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急支平喘软胶囊急性和长期毒性研究

王争;侯中华;王曙东

关键词:急支平喘软胶囊, 急性毒性, 长期毒性, 大鼠
摘要:目的:观察急支平喘软胶囊对大鼠的急性毒性和长期毒性,评价急支平喘软胶囊的用药安全性.方法:急支平喘软胶囊灌胃,观察其毒性反应、死亡情况和大耐受量;SD大鼠随机分为急支平喘软胶囊高、中、低剂量组(20.0 g/kg、6.32 g/kg、2.00 g/kg)和空白对照组,雌雄各半,给药组每天灌胃给药1次,空白对照组给予0.5% CMC-Na溶液,连续给药30 d.停药后恢复期2周,观察大鼠的一般状况、体重、摄食量,测定血液学、血液生化学、脏器系数和病理组织学变化.结果:小鼠大耐受量为240 g/kg,为临床用药的685倍;给药30 d后大鼠外观、行为、体重、摄食量、血液学、血液生化学、脏器系数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未见明显差异;病理检查未见与药物相关的明显病变;停药后也未见药物延迟毒性反应.结论:急支平喘软胶囊临床应用具有一定的安全性.
中华中医药学刊杂志相关文献
  • 中医药治疗乙肝研究的英文文献计量分析

    目的:寻找中医药治疗乙肝研究的外文文献重点和趋势,为临床诊疗提供参考.方法:利用中PubMed数据库,通过主题词与自由词结合方式,检索2002-2012年国内中医药治疗乙肝的文献,进行文献计量学分析.结果:10年间中医药治疗乙肝研究的外文文献呈缓慢趋势.结论:中药治疗乙肝、乙肝的中医辨证、针灸治疗乙肝方面的研究是研究热点,需规范研究过程、提高研究质量.

    作者:彭立生;陈泳如;陈璐璐;何力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中药扶正解毒法治疗宫颈HR-HPV感染的临床研究

    目的:观察治疗前后中药扶正解毒法对HPV转阴率及血清IL-18浓度改变的影响,探讨扶正解毒法治疗宫颈HR-HPV感染的临床价值.方法:160例宫颈HR-HPV感染患者,按随机单盲法分为中药外用+中药口服组(40例)、中药外用组(40例)、西药外用组(40例)、西药外用+中药口服组(40例),连续治疗2个月后对HPV转阴率及血清IL-18浓度变化进行分析.结果:中药外用+中药口服组、中药外用组、西药外用组、西药外用+中药口服组4组治疗后HPV转阴率分别为:70.0%,47.5%,45.0%,67.5%,4组治疗后HPV转阴率比较,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4组自身前后血清IL-18浓度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血清IL-18浓度均有降低;4组血清IL-18浓度治疗前后差值比较,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药外用+中药口服组与西药外用+中药口服组、中药外用组与西药外用组血清IL-18浓度治疗前后差值比较,差别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扶正解毒法能有效治疗宫颈HR-HPV感染,降低血清IL-18浓度,调节机体免疫应答,阻断宫颈病变进程.

    作者:张蔚苓;叶利群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小青龙汤对体外培养RBL-2H3细胞增殖及凋亡的影响

    观察小青龙汤对体外培养RBL-2H3细胞增殖及凋亡的影响,探讨小青龙汤治疗过敏性鼻炎的机理.方法:取RBL-2 H3细胞,含10% FBS的MEM培养液培养,传代后接细胞培养板,MTT法检测各浓度组细胞的增殖情况,倒置显微镜拍照记录细胞生长情况;Hoechst33258荧光染色法观察各组细胞凋亡情况,荧光倒置显微镜观察并拍照记录.结果:小青龙汤可抑制体外培养RBL-2H3细胞的增殖,呈一定的浓度依赖性,并可促进体外培养RBL-2H3细胞的凋亡.结论:小青龙汤对过敏性鼻炎的治疗作用与其抑制肥大细胞增殖及促进其凋亡有关.

