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磊
目的:评价银耳、麦冬、燕麦多糖的体外抗氧化能力及吸湿保温能力.方法:以水提醇沉得到的多糖为材料,对银耳、麦冬、燕麦多糖的保温吸湿性能进行评价,并通过DPPH自由基清除实验、铁氰化钾还原实验和亚铁离子螯合实验等体外抗氧化评价体积测定其体外抗氧化能力.结果:麦冬多糖具有很好的吸湿保湿性能,银耳多糖具有很好的清除DPPH自由基能力,麦冬多糖具有很好的还原能力.结论:本实验为银耳、麦冬、燕麦多糖开发成保健品或化妆品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
作者:陈刚;郭晓蕾;宝丽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观测从虚郁毒瘀立法组方对萎缩性胃炎鼠模型胃黏膜组织COX-2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乙醇+去氧胆酸钠+氨水+吲哚美辛+饥饱失常综合法复制萎缩性胃炎鼠模型,并用从虚郁毒瘀立法组方低、中、高剂量分别进行干预,观测其对萎缩性胃炎模型鼠胃黏膜组织COX-2mRNA表达的作用.结果:从虚郁毒瘀立法组方中剂量组可明显改善萎缩性鼠模型胃黏膜细胞COX-2mRNA表达.结论:从虚郁毒瘀立法组方可调节萎缩性胃炎黏膜组织COX-2 mRNA的表达.
作者:王常松;王启国;俞洁;闵莉;吴银盘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观察和比较消瘀散新旧剂型(涂膜剂、即型凝胶剂和散剂)局部外敷对急性软组织挫伤新西兰大白兔模型的治疗效果和透皮性能,选择优势剂型,并初步探讨其促进急性软组织挫伤修复的机制.方法:将60只新西兰大白兔造成急性软组织挫伤模型后,随机分为散剂组(A)、涂膜剂组(B)、即型凝胶剂组(C)、模型组(D),A、B组及C组分别用消瘀散涂膜剂、即型凝胶剂和散剂治疗,D组予空白贴剂外敷.各组用药后第2、4、6d作大体观察评分;每组每个时相点取5只实验大白兔,按照要求处理标本并HE染色光镜下观察组织形态学变化;以有效成分大黄素累积透皮百分率为测定指标,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A、B组及C组进行体外透皮实验,用改良的Franz扩散池及离体兔皮进行体外透皮实验,比较各种剂型的透皮速率、透皮百分率与皮肤储量的差别.结果:大体观察评分,C组与A组第4、6d比较,B组与A组第6d比较,症状有明显改善(P<0.01);组织病理切片HE染色可见,第6d组织学观察评分C组指标优于A组(P<0.05);各种剂型间体外透皮实验结果显示:即型凝胶剂透皮速度快,皮肤储量多,涂膜剂透皮总量多.结论:消瘀散外敷治疗急性软组织挫伤新西兰大白兔模型,新剂型的吸收和疗效优于旧剂型,而两种新剂型间的比较无显著性差(P>0.05),即型凝胶剂在具体计分上总体略优于涂膜剂.
作者:肖立新;彭力平;马笃军;朱春城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观察消渴平合剂对初发2型糖尿病胰岛素敏感性的影响及机制.方法:78例初发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在常规降糖药物治疗的基础上,试验组加用消渴平合剂,治疗12周,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的临床症状、FBG、P2 h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胰岛素敏感性指数IAI、HOMA-IR、HOMA—IS及CRP的变化.结果:试验组治疗后临床症状积分和FBG、P2hPG、HbAlc明显下降(P<0.05),HOMA-IR明显下降(P<0.01),IAI及HOMA—IS明显上升(P<0.01);CRP明显降低(P<0.01),与本组治疗前比较有明显差异.结论:消渴平合剂能改善初发2型糖尿病患者的胰岛素抵抗,提高机体胰岛素敏感性,改善β细胞功能,并能减轻机体的炎症反应.
