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多倍体与八倍体半夏中草酸钙晶体含量的测定

潘平;李伟平;鲁光耀;吕迪;蒋福升;丁志山

关键词:半夏, 草酸钙晶体, 多倍体, 八倍体, HPLC
摘要:目的:测定多倍体(十六倍体)半夏和八倍体半夏原球茎以及块茎中草酸钙晶体的含量.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以0.5%磷酸水溶液为流动相,以草酸为对照品,测定多倍体半夏和八倍体半夏中草酸钙晶体的含量.结果:多倍体半夏原球茎和块茎中草酸钙晶体的含量分别为(2.799±0.017)%和(1.375±0.037)%,八倍体半夏原球茎和块茎中草酸钙晶体含量分为为(1.136 ±0.028)%和(1.924±0.05)%.结论:半夏原球茎和块茎中均含有较高含量的草酸钙晶体,与八倍体半夏相比,多倍体半夏块茎中的草酸钙晶体明显比八倍体半夏低.
中华中医药学刊杂志相关文献
  • 杠板归的体内外抗肿瘤作用实验研究

    目的:研究杠板归提取物对肿瘤细胞的体内外抑制率.方法:采用MTT法,观察杠板归提取物对多种肿瘤细胞的抑制率以及IC50;通过观察杠板归提取物对S-180肉瘤的抑制作用评价杠板归的体内抗肿瘤作用.结果:杠板归提取物对多种肿瘤细胞体外抑制率均较好,其中以乙酸乙酯部位佳;乙酸乙酯提取物对S-180肉瘤具有较强的体内抗肿瘤作用.结论:抗癌灵乙酸乙酯提取物具有显著抗肿瘤作用.

    作者:陶锋;张如松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从脾胃论治肺胀

    肺胀是多种慢性肺系疾患反复发作,迁延不愈,导致肺气胀满,不能敛降的一种病证.临床表现为胸部膨满、胀闷如塞、喘咳上气、痰多、烦躁等.其病程缠绵,症状时轻时重,日久可见面色晦黯,唇甲青紫,心悸,脘腹胀满,肢体浮肿,甚或喘脱等危重症状.是常见病、多发病、危重病.通过学习四大经典并结合临床实践,认为肺胀临床表现每多虚实互见,寒热夹杂,主脏在肺,并与脾、肾、心密切相关,脾虚贯穿肺胀整个病程.临床常见外寒内饮、外寒内热、肺脾气虚、肺肾气阴两虚、肺心气阴两虚、阳虚水泛、痰蒙神窍7个证型.治疗主张祛邪顾脾胃、固本健脾胃、健脾以安肺、脾、肾、心.即从脾胃论治肺胀.

    作者:马丽佳;徐洪洁;曲妮妮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柴胡注射液诱导HepG2细胞凋亡的实验研究

    目的:探讨柴胡注射液诱导体外人肝癌细胞株HepG2凋亡的机制.方法:空白对照组(含10%小牛血清的1640培养液)、氟尿嘧啶阳性对照组(血峰浓度10 μg/mL),柴胡注射液6.25 mg/mL、12.5 mg/mL、25 mg/mL、50 mg/mL不同浓度实验组、柴胡注射液与氟尿嘧啶两药联合对照组比较.应用倒置显微镜、荧光显微镜观察细胞凋亡形态的改变;应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率;一步法TUNEL检测细胞凋亡率.结果:加入柴胡注射液12h后,与空白对照组相比,HepG2细胞形态发生显著变化,倒置显微镜下观察发现细胞体积缩小、变圆,胞浆量减少,并随着药物浓度增加,贴壁细胞逐渐减少,悬浮细胞增多,柴胡注射液联合氟尿嘧啶注射液组明显优于单药组;经柴胡注射液作用后的HepG2细胞,流式细胞直方图上均可见亚二倍体峰,且凋亡率随用药浓度的增大而增大;一步法TUNEL检测时,柴胡注射液作用12h后,细胞凋亡率均明显高于空白对照组.结论:柴胡注射液联合氟尿嘧啶可明显诱导HepG2细胞的凋亡,柴胡注射液中的有效成分可能是治疗肝癌的潜在药物.

