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翠;李子孺;张鹤鸣;张婷;陈锂;杨宁宁
目的:观察益气活血法中药对兔退变髓核中Fas/ FasL的表达及基质代谢的影响.方法:建立兔腰椎间盘退变的动物模型,随机分为益气活血法中药治疗组和生理盐水治疗的对照组,治疗后用病理切片观察髓核的组织学变化;测量髓核中蛋白多糖含量;应用逆转录PCR法检测治疗后髓核中Fas/FasL基因mRNA表达.结果:①两组动物治疗后病理切片显示髓核退变均明显,但治疗组软骨终板退变较轻,血管芽较多;②治疗组1、2月和对照组1、2月蛋白多糖含量均减少,两组间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各治疗组内1、2月蛋白多糖含量的组内对比(P>0.05),具有显著差异.③治疗组和对照组的随时间延长Fas/FasL基因mRNA表达均增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各组组内对比Fas/FasL基因mRNA表达增强,具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本实验提示益气活血法中药在一定程度上能延缓椎间盘软骨终板退变的发展,但不能根本抑制或逆转髓核形态学退变的发生;不能抑制髓核内Fas/ FasL基因的表达;不能抑制基质中蛋白多糖含量的减少.
作者:吕存贤;吴永琴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通过古代文献研究,探讨郁证的中医证候要素与症状的相关性,为规范郁证证候特征文献研究提供依据.方法:利用中华大型电子图书《中华医典》,检索民国以前中国历代医学古籍1000余部,检索词包括“郁证”、“百合病”、“脏燥”、“梅核气”,经统计分析找出与上述病证相关的中医证候要素与症状相关性.结果:共纳入851篇文献的内容(851条原文),2873个症状,规范后185个症状,18个证候要素,对证候要素与症状的相关性进行统计,结果显示:气滞与情绪抑郁、烦躁、吞酸、胁肋胀痛等相关;气虚与悲伤欲哭、表情淡漠、反应迟钝、胆怯易惊等相关;血虚与健忘、失眠、头痛、头晕等相关;内火与悲伤欲哭、乏力、烦躁、口苦等相关;痰与悲伤欲哭、表情淡漠、反应迟钝、咽中异物感等相关;肝与烦躁、口干、情绪抑郁、头晕等相关;脾与表情淡漠、反应迟钝、乏力、倦怠等相关;心与胆怯易惊、健忘、哭笑无常、失眠等相关;肾与乏力、口干、小便不利、肢体酸软等相关.结论:古代文献中记载的郁证证候特征与目前大多数医家对郁证的认识基本相符,古代文献中对郁证的论述可为当代研究抑郁症提供良好的借鉴和帮助.
作者:李那永;田金洲;时晶;苗迎春;龙子戈;马辛;汪卫东;贾竑晓;冯秀杰;尹冬青;徐春燕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评价银耳、麦冬、燕麦多糖的体外抗氧化能力及吸湿保温能力.方法:以水提醇沉得到的多糖为材料,对银耳、麦冬、燕麦多糖的保温吸湿性能进行评价,并通过DPPH自由基清除实验、铁氰化钾还原实验和亚铁离子螯合实验等体外抗氧化评价体积测定其体外抗氧化能力.结果:麦冬多糖具有很好的吸湿保湿性能,银耳多糖具有很好的清除DPPH自由基能力,麦冬多糖具有很好的还原能力.结论:本实验为银耳、麦冬、燕麦多糖开发成保健品或化妆品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
作者:陈刚;郭晓蕾;宝丽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程松厓是新安医派的重要医家,《松厓医径》是反映程氏学术思想的代表作.从重切脉“八纲”统领脉法、宗脏腑辨证辨病互补、悟仲景尽现处治活法3个方面,对程氏的学术思想作一探析.
