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中西药物对肺腺癌放射增敏基因表达谱初步研究

黄金昶;姚树坤;王芳;贾立群;程志强;蔡光蓉;王修平

关键词:肺腺癌, 基因表达谱, 放射增敏基因
摘要:目的:利用基因芯片技术研究扶正增效方、甲硝唑对肺腺癌放射增敏基因表达谱,筛选出中西药物对放射增敏的差异表达基因及其共同表达基因.方法:提取中西药物加放射组癌组织及单纯放射组癌组织RNA,分别用Cy5-dCTP或Cy3-dCTP标记,再与38500点人基因芯片杂交,筛选中西药物加放射组与单纯放射组差异表达基因.结果:中药加放射组与单纯放射组差异表述基因857条,上调349条,下调508条,其中39条GeneBank中登录,差异显著基因中15条表达上调,21条表达下调,分别为凋亡、转录调节、信号转导、细胞周期、DNA损伤与修复、免疫等相关基因;差异极显著基因1条,为THRA.西药加放射组与单纯放射组差异表达基因47条,已知显著差异基因3条,分别为DNA损伤与修复、转录调节、信号转导等相关基因.只有RARA基因在中西药放射组出现差异表达.结论:中西药物放射增敏存在不同的基因表达谱,说明中西药物放射增敏基因机制不尽相同,筛选出的特异表达基因和共同表达基因为进一步研究放射增敏药物开发和建立放射增敏动物模型具有重要意义.
中华中医药学刊杂志相关文献
  • 开窍通腑汤对MCAO大鼠脑组织MMP-2mRNA表达的影响

    通过MMP-2mRNA表达探讨开窍通腑汤的神经保护及神经功能重塑作用,采用栓线法复制大鼠大脑中动脉缺血3h再灌注模型,采用RT-PCR方法检测MCAO后不同时间点各组MMP-2mRNA在局灶性脑缺血中的表达.结果:开窍通腑汤可通过降低MMP-2的含量,减轻缺血时基底膜的降解,从而维护BBB的完整性.从而达到防治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目的.

    作者:刘树权;关欣;李檀;孟宪生;金岩;池明宇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中医药的地位——知识的视角

    中医药在知识的体系和历程中具有独特的地位.中医药既是知识的源泉,有待编码;又是知识的未来,引导超越.正确把握中医药的发展,紧密结合科学技术的新成果,中医药由远古走向未来,从中国走向世界.

    作者:吕乃基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五行理论在肿瘤防治中的运用

    探讨五行理论在肿瘤防治中的运用价值.对肿瘤的发生、发展、凋亡过程中的调节因素按照五行理论进行了分析.认为引入五行理论,有助于用传统理论解释现代对肿瘤的一些研究进展,有助于促进中医学的发展.

    作者:田生望;贺单;王辉武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基于症状变化的中医疗效评价方法探讨

    目的:探讨基于症状变化的中医疗效评价方法.方法:以证候所包含的主要症状进行组内分组,以症状的合计作为证候,运用等级分组资料的H检验(Kruskal and wallis法).结果:创造性地运用了现有的统计方法,为中医临床疗效的评价探索出一条新路.结论:强调症状变化程度应作为等级资料,划分为加重、无明显变化、减轻、消失,4个等级,并给出了界定标准.提出了干预措施是否针对主要症状的问题,用以区分和检验干预措施是主要治疗还是辅助治疗,使基于症状变化的中医证候(和疾病)的疗效评价趋于客观化.

    作者:王志国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纳甲法针刺对AA大鼠血清皮质醇含量的影响

    目的:探讨纳甲法针刺对类风湿性关节炎大鼠的治疗作用和机理.方法:以完全弗氏佐剂关节局部注射造成大鼠类风湿关节炎模型(从),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纳甲法针刺组,分别处理后测定各组血清皮质醇、大鼠关节肿以及病理改变.经统计学处理,比较组间差异.结果:模型组大鼠血清皮质醇含量较正常组显著降低(P<0.05),治疗后纳甲法针刺组血清皮质醇升高,同模型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而与正常组对比无差异(P>O.05).治疗后纳甲法针刺组大鼠关节肿胀度和病理改变亦较模型组显著降低(P<0.05).结论:纳甲法针刺对其关节肿胀情况和病理方面有明显改善且可能与调节血清皮质醇含量有关,其针刺的作用机理可能与生物节律等时间因素有关.

    作者:孙云廷;王淑玲;李琳;姜学连;魏铭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降逆和胃方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伴有胃食管反流病的研究

    目的:探讨降逆和胃方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伴有胃食管反流病患者的治疗作用.方法: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伴有胃食管反流患者69例随机分成两组.中药治疗组以降逆和胃方治疗,奥美拉唑为西药对照组.观察治疗前后的24h食管pH监测情况、胃食管反流的症状积分以及肺功能指标.结果:降逆和胃方治疗后患者长时间反流次数、pH<4的反流时间以及pH<4的反流总百分时间均明显下降(P<0.05);胃食管反流症状积分明显下降(P<0.05);肺通气功能指标明显改善(P<0.01).结论:降逆和胃方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伴有胃食管反流病有着明显的疗效.

