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晓昱;王佩;成羿
目的:探讨大黄酸对内毒素血症小鼠的保护作用.方法:将45只雄性昆明小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和大黄酸组,每组15只.空白组腹腔消毒注射生理盐水(10mg/kg),其余各组腹腔消毒注射IPS( 10mg/kg).治疗组于攻毒前0.5h、攻毒后1h和取血前0.5h给予大黄酸1.4mg·10g-1·d-1灌胃,空白组和模型同时按比例给予等量生理盐水.8h后在无菌条件下采集心室血0.5mL进行血浆ET检测,取部分肝脏进行免疫组化和生化检测,取肝进行组织学观察.结果:大黄酸组对小鼠内毒素、TNF -α、IL - 1β、IL - 10、MDA、SOD和肝组织病理炎症等改善优于其他组.结论:大黄酸对小鼠内毒素血症有显著的保护作用,其途径可能通过改善微循环,改善肝脏的能量代谢,减轻肝脏的脂质过氧化反应,降低机体的内毒素水平,从而减少炎性因子的产生,阻断内毒素血症的生物学效应.
作者:马超英;彭春荣;耿耘;杨超;涂显琴 刊期: 2012年第02期
目的: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活血止痛膏中芍药苷、马钱子碱、士的宁的含量.方法:采用Agilent TC - C18色谱柱(250 mm×4.6 mm,5μm),柱温为25℃,流速为1 mL·min -;芍药苷的流动相为乙腈-水(16:84),检测波长为230 nm;马钱子碱、士的宁的流动相为乙腈-0.01mol·L-l庚烷磺酸钠与0.02mol·L-1磷酸二氢钾等量混合溶液(用10%磷酸溶液调节pH值至2.8)(21:79),检测波长为260 nm.结果:两种液相方法可分别测定活血止痛膏中芍药苷、马钱子碱、士的宁的含量.芍药苷浓度在25.2 ~ 200.2μg·mL-(r=0.9996),马钱子碱浓度在2.45~19.6μg·mL-1(r=0.9998),士的宁浓度在2.95~23.6μg·mL-1(r =0.9997)范围内与其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平均回收率(n=9)分别为95.13%( RSD=1.77%),87.63%( RSD=2.99%),90.93%( RSD=2.57%).结论:两种液相测定方法专属性强,结果准确,可用于活血止痛膏的质量控制.
作者:刘晓昱;王佩;成羿 刊期: 2012年第02期
骨质疏松症是老年人的常见病和多发病,其大的危害是导致骨折的发生.随着老年人口的增加,骨质疏松性粗隆间骨折的发病率也显著增高,这已经引起了医学研究者的普遍关注.近年来对骨质疏松症的研究很多,但是专门针对骨质疏松所导致的粗隆间骨折的研究还需要进一步深入.从流行病学、发病机制、临床分 型、治疗进展等方面,对近年来有关骨质疏松性粗隆间骨折的研究现状作一简单综述.
作者:赵岩;李爱强;倪力刚;史晓林 刊期: 2012年第02期
目的:系统评价中西医结合与单纯西医治疗结直肠癌( Colorectal cancer,CRC)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计算机检索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国期刊网、万方数据库、重庆维普和灰色文献,并配合手工检索所有文献全文,由两位评价者分别对资料进行质量评价,用Revman 5.1进行Meta分析,主要对实体瘤近期疗效、生活质量、不良反应进行分析.结果:共纳入9个随机对照试验,目前资料的Meta分析结果显示:临床治疗有效率:异质性检验P=0.99,表明研究数据具有同质性,故采用固定效应模式.合并效应量OR=1.48,95% CI l.01 ~2.08,P<0.05(P=0.0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表明中西医结合治疗大肠癌的近期疗效优于单纯西药;患者生存质量改善:OR=3.48,95% CI 2.17 ~ 5.58,P<0.01(P<0.00001),有显著差异,提示中西医结合治疗组患者生存质量显著优于单纯西药组;不良反应发生:①白细胞减少情况OR =0.31,95% CI 0.20~ 0.49,P<0.01(P<0.00001),有显著统计学意义,提示中西医结合治疗组出现血液学毒性显著低于单纯西药组;②神经毒性OR=0.49,95% CI 0.30~ 0.81,P<0.01(P=0.005),提示中西医结合治疗组出现神经毒性显著低于单纯西药组.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大肠癌的疗效优于单纯西药.
