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东;王家辉;焦拥政;马卫国;孔令清;罗少波;贾金铭
目的:了解部芩片治疗耐多药肺结核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对CD4+T、CD8+ T细胞等淋巴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将52例耐多药肺结核患者随机分为(部芩片)治疗组、微卡组、对照组,3组分别给予西药加部芩片、西药加微卡注射液及单独西药治疗,疗程6个月,观察各组治疗前后临床疗效,检测其治疗前、治疗后2月、治疗后6月血CD4+T细胞和CD8+ T细胞含量,比较CD4+/CD8+比值变化.结果:(1)与对照组比较,治疗后2月、6月微卡组和治疗组临床治疗有效率均增高,尤其是治疗组,治疗2月后有效率明显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与对照组比较,治疗2月后及6月后治疗组、微卡组CD4+T细胞含量、CD4+/CD8+比值均明显增高,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但各组CD8+T细胞含量无明显变化.(3)与治疗前比较,治疗2月后、6月后,治疗组及微卡组CD4+T细胞含量、CD4+/CD8+比值均明显增高,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而对照组治疗2月变化不明显,治疗6月后CD4+T细胞含量、CD4+/CD8+比值均明显增高,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治疗前后各组CD8+T细胞含量无明显变化.结论:部芩片通过改善患者咳嗽、咳痰等症状,提高治疗的痰菌阴转率,增高耐多药肺结核患者CD4+T细胞含量及CD4+/CD8+比值,提高机体细胞免疫功能,达到治疗耐多药肺结核的作用,其疗效和微卡相近.
作者:尹良胜;朱敏;毛敏杰;周敏;李凫坚;王静;蔡龙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建立一种从天然植物中得到其高纯度主要成分的方法,以大黄酸为例进行研究.方法:色谱柱:通过形成共晶从中药大黄得到高纯度的大黄酸.以大黄酸为主药(API),选择精氨酸为共晶形成物(CCF),形成共晶.结果:所得的精制大黄酸纯度可达99.9%.结论:共晶法操作简单,重复性较好,在天然植物成分提取纯化方面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作者:华一卉;单琪媛;丛晓东;蔡宝昌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分析高血压合并糖代谢异常高危人群的高敏C反应蛋白与多重危险因素间的相关性,为中医早期干预提供依据.方法:高血压病合并糖代谢异常的高危患者53例,采集多重危险因素信息,进行临床流行病学研究,分析高血压病合并糖代谢异常高危人群Hs-CRP与其他多重危险因素的相关性分析.结果:Hs-CRP与不同危险分层、急性心血管事件存在显著相关性(P<0.05).结论:Hs-CRP是急性缺血性心血管事件的预测因子.
作者:王亚红;胡珍;陈旸;王文哲;朱文秀;李靖靖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阿尔茨海默病对血清Tau蛋白、P-tau水平的影响及临床疗效观察.方法:将120例阿尔茨海默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用多奈哌齐片治疗,治疗组在西药治疗的基础上,按中医辨证分型给予中药治疗.治疗12周后,采用精神状态简易速检表(MMSE)观察治疗前后两组临床疗效.采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检测各组治疗前后血清Tau蛋白(Tau)、磷酸化Tau(P-tau)水平.结果:两组总体疗效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在认知功能方面优对照组(P<0.01).两组治疗前后血清Tau蛋白、P-tau水平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老年性痴呆疗效优于多奈哌齐.血清Tau蛋白、P-tau水平测定在AD诊治过程中有临床参考价值.
作者:朱未名;胡海燕;郑虹;毛丹丹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观察祛痰通络汤(QTTLD)对糖尿病肾病(DN)大鼠足细胞裂孔隔膜蛋白分子(podocin)表达的影响,探讨其防治DN的作用机制.方法:制作大鼠糖尿病肾病模型,分为6组: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贝那普利治疗组、祛痰通络汤低剂量组、祛痰通络汤中剂量组、祛痰通络汤高剂量组,各组分别干预8周.8周后观察各组24 h尿蛋白定量,观察肾脏病理学变化,并采用免疫组化观察肾组织podocin蛋白表达的变化.结果:经过祛痰通络汤治疗后,24h尿蛋白定量下降(P<0.05);病理改变减轻;podocin蛋白表达增加(P<0.05).结论:祛痰通络汤对DN大鼠具有一定的肾脏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恢复肾组织足细胞podocin表达有关.