作者:辛传伟;叶佐武;田云龙;王结胜;郑柳娟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通过对生地黄、生地黄炭饮片吸附力的测定,探讨生地黄炭的止血机理.方法:利用饮片对色素亚甲基蓝的吸附情况,以分光光度法测定生地黄、生地黄炭吸附力的大小.结果:亚甲基蓝线性范围为0.02176~0.1088 mg(r =0.9996),加样回收率为99.81%,RSD为2.04%(n=6).吸附力的大小:生地黄炭>生地黄.结论:吸附力的变化可能是生地黄炭止血比较重要的机理之一.
作者:王娜;卫向龙;李娴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观察加减化石利胆汤辨证施治预防胆总管结石患者ERCP术后复发的疗效.方法:将2003年1月-2009年1月,经腹部B超、CT、MRCP检查,ERCP乳头切开取石,终确诊为胆总管结石的患者600例,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300例,取石术成功后,给予中药“加减化石利胆汤”100 mL,2次/d,口服,每月服用不少于6~7剂,每年服药不少于70剂,对照组300例,未服中药及其他相关药物,同时进行随访,随访时间6~ 60个月,平均48个月;患者每半年或出现腹痛症状时复查腹部B超、CT、MRCP检查.结果:实验组有19例复发,对照组有33例复发,两组术后结石累计复发概率分别是6.3%和11%,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361,P=0.037).结论:加减化石利胆汤辨证施治可有效预防ERCP取石术后患者的胆石症复发.
作者:田金沙;林一帆;巩阳;刘杨;陆宇平;高文艳;季芳;雷春红;李昊燃;盛天骄;王长洪 刊期: 2013年第01期
探讨育泡饮对自身免疫性POF小鼠颗粒细胞凋亡及Bax、Bcl-2表达的影响.方法:以成熟的SD雌性大鼠卵巢组织制备卵巢抗原,皮下多点注射免疫BALB/C雌性小鼠,建立卵巢早衰模型.在3次免疫后连续灌服不同剂量育泡饮,以强的松为阳性对照,分别在实验结束后用TdT介导的dUTP缺口末端标记技术(TUNEL)法观察各组卵巢颗粒细胞凋亡,免疫组化法测各组卵巢Bax、Bcl-2的表达.结果:模型组卵巢颗粒细胞Bax蛋白高表达,与正常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育泡饮各剂量组Bax表达有不同程度降低.模型组Bcl-2蛋白低表达,与正常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育泡饮各剂量组Bcl-2表达有不同程度提高.模型组卵巢颗粒细胞凋亡数量增加,与正常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育泡饮各剂量组颗粒细胞凋亡数量有不同程度降低.结论:颗粒细胞凋亡是自身免疫性卵巢早衰发病的一个重要环节.育泡饮能降低自身免疫性卵巢早衰小鼠卵巢颗粒细胞Bax的蛋白表达,升高Bcl-2的蛋白表达,育泡饮可抑制颗粒细胞凋亡,从而恢复卵巢功能.
作者:梁欣韫;牛建昭;杨美娟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研究大肠癌中医证候分类特征,明确化疗对其中医证候演变规律的影响.方法:收集780例1998年1月-2008年1月浙江省中医院肿瘤科住院大肠癌患者,将复杂证型分拆为单一证型进行统计,凡出现相应证型者即予归类.患者初次、末次入院及化疗前、后分别进行1次证型分类,比较初次末次入院及化疗前、后证型分布,观察化疗前后证型变化.统计接受化疗且存在证型变化患者,剔除化疗前即出现证型变化患者,分析化疗次数与中医证型变化相关性.结果:患者初、末次入院整体证型分布大致相仿,中医讧候频数从多到少依次为气虚证、脾虚证、阴虚证、血虚证、痰湿证、热毒证、气滞证、阳虚证和血瘀证;末次与初次入院证型出现频率比较气虚证减少,脾虚证和阴虚证增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化疗后大肠癌脾虚证及阴虚证病例明显增加(P<0.05),气虚证及血虚证例数减少(P>0.05),其他证型基本相仿;化疗2次发生证型变化例数多,占53.2%;从证型的纵向比较来看,接受化疗的病例与未接受化疗的病例,其发生中医证型变化的概率相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药介入大肠癌治疗需要考虑化疗对证型的影响,化疗后应着重对脾虚证和阴虚证的干预.