    作者:唐婷婷;施贝德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金樱子总黄酮对高脂血症大鼠血脂的影响

    目的:研究金樱子总黄酮对高脂饲料喂食所致高血脂大鼠血脂的影响.方法:将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高脂模型组、阳性对照组、以及金樱子总黄酮高、中、低剂量组,每组10只.除正常对照组给予普通饲料外,其余各组给予高脂饲料喂食8周造成大鼠高脂血症.测定各组大鼠血清中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LDL-C)以及高密度脂蛋白(HDL-C)的含量,及肝组织脂蛋白脂酶(LPL)和肝脂酶(HL)活性.结果:金樱子总黄酮可显著降低高脂血症大鼠血清TC、TG、LDL-C含量,身高肝组织HL和LPL活性.结论:金樱子总黄酮可改善高脂血症大鼠脂代谢紊乱,可能与其提高机体脂代谢能力有关.

    作者:王奇;芦柏震;章红燕;何福根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白癜风证治若干思考

    从文献研究入手论述“白癜风”是中医病名,批评中医界喜用生僻病名的陋习;结合临床研究体会,指出当临床面临“少症难辨”时,需要在对疾病临床深入研究的基础上,把握对疾病发病规律的整体性思考与病变不同时期特点的把握,并据此而建立起切合实际的临床思维;认为白癜风进展期主要表现特点与病机为“风”,治则方药要有“祛风”的思考.稳定期白癜风,“久病多虚、多瘀”,主要表现为肝肾不足的“虚”与瘀阻脉络的“瘀”,治疗当以补益肝肾与活血通络为主要治则,再辅以祛风和血.基于“中药色象理论”,指出白癜风临床用药在辨证论治的基础上可考虑优先选用深颜色的药物.白癜风优化治疗的基本原则是:分期论治、中西医结合、全身和局部治疗相结合、内治与外治相结合、适当忌口、酌情配合光疗、坚持3个月以上治疗.

    作者:杨柳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蝙蝠蛾拟青霉Cs-4菌粉辅助治疗糖尿病肾病的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血糖血压控制前提下,加用不同剂量蝙蝠蛾拟青霉Cs-4菌粉对糖尿病肾病患者24h尿蛋白定量及肌酐清除率的影响.方法:将本院2010年9月-2011年6月门诊和住院符合入组标准的60例糖尿病肾病患者随机分成3组,常规治疗组采用原方案治疗,低剂量组在原方案基础上加服蝙蝠蛾拟青霉Cs-4菌粉2.97 g/d,高剂量组加服蝙蝠蛾拟青霉Cs-4菌粉5.94 g/d,连续用药12周,观察治疗后患者血压、糖化血红蛋白、血脂4项、肾功能、24 h尿蛋白定量及肌酐清除率的变化.结果:共有52例患者完成观察.治疗3月后,低剂量组和2组与常规治疗组比较,舒张压均明显降低(85.08±4.38)与(80.86±4.87)P <0.05,(85.08±4.38)与(79.40±3.91)P<0.05,24 h尿蛋白有所下降,但无统计学差异(P>0.05),分层分析后发现,尿蛋白<1g/24h时,高剂量组尿蛋白的降低率明显大于常规治疗组(6.0±26.9)与(38.8±22.9)P <0.05,低剂量组患者的尿蛋白下降率与常规治疗组相比下降,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3g/24h≥尿蛋白≥1g/24h时,3组间尿蛋白下降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加用蝙蝠蛾拟青霉Cs-4菌粉能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进一步降低糖尿病肾病患者舒张压和蛋白尿排出,但仍需前瞻性,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的病例对照研究来确认.

    作者:倪洁珊;胡臻;吴笑英;林士毅;潘晓琼;刘云霄;郑金珏;郑超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中蒙医温病学王氏连朴饮加滑石、黄芩与茵达日-4味汤体外抗轮状病毒、抗腹泻实验