作者:王丽华;陶璐;孙云松;于俊生;刘先英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揭示体质与人格特质之间的关系.方法:对273名大学生进行体质、人格特质问卷产量,并对调研资料进行相关、回归分析.结果:(1)男女在平和质、痰湿质与特禀质之间不存在显著差异,在气虚质、阳虚质、阴虚质、湿热质、淤血质、气郁质,女生体质明显比较男生差.(2)体质与性格特质之间存在显著的相关关系(3)多因变量回归分析发现:神经质=0.647×气郁质(△R2 =41.7%),外向性=-0.332×气郁质-0.167×气虚质(△R2=19.6%),随和性=-0.346×痰湿质-0.179×特禀质+0.160×气郁质(△R2=13.5%),谨慎性=-0.266×气郁质-0.132×淤血质(△R2=11.6%).结论:中医体质对人格特质有重要的预测作用.
作者:董国杰;赵燕平;陈灿锐;龚成;郑玲;张晓 刊期: 2013年第04期
云母为硅酸盐类矿物药之一,具有祛痰定惊、截疟止痢、止血敛疮和温虚补肾的功能,其药用价值历史悠久,近期研究显示其对胃肠道具有明显的保护作用,是非常有前途的胃肠道黏膜保护剂,现总结近年来有关云母胃肠黏膜保护作用及机制研究进展,期望对进一步的研究及云母的临床应用有所帮助.
作者:戴金峰;蔡利军;吕宾;孟立娜;范一宏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通过桔梗总皂苷对肺炎支原体(MP)的MIC、MBC及TIME-KILL曲线测定,观察其在体外对MP生长抑制及杀灭作用.方法:采用微量倍比稀释法测定MIC和MBC,利用定量PCR检测不同孵育时间,不同浓度药物对MP繁殖速度的影响.结果:桔梗总皂苷体外抗MP的MIC为16~64μg· mL-1;MBC为64~128 μg·mL-1;桔梗总皂苷浓度为32到64 μg·mL-1时,可以降低MP生长速度并呈现一定的量效关系,当浓度达到128 μg· mL-1时可完全抑制MP在培养液中的生长繁殖.结果:桔梗总皂苷在体外具抑制MP生长繁殖作用.
作者:张俊威;姚琳;蒙艳丽;许庆瑞;高菲;王伟明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应用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建立快速检测浙贝母中贝母素甲和贝母素乙含量的新方法.方法:用HPLC-ELSD法测定贝母素甲和贝母素乙含量,采用偏小二乘法(PLS),建立NIR光谱与HPLC-ELSD法测定值之间的多元校正模型,并预测浙贝母样品中贝母素甲和贝母素乙的总量.结果:所建立校正模型内部交叉验证的相关系数(R)为0.97870,校正均方差(RMSECV)为0.00876,内部验证均方差为0.00967;经外部验证,预测值与真实值的相关系数为0.9702.结论:说明模型对预测集样品具有一定的预测能力,基于近红外光谱技术快速检测浙贝母中贝母甲素和贝母乙素是可行的.
作者:赵耀东;杜伟锋;王胜波;丛晓东;蔡宝昌;葛卫红 刊期: 2013年第04期
介绍刘云霞主任中医师治疗乳腺癌的临证经验其有4个大方面的特色经验:谨守病机,随证治之;结合西医,增效减毒;病证互参,标本兼顾;注意情志起居饮食调护.
