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自拟清热凉血通瘀方加减在缺血性脑中风急性期的临床应用及效果评价

方芳;蔡玲

关键词:清热凉血通瘀方, 出血性中风, 急性期, 效果评价
摘要:目的:探讨自拟清热凉血通瘀方对缺血性脑中风急性期的临床应用及效果.方法:将2011年3月-2012年10月收治的183例缺血性脑中风急性期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n=92)和对照组(n=91),两组均采用西医内科常规治疗,实验组在常规内科治疗基础上加用自制清热凉血通瘀汤加减,每日1剂,煎剂500 mL,早晚分服,疗程均为21 d,监测治疗前后血液动力学指标变化;采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进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采用计分法对中风病瘀热阻窍证候评分进行疗效判定.结果:治疗前2组血液动力学指标、血凝四项指标,无显著性差异(P>0.05);实验组治疗后全血黏度高切(6.09±0.29) mPa·s、血浆比黏度低切(10.45±1.86) mPa·s、甘油三酯(1.21±0.21) mmol/L、FIB(3.47±0.02) g/L、APTT (28.56 ±2.34)s,各种指标均明显降低;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两组血液动力学指标均改善,与对照组相比较,实验组各指标改善尤为显著,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治疗前两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无显著性差异(P>0.05);实验组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22.99±3.17)分;对照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28.37±3.65)分,两组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均呈降低趋势,实验组较对照组降低幅度尤为明显,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t=3.482,P<0.05);实验组总有效率90.22%,对照组总有效率78.02%,2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6.916,P<0.01).结论:出血性中风急性期给予自制清热凉血通瘀汤口服,显著改善瘀热阻窍证,降低中风病类诊断评分,促进脑出血吸收,能够提高临床疗效.
中华中医药学刊杂志相关文献
  • 滋肾平肝、活血化痰法对高血压病(早期)肾损害相关指标影响的研究

    目的:观察滋肾平肝、活血化痰法治疗早期高血压肾损害的临床疗效.方法:60例早期高血压肾损害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与对照组各30例,两组均予西药降压治疗,治疗组加服中药以滋肾平肝、活血化痰,治疗4周后评价疗效.结果:两组均能显著降低血压水平(P<0.01),组间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夜尿次数比较:对照组治疗后夜尿次数较治疗前有所减少,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较治疗前显著减少(P<0.01),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1);尿微量白蛋白(MALB)、尿β2-微球蛋白(β2-Mg)、血胱抑素C(CysC)比较:对照组上述指标均较治疗前下降、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上述指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1)且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滋肾平肝、活血化痰法治疗早期高血压肾损害疗效满意.

    作者:王道成;屈长宏;薛刚;蒋红心;王小芳;李七一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畲药降脂轻身茶防治痰湿壅盛型代谢综合征的临床研究

    目的:观察畲药降脂轻身茶防治痰湿壅盛型代谢综合征的临床疗效,初步探讨畲医对代谢综合征的诊治思路.方法:入选患者80例,随机均分为两组,共有76例患者完成研究.对照组38例,常规治疗,治疗组38例,常规治疗基础上加服畲药降脂轻身茶,疗程均为12周.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HDL-C)、空腹血糖(FPG)、收缩压(SBP)、舒张压(DBP)、体重指数(BMI)和证候的变化.结果:治疗组明显改善体重指数,调节血脂代谢,降低血糖、血压和证候积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畲药降脂轻身茶有明显改善代谢综合征的作用,可能与其减轻体重、调节血脂及降低血糖、血压有关,并能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潘铨;刘忠达;陈礼平;姚纯俭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蜘蛛香总环烯醚萜类成分纯化工艺优选

    目的:优选大孔树脂分离纯化蜘蛛香总环烯醚萜类成分的工艺方法.方法:以Chlorovaltrate为对照品,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蜘蛛香总环烯醚萜类成分的含量,动态吸附-解吸法筛选大孔树脂型号,并优选其纯化工艺条件.结果:D-101大孔树脂适合蜘蛛香总环烯醚萜成分的分离纯化,佳工艺为:上样液浓度为20g·L-1,用6 BV(Bed Volume)的水和4 BV的60%乙醇洗脱除杂,4 BV的95%乙醇洗脱,洗脱流速2BV·h-1,收集95%乙醇洗脱液.洗脱液减压回收至干,在此工艺下所提取的蜘蛛香环烯醚萜类成分的纯度达66.3%.结论:D-101大孔树脂能有效提高蜘蛛香中总环烯醚萜类成分的纯度,工艺简单可行,较适宜应用于大生产.

