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文静;赵凌杰;赵智明;沈思钰;董晓蕾;蔡辉
随着临床对胃肠病变研究的深入,幽门螺杆菌感染的根除治疗逐渐受到重视.西医传统三(四)联疗法的弊端的显现,推动学者们开始探索中医药疗法.将近年来中医药治疗幽门螺杆菌的相关研究进行了简要总结,从中医分型和中草药两大方面进行了论述,旨在为广大学者探索中医药疗法的新思路提供参考.
作者:谢晶日;尤俊方;李贺薇 刊期: 2013年第09期
从文献研究入手论述“白癜风”是中医病名,批评中医界喜用生僻病名的陋习;结合临床研究体会,指出当临床面临“少症难辨”时,需要在对疾病临床深入研究的基础上,把握对疾病发病规律的整体性思考与病变不同时期特点的把握,并据此而建立起切合实际的临床思维;认为白癜风进展期主要表现特点与病机为“风”,治则方药要有“祛风”的思考.稳定期白癜风,“久病多虚、多瘀”,主要表现为肝肾不足的“虚”与瘀阻脉络的“瘀”,治疗当以补益肝肾与活血通络为主要治则,再辅以祛风和血.基于“中药色象理论”,指出白癜风临床用药在辨证论治的基础上可考虑优先选用深颜色的药物.白癜风优化治疗的基本原则是:分期论治、中西医结合、全身和局部治疗相结合、内治与外治相结合、适当忌口、酌情配合光疗、坚持3个月以上治疗.
作者:杨柳 刊期: 2013年第09期
俞尚德主任医师擅长消化系统疾病的诊治,从消化性溃疡的概念、病因、病机、影像学、方药等方面与“内痈”进行比较论述,提出消化性溃疡以“内痈”论治的理论,并运用于临床实践,创建俞氏补中生肌汤,取得很好的临床疗效.
作者:叶蔚;王小奇;刘苏娅;刘彬彬 刊期: 2013年第09期
目的:观察运动区久留针对局灶性脑缺血模型(MCAO)大鼠脑组织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66只Wistar雄性大鼠采用改良线栓法建立局灶性脑缺血大鼠模型,43只大鼠复制成功模型后随机分为模型组(14只)、久留针组(14只)、短留针组(15只),并设假手术组(14只)进行对照研究,选取大鼠运动区进行针刺治疗,久留针组留针10h,短留针组留针30 min,每天1次,治疗2周,模型组及假手术组不作针刺治疗.利用免疫组化法检测VEGF的原位表达,荧光定量RT-PCR法检测VEGF mRNA的含量.结果:与模型组比较,久留针组脑组织中VEGF mRNA的含量升高,同时VEGF蛋白原位表达增高(P<0.05).结论:运动区久留针能促进梗塞区VEGF mRNA的含量及其蛋白的表达.
作者:包烨华;曾友华;王延武;王翀敏;楚佳梅 刊期: 2013年第09期
目的:测定多倍体(十六倍体)半夏和八倍体半夏原球茎以及块茎中草酸钙晶体的含量.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以0.5%磷酸水溶液为流动相,以草酸为对照品,测定多倍体半夏和八倍体半夏中草酸钙晶体的含量.结果:多倍体半夏原球茎和块茎中草酸钙晶体的含量分别为(2.799±0.017)%和(1.375±0.037)%,八倍体半夏原球茎和块茎中草酸钙晶体含量分为为(1.136 ±0.028)%和(1.924±0.05)%.结论:半夏原球茎和块茎中均含有较高含量的草酸钙晶体,与八倍体半夏相比,多倍体半夏块茎中的草酸钙晶体明显比八倍体半夏低.