    作者:叶蔚;王小奇;刘庆生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黄疸病源流考

    从病名、病因病机、证治三方面对黄疸病的源流进行考证.总结了历代医家对黄疸病因病机的认识.同时对黄疽病的辨证施治进行深入剖析,以冀有裨益于临床.

    作者:姜德友;韩洁茹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脉诊在辨证施护意识障碍者中的指导作用

    通过记述临床病案凭脉指导辨证施护,指出积食、脱水、肺部积痰和大便秘结的脉象特征和相对应的护理措施,体现脉诊在指导辨证施护的重要作用,提示在中医护理队伍中开展临床脉象理论和实践的教育,对创建具有中医特色的护理理论和护理队伍大有裨益.

    作者:齐向华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从《伤寒论》太阳病篇谈咽干症的治法

    <伤寒论>除了在少阴病篇有甘草汤、桔梗汤等专门治疗咽部疾病的专方之外,其他各篇均未单独对咽部疾病进行论述,通过对太阳病篇中涉及到咽部干燥症的条文的详细解读,来揭示其隐藏的关于咽干症的一系列治则和治法.

    作者:郭强中;李云英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运用脑功能成像开展针刺得气客观化研究的思路

    得气,是针刺过程的一个独特现象.长期以来,针刺得气的描述多为一种主观化的感觉描述.关于得气实质的研究相对集中在其产生的物质基础方面.针刺得气可以定义为针刺干预人体经络后经过脑的整合时在脑部区域的针刺反应.进一步指出应结合脑功能成像技术和模式识别智能图像处理技术,开展针刺得气客观化研究.

    作者:黄泳;夏冒李;陈俊琦;杨君军;唐纯志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硬化带导致股骨头坏死修复过程中断与资源竞争假说

    股骨头坏死发生后,修复带前沿处于低氧和低营养的病理环境,各种细胞的生物活性发生变化.基于对股骨头坏死硬化带病理的研究和时文献的总结,提出资源竞争假说.指出修复带前沿成纤维细胞和成骨细胞之间可能存在资源竞争,竞争结果使成纤维细胞处于竞争优势,而成骨细胞难以生存,这是硬化带长期存在和导致修复过程中断的主要原因.此假说为股骨头坏死修复过程中断的原因提供一种研究思路.

    作者:崔永锋;肖鲁伟;童培健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葛根素治疗下肢外伤性肿胀的临床疗效研究

    目的:评价葛根素治疗下肢外伤性肿胀的临床疗效.方法:在合适患者中选择73例作为治疗组,70例作为空白组,治疗组使用注射用葛根素400mg加入0.9%氯化钠注射液250mL中静滴,2h滴完,日1次,10天为1个疗程;空白组除不加注射用葛根素外其余与治疗组完全一致.结果:治疗组和空白组下肢外伤性肿胀前后症状评分变化有明显差异(P<0.01);治疗组肿胀前后评分差值变化和空白组相比有明显差异(P<0.01);在临床疗效中,治疗组总有效率达95.89%,空白组总有效率为68.57%.总的来说,各项指标治疗组均优于空白组.结论:葛根素注射液应用于下肢外伤性肿胀的治疗具有良好的意义.

    作者:陈劲柏;郦尧旺;周忠东;谢浩洋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山东丹参脂溶性组分HPLC指纹图谱及有效成分含量测定

    目的:研究丹参脂溶性组分的HPLC指纹图谱,建立同时测定丹参中丹参酮II A、隐丹参酮、丹参酮I的HPLC分析方法.方法:采用HPIE法,以乙腈一水溶液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结果:线性范围内3个组分的标准曲线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平均加样回收率均在98%~103%.所有化合物的精密度和重复性的RSD均<3%,并建立了山东丹参脂溶性组分的HPLC标准指纹图谱.结论:该分析方法稳定可靠、重复性好,可同时分析丹参中的3个不同化合物,可为山东产丹参脂溶性组分指纹图谱及其质量控制的研究提供参考.

    作者:王立萍;周凤琴;郭庆梅;冉蓉;刘蜜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山东产虎掌南星与市售天南星水分灰分的含量测定

    目的:探讨山东GAP基地产虎掌南星药材中水分和灰分的含量限度.方法:采用<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00年版附录水分测定法(烘干法)和灰分测定法.结果:山东产虎掌南星与市售天南星中水分含量稍有差异;各样品间总灰分的含量差异较大,其中菏泽栽培品和曲阜野生品含量较高;酸不溶灰分含量甚微.结论:初步提出了山东产虎掌南星中水分和总灰分的含量限度.