    目的:明确王氏连朴饮加滑石、黄芩与茵达日-4味汤体外抗轮状病毒的机制及观察其抗番泻叶所致腹泻动物模型的效果,为临床应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实验一蒙药和中药对MA-104细胞(恒河猴胚胎肾细胞)的毒性作用,根据Takeuchi建立MTT(4,5二甲基噻唑-2,5-二苯基四唑溴化物)法检测药物的细胞毒性作用;药物对病毒感染的预防作用,用不同浓度的药物预先处理单层细胞2h后将100TCID50/0.1 mL(Tissue culture infective dose,半数组织培养感染剂量)的病毒每孔加入0.1 mL,吸附2h,弃病毒液,PBS(Phosphate Buffer Saline,磷酸盐缓冲液)洗涤2次,加细胞维持液培养,每天于倒置显微镜下观察细胞变化;药物对病毒的直接杀伤作用,将不同浓度的药物与100TCID50/0.1 mL的病毒液等量混合作用2h,再将其感染单层细胞,吸附2h后,弃上清,加入细胞维持液继续培养,每天于倒置显微镜下观察细胞变化;药物对病毒穿入细胞后的抑制作用,先用100TCID50/0.1 mL的病毒每孔0.1 mL感染细胞,吸附2h后,吸去病毒,加入不同浓度的含药维持液,每天于倒置显微镜下观察细胞变化.实验二复制番泻叶所致泄泻的小鼠模型,比较蒙药、中药与阿托品对腹泻的影响,通过计数湿粪,观察药物对腹泻的抑制程度.结果:蒙药的TC50(半数细胞毒性浓度)为2.76 mg/mL,中药的TC50为24.35 mg/mL,蒙药对MA-104细胞毒性明显大于中药;中药抗轮状病毒的主要作用方式为抑制病毒生物合成,但在阻断病毒吸附以及直接杀伤方面效果较差;蒙药能明显抑制轮状病毒复制,表现在阻断病毒吸附、直接杀伤以及抑制病毒增殖方面都有较好的效果,但细胞毒性较大;中药低剂量组和蒙药高剂量组抗腹泻效果优于其他组.

    作者:闫腾飞;韩雪梅;金星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尿酸盐转运蛋白在原发性痛风及高尿酸血症中的研究进展

    原发性痛风及高尿酸血症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主要病因是尿酸盐转运蛋白异常致尿酸排泄减少.近年来,尿酸转运蛋白成为进行抗高尿酸血症和痛风药物的研究和开发新靶点,是目前防治痛风的新思路和新方法.简要概述尿酸盐转运蛋白在原发性痛风及高尿酸血症中的研究现状,以供原发性痛风及高尿酸血症的进一步临床诊治研究及特异性靶点药物研发参考.

    作者:杨会军;李兆福;万春平;彭江云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从脾论治间歇期及慢性期痛风的理论探讨

    脾虚证是间歇期及慢性期痛风重要的病机.中医治疗间歇期及慢性期痛风,应以健运脾胃为本,祛湿泄浊为标,以期达到维持血尿酸稳定,减少痛风性关节炎发作的目标.

    作者:谢志军;李海昌;陈学智;范永升;温成平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从“病证结合”谈出血性中风急性期的治法

    中风病是古代即有的疾病,由于颅骨的保护,人们无法看到脑髓内的病变,只能根据病象诊断为中风、厥、偏枯等等.治疗上主要从脏腑辨证入手,形成了一整套完整的理、法、方、药体系.现代解剖学、手术科学及影像学的发展使人们对出血性中风有了明确认识:出血性中风要经历出血-血肿形成-血液凝固-血肿溶解吸收的一系列过程,所以,血瘀是贯穿始终的.治疗出血性中风从辨病上应该抓住血肿这一关键物质基础,以“应用活血化瘀法促进血肿吸收”为切入点.同时,兼顾本病发病急性期以风、火、痰为主要辨证要素,以及高年患病,脑髓本伤的事实,拟定了“破血化瘀、泄热醒神、豁痰开窍、填精补髓”的治疗大法.

    作者:赵德喜;赵建军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五倍子配伍中药无机元素分析研究

    目的:考察五倍子配伍厚朴、黄芪、黄芩、黄连、大黄五种中药后,其中无机元素含量和无机元素变化情况,为合理利用五倍子提供一定的实验依据.方法:利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测定无机元素.结果:五倍子配伍中药,选取B、Mg、K、Ca、Mn、Ni、Fe、Cu、Zn、Ga、Rb、Sr、Cs、Ba、Br为指标元素.五倍子按一定比例配伍5种中药后,对人体有益的元素如Mg、K、Ca、Mn、Ni、Fe、Zn含量增加较多,对人体有害的重金属元素如Cu含量减少较多.结论:五倍子:厚朴(1∶2),五倍子:黄芪(1∶0.5),五倍子:黄芩(1∶2),五倍子:大黄(1∶2),五倍子:黄连(1∶0.5)的比例来配伍中药后,有益元素会增加,有害元素可能会减少,为临床应用提供依据.

