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晓春;赵红梅;裴宇
目的:观察头针同步进行运动疗法对脑卒中后偏瘫患者康复的影响,优化脑卒中的中西医结合康复治疗方案.方法:选择150例生命体征稳定,神经病学体征不再进展的急性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3组,每组各50例,分别采用头针留针时同步进行运动疗法、先头针后进行运动疗法和先运动疗法后进行头针疗法.治疗4周后,以体感诱发电位(SEP)波幅变化为客观指标以及采用简式Fugl - Meyer评分、Barthel指数、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作为评定标准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治疗4周后,3组患者的Fugl - Meyer及Barthel指数评分均提高,3组都能提高患侧SEP的N20波幅,与治疗前自身对比,差异均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01);且治疗组与对照Ⅰ组、对照Ⅱ组治疗后对比,治疗组的Fugl - Meyer及Barthel指数评分提高以及SEP的N20波幅提升差异均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01).治疗组的愈显率均高于与对照Ⅰ组、对照Ⅱ组(P<0.05).结论:头针同步进行运动疗法对脑卒中后偏瘫患者脑功能的恢复更有效,疗效更佳.
作者:李小军;胡彩虹;柳文丹;王玲玲;郑斌;王潇依 刊期: 2012年第01期
目的:建立连翘药材中连翘苷的含量测定方法,比较不同产地连翘中连翘苷的含量.方法: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不同产地连翘药材中连翘苷的含量,流动相为乙腈-水( 25∶75),流速为1.0mL·min-1,检测波长为277nm,选样量为10μL,柱温为30℃.结果:在选定色谱条件下,连翘苷分离度良好,线性范围为0.4348~4.348μg,r=0.9999,平均回收率98.9%,RSD=0.68%(n=6);不同产地连翘药材中连翘苷含量差异较大,其中陕西洛南,湖北邵县以及四川成都的连翘药材中连翘苷含量相对高于其它产地.结论:该方法测定连翘中连翘苷的含量,简单、灵敏、准确、重现性好,连翘苷在各产地连翘间差异较大.
作者:雷建林;李艳桃;聂会生;杜升旗;李芳 刊期: 2012年第01期
目的:评价中药榄香烯治疗乳腺癌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探索中药榄香烯抗肿瘤的新的介入给药途径.方法:经粗针穿刺组织病理证实为乳腺癌患者60例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榄香烯组):榄香烯100mL经过股动脉,内乳区动脉注射于患瘤乳房,共1次.对照组(THP组):THP50mg/m2,经过股动脉,内乳区动脉注射于患瘤乳房,共1次.评价两组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术后7天两组有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两组有效率分别为:76.6%、7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两组有效率分别为:80%、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术后7天、术后3个月KPS均比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榄香烯持续灌注对乳腺癌在缩小乳腺肿块上有显著疗效,且能提高乳腺癌患者的生活质量,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孟凡喆;梅世伟;郝淑芳;梁晓聪;刘文导;杨志刚;常钢 刊期: 2012年第01期
目的:探讨血必净注射液( Xubijing injection)对脓毒性休克(Septic Shock)患者氧利用率(oxygen utilization coefficient,O2 UC)、中心静脉血氧饱和度(Central venous oxygen saturation,ScvO2)和乳酸(Lactic acid,Lac)的影响,为血必净注射液在脓毒性休克的临床应用提供依据.方法:对符合纳入标准60例脓毒性休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两组均给予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同时给予血必净注射液静滴,对照组给予5%葡萄糖注射液静滴.分别在用药前,用药后2h、4h、6h、12h行动脉血及中心静脉血气分析,测定中心静脉血氧饱和度( ScvO2)和乳酸(Lac),计算氧利用率(O2UC),采用前瞻性自身前后及组间对照研究方法,收集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①治疗前两组的ScvO2、乳酸、氧利用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②治疗组用药后4h、6h、12h的ScvO2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③治疗组用药后6h、12h乳酸浓度均低于对照组同时点的乳酸浓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④治疗组用药后2h、6h、12h的氧摄取率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在西医常规复苏治疗基础上加用血必净注射液治疗脓毒性休克患者,较单纯西医常规复苏治疗能更大程度地升高脓毒性休克患者的SCvO2,降低乳酸、增加氧利用率,从而改善感染性休克患者的全身氧代谢状况.
作者:明自强;俞林明;吕银祥 刊期: 2012年第01期
目的:介绍胆微透析技术及其在药学研究中的应用.方法:检索、阅读近年来国内外的相关文献,并进行分析、归纳.结果:综述了胆微透析技术的基本原理、特点及影响因素,并重点介绍了其在肠肝循环药物以及经胆囊排泄药物的药动学研究中的应用.结论:胆微透析技术在药学研究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但仍有不足之处,尚需继续研究不断改进完善.
