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老年人自发性脑室出血的脑室外引流治疗

金涌;罗永康;毛天明;潘红日;周开宇;王广涛;金杭煌

关键词:老年人, 自发性, 脑室出血, 脑室外引流, 现报告如下, 引流治疗, 危重疾病, 神经外科, 脑室感染, Ommaya囊, 病死率, 时间, 疗效, 方法
摘要:老年人自发性脑室出血是神经外科中常见的危重疾病,其病死率高.脑室外引流是治疗脑室出血的有效方法,但若长时间引流,则易发生脑室感染.自2003年3月至2009年3月,本院采用Ommaya囊联合侧脑室外引流治疗老年人自发性脑室出血56例,获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浙江创伤外科杂志相关文献
  • 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后胃肠道反应的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

    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已成为治疗晚期和严重关节病变的主要手段,其目的是缓解关节疼痛矫正畸形,恢复和改善关节的运动功能[1-2],而术后胃肠道反应也是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对本院2006年1月至2009年12月56例髋关节置换术患者术后胃肠道反应的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进行总结,现报道如下.

    作者:姚雪珍;陈叶辉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锁定加压钢板桥式固定胫骨干骨折

    尽管骨髓内钉已经在胫骨干骨折中得到很广泛的应用,但现在由于生物内固定理念的推广、锁定钢板(locking com-pression plate,LCP)技术的发展,微创钢板骨固定术(minimally invasive plate os-teosynthesis,MIPO)技术应用,钟摆似乎又转回来到接骨板,尤其在胫骨十的近端和远端骨折应用LCP桥式固定已成为一项新的探索[1].笔者回顾分析应用MIPO技术以国产LCP治疗胫骨干骨折35例,取得良好的效果.现将临床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盛子建;虞晓红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重型颅脑损伤术后颅内压监护的处理

    颅内压增高是引起脑灌注压降低,脑血流量减少的主要原因,并因此导致中枢神经系统功能障碍甚至死亡[1].本院收集了2007年1月至2008年12月的50例行开颅手术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进行了持续的硬膜下颅内压(ICP)监护,并与其间另外的50例未进行颅内压监护的患者作了比较,现将有关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张玉素;杨百芬;傅小君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外伤性脾破裂56例的治疗体会

    脾损伤在腹部实质性脏器损伤中常见,约占腹部损伤的40%~50%.本院自2000年1月至2008年10月,共收治外伤性脾破裂患者56例,作一回顾性分析.

    作者:楼基刚;傅红星;黄良民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依托咪脂基础麻醉复合椎管内阻滞在侧卧困难老年患者髋部手术中的应用

    人丁髋关节部位手术创伤大,麻醉方式一般有椎管内麻醉及全身麻醉两种,单纯椎管内麻醉常因患者髋部疼痛,尤其置患者侧卧位操作时,疼痛更加明显,所以往往直接选择全身麻醉,但全身麻醉并发症多.本文应用依托咪脂或异丙酚基础麻醉,在患者意识消失后,摆好侧卧位,再行腰-硬联合阻滞(CSEA),观察其麻醉效应及围术期并发症,现报道如下.

    作者:张永春;叶小亚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脑室铸型35例临床疗效分析

    脑室内出血原发性者很少见,大多继发于内囊出血以后,为一般脑出血的进一步发展所致.其病情发展迅速,昏迷深.四肢肌肉强直,早期出现阵发性的四肢抽搐强直,拌有高热,同时常有心动过速、面部潮红、紫绀等.无论原发性还是继发性均为出血性脑血管疾病的重症类型.其病情凶险,传统治疗的死亡率高达75%~100%.2002年1月至2008年12月本院收治35例脑室铸型病例,经采用综合治疗措施,取得较好的疗效.报告如下.

