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陈芳;黄平
目的:评价针刀松解法对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局部压痛的影响.方法:180例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患者随机分入针刀组和电针组,每组90例,分别给予针刀松解法和电针疗法干预,共3周.采用11点数字评分法测量两组治疗前、治疗后及治疗后6月随访时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局部压痛的变化.结果:两组治疗后及随访时压痛评分均显著低于与治疗前(P<0.01),治疗后和随访时与治疗前压痛评分的差值比较,针刀组小于电针组,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针刀松解法对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患者局部压痛有很好的改善和治疗作用,且远期效果稳定,与传统电针治疗相比,针刀松解法的效果更佳,是一种值得临床推广的治疗方法.
作者:郭长青;乔晋琳;董福慧;李石良;蒋昭霞;刘乃刚;陈占禄;朱汉章 刊期: 2012年第06期
《黄帝内经》有丰富的判断预后时间的理论,其中对时间尺度的判断较时间的阴阳五行属性更能反映生存期的长短,更能体现预后决定因素的作用.从《黄帝内经》中与死亡有关的经文入手,分析不同临床表现在判断死期远近中的作用,归纳各时间尺度下死亡时间相应的临床症状,从神、形、色、脉、症及误治经历等方面总结《黄帝内经》判断预后时间尺度的诊察方法.
作者:黄玉燕;陈子杰;翟双庆 刊期: 2012年第06期
目的:探讨大鼠双侧杏仁核注射A325 - 35对大鼠学习记忆与皮质区Bax、Bcl -2、Aβ、GFAP表达的影响及清心开窍方皂苷的干预作用.方法:动物实验采用对照观察法.雄性SD大鼠40只,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安理申组、清心开窍方组、皂苷组,每组8只.采用双侧杏仁核注射Aβ25 - 35制造AD大鼠模型,造模后第2天起,分别灌胃给药及双蒸水2周后,观察大鼠水迷宫空间记忆能力,并通过免疫组化法研究大鼠皮质区Bax、Bcl -2、Aβ及GFAP的表达.结果:中药各组能明显改善AD大鼠学习记忆能力,大鼠皮质区Bax、Aβ、GFAP表达水平降低,Bel -2表达水平提高,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P <0.01~P <0.05).结论:清心开窍方能改善AD大鼠学习记忆的能力,可能是通过降低皮质区Bax、Aβ、GFAP表达及升高Bcl -2表达发挥作用.
作者:朱未名;胡海燕;陈翔;王文花 刊期: 2012年第06期
目的:考察杨梅核不同溶剂提取物的体外抗氧化活性.方法:采用分光光度法,测定杨梅核不同溶剂提取物对DPPH、脂质过氧化的清除能力和总还原力,考察了杨梅核提取物体外抗氧化活性.结果:杨梅核不同溶剂提取物具有较强的DPPH、脂质过氧化的清除能力和总还原力,其中杨梅核无水乙醇提取物的体外抗氧化作用强.结论:杨梅核提取物具有显著的抗氧化活性.
作者:徐敏;余陈欢;熊耀康 刊期: 2012年第06期
目的:观察深刺内大迎穴治疗中风后吞咽困难的疗效.方法:将60例中风后吞咽困难的患者随机分组,治疗组30例,对照组30例,在“醒脑开窍”针刺法的基础上,治疗组采用深刺内大迎穴,对照组采用金津、玉液点刺放血,4周后通过洼田饮水试验的评分来进行疗效评定.结果:对照组有效率66.67%,治疗组有效率86.67%.统计结果表明,治疗组与对照组疗效存在显著差异(P<0.05).结论:深刺内大迎治疗中风后吞咽困难的疗效肯定,明显优于传统针刺组,提高了中风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毕颖;邵晓梅;李丽萍;候群;宣丽华 刊期: 2012年第06期
认知科学是当今活跃的研究领域之一,其研究内容包括知觉、学习、记忆、推理、语言理解、注意、情感和统称为意识的高级心理现象,目标是实现人类的自我了解和自我控制,提升智能和技能水平.本文从认知科学的角度对中医基础理论、病因病机及辨证论治等方面进行讨论,认为研究中医需在认知语言学、认知心理学、认知逻辑学等认知科学的大背景下进行,以丰富中医研究的思路,希望能有所启发.
作者:郭瑨;贾春华 刊期: 2012年第06期
目的:探讨益气化瘀汤对早期糖尿病肾病(DN)血细胞因子的影响.方法:将105例早期糖尿病肾病随机分为对照组(50例)与观察组(55例).对照组用洛汀新片:10mg/次,1次/日,口服;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益气化瘀汤每天1剂,8周为1疗程.治疗前后检测血白介素(IL -8)、IL - 18、肿瘤生长因子a(TNF -a)水平.并附50例健康对照组.结果:两组治疗前炎性细胞因子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明显高于健康组(P<0.01);观察组自身治疗前后细胞因子水平比较均明显下降(P<0.01);治疗后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IL -8、IL - 18、TNF -a与糖尿病肾病的发生发展相关,益气化瘀汤可能在抑制早期糖尿病肾病发展过程中起着积极的作用.