    作者:张银萍;朱吾元;赵变;李明丽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熟地平颤汤治疗帕金森氏病的随机对照研究

    目的:观察熟地平颤汤协同左旋多巴治疗PD的增效减毒作用.方法:选择H&Y分级Ⅱ~Ⅳ级的PD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继续原有治疗方法,治疗组在原有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熟地平颤汤.疗程12周,观察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第12周治疗组UPDRSⅡ、Ⅲ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参照中医老年颤证功能障碍评分法,治疗组治疗有效率(明显进步率+进步率+稍有进步率)为86.6%,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其中轻症组疗效优于中、重症组;患者日记中显示加用中药治疗后第12周:“开”期延长,“关”期缩短.结论:熟地平颤汤协同左旋多巴治疗PD能明显改善患者日常生活活动及运动功能、延长“开期”、缩短“关期”,有增效减毒的作用.

    作者:周洁;叶青;袁灿兴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慢性萎缩性胃炎胃黏膜癌前病变病理变化与中医证型及Hp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观察慢性萎缩性胃炎(CAG)癌前病变的病理变化与中医证型及幽门螺杆菌(Hp)的相关性.方法选取内镜确诊为慢性萎缩性胃炎及病理确诊为慢性萎缩性胃炎伴异型增生或肠上皮化生患者317例,并进行Hp检测及中医证型辨证,分析CAG的病理变化与中医证型及Hp的相关性.结果:1.萎缩性胃炎癌前病变中医证型按照所占比率排序为脾胃虚气滞型>脾胃湿热>脾胃虚弱>肝胃不和>胃阴不足>胃络瘀阻.2.中医各证型与Hp感染的相关性分析研究结果显示:6种证型在Hp的阳性感染方面差异有显著性.以胃阴不足及胃络瘀阻型为低与其它各型间差异有显著性(P<0.05).Hp在本次研究中的阳性感染率为45.1%.3.中医辨证各型与胃黏膜病理改变的相关性分析表明:①同一证型在不同程度肠上皮化生分布上具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不同证型在同一程度肠上皮化生差异有显著性(P<0.05).②各证型在轻度异型增生分布上无显著性差异,在中重度分布上差异有显著性(P<0.05),且以脾胃虚弱、胃阴不足及胃络瘀阻3型在重度异型增生时较高.③各证型在轻、中、重度萎缩程度分布上具有显著性差异;轻度萎缩时排序为肝胃不和、脾虚气滞、、脾胃湿热、胃阴不足、胃络瘀阻,各证型间有显著性差异(P<0.05);中度萎缩在脾胃湿热和胃络瘀阻、脾胃虚弱较高,与其他证型间有显著性差异;重度以胃阴不足及胃络瘀阻较高,与其他证型之间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萎缩性胃炎癌前病变与中医证型之间及Hp之间存在一定相关性,轻度时以实证为主,中度时以虚实夹杂为主,重度时以虚及瘀为主.本研究为该病发病机理及治疗提供理论依据.

    作者:黄雅慧;郭菊清;刘越洋;孙洁;陈晓岩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中药药代动力学研究进展

    中药制剂组分较为复杂,作用靶点较多,其药代动力学研究与仅关注单一成分或生物效应的经典药代动力学研究具有较大的差异.近年来,为了全面阐述中药吸收、分布、代谢、排泄的体内过程,推动中药现代化,中药药代动力学成为近年来兴起的中药研究新领域,研究者们在血药浓度法、生物效应法和药动/药效学模型结合法等经典药代动力学研究方法的基础上提出了中药整合药代动力学、药代标志物、指征药代动力学和中药复方谱动学新研究方法等中药药代动力学研究新方法、新思路,大大推进了中药药代动力学研究的发展.查阅通过近年来中药药代动力学相关研究的文献,并对其中新方法新思路进行总结,综述了中药药代动力学近年来的研究现况和前沿进展.