作者:匡唐洪 刊期: 2013年第04期
近年来,中医药治疗胃癌前病变取得了较好的临床效果.复习近几年的文献,论述了本病的病因病机、治疗原则,将众多医家对于本病的治疗方法归纳为“疏肝和胃法,养阴活血法,清热燥湿法,化浊解毒法,其他治法”,并列举一些医家的治疗方法及结果,提出本病的预防,分析了中医药研究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作者:谢晶日;葛阳;张杨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优选养胃益精颗粒中人参皂苷Rg1、Re、Rb1的提取纯化工艺以及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这3种人参皂苷的含量.方法:考察不同方法、溶剂对养胃益精颗粒提取纯化的影响;应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人参皂苷的含量.结果:采用25倍70%乙醇超声提取30 min,再经乙醚、正丁醇、氨试液逐步萃取为佳提取纯化工艺;养胃益精颗粒中人参皂苷Rg1、Re、Rb1的含量平均值分别为:0.4713、0.2879、0.7028 mg/g.结论:本法简便、准确、重现性好,可作为养胃益精颗粒中人参皂苷Rg1、Re、Rb1的提取纯化工艺以及含量测定方法.
作者:吴月国;张萍;赵铮蓉;刘骅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观察心血宁片治疗瘀阻脑络证Ⅱ期高血压病临床疗效性和使用安全性.方法:采用随机、阳性药对照的方法,将临床试验病例120例随机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并平均分配给三家符合要求的医院,分别投以心血宁片和心可舒片4周,比较两组疗效差异.结果:心血宁片能够降低血压,对瘀阻脑络证有改善作用,对不同病情、不同性别、不同病程、不同病程年龄段高血压均有疗效,在疗程期内随着用药延长疗效明显增强.结论:心血宁片治疗瘀阻脑络证Ⅱ期高血压痛安全有效,是一种安全、有效的纯中药降压药.
作者:崔彦;王乐刚;任爽;戴惠民;孟秋实;杜娟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研究红景天苷对氧化应激下人肺动脉内皮细胞线粒体ROS及细胞分泌功能的影响及其分子机制.方法:应用香烟烟雾提取液(CSE)诱导人肺动脉内皮细胞(hPAE)生成ROS,红景天苷干预hPAE,ELISA检测CES诱导、红景天苷干预的hPAE合成的NOS、ET-1、VGGF的变化,DCFH-DA、Rh123法分别检测线粒体ROS、线粒体膜电位的变化.结果:CSE组线粒体ROS的DCFH-DA的荧光强度高于生理水组,NOS、ET-1和VEGF的合成高于CSE+红景天苷组、生理盐水组;CSE组的线粒体的膜电位高于CSE+红景天苷组和生理盐水组;CSE+红景天苷组的线粒体ROS的DCFH-DA和DiBAC4的荧光强度低于CSE组,而与生理盐水组接近.结论:红景天苷可抑制CSE诱导的人hPAE线粒体ROS的生成,恢复线粒体的膜电位,降低NOS、ET-1和VEGF的合成,从而保护氧化应激下hPAE细胞的分泌功能.
作者:欧阳金生;李玉苹;蔡畅;陈彦凡;谢于鹏;陈成水;陈少贤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优选皮炎洗剂佳醇提工艺,建立总蒽醌含量的紫外分光光度和总生物碱含量的高效液相色谱测定方法(HPLC法).方法:以总蒽醌和总生物碱提取率为考察指标,采用L18(37)正交实验方法优选皮炎洗剂醇提工艺.利用显色反应于505 nm波长处测定总蒽醌类吸收度,采用HPLC法测定总生物碱类化合物含量.结果:佳醇提工艺:8倍量浓度为70%乙醇提取2次,每次2h.总蒽醌和总生物碱的吸收度与浓度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结论:该工艺合理、稳定、可行,紫外分光光度法灵敏、快速、成本较低,HPLC法高效,准确,适用于皮炎洗剂中总蒽醌和总生物碱的含量测定.