    作者:张玉珠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抑郁模型大鼠中医证候、HPA轴变化及助阳舒心方干预作用的研究

    目的:探讨慢性轻度不可预见刺激(CUMS)抑郁模型大鼠的中医证候、HPA轴变化及助阳舒心方的干预作用.方法:采用CUMS结合孤养建立大鼠抑郁模型,将6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组、盐酸氟西汀组及助阳舒心方高、中、低剂量组;观察大鼠一般情况、四诊计量化指标,综合分析得出各组大鼠的中医证候特征;给药21 d后采血,测定血中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皮质醇(CORT)含量.结果:模型组大鼠绝大多数表现为阳虚证和气虚证,助阳舒心方各剂量组和盐酸氟西汀组阳虚证和气虚证大鼠较模型组明显减少;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血ACTH及CORT含量明显升高;与模型组比较,助阳舒心方各剂量组血CORT含量明显降低,高剂量组血ACTH含量明显降低.结论:抑郁模型大鼠表现出的证候特征属中医“阳虚证”,下丘脑-垂体-肾上腺(HPA)轴功能亢进可能是抑郁症“阳虚证”的微观表现,助阳舒心方对抑郁模型大鼠的“阳虚证”和亢进的HPA轴具有改善作用.

    作者:包祖晓;何贵平;陈世勇;周威;孙伟;张丽;陈宝君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五味子提取物对氯吡格雷在大鼠体内药代动力学的影响

    目的:研究五味子提取物对氯吡格雷在大鼠体内药代动力学的影响.方法:18只SD大鼠随机平均分成3组,分别为:单用组(单用氯吡格雷)、联用1次组(五味子灌胃1次和氯吡格雷联用)和联用6d组(五味子灌胃6d和氯吡格雷联用).单用组禁食12 h;联用1次组大鼠禁食12 h后,灌胃五味子提取物2.4 mg·kg-11次;联用6d组大鼠禁食12h后,每日灌胃五味子提取物2.4 mg·kg-1,持续6d.3组大鼠均予灌胃氯吡格雷30mg·kg-1.给药后尾静脉采血,用HPLC法测定氯吡格雷羧酸代谢物SR26334的血药浓度,DAS(数据采集系统)计算其药代动力学参数,并统计分析.结果:联用1次组SR26334的AUC(0-t)、AUC(0-∞)、Cmax、Clz/F、Tm、t1/2z与单用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别(P>0.05).联用6d组SR26334的AUC(0-t)、AUC(0-∞)、Cmax明显低于单用组(P<0.05),C1z/F显著高于单用组(P<0.05),两组SR26334的Tmax、t1/2z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五味子提取物和氯吡格雷联合用于大鼠时,五味子提取物一次给药,不影响氯吡格雷的体内代谢;五味子提取物长期给药,会使氯吡格雷羧酸代谢产物SR26334的AUC和Cmax减少.临床上两药联合使用时,要注意氯吡格雷的用量,并且加强其药学监护.

    作者:戴歌心;罗顺斌;吴伟明;黄爱芳;张秀华;胡国新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组织芯片宫颈癌中EGFR的表达及意义

    目的:探讨宫颈癌中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的表达特点及其对宫颈癌分子靶向治疗的潜在意义.方法:构建含有80例宫颈癌标本的组织芯片,EnVision免疫组化法检测宫颈癌及癌旁组织中EGFR的表达,并分析EGFR的表达与各种宫颈癌临床病理学特征的关系.结果:EGFR在宫颈癌旁组织中呈少量表达或不表达,在宫颈癌中的表达率为94.8%,明显高于癌旁组织(P<0.01).在宫颈癌的组织中EGFR的过表达,与不同年龄无统计学差异,而与不同肿瘤的大小、组织类型、病理分级、侵袭深度、淋巴结转移、临床分期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P<0.05;P<0.01;P <0.05;P <0.05).结论:EGFR的表达参与宫颈癌的生长,侵袭和转移过程,检测宫颈癌中的EGFR,可作为宫颈癌预后,筛选高危转移患者的有效指标,并且值得进一步以它作为宫颈癌靶向治疗新的作用靶点.