    作者:余健;辛艳飞;宣尧仙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介类中药相关概念及“性/效/用”探讨

    目前对介类中药的概念尚无一个明确的定义,介类中药的临床应用亦多体现于“介类潜阳”方面,而对介类其他方面功效应用则了解不足.基于目前对介类中药的认识相对较少,故就其“性/效/用”进行系统地剖析和归纳.

    作者:洪寅;彭倩倩;廖广辉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益气养阴中药对改善小鼠癌性恶病质状态的作用机理的初步研究

    目的:通过建立肺癌恶病质小鼠模型,探讨益气养阴中药对提高癌症小鼠机体免疫功能及改善恶病质状态的效果.方法:将60只C57BL/6小鼠随机分为2大组(A组及B组),每大组分为健康对照组(NC)、甲羟基孕酮组(MPA)、低剂量中药治疗组(LTCM)、中剂量中药治疗组(MTCM)、高剂量中药治疗组(HTCM)以及模型对照组(NS)等6个亚组,每组6只小鼠,A组用于观察相关实验指标,B组30只按A组方式进行分组,用于观察生存时间.观察益气养阴中药对小鼠机体免疫功能、恶病质状态及生存时间影响.结果:与NS组相比,各治疗组小鼠用药后体重出现不同程度的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MPA及NS组相比,MTCM组小鼠治疗后血脂水平显著下降(P<0.05),且与NC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CM各剂量组中位生存时间显著优于NS及MPA组,差异统计学意义(P<0.05).与各实验组相比,MTCM组用药后IL-2、IFN-γ显著上升,而IL-4、IL-10、显著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益气养阴中药能有效调节小鼠机体免疫功能,消除炎症因子,改善小鼠血脂水平及营养状况.

    作者:王奇;姜建伟;章红燕;何福根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中医药治疗再生障碍性贫血的Meta分析

    目的:评价中医药治疗再障的临床疗效,为中医诊疗指南再障的治法提供循证医学证据.方法:检索中医药治疗再障的随机对照或半随机对照试验,对入选文献进行Jadad量表评分,提取数据,使用RevMan 5.2.1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纳入2篇六味地黄丸联合皂甙丸治疗再障的研究.Meta分析的结果发现六味地黄丸联合皂甙丸和雄激素治疗再障的总有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65),但前者治疗再障的肝损害、女性男性化的不良反应较后者轻(P<0.05).其他中医药治疗再障的研究均缺少临床试验报道.结论:中医药治疗再障有一定的疗效.因所纳入的文献质量普遍偏低且样本量小,势必影响结果的论证强度,故尚需更多高质量的研究,提供高质量的证据.

    作者:刘姗;季聪华;李秋爽;张颖;周郁鸿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红景天苷对百草枯中毒大鼠肺组织Toll样受体4和核转录因子-κB表达的影响

    目的:研究红景天苷(SDS)对百草枯(PQ)中毒大鼠肺组织Toll样受体4和核转录因子κB(TLR4-NF-κB) 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将120只SD大鼠随机分为生理盐水(NS)对照组、PQ模型组和SDS干预组(低、中、高剂量),每组24只.采用一次性腹腔注射PQ溶液的方法,制备PQ中毒ALI模型,PQ溶液20 mg/kg.PQ模型组和SDS干预组注射PQ溶液,NS对照组腹腔注射等容积NS.染毒1h后,SDS干预组腹腔注射SDS,低、中、高剂量分别为1、5和10 mg/kg,NS对照组、PQ模型组腹腔注射等容生理盐水,每24h注射1次.分别在染毒后6h、24h、48 h和72 h麻醉处死大鼠,测定肺湿/干重比,测定肺组织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血清中白介素-6(IL-6)含量,检测TLR4和NF-κB的mRNA表达情况.结果:与NS组相比,各时间点PQ模型组肺湿/干重比明显增加(P<0.01),肺组织TLR4和NF-κB的mRNA表达水平明显提高(P<0.01),肺组织中TNF-α、血清中IL-6含量显著增加(P<0.01);而在SDS干预组中,与PQ模型组相比,中、高剂量组各时间点的肺湿/干重比明显减少(P<0.05),中、高剂量组在染毒后24、48、72 h肺组织TLR4和NF-κB的mRNA表达水平明显减少(P<0.05),各剂量组TNF-α的水平于染毒后各时间点均有显著降低(P<0.05).高剂量组血清IL-6水平于染毒后6、24、48、72 h明显减低(P<0.05).结论:TLR4-NF-κB通路参与了PQ中毒大鼠肺损伤的早期病理生理过程,SDS能抑制TLR4-NF-κB活化,减轻PQ中毒大鼠肺损伤.

