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中医硬化注射法治疗直肠前突的影像学分析

陶弘武;柳越冬

关键词:硬化注射, 直肠前突, 排便造影
摘要:目的:探讨中医硬化注射法治疗直肠前突的有效性.方法:对49例经排便造影检查诊断为直肠前突且需手术治疗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行硬化注射法治疗,对照组行经肛直肠粘膜闭式修补术,术后3个月再次进行排便造影检查并观察治疗前后前突的改善情况.结果:患者疗效自身对照统计学差异显著(P<0.01).观察组与对照组疗效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中医硬化注射法是一种简便有效的治疗直肠前突的方法,可达到与手术治疗相同的效果.
中华中医药学刊杂志相关文献
  • 山核桃提取物体外抗肿瘤作用研究

    目的:探讨山核桃的抗肿瘤作用.方法:采用极性溶剂法从山核桃叶子中分离提取出石油醚、氯仿、乙酸乙酯、正丁醇和水提取物5种提取物,采用MTT法观察其对肿瘤细胞SGC-7901增殖的抑制作用,并采用光学显微镜和电镜方法观察乙酸乙酯提取物对SGC-7901细胞凋亡的诱导作用.结果:山核桃乙酸乙酯提取物抗肿瘤作用强,并且能够诱导肿瘤细胞凋亡.结论:山核桃叶子中有抗肿瘤物质,值得进一步深入研究.

    作者:胡旭姣;赵肖君;周奋;余美荣;陈银银;李瑞枝;贾永慧;丁志山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经方为主治疗湿疹100例观察

    西医将湿疹分为急性、亚急性和慢性3期,用中医理论辨证施治,各示主方,配合抗组织胺类药物开瑞坦及扑尔敏或赛庚啶,再外用洗、敷、擦等药物,加强中药疗效,缩短病程.

    作者:洪淑珍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灰树花多糖的免疫作用实验研究

    目的:研究灰树花多糖在免疫方面的药理作用.方法:小鼠50只,分为空白对照组,阳性对照组和灰树花高、中、低3个剂量组,各组动物给药后,观察其对小鼠吞噬细胞的吞噬功能、对鸡红细胞致敏小鼠血清溶血素水平的影响,以及对小鼠免疫器官重量的影响.结果:灰树花多糖在180 mg/kg和120 mg/kg剂量下,可明显增强小鼠吞噬细胞的吞噬功能,增强小鼠的体液免疫能力,并能提高小鼠免疫器官的重量.结论:灰树花多糖具有提高机体免疫力作用.

    作者:李海花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紧紧把握中医学术思想积极探索现代针灸医疗器械开发与创新研制

    为了阐明、强调积极开发与创新研制现代针灸医疗器械,并始终把握中医学术思想不动摇,回顾了针灸医疗工具的历史演变和现代针灸医疗器械形成与发展的大致情况,提出随着社会历史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高新技术不断渗透到医学领域,进一步加强针灸医疗器械的创新发展和研制开发是迫在眉睫的任务,而且在大力推进现代针灸医疗器械开发研制与创新发展中,要始终坚持中医学术特色,紧紧把握中医学术思想.

    作者:雒成林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中医药诊治变应性鼻炎临床研究进展

    从变应原和变态反应学指标与变应性鼻炎的中医辨证分型及变应性鼻炎中医方药实验研究与作用机制两个方面,对近年来有关文献进行了归纳综述.

    作者:许正杰;孙科峰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番石榴叶对大鼠实验性结肠炎的保护作用

    目的:研究番石榴叶对大鼠结肠炎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建立大鼠结肠炎模型,灌肠用药2周后,评价大鼠结肠黏膜损伤指数(CMDI),检测结肠髓过氧化物酶(MPO)、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及丙二醛(MDA)的含量.结果:不同剂量番石榴叶(200、500、800 mg/kg.bw)灌胃用药后均能不同程度降低模型大鼠结肠黏膜损伤指数和MPO活性、减少MDA含量,提高SOD、GSH-PX活性,且与用药剂量呈一定量效关系.结论:番石榴叶通过抗脂质过氧化,对大鼠结肠炎结肠损伤进行修复,减轻结肠损伤,抑制结肠炎大鼠炎症反应.

