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脑缺血损伤机制的研究进展

刘青青;郭虹;王少峡;李美娇;刘洋

关键词:脑缺血Ca2+, 自由基, 氨基酸, 血脑屏障, 细胞凋亡
摘要:目的:综述脑缺血损伤机制的研究进展.方法:查阅有关文献资料,并进行分析、归纳和总结.结果:脑缺血的损伤机制包括很多因素,如Ca2+超载、自由基生成增多、兴奋性氨基酸分泌、血脑屏障破坏、细胞凋亡等,研究发现各个因素之间都是相互联系,互为因果的.结论:脑缺血损伤机制的研究日益深入,为新药研发和临床治疗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中华中医药学刊杂志相关文献
  • 益气化瘀汤对早期糖尿病肾病细胞因子水平干预的研究

    目的:探讨益气化瘀汤对早期糖尿病肾病(DN)血细胞因子的影响.方法:将105例早期糖尿病肾病随机分为对照组(50例)与观察组(55例).对照组用洛汀新片:10mg/次,1次/日,口服;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益气化瘀汤每天1剂,8周为1疗程.治疗前后检测血白介素(IL -8)、IL - 18、肿瘤生长因子a(TNF -a)水平.并附50例健康对照组.结果:两组治疗前炎性细胞因子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明显高于健康组(P<0.01);观察组自身治疗前后细胞因子水平比较均明显下降(P<0.01);治疗后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IL -8、IL - 18、TNF -a与糖尿病肾病的发生发展相关,益气化瘀汤可能在抑制早期糖尿病肾病发展过程中起着积极的作用.

    作者:叶赏和;潘兴成;胡国华;石森林;葛卫红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深刺内大迎穴治疗中风后吞咽困难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深刺内大迎穴治疗中风后吞咽困难的疗效.方法:将60例中风后吞咽困难的患者随机分组,治疗组30例,对照组30例,在“醒脑开窍”针刺法的基础上,治疗组采用深刺内大迎穴,对照组采用金津、玉液点刺放血,4周后通过洼田饮水试验的评分来进行疗效评定.结果:对照组有效率66.67%,治疗组有效率86.67%.统计结果表明,治疗组与对照组疗效存在显著差异(P<0.05).结论:深刺内大迎治疗中风后吞咽困难的疗效肯定,明显优于传统针刺组,提高了中风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毕颖;邵晓梅;李丽萍;候群;宣丽华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中药不良反应纂要

    影响中药毒性的因素是很多的,又是很复杂的.近年来中药不良反应出现的频率日渐增高,人们对中药的毒性已有了较深刻的认识,加强中药的实验研究并指导临床合理使用中药,提高其疗效,减少其不良反应,是医药工作者一项长期、艰巨的任务.

    作者:杨锦生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浙江食材养生与食材文化漫谈

    目的:述说研究食材养生与食材文化的重要性.材料和方法:列举浙江的数味特色食材,通过中医性味归经功效理论和与食材相关的历史人物、著作、历史典故、诗歌等,来讲述食材养生文化.结果:浙江具有深厚的食材养生文化底蕴.结论:研究并构建食材性味归经功效理论体系,对于人民健康饮食以及继承和发展食养文化是有积极意义的.

    作者:柴可夫;代民涛;李秀月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止咳平喘合剂干预哮喘大鼠气道炎症及IL -12、IL -13水平的实验研究

