动力学研究与仅关注单一成分或生物效应的经典药代动力学研究具有较大的差异.近年来,为了全面阐述中药吸收、分布、代谢、排泄的体内过程,推动中药现代化,中药药代动力学成为近年来兴起的中药研究新领域,研究者们在血药浓度法、生物效应法和药动/药效学模型结合法等经典药代动力学研究方法的基础上提出了中药整合药代动力学、药代标志物、指征药代动力学和中药复方谱动学新研究方法等中药药代动力学研究新方法、新思路,大大推进了中药药代动力学研究的发展.查阅通过近年来中药药代动力学相关研究的文献,并对其中新方法新思路进行总结,综述了中药药代动力学近年来的研究现况和前沿进展.
作者:余健;辛艳飞;宣尧仙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探讨益气解毒方对卡介苗(BCG)联合脂多糖(LPS)所致小鼠免疫性肝损伤模型的保护作用.方法:采用尾静脉注射卡介苗(BCG)加脂多糖(LPS)建立小鼠免疫性肝损伤模型,观察益气解毒方对小鼠血清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活性及小鼠肝组织匀浆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水平的影响,并观察肝组织病理学改变.结果:益气解毒方能降低肝损伤小鼠血清中ALT、AST的水平,并能使肝组织匀浆中SOD、GSH-PX活性升高.病理检查结果显示可减轻肝组织坏死范围及程度,减少炎细胞浸润.结论:益气解毒方对BCG联合LPS诱导的小鼠免疫性肝损伤有明显的保护作用.
作者:白山岭;胡爱萍;刘建忠;李羚青;赵映前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探讨大鼠脊髓损伤后,电针对脊髓损伤后轴突再生抑制性因子OMgp含量表达变化影响的研究.方法:将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对照组、模型对照组、夹脊电针治疗组(电针组)和单唾液酸神经节苷脂治疗组(GM1组).采用改良的Allien氏WD (weightdrop)法撞击T9~T10段脊髓,造成该段脊髓的急性中度损伤,分别给予夹脊电针和GM1注射治疗,并在损伤后1d,7d,14 d分批处死大鼠.每组大鼠均在损伤后和处死前进行BBB评分,判定其损伤和恢复情况.灌注之后采用蛋白印迹(western blot)检测方法,观察伤段脊髓的抑制因子—少突胶质细胞髓鞘糖蛋白(oligodendrocyte-myelin glyeoprotein,OMgp)的表达.结果:BBB评分显示,模型对照组、电针组和GM1组的评分呈逐级增高趋势,其中电针组上升趋势比模型组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蛋白印迹结果显示,电针组和GM1组抑制因子OMgp的表达量均少于模型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夹脊电针能减少髓鞘生长抑制因子OMgp的表达,从而促进脊髓损伤后轴突的再生及大鼠后肢运动功能恢复.
作者:马睿杰;张柳娟;孙连珠;聂小峰;何克林;肖婷;朱城洪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探讨补阳还五汤联合鼠神经生长因子治疗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anteriorischemic optic neuropathy,AION)的临床价值.方法:对120例AION患者随机分为补阳还五汤治疗组、鼠神经生长因子治疗组、补阳还五汤联合鼠神经生长因子治疗组及对照组,记录治疗开始前及治疗开始后3个月时所有入选者的视野、眼底荧光血管造影、视觉诱发电位、佳矫正视力、视盘周围神经纤维厚度(OCT检测)的结果,以及治疗开始后1周及1个月所有患者视野、视觉诱发电位、佳矫正视力、视盘周围神经纤维厚度(OCT检测)的结果.结果:无论从短期(1周内)还是中长期(1个月、3个月)来说,补阳还五汤联合鼠神经生长因子治疗AION的视野改善优于基础治疗及单独的补阳还五汤治疗或鼠神经生长因子治疗;补阳还五汤联合鼠神经生长因子治疗AION后视力改善优于基础治疗,且能在短期内(1周内)就能显示出来,但是需要较长时间的治疗(4周)、随访(1个月、3个月)后才能显示出两者联合治疗效果优于单独的补阳还五汤治疗或鼠神经生长因子治疗;鼠神经生长因子治疗AION,从中长期随访(1个月、3个月)来看能一定程度上减轻视盘周围神经纤维的萎缩;鼠神经生长因子治疗AION,能一定程度上改善AION的视觉诱发电位,但主要是改善视觉诱发电位的振幅,而对潜伏期的改善帮助不大;从长期(3个月)来看,补阳还五汤治疗AION能更加明显的缩短臂-视盘循环时间.结论:补阳还五汤联合鼠神经生长因子治疗AION有良好的效果,对其视力的恢复、视野的改善、视神经周围神经纤维萎缩的减轻、视觉诱发电位的恢复、局部微循环的改善都有明显的帮助.
