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超;刘卉;徐媛媛;陆婉意;张培全
目的:通过对脾气虚大鼠回肠水通道蛋白4(AQP4)表达的检测,探讨脾气虚证状态下大鼠水液代谢的影响.方法:对正常组、脾气虚模型组、中药反证组分别行免疫组织化学、RT-PCR及Western blot的方法检测AQP4在回肠的表达及分布情况.结果:①脾气虚状态下,大鼠回肠上皮细胞细胞膜的AQP4分布量显著减少,经补中益气汤治疗后,其分布量有所回升,但仍低于正常组.②脾气虚模型组AQP4 mRNA及蛋白表达量均明显低于正常组(P<0.05).中药反证组AQP4 mRNA表达量均明显高于模型组(P<0.05),蛋白表达虽然有所提高,但却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脾气虚证状态下大鼠回肠AQP4表达下调,导致回肠对水分的吸收出现障碍,提示可能与脾气虚证的病理机制有关.
作者:于漫;王彩霞;崔永霞 刊期: 2013年第09期
目的:考察五倍子配伍厚朴、黄芪、黄芩、黄连、大黄五种中药后,其中无机元素含量和无机元素变化情况,为合理利用五倍子提供一定的实验依据.方法:利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测定无机元素.结果:五倍子配伍中药,选取B、Mg、K、Ca、Mn、Ni、Fe、Cu、Zn、Ga、Rb、Sr、Cs、Ba、Br为指标元素.五倍子按一定比例配伍5种中药后,对人体有益的元素如Mg、K、Ca、Mn、Ni、Fe、Zn含量增加较多,对人体有害的重金属元素如Cu含量减少较多.结论:五倍子:厚朴(1∶2),五倍子:黄芪(1∶0.5),五倍子:黄芩(1∶2),五倍子:大黄(1∶2),五倍子:黄连(1∶0.5)的比例来配伍中药后,有益元素会增加,有害元素可能会减少,为临床应用提供依据.
作者:张玉珠 刊期: 2013年第09期
目的:研究瘦素在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患者中的意义及中药祛湿化瘀方的干预作用.方法:选择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患者164例,随机分为两组,其中中药干预组(祛湿化瘀方组)82例,西药对照组(多烯磷脂酰胆碱胶囊组)82例,疗程均为24周,并以3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观察中药干预组和西药对照组患者治疗前血清瘦素含量较之正常对照组的变化,并动态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瘦素含量、谷氨酰转肽酶(γ-glutamyltranspeptidase,GGT)活性及部分患者肝/脾CT值的变化.通过血清瘦素含量与血清谷氨酰转肽酶活性及部分患者肝/脾CT值的相关分析探讨血清瘦素在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患者中的价值和意义.结果:中药干预组和西药对照组患者治疗前血清瘦素含量较正常对照组均明显升高(P<0.01).两组患者治疗后血清瘦素含量、GGT活性较治疗前均明显降低(P<0.01),组间治疗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中药干预组优于西药对照组.两组部分患者治疗后肝/脾CT值较治疗前均明显升高(P<0.01),组间治疗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血清瘦素含量与血清GGT活性呈显著正相关,而与肝/脾CT值则呈显著负相关.结论:①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患者血清瘦素含量显著升高,在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病理机制中具有重要意义;②祛湿化瘀方能明显降低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患者血清瘦素水平,改善高瘦素血症,这可能为该方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作用的重要机制.
作者:李红山;冯琴;朱德东;李德周;傅琪琳 刊期: 2013年第09期
目的:观察隔药饼灸对动脉粥样硬化(AS)兔血脂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含量的变化,探讨隔药饼灸对动脉粥样硬化兔血脂的调节作用.方法:将75只新西兰大耳白兔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直接灸组、隔药饼灸组、西药组,每组15只,通过高脂饲料喂养及免疫损伤法建立兔AS模型.运用酶法测定干预后TC、TG含量的变化.结果:隔药饼灸、直接灸和西药均能降低兔AS血清中TC、TG的含量(P<0.01或P<0.05);隔药饼灸组和西药组TC、TG含量明显低于直接灸组(P<0.01或P<0.05).结论:隔药饼灸对血脂的代谢具有良好的调节作用;隔药饼灸与西药对动脉粥样硬化兔血脂的作用基本相似,且二者的作用均优于直接灸.
