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大柴胡汤对家兔实验性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及PHGPX的影响

王凤荣;杨关林;刘彤

关键词:大柴胡汤, 动脉粥样硬化, 磷脂氢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PHGPX)
摘要:探讨大柴胡汤对高胆固醇饲喂的家兔动脉粥样硬化(AS)形成及其磷脂氢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PHGPX)的影响.实验结束后测定血脂、PHGPX、铜锌超氧化物歧化酶(Cu-Zn-SOD)、脂质过氧化物(LPO),并观察主动脉的病理变化.结果发现大柴胡汤组血脂水平、PHGPX、Cu-Zn-SOD、LPO以及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厚度,与AS组比较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由此可见大柴胡汤具有抗AS作用,其机制可能与降低血脂、抗脂质过氧化有关.
中华中医药学刊杂志相关文献
  • 论中医脏腑命名原则

    脏腑是中医概念中特有的有差别的器官称谓.它们在结构性、功能性、方向性、运动性、序位性、奇偶性6个方面,均有重大差别,构成脏腑的六大命名原则:结构性命名原则、功能性命名原则、方向性命名原则、运动性命名原则、序位性命名原则、奇偶性命名原则,脏腑命名原则,透视着生命演化本质的秘密.

    作者:王全年;李秀美;孙广仁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针刺联合红藤败酱合剂热敷治疗慢性盆腔炎的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针刺联合红藤败酱合剂热敷治疗慢性盆腔炎的临床治疗效果,并同时对治疗组的不同中医分型的疗效进行对比分析.方法:采用随机对照试验的研究方法,对治疗组60例采用针刺联合红藤败酱合剂热敷治疗与对照组30例采用单纯针刺法(针刺方法同治疗组)进行观察.结果:治疗组的总有效治疗率为91.7%,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73.3%,两组经χ2检验,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中不同中医分型的对比分析,发现湿热瘀滞型与冲任虚寒型的有效率高于其他两型,但无统计学的意义.结论:针刺联合红藤败酱合剂热敷治疗慢性盆腔炎具有较好的临床治疗效果.

    作者:谢文霞;柳献云;董海欣;胡燕;江照云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心脏在糖尿病致病机制中作用的探讨与思考

    在糖尿病的发病中,中国传统医学非常重视脏腑功能失调的作用.在当今这样一个重视证据与科学依据的时代,深入讨论传统医学中对于糖尿病的致病机制就显得更有必要,它可以让我们更清楚地认识到中医对于该病的认识由来,也可以让我们更清醒地认识到中医的不足之处,在临证诊治时,可以更客观地处理疾病.

    作者:李军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桂枝茯苓丸治疗女性生殖器官肿瘤研究述评

    对桂枝茯苓丸组方方理、形成源流,以及近年来在女性生殖器官肿瘤的临床应用、实验研究等方面进行了总结.以期进一步阐明桂枝茯苓丸治疗女性生殖器官肿瘤的作用机理,扩大其治疗范围.

    作者:董德刚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清热解毒中药抗肿瘤作用机理研究进展

    清热解毒中药无论单药、复方在肿瘤临床应用广泛,疗效显著.查阅近年研究情况,概述其作用机理.

    作者:潘磊;陈培丰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固表解毒合剂对干酵母所致发热大鼠体温影响的比较研究

    目的:观察并比较固表解毒合剂等对干酵母所致发热大鼠体温的影响.方法:大鼠皮下注射15%干酵母悬液10mL/kg后立即以固表解毒合剂灌胃给药,同时以不同中药及阿司匹林为对照,于给药后1、2、4、6、8h测体温,求出各测定时刻体温相对于正常体温的变化值.结果:固表解毒合剂在给药后的1h体温升高不明显,且在4、8h可显著降低体温的升高(P<0.05~P<0.01).结论:固表解毒合剂具有一定的解热作用,可能与扶正固本的作用有关.

    作者:李灿东;王瑞国;杜建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重楼和拳参考辨

    重楼和拳参为两种常用中药,由于本草书籍中对两种中药的名称记载雷同及各地使用习惯不同等历史原因造成两药混用现象.由于二者药性、药理、成分及功效迥然不同,为求本清源确保临床用药安全有效,笔者从本草学及现代药理学角度加以辩明.

    作者:陆维承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抗肿瘤中药成分的研究探微

    随着对肿瘤研究的不断深入,应用中药配合放化疗和其它疗法共同治疗肿瘤成为近年来医学研究的热点,中药在治疗肿瘤过程中的作用也越来越受到重视.文章从3个大的方面综述了抗肿瘤中药及其有效成分的主要作用机理,进一步阐明了中药在治疗肿瘤过程中的所发挥的多环节、多靶点效应.