    作者:张卓一;陆如凤;黄小民;吴海波;丁黎敏;周晶晶;吴丽娟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中药汤剂减少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术前禁食禁水时间及不良反应的调查分析

    目的:对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实际禁食禁水时间及不良反应进行调查分析.方法:选取2011年1月-2012年12月在医院进行妇科腹腔镜手术的40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A、B、C、D4个组,每组各100例.A组患者采用传统术前12h禁食,6h禁水方法,B组采用术前6h禁食,2h禁水法,C组采用术前12 h禁食,6h禁水法联合术后服用中药汤剂,D组采用术前6h禁食,2h禁水法联合术后服用中药汤剂.对所有患者术前和术中胃液量、术前焦虑抑郁程度及术后24h恶心呕吐情况进行观测,并将各组观测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各组间比较结果显示伴随禁食禁水时间的缩短,患者在术前焦虑抑郁情绪、饥饿口渴程度和术后恶心呕吐的情况都有一定程度的缓解,且A组和B组在焦虑抑郁、饥饿口渴Ⅰ级和Ⅱ级上有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B组和D组也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在术前6h禁食,2h禁水联合术后服用中药汤剂可有效控制术前术中胃液量,同时对缓解患者焦虑抑郁情绪及饥饿口渴程度有积极的作用.

    作者:柴泽英;钟宝英;张丹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HPLC法测定蒙医烘制草乌中的乌头碱含量

    目的:建立测定蒙医烘制草乌中的乌头碱含量的高效液相色谱法.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蒙医烘制草乌中的乌头碱含量.色谱条件:色谱柱为Agilent EclipseXDB-C18(4.6mm×250 mm,5μm);以乙腈-四氢呋喃(25∶15)为流动相A,以0.1 mol/L醋酸铵溶液(每1000 mL加冰醋酸0.5 mL)为流动相B(25∶75);流速为1.0 mL/min;检测波长为235 nm;柱温为室温.结果:乌头碱浓度在12.96~77.76 μg/mL范围内与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r=0.9998),回归方程为Y=12466X +2383.9;加样回收率为103.09%,RSD为0.88%.理论塔板数按乌头碱峰计算不低于2000.结论:本方法具有简便、快速、准确的优点,可以作为蒙医烘制草乌乌头碱含量的测定方法.

    作者:包勒朝鲁;乌兰图雅;那生桑;杨婷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HPLC法同时测定及砂和胃胶囊中橙皮苷、柚皮苷和新橙皮苷的含量

    目的:建立同时测定及砂和胃胶囊中橙皮苷、柚皮苷和新橙皮苷含量的方法.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色谱柱为Hypersil BDS C18柱,乙腈-水(20∶80)(用磷酸调pH值至3)为流动相;检测波长283 nm,流速1.0 mL·min-1,进样量为10 μL,柱温为25℃.结果:橙皮苷进样量在0.1270~ 1.9050 μg范围内、柚皮苷进样量在0.2936~ 1.7616 μg范围内、新橙皮苷进样量在0.2446~ 1.8345 μg范围内与各自峰面积积分值均呈良好线性关系;橙皮苷、柚皮苷、新橙皮苷的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9.50%、99.40%、99.57%,RSD分别为0.47%、0.56%、0.47%(n=6).结论:本方法简便、灵敏、准确,可用于及砂和胃胶囊的质量控制.

