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中药材延迟发光的激发频率响应与归经的关系初探

马千里;黄金昭;庞靖祥;杨美娜;韩金祥

关键词:生物光子, 延迟发光, 频率响应, 中药, 归经理论
摘要:现代医学的发展需要借鉴中医学的思想,中医学现代化也是医学发展所亟待解决的问题.生物光子具有整体性、量子化的特点,因此是解决传统中医中药定量化问题的可行和必要手段.利用超微弱生物光子检测仪,探测14种单归经与14种双归经中药的延迟发光对激发光频率的响应谱,发现14种单归经药材中13种有单响应峰,14种双归经药材12种有双响应峰,说明归经与中药材生物光子的频谱分析确实有关,为归经的科学内涵是机体与药材电磁辐射相互作用的频率匹配吻合观点提供了初步的实验佐证.
中华中医药学刊杂志相关文献
  • 不同工艺加工的三叶青抗小鼠Lewis肺癌、H22肝癌作用的比较研究

    目的:观察不同工艺加工的三叶青抗小鼠Lewis肺癌、H22肝癌的作用.方法:在相同生药剂量的条件下,比较了三种不同工艺(冻干粉、水煎剂、饮片粉)制备的三叶青对小鼠Lewis肺癌的抑制作用、对H22腹水型小鼠生命延长率的影响.结果:三种不同工艺制备的三叶青对小鼠Lewis肺癌均有一定的抑制作用,抑瘤率在10.2% ~29.0%之间,其中三叶青冻干粉高、中剂量可明显抑制Lewis肺癌的生长(P<0.05),而水煎剂和饮片粉作用不显著(P>0.05).此外,三种工艺的三叶青对H22腹水型小鼠生存天数和生命延长率均无明显影响(P>0.05).结论:三叶青冻干粉抗小鼠实体瘤的作用强于水煎剂和饮片粉.

    作者:严余明;王忆黎;童晔玲;戴关海;杨锋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RP-HPLC法测定孝扇草中东茛菪内酯的含量

    目的:建立孝扇草中东莨菪内酯的定量方法.方法:采用RP-HPLC法,使用Sun Fire C18色谱柱(250 mm×4.6 mm,5μm),流动相为甲醇-0.5%冰醋酸水溶液(35∶65),检测波长为345 nm,流速:1.0 mL·min-1,柱温:32℃,进样量:10 μL.结果:东莨菪内酯在0.1534~12.2760 mg·L-1呈良好线性关系,r=0.9998,平均回收率为99.0%,RSD=1.90%.结论:RP-HPLC含量测定方法测定孝扇草中东莨菪内酯的含量灵敏度高,准确度和稳定性较好,为该药材的质量评价提供了一定的参考依据.

    作者:徐慕蝶;谭丽;任学聪;钟晓明;黄真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青光安有效组份对兔眼滤过性手术后眼压和滤过道瘢痕组织成纤维细胞的影响

    目的:观察青光安4种有效组份对青光眼术后眼压和滤过道瘢痕组织成纤维细胞的影响,探讨青光安有效组份抗青光眼术后滤过道瘢痕化的效果及作用机制.方法:将青光安有效组份作用于滤过性手术术后兔眼(A.B.C.D组),通过与空白组(A组)、模型组(B组)、MMC组(C组)的比较,观察青光安4种有效组份对青光眼术后眼压和滤过道瘢痕组织成纤维细胞的影响.结果:术后MMC组(C)及有效组份两组(E组)眼压回升缓慢,第4周时眼压仍为小,该两组眼压值与其他组眼压值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成纤维细胞个数组间比较,除组份1组与组份3组组间比较P >0.05,差异无明显统计学意义外,其他各组间比较差异均有意义.结论:(1)青光眼术后滤过道瘢痕化,是导致术后眼压异常回升,滤过性手术失败的重要原因.(2)青光安有效组份2和MMC都可通过抑制成纤维细胞增殖,明显减少瘢痕组织增生,具有明显的抗青光眼术后滤过道瘢痕化的作用.

