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进;李燕林;邓波
胃痛为常见病,而无通治胃痛之方,固患病有新久之殊,体质有阴阳之异,辨证有精粗之差,胃痛有兼夹之分.故在临床中,只有谨守病机、精于辨证,才能收到较好的疗效.①脏腑之间互影响,生克乘侮须深究,其一为肝犯胃,木土相仇,其二为胃病及肺,母病及子,其三胃病及心肾,其四脾胃俱病,其五胃肠同病.②脾湿阴虚相交错、燥湿滋阴须兼顾,常以滋阴的养胃方(自拟方)与燥湿的二陈汤同用.③诊断手段为多种,察舌观苔较实际,阴明胃腑,多气多血,胃中气血每挟邪气上潮于舌,则形成各种舌苔.④胃病原因系多端,兼证波及勿轻视,其中兼饮阴明、便秘、食滞、吐酸、吐血、中虚,皆随证治之,才能服到胃痛与兼证两痊之功.
作者:张玉波;张睿 刊期: 2007年第02期
从《医林改错》摘取部分观点,条分缕析,从王清任对人体解剖学的贡献,以及王清任对待《黄帝内经》的态度做了分析,同时对王清任活血化瘀的贡献,赞扬了他求真务实科学严谨的作风.
作者:范喜军;范晓亮 刊期: 2007年第02期
结合相关文献与研究成果,运用中医理论为指导,从文献对肾虚质的认识、实验动物的选择、模型建立的手段、试验指标的判定等多个方面,提出探讨建立具有中医特色的肾虚体质实验动物模型.
作者:薛昶;金兰 刊期: 2007年第02期
西医将湿疹分为急性、亚急性和慢性3期,用中医理论辨证施治,各示主方,配合抗组织胺类药物开瑞坦及扑尔敏或赛庚啶,再外用洗、敷、擦等药物,加强中药疗效,缩短病程.
作者:洪淑珍 刊期: 2007年第02期
目的:采用随机、双盲、对照的原则,提高实验结果的可比性.方法:从四诊诊断、理化微观指标、影像学特点、动物模型等面,对缺血性中风气虚血瘀证客观化研究现状进行了综述.结果:今后应需要同步的、系统的对缺血性中风气虚血瘀证从不同角度进行研究;结论:根据损伤级联反应的不同阶段,把握各个时间窗的症状和体征,把气虚血瘀证和其他证型结合起来研究.
作者:包祖晓;刘素芝;张远怀 刊期: 2007年第02期
吴立文教授辨析内伤头痛,重视从肝论治,对于下虚上实、本虚标实患者,标本兼治,善于应用滋肾清肝、滋肾平肝、养血平肝法,结合活血、化痰、通络,灵活加减用药.
作者:王俊霞;吴立文 刊期: 2007年第02期
查玉明教授从事中医基础理论研究及中医人才培养工作近60个春秋,传承古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师古不泥,大胆实践,善于创新;治学严谨,刻苦钻研,学贯中西,炼就精湛医术.本文对查老的成才之路从学医经历、临证经验、学术思想及学术成就等4个方面作了全面总结,并系统分析了查老成才的经验.
作者:尹远平;徐月英;查杰;姜春梅;江红;臧天霞 刊期: 2007年第02期
目的:研究对晚期肺癌化疗患者免疫功能的调节作用.方法:本研究应用生脉注射液配合化疗治疗晚期肺癌32例,观察患者外周血中IL-18、TH1、TH2细胞因子水平的变化.结果:单纯化疗组(32例)化疗后IL-18、TNF-a和IL-2明显下降(P<0.05),IL-4和IL-10明显升高.生脉注射液应用组(32例)化疗后IL-18、TNF-a、IL-2、IL-4和IL-10无明显变化.结论:生脉注射液对晚期肺癌化疗患者具有保护、增强免疫功能作用,这对中期肺癌患者的化疗后修复有一定意义.
作者:李艳秋;冯艳;王育强;李建春;关洪全 刊期: 2007年第02期
目的:总结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刘伟胜教授治疗肺癌的临证经验.方法:运用重视病机、标本兼治、洞察传变、分型论治、中西合璧、减毒增效等方法对肺癌进行治疗.结果:不仅能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带瘤生存,还能提高机体免疫功能,预防肺癌术后复发与转移,同时具有减轻放化疗毒副反应,增加临床疗效,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延长生存期等方面具有独特疗效,值得临床推广和进一步深入研究.
作者:李柳宁;陈海 刊期: 2007年第02期
介绍朱仁康治疗异位皮炎经验,总结出异位性皮炎临床常见湿热、脾湿、阴伤3型,采用不同的验方用之临床.
