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平;李伟平;鲁光耀;吕迪;蒋福升;丁志山
目的:测定多倍体(十六倍体)半夏和八倍体半夏原球茎以及块茎中草酸钙晶体的含量.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以0.5%磷酸水溶液为流动相,以草酸为对照品,测定多倍体半夏和八倍体半夏中草酸钙晶体的含量.结果:多倍体半夏原球茎和块茎中草酸钙晶体的含量分别为(2.799±0.017)%和(1.375±0.037)%,八倍体半夏原球茎和块茎中草酸钙晶体含量分为为(1.136 ±0.028)%和(1.924±0.05)%.结论:半夏原球茎和块茎中均含有较高含量的草酸钙晶体,与八倍体半夏相比,多倍体半夏块茎中的草酸钙晶体明显比八倍体半夏低.
作者:潘平;李伟平;鲁光耀;吕迪;蒋福升;丁志山 刊期: 2013年第09期
目的:研究浮小麦与小麦的止汗作用以及其5-二十一烷基间苯二酚等化合物含量的差异.方法:以大鼠体重差值、大鼠足趾部位汗点数、大鼠足趾部位肉垫皮肤汗腺的空泡发生率为指标,观察浮小麦与小麦止汗作用的差异.采用HPLC法测定浮小麦与小麦中5-二十一烷基间苯二酚等化合物的含量,比较其含量差异.结果:浮小麦组大鼠体重减少值不显著,汗点数增加不显著,光镜下足趾汗腺导管扩张不明显,而小麦组大鼠体重显著减少,汗点数增多,光镜下大鼠足趾汗腺细胞发生明显空泡样变化,汗腺导管扩张明显.HPLC法测得浮小麦与小麦所含5-二十一烷基间苯二酚等化合物的含量有一定的差别.结论:浮小麦有明显的止汗作用,小麦止汗作用不明显.
作者:裴妙荣;孟霜;李慧峰 刊期: 2013年第09期
明代著名外科医家陈实功在总结前人成就基础上,结合自己的临床经验写成名著《外科正宗》,其学术思想多有创新,自成一派.试将其对外科疾病诊断治疗过程中的学术特点进行总结,以期对今后研究有所裨益.
作者:邓卫芳;裴晓华 刊期: 2013年第09期
目的:探讨宫颈癌中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的表达特点及其对宫颈癌分子靶向治疗的潜在意义.方法:构建含有80例宫颈癌标本的组织芯片,EnVision免疫组化法检测宫颈癌及癌旁组织中EGFR的表达,并分析EGFR的表达与各种宫颈癌临床病理学特征的关系.结果:EGFR在宫颈癌旁组织中呈少量表达或不表达,在宫颈癌中的表达率为94.8%,明显高于癌旁组织(P<0.01).在宫颈癌的组织中EGFR的过表达,与不同年龄无统计学差异,而与不同肿瘤的大小、组织类型、病理分级、侵袭深度、淋巴结转移、临床分期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P<0.05;P<0.01;P <0.05;P <0.05).结论:EGFR的表达参与宫颈癌的生长,侵袭和转移过程,检测宫颈癌中的EGFR,可作为宫颈癌预后,筛选高危转移患者的有效指标,并且值得进一步以它作为宫颈癌靶向治疗新的作用靶点.
作者:周素英;张品南;潘丹;夏作利;陈艳梅;冯国飞;郭群 刊期: 2013年第09期
俞尚德主任医师擅长消化系统疾病的诊治,从消化性溃疡的概念、病因、病机、影像学、方药等方面与“内痈”进行比较论述,提出消化性溃疡以“内痈”论治的理论,并运用于临床实践,创建俞氏补中生肌汤,取得很好的临床疗效.
作者:叶蔚;王小奇;刘苏娅;刘彬彬 刊期: 2013年第09期
从文献研究入手论述“白癜风”是中医病名,批评中医界喜用生僻病名的陋习;结合临床研究体会,指出当临床面临“少症难辨”时,需要在对疾病临床深入研究的基础上,把握对疾病发病规律的整体性思考与病变不同时期特点的把握,并据此而建立起切合实际的临床思维;认为白癜风进展期主要表现特点与病机为“风”,治则方药要有“祛风”的思考.稳定期白癜风,“久病多虚、多瘀”,主要表现为肝肾不足的“虚”与瘀阻脉络的“瘀”,治疗当以补益肝肾与活血通络为主要治则,再辅以祛风和血.基于“中药色象理论”,指出白癜风临床用药在辨证论治的基础上可考虑优先选用深颜色的药物.白癜风优化治疗的基本原则是:分期论治、中西医结合、全身和局部治疗相结合、内治与外治相结合、适当忌口、酌情配合光疗、坚持3个月以上治疗.