作者:沈钦荣 刊期: 2013年第01期
国家“十五”科技攻关项目“名老中医学术思想及经验传承研究”、“李振华学术思想及临证经验研究”课题中,“李振华学术思想”研究报告之外感热病学术思想部分,略作修改补充.根据李振华老师的讲授和指导,进行外感热病学术思想及临证经验探讨.国医大师李振华经多年临证实践经验提出了外感热病学术思想:(1)伤寒的病理基础是损阳伤正;(2)重脾胃是《伤寒论》的重要思想:(3)温病的基本病理是损阴伤正;(4)温病治疗是用阴阳理论来解决阳证问题.同时阐述了李老外感热病治疗经验.
作者:王海军;李郑生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为深入研究开发萱草属药用植物,对萱草根与萱草花的化学成分与药理作用的研究进展作以综述.方法:通过对国内外近20年来的文献查阅、整理与分析,阐述有关萱草根和萱草花的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的研究概况.结果:萱草的主要成分为蒽醌和2,5-二氢呋喃酰胺衍生物,还含有生物碱、黄酮、萘酚、甾醇、皂甙、脂肪族、单苯环衍生物等化学成分.萱草根应用于对血吸虫病的治疗,也具有抗结核、抗菌、抗肿瘤等药理作用;萱草花的主要药理作用是镇静安神,也具有抗抑郁、预防肝炎等作用.结论:萱草含有多种于人体有益的化学成分,具有极佳的营养价值及药用价值.
作者:郭冷秋;张颖;张博;张鹏 刊期: 2013年第01期
对国内外分析产生缺乳的原因与影响因素作了归纳,并对耳穴贴压治疗产后缺乳的临床研究作了评述.认为产后耳穴贴压能使产妇早泌乳、多泌乳,其有效性得到了临床的实践检验,且有一定的临床试验支持,在产后护理领域上有很好的推广价值,同时为今后耳穴贴压治疗产后缺乳的临床研究开展打下基础.
作者:叶智祺;陈佳绮;黄丽英;陆文娟;陆萍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研究千层塔内生真菌G324-4次生代谢产物中的化学成分和抑制乙酰胆碱酯酶活性.方法:应用微生物培养的方法获得微生物菌丝体,再用溶剂提取,色谱方法分离化合物,并通过波谱方法鉴定其结构,Ellman法测定其乙酰胆碱酯酶抑制活性.结果:从千层塔内生真菌G324-4中得到2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核丛青霉素(1)和Pencolide (2);核丛青霉素具有乙酰胆碱酯酶抑制活性,IC50值为(7.30 ±0.52) μg/mL; Pencolide没有乙酰胆碱酯酶抑制活性.结论:千层塔内生真菌G324-4可代谢产生核丛青霉素和pencolide,有望成为新的药源微生物.
作者:李晓誉;陈峰阳;徐世芳;叶益萍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经络作为中医学的基本概念之一,对其研究已进行了60年,仍然没有实质性的进展.是要继续埋头前进,还是停下来抬头看路?从认识论、方法论的角度分析了问题所在,提出了经络研究的切入点.
作者:林磊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比较两种大鼠气滞血瘀证模型的建立方法,为研究气滞血瘀病因病机提供实验基础.方法:分别采用声光电、夹尾、束缚、冰水浴多种刺激联合应用及肾上腺素注射的方法造模.采用MOTO压力传感技术检测血液流变学相关指标,采用凝固法检测凝血四项相关指标.结果:与空白对照组相比,多因素刺激组大鼠血液流变学指标中全血高、中、低切粘度与血浆黏度均显著升高(P<0.05),肾上腺素组大鼠全血高切粘度与血浆黏度显著升高(P<0.05);两组大鼠凝血四项指标中纤维蛋白原含量均显著升高(P<0.01).结论:多因素刺激与肾上腺素注射法均能导致动物出现血瘀状态,肾上腺素注射法方便易行,多因素刺激组较符合中医病因病机理论.
作者:王婷婷;贾乘;宁天一;姜静;程嘉艺 刊期: 2013年第01期
“隐曲”一词通行的解释有3种:指心情抑郁;指大小便;指房事.《素问》的一个行文惯例是“男女对举”,由“女子不月”可知“不得隐曲”应特指男性.因此可否定大小便的解释.由于《素问》原文为“不得隐曲”,通过逻辑判断可否定心情抑郁的解释.从文理的分析,“隐”通“檃”,“隐曲”即“檃曲”,意为“使曲为直”.而在《素问》的语境中,所谓“使曲为直”,即使下垂的阴茎勃起.有关隐曲的疾病,即为男子性功能障碍——阳痿.从医理上亦可支持这一观点.