    目的:观察止咳平喘合剂对哮喘大鼠气道炎症及血清白介素12(Intedeukin - 12,IL- 12)、白介素13( Interleukin - 13,IL - 13)水平的影响,探讨其抑制哮喘气道炎症的作用机制.方法:用改良的卵白蛋白多点注射致敏与雾化吸入激发法建立大鼠哮喘模型.将4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4组,每组10只,分别为空白对照组、哮喘模型组、强的松对照组和中药治疗组(止咳平喘合剂组).实验第15天起,空白对照组、哮喘模型组分别给予生理盐水10mL?kg-1,强的松对照组给予强的松混悬液10mg?kg -1,中药治疗组给予止咳平喘合剂15g?kg-1,每天1次给药,连续5天.末次雾化激发后24h处死各组大鼠留取标本.镜下观察各组哮喘大鼠肺组织病理形态变化及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中白细胞、嗜酸粒细胞(EOS)数量;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测定大鼠血清中IL - 12、IL - 13含量.结果:与哮喘模型组相比,中药治疗组大鼠BALF中白细胞总数和EOS数量均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哮喘模型组相比,中药治疗组大鼠肺组织气道黏膜及黏膜下层的炎性细胞浸润明显减轻;中药治疗组大鼠血清中细胞因子IL - 12浓度明显高于哮喘模型组(P<0.01),而IL - 13浓度明显低于哮喘模型组(P<0.01).结论:止咳平喘合剂可通过提高细胞因子1L - 12水平、降低IL- 13的水平,来调节细胞因子失衡,从而减轻哮喘大鼠的气道炎症.

    作者:王真;周忠辉;俞亚丽;洪波;殷莉波;王媛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基于Apriori算法的劳氏伤科用药规律研究

    目的:探讨劳氏伤科治疗骨伤疾病的中药用药特色和配伍规律.方法:以2010年度劳氏伤科第十一代传人劳建民先生骨伤门诊病例诊疗处方为资料,使用数据挖掘软件进行频率分析、关联规则分析.结果:收集符合要求的处方687张,使用频率大于10%的药物共42种,分别属于理血药、祛风湿药、清热凉血药、补益药、理气药;关联规则分析得出劳氏伤科用于骨伤早、中、后期治疗的2味至7味中药组成的配伍规律.结论:劳建民先生传承的劳氏伤科,在骨伤疾病的中药药物治疔中,具有显著的本地特色和明确的用药规律,符合骨伤疾病内治法的分期辨证施药原则.

    作者:吕德春;谢先霞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名医类案》中八味丸运用之考辨

    《名医类案》为我国第一部内容系统而完备的医案类专著,既是明以前著名医家临床经验的总结,也是中医理论与临床实践密切结合的典范,具有较高的文献价值和临床价值.通过对类案中应用八味丸医案的系统研究,总结出明以前医家应用八味丸之普遍规律,启示人们运用数据挖掘技术提炼医案信息,将是中医文献研究的重要方向.

    作者:戴俭宇;郑洪新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和肾络颗粒对5/6肾大部切除大鼠肾脏增殖细胞核抗原表达的影响

    目的:观察和肾络颗粒治疗5/6肾大部切除慢性肾衰竭模型大鼠肾组织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表达的影响,探讨其对肾纤维化的保护作用.方法:采用5/6肾切除模型大鼠,设立正常对照组、模型组、西药福辛普利组、和肾络低剂量组、中剂量组及高剂量组.检测血尿素氮(BUN)、血肌酐(SCr),取残肾组织行HE染色,光镜观察肾组织病理变化,免疫组化检测PCNA的变化.结果:中药组与福辛普利组BUN、SCr明显低于模型组;PCNA在术后表达较正常对照组升高,用药组表达明显低于模型组.结论:和肾络抑制PCNA在肾组织内的过度表达,延缓肾脏纤维化的进程.

    作者:于俊生;修暖暖;孙云松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紫杉醇雾化吸入治疗肺部肿瘤的研究进展

    肺部是原发性肺癌发生的部位,也是其他部位肿瘤常转移的地方.化学疗法广泛应用于肺部肿瘤的治疗,而紫杉醇雾化吸入治疗肺部肿瘤近来受到越来越广泛的关注.紫杉醇雾化吸入疗法具有全身不良反应小,药物局部浓度高的特点.目前紫杉醇雾化吸入的基础研究进行较多,临床研究相对较少,还有待进一步探讨.本文就紫杉醇雾化吸入治疗肺部肿瘤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作者:陈明;施淼;孔繁智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柴胡疏肝散对肝郁证模型大鼠脑海马ERK及其磷酸化的影响