作者:王健明;蒋洁君;金燕;汪怡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白芍总苷(total glucosides of paeon,TGP)对小鼠脾淋巴细胞增殖、活化标志CD69和CD25及细胞因子IL-4及IFN-γ的影响,为阐明TGP免疫抑制提供分子药理学依据.方法:无菌分离小鼠脾淋巴细胞,加入不同浓度的TGP溶液,MTT法检测ConA刺激的小鼠脾淋巴细胞增殖;流式细胞仪检测活化标志CD69及CD25;酶联免疫法检测细胞因子IL-4及IFN-γ.结果:TGP对脾淋巴细胞增殖活化及分泌均有抑制作用.
作者:徐艳;董彦琴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探讨抑郁症中医证候特征.方法:在病证结合的指导思想下,采用临床流行病学调查方法,以证候要素为基本研究单位,以ICD-10版(F32)《抑郁发作诊断标准》为抑郁症的诊断标准,应用数理统计方法对317例抑郁症患者的证候要素分布特点及组合规律、中医证侯分型分布情况进行分析研究.结果:抑郁症常见证候要素为肝、脾、气虚、气郁、痰浊、阴虚、肾、内火.中医证候分型出现频次前六位的依次为肝郁脾虚、肝肾阴虚、肝郁痰阻、心脾两虚、肝郁气滞、气滞血瘀,覆盖全部病例的88.3%.抑郁症证素组合形式8种,单证形式前三位的为肝、脾、气虚,两证组合形态前三位的为肝、脾和气虚、脾和气郁、肝;三证组合形态前三位的为气郁、脾、肝和气虚、脾、肝和气郁、气虚、肝;而四证组合以气郁、气虚、肝、脾多见.结论:抑郁症的核心病位为肝,与脾、肾、心密切相关,而气郁、气虚是抑郁症的基本病机,肝郁脾虚为抑郁症的主要证候,抑郁症以虚实夹杂证多见,虚性病理因素不容忽视.
作者:徐春燕;田金洲;时晶;苗迎春;冯秀杰;贾竑晓;马辛;尹冬青;李那永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考察益肾康颗粒的佳提取工艺.方法:采用正交试验法,以出膏率为考察指标,优选佳水提取工艺,以芍药苷的含量为考察指标,优选佳醇提取工艺.结果:佳水提取工艺为加8倍量水,煎煮3次,每次1.5h;佳醇提取工艺为加8倍量75%乙醇,提取2次,每次1.5h.结论:工艺稳定、重复性好,适用于大生产.
作者:张兰;樊晖;刘阳;董津含;樊程程;杨彬婕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观察益肾培督方对肾虚督寒型强直性脊柱炎患者血清IL-18水平的影响.方法:将60例患者采用益肾培督方治疗,分别于治疗前、治疗4周、治疗12周记录病情活动指标的变化,检测血清IL-18及炎症反应指标ESR、CRP变化;并同时观察中医证候积分、疾病活动指数(BASDAI)、疾病功能指数(BASFI)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在治疗4周后患者的ESR、CRP和治疗前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在治疗12周后患者的中医证候积分、临床病情活动及IL-18指标较治疗4周后相比差异性显著(P<0.05).结论:益肾培督方对强直性脊柱炎患者血清IL-18有一定的调节作用,有较好的疗效,且安全可靠.
作者:周奕;毛丹丹;林士毅;周坚;李宝青;陈捷;刘时觉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观察五倍子粉敷脐联合拔罐治疗盗汗的临床疗效.方法:66例盗汗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试验1组和试验2组,对照组仅基础干预,试验1组:基础干预+五倍子粉敷脐,试验组2组:基础干预+穴位拔罐+五倍子粉敷脐.结果:试验2组治愈率18.2%,显效率54.5%,进步率100%,试验1组治愈4.5%,显效率40.9%,进步率95.5%,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的治愈率4.5%,显效率22.7%,进步率63.6%.结论:五倍子粉敷脐联合拔罐治疗对住院患者盗汗可起到调和阴阳、固本培元、养阴清热、固涩止汗之功效.
作者:倪斐琳;桑丽清;沈勤;孙秋华 刊期: 2013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