    作者:刘艳;彭清华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肾衰泻浊丸对UUO模型大鼠肾组织CTGF和α-SMA表达的影响

    目的:探讨中药方剂肾衰泻浊丸对UUO大鼠模型肾组织CTGF和α-SMA表达水平的影响,初步探讨其对肾间质纤维化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单侧输尿管梗阻致肾间质纤维化大鼠模型.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肾衰泻浊丸高剂量组、肾衰泻浊丸中剂量组、肾衰泻浊丸低剂量组、洛汀新组,运用免疫组化法检测实验第14、21、28天各组的CTGF和α-SMA的表达水平.结果:不同剂量的肾衰泻浊丸组和洛汀新组可明显下调α-SMA和CTGF在实验大鼠肾小管、间质的表达,与模型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且中剂量组效果优,与洛汀新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肾衰泻浊丸可以降低实验大鼠肾组织中α-SMA和CTGF的表达水平,延缓肾间质纤维化的进展.

    作者:杨馨;张佩青;黄彦彬;吕波;刘娜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RP-HPLC法测定三黄散瘀巴布剂中五种蒽醌类成分的含量

    目的:建立三黄散瘀巴布剂中芦荟大黄素、大黄酸、大黄素、大黄酚、大黄素甲醚的RP-HPLC含量测定方法.方法: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色谱柱:Agilent ZorbaxEclipse XDB-C18(4.6mm×150 mm,5μm);柱温25℃;流动相:甲醇-0.1%磷酸;流速:1.0 mL·min-1;检测波长:254 nm;进样量:10μL.结果:芦荟大黄素、大黄酸、大黄素、大黄酚和大黄素甲醚分别在21.45 ~ 214.5 ng、15.68 ~ 156.8 ng、18.77~ 187.7 ng、37.40~374.0ng、11.05 ~88.42 ng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平均加样回收率分别为99.82%(RSD 2.6%)、100.5 %(RSD1.1%)、101.3 %(RSD 1.5%)、101.5%(RSD 2.4%)、97.07%(RSD 0.80%)结论:本法稳定、可靠、操作简便、快速、重现性好,可用于三黄散瘀巴布剂的质量控制.

    作者:尹华;章建华;许丛辉;王玲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瘦素、脂联素对脂肪肝胰岛素抵抗影响机制的研究

    目的:探究瘦素、脂联素对脂肪肝胰岛素抵抗的影响机制.方法:采用健康Wistar大鼠,髓机分为正常对照组、实验组.实验组采用高脂饮食加白酒灌胃建立大鼠脂肪性肝炎模型.通过观察脂肪肝大鼠血清瘦素(Leptin)、脂联素(APN)水平,探究瘦素、脂联素生理病理学特性.结果:实验组大鼠第10周,瘦素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脂联素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脂肪肝病患者存在高瘦素血症、低脂联素血症,以致肝脏摄取脂肪增加,加速肝脏脂变、炎症及纤维化的发生.

    作者:马晓燕;张岩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陆德铭教授扶正祛邪法治疗乳腺癌经验

    治疗乳腺癌陆德铭教授强调病本虚而标实,本虚者辨气、血、肝、脾、肾与冲任之损各不同,标实者区别气、痰、瘀、毒为病之轻重,治以扶正祛邪法.扶正以健脾益气,滋阴养血法为主;祛邪考虑气滞、血瘀、痰浊、热毒等相关病理因素,清热解毒与理气化滞、活血化瘀、化痰祛湿等药物配合应用.通过细察乳腺癌患者手术治疗、放化疗、内分泌治疗的不良反应,体内正邪胜负变化,依据扶正祛邪法创立乳癌术后方,并指导学生开展了乳腺癌HER-2过表达型、三阴性、乳腺癌骨转移、肺转移等预后较差的疾病的临床和实验研究,研究结果获多项奖.