作者:王益;沈敏鹤;林胜友 刊期: 2012年第02期
熟地黄是一味常用的抗衰老、养生与美容中药之一,就熟地黄的相关作用机制进行了诠析.认为熟地黄通过滋阴、补血和补肾等综合作用达到抗衰老、养生与美容的目的.深入研究熟地黄的抗衰老机制及其养生与美容作用,在当前关注养生与美容的今天,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作者:常富业;李云;孙莹;宋昕;赖杰;李云超;贾丽华;胡秋莹;袁英;李长新 刊期: 2012年第02期
目的:观察参麦注射液(SMI)对加入IL - 1β诱导下软骨细胞Bcl - 2/Bax mRNA表达的影响,探讨其防治软骨退变的作用机制.方法:分离培养体外软骨细胞,随机分成3组:空白组、IL-1β诱导组和参麦组,空白组采用含10%胎牛血清的培养基培养,IL - 1β诱导组采用含浓度为10ng/mL IL - 1β的培养基培养,参麦组采用含浓度为10ng/mL IL -1β和10%参麦注射液的培养基培养,采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 - PCR)法检测参麦注射液对软骨细胞Bax和Bcl -2 mRNA的表达情况.结果:与空白组比较,IL - 1β诱导组Bcl -2 mRNA表达明显减少(P<0.01),Bax mRNA表达增多(P<0.01),均有统计学意义;与IL - 1β诱导组比较,参麦组Bcl -2 mRNA表达明显增多(P<0.01),Bax mRNA表达减少(P<0.01).结论:参麦注射液可能通过降低促凋亡基因Bax mRNA表达,增加凋亡抑制基因Bcl - 2mRNA的表达,从而调节Bcl - 2/Bax mRNA的比例,抑制软骨细胞凋亡.
作者:谢国平;江志强 刊期: 2012年第02期
目的:以新疆野苜蓿为原料,对野苜蓿中异黄酮含量进行了分析研究.方法:采用不同提取方法从野苜蓿中提取异黄酮.结果:野苜蓿异黄酮的佳提取工艺为乙醇浓度为70%,料液比为1:8(g/mL),提取温度为70℃,提取时间为2h,在佳参数组合下苜蓿叶中异黄酮的大提取率为0.90%.结论:该研究为进一步开发苜蓿属植物资源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
作者:祖力帕力·艾买江;伊卜拉伊木·克热木;陈菲;阿布拉江·克依木 刊期: 2012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叶绿素铜钠促进免疫介导再生障碍性贫血(aplastic anemia,AA)小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ensenchymal stem cells,MSC)对T淋巴细胞的干预作用.方法:建立免疫介导AA小鼠模型,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N)、AA模型组(M)、环孢菌素组(Cs)、叶绿素铜钠小剂量组(X)、叶绿素铜钠中剂量组(Z)、叶绿素铜钠高剂量组(G)6组,每组6只,15日后处死,观察各组的骨髓病理,骨髓进行MSC培养,第3代MSC诱导成骨细胞,观察光镜下第2代MSC (F2MSC)、成骨细胞的形态学变化,MSC调节植物血凝素(PHA)对T淋巴细胞转化实验,ELISA检测MSC的转化生长因子(TGF-β1).结果:N、Cs、X、Z、G组的骨髓增生均比M组活跃.各组F2MSC细胞呈长梭形,第3代MSC可被诱导为成骨细胞.N、X、Z、G组的CD+25 FOXP+3明显大于M组(P<0.05).N、Cs、Z组的TGF-β1显著大于M组(P<0.05).结论:叶绿素铜钠能促进AA小鼠MSC对T淋巴细胞的干预作用.
作者:王灵聪;蒋慧芳;尹利明;魏克民 刊期: 2012年第02期
目的: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 HPLC)测定浙产虎杖根茎与根中大黄素含量的方法,并比较根茎与根中的大黄素含量.方法:采用超声提取法制备供试品溶液,运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虎杖根茎与根中大黄素含量.Zorbax XDB - C18色谱柱;流动相为甲醇-1%冰醋酸(70:30);检测波长:254 nm;流速:1.5 mL.min-1;柱温:40℃;进样量:20μL.结果:大黄素进样在1μg·mL-1 ~ 500μg·mL-1浓度范围内与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r=0.9995),加样回收率为97.56%,RSD为2.72%(n=6).浙产虎杖根茎与根中大黄素含量分别为22.965 mg·g-1和16.285mg·g-1.结论:本法适用于虎杖中大黄素含量的检测.浙产虎杖根茎与根中大黄素含量丰富且存在差异.