    作者:袁庆欣;张艳;宋婷婷;柳士博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鳖甲煎丸化裁对肝癌22荷瘤小鼠抗肿瘤作用的实验研究

    目的:研究鳖甲煎丸化裁对肝癌22荷瘤小鼠动物模型肿瘤抑瘤率、T淋巴细胞亚群的影响.方法:建立肝癌22荷瘤小鼠动物模型,随机分为5组,鳖甲煎丸化裁高剂量组、鳖甲煎丸化裁中剂量组、鳖甲煎九化裁低剂量组、生理盐水组、正常组.通过测定荷瘤小鼠的瘤重、抑瘤率观察鳖甲煎丸化裁对肿瘤生长的影响;通过对荷瘤小鼠血液中T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来观察鳖甲煎丸化裁对其机体的免疫调节效应;通过对本实验各种指标的观察和研究来讨论鳖甲煎丸化裁高、中、低3个剂量在治疗肝癌22荷瘤小鼠动物模型肿瘤作用中的差异及优劣程度.结果:鳖甲煎丸化裁能使肝癌22荷瘤小鼠的瘤重减小,抑制肿瘤的生长,高、中、低组的平均抑瘤率分别为56.66%、48.11%、40.88%;鳖甲煎丸化裁高、中、低剂量组荷瘤小鼠血液内的CD4百分率、CD4/CD8比值均高于生理盐水组(P<0.05),尤其中剂量组效果尤为突出;另外,鳖甲煎丸化裁中剂量组对荷瘤小鼠肿瘤包膜完整性控制好.鳖甲煎丸化裁中剂量是对肝癌抑制及治疗作用的具体、有效、安全的优先剂量.结论:鳖甲煎丸化裁能明显抑制肝癌22荷瘤小鼠肿瘤的生长,其作用机制可能是增强荷瘤小鼠的体液免疫功能和细胞免疫功能.

    作者:王丹;艾华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内经》以五脏为中心的整体观

    <内经>以五脏为中心的整体观是祖国医学基础理论的鲜明特点之一,本文就脏腑生理、病理的整体联系以及五脏与自然界的整体性,阐述了<内经>以五脏为中心的整体观思想.

    作者:方迪龙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对外中医骨伤科研究生教材建设的探索与实践

    1994年始,本院中医骨伤科开始招收瓣加坡硕士研究生后,1997、2000、2003、2004年又多次招收新加坡、马来西亚、越南等地硕士研究生.传统的教学模式,并不适应于这些来自东盟国家的研究生,必须进行合理的教学改革.

    作者:韦坚;韦贵康;周学龙;周红海;韦理;谢冰;陈靖红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黄芪多糖诱导脐血单核细胞分化为树突状细胞的实验研究

    目的:探讨黄芪多糖在体外对脐血单核细胞向树突状细胞分化的作用.方法:无菌条件下采集脐血,用淋巴细胞分离液分离获得脐血单个核细胞.将获得的单核细胞分为2组,实验组:在含有不同浓度(50、100、200mg/L)黄芪多糖的10%胎牛血清的RPMI-1640完全培养液中培养;对照组:在未加黄芪多糖的RPMI-1640完全培养液中培养.培养过程中用倒置光学显微镜和扫描电镜观察细胞形态;收集部分培养第12天的细胞利用流式细胞仪检测两组细胞表面CDla、CD80、CD83、CD86分子的表达.结果:在培养的第72h后实验组细胞形态开始变化,随着培养时间的延长,树突状结构更加明显,第12天细胞呈典型的树突状细胞形态;对照组细胞生长缓慢,细胞无成簇生长,培养至第12天细胞呈梭形巨噬细胞形态.培养至10天的实验组细胞扫描电镜下可见细胞表面粗糙,胞体突起成不规则形态,突起的长短、粗细、薄厚不等.培养12天后实验组细胞别高达DCS特异性抗原CDla、CD80、CD83和CD86,与对照组对应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1).结论:黄芪多糖体外可诱导脐血单核细胞(DCs前体细胞)定向分化功能性(成熟)DCs.

    作者:邓旻;窦晓兵;史亦谦;沃兴德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益气活血法是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治疗大法探析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一种呼吸功能失调性疾病,其致死致残率很高,目前尚无根治性的治疗方法,稳定期的治疗对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尤为重要,但又易被医患双方所忽视.本文从中医气血理论出发,结合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的临床表现及特点,提出肺、脾、肾三脏气虚及血瘀是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根本的病理改变,是COPD稳定期确定治疗方法的理论基础,从而提出益气活血法为COPD稳定期根本治疗大法的观点.