    作者:胡升芳;谷焕鹏;陈红风;陆德铭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两种肉桂提取物对高糖高脂诱导大鼠胰岛素抵抗的作用研究

    目的:比较锡兰肉桂和肉桂提取物对高糖高脂诱导大鼠胰岛素抵抗的治疗作用.方法:将wistar大鼠分为4组(n=12),对照组给予普通饲料,模型组、锡兰肉桂组和肉桂组给予高糖高脂饲料,共喂养14周.第10周后锡兰肉桂组给予锡兰肉桂提取物600 mg/kg·d、肉桂组给予肉桂提取物600 mg/kg·d,模型组给予同体积蒸馏水.14周后检测空腹血糖水平(FBG)、腹腔注射葡萄糖耐量试验(IPGTT)、空腹血清胰岛素水平(FIns)、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甘油三酯(TG)、大鼠内脏脂肪及附睾脂肪重量、肝糖原含量及肝脏葡萄糖转运体2(GLUT2)的表达水平.结果:在IPGTT中,锡兰肉桂组和肉桂组血糖曲线下面积分别为(115.2±16.1) mmol·min/L和(112.0±13.6) mmol·min/L,较模型组显著降低(P<0.01);锡兰肉桂组的FIns、HOMA-IR、TNF-α和TG分别为(17.89±3.15) μIU/mL、5.96±0.93、(1.38±0.37) μg/L和(0.67±0.25) mmol/L,肉桂组则分别为(18.02±2.56) μIU/mL、6.36±1.22、(1.45±0.31) μg/L和(0.66±0.21)mmol/L,均较模型组显著降低(P<0.01或P<0.05);锡兰肉桂组的内脏脂肪和附睾脂肪占体重百分比分别为(0.83±0.13)%和(0.55±0.16)%,肉桂组则分别为(0.79±0.15)%和(0.56±0.13)%,均较模型组显著降低(P<0.01或P<0.05);锡兰肉桂组的肝糖原含量和GLUT2蛋白表达分别为(1.66±0.27) mg/g和(49.8±5.4)mg/g protein,肉桂组则分别为(1.65±0.23) mg/g和(50.9±3.2) mg/g protein,均显著高于模型组(P<0.01).锡兰肉桂组和肉桂组比较,各指标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锡兰肉桂和肉桂提取物均能够减轻高糖高脂诱导的大鼠胰岛素抵抗,两种肉桂提取物的作用效果无明显差别.

    作者:董志超;何际婵;王天群;王新春;晏小霞;王建荣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滋肾通络法在早期糖尿病肾病治疗中的运用

    对马建伟教授提出的“滋肾通络法”治疗糖尿病肾病的治疗法则进行探讨.糖尿病肾病(diabeticne-phropathy DN)是糖尿病微血管病变的重要并发症之一,祖国传统医学中医药在改善临床症状、降低蛋白尿、延缓肾功能恶化等方面有很大的优势.马建伟教授通过长达30年的科研及临床工作,以中医药防治糖尿病早期肾损害为主要研究方向,在文献研究、继承名老中医经验的基础上,结合长期临床实践,认为糖尿病肾病的病机基础是“肾虚血瘀络阻”,并提出以“滋肾通络法”治疗糖尿病肾病(DN)的治疗法则,从这一治法的理论依据、临床实践运用、现代医学研究、案例分析等方面作一探讨.

    作者:张蕾;马建伟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糖络宁对STZ诱导糖尿病大鼠糖、脂毒性及神经电生理的影响