作者:陆勤康;张军涛;赵娜;王惠云;童奇湖;王守丽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观察不同强度针刺远道腧穴治疗粘连期肩周炎的疗效,并分析针刺强度与疗效的相关性.方法:将96例粘连期肩周炎患者随机分为强、中、弱、无刺激量4组,通过不同强度针刺远道穴位,配合肩关节运动,以临床症状、体征改善情况及肩关节疼痛评分等指标评价其疗效,并分析两者相关性.结果:第1疗程后,4组(强、中、弱、无刺激组)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第2疗程后,四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改善疼痛方面,两疗程后比较,差异有极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1、2疗程后,强、中、弱组与无刺激组分别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1),强、中度刺激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改善肩关节活动度方面,1、2疗程后,强、中度刺激量组与无刺激量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强、中、弱3组每两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疗程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疗效与针刺强度、疗程相关性分析显示,疗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强、中度两组与无刺激量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弱刺激组与无刺激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治疗粘连期肩周炎,采用中、强度针刺,增加治疗疗程,可提高临床疗效,更有效消除疼痛症状,改善肩关节活动度.
作者:王维强;房连强;彭菊华;李霞;谭朝坚;袁双双 刊期: 2014年第06期
从词源学角度对“健”“康”“健康”进行中文和西文含义的考释,通过梳理中西医学对健康概念的表达及其含义演变的过程,进一步讨论中医学在健康管理方面的优势.
作者:宋婷;沈红艺;倪红梅;何裕民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探讨中药方剂联合腹腔镜甲状腺肿瘤切除术对甲状腺肿瘤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08年1月-2013年1月我院收治的甲状腺肿瘤患者共84例,随机分为观察组50例和对照组34例,两组患者均行腹腔镜甲状腺肿瘤切除术,观察组患者术后加用我院自拟中药方,观察两组患者术后1月的疗效及患者治疗前后甲状腺球蛋白(TG)水平的变化.结果:对照组患者总有效率为70.59%,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2.00%,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TG水平比较,观察组患者治疗后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显著低于治疗后的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中药方剂联合腹腔镜甲状腺肿瘤切除术能够显著提高患者术后的疗效,同时能够显著降低患者血清TG水平,从而降低肿瘤的复发率,值得临床上推广使用.
作者:李敏献;赵刚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观察醒脑液早期干预对阿尔茨海默病模型APPswe/PS△E9双转基因小鼠行为学及脑中胆碱能系统相关酶的影响.方法:将75只PAP双转基因小鼠随机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组)、阳性对照组、用药高剂量组、用药中剂量组和用药低剂量组,每组各15只.15只遗传背景相同的转基因阴性的小鼠作为正常动物组.所试药物稀释至相同体积灌胃给药,正常动物组及空白对照组给以等体积蒸馏水灌胃,连续灌胃4个月.采用Morris水迷宫测定小鼠空间学习记忆能力,避暗箱测定其条件学习记忆能力.使用比色法检测小鼠脑中乙酰胆碱(Ach)、乙酰胆碱转移酶(ChAT)及乙酰胆碱酯酶(AchE)的活性.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小鼠的学习记忆能力均有所下降,脑组织中Ach、ChAT、AchE的含量均下降.与模型组比较,阳性对照组、用药高剂量组及用药中剂量组小鼠血浆中Ach含量均有所提高,而AchE含量则出现下降.结论:醒脑液能改善阿尔茨海默病模型小鼠的学习记忆能力,其作用机制可能与调控胆碱能系统有关.