    作者:张瑞桐;兰明;林玉;李少华;陈朝勇;陈冲;闫智勇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醒脑液对PAP双转基因痴呆小鼠行为学及胆碱能系统的早期干预作用说

    目的:观察醒脑液早期干预对阿尔茨海默病模型APPswe/PS△E9双转基因小鼠行为学及脑中胆碱能系统相关酶的影响.方法:将75只PAP双转基因小鼠随机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组)、阳性对照组、用药高剂量组、用药中剂量组和用药低剂量组,每组各15只.15只遗传背景相同的转基因阴性的小鼠作为正常动物组.所试药物稀释至相同体积灌胃给药,正常动物组及空白对照组给以等体积蒸馏水灌胃,连续灌胃4个月.采用Morris水迷宫测定小鼠空间学习记忆能力,避暗箱测定其条件学习记忆能力.使用比色法检测小鼠脑中乙酰胆碱(Ach)、乙酰胆碱转移酶(ChAT)及乙酰胆碱酯酶(AchE)的活性.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小鼠的学习记忆能力均有所下降,脑组织中Ach、ChAT、AchE的含量均下降.与模型组比较,阳性对照组、用药高剂量组及用药中剂量组小鼠血浆中Ach含量均有所提高,而AchE含量则出现下降.结论:醒脑液能改善阿尔茨海默病模型小鼠的学习记忆能力,其作用机制可能与调控胆碱能系统有关.

    作者:常富业;单媛莉;张云岭;王新祥;郑宏;马涛;刘雪梅;阎妍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偏头痛基于患者报告的结局评价量表初稿的研制

    目的:研制偏头痛基于患者报告的结局(Patients-reported outcomes,PRO)评价量表.方法:参照美国FDA发布的PRO量表研制说明,遵照量表学原理,经临床病例与医案的症状筛选、患者访谈、研究小组讨论确定量表条目池.经专家咨询与问卷调查确定量表条目,依据专家对条目重要性的评分确定条目权重.结果:临床病例与医案症状筛选、患者访谈以及研究小组讨论后确定了33个条目组成条目池.两轮专家问卷调查后确定了偏头痛PRO量表的12个条目,各条目权重相当,视作等权.结论:偏头痛PRO量表条目来源于医案、临床病例和患者本身,经两轮专家问卷调查后筛选出的量表条目代表性好,条目分布与构建的量表阈体系一致,由上述条目编制的偏头痛PRO量表科学性强,是对偏头痛临床疗效评价体系的有益补充.

    作者:俞丽华;曹克刚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HPLC法同时测定及砂和胃胶囊中橙皮苷、柚皮苷和新橙皮苷的含量

    目的:建立同时测定及砂和胃胶囊中橙皮苷、柚皮苷和新橙皮苷含量的方法.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色谱柱为Hypersil BDS C18柱,乙腈-水(20∶80)(用磷酸调pH值至3)为流动相;检测波长283 nm,流速1.0 mL·min-1,进样量为10 μL,柱温为25℃.结果:橙皮苷进样量在0.1270~ 1.9050 μg范围内、柚皮苷进样量在0.2936~ 1.7616 μg范围内、新橙皮苷进样量在0.2446~ 1.8345 μg范围内与各自峰面积积分值均呈良好线性关系;橙皮苷、柚皮苷、新橙皮苷的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9.50%、99.40%、99.57%,RSD分别为0.47%、0.56%、0.47%(n=6).结论:本方法简便、灵敏、准确,可用于及砂和胃胶囊的质量控制.

    作者:蒋俊春;孟建升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健康的词源学考释

    从词源学角度对“健”“康”“健康”进行中文和西文含义的考释,通过梳理中西医学对健康概念的表达及其含义演变的过程,进一步讨论中医学在健康管理方面的优势.

    作者:宋婷;沈红艺;倪红梅;何裕民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HPLC测定不同逆流萃取流速下的栀子苷含量及稳定性

    目的:采用逆流萃取的方法,在两种不同的萃取流速下,考察两种不同产地栀子的栀子苷含量及稳定性,以期对栀子药材的粗提工艺提供一定的参考.方法:采用HPLC法测定不同栀子逆流萃取液中栀子苷含量.以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为填充剂C18色谱柱(5μm,4.6 ×250 mm);流动相乙腈一水(15∶85);流速1.0 mL·min-1;检测波长为238 nm;柱温30℃.结果:两种不同产地不同逆流萃取条件下,栀子苷均在5h达到大值,种植栀子比野栀子中栀子苷含量高,且同一产地栀子在B流速时大于A流速时栀子苷含量,1个月后重复测定1次,栀子苷含量稳定.结论:HPLC简便快速、灵敏度高、重复性好、稳定性好,可为栀子提取工艺研究提供参考.