    目的:观察糖络宁对STZ诱导糖尿病大鼠糖、脂毒性及神经电生理的影响.方法:采用一次性腹腔内注射大剂量链脲佐菌素(STZ,60 mg·kg-1)诱导糖尿病大鼠模型.将糖尿病模型鼠随机分为模型组、糖络宁组、α-硫辛酸组(每组23只),正常鼠(15只)为正常对照组.糖络宁组予糖络宁按生药20 g·kg-1·d-1 ig,α-硫辛酸组予α-硫辛酸20mg·kg-1·d-1ig,其他2组大鼠予等体积蒸馏水ig,连续处理12周.观察体质量(BM)、空腹血糖(F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游离脂肪酸(FFA)水平以及摆尾温度阈值(TTT)、坐骨神经运动神经传导速度(MNCV)、感觉神经传导速度(SNCV)的变化.结果:与正常鼠比较,各组糖尿病大鼠FPG、HbA1c、FFA水平及TTT均明显升高(P<0.01),而BM、MNCV、SNCV明显下降(P<0.01);经糖络宁、α-硫辛酸处理后两组大鼠FPG、HbA1c、FFA及TTT、MNCV、SNCV均明显改善(P<0.05),但BM无明显变化.糖络宁组大鼠在FPG、HbA1c、FFA改善方面与α-硫辛酸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其余指标均未见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中药糖络宁能有效改善糖尿病大鼠的糖、脂毒性和神经传导速度,保护神经组织,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有防治作用.

    作者:李步满;高彦彬;夏晶;吴丽丽; 卢世秀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江蓠残渣琼胶提取的方法研究

    目的:分别对新鲜江蓠及其浸提后残渣进行琼胶提取,通过比较,确定琼胶的制备方法.方法:琼胶提取采用高温稀碱法.通过碱处理、漂白常压提胶、冻结、脱水和干燥过程系统地研究琼胶提取的工艺条件.结果:实验数据表明,受到甲醇的影响,湿品的得胶率约为5.5%,比新鲜江蓠的提胶率8.5%要低.另外,色素几乎被全部浸出,因此,只需漂白1次,甚至省略漂白步骤.结论:提胶的佳碱处理条件是6% NaOH、温度80℃、处理1h.漂白的条件是先用0.1%的次氯酸钠溶液中处理10 min,然后用0.14%的草酸溶液处理5min,后,水洗至中性.

    作者:王平;张俊杰;谢捷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双表法对流感病毒感染小鼠肺形态学改变及肺组织病毒载量的影响

    目的:探讨扶正祛邪双表法对流感病毒感染致病毒性肺炎小鼠的治疗作用.方法:以流感病毒A/FM/47(H1N1)鼠肺适应株滴鼻感染昆明种小鼠,并用解表药(银翘散)、固表药(玉屏风散)、双表药(玉屏风散+银翘散),银屏散、阳性对照药(利巴韦林)干预相应组别小鼠.在流感病毒感染后3、5、7d,计算肺指数和抑制率,观察肺组织切片光镜下的病理改变;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real time RT-PCR)检测小鼠肺组织中病毒载量的变化.结果:银翘散、玉屏风散、银屏散在感染后第3、5、7d可明显降低小鼠感染后肺指数;明显减轻肺组织炎性损伤,降低肺组织病毒载量.在各时间点,与模型组相比明显低表达(P<0.05),以银屏散组效果佳.结论:扶正祛邪双表法在治疗小鼠病毒性肺炎具有一定的优势.

    作者:王思源;平静;南春红;岳志军;王雪峰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快速性心律失常大鼠针刺血清对心肌细胞内Ca2+浓度影响的研究

    目的:观察快速性心律失常大鼠针刺血清对乳鼠心肌细胞内Ca2+的影响,以探讨针刺治疗心律失常的离子通道机制.方法:取新生SD大鼠心肌细胞进行原代培养,5d后应用荧光分子探针Fluo-3AM染色,应用激光共聚焦技术分别观察正常大鼠血清、模型大鼠血清和针刺大鼠血清对乳鼠心肌细胞Ca2+浓度变化的影响.结果:与空白对照组相比,模型血清组和针刺血清组Ca2+平均荧光强度值均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模型血清组相比,针刺血清组Ca2+平均荧光强度值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快速性心律失常大鼠血清中有某种活性物质可以增加心肌细胞内Ca2+浓度;而针刺降低了血清中该物质含量,从而起到治疗快速性心律失常的作用.