作者:潘平;李伟平;鲁光耀;吕迪;蒋福升;丁志山 刊期: 2013年第09期
目的:研究马尾松松针提取物的体外抗氧化活性.方法:马尾松松针经50%乙醇回流提取,乙酸乙酯、正丁醇萃取,得到乙酸乙酯提取物、正丁醇提取物和水提取物.并利用DPPH和超氧阴离子自由基(O2-·)方法,分别测定了各组分的抗氧化活性.结果:马尾松松针各提取物均具有一定抗氧化活性,且呈现显著的量效关系.其中马尾松松针正丁醇和水提取物清除DPPH·自由基的能力大于还原型谷胱甘肽;马尾松松针乙酸乙酯、正丁醇和水提取物清除O2-·自由基的能力强于氧化型谷胱甘肽,而弱于还原型谷胱甘肽.结论:马尾松松针乙酸乙酯、正丁醇和水提取物是天然抗氧化剂的良好来源,可以进一步分离纯化.
作者:张超;刘卉;徐媛媛;陆婉意;张培全 刊期: 2013年第09期
目的:观察隔药饼灸对动脉粥样硬化(AS)兔血脂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含量的变化,探讨隔药饼灸对动脉粥样硬化兔血脂的调节作用.方法:将75只新西兰大耳白兔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直接灸组、隔药饼灸组、西药组,每组15只,通过高脂饲料喂养及免疫损伤法建立兔AS模型.运用酶法测定干预后TC、TG含量的变化.结果:隔药饼灸、直接灸和西药均能降低兔AS血清中TC、TG的含量(P<0.01或P<0.05);隔药饼灸组和西药组TC、TG含量明显低于直接灸组(P<0.01或P<0.05).结论:隔药饼灸对血脂的代谢具有良好的调节作用;隔药饼灸与西药对动脉粥样硬化兔血脂的作用基本相似,且二者的作用均优于直接灸.
作者:艾坤;艾潇;刘密;常小荣;张亮;符凌;李江山;谢辉 刊期: 2013年第09期
明代著名外科医家陈实功在总结前人成就基础上,结合自己的临床经验写成名著《外科正宗》,其学术思想多有创新,自成一派.试将其对外科疾病诊断治疗过程中的学术特点进行总结,以期对今后研究有所裨益.
作者:邓卫芳;裴晓华 刊期: 2013年第09期
肺胀是多种慢性肺系疾患反复发作,迁延不愈,导致肺气胀满,不能敛降的一种病证.临床表现为胸部膨满、胀闷如塞、喘咳上气、痰多、烦躁等.其病程缠绵,症状时轻时重,日久可见面色晦黯,唇甲青紫,心悸,脘腹胀满,肢体浮肿,甚或喘脱等危重症状.是常见病、多发病、危重病.通过学习四大经典并结合临床实践,认为肺胀临床表现每多虚实互见,寒热夹杂,主脏在肺,并与脾、肾、心密切相关,脾虚贯穿肺胀整个病程.临床常见外寒内饮、外寒内热、肺脾气虚、肺肾气阴两虚、肺心气阴两虚、阳虚水泛、痰蒙神窍7个证型.治疗主张祛邪顾脾胃、固本健脾胃、健脾以安肺、脾、肾、心.即从脾胃论治肺胀.
作者:马丽佳;徐洪洁;曲妮妮 刊期: 2013年第09期
目的:观察血糖血压控制前提下,加用不同剂量蝙蝠蛾拟青霉Cs-4菌粉对糖尿病肾病患者24h尿蛋白定量及肌酐清除率的影响.方法:将本院2010年9月-2011年6月门诊和住院符合入组标准的60例糖尿病肾病患者随机分成3组,常规治疗组采用原方案治疗,低剂量组在原方案基础上加服蝙蝠蛾拟青霉Cs-4菌粉2.97 g/d,高剂量组加服蝙蝠蛾拟青霉Cs-4菌粉5.94 g/d,连续用药12周,观察治疗后患者血压、糖化血红蛋白、血脂4项、肾功能、24 h尿蛋白定量及肌酐清除率的变化.结果:共有52例患者完成观察.治疗3月后,低剂量组和2组与常规治疗组比较,舒张压均明显降低(85.08±4.38)与(80.86±4.87)P <0.05,(85.08±4.38)与(79.40±3.91)P<0.05,24 h尿蛋白有所下降,但无统计学差异(P>0.05),分层分析后发现,尿蛋白<1g/24h时,高剂量组尿蛋白的降低率明显大于常规治疗组(6.0±26.9)与(38.8±22.9)P <0.05,低剂量组患者的尿蛋白下降率与常规治疗组相比下降,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3g/24h≥尿蛋白≥1g/24h时,3组间尿蛋白下降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加用蝙蝠蛾拟青霉Cs-4菌粉能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进一步降低糖尿病肾病患者舒张压和蛋白尿排出,但仍需前瞻性,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的病例对照研究来确认.