    作者:杨培培;周函钰;张炎新;丛晓东;蔡宝昌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重楼提取物对乳腺癌细胞MCF-7增殖的影响

    目的:检测重楼提取物对乳腺癌MCF-7细胞增殖情况的影响.方法:使用醇回流提取方法和半仿生方法提取重楼的提取物,然后将提取物作用于乳腺癌细胞MCF-7细胞,使用MTT方法检测乳腺癌MCF-7细胞的增殖情况.结果:本研究中高浓度的重楼提取物对乳腺癌细胞MCF-7的增殖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浓度大的重楼提取物对MCF-7细胞的增殖情况影响为明显,而且,作用时间为48 h时对MCF-7增殖的抑制效果更为明显.两种提取方法相比较,半仿生方法提取的重楼提取物对乳腺癌细胞MCF-7的增殖抑制作用要优于醇回流提取方法提取的重楼提取物.结论:重楼提取物对人乳腺癌MCF-7细胞的增殖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而且半仿生方法提取的重楼提取物对人乳腺癌MCF-7细胞的增殖抑制效果更为明显.

    作者:吴荣恒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中药方剂联合腹腔镜甲状腺肿瘤切除术对甲状腺肿瘤患者的临床效果研究

    目的:探讨中药方剂联合腹腔镜甲状腺肿瘤切除术对甲状腺肿瘤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08年1月-2013年1月我院收治的甲状腺肿瘤患者共84例,随机分为观察组50例和对照组34例,两组患者均行腹腔镜甲状腺肿瘤切除术,观察组患者术后加用我院自拟中药方,观察两组患者术后1月的疗效及患者治疗前后甲状腺球蛋白(TG)水平的变化.结果:对照组患者总有效率为70.59%,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2.00%,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TG水平比较,观察组患者治疗后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显著低于治疗后的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中药方剂联合腹腔镜甲状腺肿瘤切除术能够显著提高患者术后的疗效,同时能够显著降低患者血清TG水平,从而降低肿瘤的复发率,值得临床上推广使用.

    作者:李敏献;赵刚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五紫三黄方对激素依赖性哮喘小鼠模型支气管和肺组织形态学的影响研究

    目的:复制小鼠哮喘模型,并进行激素干预治疗来制作激素依赖性哮喘小鼠模型,在撤减激素过程中,以五紫三黄方干预治疗,观察其对激素依赖性哮喘小鼠模型支气管和肺组织形态学的影响.方法:小鼠雌雄各半共120只,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泼尼松对照组、五紫三黄方低剂量组、中剂量组、高剂量组,每组20只.利用卵蛋白(OVA)复制小鼠哮喘模型,并进行激素干预治疗来制作激素依赖性哮喘小鼠模型,在撤减激素过程中,以五紫三黄方干预治疗,观察小鼠模型支气管和肺组织形态学的影响.结果:五紫三黄方不仅能明显减轻小鼠激素依赖性哮喘气道炎性细胞的浸润,而且能明显改善小鼠哮喘气道的重塑.

    作者:苏奎国;姜良铎;郭勇英;魏广平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自拟清热凉血通瘀方加减在缺血性脑中风急性期的临床应用及效果评价

    目的:探讨自拟清热凉血通瘀方对缺血性脑中风急性期的临床应用及效果.方法:将2011年3月-2012年10月收治的183例缺血性脑中风急性期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n=92)和对照组(n=91),两组均采用西医内科常规治疗,实验组在常规内科治疗基础上加用自制清热凉血通瘀汤加减,每日1剂,煎剂500 mL,早晚分服,疗程均为21 d,监测治疗前后血液动力学指标变化;采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进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采用计分法对中风病瘀热阻窍证候评分进行疗效判定.结果:治疗前2组血液动力学指标、血凝四项指标,无显著性差异(P>0.05);实验组治疗后全血黏度高切(6.09±0.29) mPa·s、血浆比黏度低切(10.45±1.86) mPa·s、甘油三酯(1.21±0.21) mmol/L、FIB(3.47±0.02) g/L、APTT (28.56 ±2.34)s,各种指标均明显降低;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两组血液动力学指标均改善,与对照组相比较,实验组各指标改善尤为显著,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治疗前两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无显著性差异(P>0.05);实验组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22.99±3.17)分;对照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28.37±3.65)分,两组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均呈降低趋势,实验组较对照组降低幅度尤为明显,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t=3.482,P<0.05);实验组总有效率90.22%,对照组总有效率78.02%,2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6.916,P<0.01).结论:出血性中风急性期给予自制清热凉血通瘀汤口服,显著改善瘀热阻窍证,降低中风病类诊断评分,促进脑出血吸收,能够提高临床疗效.