    作者:马贤德;韩涛;田国伟;荆秦;张小卿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冠心合剂主要活性成分对TNF-α损伤人脐静脉内皮细胞ICAM-1和VCAM-1 mRNA的表达的影响研究

    目的:探讨冠心合剂主要活性成分对TNF-α刺激下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s)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血管黏附分子-1(VCAM-1)mRNA基因表达影响.方法:采用人脐静脉内皮细胞培养传代后作为实验对象,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黄芪甲苷组、槲皮素组、异鼠李素组、β谷甾醇组.以浓度为2 ng/mL的TNF-α刺激HUVECs 6 h后,分别再加入各药物成分(黄芪甲苷80 μg/mL、槲皮素30 μg/mL、异鼠李素20μg/mL、β谷甾醇20 μg/mL),与HUVECs共培养18 h后,用RT-PCR法检测ICAM-1、VCAM-l mRNA的表达水平.结果:黄芪甲苷、槲皮素、异鼠李素组均可降低TNF-α诱导的HUVECs的ICAM-l、VCAM-l mRNA表达(P <0.01、P<0.01、P<0.01),其中黄芪甲苷组较其他三组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但β谷甾醇组与各组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冠心合剂主要活性成分黄芪甲苷等对TNF-α损伤人血管内皮细胞的保护作用可能源于对ICAM-l、VCAM-1 mRNA表达的抑制.

    作者:祝光礼;陈铁龙;方伟;毛立华;刘宏飞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足三里穴位注射对心气虚大鼠心功能的影响

    目的:验证足三里穴位注射治疗心气虚的疗效,并探讨穴位注射不同穴位对实验效应的影响.方法:将32只健康成年SD大鼠随机抽取8只作为空白对照组,余24只采用基础进食量、负重游泳及大剂量灌服心得安的综合方法成功建立心气虚大鼠模型,并随机分为模型对照组、足三里穴注组、曲池穴注组,每组8只.1个疗程后检测血流动力学各指标、血清SOD及心肌病理切片.结果: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模型对照组血流动力学指标、SOD活性的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或P<0.01);与模型对照组比较,穴注组治疗各组血流动力学各指标及血清SOD活性均显著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穴注组间比较,足三里穴注组在提高SOD活性及改善血流动力学指标方面明显优于曲池穴注组,除大心室内压、小心室内压外各指标均有统计学差异(P <0.05或P<0.01).病理切片示:足三里穴注组在改善心肌纤维排列、炎性浸润、心肌细胞肥大、萎缩等方面明显优于曲池穴注组.结论:足三里穴位注射疗法对大鼠心气虚的改善作用显著,且不同穴位对穴位注射效应具有差异性.

    作者:陈华德;王燕;郑燕青;赵兴梅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关于中西药联用模式中的问题及对策的探要

    中、西药的合理联合使用,需要有效的方法全面了解患者的用药情况并依此给出针对性的指导.简单的经验性配伍禁忌的总结已渐显不足.而且,药物的效力和安全性也有待评价.提出以网络药理学为纽带可以将中西药有机统一起来,形成以患者为中心的模式,基于此可以系统评价联合所用用药物间的相互作用及给患者带来的影响.可以进一步构建基于中、西药相互作用数据库和网络药理学的信息系统,以辅助合理化用药决策和进行处方复核、药物监测等,为促进中西药的合理联用提供参考,同时为进一步的研究积累基础数据.