作者:杨柳 刊期: 2013年第09期
中风病是古代即有的疾病,由于颅骨的保护,人们无法看到脑髓内的病变,只能根据病象诊断为中风、厥、偏枯等等.治疗上主要从脏腑辨证入手,形成了一整套完整的理、法、方、药体系.现代解剖学、手术科学及影像学的发展使人们对出血性中风有了明确认识:出血性中风要经历出血-血肿形成-血液凝固-血肿溶解吸收的一系列过程,所以,血瘀是贯穿始终的.治疗出血性中风从辨病上应该抓住血肿这一关键物质基础,以“应用活血化瘀法促进血肿吸收”为切入点.同时,兼顾本病发病急性期以风、火、痰为主要辨证要素,以及高年患病,脑髓本伤的事实,拟定了“破血化瘀、泄热醒神、豁痰开窍、填精补髓”的治疗大法.
作者:赵德喜;赵建军 刊期: 2013年第09期
目的:研究金樱子总黄酮对高脂饲料喂食所致高血脂大鼠血脂的影响.方法:将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高脂模型组、阳性对照组、以及金樱子总黄酮高、中、低剂量组,每组10只.除正常对照组给予普通饲料外,其余各组给予高脂饲料喂食8周造成大鼠高脂血症.测定各组大鼠血清中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LDL-C)以及高密度脂蛋白(HDL-C)的含量,及肝组织脂蛋白脂酶(LPL)和肝脂酶(HL)活性.结果:金樱子总黄酮可显著降低高脂血症大鼠血清TC、TG、LDL-C含量,身高肝组织HL和LPL活性.结论:金樱子总黄酮可改善高脂血症大鼠脂代谢紊乱,可能与其提高机体脂代谢能力有关.
作者:王奇;芦柏震;章红燕;何福根 刊期: 2013年第09期
目的:探讨生大黄和丹参通过上调β-arrestin基因表达,进而影响大鼠实验性急性胰腺炎重症化进程的作用机理.方法:建立SD大鼠实验性重症急性胰腺炎模型,分为正常组(SO)、实验对照组(SAP)、大黄丹参干预组(DD),检测脾脏组织中β-arrestin mRNA的表达、肝脏组织TRAF6蛋白含量水平、胰腺组织中NF-κBp65蛋白表达的水平.结果:SAP组β-arrestin mRNA表达受到显著抑制,DD组出现β-arrestin mRNA表达去阻抑现象;SAP组TRAF6蛋白含量水平呈下降变化,DD组TRAF6蛋白含量水平下降更明显;SAP组NF-KB转录活性增强,DD组NF-KB的活性受到抑制.结论:生大黄和丹参可以阻止急性胰腺炎的重症化进程,其机理与上调β-arrestin基因表达,弱化TLR-IL-1R信号系统的作用相关.
作者:李钢;赵金锋;王凯诚;陈海平 刊期: 2013年第09期
肺胀是多种慢性肺系疾患反复发作,迁延不愈,导致肺气胀满,不能敛降的一种病证.临床表现为胸部膨满、胀闷如塞、喘咳上气、痰多、烦躁等.其病程缠绵,症状时轻时重,日久可见面色晦黯,唇甲青紫,心悸,脘腹胀满,肢体浮肿,甚或喘脱等危重症状.是常见病、多发病、危重病.通过学习四大经典并结合临床实践,认为肺胀临床表现每多虚实互见,寒热夹杂,主脏在肺,并与脾、肾、心密切相关,脾虚贯穿肺胀整个病程.临床常见外寒内饮、外寒内热、肺脾气虚、肺肾气阴两虚、肺心气阴两虚、阳虚水泛、痰蒙神窍7个证型.治疗主张祛邪顾脾胃、固本健脾胃、健脾以安肺、脾、肾、心.即从脾胃论治肺胀.