作者:艾坤;艾潇;刘密;常小荣;张亮;符凌;李江山;谢辉 刊期: 2013年第09期
中医证候对二次中风有预警作用,历代中医文献多有论述,但多为医者个人的理论阐述和临床经验总结,带有片面性和主观性,不能客观揭示两者之间的真正关系,得不到医学界的公认.而基于智能算法的数据挖掘方法却能很好从无明显逻辑关系的大量数据中全面、客观的发掘出两个事物之间的潜藏关系,为中医证候与二次中风之间的关系提供先进的研究方法.
作者:于海波;王玲;刘永锋;李志峰;何玉海;黄杏贤 刊期: 2013年第09期
从文献研究入手论述“白癜风”是中医病名,批评中医界喜用生僻病名的陋习;结合临床研究体会,指出当临床面临“少症难辨”时,需要在对疾病临床深入研究的基础上,把握对疾病发病规律的整体性思考与病变不同时期特点的把握,并据此而建立起切合实际的临床思维;认为白癜风进展期主要表现特点与病机为“风”,治则方药要有“祛风”的思考.稳定期白癜风,“久病多虚、多瘀”,主要表现为肝肾不足的“虚”与瘀阻脉络的“瘀”,治疗当以补益肝肾与活血通络为主要治则,再辅以祛风和血.基于“中药色象理论”,指出白癜风临床用药在辨证论治的基础上可考虑优先选用深颜色的药物.白癜风优化治疗的基本原则是:分期论治、中西医结合、全身和局部治疗相结合、内治与外治相结合、适当忌口、酌情配合光疗、坚持3个月以上治疗.
作者:杨柳 刊期: 2013年第09期
目的:研究五味子提取物对氯吡格雷在大鼠体内药代动力学的影响.方法:18只SD大鼠随机平均分成3组,分别为:单用组(单用氯吡格雷)、联用1次组(五味子灌胃1次和氯吡格雷联用)和联用6d组(五味子灌胃6d和氯吡格雷联用).单用组禁食12 h;联用1次组大鼠禁食12 h后,灌胃五味子提取物2.4 mg·kg-11次;联用6d组大鼠禁食12h后,每日灌胃五味子提取物2.4 mg·kg-1,持续6d.3组大鼠均予灌胃氯吡格雷30mg·kg-1.给药后尾静脉采血,用HPLC法测定氯吡格雷羧酸代谢物SR26334的血药浓度,DAS(数据采集系统)计算其药代动力学参数,并统计分析.结果:联用1次组SR26334的AUC(0-t)、AUC(0-∞)、Cmax、Clz/F、Tm、t1/2z与单用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别(P>0.05).联用6d组SR26334的AUC(0-t)、AUC(0-∞)、Cmax明显低于单用组(P<0.05),C1z/F显著高于单用组(P<0.05),两组SR26334的Tmax、t1/2z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五味子提取物和氯吡格雷联合用于大鼠时,五味子提取物一次给药,不影响氯吡格雷的体内代谢;五味子提取物长期给药,会使氯吡格雷羧酸代谢产物SR26334的AUC和Cmax减少.临床上两药联合使用时,要注意氯吡格雷的用量,并且加强其药学监护.
作者:戴歌心;罗顺斌;吴伟明;黄爱芳;张秀华;胡国新 刊期: 2013年第09期
目的:通过对山药超微粉体外溶出度和药效学研究确定其量效关系.方法:采用浆法测定山药超微粉体外溶出度,以尿囊素为指标用HPLC测定药物累积溶出率;结合体外溶出度及药效学实验确定山药超微粉的量效关系.结果:溶出度实验显示山药超微粉体外累积溶出率相与普通粉相当,显著高于临床煎煮也.药效学实验表明山药超微粉各剂量在提高环磷酰胺所致的免疫低下均有显著疗效,各剂量间呈现出量效关系,且超微粉1/6剂量与临床煎煮剂量疗效相当.结论:饮片经超微粉碎后体外溶出度较临床煎煮浸膏其有效成分溶出得到显著提高,同时增强药效,提示临床可减少用药剂量.