    作者:方芳;蔡玲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中医药治疗再生障碍性贫血的Meta分析

    目的:评价中医药治疗再障的临床疗效,为中医诊疗指南再障的治法提供循证医学证据.方法:检索中医药治疗再障的随机对照或半随机对照试验,对入选文献进行Jadad量表评分,提取数据,使用RevMan 5.2.1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纳入2篇六味地黄丸联合皂甙丸治疗再障的研究.Meta分析的结果发现六味地黄丸联合皂甙丸和雄激素治疗再障的总有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65),但前者治疗再障的肝损害、女性男性化的不良反应较后者轻(P<0.05).其他中医药治疗再障的研究均缺少临床试验报道.结论:中医药治疗再障有一定的疗效.因所纳入的文献质量普遍偏低且样本量小,势必影响结果的论证强度,故尚需更多高质量的研究,提供高质量的证据.

    作者:刘姗;季聪华;李秋爽;张颖;周郁鸿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介类中药相关概念及“性/效/用”探讨

    目前对介类中药的概念尚无一个明确的定义,介类中药的临床应用亦多体现于“介类潜阳”方面,而对介类其他方面功效应用则了解不足.基于目前对介类中药的认识相对较少,故就其“性/效/用”进行系统地剖析和归纳.

    作者:洪寅;彭倩倩;廖广辉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夹脊电针干预脊髓损伤大鼠OMgp表达的研究

    目的:探讨大鼠脊髓损伤后,电针对脊髓损伤后轴突再生抑制性因子OMgp含量表达变化影响的研究.方法:将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对照组、模型对照组、夹脊电针治疗组(电针组)和单唾液酸神经节苷脂治疗组(GM1组).采用改良的Allien氏WD (weightdrop)法撞击T9~T10段脊髓,造成该段脊髓的急性中度损伤,分别给予夹脊电针和GM1注射治疗,并在损伤后1d,7d,14 d分批处死大鼠.每组大鼠均在损伤后和处死前进行BBB评分,判定其损伤和恢复情况.灌注之后采用蛋白印迹(western blot)检测方法,观察伤段脊髓的抑制因子—少突胶质细胞髓鞘糖蛋白(oligodendrocyte-myelin glyeoprotein,OMgp)的表达.结果:BBB评分显示,模型对照组、电针组和GM1组的评分呈逐级增高趋势,其中电针组上升趋势比模型组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蛋白印迹结果显示,电针组和GM1组抑制因子OMgp的表达量均少于模型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夹脊电针能减少髓鞘生长抑制因子OMgp的表达,从而促进脊髓损伤后轴突的再生及大鼠后肢运动功能恢复.

    作者:马睿杰;张柳娟;孙连珠;聂小峰;何克林;肖婷;朱城洪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中药扶正解毒法治疗宫颈HR-HPV感染的临床研究

    目的:观察治疗前后中药扶正解毒法对HPV转阴率及血清IL-18浓度改变的影响,探讨扶正解毒法治疗宫颈HR-HPV感染的临床价值.方法:160例宫颈HR-HPV感染患者,按随机单盲法分为中药外用+中药口服组(40例)、中药外用组(40例)、西药外用组(40例)、西药外用+中药口服组(40例),连续治疗2个月后对HPV转阴率及血清IL-18浓度变化进行分析.结果:中药外用+中药口服组、中药外用组、西药外用组、西药外用+中药口服组4组治疗后HPV转阴率分别为:70.0%,47.5%,45.0%,67.5%,4组治疗后HPV转阴率比较,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4组自身前后血清IL-18浓度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血清IL-18浓度均有降低;4组血清IL-18浓度治疗前后差值比较,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药外用+中药口服组与西药外用+中药口服组、中药外用组与西药外用组血清IL-18浓度治疗前后差值比较,差别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扶正解毒法能有效治疗宫颈HR-HPV感染,降低血清IL-18浓度,调节机体免疫应答,阻断宫颈病变进程.