    作者:孙稚颖;周凤琴;石秀娟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谭敬书升麻解毒汤治疗儿童慢性鼻窦炎的经验

    目的:总结临床运用谭敬书升麻解毒汤治疗儿童慢性鼻窦炎的经验.方法:通过对儿童慢性鼻窦炎临床特点的总结,分析其诊断经验及升麻解毒汤治病的体会.结果及结论:全面分析儿童症状结合鼻窦影像学检查可避免误诊,升麻解毒汤是治疗儿童慢性鼻窦炎的效验方.

    作者:周小军;李凡成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清脂安脉饮拆方对高脂血症大鼠血脂及脂蛋白调节作用的研究

    目的:观察清脂安脉饮及其拆方对实验性高脂血症大鼠血脂及脂蛋白的调节作用,比较它们作用强度和作用环节的差异.方法:高脂饲料制备大鼠高脂血症模型,灌胃给药,观察全方及拆方中祛痰药和化瘀药对高脂血症模型大鼠血脂及脂蛋白的影响.结果:清脂安脉饮全方及拆方化瘀药组和祛痰药组均可以明显降低高脂模型大鼠血清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P<0.01),升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P<0.01);化瘀组在改善血脂方面优于祛痰组(P<0.05或P<0.01).结论:清脂安脉饮全方及拆方祛痰药和化瘀药均可以改善血脂紊乱状态,但其对高脂血症模型的作用环节和作用强度不同,二者配伍后的疗效有一定增加.

    作者:龚一萍;范丽丽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草木犀正丁醇提取物对NF-κB和血红素氧合酶1表达的影响

    目的:探讨草木犀的正丁醇提取物在炎症中的作用.方法:通过LPS干预RAW264.7细胞系建立炎症细胞模型,免疫细胞化学法检验NF-κB的表达及分布变化,实时荧光定量RT-PCR法检测血红素氧合酶1(HO-1)的基因表达,Western blot法测定HO-1的蛋白表达量.结果:免疫细胞化学法结果显示药物干预时胞质被染为棕色,NF-κB多分布在胞质未被激活;仅有LPS干预时,胞核被染为棕色,NF-κB集中分布在细胞核表达增强.药物提取物干预后HO-1的mRNA表达水平明显升高,且呈剂量依赖型关系;Westem blot结果显示药物干预后HO-1的蛋白表达水平也明显升高.结论:草木犀的正丁醇提取物通过抑制NF-κB的激活,同时促进HO-1的释放而发挥一定的抗炎作用.

    作者:庞然;张淑玲;赵雷;刘双林;董继华;陶君彦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孙思邈之伤寒学术思想研究

    孙思邈作为伤寒八大家之一,其对伤寒学说的学术成就主要体现在6个方面:①为伤寒学说能够流传于世作出巨大贡献;②首创方证同条,比类相附的研究方法;③发展了三阴三阳的六经辨证方法;④奠定三方为纲的基础;⑤发展了儿科伤寒和妇科伤寒;⑥遵仲师制方之法,在实践中发展经方.

    作者:巫大平;蔡彦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赤芍对家兔颈动脉损伤后血管NADPH氧化酶亚单位p22phox表达影响

    目的:观察赤芍对血管内膜损伤后还原型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磷酸(NADPH)(NADPH Oxidase)亚单位p22phox 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Clowes方法建立兔颈总动脉球囊损伤模型,并给予赤芍提取物.图像分析系统测定新生内膜面积,原位杂交及RT-PCR检测NADPH Oxidase P22Phox mRNA表达.结果:赤芍可显著减低NADPH Oxidase P22Phox mRNA表达,并减轻内膜增殖程度.结论:赤芍抑制高脂喂养兔颈动脉球囊损伤后NADPH Oxidase P22Phox mRNA表达及内膜增殖程度可能与赤芍的抗氧化活性有关.

    作者:朱慧民;吕萍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针刀松解法对膝骨性关节炎应力刺激及临床症状的影响

    目的:从良性应力刺激角度并结合临床症状,探讨针刀松解法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的机制及方法.方法:膝骨性关节炎患者41例,随机分为针刀组和电针组,其中针刀组24例,电针组17例.用步态分析仪观察治疗前后的应力刺激(时间积分),并同时记录相应的膝关节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日本骨科协会(JOA)膝关节评分的变化.结果:治疗后,针刀组改善患肢疼痛VAS评分也非常显著地低于电针组(P<0.01).随着疼痛的减少,针刀组较电针组能非常显著的增加患肢的应力刺激,同时降低健侧过大的应力刺激(P<0.01);同时,针刀组JOA总分治疗后显著高于电针组,具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针刀松解法可以通过松解局部挛缩、粘连的病变软组织缓解疼痛,达到增加患肢良性应力刺激的作用,进而恢复膝关节内部的力平衡,促进关节软骨的自我修复,终改善临床症状.

    作者:曾贵刚;张秀芬;权伍成;覃蔚岚;符永鋆;刘清国 刊期: 2009年第01期

中华中医药学刊杂志

中华中医药学刊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主办:中华中医药学会 ,辽宁中医药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