作者:闾红燕;黄绳武;张志荣;高全平 刊期: 2013年第09期
对近10年国内公开发表的有关艾灸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实验研究文献进行复习,从中枢作用机制和外周作用机制两方面综述艾灸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作用机制,提出今后的研究应以“艾灸温热刺激-HSP70表达与调控-抗炎效应”为主线,深入研究不同灸法治疗RA的抗炎效应及其HSP70分子调控机制.
作者:王兴丽;左帮平;刘旭光 刊期: 2013年第09期
目的:观察血糖血压控制前提下,加用不同剂量蝙蝠蛾拟青霉Cs-4菌粉对糖尿病肾病患者24h尿蛋白定量及肌酐清除率的影响.方法:将本院2010年9月-2011年6月门诊和住院符合入组标准的60例糖尿病肾病患者随机分成3组,常规治疗组采用原方案治疗,低剂量组在原方案基础上加服蝙蝠蛾拟青霉Cs-4菌粉2.97 g/d,高剂量组加服蝙蝠蛾拟青霉Cs-4菌粉5.94 g/d,连续用药12周,观察治疗后患者血压、糖化血红蛋白、血脂4项、肾功能、24 h尿蛋白定量及肌酐清除率的变化.结果:共有52例患者完成观察.治疗3月后,低剂量组和2组与常规治疗组比较,舒张压均明显降低(85.08±4.38)与(80.86±4.87)P <0.05,(85.08±4.38)与(79.40±3.91)P<0.05,24 h尿蛋白有所下降,但无统计学差异(P>0.05),分层分析后发现,尿蛋白<1g/24h时,高剂量组尿蛋白的降低率明显大于常规治疗组(6.0±26.9)与(38.8±22.9)P <0.05,低剂量组患者的尿蛋白下降率与常规治疗组相比下降,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3g/24h≥尿蛋白≥1g/24h时,3组间尿蛋白下降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加用蝙蝠蛾拟青霉Cs-4菌粉能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进一步降低糖尿病肾病患者舒张压和蛋白尿排出,但仍需前瞻性,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的病例对照研究来确认.
作者:倪洁珊;胡臻;吴笑英;林士毅;潘晓琼;刘云霄;郑金珏;郑超 刊期: 2013年第09期
小儿慢性咳嗽的发生、发展及其久治不愈与脾胃功能失调有密切关系.采用辛开苦降法调理脾胃功能治疗小儿慢性咳嗽,通过寒热温清并用,升清降浊、斡旋气机、消积化滞,治疗效果显著.
作者:陈蓓华 刊期: 2013年第09期
中风病是古代即有的疾病,由于颅骨的保护,人们无法看到脑髓内的病变,只能根据病象诊断为中风、厥、偏枯等等.治疗上主要从脏腑辨证入手,形成了一整套完整的理、法、方、药体系.现代解剖学、手术科学及影像学的发展使人们对出血性中风有了明确认识:出血性中风要经历出血-血肿形成-血液凝固-血肿溶解吸收的一系列过程,所以,血瘀是贯穿始终的.治疗出血性中风从辨病上应该抓住血肿这一关键物质基础,以“应用活血化瘀法促进血肿吸收”为切入点.同时,兼顾本病发病急性期以风、火、痰为主要辨证要素,以及高年患病,脑髓本伤的事实,拟定了“破血化瘀、泄热醒神、豁痰开窍、填精补髓”的治疗大法.