作者:郑会丹;郑冰珊;叶冬青;涂安娜;林观样 刊期: 2012年第02期
目的:观察五子衍宗方对生精障碍模型大鼠附睾精子参数及血清抑制素B水平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50只雄性SD大鼠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甲基睾酮组和五子衍宗方低、高剂量组,每组10只.除正常对照组外,其余各组大鼠按醋酸棉酚50mg/kg体质量灌胃给药,制备生精障碍模型.正常组和模型组大鼠灌服蒸馏水,甲基睾酮组大鼠灌服甲基睾酮混悬液,五子衍宗方低、高剂量组大鼠分别给予低、高浓度(含1.75g、3.5g生药/mL)五子衍宗方混悬液灌胃,每天1次,连续1个月.观察各组大鼠睾丸湿重、睾丸指数及间质细胞数,按WHO标准,采用WLJY - 9000荧光染色精子动(静)态图像分析系统检测附睾精子参数,ELISA法检测大鼠血清抑制素B水平.结果:棉酚可造成大鼠睾丸减轻、睾丸指数减小、间质细胞数减少(P<o.01);附睾精子密度降低,活动率和前向运动率(a+b%)下降(P <0.05,P<0.01),血清抑制素B水平降低(P<0.01);五子衍宗方能显著改善大鼠睾丸重量及睾丸指数,增加间质细胞数,改善附睾精子参数(P<0.05,P<0.01),上调血清抑制素B水平(P<0.01),拮抗棉酚造成的大鼠睾丸生精功能损伤.结论:通过上调抑制素B水平,改善睾丸生精功能,可能五子衍宗方治疗不育症的作用机制之一.
作者:杨欣;丁彩飞;颜志中;胡慧敏;万凌屹 刊期: 2012年第02期
目的:初步探寻大肠癌在临床上的中医证型构成及分布的客观规律.方法:通过对近10年来国内公开发表的有关大肠癌的中医辨证分型的文献进行统计分析,运用X2检验对总结出的7组病例数据,并以长江为界进行南北方中医证型比较.结果:湿热蕴结、瘀毒内结、气血两虚、肝肾阴虚、脾肾阳虚为大肠癌临床常见中医证型,南北地区的中医证型分型情况存在一定差异性,南方多以湿热蕴结、瘀毒内结为主.而北方多以脾肾阳虚、气血两虚、肝肾阴虚为主.结论:大肠癌病例的统计结果对确定该病的临床辨证分型,并制定统一的单病种诊疗规范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作者:邵梅;舒琦瑾 刊期: 2012年第02期
目的:探讨痛泻要方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D - IBS)模型大鼠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应激与束缚相结合的方法复制D - IBS模型后,应用免疫组化、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 - PCR)检测结肠组织血管活性肠肽(VIP)与其受体1(VPACl)蛋白和mRNA的表达.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结肠组织VIP与VPAC1蛋白、mRNA表达均上调(P<0.01);与模型组比较,痛泻要方组结肠组织VIP与VPAC1蛋白、mRNA的表达则下调(P<0.01).结论:痛泻要方治疗D - IBS的作用机制与结肠组织VIP与VPAC1表达下调有关.
作者:许惠娟;滕超;钱永清;刘慧慧;王艳杰;柴纪严;王德山 刊期: 2012年第02期
自然界水循环运行模式与人体三焦气化有很好的对应性,正常模式对应三焦气化生理,异常模式对应三焦气化病理.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讨了三焦气化异常导致三焦不畅的病机状态,并总结了三焦不畅的基本理法方药.
作者:傅骞;姜良铎 刊期: 2012年第02期
探寻畲药对酒精性肝炎的疗效.选择酒精性肝炎109例,随机分为畲药组和对照组,畲药组用畲药验方治疗,对照组用易善复治疗,3个月后观察相关血清学指标、影像学变化及疗效情况.结果:两组治疗后比较,肝功能、PT(凝血酶原时间)、MCV(红细胞平均体积)、肝纤维化(HA、PCⅢ、LN)3项、B超和CT改变情况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或P<0.01);两组治疗后疗效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畲药组均优于对照组.提示畲药治疗酒精性肝炎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雷后兴;郑宋明;徐向东;卢向红 刊期: 2012年第02期
机体电磁辐射是生命现象基础特征,其形成的电磁辐射场具有高度相干性,与生命体系相互关联,是调节生命功能和生命状态的有效途径.在大量实验研究和理论探索的基础上,提出量子中医学的概念、任务、理论依据、学科框架,并讨论量子中医学与传统中医学、西医学的关系.