作者:马丽佳;徐洪洁;曲妮妮 刊期: 2013年第09期
目的:探讨血清载脂蛋白E(ApoE)在不同病情HBV感染患者中的表达水平及其临床意义.方法:收集40例健康献血员以及57例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CHB)、55例乙肝肝硬化(LC)及50例原发性肝癌(HCC,HBSAg阳性)患者血清,检测载脂蛋白E(ApoE)、总胆固醇(TCHO)、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载脂蛋白A1(ApoA1)、载脂蛋白B(ApoB)及肝功能指标,并对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疾病组(包括CHB、LC、HCC)血清ApoE含量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均P<0.05),随着疾病的进展ApoE含量逐渐升高,但组间差异不大(均P >0.05);而疾病组的其它血脂指标(TCHO、HDL-C、LDL-C、ApoA1、ApoB)均低于正常对照组.血清APOE与多个指标相关,特别是与γ-谷氨酰基转移酶(GGT)和亮氨酰氨基肽酶(LAP)的相关性较高(均r>0.30,均P<0.01).高GGT值(大于100U/L)组血清APOE水平显著高于低GGT值(、于100U/L)组(t=-4.926,P=0.000).高HBV载量(大于103 IU/mL)组血清APOE水平显著高于低HBV载量(小于103IU/mL)组(t=-2.239,P=0.026).结论:血清ApoE在不同病情HBV感染患者中的水平普遍升高,其表达可能受肝脏合成功能、淤胆因素以及HBV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作者:高国生;徐晓珍;祝成亮 刊期: 2013年第09期
目的:观察增血汤联合生血散对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患者血小板相关抗体IgG的影响,评价其在ITP机制研究和治疗中的价值.方法:收集ITP患者26例作为治疗组,同时取35位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应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对照组及ITP患者治疗前后血小板相关抗体IgG表达率的变化.结果:对照组及接受增血汤联合生血散治疗后ITP患者血小板相关抗体IgG的表达率明显低于未治疗者,两者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增血汤联合生血散可显著减少血小板相关抗体IgG的表达率,为治疗ITP提供新的方法.
作者:曲志刚;方炳木;刘永华;江锦红;马光丽;汪笑秋;章俏雷;王晓丽 刊期: 2013年第09期
目的:评价益肾活血方联合人工周期预防宫腔镜宫腔粘连分离术后再粘连的疗效.方法:选择2008年1月-2011年4月妇科经宫腔镜诊断为中、重度宫腔粘连患者90例,均行粘连分离术并安置宫内节育环,术后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45例,给予益肾活血方联合人工周期治疗,对照组45例,给予激素人工周期治疗,观察两种方法术后宫腔恢复情况、月经改善、黄体期子宫内膜厚度及随访妊娠情况.结果:治疗组患者术后宫腔再粘连者4例,总有效率91.1%,对照组患者术后宫腔再粘连者13例,总有效率71.1%,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治疗后两组黄体期子宫内膜厚度比较,治疗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P<0.05).随访1年患者妊娠情况,治疗组妊娠率58.3%,对照组妊娠率2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益肾活血方联合人工周期是防治中、重度宫腔粘连术后再粘连的有效方法,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张利梅 刊期: 2013年第09期
目的:研究马尾松松针提取物的体外抗氧化活性.方法:马尾松松针经50%乙醇回流提取,乙酸乙酯、正丁醇萃取,得到乙酸乙酯提取物、正丁醇提取物和水提取物.并利用DPPH和超氧阴离子自由基(O2-·)方法,分别测定了各组分的抗氧化活性.结果:马尾松松针各提取物均具有一定抗氧化活性,且呈现显著的量效关系.其中马尾松松针正丁醇和水提取物清除DPPH·自由基的能力大于还原型谷胱甘肽;马尾松松针乙酸乙酯、正丁醇和水提取物清除O2-·自由基的能力强于氧化型谷胱甘肽,而弱于还原型谷胱甘肽.结论:马尾松松针乙酸乙酯、正丁醇和水提取物是天然抗氧化剂的良好来源,可以进一步分离纯化.
作者:张超;刘卉;徐媛媛;陆婉意;张培全 刊期: 2013年第09期
目的:观察压力负荷增加大鼠心肌组织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onnective Tissue Growth Factor,CTGF)表达的改变,探讨丹参酮ⅡA(TanshinoneⅡA,TanⅡA)对心肌纤维化的保护作用.方法:采用腹主动脉缩窄术制备压力负荷增加心肌纤维化模型,随机分成4组(n=8),假手术组(Sham组)、模型组(Model组)、丹参酮ⅡA组[TanⅡA组,20mg/(kg·d)]及阳性对照药物卡托普利组[Captopril组,100 mg/(kg·d)].术后4周成功造模并开始给药,疗程为4周.8周后检测心室质量指数、左心室重量指数、心肌组织病理学、心肌羟脯氨酸含量以及心肌组织CTGF蛋白含量.结果:①与Sham组比较,Model组大鼠心脏质量指数和左心脏质量指数明显升高(P<0.01);与Model组比较,TanⅡA组则显著降低(P<0.01).②与Sham组比较,Model组大鼠心肌羟脯氨酸含量明显升高(P<0.01);与Model组比较,TanⅡA组则显著降低(P<0.01).③与Sham组比较,Model组大鼠心肌组织CTGF表达显著升高(P<0.01);与Model组比较,TanⅡA组则显著降低(P<0.01).结论:TanⅡA组能抑制心肌肥厚,减轻心肌纤维化,此作用可能与下调心肌局部CTGF水平有关.
