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燕红;寿炎明;叶少军;汪焕军;许德顺
股骨颈骨折为老年人的一种常见骨折,部分患者在伤前即患有高血压、心脏病、糖尿病或偏瘫等全身性疾病[1].由于股骨颈、头的血供及解剖特点,骨折后易使主要血供来源阻断,骨折部位承受较大的剪应力,易发生股骨头的坏死及不愈合,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病死率较高.股骨颈骨折至今在其治疗方法及结果等许多方面仍有许多未解决的问题[2].本院2004年1月至2007年12月采用加压空心钉(以下简称空心钉)内固定治疗例股骨颈骨折,获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蔡飞龙 刊期: 2010年第02期
原发性甲状旁腺亢进(primary hy-perparathyroidism,PHPT)在我国较少见,散发.本院自1984年至2008年共收治原发性甲状旁腺亢进21例,为甲状旁腺腺瘤或甲状旁腺增生伴腺瘤样变,现就诊治及合并症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丁丰盛;傅建飞;李曙光;骆建生;吴海啸 刊期: 2010年第02期
人工流产是终止避孕失败发生意外早期妊娠的佳方法,传统的人工流产手术一般是在无麻醉下进行,给患者带来巨大的创伤和疼痛刺激,加上精神紧张和扩宫、反复吸宫等刺激引起迷走神经兴奋性增高等原因,可以引发人工流产综合征,严重影响患者的身心健康.2006年4月至2009年4月期间,笔者对267例人工流产的患者采用异丙酚复合芬太尼静脉复合麻醉,取得了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张金辉 刊期: 2010年第02期
骨折后并发症一直以来给患者带来极大痛苦和经济负担,据统计,中老年骨折后并发症发病率为82.4%[1].骨折后并发症发生和发展极大的影响着中老年患者的生活质量.社区医疗工作者通过综合健康教育干预,预防和阻止骨折后并发症的发生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主要调查综合健康教育干预对中老年患者提高骨折后并发症知识和建立健康生活方式的疗效.
作者:朱定芬 刊期: 2010年第02期
人丁髋关节部位手术创伤大,麻醉方式一般有椎管内麻醉及全身麻醉两种,单纯椎管内麻醉常因患者髋部疼痛,尤其置患者侧卧位操作时,疼痛更加明显,所以往往直接选择全身麻醉,但全身麻醉并发症多.本文应用依托咪脂或异丙酚基础麻醉,在患者意识消失后,摆好侧卧位,再行腰-硬联合阻滞(CSEA),观察其麻醉效应及围术期并发症,现报道如下.
作者:张永春;叶小亚 刊期: 2010年第02期
胆道结石绝大部分可通过胆道镜等传统外科方法取出,但仍有极少部分嵌顿或巨大结石难以取出,术后残石率高达20%~40%,影响治疗效果,尤其是部分肝内难取性胆管结石仍是困扰肝胆外科医生的难题[1].本院从2005年1月至2009年1月将钬激光应用于25例胆道难取性结石的碎石治疗,取得满意的治疗效果.
作者:钟玲红;徐菊玲 刊期: 2010年第02期
临床药物使用的安全性与病人的生命息息相关[1].护士是药物治疗的直接执行者和观察者,在整个过程中始终处于第一线[2].为提高ICU护士临床用药的安全性,降低用药风险,本院重症病房就临床用药过程中存在的风险及如何进行药物安全使用的监控做了总结,现报告如下.
作者:孙彩霞 刊期: 2010年第02期
深静脉血栓形成(DVT)和肺血栓栓塞(PE)统称为静脉血栓栓塞,是大手术后常见严重并发症之一.而髋关节矫形术病人是术后静脉血栓栓塞的高危人群.本研究拟从围术期病人、手术和麻醉方面全面分析髋关节矫形术后病人下肢DVT的危险因素,以便采取针对性预防措施.
作者:俞丽君;章炳法;卢昱坤;黄玉萍 刊期: 2010年第02期
脑外侧裂区血管是分布于大脑半球功能区重要的脑供血动脉及回流静脉,其结构和位置特殊,较易损伤,处理困难,损伤后易致脑梗死或脑肿胀.本院自2003年至2008年对32例外侧裂区血管损伤患者及时手术治疗,疗效明显.现结合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朱岁军;方黎明;沈建 刊期: 2010年第02期
老龄肝外胆管结石患者具有营养状况差、合并症多、病情重等特点.围手术期的适当处置显得特别重要.现根据本院1998年6月到2009年6月收治的213例老龄肝外胆管结石病例,总结一些围手术期处理的临床经验.
作者:陈俊 刊期: 2010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一种改良的保留棘突的全椎板成形、二孔钛板椎管重建方法在脊髓肿瘤手术中应用的可行性及有效性.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6年10月-2007年6月经全椎板成形、椎管重建的12例胸腰段脊髓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 结果 12例患者均获肿瘤全切.术前症状均获不同程度改善.术后1周和术后6月分别行螺旋CT椎管三维重建,局部结构稳固,无一例发生固定件松动和回植椎板塌陷.结论 保留棘突的全椎板成形、二孔钛板椎管重建,能满足手术的良好显露要求,又能很好的恢复椎管的解剖结构,提供稳定的后部支撑,减少粘连,并且不影响术后的影像学检查,方法简单易行,是一种有效的、切实可行的椎管重建方式.