作者:叶赏和;潘兴成;胡国华;石森林;葛卫红 刊期: 2012年第06期
慢性萎缩性胃炎为临床常见的难治性消化系统痰病,张杰教授认为慢性萎缩性胃炎病因病机为虚、毒、瘀,脾胃亏虚为其本,内外合毒为其因,胃络瘀阻为其标,虚、毒、瘀互为因果,合而为患.治疗以扶正解毒化瘀为大法,以其经验方胃痞汤随证加味,在临床上将辨证、辨病相结合,疗效卓著.
作者:孙婷婷;唐勇;吕文良 刊期: 2012年第06期
目的:通过动物体内实验研究生肌玉红膏载入修饰后胶原的体内降解行为和生物相容性,探讨生物可降解材料生肌玉红胶原作为生物医用材料的应用可能.方法:将生肌玉红胶原(实验组)与交联修饰后胶原(对照组)植入8只新西兰白兔背部皮下,分别于术后1、2、4及8周取出2组植入材料,行肉眼观察、埋植材料近旁组织切片后H-E染色显微镜下观察及对两组材料的扫描电镜(SEM)观察.结果:实验组在植入后动物体内炎症反应消失较对照组明显提前,组织相容性较同期对照组良好,可促进近旁组织毛细血管新生与胶原新生.结论:生肌玉红膏载入胶原较Ⅰ型胶原自身组织相容性更佳,基本上发挥出生肌玉红膏及修饰后胶原各自促创面愈合的优势,与周围组织有更加良好的生物相容性.
作者:陈德轩;朱永康;吴晓斌;周勇;缪雪华;陈运;姚昶 刊期: 2012年第06期
外感病是现代的叫法.在中医史上,外感病的称谓几经变化,其中“中风”、“伤寒”、“温痛”都曾经作为外感病总称的代表.这些名称的变化,其实有它的规律可循,那就是中国历史上的气候变化.根据竺可桢等科学家的研究,我国历史上有过多次温暖期和寒冷期的交替,它们对外感病名称的变化有着显著的影响.
作者:王伟;陈萌 刊期: 2012年第06期
烂喉丹痧是常见的中医肺系疫病之一,相当于现代医学的猩红热.通过对烂喉丹痧病名溯源及清代以前中医著作有关文献的梳析,进一步明确烂喉丹痧的病名源流、致病病因、发病条件、病机特点、证治方论及预防,以便提供有价值的临床思路和启迪.
作者:吴兆利;王庆其 刊期: 2012年第06期
目的:筛选土茯苓降血尿酸乙醇提取物的佳提取工艺.方法:采用正交试验设计,以土茯苓所含落新妇苷为指标,考察乙醇浓度、提取时间、提取次数和乙醇用量的4种因素对提取结果的影响.落新妇苷和血尿酸含量均采用HPLC法测定.结果:提取次数、提取时间和乙醇浓度对以落新妇苷为指标的提取率都有显著的影响.结论:土茯苓降血尿酸乙醇提取物的佳工艺是7倍药材量的90%乙醇提取2次,每次2.0h.该提取工艺合理、可行.
作者:王建平;傅旭春 刊期: 2012年第06期
目的:综述脑缺血损伤机制的研究进展.方法:查阅有关文献资料,并进行分析、归纳和总结.结果:脑缺血的损伤机制包括很多因素,如Ca2+超载、自由基生成增多、兴奋性氨基酸分泌、血脑屏障破坏、细胞凋亡等,研究发现各个因素之间都是相互联系,互为因果的.结论:脑缺血损伤机制的研究日益深入,为新药研发和临床治疗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作者:刘青青;郭虹;王少峡;李美娇;刘洋 刊期: 2012年第06期
目的:研究细柱五加叶挥发油的化学成分.方法:水蒸气蒸馏法提取挥发油,利用GC - MS计算机联用仪定性分析,按峰面积归一化法求出挥发油中化学成分的百分含量.结果:从细柱五加叶挥发油中共分离出51个峰,鉴定出47个化学成分,占挥发油总量的97.83%,主要有2-蒎烯(9.93%)、4-甲基-1-(1-甲基乙基)二环[3.1.0]己-2 - 烯(15.05%)、(-)-4-萜品醇(14.82%)、反式石竹烯(9.63%).结论:细柱五加叶的挥发油富含生物活性成分,有良好的利用价值.
作者:郑勇龙;朱冬青;林崇良;王贤亲;林观样 刊期: 2012年第06期
目的:研究柴胡疏肝散对肝郁证模型大鼠脑海马CA1、CA3、DG区ERK及其磷酸化免疫阳性神经元的影响.方法:将大鼠分为空白对照组、肝郁模型组、柴胡疏肝散组,运用模具束缚结合孤养的方法制备肝气郁结证候动物模型,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大鼠脑海马CA1、CA3、DG区ERK及其磷酸化免疫阳性神经元的细胞数.结果:柴胡疏肝散可增高ERK1/2、P - ERK在海马CA3、DG区的阳性细胞数.结论:柴胡疏肝散具有抗肝郁作用,其机制可能与通过上调肝郁大鼠海马CA3、DG区ERK1/2、P - ERK信号通路的活动而起到保护受损神经元,改善大脑功能,缓解肝郁症状的作用.