    作者:廖泽云;姜锦林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刘伟胜教授治疗肺癌的临证经验

    目的:总结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刘伟胜教授治疗肺癌的临证经验.方法:运用重视病机、标本兼治、洞察传变、分型论治、中西合璧、减毒增效等方法对肺癌进行治疗.结果:不仅能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带瘤生存,还能提高机体免疫功能,预防肺癌术后复发与转移,同时具有减轻放化疗毒副反应,增加临床疗效,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延长生存期等方面具有独特疗效,值得临床推广和进一步深入研究.

    作者:李柳宁;陈海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中医药疗效评价方法研究现状与思考

    中医药学的生命力在于临床疗效,疗效评价方法是检验临床疗效的重要尺度.对中医药疗效评价方法的研究现状作了回顾和分析,提出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展望了中医药疗效评价的发展趋势.

    作者:任现志;汪受传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雷公藤多苷对单侧输尿管结扎小鼠肾小管间质细胞表型转化的影响

    目的:通过观察雷公藤多苷对UUO小鼠肾小管间质细胞表型转化的影响,探讨抗风湿中药在防治肾间质纤维化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小鼠单侧输尿管结扎(UUO)模型,用雷公藤多苷进行干预,用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蒙诺作为对照.肾组织中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ooth muscle actin,α-SMA)、波形蛋白(Vimentin)蛋白表达采用免疫组化或Western-blotting方法检测;基因表达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方法.结果:UUO模型组小鼠肾间质纤维化程度以及α-SMA、Vimentin蛋白表达和基因表达水平均较假手术组显著增高,而雷公藤和蒙诺治疗均可显著降低肾间质细胞表型转化.结论:抗风湿药雷公藤多苷可显著降低肌成纤维细胞的积聚,可能是防治肾间质纤维化的分子机制之一.

    作者:杨汝春;王永钧;周大为;林京莲;王军;朱晓玲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慢性肝炎的病因学说及其辨证论治新概况

    通过对大量当代名中医认识和治疗慢性肝炎的临床经验的整理,概括出新的慢性肝炎的病因、病机及其辨证论治的情况,并且阐述了如何结合现代医学的检验手段来指导本病的辨证和治疗.

    作者:王洪坤;韩景献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中医药对支气管哮喘白介素影响的研究进展

    现代医学证实白细胞介素与支气管哮喘密切相关.白细胞介素参与了支气管哮喘的发生、发展过程,它被作为研究支气管哮喘的重心和治疗的靶点被重视,是现今支气管哮喘研究的热点之一.近年来我国中医药工作者以白细胞介素为切入点研究了中医药作用于支气管哮喘时白细胞介素的变化,取得了很多成果.文章从单味药的研究、古方的研究、外治法的研究等四个方面综述了中医药治疗支气管哮喘的与白细胞介素相关的临床和实验研究进展.

    作者:刘建秋;姜廷枢;李竹英;赵恒成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中医治疗免疫性自然流产临床研究概述

    近年来研究表明,母体免疫的正常调节在维持妊娠中起十分重要作用,而母体免疫调节异常是引起流产常见病因.对母-胎同种免疫功能识别低下型、母-胎免疫识别过度型、母-胎免疫识别紊乱型免疫性自然流产的中医药治疗临床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作者:唐丽丽;罗颂平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医林改错》学术思想探析

    从《医林改错》摘取部分观点,条分缕析,从王清任对人体解剖学的贡献,以及王清任对待《黄帝内经》的态度做了分析,同时对王清任活血化瘀的贡献,赞扬了他求真务实科学严谨的作风.

    作者:范喜军;范晓亮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金匮要略》理论在大肠癌防治中的运用

    用《金匮要略》理论阐述大肠癌的中医病因、病机、症状特,点及分型论治,表明在防治杂病中合理运用经典著作理论的重要性,拓展了经方应用的思路.

    作者:关彤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逍遥散加减治疗乳腺增生病

    目的:观察逍遥散加减治疗乳腺增生病的临床疗效.方法:118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62例,对照组56例,治疗组以逍遥散为基础方,根据临床表现进行加减,对照组给予乳癖消片.2个月后评定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1.9%,对照组为81.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逍遥散加减治疗乳腺增生疗效满意.