    作者:蒋俊春;孟建升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喜树碱衍生物SN-38对人白血病细胞系HL-60增殖及凋亡作用的实验研究

    目的:观察喜树碱衍生物SN-38对人白血病细胞系HL-60细胞的增殖抑制和诱导凋亡作用,并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CCK法检测SN-38对HL-60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率;特异性荧光底物检测Caspase-3、Caspase-8、Caspase-9活性;观察不同种类Caspase抑制剂对SN-38诱导HL-60细胞的增殖和凋亡作用的影响.结果:CCK法显示SN-38明显抑制HL-60细胞增殖,流式细胞凋亡分析及Caspase抑制剂研究,显示SN-38通过内源性Caspase信号通路诱导HL-60细胞凋亡.结论.SN-38通过内源性Caspase信号通路抑制HL-60细胞增殖和诱导凋亡.

    作者:封蔚莹;宋春娇;张志坚;钟永根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健康的词源学考释

    从词源学角度对“健”“康”“健康”进行中文和西文含义的考释,通过梳理中西医学对健康概念的表达及其含义演变的过程,进一步讨论中医学在健康管理方面的优势.

    作者:宋婷;沈红艺;倪红梅;何裕民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五紫三黄方对激素依赖性哮喘小鼠模型支气管和肺组织形态学的影响研究

    目的:复制小鼠哮喘模型,并进行激素干预治疗来制作激素依赖性哮喘小鼠模型,在撤减激素过程中,以五紫三黄方干预治疗,观察其对激素依赖性哮喘小鼠模型支气管和肺组织形态学的影响.方法:小鼠雌雄各半共120只,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泼尼松对照组、五紫三黄方低剂量组、中剂量组、高剂量组,每组20只.利用卵蛋白(OVA)复制小鼠哮喘模型,并进行激素干预治疗来制作激素依赖性哮喘小鼠模型,在撤减激素过程中,以五紫三黄方干预治疗,观察小鼠模型支气管和肺组织形态学的影响.结果:五紫三黄方不仅能明显减轻小鼠激素依赖性哮喘气道炎性细胞的浸润,而且能明显改善小鼠哮喘气道的重塑.

    作者:苏奎国;姜良铎;郭勇英;魏广平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丹参脂溶性有效部位的提取方法研究

    目的:比较传统乙醇回流法和乙酸乙酯回流法对丹参脂溶性有效部位的提取效果.方法:以总丹参酮和丹参酮ⅡA的含量为评价指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和高效液相色谱法进行分析测定,对两种提取方法得到的提取物中总丹参酮和丹参酮ⅡA含量进行对比.结果:传统乙醇回流法提取物中总丹参酮含量为1.114 ±0.005%,丹参酮ⅡA含量为(0.511±0.023)%;乙酸乙酯回流法提取物中总丹参酮含量为(0.076±0.0003)%,丹参酮ⅡA含量为(0.324±0.016)%.结论:传统乙醇回流法对丹参脂溶性有效部位的提取效率优于乙酸乙酯回流法.

    作者:侯桂兰;王春雷;芦柏震;裴家乐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苦参注射液与卡铂联合诱导原发性肝癌细胞凋亡的分析研究