作者:杜雅薇;王玉来;尹岭;赵秀敏;秦绍林;赵永烈 刊期: 2012年第06期
慢性肾功能衰竭是危及人类健康的常见症、多发病,大量临床研究证实,中医药在减轻或消除症状,改善全身状况,延缓肾功能衰竭等方面有肯定的疗效目前中医中药在治疗慢性肾衰方面显示了相当的优势,收集近10年有关中医中药临床研究和实验报道,总结出目前中医药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的治疗方法有相通之处,主要为补脾肾、活血、通腑、泄浊、利水、化湿等法.
作者:姜威;于艳;赵刚 刊期: 2012年第06期
目的:观察不同剂量含碘中药(海藻、昆布)复方对实验性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炎(AIT)大鼠甲状腺自身抗体、甲状腺组织超微结构及病理形态学的影响,探讨其作用机制;筛选中药复方中含碘中药的佳剂量,方法:选用普通级SD雌性大鼠75只,取15只为正常组,其余60只进行造模,造模完成后分成4组:模型组、含碘中药低剂量组、中剂量组、高剂量组.实验结束称取各组大鼠体重,取大鼠双侧甲状腺,计算每1009大鼠体重的甲状腺mg数,作为甲状腺的重量指数(mg/100g);酶联免疫法检测各组大鼠甲状腺抗体水平;电镜下观察各组大鼠甲状腺滤泡上皮细胞超微结构变化;光镜下观察各组大鼠甲状腺组织病理形态学变化.结果:含碘中药各治疗组与模型组相比,大鼠甲状腺重量指数明显降低(P<0.01),甲状腺自身抗体水平均降低(P<0.01);治疗组组间比较,高、中剂量组优于低剂量组(P<0.05),高、中剂量组之间无明显差异(P>0.05);各治疗组甲状腺组织病理损伤较模型组减轻.结论:含碘中药复方具有缓解AIT大鼠甲状腺肿,降低甲状腺自身抗体水平,减轻甲状腺组织病理损伤的作用;含碘中药海藻、昆布的佳剂量为20~30g.
作者:张兰;邹晓宁;姜维娜;杨斌婕;樊程程 刊期: 2012年第06期
目的:观察简易穴位埋线法治疗习惯性便秘的近期与远期疗效、及其依从性和安全性.方法:将240例患者随机分为穴位埋线组(试验组)和穴位针刺组(对照组).选穴:中脘、下脘、气海、关元、天枢(双)、大横(双)、大巨(双),2个月为1个疗程.结果:(1)试验组痊愈30例,显效69例,有效16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95.84%.对照组痊愈6例,显效51例,有效36例,无效23例,总有效率80.10%.(2)患者治疗期间和疗程结束后3个月内均无晕针、感染、肠线过敏等不良反应.结论:简易穴位埋线法治疗习惯性便秘作用显著,近期及远期疗效均明显优于穴位针刺法(P<0.01).该法无严重不良反应,依从性好,安全可行.
作者:张舒雁;龚秀杭;季聪华;宣丽华;张理梅;周全容;孙辉;申慧芬;朱国连 刊期: 2012年第06期
目的:探讨丹瓜方对高脂饲料喂养的GK糖尿病-动脉粥样硬化复合模型大鼠血糖、食量和体重的影响.方法:40只成模GK大鼠,随机分为二甲双胍组、模型对照组、丹瓜方组、辛伐他汀组,自由进食高脂饲料,并予以相应的药物干预;另设10只同龄Wistar大鼠为正常对照组,喂食普通饲料;观察大鼠血糖、HbAlc、体重、食量的变化情况.结果:丹瓜方组血糖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无差异,且优于其他各模型组;丹瓜方组HbAlc与二甲双胍组比较无差别,且低于模型对照组(P<0.05);GK大鼠食量均明显减少,丹瓜方组食量低于空白对照组和模型对照组(P<0.01):GK大鼠体重均低于空白对照组,丹瓜方组体重增幅小(P<0.05).结论:丹瓜方在控制高脂饲料喂养的GK大鼠的血糖、体重和食量上具有明显优势.
作者:蓝元隆;黄苏萍;衡先培;潘旭东;李鹏辉;陈玲;杨柳清;林彤;程心玲;林青;陈斯歆 刊期: 2012年第06期
建立《伤寒论》方剂数据库,统计112首方剂的臣药药物类别、四气、五味、归经、毒性,总结臣药的组方规律,认为臣药的规律是偏于扶正.
作者:刘春慧;程振芳;董秋梅;王滨;赵清树;金星;任常胜 刊期: 2012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