    作者:张双胜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大黄中主要成分清除超氧阴离子自由基的ESR研究

    目的:通过研究掌叶大黄中主要成分大黄酸、芦荟大黄素、大黄素、大黄素甲醚和大黄酚清除超氧阴离子自由基(O2-)的作用,从分子生物学的角度探讨大黄延缓衰老作用的可能机理.方法:采用电子自旋共振技术(ESR)分别检测大黄中主要成分对O2的清除作用.结果:大黄中主要成分对O2的清除作用,依次为大黄酸>大黄酚>大黄素>大黄素甲醚>芦荟大黄素.结论:大黄所具有的延缓衰老的作用,可能与其所含的主要成分大黄酸、芦荟大黄素、大黄素、大黄素甲醚和大黄酚具有清除O2的能力有关.

    作者:罗志毅;黄新;包国荣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中药抗癌的分子药效探讨

    通过查阅分析近5年肿瘤实验研究的文献资料,发现中药的抗癌效应目前存在2种情况,即存在剂量-时间效应,存在适剂量等.同时,中药抗癌也涉及较多的分子靶点,如调控细胞周期、细胞调亡和细胞信号转导等多种抗癌途径,因此中药抗癌临床应用前景广阔.

    作者:杨杰;高锋;孙洋;丁维俊;王米渠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伤寒论》中药物剂量的折算

    仲景药物剂量问题一直众说纷纭,莫衷一是.文章列举近年来相关论述,结合文献,从煎服方法、配伍方法、护理方法等方面分析,认为柯雪帆氏论证的仲景时代的一两折合现代15.625g,符合当时时代背景,安全有效,对继承、创新仲景学说及现代临床用药有指导意义.

    作者:王笑青;林大勇;时红磊;关庆增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杨之藻主任医师治疗小儿紫癜肾经验

    杨之藻主任医师认为,小儿紫癜肾初期以实证为主,后期多为虚实互见.实证治法强调疏风清热和活血化瘀,坚持辨证论治,倡导中西医结合.对过敏原的检测、过敏性紫癜病人的饮食安排等问题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作者:王林;杨之藻;孟牛安;卢书芳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益肾颗粒提取工艺研究

    目的:采用正交设计研究益肾颗粒的提取工艺.方法:以益肾颗粒中脂溶性成分齐墩果酸、熊果酸为考察指标确定佳工艺,应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定量分析.结果:试验结果为药料粉成粗粉,加75%乙醇5倍量,回流提取3次,每次2.5h为佳工艺.

    作者:马丽颖;张铭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不同时间针刺对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大鼠BCL-2 Bax蛋白表达的影响

    目的:观察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大鼠BCL-2、Bax蛋白表达的情况及不同时间针刺对其的影响.方法:采用线栓法复制大鼠大脑中动脉缺血再灌注模型,并分别在造模后6、12、24h不同时间段开始针刺,运用免疫组化法观察不同时间段治疗组半暗带与对照组BCL-2、Bax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在半暗带Bcl-2,Bax在缺血再灌注6h都开始表达,随着时间延长表达逐渐增加,而Bcl-2与Bax比值逐渐降低.不同时间开始针剌的治疗组与相应时段的模型组相比,Bcl-2均明显升高(P<0.05),而Bax的变化无统计学意义,因此Bcl-2与Bax的比值也相应升高.不同时间进行针刺的各组之间,Bcl-2的表达逐渐增加,但在6h组与12h组之间,12h组与24h组之间无统计学意义,而6h组与24h组之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Bax的变化在各时间段则无统计学意义,二者的比值呈逐渐降低趋势.结论:针刺通过抑制细胞凋亡保护半暗区的神经元细胞,同时针刺介入的佳时机应在脑缺血的早期.

    作者:刘丹;韩威;张迪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我国医药企业发展战略选择

    目的:探讨新世纪我国医药企业的发展战略.方法:从技术创新、产品开发、市场开拓、人力资本、企业文化5个方面阐述医药企业应采取何种发展战略.结果与结论:面对新的经营环境,我国医药企业发展战略必须有新的突破,才能顺应时代潮流,把握机遇,迎接挑战.

    作者:刘玉红;杨艳;王鹏 刊期: 2007年第03期

中华中医药学刊杂志

中华中医药学刊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主办:中华中医药学会 ,辽宁中医药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