作者:韩金祥 刊期: 2012年第02期
目的:观察苍附导痰汤对多囊卵巢综合征大鼠的瘦素、脂联素、TNF -α的影响.方法:采用Poresky 造模法制作多囊卵巢综合征大鼠模型.造模后将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二甲双胍组、苍附导痰汤组,联合用药组,每组20只.观察各组大鼠体重、血清瘦素、脂联素、TNF -α的变化.结果:苍附导痰汤组、二甲双胍组、联合用药组均可以使PCOS大鼠体重、血清瘦素、TNF -α水平下降;脂联素水平上升;且以联合用药组为明显(P<0.01).结论:苍附导痰汤可能通过降低体重,进而调节瘦素、脂联素、TNF -α水平,改善PCOS大鼠生殖功能.
作者:王岩;陈莹;王昕 刊期: 2012年第02期
目的: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羊蹄大黄素含量的方法,并对酸性和碱性土壤环境中羊蹄各部位的大黄素含量进行比较.方法:采用超声提取法制备供试品溶液,运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羊蹄大黄素含量.Zorbax XDB - C18色谱柱;流动相为甲醇-1%冰醋酸(70:30);检测波长:254nm;流速:1.5 mL· min-1;柱温:40℃;进样量:20μL.结果:大黄素进样在1.μg·mL-1~500μg·mL-1浓度范围内与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r=0.9995),加样回收率为98.51%,RSD为2.04%(n=6).酸性土壤条件下羊蹄根、根茎与叶中大黄素含量分别为1.5796mg·g-1、1.4634mg·g-1和0.1223mg·g-1.碱性土壤条件下羊蹄根、根茎与叶中大黄素含量分别为0.4918mg·g-1、0.3162mg·g-1和0.0806mg·g-1.结论:本法适用于羊蹄中大黄素含量的检测.酸性土壤条件下羊蹄大黄素含量明显高于碱性土壤条件,羊蹄根与根茎中大黄素含量高于叶中大黄素含量.
作者:周子晔;林迦勒;林观样 刊期: 2012年第02期
为研究鸦胆子油乳对子宫内膜异位症模型大鼠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yelooxygenase -2,COX -2)表达的影响及其机理,以雌性Wistar大鼠为研究对象,用自体移植法制作子宫内膜异位症模型,用鸦胆子油乳腹腔给药治疗,疗程结束后观察异位囊肿消失情况,并用免疫组化及蛋白印迹法检测子宫组织中COX -2表达及含量变化情况.结果显示:鸦胆子油乳能使子宫内膜异位囊肿明显减小甚至消失,能抑制子宫内膜组织中COX-2表达.由此得出结论:鸦胆子油乳对子宫内膜异位症大鼠异位囊肿有治疗作用,可能是通过降低COX -2表达,抑制血管生成,促进细胞凋亡起作用.
作者:孙忻;胡志英;赵剑虹;侯丽辉;吴效科 刊期: 2012年第02期
目的:考察地黄饮子+桃仁+红花对慢性硬膜下血肿的术后的治疗效果.方法:收集2006年3月至2011年2月在神经外科进行慢性硬膜下血肿手术的病患112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55例采用常规西药疗法,受试组57例术后除进行常规西药疗法,联用加减地黄饮子+桃仁+红花中西医结合疗法,考察并对比两组对术后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前两组的血流变和抗氧化酶等指标无显著差异.治疗后,两个组的血流变和抗氧化酶等指标有显著改善,与对照组比,受试组的血流变指标显著改善较为明显,血肿量较低,总有效病例数较高,并发症较少.结论:地黄饮子加减配合桃仁和红花可改善血流变和脑抗氧化能力,弥补了西医西药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之不足.
作者:金许洪 刊期: 2012年第02期
排便习惯改变是恶性肿瘤化疗后常见的胃肠道反应之一,包括便秘和腹泻,给患者的正常生活带来负面的影响,中医方法防治该症更加贴近生理,在临床取得了良好的效果,通过对相关文献进行总结和评价,以期为临床防治该病提供参考.
作者:张翔;张喜平;程琪辉 刊期: 2012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