    作者:张建华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增殖细胞核抗原法研究莪术和三氧化二砷对晶状体上皮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

    目的:探讨用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蛋白表达法研究莪术和三氧化二砷对晶状体上皮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为防治后发性白内障提供实验依据.方法:采用重组人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rhbFGF)诱导体外培养的牛晶体上皮细胞(LEC)增殖;流式细胞术(FCM)检测莪术(RC)和三氧化二砷(As2O3)对增殖状态的牛LEC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蛋白表达的抑制作用,并探讨浓度-效应关系.结果:①rhbFGF使PCNA蛋白表达率明显上升(89.82±2.79)%,与对照组(63.13±3.23)%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②RC和As2O3对LEC内PCNA蛋白表达有明显的下调作用,低、中、高不同浓度的RC和As2O3作用24h后,其PCNA蛋白表达率分别为(51.00±3.34)%、(34.29±3.66)%、(23.06±2.91)%和(46.67±4.63)%、(21.97±1.75)%、(13.89±1.61)%.与增殖组(89.82±2.79)%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③随着RC和As2O3浓度升高,PCNA蛋白表达率下降,呈明显的剂量-效应关系(P<0.01).结论:莪术和三氧化二砷可抑制晶状体上皮细胞增殖,对防治后发性白内障具有广阔的前景.

    作者:黄秀榕;祁明信;吴正正;严京;胡艳红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首乌降脂片治疗高脂血症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首乌降脂片治疗高脂血症的临床疗效观察.方法:首乌降脂片治疗高脂血症之肝肾阴虚证112例,6周后进行疗效观察.结果:首乌降脂片调脂疗效总有效率为56.25%,中医证候疗效总有效率为88.39%.治疗前后比较,中医证候积分显著下降(P<0.01);治疗前与治疗后血清TC、TG差值分别为(0.64±0.81)mmol/L(P<0.01),(0.79±1.41)mmol/(P<0.01);治疗后与治疗前血清HDL-C差值为(0.25±0.29)mmol/L(P<0.01),AI差值为(0.61±1.40)(P<0.01).结论:首乌降脂片治疗高脂血症,疗效肯定.

    作者:娄彬;王德春;徐重白;方志军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壮医药线点灸配合壮药对甲状腺良性肿瘤的疗效观察

    采用药线点灸穴位配合壮药施治治疗甲状腺良性肿瘤10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0例,治疗组临床治愈42例,显效18例,有效10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为90%,与对照组比较P<0.05;治疗上以壮医药线点灸法为主,壮药施治为补,良性双向的整体调节.阐明壮医药线点灸疗法成为防治多种临床常见病,多发病甚至疑难病的重要手段,为治疗甲状腺腺瘤新思路提供了科学依据.

    作者:朱红梅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胃痛治疗刍议

    胃痛为常见病,而无通治胃痛之方,固患病有新久之殊,体质有阴阳之异,辨证有精粗之差,胃痛有兼夹之分.故在临床中,只有谨守病机、精于辨证,才能收到较好的疗效.①脏腑之间互影响,生克乘侮须深究,其一为肝犯胃,木土相仇,其二为胃病及肺,母病及子,其三胃病及心肾,其四脾胃俱病,其五胃肠同病.②脾湿阴虚相交错、燥湿滋阴须兼顾,常以滋阴的养胃方(自拟方)与燥湿的二陈汤同用.③诊断手段为多种,察舌观苔较实际,阴明胃腑,多气多血,胃中气血每挟邪气上潮于舌,则形成各种舌苔.④胃病原因系多端,兼证波及勿轻视,其中兼饮阴明、便秘、食滞、吐酸、吐血、中虚,皆随证治之,才能服到胃痛与兼证两痊之功.

    作者:张玉波;张睿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脾虚证免疫与分子生物学方面的新研究进展

    在脾虚证状态下,机体会出现多系统、多器官的病理改变.文章从免疫及分子生物学两个方面,论述了脾虚证的新研究进展.

    作者:秦建设;吕爱平 刊期: 2007年第02期

中华中医药学刊杂志

中华中医药学刊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主办:中华中医药学会 ,辽宁中医药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