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永君;王秋风;路洁;张华东;路志正
通过追溯中医现代化的渊源,对中西医汇通与中西医结合的历程进行一系列的回顾与评估,提出中西医结合所面临的困境,并揭示中医现代化的误区,反思中医现代化的内涵,指出中医现代化的途径,并强调传统中医的继承问题.
作者:边海云;陈利国;魏兵 刊期: 2007年第02期
《伤寒论》少阴篇,第310~313条连出4条文对少阴病咽痛进行集中论治,共计5个方证:猪肤汤证、甘草汤证、桔梗汤证、苦酒汤证、半夏散及汤证.然论中除猪肤汤证,均叙证过简,学者多从药测证,然论方则总有未尽之处.故后世虑其方简不效,或嫌制法繁琐,用之者罕矣.兹考其用药之渊源,度其配方之巧妙,释其方证之原委,以资参详.
作者:谈博;操红缨 刊期: 2007年第02期
血脂异常的病机核心为脾虚运化失司、升降失常,饮食、劳倦、情志为主要致病因素;痰、瘀为血脂异常的主要病理产物;痰瘀阻络,络脉不畅为引发动脉粥样硬化的病机关键.治疗可以脾论治,内清外柔.
作者:周学文;陈民;李曦明;白光;周奇;姜树民 刊期: 2007年第02期
慢性肾脏病是临床常见、疑难疾病,其发病率正呈逐年上升趋势.本病的中医发病机制复杂.孙伟教授认为本病虚实夹杂,临证要细审病机,联合多法,多种药物同用,方可达到邪去正安,改善疾病预后的目的.
作者:郑艳辉 刊期: 2007年第02期
目的:总结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刘伟胜教授治疗肺癌的临证经验.方法:运用重视病机、标本兼治、洞察传变、分型论治、中西合璧、减毒增效等方法对肺癌进行治疗.结果:不仅能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带瘤生存,还能提高机体免疫功能,预防肺癌术后复发与转移,同时具有减轻放化疗毒副反应,增加临床疗效,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延长生存期等方面具有独特疗效,值得临床推广和进一步深入研究.
作者:李柳宁;陈海 刊期: 2007年第02期
从肺癌的病因病机、治疗总则、中西医结合治则、中医药治则、中医药物以及具体辨证论治,阐述周维顺教授治疗肺癌理论思想和临证经验,揭示了气阴亏虚贯穿肺癌发病始终,益气养阴是中医药治疗肺癌之本.
作者:吴林生;陈亚男 刊期: 2007年第02期
采用药线点灸穴位配合壮药施治治疗甲状腺良性肿瘤10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0例,治疗组临床治愈42例,显效18例,有效10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为90%,与对照组比较P<0.05;治疗上以壮医药线点灸法为主,壮药施治为补,良性双向的整体调节.阐明壮医药线点灸疗法成为防治多种临床常见病,多发病甚至疑难病的重要手段,为治疗甲状腺腺瘤新思路提供了科学依据.
作者:朱红梅 刊期: 2007年第02期
目前肥胖已成为一种常见病、多发病,其产生和防治的机理一直以来成为人们关注和研究的焦点.而神经系统是人体内的调控中枢,对机体的各项机能起着总领和控制作用,自然倍受人们的关注.文中神经系统在肥胖产生及其在针灸减肥方面的作用机理的研究进行评述.
作者:相希;钟莉;艾炳蔚 刊期: 2007年第02期
目的:考察合欢花正丁醇提取物对小鼠睡眠时间的影响及其口服给药时的急性毒性.方法:合欢花正丁醇提取物对小鼠睡眠时间的影响:小鼠随机分组,分别按1.25 mg/kg体重和200、500 mg/kg体重一次灌胃给予安定和合欢花正丁醇提取物,对照组灌胃给予同体积的饮用水,1 h后,各组小鼠按45 mg/kg体重腹腔注射阈剂量的戊巴比妥钠生理盐水注射液.记录注射结束时间,翻正反射消失时间,翻正反射恢复时间.口服给药时的急性毒性:小鼠按0.8 mL/20g体重一次灌胃给予准确配制的合欢花正丁醇提取物水溶液.观察7天,记录体重变化及大体解剖肉眼所见.结果:合欢花正丁醇提取物按200 mg/(kg·d),一次灌胃给药时,对小鼠睡眠时间无显著影响;按500 mg/(kg·d),一次灌胃给药时,显著缩短小鼠睡眠时间.合欢花正丁醇提取物灌胃给药的LD50应大于2 g/kg体重(相当于32 g生药/kg体重),但不足8 g/kg体重.结论:合欢花正丁醇提取物按500 mg/(kg·d),一次灌胃给药时,明显缩短阈剂量戊巴比妥钠所致小鼠睡眠时间.合欢花正丁醇提取物灌胃给药的LD50应大于2 g/kg体重.
作者:嵇扬;王文俊;刘文尧 刊期: 2007年第02期
介绍张琪教授治疗风湿病经验,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痛风、坐骨神经痛、类风湿性关节炎经验,并附验案举证.