作者:常富业;单媛莉;张云岭;王新祥;郑宏;马涛;刘雪梅;阎妍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探讨自拟清热凉血通瘀方对缺血性脑中风急性期的临床应用及效果.方法:将2011年3月-2012年10月收治的183例缺血性脑中风急性期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n=92)和对照组(n=91),两组均采用西医内科常规治疗,实验组在常规内科治疗基础上加用自制清热凉血通瘀汤加减,每日1剂,煎剂500 mL,早晚分服,疗程均为21 d,监测治疗前后血液动力学指标变化;采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进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采用计分法对中风病瘀热阻窍证候评分进行疗效判定.结果:治疗前2组血液动力学指标、血凝四项指标,无显著性差异(P>0.05);实验组治疗后全血黏度高切(6.09±0.29) mPa·s、血浆比黏度低切(10.45±1.86) mPa·s、甘油三酯(1.21±0.21) mmol/L、FIB(3.47±0.02) g/L、APTT (28.56 ±2.34)s,各种指标均明显降低;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两组血液动力学指标均改善,与对照组相比较,实验组各指标改善尤为显著,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治疗前两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无显著性差异(P>0.05);实验组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22.99±3.17)分;对照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28.37±3.65)分,两组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均呈降低趋势,实验组较对照组降低幅度尤为明显,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t=3.482,P<0.05);实验组总有效率90.22%,对照组总有效率78.02%,2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6.916,P<0.01).结论:出血性中风急性期给予自制清热凉血通瘀汤口服,显著改善瘀热阻窍证,降低中风病类诊断评分,促进脑出血吸收,能够提高临床疗效.
作者:方芳;蔡玲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观察慢性萎缩性胃炎(CAG)癌前病变的病理变化与中医证型及幽门螺杆菌(Hp)的相关性.方法选取内镜确诊为慢性萎缩性胃炎及病理确诊为慢性萎缩性胃炎伴异型增生或肠上皮化生患者317例,并进行Hp检测及中医证型辨证,分析CAG的病理变化与中医证型及Hp的相关性.结果:1.萎缩性胃炎癌前病变中医证型按照所占比率排序为脾胃虚气滞型>脾胃湿热>脾胃虚弱>肝胃不和>胃阴不足>胃络瘀阻.2.中医各证型与Hp感染的相关性分析研究结果显示:6种证型在Hp的阳性感染方面差异有显著性.以胃阴不足及胃络瘀阻型为低与其它各型间差异有显著性(P<0.05).Hp在本次研究中的阳性感染率为45.1%.3.中医辨证各型与胃黏膜病理改变的相关性分析表明:①同一证型在不同程度肠上皮化生分布上具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不同证型在同一程度肠上皮化生差异有显著性(P<0.05).②各证型在轻度异型增生分布上无显著性差异,在中重度分布上差异有显著性(P<0.05),且以脾胃虚弱、胃阴不足及胃络瘀阻3型在重度异型增生时较高.③各证型在轻、中、重度萎缩程度分布上具有显著性差异;轻度萎缩时排序为肝胃不和、脾虚气滞、、脾胃湿热、胃阴不足、胃络瘀阻,各证型间有显著性差异(P<0.05);中度萎缩在脾胃湿热和胃络瘀阻、脾胃虚弱较高,与其他证型间有显著性差异;重度以胃阴不足及胃络瘀阻较高,与其他证型之间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萎缩性胃炎癌前病变与中医证型之间及Hp之间存在一定相关性,轻度时以实证为主,中度时以虚实夹杂为主,重度时以虚及瘀为主.本研究为该病发病机理及治疗提供理论依据.
作者:黄雅慧;郭菊清;刘越洋;孙洁;陈晓岩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比较传统乙醇回流法和乙酸乙酯回流法对丹参脂溶性有效部位的提取效果.方法:以总丹参酮和丹参酮ⅡA的含量为评价指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和高效液相色谱法进行分析测定,对两种提取方法得到的提取物中总丹参酮和丹参酮ⅡA含量进行对比.结果:传统乙醇回流法提取物中总丹参酮含量为1.114 ±0.005%,丹参酮ⅡA含量为(0.511±0.023)%;乙酸乙酯回流法提取物中总丹参酮含量为(0.076±0.0003)%,丹参酮ⅡA含量为(0.324±0.016)%.结论:传统乙醇回流法对丹参脂溶性有效部位的提取效率优于乙酸乙酯回流法.