    作者:周素英;张品南;潘丹;夏作利;陈艳梅;冯国飞;郭群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中医药治疗幽门螺杆菌感染研究进展

    随着临床对胃肠病变研究的深入,幽门螺杆菌感染的根除治疗逐渐受到重视.西医传统三(四)联疗法的弊端的显现,推动学者们开始探索中医药疗法.将近年来中医药治疗幽门螺杆菌的相关研究进行了简要总结,从中医分型和中草药两大方面进行了论述,旨在为广大学者探索中医药疗法的新思路提供参考.

    作者:谢晶日;尤俊方;李贺薇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运用肾络理论论治肾小球硬化

    运用络病理论,结合络脉结构功能理论诠释肾络的内涵及肾络病证的核心病机演变,从结构、功能、病机病程、临床表现探讨肾络病证与肾小球硬化的相关性,认为肾小球硬化的病因病机为肾络虚滞及肾络瘀阻,辨证治则为络虚则补之、络阻则通之.

    作者:吕静;庞立健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海南省菊科植物资源及药理活性研究进展

    综述了海南省菊科植物资源的种类、化学成分以及药理活性的研究进展,并根据海南菊科植物资源研究面临的困难和问题,提出了海南省菊科植物的研究展望.

    作者:王丹;张影波;庞玉新;于福来;张新蕊;胡雄飞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逍遥散超细粉对酒精性肝病大鼠肝功能的影响

    目的:探讨逍遥散超细粉治疗酒精性肝病的机理.方法:建立大鼠酒精性脂肪肝模型,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对照组、逍遥散低剂量治疗组、逍遥散中剂量治疗组、逍遥散高剂量治疗组.给药后观察药物对模型大鼠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结果:逍遥散对酒精性脂肪肝大鼠肝功能有明显保护作用,可降低酒精性脂肪肝大鼠血清三酰甘油(TG)、胆固醇(T-ch)及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γ-谷氨酰转肽酶(γ-GT)的活性,中剂量作用更好些.结论:逍遥散可明显改善酒精肝大鼠的肝功能.

    作者:刘文艳;徐国峰;范颖;于晓婷;宋光熠;戴力明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舒脑欣滴丸对急性缺血性中风患者血清补体C3、C4及炎症指标的影响

    目的:观察中药舒脑欣滴丸对急性缺血性中风患者血清补体C3、C4水平及炎症反应的影响.方法:急性缺血性中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神经内科基础治疗)和试验组(基础治疗+舒脑欣滴丸),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14 d后NIHSS评分、血清补体C3、补体C4、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水平.结果试验组患者NIHSS评分的下降值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1);试验组在降低血清补体C3水平和MMP-9水平方面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1),但在降低血清补体C4和hs-CRP水平方面与对照组比较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舒脑欣滴丸辅助治疗急性缺血性中风有利于改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症状,在干预补体激活途径和炎症反应方面具有一定优势.

    作者:徐士欣;张军平;朱亚萍;徐媛媛;吕仕超;仲爱芹;郝雅文;翟昂帅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隔药饼灸对动脉粥样硬化兔总胆固醇和甘油三酯含量的影响

    目的:观察隔药饼灸对动脉粥样硬化(AS)兔血脂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含量的变化,探讨隔药饼灸对动脉粥样硬化兔血脂的调节作用.方法:将75只新西兰大耳白兔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直接灸组、隔药饼灸组、西药组,每组15只,通过高脂饲料喂养及免疫损伤法建立兔AS模型.运用酶法测定干预后TC、TG含量的变化.结果:隔药饼灸、直接灸和西药均能降低兔AS血清中TC、TG的含量(P<0.01或P<0.05);隔药饼灸组和西药组TC、TG含量明显低于直接灸组(P<0.01或P<0.05).结论:隔药饼灸对血脂的代谢具有良好的调节作用;隔药饼灸与西药对动脉粥样硬化兔血脂的作用基本相似,且二者的作用均优于直接灸.

    作者:艾坤;艾潇;刘密;常小荣;张亮;符凌;李江山;谢辉 刊期: 2013年第09期

中华中医药学刊杂志

中华中医药学刊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主办:中华中医药学会 ,辽宁中医药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