作者:沈成;张亭立;孙文钟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研究热敏灸在预防脑卒中后便秘中的作用.方法:将60例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0例,采用热敏点灸法进行治疗,对照组30例,为空白对照组,两组病人均采用西医常规药物及改善肢体功能的针刺治疗,连续观察2周.评测两组在治疗第4天便秘的发生率及治疗2周后便秘临床症状评分,并记录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出现便秘的人数比对照组的人数少,经x2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便秘症侯评定标准的评分方面,治疗组评分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01),治疗组优于对照组.结论:热敏点灸法能减少卒中患者便秘的发生率,减少便秘临床症候评分,从而有效预防卒中后便秘的发生.
作者:楚佳梅;包烨华;李丽萍;林琳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对山核桃叶总黄酮的制备工艺进行了系统考察,为后继药效学研究奠定基础.方法:通过正交实验对黄酮提取工艺进行优化,以D101大孔树脂为吸附材料,对其静态吸附容量及黄酮洗脱富集条件进行考察,确定山核桃叶总黄酮制备工艺.结果:山核桃叶总黄酮的佳提取工艺为:60%乙醇提取2次;提取时间分别为80 min、60 min;溶媒倍数分别为10倍、8倍.D101型树脂对山核桃叶总黄酮的静态吸附容量为(36.78±2.5)mg/g,洗脱次序为20%乙醇洗脱后收集40%乙醇洗脱部分即为山核桃叶总黄酮,其总黄酮得率为(74.93±2.10)%,纯度达(74.07±2.61)%.结论:所确立的山核桃叶总黄酮提取、纯化工艺合理、稳定,黄酮得率及纯度较高,为深入研究山核桃叶总黄酮奠定了良好基础.
作者:朱学鑫;李伟平;俞燕;蒋福升;丁志山 刊期: 2013年第01期
探讨育泡饮对自身免疫性POF小鼠颗粒细胞凋亡及Bax、Bcl-2表达的影响.方法:以成熟的SD雌性大鼠卵巢组织制备卵巢抗原,皮下多点注射免疫BALB/C雌性小鼠,建立卵巢早衰模型.在3次免疫后连续灌服不同剂量育泡饮,以强的松为阳性对照,分别在实验结束后用TdT介导的dUTP缺口末端标记技术(TUNEL)法观察各组卵巢颗粒细胞凋亡,免疫组化法测各组卵巢Bax、Bcl-2的表达.结果:模型组卵巢颗粒细胞Bax蛋白高表达,与正常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育泡饮各剂量组Bax表达有不同程度降低.模型组Bcl-2蛋白低表达,与正常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育泡饮各剂量组Bcl-2表达有不同程度提高.模型组卵巢颗粒细胞凋亡数量增加,与正常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育泡饮各剂量组颗粒细胞凋亡数量有不同程度降低.结论:颗粒细胞凋亡是自身免疫性卵巢早衰发病的一个重要环节.育泡饮能降低自身免疫性卵巢早衰小鼠卵巢颗粒细胞Bax的蛋白表达,升高Bcl-2的蛋白表达,育泡饮可抑制颗粒细胞凋亡,从而恢复卵巢功能.