作者:邢华 刊期: 2007年第02期
中医药学的生命力在于临床疗效,疗效评价方法是检验临床疗效的重要尺度.对中医药疗效评价方法的研究现状作了回顾和分析,提出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展望了中医药疗效评价的发展趋势.
作者:任现志;汪受传 刊期: 2007年第02期
笔者检索近年文献发现,当前临床治疗反复感冒多从虚立论,责之肺脾肾三脏不足使卫气不和、无以卫外引发.路志正教授注重从脾胃论治本证,认为土不生金非皆因虚,亦可由中焦虚实兼夹,寒热错杂,枢机不利所致.对青壮年之本证患者,更应注意有否脾胃不和的情况.饮食不节,上中焦郁热,炅则腠理开;脾胃寒湿,与外界风寒同气相求,以内外相引;情志不畅,木郁克土,脾运失健,不能散精于肺.此三种情况皆可导致反复感冒.后附验案2则以资说明.
作者:边永君;王秋风;路洁;张华东;路志正 刊期: 2007年第02期
目的:观察运用中药治疗不孕症的疗效.方法:采用四二五复合汤(当归、熟地、芍药、川芎、女贞子、墨旱连、枸杞子、菟丝子、五味子、覆盆子、车前子等)随证增益,治疗不孕症35例.结果:治愈26例,好转6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91.4%.结论:该方通过补肝肾、益精血、调冲任、通经脉等功效,提高受孕成功率,同时也免除了西药治疗副作用带来的痛苦,并且疗效满意.
作者:陈新家 刊期: 2007年第02期
《伤寒论》少阴篇,第310~313条连出4条文对少阴病咽痛进行集中论治,共计5个方证:猪肤汤证、甘草汤证、桔梗汤证、苦酒汤证、半夏散及汤证.然论中除猪肤汤证,均叙证过简,学者多从药测证,然论方则总有未尽之处.故后世虑其方简不效,或嫌制法繁琐,用之者罕矣.兹考其用药之渊源,度其配方之巧妙,释其方证之原委,以资参详.
作者:谈博;操红缨 刊期: 2007年第02期
目的:观察偶齐刺治疗老年前列腺增生的疗效.方法:将5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和对照组20例进行对照观察.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疗效相比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治疗组对老年前列腺增生有良好疗效,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
作者:倪瑞军;路瑶 刊期: 2007年第02期
总结了中医外治法中施药或施针于臁疮四畔的四畔疗法,体现在围敷、熏洗、热熨、膏药、针灸等疗法中,临床疗效较好.初步经验为辨证论治、结合病灶用药等其他疗法、结合现代物理疗法等,尚缺乏理论研究.
作者:陈会苓;刘明 刊期: 2007年第02期
目的:通过观察雷公藤多苷对UUO小鼠肾小管间质细胞表型转化的影响,探讨抗风湿中药在防治肾间质纤维化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小鼠单侧输尿管结扎(UUO)模型,用雷公藤多苷进行干预,用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蒙诺作为对照.肾组织中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ooth muscle actin,α-SMA)、波形蛋白(Vimentin)蛋白表达采用免疫组化或Western-blotting方法检测;基因表达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方法.结果:UUO模型组小鼠肾间质纤维化程度以及α-SMA、Vimentin蛋白表达和基因表达水平均较假手术组显著增高,而雷公藤和蒙诺治疗均可显著降低肾间质细胞表型转化.结论:抗风湿药雷公藤多苷可显著降低肌成纤维细胞的积聚,可能是防治肾间质纤维化的分子机制之一.
作者:杨汝春;王永钧;周大为;林京莲;王军;朱晓玲 刊期: 2007年第02期
从变应原和变态反应学指标与变应性鼻炎的中医辨证分型及变应性鼻炎中医方药实验研究与作用机制两个方面,对近年来有关文献进行了归纳综述.
作者:许正杰;孙科峰 刊期: 2007年第02期
为提高中医妇科学临床带教质量,通过提高教师和学生思想认识、做好师生互动和医患沟通、狠抓基本功和提高动手能力、定期教学查房和病案分析及讲座等形式,使学生在短暂实习阶段有大收获,为以后真正走上工作岗位奠定基础.
作者:张丽娟;刘瑞芬 刊期: 2007年第02期
用《金匮要略》理论阐述大肠癌的中医病因、病机、症状特,点及分型论治,表明在防治杂病中合理运用经典著作理论的重要性,拓展了经方应用的思路.
作者:关彤 刊期: 2007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