作者:倪洁珊;胡臻;吴笑英;林士毅;潘晓琼;刘云霄;郑金珏;郑超 刊期: 2013年第09期
目的:明确芪参健骨颗粒的急性毒性,对其进行安全性评价.方法:SPF级ICR小鼠,雌雄各半,以不同的剂量灌胃给予小鼠芪参健骨中试流浸膏药液,观察小鼠的毒性反应,采用Bliss法计算半数致死量值(LD50值).以240 g生药/kg剂量灌胃给予大鼠芪参健骨中试流浸膏药液,观察其毒性反应情况,测定大耐受量(MTD).结果:以芪参健骨颗粒生药量计,芪参健骨颗粒对雌性小鼠的LD50为299.50 g/kg,95%可信限为239.02~340.76 g/kg;对雄性小鼠的LD50为387.49g/kg,95%可信限为331.73~480.27g/kg.对大鼠的大耐受剂量>240 g/生药kg.结论:芪参健骨颗粒在拟订临床用药剂量的50倍以上是安全的.
作者:杨会锦;尹华 刊期: 2013年第09期
目的:建立左金分散片质量标准.方法:采用HPLC测定小檗碱的含量,Diamonsil C18 (5 μm,250 mm×4.6 mm)柱,流动相:乙腈-0.01 mol/L磷酸(40∶60),检测波长346 nm,柱温35℃,流速1.0 mL/min,理化、薄层色谱法鉴别黄连和吴茱萸,结果:理化鉴别显阳性,薄层色谱中在与标准对照相应的位置显相同颜色的斑点.盐酸小檗碱HPLC峰面积与进样量关系为:y=57601X-54636,R2 =0.9996,在0.121~ 1.452 μg呈良好线性关系.精密度、稳定性、重现性良好,平均回收率99.07%.结论:所采用的鉴别及含量测定方法灵敏可靠,结果可用于控制该制剂的质量.
作者:张华 刊期: 2013年第09期
肺癌是一种与生理、心理、社会因素密切相关的疾病.生存质量的评估在临床癌症患者研究中己逐渐地被视为评估治疗效果的重要组成部份,提高肺癌病人的生存质量已成为临床治疗的主要目的之一.
作者:曹胜;陆华 刊期: 2013年第09期
目的:研究大孔树脂纯化杭白菊总黄酮的佳工艺条件.方法:以静态吸附量、解析率为指标,考察5种大孔树脂对杭白菊总黄酮的纯化能力;以总黄酮的转移率和纯度为指标,对AB-8大孔树脂的上样量、水洗脱量、洗脱溶剂、洗脱体积进行考察.结果:AB-8树脂具有佳的吸附性能,佳工艺为2BV杭白菊总黄酮提取液上样,0.5BV/h的流速进行动态吸附,4BV蒸馏水洗脱,3BV 60%乙醇洗脱.结论:AB-8大孔树脂性能好,可用于纯化杭白菊中的总黄酮.
作者:俞栩喆 刊期: 2013年第09期
目的:探讨黄芪提取物对局灶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采用MCAO(大脑中动脉阻塞法)制备局灶性脑缺血动物模型,然后将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黄芪提取物组(AST组,80mg·kg-1)、尼莫地平组(0.5 mg·kg-1),用药后,观察药物对脑缺血引起的神经功能缺损症状以及脑组织内NO含量的影响.结果:黄芪提取物组不仅能减轻大鼠的神经功能缺损症状;通过治疗后,各治疗组大鼠大脑皮质神经元病变有一定程度的改善.结论:黄芪提取物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有一定保护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降低NO浓度,达到减少对脑组织的刺激而产生作用.