    目的:分析苦参注射液与卡铂联合应用对人原发性肝癌细胞凋亡的协同增效作用.方法:以HEP肝癌细胞作为Ⅰ组,SMMC-7721肝癌细胞作为Ⅱ组.采用原位末端标记法(TUNEL)观察此化疗方案对肿瘤细胞凋亡的影响;采用MTT比色法观察其对肿瘤细胞增殖的影响;应用流式细胞术(FAGS)分析其对肿瘤细胞周期的影响.结果:苦参注射液凋亡指数(AI)分别为(23.6±2.4)%(Ⅰ组)、(24.3±3.3)%(Ⅱ组),卡铂的AI分别为(32.2±3.9)%(Ⅰ组)、(29.7±3.2)%(Ⅱ组).两者联合AI分别为(41.5±3.6)%(Ⅰ组)、(36.8±4.1)%(Ⅱ组)(P值均<0.05).苦参注射液抑瘤率(IR)分别为(41.1±4.3)%(Ⅰ组)、(39.9±5.3)%(Ⅱ组),卡铂的IR分别为(48.9±4.9)%(Ⅰ组)、(45.7±5.8)%(Ⅱ组).两者联合IR分别为(65.2±5.8)%(Ⅰ组)、(54.1±6.3)%(Ⅱ组)(P值均<0.05).苦参注射液阻滞于G0/G1期的比例分别为(40.8±3.5)%(Ⅰ组)、(38.2±4.9)%(Ⅱ组),卡铂比例分别为(53.4±4.3)%(Ⅰ组)、(51.1±5.2)%(Ⅱ组).两者联合的比例分别为(72.4±4.7)%(Ⅰ组)、(68.2±5.6)%(Ⅱ组)(P值均<0.05).结论:苦参注射液与卡铂联合应用能更加有效诱导肝癌细胞株的凋亡.

    作者:金弢;胡伟琦;方迪龙;韩石平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中医综合治疗盆腔炎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盆腔炎患者应用中医综合治疗的临床疗效,并为临床开展科学、合理的治疗方案提供经验积累.方法:选取医院于2010年3月-2012年9月收治的154例盆腔炎患者,利用随机数字表法进行分组,分别设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77例.其中研究组给予膈下逐瘀汤联合大柴胡汤用药,而对照组给予头孢羟氨苄联合甲硝唑口服用药.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症状消失时间及用药总有效率,并做好对比.结果:研究组临床症状消失时间为(3.6±1.7)d,对照组症状消失时间为(4.4±1.8)d,两组之间存在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研究组治愈64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为96.4%,对照组治愈47例,无效23例,总有效率为70.3%,2组之间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对于盆腔炎患者而言,给予膈下逐瘀汤联合大柴胡汤治疗相较于头孢羟氨苄联合甲硝唑能够缩短症状消失时间,提高临床疗效,取得较为满意的效果.

    作者:袁秋玮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夹脊电针干预脊髓损伤大鼠OMgp表达的研究

    目的:探讨大鼠脊髓损伤后,电针对脊髓损伤后轴突再生抑制性因子OMgp含量表达变化影响的研究.方法:将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对照组、模型对照组、夹脊电针治疗组(电针组)和单唾液酸神经节苷脂治疗组(GM1组).采用改良的Allien氏WD (weightdrop)法撞击T9~T10段脊髓,造成该段脊髓的急性中度损伤,分别给予夹脊电针和GM1注射治疗,并在损伤后1d,7d,14 d分批处死大鼠.每组大鼠均在损伤后和处死前进行BBB评分,判定其损伤和恢复情况.灌注之后采用蛋白印迹(western blot)检测方法,观察伤段脊髓的抑制因子—少突胶质细胞髓鞘糖蛋白(oligodendrocyte-myelin glyeoprotein,OMgp)的表达.结果:BBB评分显示,模型对照组、电针组和GM1组的评分呈逐级增高趋势,其中电针组上升趋势比模型组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蛋白印迹结果显示,电针组和GM1组抑制因子OMgp的表达量均少于模型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夹脊电针能减少髓鞘生长抑制因子OMgp的表达,从而促进脊髓损伤后轴突的再生及大鼠后肢运动功能恢复.

    作者:马睿杰;张柳娟;孙连珠;聂小峰;何克林;肖婷;朱城洪 刊期: 2014年第06期

中华中医药学刊杂志

中华中医药学刊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主办:中华中医药学会 ,辽宁中医药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