作者:王萧萧;舒静娜;林胜友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经络作为中医学的基本概念之一,对其研究已进行了60年,仍然没有实质性的进展.是要继续埋头前进,还是停下来抬头看路?从认识论、方法论的角度分析了问题所在,提出了经络研究的切入点.
作者:林磊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分析天仙子脂肪酸中成分组成,比较炮制对其脂肪酸组成的影响,比较不同产地天仙子脂肪酸组成.方法:GC-MS方法分析天仙子中脂肪酸组成,用气相色谱面积归一化法测定了各成分的相对百分含量.结果:经毛细管色谱分离并鉴定出11个峰.亚油酸含量高(65.36%),其次是油酸(14.59%),还有肉豆蔻酸(4.85%)、棕榈酸(4.63%)、硬脂酸(2.58%)、α-亚麻酸(14.59%)、山嵛酸(0.55%)等.首次采用GC对不同产地及不同炮制品中脂肪酸成分进行了比较分析.结论:3个产地的天仙子中脂肪酸组成变化不明显.炮制后部分脂肪酸组成成分相对百分含量增加或减少,未见成分组成的质变.
作者:王秀琴;李军;李岚;门启鸣;康廷国 刊期: 2013年第01期
国家“十五”科技攻关项目“名老中医学术思想及经验传承研究”、“李振华学术思想及临证经验研究”课题中,“李振华学术思想”研究报告之外感热病学术思想部分,略作修改补充.根据李振华老师的讲授和指导,进行外感热病学术思想及临证经验探讨.国医大师李振华经多年临证实践经验提出了外感热病学术思想:(1)伤寒的病理基础是损阳伤正;(2)重脾胃是《伤寒论》的重要思想:(3)温病的基本病理是损阴伤正;(4)温病治疗是用阴阳理论来解决阳证问题.同时阐述了李老外感热病治疗经验.
作者:王海军;李郑生 刊期: 2013年第01期
魏晋南北朝时期,中医学理论及临床均取得进一步发展.这一时期医家对于五官科多种病证研究深入,阐释精妙.总结魏晋南北朝多个医家在中医五官科病证,包括目病、鼻病、耳病、口病、舌病、咽喉病等方面的理论认识以及治法方药,分析归纳其中的辨治特点,有助于中医学术理论的继承,对于现代相关疾病的治疗亦有重要的临床参考意义.
作者:张育菁;胡冬裴;李小茜 刊期: 2013年第01期
对国内外分析产生缺乳的原因与影响因素作了归纳,并对耳穴贴压治疗产后缺乳的临床研究作了评述.认为产后耳穴贴压能使产妇早泌乳、多泌乳,其有效性得到了临床的实践检验,且有一定的临床试验支持,在产后护理领域上有很好的推广价值,同时为今后耳穴贴压治疗产后缺乳的临床研究开展打下基础.
作者:叶智祺;陈佳绮;黄丽英;陆文娟;陆萍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探讨温经汤治疗无排卵型功血冲任虚寒血瘀证的作用机制,并从治疗角度反证无排卵型功血冲任虚寒血瘀证与生殖激素的关系.方法:对30例无排卵型功血冲任虚寒血瘀证患者给与温经汤治疗,连续服药3个月经周期.观察临床疗效,测定治疗前后血清生殖激素的变化,并与32例正常女性对照.结果:近期临床治愈25例(83.0%),无效5例(17.0%).治疗后血清E2较治疗前有所升高,(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明显升高(t=2.535 >2.39,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温经汤具有改善无排卵型功血冲任虚寒血瘀证患者生殖内分泌激素的作用.作用于卵巢,调节孕酮的分泌,纠正月经周期紊乱,促进卵泡成熟、排卵以达到治疗效果.
作者:李雯;朱雪琼;蔡进章;温怀凯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探讨益气化瘀解毒含药血清对鸡胚尿囊膜血管生成的影响.方法:取孵育7d的种蛋制成CAM模型,加入益气化瘀解毒整方高、中、低3个剂量组的含药血清,继续孵育3d,固定标本,拍照,计数新生毛细血管数目.结果:高、中、低剂量组与不含药血清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中剂量组与低剂量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中剂量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益气化瘀解毒方能抑制CAM血管新生,具有抗血管生成作用.