作者:朱永坚;沈宏;张建民;刘伟国 刊期: 2010年第02期
肩胛盂骨折常累及关节面,导致肩关节不稳,临床少见.由于肩胛盂的特殊解剖部位,手术显露困难,手术治疗难度较大.本院自2003年4月至2008年6月对15例肩胛盂粉碎性骨折采用手术治疗,取得良好的临床效果,报告如下.
作者:周翔;何国荣;郑亚伟;蒋中信 刊期: 2010年第02期
眼内炎,由于致病菌谱复杂及眼球的屏障影响,抗菌药物常难奏效,眼内组织损害严重,手术效果亦差,不少病人以失明或眼球丧失告终.在儿童眼外伤中,以外伤性眼内炎为严重.因病原菌随致伤物直接进入眼内,对眼内组织结构造成严重破坏,如不及时治疗往往因炎症难以控制,儿童因眼球结构、组织发育、生理、心理及社会特点有别于成人,预后更差,对儿童眼内炎的预防和治疗更应引起重视.本文回顾性分析、总结了本院2005年5月到2008年12月共39例资料完整的住院儿童眼内炎患者的临床资料.报告如下.
作者:姜方正;李爱莲;张雁冰;石霞 刊期: 2010年第02期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饮食结构中高脂肪食物的增多.胆结石患病率成逐年上升趋势,且发病年龄越来越小.为了研究血脂水平和胆结石患病的关系,尽早预防和治疗此类疾病.笔者对2005年1月至2008年12月在本院收治的疑似患有胆结石的门诊病人,经B超和血脂检测,对胆结石患者和非胆结石患者的血脂水平进行调查分析,报道如下.
作者:朱辉武 刊期: 2010年第02期
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osteo-portic veftebral compression frcturesOVCF)是老年人脊柱骨折的常见疾患,传统的治疗方法是保守治疗和卧床休息,但长期卧床易导致骨质疏松性程度加重及并发症出现,手术治疗因骨质疏松原因复位固定效果较差,易出现手术并发症.应用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脊柱压缩性骨折,不仅具有快速止痛和稳定脊柱的作用,还可恢复椎体高度,矫正后凸畸形.笔者应用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KP)治疗骨质疏松性脊柱压缩性骨折65例,效果良好.现报告如下.
作者:胡伟锋;王伟东;曹根洪 刊期: 2010年第02期
本院自2006年1月至2009年6月为45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行纤支镜配合下经皮扩张气管切开术(Percutaneous diational tracheostomy,PDT),获得较好效果.现总结如下.
作者:吴曼丽 刊期: 2010年第02期
髁突骨折在下颌骨骨折中占有很高的比例,其发生率约为25%.髁突骨折常影响患者的颌功能,并可能出现颞下颌关节紊乱综合征或关节强直等并发症.笔者在近6年中对27例髁状突骨折患者采取了闭合性治疗,取得了良好的临床疗效,现作一分析.
作者:胡晓东 刊期: 2010年第02期
恶性肿瘤致输尿管梗阻引起肾积水、肾后性肾功能不全在临床上时有所见[1],尤其在恶性肿瘤晚期患者中,其发生率更高.本院2003年1月~2008年12月,应用双J管内引流方法或经皮肾穿刺造瘘术外引流方法治疗恶性肿瘤并发输尿管梗阻所致急性肾功能衰竭患者15例,现报告如下.
作者:何建松;叶利洪;陈永良;陶水祥;钱伟良;李王坚 刊期: 2010年第02期
儿童分泌性中耳炎是耳鼻喉科的常见病、多发病,目前认为主要由咽鼓管功能障碍,中耳局部感染和变态反应因素所致,其中咽鼓管功能障碍为常见.本院对于常规治疗1个月无效的难愈性儿童分泌性中耳炎患者采用鼓室内注射强的松龙及沐舒坦治疗,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杜国平;严小敏;董萍 刊期: 2010年第02期
血清总胆汁酸(TBA)是在肝脏内由胆固醇代谢过程中分解代谢后而生成,并经分泌进入肠道,再由肠循环后重复被肝脏所利用,检测结果一般反应了肝脏的合成、分泌、代谢等功能,据文献报道对血清总胆汁酸检测可较好地反映肝脏功能、肝功能损害程度、疗效观察的文章较多,而血清总胆汁酸测定在对其它疾病中的意义报道较少,笔者从2007年1月至2008年12月止,对本院做内窥镜检查并确诊的胃部疾病的病人523例、正常体检者46例进行了血清总胆汁酸浓度的检测,报告如下.
作者:甄国东;金月美;宣国红;徐秀枝;李文文;单平囡 刊期: 2010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