    目的:研究柴胡疏肝散对肝郁证模型大鼠脑海马CA1、CA3、DG区ERK及其磷酸化免疫阳性神经元的影响.方法:将大鼠分为空白对照组、肝郁模型组、柴胡疏肝散组,运用模具束缚结合孤养的方法制备肝气郁结证候动物模型,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大鼠脑海马CA1、CA3、DG区ERK及其磷酸化免疫阳性神经元的细胞数.结果:柴胡疏肝散可增高ERK1/2、P - ERK在海马CA3、DG区的阳性细胞数.结论:柴胡疏肝散具有抗肝郁作用,其机制可能与通过上调肝郁大鼠海马CA3、DG区ERK1/2、P - ERK信号通路的活动而起到保护受损神经元,改善大脑功能,缓解肝郁症状的作用.

    作者:杜雅薇;王玉来;尹岭;赵秀敏;秦绍林;赵永烈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黄连解毒汤拮抗脑梗塞急性期大鼠胃黏膜损害的电镜观察

    目的:研究黄连解毒汤(Huanglian Jiedu Decoction,HJD)拮抗脑梗塞急性期大鼠胃黏膜损害的超微结构改变.方法:采用线栓法制备大脑中动脉闭塞局灶性脑缺血大鼠模型,将所有大鼠分为6组:正常对照组、假手术组、脑梗塞组、西咪替丁组、HJD高剂量(10.78g/kg)组、HJD低剂量(5.39g/kg)组,观察大鼠行为学改变,每日1次连续灌胃4天后处死大鼠,分离胃组织进行电镜观察.结果:与正常对照组及假手术组相比,脑梗塞大鼠的胃黏膜结构出现明显的组织破坏,HJD与西米替丁均能减轻上述组织破坏,且HJD的疗效优于西米替丁(P<0.05或P<0.01).结论:HJD能够部分拮抗急性脑梗塞导致的胃黏膜损害.

    作者:杨秀丽;吴天慧;唐晓晓;王尚书;唐明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泄浊益肾方对高尿酸血症肾损害大鼠肾脏的保护作用

    目的:观察泄浊益肾方对高尿酸血症肾损害大鼠肾脏的保护作用及作用机制.方法:利用腺嘌呤加乙胺丁醇复制高尿酸血症肾损害大鼠模型,实验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中药高剂量组、中药中剂量组、中药低剂量组及西药(别嘌呤醇)对照组(n=10),检测血清尿酸、肌酐、尿素氮及观察肾组织病理变化.结果:中药各剂量组大鼠血尿酸明显下降,与模型对照组枢比差异显著(P<0.01),尤中药中剂量组;中药各剂量组血肌酐、尿素氮均较模型对照组降低(P<0.01或P<0.05),尤中药高、中剂量组更为显著;中药各剂量组病理改变较轻,接近正常对照组.结论:泄浊益肾方能够降低高尿酸血症肾损害大鼠的血尿酸、肌酐、尿素氮,改善肾功能,对肾脏病理有修复保护作用,可防治高尿酸血症肾损害.

    作者:王陈芳;黄平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针刀松解法对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局部压痛影响的临床研究

    目的:评价针刀松解法对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局部压痛的影响.方法:180例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患者随机分入针刀组和电针组,每组90例,分别给予针刀松解法和电针疗法干预,共3周.采用11点数字评分法测量两组治疗前、治疗后及治疗后6月随访时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局部压痛的变化.结果:两组治疗后及随访时压痛评分均显著低于与治疗前(P<0.01),治疗后和随访时与治疗前压痛评分的差值比较,针刀组小于电针组,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针刀松解法对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患者局部压痛有很好的改善和治疗作用,且远期效果稳定,与传统电针治疗相比,针刀松解法的效果更佳,是一种值得临床推广的治疗方法.