    作者:毛建昊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关节镜下治疗半月板囊肿

    半月板囊肿是指关节滑液通过损伤的半月板蓄积在半月板包膜下或半月板内形成的囊肿,好发于年青人,外侧半月板多见,多发生在损伤后,伴有活动后疼痛[1].以往采用开放手术,将半月板与囊肿完全切除,但远期疗效差[2,3].近年来.随着关节镜技术的发展和普及,膝关节镜下治疗半月板囊肿已是骨科医师和患者所认可的微创手术.本院从2004年6月至2009年6月,在膝关节镜下治疗26例半月板囊肿,取得了满意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李瑾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创伤性腹膜后血肿的外科治疗

    创伤性腹膜后血肿(traumatic retroperitoneal hematoma,TRH)是外科腹部损伤常见急腹症之一,多伴有腹内脏器和血管损伤,病情危重、变化急骤,诊断困难、手术指征及手术方式不易把握,是严重创伤急救的一个难点[1].本院自1997~2006年收治创伤性腹膜后血肿39例,取得满意治疗效果.现分析如下.

    作者:彭小根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不可复性颞下颌关节盘前移位术前与术后可视性个体化建模

    目的 研究构建正常和不可复性颞下颌关节盘前移位及在两种不同治疗方式下张、闭口位的颞下颌关节系统的个体化三维可视模型,为颞下颌关节盘前移位的生物力学致病机理研究及其临床治疗方法的评价提供依据. 方法 选择正常志愿者和单侧不可复性颞下颌关节盘前移位患者各1名,采用CT和MRI两种扫描方式,按照闭口位与大张口位的姿势进行扫描,应用Mimics和Gemagic软件平台,建立正常的与病理的颢下颌关节三维几何模型.同时,患者行颢下颌关节腔内注射透明质酸治疗后,模拟关节盘复位手术后分别进行闭口位与大张口位姿势的扫描与重建. 结果 建立了正常的、不可复性颞下颌关节盘前移位术前的、行透明质酸关节腔内注射后的、模拟关节盘复位的4组个体化三维可视模型. 结论 基于CT、MRI扫描和Mimics、Geomagic三维重建能够实现不可复性颞下颌关节盘前移位行透明质酸关节腔内注射和模拟关节盘复位的个体化三维可视建模,对评价颞下颌关节紊乱病的临床治疗效果具有一定指导意义,并为颞下颌关节盘前移位的生物力学致病机理研究提供了形态学基础.

    作者:赖林锋;方一鸣;吴立军;王继松;肖进;朱形好;丁熙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26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透析中心律失常临床分析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逐年增加,透析并发症也越来越引起临床医生的重视.尤其心血管并发症是血液透析患者的主要死因之一.据报道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80%以上患有心血管疾病,其死亡率高出一般人群10~20倍[1].本文拟对26例患者透析时的心律失常情况进行研究,为防治维持性血液透析期间发生心律失常提供依据.

    作者:樊佳;黄坚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加压空心钉治疗与经皮空心螺钉固定术治疗股骨颈骨折临床疗效比较

    股骨颈骨折为老年人的一种常见骨折,部分患者在伤前即患有高血压、心脏病、糖尿病或偏瘫等全身性疾病[1].由于股骨颈、头的血供及解剖特点,骨折后易使主要血供来源阻断,骨折部位承受较大的剪应力,易发生股骨头的坏死及不愈合,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病死率较高.股骨颈骨折至今在其治疗方法及结果等许多方面仍有许多未解决的问题[2].本院2004年1月至2007年12月采用加压空心钉(以下简称空心钉)内固定治疗例股骨颈骨折,获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蔡飞龙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颌功能训练在预防髁突囊内骨折患者关节强直中的作用

    髁突骨折在下颌骨骨折中占有很高的比例,其发生率约为25%.髁突骨折常影响患者的颌功能,并可能出现颞下颌关节紊乱综合征或关节强直等并发症.笔者在近6年中对27例髁状突骨折患者采取了闭合性治疗,取得了良好的临床疗效,现作一分析.