作者:孙元莹;吴深涛;姜德友;王暴魁 刊期: 2007年第02期
西医将湿疹分为急性、亚急性和慢性3期,用中医理论辨证施治,各示主方,配合抗组织胺类药物开瑞坦及扑尔敏或赛庚啶,再外用洗、敷、擦等药物,加强中药疗效,缩短病程.
作者:洪淑珍 刊期: 2007年第02期
介绍朱仁康治疗异位皮炎经验,总结出异位性皮炎临床常见湿热、脾湿、阴伤3型,采用不同的验方用之临床.
作者:邢华 刊期: 2007年第02期
目的:探讨肾衰颗粒对肾小球系膜细胞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PAI-1)及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表达的影响.方法:培养大鼠系膜细胞随机分为5组每组8~10孔,空白组、模型组、对照组、肾衰颗粒高剂量组、肾衰颗粒低剂量组,经处理后用酶联免疫吸附双抗夹心法定量测定PAI-1和MMP-2的表达.结果:肾衰颗粒对大鼠肾小球系膜细胞PAI-1的表达有明显抑制作用(P<0.05),对MMP-2的表达有上调的作用(P<0.05).结论:肾衰颗粒可能通过下调肾小球系膜细胞PAI-1的表达和上调MMP-2的表达而延缓慢性肾衰患者肾纤维化的进展.
作者:王小娟;郭建生;胡芳;雷颖;郭璇 刊期: 2007年第02期
在脾虚证状态下,机体会出现多系统、多器官的病理改变.文章从免疫及分子生物学两个方面,论述了脾虚证的新研究进展.
作者:秦建设;吕爱平 刊期: 2007年第02期
目的:观察自拟宣肺利咽止咳方结合西药治疗喉源性咳嗽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门诊病人10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60例)给予中药宣肺利咽止咳方随证加减治疗,另同时口服酮替芬片1 mg,每日2次;对照组(40例)给予西药复方甘草片2片、美沙芬片15 mg,每日3次,酮替芬片1 mg,每日2次,口服.两组均服用1~2个疗程,统计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5.0%,对照组总有效率77.0%,经统计学处理P<0.05,两组治疗结果具有显著性差异.结论:本法治疗喉源性咳嗽疗效确切.
作者:唐晓波 刊期: 2007年第02期
目的:介绍近年来莽草酸及其衍生物的药理作用及其机制,为其进一步利用和开发提供参考.方法:计算机检索1970-2006年美国MEDuNE、EMBase,同时检索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文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中文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和中国生物医学期刊文献数据库,并对相关文献进行分析和总结.结果:莽草酸主要是从中药八角茴香中提取的一种单体化合物,莽草酸及其衍生物具有抗菌抗肿瘤、抗血栓形成和抗脑缺血等作用.结论:莽草酸及其衍生物药理作用明显,具有广阔的开发前景.
作者:尤永真;吕圭源;倪竹南 刊期: 2007年第02期
探讨中药研究的主体和客体及其相互关系.结果表明:中药研究的主体是具有雄厚中医药基础理论的中医药研究者;客体是本草源流,炮制技术与成分分离、提取和纯化技术关系,中药时辰药动学,中药有效活性成分配伍整合,中药的专利化、时效性和不确定性.主客体的相互关系是客体决定主体,主体对客体具有积极的反作用.良好的主体发挥对客体的研究具有不可估量的作用.在尊重客观事实的基础上,应充分发挥主体的主观能动性.
作者:苏彦斌;孟宪生;苏彦文;司英奎 刊期: 2007年第02期
目的:建议《中国药典》对饮片明确定性,以便正确定位.方法:罗列新版《中国药典》5大类型饮片.结果:5类饮片性质、内涵和定位均有不同.结论:辨析新版《中国药典》饮片种类,对正确执行药典很有帮助.
作者:李水福;潘莉;吴俊娇 刊期: 2007年第02期
目的:检测不同证候类型胃癌细胞拓扑异构酶Ⅱ(topoⅡ)的表达.方法:原发性胃癌标本52例.中医辨证分为肝胃郁热型、脾胃虚寒型、瘀毒内阻型、痰湿凝结型,SP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拓扑异构酶Ⅱ的表达.结果:topoⅡ标记指数与胃癌中医辨证各分型均有明显相关性,其中以瘀毒内阻型topoⅡ表达强.结论:说明瘀毒内阻型胃癌细胞对于DNA调节控制及细胞核内核酸代谢过程功能较强,同对各种肿瘤抗癌药物敏感性表现也较高.
作者:钟国存;陈怡宏;徐发彬 刊期: 2007年第02期
山西省名老中医李可先生以善治急危重症享誉医界.本文从其治疗急危重症的诊疗程序、辨证用药特点、药物煎服法特色以及大病重症的调摄善后等方面进行了初步归纳探讨.
作者:王祚邦;周晓荣 刊期: 2007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