作者:赵德喜;赵建军 刊期: 2013年第09期
目的:分离纯化五谷虫的有效抗菌物质,同时研究五谷虫抗菌物质对大肠杆菌的杀伤作用,初步探讨其可能的抗菌机制.方法:将五谷虫与大肠杆菌共培养使五谷虫获得二次免疫.用DEAE-Sepharose Fast Flow 离子交换层析柱和sephacryls-200HR凝胶过滤层析柱分离纯化,浊度法检测,获得五谷虫抗菌物质.用荧光探针、琼脂糖凝胶电泳技术分析五谷虫的抗菌机制.结果:五谷虫粗提物浓度> 1.0 mg/mL时对大肠杆菌的抗菌效果较强,分子量在10KD左右.荧光探针技术示20 mg/mL的抗生素变化率为35.4%,50 mg/mL的抗生素变化率为40.0%,100 mg/mL的抗生素变化率为42.3%,2 mg/mL的粗提物变化率为1223.1%,80 mg/mL的粗提物变化率为1300.0%.琼脂糖凝胶电泳图示含2 mg/mL和80 mg/mL粗提物的泳道无质粒DNA条带.结论:用DE-AE-Sepharose Fast Flow离子交换层析柱和sephacryls-200HR凝胶过滤层析柱可以纯化得到有效的五谷虫抗菌成分,呈单一蛋白条带.其抗菌机制可能是破坏了大肠杆菌的细胞膜以及影响了质粒DNA的复制.
作者:王寿宇;张振;李旭东;吕德成 刊期: 2013年第09期
目的:研究马尾松松针提取物的体外抗氧化活性.方法:马尾松松针经50%乙醇回流提取,乙酸乙酯、正丁醇萃取,得到乙酸乙酯提取物、正丁醇提取物和水提取物.并利用DPPH和超氧阴离子自由基(O2-·)方法,分别测定了各组分的抗氧化活性.结果:马尾松松针各提取物均具有一定抗氧化活性,且呈现显著的量效关系.其中马尾松松针正丁醇和水提取物清除DPPH·自由基的能力大于还原型谷胱甘肽;马尾松松针乙酸乙酯、正丁醇和水提取物清除O2-·自由基的能力强于氧化型谷胱甘肽,而弱于还原型谷胱甘肽.结论:马尾松松针乙酸乙酯、正丁醇和水提取物是天然抗氧化剂的良好来源,可以进一步分离纯化.
作者:张超;刘卉;徐媛媛;陆婉意;张培全 刊期: 2013年第09期
目的:研究大孔树脂纯化杭白菊总黄酮的佳工艺条件.方法:以静态吸附量、解析率为指标,考察5种大孔树脂对杭白菊总黄酮的纯化能力;以总黄酮的转移率和纯度为指标,对AB-8大孔树脂的上样量、水洗脱量、洗脱溶剂、洗脱体积进行考察.结果:AB-8树脂具有佳的吸附性能,佳工艺为2BV杭白菊总黄酮提取液上样,0.5BV/h的流速进行动态吸附,4BV蒸馏水洗脱,3BV 60%乙醇洗脱.结论:AB-8大孔树脂性能好,可用于纯化杭白菊中的总黄酮.
作者:俞栩喆 刊期: 2013年第09期
《医林绳墨》为明代一部综合性临床医著,清周京重刊《医林绳墨》,调整篇目,增删内容,修饰字句,使文理更加通顺,编排更加合理,内容更加丰富,进一步阐发、完善了病症证治,较初刊本更具临床实用价值.
作者:林士毅;周坚;刘时觉 刊期: 2013年第09期
事实上,就所有男性射精功能障碍而言,大多数疾病症状明显,但病因不明,病理不清,疗效不肯定,甚至有些疾病至今无统一定义,也无一种FDA认可的治疗方法.因此,中医的整体观及辨证论治仍然是治疗射精功能障碍的重要选择!节选诊治射精功能障碍的5则患者病例,通过分析治疗早泄、射精延迟、不射精、逆行射精和射精痛共5则射精功能障碍的验案,从而系统阐述治疗射精功能障碍的一些经验,其中中央型腰椎间盘突出症与早泄的相关性研究为国内首创,因其无创、价廉、良好的临床疗效,深得广大患者好评.金保方教授临床处理射精功能障碍,不拘泥于古法,更大胆探索新的治法治则,将中西医之长处有机结合,处方灵活化裁,故而能获得良效.金教授将辨病与辨证相结合,将男性生殖系统的解剖、病理生理、病位、病性融入到日常的实际临床病例当中去,故能创造性地分析得出符合患者实际病情的治疗方法,取得了满意的临床疗效.