作者:梁欣韫;牛建昭;杨美娟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观察艾灸对人体脉搏波特征参数的影响.方法:对34名在校健康男性学生开展随机交叉试验.艾灸阶段对受试者神阙、气海及左右足三里直接温和灸各15 min;对照阶段空白.在实验前后利用脉动信息采集系统同步采集臂、桡两个部位的脉搏信号,以脉搏波信号的时域及频域参数为观察指标.结果:自然状态下,人体左右两侧肱、桡脉搏信号的低次谐波谱能比(Spectral Low-harmonic Energy Ratio,SLER)显示出左右差异(P≤0.05);肱动脉与桡动脉比较,脉搏波波形参数K值和SLER值均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SLER参数与谐波频带宽度(Harmonic Frequency Bandwidth,HFB)均能显示出艾灸处理与对照处理的差异(P≤0.05).结论:脉搏波特征参数能显示艾灸对人体的影响,其在中西医客观化研究中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作者:张婷;李子孺;张鹤鸣;周翠;陈锂;杨宁宁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为山核桃属植物外果皮药材的品种鉴定、品质评价及资源开发利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4种山核桃属植物外果皮的药材性状和显微特征进行了鉴别研究.结果:4种山核桃属植物的外果皮的药材性状和显微构造具有明显的鉴别特征.结论:这些特征可作为山核桃属植物外果皮的生药学鉴别依据.
作者:王铁烽;潘亚琴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筛选五味子-细辛药对抗哮喘的活性部位.方法:采用氯化乙酰胆碱磷酸组胺引喘法、小鼠氨水引咳法和气管酚红排泌法,观察该药对5种提取物(五味子挥发油、五味子水提液、五味子总酸、细辛挥发油及细辛水提液)对豚鼠的平喘、小鼠的镇咳和祛痰作用.结果:豚鼠分别ig五味子挥发油、细辛挥发油,豚鼠哮喘潜伏期显著延长,其它3种提取物均无显著作用;小鼠分别ig五味子挥发油、五味子水提液、五味子总酸、细辛挥发油,小鼠咳嗽潜伏期显著或极显著地延长,咳嗽次数极显著地减少,细辛水提液无显著作用;小鼠分别ig五味子挥发油、五味子水提液、五味子总酸、细辛挥发油,小鼠气管酚红排泌量均极显著地增多,细辛水提液无显著作用.结论:该药对的平喘活性部位可能为五味子挥发油和细辛挥发油,镇咳及祛痰活性部位可能为五味子挥发油、五味子水提液、五味子总酸、细辛挥发油.
作者:吴建兵;褚裹萍;张永煜;邱明丰;贾伟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观察复方附苓丸水提物对卵巢癌SKOV3细胞的凋亡作用.方法:以未加药组为阴性对照组,用MTT法测算不同浓度药物作用于SKOV3细胞的抑制率;Annexin V/PI双染色流式细胞术检测SKOV3细胞的凋亡率;RT-PCR法测定抑凋亡基因Bcl-2 mRNA的表达.结果:复方附苓丸水提物对人卵巢癌SKOV3细胞有明显抑制作用,能明显下调Bcl-2基因mRNA表达 结论:复方附苓丸抑制SKOV3细胞生长并能诱导其凋亡,其机制与下调Bcl-2抑凋亡基因相关.
作者:沈敏鹤;葛桂敏;林红;姚成;任函成;阮善明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研究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中医证型及症候出现的规律,为中医诊疗的规范化研究打下基础.方法:通过对古代文献、工具书及现代期刊文献数据库检索2000-2011年国内中医及中西医结合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文献308篇,进行中医证型及症候命名规律研究,总结各症候所出现频次、频率的规律.结果:古代文献、工具书与现代期刊文献中关于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证型命名规律基本一致;现代期刊文献症候的研究分析发现各症候均散在分布,少数频率超过50%.结论: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常见证型为湿热型、寒湿型、瘀积型;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症候信息尚缺乏统一规律.
作者:姚国芳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调查分析精神分裂症5类中医证候舌象、脉象特征.方法:采用临床流行病学调查方法,对湖南、江苏等10个调查点99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进行了中医辨证及证候指标调查,将其中痰热内扰、心脾两虚、肝胆火盛、阴虚火旺、肝郁犯脾5类常见证候的舌象、脉象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精神分裂症5类证候共605例,各证的舌象、脉象具有一定的特征.结论:精神分裂症中医5类证候的舌象、脉象特征可为精神分裂症的中医辨证提供一定的依据.
作者:宋炜熙;陈婷婷;曹小军;张宏耕;唐云;杨宗亮;陈裕根 刊期: 2013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