作者:常文静;赵凌杰;赵智明;沈思钰;董晓蕾;蔡辉 刊期: 2013年第09期
目的:研究杠板归提取物对肿瘤细胞的体内外抑制率.方法:采用MTT法,观察杠板归提取物对多种肿瘤细胞的抑制率以及IC50;通过观察杠板归提取物对S-180肉瘤的抑制作用评价杠板归的体内抗肿瘤作用.结果:杠板归提取物对多种肿瘤细胞体外抑制率均较好,其中以乙酸乙酯部位佳;乙酸乙酯提取物对S-180肉瘤具有较强的体内抗肿瘤作用.结论:抗癌灵乙酸乙酯提取物具有显著抗肿瘤作用.
作者:陶锋;张如松 刊期: 2013年第09期
目的:探讨逍遥散超细粉治疗酒精性肝病的机理.方法:建立大鼠酒精性脂肪肝模型,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对照组、逍遥散低剂量治疗组、逍遥散中剂量治疗组、逍遥散高剂量治疗组.给药后观察药物对模型大鼠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结果:逍遥散对酒精性脂肪肝大鼠肝功能有明显保护作用,可降低酒精性脂肪肝大鼠血清三酰甘油(TG)、胆固醇(T-ch)及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γ-谷氨酰转肽酶(γ-GT)的活性,中剂量作用更好些.结论:逍遥散可明显改善酒精肝大鼠的肝功能.
作者:刘文艳;徐国峰;范颖;于晓婷;宋光熠;戴力明 刊期: 2013年第09期
目的:观察维持性腹膜透析(CAPD)患者微炎症状态,探讨丹参对微炎症的影响.方法:38例CAPD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常规透析)和治疗组(常规透析加丹参),分别测定各组基础以及透析3月后微炎症指标:白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超敏C反应蛋白(hs-CRP)以及血尿素氮(BUN)、血肌酐(Scr)、血清白蛋白(ALB)、血红蛋白(Hb)等.结果:(1)透析患者的hs-CRP、IL-6、TNF-α明显高于正常健康人;(2)治疗组患者3月后血清炎症因子hs-CRP、IL-6、TNF-α水平均降低(P<0.05);两组治疗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两组患者治疗后血尿素氮(BUN)、血肌酐(Scr)、血清白蛋白(ALB)、血红蛋白(Hb)水平稳定,无明显变化(P>0.05).两组治疗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APD患者普遍存在微炎症状态,丹参可有效地短期改善CAPD患者的微炎症状态,但对改善腹膜溶质转运功能无意义.
作者:王永业;李若福;王成燎 刊期: 2013年第09期
目的:通过对山药超微粉体外溶出度和药效学研究确定其量效关系.方法:采用浆法测定山药超微粉体外溶出度,以尿囊素为指标用HPLC测定药物累积溶出率;结合体外溶出度及药效学实验确定山药超微粉的量效关系.结果:溶出度实验显示山药超微粉体外累积溶出率相与普通粉相当,显著高于临床煎煮也.药效学实验表明山药超微粉各剂量在提高环磷酰胺所致的免疫低下均有显著疗效,各剂量间呈现出量效关系,且超微粉1/6剂量与临床煎煮剂量疗效相当.结论:饮片经超微粉碎后体外溶出度较临床煎煮浸膏其有效成分溶出得到显著提高,同时增强药效,提示临床可减少用药剂量.
作者:闾红燕;黄绳武;张志荣;高全平 刊期: 2013年第09期
目的:研究清热消积方对SPC-A-1肺癌细胞及其诱导的HUVEC内皮细胞表达VEGF、bFGF的影响,并探讨其抗肿瘤血管生成的部分作用机制.方法:以不同浓度的清热消积方药液干预SPC-A-1肺癌细胞及其诱导的HUVEC内皮细胞后,采用双抗体夹心ELISA法分别检测两种细胞上清液中VEGF、bFGF的表达量.结果:经清热消积方药液干预后,该两种细胞的VEGF、bFGF表达量均出现不同程度的下降,且与药物浓度呈负相关,具有良好的浓度依赖性(P<0.05).结论:清热消积方抑制SPC-A-1肺癌细胞及其诱导的血管内皮细胞表达VEGF、bFGF,可能是其抗肿瘤血管生成的作用机制之一.
作者:陈培丰;金莹祺;潘磊 刊期: 2013年第0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