作者:刘建国;魏文娟;金保方 刊期: 2013年第09期
目的:探讨柴胡注射液诱导体外人肝癌细胞株HepG2凋亡的机制.方法:空白对照组(含10%小牛血清的1640培养液)、氟尿嘧啶阳性对照组(血峰浓度10 μg/mL),柴胡注射液6.25 mg/mL、12.5 mg/mL、25 mg/mL、50 mg/mL不同浓度实验组、柴胡注射液与氟尿嘧啶两药联合对照组比较.应用倒置显微镜、荧光显微镜观察细胞凋亡形态的改变;应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率;一步法TUNEL检测细胞凋亡率.结果:加入柴胡注射液12h后,与空白对照组相比,HepG2细胞形态发生显著变化,倒置显微镜下观察发现细胞体积缩小、变圆,胞浆量减少,并随着药物浓度增加,贴壁细胞逐渐减少,悬浮细胞增多,柴胡注射液联合氟尿嘧啶注射液组明显优于单药组;经柴胡注射液作用后的HepG2细胞,流式细胞直方图上均可见亚二倍体峰,且凋亡率随用药浓度的增大而增大;一步法TUNEL检测时,柴胡注射液作用12h后,细胞凋亡率均明显高于空白对照组.结论:柴胡注射液联合氟尿嘧啶可明显诱导HepG2细胞的凋亡,柴胡注射液中的有效成分可能是治疗肝癌的潜在药物.
作者:唐婷婷;施贝德 刊期: 2013年第09期
目的:观察压力负荷增加大鼠心肌组织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onnective Tissue Growth Factor,CTGF)表达的改变,探讨丹参酮ⅡA(TanshinoneⅡA,TanⅡA)对心肌纤维化的保护作用.方法:采用腹主动脉缩窄术制备压力负荷增加心肌纤维化模型,随机分成4组(n=8),假手术组(Sham组)、模型组(Model组)、丹参酮ⅡA组[TanⅡA组,20mg/(kg·d)]及阳性对照药物卡托普利组[Captopril组,100 mg/(kg·d)].术后4周成功造模并开始给药,疗程为4周.8周后检测心室质量指数、左心室重量指数、心肌组织病理学、心肌羟脯氨酸含量以及心肌组织CTGF蛋白含量.结果:①与Sham组比较,Model组大鼠心脏质量指数和左心脏质量指数明显升高(P<0.01);与Model组比较,TanⅡA组则显著降低(P<0.01).②与Sham组比较,Model组大鼠心肌羟脯氨酸含量明显升高(P<0.01);与Model组比较,TanⅡA组则显著降低(P<0.01).③与Sham组比较,Model组大鼠心肌组织CTGF表达显著升高(P<0.01);与Model组比较,TanⅡA组则显著降低(P<0.01).结论:TanⅡA组能抑制心肌肥厚,减轻心肌纤维化,此作用可能与下调心肌局部CTGF水平有关.
作者:常文静;赵凌杰;赵智明;沈思钰;董晓蕾;蔡辉 刊期: 2013年第09期
目的:探讨慢性轻度不可预见刺激(CUMS)抑郁模型大鼠的中医证候、HPA轴变化及助阳舒心方的干预作用.方法:采用CUMS结合孤养建立大鼠抑郁模型,将6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组、盐酸氟西汀组及助阳舒心方高、中、低剂量组;观察大鼠一般情况、四诊计量化指标,综合分析得出各组大鼠的中医证候特征;给药21 d后采血,测定血中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皮质醇(CORT)含量.结果:模型组大鼠绝大多数表现为阳虚证和气虚证,助阳舒心方各剂量组和盐酸氟西汀组阳虚证和气虚证大鼠较模型组明显减少;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血ACTH及CORT含量明显升高;与模型组比较,助阳舒心方各剂量组血CORT含量明显降低,高剂量组血ACTH含量明显降低.结论:抑郁模型大鼠表现出的证候特征属中医“阳虚证”,下丘脑-垂体-肾上腺(HPA)轴功能亢进可能是抑郁症“阳虚证”的微观表现,助阳舒心方对抑郁模型大鼠的“阳虚证”和亢进的HPA轴具有改善作用.
作者:包祖晓;何贵平;陈世勇;周威;孙伟;张丽;陈宝君 刊期: 2013年第0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