    作者:张蔚苓;叶利群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HPLC法测定蒙医烘制草乌中的乌头碱含量

    目的:建立测定蒙医烘制草乌中的乌头碱含量的高效液相色谱法.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蒙医烘制草乌中的乌头碱含量.色谱条件:色谱柱为Agilent EclipseXDB-C18(4.6mm×250 mm,5μm);以乙腈-四氢呋喃(25∶15)为流动相A,以0.1 mol/L醋酸铵溶液(每1000 mL加冰醋酸0.5 mL)为流动相B(25∶75);流速为1.0 mL/min;检测波长为235 nm;柱温为室温.结果:乌头碱浓度在12.96~77.76 μg/mL范围内与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r=0.9998),回归方程为Y=12466X +2383.9;加样回收率为103.09%,RSD为0.88%.理论塔板数按乌头碱峰计算不低于2000.结论:本方法具有简便、快速、准确的优点,可以作为蒙医烘制草乌乌头碱含量的测定方法.

    作者:包勒朝鲁;乌兰图雅;那生桑;杨婷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铁筷子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目的:对铁筷子的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进行综述,为进一步对铁筷子进行深入研究提供参考和借鉴.方法:对国内外近年来关于铁筷子的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的相关文献进行归纳和总结.结果:铁筷子含有糖、酚性成分、黄酮及其苷类、甾萜类成分、鞣质、有机酸和挥发油等;不合生物碱、蒽醌及其苷.其药理作用主要为强心作用、抗肿瘤作用、对呼吸中枢的兴奋及局部麻醉作用以及抗菌消炎、镇痛等活性.结论:随着对铁筷子研究的不断深入,必然将会有更多的化学成分及新化合物从铁筷子中被发现,其药理作用机制将更加明晰,应用范围也将逐渐扩大,为阐明铁筷子的中医药功能奠定基础.

    作者:李朋收;范冰舵;刘洋洋;魏茜;李春娜;徐暾海;刘铜华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中药汤剂减少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术前禁食禁水时间及不良反应的调查分析

    目的:对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实际禁食禁水时间及不良反应进行调查分析.方法:选取2011年1月-2012年12月在医院进行妇科腹腔镜手术的40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A、B、C、D4个组,每组各100例.A组患者采用传统术前12h禁食,6h禁水方法,B组采用术前6h禁食,2h禁水法,C组采用术前12 h禁食,6h禁水法联合术后服用中药汤剂,D组采用术前6h禁食,2h禁水法联合术后服用中药汤剂.对所有患者术前和术中胃液量、术前焦虑抑郁程度及术后24h恶心呕吐情况进行观测,并将各组观测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各组间比较结果显示伴随禁食禁水时间的缩短,患者在术前焦虑抑郁情绪、饥饿口渴程度和术后恶心呕吐的情况都有一定程度的缓解,且A组和B组在焦虑抑郁、饥饿口渴Ⅰ级和Ⅱ级上有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B组和D组也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在术前6h禁食,2h禁水联合术后服用中药汤剂可有效控制术前术中胃液量,同时对缓解患者焦虑抑郁情绪及饥饿口渴程度有积极的作用.

    作者:柴泽英;钟宝英;张丹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丹参脂溶性有效部位的提取方法研究

    目的:比较传统乙醇回流法和乙酸乙酯回流法对丹参脂溶性有效部位的提取效果.方法:以总丹参酮和丹参酮ⅡA的含量为评价指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和高效液相色谱法进行分析测定,对两种提取方法得到的提取物中总丹参酮和丹参酮ⅡA含量进行对比.结果:传统乙醇回流法提取物中总丹参酮含量为1.114 ±0.005%,丹参酮ⅡA含量为(0.511±0.023)%;乙酸乙酯回流法提取物中总丹参酮含量为(0.076±0.0003)%,丹参酮ⅡA含量为(0.324±0.016)%.结论:传统乙醇回流法对丹参脂溶性有效部位的提取效率优于乙酸乙酯回流法.

    作者:侯桂兰;王春雷;芦柏震;裴家乐 刊期: 2014年第06期

中华中医药学刊杂志

中华中医药学刊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主办:中华中医药学会 ,辽宁中医药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