作者:侯桂兰;王春雷;芦柏震;裴家乐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分析樟树叶挥发油在不同采摘时间段中含量成分及抗菌活性的变化,确定樟树叶的佳采摘期,为合理开发综合利用樟树挥发油资源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每月采集浙江杭州滨江高教园区的樟树叶,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挥发油,测定总挥发油得率;用气相色谱归一化法测定龙脑樟脑的含量;用液体稀释法测定挥发油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白色念珠和绿脓杆菌的低抑菌浓度.结果:不同月份的樟树挥发油总含量高3.0987%(4月)、低0.8504%(5月);龙脑高13.5910%%(6月)、低0.4032%(5月);樟脑高14.8126%(9月)、低0.0172%(6月);不同月份的樟树挥发油对4种菌株的低抑菌浓度有差异,以9月份的好,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白色念珠具和绿脓杆菌的MIC (ul/mL)分别是:0.195、0.781、0.098、50.00.结论:综合考虑挥发油含量和抗菌活性两个因素,一年的佳采摘期依次是9、10和4月份.
作者:叶强;睢凤英;张红玉;殷红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观察基质金属蛋白酶-2、9在心血瘀阻证心肌微环境的变化.方法:建立大鼠急性心梗心血瘀阻证模型,分为假手术组、健康对照组、心虚瘀阻证组,然后用ELISA方法观测其基质金属蛋白酶2、9的表达.结果:基质金属蛋白酶2血瘀阻证表达高于健康对照和假手术组(P<0.05),基质金属蛋白酶9三组间均有差异,其中心血瘀阻证组高,其次为假手术组、健康对照组(P<0.05).结论:基质金属蛋白酶-2、9参与心血瘀阻证心肌微环境的变化,是中医证候本质的物质学基础.
作者:郑景辉;杨恒宝;宁桂兰;陈建军;刘华盛;吴发胜;李勇华;简维雄;王丽萍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探讨中医药治疗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临床疗效,为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的患者提供更好的治疗.方法:选取医院2010年12月-2012年12月收治的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患者96例进行研究,按照临床研究随机对照的原则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8例采用思美泰或熊去氧胆酸治疗,观察组48例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口服中药疏利肝胆、消热利湿,治疗2周后观察两组皮肤瘙痒、肝功生化改善情况,比较分娩后两组围生儿及产妇预后.结果:治疗2周后,观察组患者瘙痒症状明显减轻且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血清总胆汁酸(TBA)也明显下降,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孕周延长、新生儿体重增加改善效果明显好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中医药治疗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效果显著,且可以提高患者的预后及围生儿质量.
作者:上官雪军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观察急支平喘软胶囊对大鼠的急性毒性和长期毒性,评价急支平喘软胶囊的用药安全性.方法:急支平喘软胶囊灌胃,观察其毒性反应、死亡情况和大耐受量;SD大鼠随机分为急支平喘软胶囊高、中、低剂量组(20.0 g/kg、6.32 g/kg、2.00 g/kg)和空白对照组,雌雄各半,给药组每天灌胃给药1次,空白对照组给予0.5% CMC-Na溶液,连续给药30 d.停药后恢复期2周,观察大鼠的一般状况、体重、摄食量,测定血液学、血液生化学、脏器系数和病理组织学变化.结果:小鼠大耐受量为240 g/kg,为临床用药的685倍;给药30 d后大鼠外观、行为、体重、摄食量、血液学、血液生化学、脏器系数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未见明显差异;病理检查未见与药物相关的明显病变;停药后也未见药物延迟毒性反应.结论:急支平喘软胶囊临床应用具有一定的安全性.
作者:王争;侯中华;王曙东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复制小鼠哮喘模型,并进行激素干预治疗来制作激素依赖性哮喘小鼠模型,在撤减激素过程中,以五紫三黄方干预治疗,观察其对激素依赖性哮喘小鼠模型支气管和肺组织形态学的影响.方法:小鼠雌雄各半共120只,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泼尼松对照组、五紫三黄方低剂量组、中剂量组、高剂量组,每组20只.利用卵蛋白(OVA)复制小鼠哮喘模型,并进行激素干预治疗来制作激素依赖性哮喘小鼠模型,在撤减激素过程中,以五紫三黄方干预治疗,观察小鼠模型支气管和肺组织形态学的影响.结果:五紫三黄方不仅能明显减轻小鼠激素依赖性哮喘气道炎性细胞的浸润,而且能明显改善小鼠哮喘气道的重塑.
作者:苏奎国;姜良铎;郭勇英;魏广平 刊期: 2014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