作者:郜文辉;曾普华;潘敏求;唐珍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对穴位埋线治疗单纯性肥胖的研究现状进行研究总结,探讨其优势.方法:通过查阅近几年文献资料,对穴位埋线治疗单纯性肥胖的信息进行整理和总结.结果:近年来我国在穴位埋线治疗单纯性肥胖方面已取得一定进展,虽然穴位埋线疗法仍有其不足之处,但目前已经广泛应用于临床,受到越来越多肥胖患者的青睐.结论:穴位埋线治疗单纯性肥胖总体疗效确切,操作简便,适宜推广应用,但仍有改进之处.
作者:于向华;何齐芳;陈文通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筛选五味子-细辛药对抗哮喘的活性部位.方法:采用氯化乙酰胆碱磷酸组胺引喘法、小鼠氨水引咳法和气管酚红排泌法,观察该药对5种提取物(五味子挥发油、五味子水提液、五味子总酸、细辛挥发油及细辛水提液)对豚鼠的平喘、小鼠的镇咳和祛痰作用.结果:豚鼠分别ig五味子挥发油、细辛挥发油,豚鼠哮喘潜伏期显著延长,其它3种提取物均无显著作用;小鼠分别ig五味子挥发油、五味子水提液、五味子总酸、细辛挥发油,小鼠咳嗽潜伏期显著或极显著地延长,咳嗽次数极显著地减少,细辛水提液无显著作用;小鼠分别ig五味子挥发油、五味子水提液、五味子总酸、细辛挥发油,小鼠气管酚红排泌量均极显著地增多,细辛水提液无显著作用.结论:该药对的平喘活性部位可能为五味子挥发油和细辛挥发油,镇咳及祛痰活性部位可能为五味子挥发油、五味子水提液、五味子总酸、细辛挥发油.
作者:吴建兵;褚裹萍;张永煜;邱明丰;贾伟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研究千层塔内生真菌G324-4次生代谢产物中的化学成分和抑制乙酰胆碱酯酶活性.方法:应用微生物培养的方法获得微生物菌丝体,再用溶剂提取,色谱方法分离化合物,并通过波谱方法鉴定其结构,Ellman法测定其乙酰胆碱酯酶抑制活性.结果:从千层塔内生真菌G324-4中得到2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核丛青霉素(1)和Pencolide (2);核丛青霉素具有乙酰胆碱酯酶抑制活性,IC50值为(7.30 ±0.52) μg/mL; Pencolide没有乙酰胆碱酯酶抑制活性.结论:千层塔内生真菌G324-4可代谢产生核丛青霉素和pencolide,有望成为新的药源微生物.
作者:李晓誉;陈峰阳;徐世芳;叶益萍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为深入研究开发萱草属药用植物,对萱草根与萱草花的化学成分与药理作用的研究进展作以综述.方法:通过对国内外近20年来的文献查阅、整理与分析,阐述有关萱草根和萱草花的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的研究概况.结果:萱草的主要成分为蒽醌和2,5-二氢呋喃酰胺衍生物,还含有生物碱、黄酮、萘酚、甾醇、皂甙、脂肪族、单苯环衍生物等化学成分.萱草根应用于对血吸虫病的治疗,也具有抗结核、抗菌、抗肿瘤等药理作用;萱草花的主要药理作用是镇静安神,也具有抗抑郁、预防肝炎等作用.结论:萱草含有多种于人体有益的化学成分,具有极佳的营养价值及药用价值.
作者:郭冷秋;张颖;张博;张鹏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研究畲药柳叶蜡梅止泻作用,为其临床引用提供实验基础.方法:用小肠推进运动实验结合小鼠腹泻止泻作用实脸共同研究畲药柳叶蜡梅止泻作用.结果:在小肠推进运动实验中柳叶蜡梅水提物组与阴性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1);在小鼠腹泻止泻作用实验中柳叶蜡梅水提物组能减少稀便总数,降低稀便率、稀便级数以及腹泻指数(P<0.01).结论:实脸证实畲药柳叶蜡梅水提物具有止泻作用.
作者:温慧萍;费俭;纪佳娜 刊期: 2013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