    作者:张清哲;刘皈阳;王晓青;马静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欣胃颗粒对慢性萎缩性胃炎大鼠血清胃泌素的影响

    目的:探讨欣胃颗粒对慢性萎缩性胃炎(CAG)大鼠血清胃泌素的影响.方法:采用N-甲基-N'-硝基-亚硝基胍(MNNG)为主的复合因素造模法制备CAG大鼠模型,造模成功后,随机分为6组:模型组,欣胃颗粒高、中、低剂量组,维霉素对照组,空白组(未予造模).各组给予相应的处理,12周后实验结束,观察各组大鼠的一般状态、胃黏膜组织病理学、血清胃泌素的变化.结果:欣胃颗粒各剂量组大鼠活动度、进食水量等一般状态好转;模型组与空白组比较,血清胃泌素下降;欣胃颗粒高、中、低剂量组与模型组比较,血清胃泌素水平上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欣胃颗粒对CAG大鼠胃黏膜组织病理具有明显的改善作用,同时可以提高大鼠血清胃泌素水平以达到治疗CAG的作用.

    作者:谢晶日;葛阳;张杨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广东地区胃癌患者中医临床证候分型与miR-449表达相关性研究

    目的:研究不同中医症候临床分型胃癌患者癌变组织miR-449表达差异,探讨胃癌患者中医证候临床分型与miR-449表达情况的相关性.方法:收集2011年1月-2012年10月就诊于广州军区广州总医院消化内科及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脾胃病科的患者,其中以“胃脘痛”为中医诊断并确断为“胃癌”患者60名为研究对象,中医四诊对其进行中医辨证分型;胃镜下钳取胃癌组织及癌旁周围正常组织为标本,应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检测标本miR-449表达情况.结果:①60名患者中医证型以“脾胃湿热型”为主,占46.67%,明显高于其他证型比率.②相对于癌旁正常组织,所有患者胃癌组织miR-449表达下调,相对表达量为32.367±7.318(P =0.001).③“脾胃湿热型”患者胃癌组织miR-449相对表达量为26.250±2.287,明显低于其他证型(P<0.05).结论:广东地区胃癌患者中医症候临床分型以“脾胃湿热证”为主,“脾胃湿热证”患者胃癌组织内miR-449表达下调,表明湿热之邪可能通过诱导组织miR-449表达下调参与胃癌的发生与发展.

    作者:李立平;吴炜景;邱娴;李晓;赵亚刚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脑瘤克含药血清对胃癌细胞MKN45抗增殖作用的实验研究

    目的:观察脑瘤克含药血清对胃癌细胞MKN45的抑制增殖的作用.方法:体外培养人胃癌细胞MKN45,观察不同浓度、不同时间的脑瘤克含药血清对胃癌细胞MKN45的影响,采用MTT法检测脑瘤克含药血清对胃癌细胞MKN45的抑制作用,并观察细胞形态学改变.结果:共培养24 h后,脑瘤克浓度在0.97 g/kg以上,20%的含药血清对胃癌细胞MKN45有明显的抑制增值的作用.共培养48 h后,脑瘤克浓度在0.97 g/kg以上,10%和20%的含药血清对MKN45的增值有明显的抑制作用(P<0.05,P<0.01).结论:脑瘤克含药血清对胃癌细胞MKN45具有抗增殖作用,且随药物浓度的增加和共培养时间的延长,抑制作用增强.

    作者:吴旭彤;朱萱萱;周杰;王瑞平;倪文澎;张忠华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不同产地鹿衔草中没食子酸的含量测定研究

    目的:建立鹿衔草中没食子酸含量的测定方法.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进行测定,色谱往:Kromasil C18色谱柱(250mm ×4.6mm,5μm);流动相:甲醇-0.1%磷酸水溶液(15∶85);检测波长:274nm;柱温:室温;流速为1.0 mL·min-;进样量:10 μL.结果:没食子酸在16.28~ 195.36 μg·mL-1的范围内与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 =0.9995),加样回收率为101.55%,RSD为2.50%;样品溶液在24 h内稳定.结论:该测定方法简便、准确、重现性好,可用于鹿衔草药材的质量控制,为鹿衔草药材的质量评价提供参考.

    作者:陈木水;梁文能;谭丽盈 刊期: 2013年第12期

中华中医药学刊杂志

中华中医药学刊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主办:中华中医药学会 ,辽宁中医药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