作者:朱慧渊 刊期: 2013年第09期
根据周克振治疗老年眩晕的临床病例以及对该病病因病机、辨证论治等观点,归纳出周老对其病因病机的看法,认为老年眩晕,便是以痰瘀为因,肝风为果,痰瘀阻滞于内,而痰瘀肝风并见的病证.从病因病机出发,阐释其临床辨证论治的精要,提出以补益肝脾肾,化痰活血,熄风通络为治疗大法.同时周老重视身心调养在该病的治疗中亦非常重要,并总结其遣方用药的规律,尤其是临床治疗老年眩晕用方用药的特色,以期为临床老年眩晕的辨治提供参考.
作者:李乐军;周克振 刊期: 2013年第09期
事实上,就所有男性射精功能障碍而言,大多数疾病症状明显,但病因不明,病理不清,疗效不肯定,甚至有些疾病至今无统一定义,也无一种FDA认可的治疗方法.因此,中医的整体观及辨证论治仍然是治疗射精功能障碍的重要选择!节选诊治射精功能障碍的5则患者病例,通过分析治疗早泄、射精延迟、不射精、逆行射精和射精痛共5则射精功能障碍的验案,从而系统阐述治疗射精功能障碍的一些经验,其中中央型腰椎间盘突出症与早泄的相关性研究为国内首创,因其无创、价廉、良好的临床疗效,深得广大患者好评.金保方教授临床处理射精功能障碍,不拘泥于古法,更大胆探索新的治法治则,将中西医之长处有机结合,处方灵活化裁,故而能获得良效.金教授将辨病与辨证相结合,将男性生殖系统的解剖、病理生理、病位、病性融入到日常的实际临床病例当中去,故能创造性地分析得出符合患者实际病情的治疗方法,取得了满意的临床疗效.
作者:刘建国;魏文娟;金保方 刊期: 2013年第09期
随着饮食、生活规律的改变和降糖药的使用,临床中出现典型多饮、多食、多尿等“消渴”症状的患者并不多见.针对当前人群饮食不节,压力大,缺乏运动,易出现肥胖、纳差、情志抑郁等症状的特点,并结合古代医籍、临床研究、实验研究,从“脾虚”和“肝郁”以及两者的相互作用三方面入手,论述其在糖尿病发病中的作用.
作者:郦安琪;柴可夫;邱蓉;汪巧燕;陈昱宁;陈嘉斌 刊期: 2013年第09期
小儿慢性咳嗽的发生、发展及其久治不愈与脾胃功能失调有密切关系.采用辛开苦降法调理脾胃功能治疗小儿慢性咳嗽,通过寒热温清并用,升清降浊、斡旋气机、消积化滞,治疗效果显著.
作者:陈蓓华 刊期: 2013年第09期
目的:探讨柴胡注射液诱导体外人肝癌细胞株HepG2凋亡的机制.方法:空白对照组(含10%小牛血清的1640培养液)、氟尿嘧啶阳性对照组(血峰浓度10 μg/mL),柴胡注射液6.25 mg/mL、12.5 mg/mL、25 mg/mL、50 mg/mL不同浓度实验组、柴胡注射液与氟尿嘧啶两药联合对照组比较.应用倒置显微镜、荧光显微镜观察细胞凋亡形态的改变;应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率;一步法TUNEL检测细胞凋亡率.结果:加入柴胡注射液12h后,与空白对照组相比,HepG2细胞形态发生显著变化,倒置显微镜下观察发现细胞体积缩小、变圆,胞浆量减少,并随着药物浓度增加,贴壁细胞逐渐减少,悬浮细胞增多,柴胡注射液联合氟尿嘧啶注射液组明显优于单药组;经柴胡注射液作用后的HepG2细胞,流式细胞直方图上均可见亚二倍体峰,且凋亡率随用药浓度的增大而增大;一步法TUNEL检测时,柴胡注射液作用12h后,细胞凋亡率均明显高于空白对照组.结论:柴胡注射液联合氟尿嘧啶可明显诱导HepG2细胞的凋亡,柴胡注射液中的有效成分可能是治疗肝癌的潜在药物.
作者:唐婷婷;施贝德 刊期: 2013年第0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