作者:毛泽玲;冯健;李范珠 刊期: 2012年第01期
目的:观察峨参石油醚、氯仿、乙酸乙酯和正丁醇部位提取物对肺癌细胞A549和H460增殖的抑制作用.方法:应用MTT比色法检测不同部位、不同浓度峨参提取物对肺癌细胞A549和H460增殖的抑制作用.结果:10~1000μg/mL的4个部位峨参提取物对体外培养的人肺癌细胞A549和H460的增殖具有抑制作用,其中石油醚部位、氯仿部位和乙酸乙酯部位提取物抑制作用更明显.结论:峨参不同部位提取物对肺癌细胞增殖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作者:涂显琴;马超英;徐寅生;高雅蓉;牛顺子;唐静;耿耘;蒋合众 刊期: 2012年第01期
目的:通过对病证结合和单纯疾病两种子宫内膜异位症(EMT)动物模型血液流变学和单胺类神经递质进行比较研究,探索微观量化指标在模型建立中的意义,为中医药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提供可靠的研究载体.方法:采用手术移植的方法建立子宫内膜异位症模型,然后在疾病模型的基础上给予多因素刺激建立病证结合子宫内膜异位症模型.测定两种模型及空白对照组的血液流变学及单胺类神经递质并进行比较.结果:(1)与空白对照组相比,病证结合组的全血黏度低切,血沉,血沉方程K值均明显增高,二者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2)与单纯疾病模型组相比,病证结合模型组全血黏度高切、中切,全血还原黏度低切、中切、高切,红细胞刚性指数,纤维蛋白原均明显增高,二者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3)与单纯疾病模型组相比,病证结合模型组血清中DA、NE含量明显升高,二者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P<0.01).结论:血液流变学及单胺类神经递质可以作为验证气滞血瘀子宫内膜异位症模型的量化指标.
作者:马小娜;刘丹彤;闫军堂;许红;王庆国 刊期: 2012年第01期
目的:观察补肾填精方对Aβ1-40所致老年性痴呆模型大鼠行为学及病理学影响.方法:84只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补肾填精方小剂量组、中剂量组、大剂量组,双益平组.采用大鼠双侧海马CA1区注射Aβ1 -40复制老年性痴呆模型.造模24h后开始连续给药3周.Morris水迷宫法测试大鼠学习记忆能力,透射射电镜观察大鼠海马CA1区神经元、突触的变化.结果:补肾填精方可改善大鼠的学习记忆能力、改善海马CA1区神经元结构、减少突触的丧失.结论:补肾填精方能改善Aβ1-40所致老年性痴呆模型大鼠行为学及脑组织的病理损害.
作者:安红梅;张占鹏;史云峰;陈久林;顾明昌 刊期: 2012年第01期
目的:通过小鼠的镇静催眠实验,观察和胃安神汤的催眠作用,评价其效果,为该汤方的临床应用提供治疗学依据.方法:通过小鼠自主活动实验和戊巴比妥钠阈下剂量诱导睡眠及睡眠时间,观察和胃安神汤的催眠作用.结果:和胃安神汤能明显减少小鼠的自主活动,使戊巴比妥钠阈下睡眠剂量诱导入睡小鼠数增多,并明显延长戊巴比妥钠睡眠时间.结论:和胃安神汤具有镇静催眠作用.
作者:张福利;张晓光;肖倩倩;马伯艳 刊期: 2012年第01期
目的:观察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 epigallocatechin gallate,EGCG)对Hela细胞的诱导凋亡作用,寻找其可能的靶点蛋白质.方法:用50、100、200、400μg/mL梯度浓度的EGCG孵育Hela细胞24h和48h,荧光显微镜下观察Hela细胞凋亡形态,用MTT检测其生长抑制率,用Annexin V- FITC/PI染色观察其凋亡率,鬼笔环肽染色观察其肌动蛋白聚合体(F - actin)降解程度.然后利用偶联EGCG的微球与Hela细胞裂解液孵育,结合靶点蛋白,靶点蛋白经考马斯蓝染色后,切下目标条带进行质谱鉴定.结果:EGCG能诱导Hela细胞凋亡和F - actin的破坏,并呈时间和剂量依赖性.EGCG结合的靶带蛋白为actin类蛋白.结论:直接结合于actin类蛋白并破坏细胞骨架可能是EGCG诱导Hela凋亡的途径之一.