    作者:郭长青;乔晋琳;董福慧;李石良;蒋昭霞;刘乃刚;陈占禄;朱汉章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Th17细胞的临床研究

    Th17细胞是有别于传统TM1、Th2细胞分化途径的Th细胞亚群,是近期发现的以产生IL - 17主要特征的一种CD+4T细胞亚型.为了进一步认识Th17细胞的效应机制,国内外近年来对Th17细胞的分化及调节进行了深入的研究.目前研究发现,在自身免疫性疾病、慢性炎症以及胞外细菌感染的防御等免疫应答中均起到重要的作用.Th17细胞亚群的发现不仅对研究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发病的机理有着重要的作用,而且对阐明CD+4T细胞的免疫调节机制提供了新思路.

    作者:陈晋广;刘翔;朱明芳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中药复方益糖康对糖尿病大鼠NaV1.8蛋白及mRNA表达的影响

    目的:探讨中药复方益糖康对链脲佐菌素(STZ)致糖尿病模型大鼠背根神经节(DRG)中NaV1.8蛋白及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将健康雄性Wistar大鼠40只,体重200 - 250g,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组和益糖康组,其中,模型组和益糖康组采用STZ 55 mg/kg腹腔注射复制糖尿病大鼠模型,然后分别给予安慰剂和益糖康5mL?次-1?天-1灌胃,6周后,采集大鼠背根神经节(DRG)标本,用免疫组化和RT -PCR方法分别检测其NaV1.8蛋白和mRNA表达水平.结果:模型组和益糖康组大鼠DRG中NaV1.8蛋白表达灰度值分别为102.19±10.62,134.04±6.56,mRNA表达积分吸光度比值分别为0.219±0.031,0.137±0.014.模型组大鼠DRG中NaV1.8蛋白和mRNA表达水平均显著上调,益糖康组较模型组NaV1.8蛋白和mRNA表达水平均显著降低.结论:中药复方益糖康可能对NaV1.8通道有阻断作用,是其改善糖尿病痛性神经病症状的机制之一.

    作者:刘鹏;马贤德;石岩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桑枝提取物对MCAO大鼠脑梗死保护作用的研究

    目的:讨论单独使用桑枝提取物对大鼠脑梗死的保护作用.方法:32只大鼠随机均分为4组,分别为假手术组、模型组、桑枝提取物组,阳性药物尼莫地平对照组.采用大脑中动脉线栓法制作大鼠大脑中动脉阻断模型,连续两周灌胃给予桑枝提取物8g生药/kg,观察桑枝提取物脑梗死面积、行为学指标、血清SOD及MDA含量等指标变化的影响.结果:与模型对照组相比,桑枝提取物组大鼠的梗死面积及行为学指标没有明显的改变,血清SOD活性明显升高,MDA水平无明显变化.结论:本次实验中桑枝提取物对线栓法造成的大鼠脑缺血所引起的缺血再灌注损伤的改善作用不具有统计学意义,但SOD指标表现出一定的保护作用趋势,其抗脑缺血损伤的作用有待进一步确认.

    作者:周晓辉;韩蕾;曹倩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不同含碘剂量中药复方对AIT大鼠甲状腺组织超微结构及病理形态学影响的研究

    目的:观察不同剂量含碘中药(海藻、昆布)复方对实验性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炎(AIT)大鼠甲状腺自身抗体、甲状腺组织超微结构及病理形态学的影响,探讨其作用机制;筛选中药复方中含碘中药的佳剂量,方法:选用普通级SD雌性大鼠75只,取15只为正常组,其余60只进行造模,造模完成后分成4组:模型组、含碘中药低剂量组、中剂量组、高剂量组.实验结束称取各组大鼠体重,取大鼠双侧甲状腺,计算每1009大鼠体重的甲状腺mg数,作为甲状腺的重量指数(mg/100g);酶联免疫法检测各组大鼠甲状腺抗体水平;电镜下观察各组大鼠甲状腺滤泡上皮细胞超微结构变化;光镜下观察各组大鼠甲状腺组织病理形态学变化.结果:含碘中药各治疗组与模型组相比,大鼠甲状腺重量指数明显降低(P<0.01),甲状腺自身抗体水平均降低(P<0.01);治疗组组间比较,高、中剂量组优于低剂量组(P<0.05),高、中剂量组之间无明显差异(P>0.05);各治疗组甲状腺组织病理损伤较模型组减轻.结论:含碘中药复方具有缓解AIT大鼠甲状腺肿,降低甲状腺自身抗体水平,减轻甲状腺组织病理损伤的作用;含碘中药海藻、昆布的佳剂量为20~30g.