    作者:胡晓东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胃部疾病与血清总胆汁酸测定

    血清总胆汁酸(TBA)是在肝脏内由胆固醇代谢过程中分解代谢后而生成,并经分泌进入肠道,再由肠循环后重复被肝脏所利用,检测结果一般反应了肝脏的合成、分泌、代谢等功能,据文献报道对血清总胆汁酸检测可较好地反映肝脏功能、肝功能损害程度、疗效观察的文章较多,而血清总胆汁酸测定在对其它疾病中的意义报道较少,笔者从2007年1月至2008年12月止,对本院做内窥镜检查并确诊的胃部疾病的病人523例、正常体检者46例进行了血清总胆汁酸浓度的检测,报告如下.

    作者:甄国东;金月美;宣国红;徐秀枝;李文文;单平囡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改良Stoppa入路治疗髋臼骨折

    Stoppa入路早用于治疗腹壁疝[1].1994年,Cole[2]首先报道使用改良的Stoppa入路治疗髋臼骨折.笔者自2008年4月至2009年4月,采用改良stoppa入路治疗髋臼骨折4例,报告初步临床经验如下.

    作者:钱越宁;顾宣歆;胡铁铭;孙彦;汤雄飞;沈怡辉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ICU护士临床用药风险与护理对策

    临床药物使用的安全性与病人的生命息息相关[1].护士是药物治疗的直接执行者和观察者,在整个过程中始终处于第一线[2].为提高ICU护士临床用药的安全性,降低用药风险,本院重症病房就临床用药过程中存在的风险及如何进行药物安全使用的监控做了总结,现报告如下.

    作者:孙彩霞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10例结节性硬化的影像学诊断

    结节性硬化(tuberous sclerosis),以下称TS,又名Bourneville病.是一种少见的先天性脑发育畸形,Dawson J[1]报道占1/150000.男性多于女性,病因未明,多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有家族性,又可散发,随着现代医学影像技术的发展,病例发现率较前明显增加.为了进一步加强对本病的认识,本文收集了10例TS的CT及MRI资料加以分析、讨论.

    作者:张国泉;胡征宇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股骨干骨折合并同侧股骨颈骨折的手术治疗

    股骨干骨折合并同侧股骨颈骨折临床较少见,常由高能量损伤所致,其发生率约占股骨干骨折的6%~9%[1],治疗上较为困难.2003年1月至2007年12月共收治此类患者12例,现将治疗体会分析总结如下.

    作者:宋肖舟;王路;何仕辉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同种异体腱重建前交叉韧带临床疗效分析

    ACL撕裂是临床中常见疾病,其造成的膝关节不稳可导致继发性关节内其他结构,如半月板、软骨等损伤,并终出现严重的关节退变.重建ACL是日前治疗前交叉韧带损伤的主要方法[1].笔者用同种异体胫前肌腱治疗单纯ACL损伤患者15例,取得较为满意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蔡航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急性颅脑损伤手术的麻醉处理

    急性颅脑损伤是临床上比较常见的急危重症之一,其病情凶险,发展迅猛,病死率及致残率高,常需急诊手术抢救患者生命.因此,对手术的麻醉处理有较高的要求,合理的围手术期麻醉处理,能使手术顺利平稳,是提高抢救成功率、改善病人预后的关键之一.现将本院2006年1至2009年12月收治的急性颅脑损伤患者52例的临床资料及麻醉处理报告如下.

    作者:裘伟琪;乐海伟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中西医对比治疗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疗效及经济学研究

    原发性骨质疏松症(Pprimary Osteo-Doroszs,POP)是一个世界范围内的大众公共健康问题,临床表现主要为骨痛驼背弯腰,脆性骨折发生.如何采用为有效的方法治疗POP是当前研究的热点,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是目前世界性老年病发病率排名第6的慢性疾病.我国人口逐年进入老年化,POP严重影响我国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及健康.本研究的目的是进行中西医药治疗疗效及经济学对照比较,探索一种资源丰富、疗效明显、价格合理、毒副作用小、适合本国老年人治疗有效的方法.

    作者:裘霞敏;俞婴敏;李炜鹏;何挺佳;章均;劳纪军;顾惠杨;赵建江;卢志平 刊期: 2010年第02期

浙江创伤外科杂志

浙江创伤外科杂志

主管:浙江省教育厅

主办:温州医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