作者:周晓;王晔恺;周吉航;曾芳;周世权;黄燕燕;刘晓光 刊期: 2012年第01期
花椒是一味常用的抗衰老、养生与美容中药之一,就花椒的相关作用机制进行了诠析.认为,花椒通过温中散寒、顾护阳气等综合作用达到抗衰老、养生与美容的目的.深入研究花椒的抗衰老机制及其养生与美容作用,在当前关注养生与美容的今天,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作者:常富业;李云;宋昕;孙莹;赖杰;李云超;贾丽华;胡秋莹;袁英;李长新 刊期: 2012年第01期
目的:观察膈下逐瘀汤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 NASH)大鼠肝脏脂肪酸代谢酶的影响,探讨膈下逐瘀汤防治NASH的作用机制.方法:30只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膈下逐瘀汤组,每组10只,正常组予标准饲料喂养,其他两组予高脂饲料喂养,同时膈下逐瘀汤组予14g/( kg.d)的膈下逐瘀汤流浸膏灌胃,正常组和模型组以等容量的蒸馏水灌胃,连续12周.HE染色后光镜下观察肝脏组织病理学改变;生化法测定肝组织匀浆TG、CHOL含量;ELISA法检测血清游离脂肪酸(FAA)和肝组织脂肪酸合酶(FAS)、乙酰CoA羧化酶(ACC)、肉毒碱棕榈酸转移酶-1(CPT-1)、硬脂酰辅酶A去饱和酶-1(SCD -1)含量.结果:模型组大鼠肝组织出现重度脂肪变,肝细胞气球样变,肝小叶出现不同程度的炎细胞浸润和点片状坏死灶;肝脏NAFLD活动度积分(NAS)较正常组明显增高(P<0.01),血清FAA和肝组织TG、CHOL含量较正常组明显增高(P<0.01);肝组织ACC、FAS表达较正常组显著升高(P<0.01),而CPT-1、SCD -1蛋白表达则较正常组明显下降(P<0.01).应用膈下逐瘀汤干预后,大鼠肝组织NAS较模型组明显下降(P<0.05);血清FAA、肝组织TG、CHOL水平及ACC、FAS表达均较模型组显著下降(P<0.01,P<0.05);而肝组织CPT-1和SCD -1表达则较模型组明显升高(P<0.01,P<0.05).结论:高脂饮食诱导的NASH大鼠存在着脂肪酸代谢紊乱;膈下逐瘀汤能一定程度纠正肝组织脂肪酸代谢酶的紊乱,减少脂肪酸对肝脏损伤有关,这可能是其防治NASH的作用机制之一.
作者:陈芝芸;姚俊娜;严茂祥;何蓓晖;蔡丹莉 刊期: 2012年第01期
目的:研究浙产石香薷挥发油的化学成分.方法:水蒸气蒸馏法提取挥发油,利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 - MS)进行定性分析,按峰面积归一化法,求出挥发油中化学成分的百分含量.结果:鉴定出26个化合物.挥发油中主要成分为麝香草酚(39.99%)和香荆芥酚(36.88%),此外还含有对聚伞花素(6.05%)和一定量的石竹烯及其氧化物.结论:浙产石香薷挥发油含有丰富的药用活性成分.
作者:林崇良;蔡进章;林观样 刊期: 2012年第01期
目的:研究补气解毒滋阴方治疗皮肌炎临床疗效及作用机理.探讨中医治疗对缩短多发性肌炎(PM)和皮肌炎(DM)的病程,减轻激素治疗的不良反应,及彻底摆脱药物治疗的积极性.方法:将60例PM/DM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0例用西药常规治疗,治疗组30例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补气解毒滋阴方治疗,另选30名健康者作为健康组.治疗前后分别测定健康组和两组PM/DM患者血清瘦素含量;并观察治疗组和对照组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相对于对照组病情稳定时间短,治疗的不良反应小,复发率低,终完全撤去激素的人数多,各项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0.05).PM/DM患者血清瘦素水平较健康组显著增高(P<0.01),但PM/DM病情活动期与稳定期血清瘦素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补气解毒滋阴方治疗PM/DM,可以减轻病症和激素治疗的不良反应,降低血清酶,提高机体免疫力,有效地减轻患者对于激素的依赖性,减少病情复发率,缩短病程,终减停激素.
作者:孙剑虹;徐串联;严宇仙 刊期: 2012年第01期
目的:研究益气养阴活血治则对糖尿病合并脂肪肝(DFL)之胰岛素抵抗和瘦素异常的改善作用,探讨益气养阴活血治则治疗2型糖尿病并发脂肪肝的部分机制.方法:96例中医辩证为气阴两虚伴血瘀的2型糖尿病合并脂肪肝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两组均接受基础治疗-饮食体重控制、加强运动并使用口服降糖药物调节血糖.实验组在基础治疗之外加以益气养阴活血治则中药组方,疗程为3个月.治疗前后进行肝脏B超检查、胰岛素抵抗分析、并考察血清瘦素及可溶性瘦素受体的改变情况.结果:①两组病例在治疗前脂肪肝等级无差异(P>0.05)但治疗后脂肪肝得以不同程度逆转,其中实验组治疗后呈显著逆转(P<0.01)而对照组治疗后逆转不显著(P>0.05),实验组治疗后脂肪肝等级统计上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②两组病例在治疗后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 - IR均有所改善,但实验组改善程度更大,统计上有显著差异(P<0.01).③对照组治疗后leptin和leptin -R无明显改善(P>0.05)而实验组后两者改善显著(P<0.01,P<0.01).结论:益气养阴活血治则对2型糖尿病并发脂肪肝(DFL)患者体内的胰岛素抵抗和瘦素水平异常有显著的改善作用,这可能是益气养阴活血治则治疗2型糖尿病并发脂肪肝的主要机制之一.