    作者:张兰;邹晓宁;姜维娜;杨斌婕;樊程程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硫酸镁与参附注射液在老年手术患者硬膜外麻醉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硫酸镁与参附注射液在老年手术患者硬膜外麻醉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择期行硬膜外麻醉手术老年患者60例,采用随机双盲对照试验设计,按照1∶1比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观察组静滴参附注射液0.5mL/kg,25%硫酸镁0.2mL/kg,对照组静滴等量的生理盐水.比较两组术中血流动力学变化,术后镇痛、镇静评分及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术中各时点的HR、MAP和SpO2无明显变化(P>0.05),而对照组T1、T2时HR、MAP和SpO2较T0显著降低(P<0.05),且T1时显著低于观察组(P<0.05);观察组术后1、6、12和24hVAS评分和Ramsay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肠鸣音恢复时间、首次肛门排气时间均显著早于对照组,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 30.0% (9/30)]显著高于观察组[6.7%(2/30)](P<0.05).结论:硫酸镁与参附注射液用于老年手术患者硬膜外麻醉利于稳定血流动力学,减少术后疼痛和不良反应,促进胃肠道恢复,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蔡淑女;郑冬明;方军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紫龙金对鼻咽癌增敏作用临床研究

    目的:紫龙金对鼻咽癌射增敏作用临床研究,以及增敏机制的探讨.方法:临床研究随机将鼻咽癌分为两组,放射增敏组在放疗的同期给予口服紫龙金.治疗前及放疗20GY/10f时分别予鼻咽部病理活检,行P16和cyclinD1免疫组化.结果:研究表明紫龙金癌在鼻咽癌放疗增敏效果显著,增敏组放疗结束时CR率远远高于对照组,但两组的2年生存率、2年无复发生存率、2年无远处转移生存率无统计学上显著差异.与对照组相比,增敏组P16有上调趋势、cyclinD1有下调趋势,但无统计学差异.结论:近期疗效表明紫龙金对鼻咽癌有放射增敏作用,需进一步随访对远期生存率进行疗效评价.增敏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P16上调和cyclinD1下调.

    作者:唐秋;郭勇;胡巧英;陈建祥;吴梅娟;朴永峰;花永虹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大黄素对肝星状细胞增殖及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的影响

    目的:观察大黄素对HSC - T6细胞增殖及细胞外信号激酶(ERK1)表达的影响.方法:将培养细胞分成正常组和大黄素不同浓度干预组(大黄素终浓度分别为20μmol/L、40μmol/L、60μmol/L),采用MTT法观察大黄素对HSC - T6增殖的影响;采用流式细胞仪观察各组细胞周期的变化;采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 -PCR)半定量法观察ERK1mRNA的表达;采用免疫细胞化学SABC法,观察HSC - T6 ERK1表达的变化.结果:不同浓度大黄素对HSC - T6的增殖均有抑制作用(与正常组比较P<0.05,P<0.01),且呈一定的量效关系.大黄素作用HSC - T6细胞后,G0/G1期增加,S期减少;当浓度为40~60μ mol/L时,G2/M期减少(与正常组比较均P<0.05).正常组HSC - T6有ERK1mRNA表达,而大黄素使ERK1mRNA的表达显著降低,(与正常组比较P<0.05,P<0.01).正常组HSC-T6 ERK1阳性均强表达,大黄素使ERK1阳性表达细胞数量减少,阳性减弱.结论:大黄素对HSC - T6细胞增殖有抑制作用,其作用与阻滞细胞于G0/G1期、抑制其ERK1表达有关.

    作者:喻剑华;黄兆胜;赵珍东 刊期: 2012年第06期

中华中医药学刊杂志

中华中医药学刊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主办:中华中医药学会 ,辽宁中医药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