作者:吴凌康;杨育林;施维群;徐彬;茹清静;史亮亮 刊期: 2012年第01期
目的:观察美沙拉嗪防治溃疡性结肠炎相关癌变小鼠的实验研究.方法:60只清洁级Balb/c小鼠随机分5组,每组12只,正常组、模型组、低、中、高剂量治疗组;除外正常组,其余各组采用DMH/DSS复合法制备溃结癌变模型,模型组予等剂量生理盐水、治疗组分别予不同剂量美沙拉嗪干预9周.第9周末将全部小鼠脱椎处死,截取全部结肠(回盲部-肛门),内眼及光镜下观察小鼠结肠组织形态学变化.结果:模型组小鼠结肠肉眼可见浆膜层散在、多处息肉状隆起变化,镜下见腺体萎缩、高级别上皮内瘤变,部分癌变;低剂量组肉眼见结肠黏膜充血水肿,部分可见溃疡样改变,镜下见黏膜充血肿胀,部分腺体萎缩;中、高剂量组肉眼见结肠黏膜充血、水肿,糜烂,镜下见黏膜上皮脱落,充血肿胀,未见溃疡及癌变,与模型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剂量组之间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美沙拉嗪具有防治渍结相关癌变的生物学效应.
作者:殷汉华;张涛;李捷壮;温达雄 刊期: 2012年第01期
目的:观察经络调理对新生儿生长发育的影响方法:将180例正常分娩的新生儿分为干预组(常规护理+经络调理)90例和对照组(常规护理)90例,观察比较生理性体重下降值、出生第1天、第28天体重、经络调理前后新生儿中医生理状态改变结果:干预组新生儿生理性体重下降值明显小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出生第1天新生儿体重差异无显著性(P>0.05).第28天时体重的比较,干预组新生儿体重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新生儿生理状态评估出生第1天辨识结果,差异无显著性(P>0.05),出生第28天辨识,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对新生儿进行经络调理能明显减少新生儿生理性体重下降的幅度,促进新生儿体重的增加及身心的健康发育,改善新生儿生理状态,对新生儿保健工作具有积极的意义.
作者:顾晓春;赵红梅;裴宇 刊期: 2012年第01期
目的:通过多中心的临床研究客观评价粗针神道穴平刺和传统针灸两种方法对面神经炎的疗效.方法:采用随机、对照、多中心的方法进行临床研究,共240例患者随机分成粗针平刺组和传统针刺组,以改良Portmann临床简易评分法及House - Brackmann分级量表为观察指标,进行比较,并将两组样本总体和各中心的痊愈率进行统计学处理、分析比较,同时进行安全性、依从性评价.结果:实际完成病例230例,其中粗针平刺组116例,传统针灸组114例.粗针平刺组在改良Portmann临床简易评分、House - Brackmann分级及总体治愈率上均优于传统针灸组.该方法安全,依从性好.结论:粗针神道穴平刺治疗面神经炎疗效优于传统针刺方法,且简便,易行,无不良反应.
作者:宣丽华;虞彬艳;高宏;戴朝富;张海峰;徐福;李雪珍;邱昌民 刊期: 2012年第01期
目的:探讨慢性肾衰邪实兼证面色参数与病理生化指标的相互关系.方法:应用中医面色检测仪检测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面色特征信息,同步收集其病史资料及病理生化指标.结果:慢性肾衰虚实兼证各面色参数与病理生化指标之间存在一定的相关性:虚兼湿浊证面色参数中黑色比例与尿酸的相关系数为-0.158;虚兼湿热证面色指数与尿素氮的相关系数为-0.278.结论:慢性肾衰虚实兼证的面色参数与临床病理生化指标尿素氮、血肌酐、尿酸、肾小球滤过率存在一定的相关性,表明中医临床病证面色变化可用现代医学语言来诠释.
作者:曹燕亚;张瑞仪;张伟妃;郑晓燕;赵洁;李福凤 刊期: 2012年第01期
代谢组学是继基因组学、转录组学和蛋白组学之后新近发展起来的一种组学方法.代谢组学被广泛应用于中医证候本质研究,是中医药现代研究的重要方法之一.概述近10年代谢组学在中医证候本质研究中的应用情况.
作者:洪静;李福凤;王忆勤 刊期: 2012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