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APACHEⅡ评分对结肠穿孔手术风险的评估

张维建;韩少良;蒋飞照;俞志勇;方瑶

关键词:评分, 结肠穿孔, 手术风险, 特发性结肠破裂, 多脏器功能衰竭, 临床诊断, 患者, 腹腔感染, 病因不明, 病理改变, 自发性, 易误诊, 老年人, 高血压, 外伤, 突发, 肥胖, 肠管
摘要:自发性结肠穿孔(又称为特发性结肠破裂)是指肠管在无任何明显病理改变,无外伤所致的突发破裂,好发于老年人、肥胖、高血压等患者,病因不明,临床诊断困难,极易误诊,且约半数患者死于严重的腹腔感染和多脏器功能衰竭[1-4].
浙江创伤外科杂志相关文献
  • 结肠损伤53例诊治体会

    结肠损伤虽多不立即致死,但术后感染常成为致命威胁[1].因此,必须严格掌握其处理的基本原则,以提高治疗效果.

    作者:陈吉林;陈金明 刊期: 2008年第01期

  • 外伤后颅骨缺损101例治疗体会

    1 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101例,男80例,女21例;年龄18~70岁,平均年龄45岁.所有病例均为外伤所致:车祸伤55例,坠落伤32例,殴伤14例.单侧颅骨修补者77例,双侧修补者24例.

    作者:田勇;杜杭根;殷利春;何民;章国军;王承;郝必烈;杜根安 刊期: 2008年第01期

  • 老年外伤性硬膜下积液移行为慢性硬膜下血肿诊治

    本院2001年至今收治17例老年外伤性硬膜下积液病人,在其治疗随访中移行为慢性硬膜下血肿.本文就其转变过程的机理进行探讨.

    作者:李慧;张伟东 刊期: 2008年第01期

  • 95例创伤性脾破裂的诊治分析

    脾破裂是腹部外伤中常见的腹腔内脏损伤,在临床腹部外伤的诊治中占有相当重要部分,约占整个腹部外伤的45%[1].由于损伤的程度不同,在诊治中也有区别,可选择手术治疗和非手术治疗.

    作者:何财富;刘涌 刊期: 2008年第01期

  • 宫腔镜和腹腔镜处理宫内节育器迷路的探讨

    宫内节育器(IUD)因其避孕安全、有效、简便、经济、可逆,而深受广大育龄妇女的欢迎.IUD是我国育龄妇女普遍采用的一种长效避孕工具,使用率占多种避孕措施的46.3%[1].

    作者:袁秋玮;朱丹阳 刊期: 2008年第01期

  • 42例双额叶脑挫裂伤的治疗体会

    双额叶脑挫裂伤在临床并不少见,因早期血肿小,意识障碍轻,多予以保守治疗.但部分病人在较短时间内病情迅速恶化,甚至因此失去抢救机会而死亡.

    作者:吕中华;杨炳森;刘新兵 刊期: 2008年第01期

  • 斜T形钢板治疗中青年桡骨远端骨折

    桡骨远端骨折是临床为常见的骨折之一,既往常见于老年患者.随着近年不断增加的工伤事故及交通意外,中青年患者也占较大的比例,且暴力严重往往为粉碎性骨折.

    作者:沈卫锋 刊期: 2008年第01期

  • 急诊输尿管镜钬激光治疗输尿管结石

    输尿管结石是常见的泌尿外科急症之一,患者常疼痛明显,难以忍受,极为痛苦,且一般解痉止痛药物起效慢,有时常常难以奏效,而强止痛药物由于易成瘾使用受到限制.

    作者:陶水祥;叶利洪;何建松;李王坚 刊期: 2008年第01期

  • 连续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术后自控镇痛不同给药方案的临床研究

    术后病人自控镇痛(PCA)技术已经广泛应用于临床,外周神经阻滞技术在术后镇痛中具有很大优势,正逐渐受到更多人重视和普遍应用[1].其中,臂丛神经阻滞术后自控镇痛(PCNA)具有独特的优越性:减轻术后疼痛从而减轻应激反应,利于伤口愈合,使外周血管扩张,利于再植指成活等手外科或血管外科手术成功率[2].

    作者:史思仁;卢水娟;徐丽芳;胡燕;陈永花 刊期: 2008年第01期

  • 人工髋关节置换治疗老年陈旧性股骨颈骨折

    股骨颈骨折是老年人的一种常见骨折.新鲜的股骨颈骨折治疗方法较多,其中以人工髋置换方法较为理想,疗效也较为满意.

    作者:刘道君;占玉花;王辉;马海涛;毕大卫 刊期: 2008年第01期

  • 24例经皮内镜胃-空肠造口肠内营养的临床应用

    经皮内镜胃造口术(PEG)自1980应用于临床,主要替代手术胃、空肠造口,为建立长期肠内营养支持提供了一种安全、有效的非手术途径.

    作者:黄三雄;徐菊玲 刊期: 2008年第01期

  • 颈前路螺丝钉内固定治疗齿状突骨折

    齿状突骨折是一种常见的颈椎损伤.按照Anderson-D'Alonzo分类[1],齿状突尖端骨折较少见且稳定性较好,多采用简单的局部制动,而枢椎体部骨折使用坚强外固定如Halo支具等一般均能达到骨折愈合.

    作者:颜海波;张文斌;方春养 刊期: 2008年第01期

  • 高速公路交通事故致脊柱四肢损伤分析

    随着现代交通事业的发展,交通事故已成为现代社会的一大公害,目前占各种伤亡的第1位[1].高速公路交通伤又以受伤人数多、伤情重且多为多发伤为显著特点,脊柱和四肢是交通伤中常见的致伤部位[2],本院自1999年10月至2004年10月共收治高速公路交通事故致伤3267例伤员,现就其脊柱及四肢损伤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施建国;侯振海;叶虹;郑隆宝;周继红;王正国;王禾;倪志明 刊期: 2008年第01期

  • 重型脑外伤后并发脑梗塞16例诊治分析

    近年来,随着螺旋CT在基层医院的广泛开展,有关脑外伤后并发腩梗塞的报道逐渐增多,而重型脑外伤后脑梗塞致残致死率义极高,已越来越受到神经外科界的高度重视,但其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了.

    作者:章国海;吕志坚;竹方龙;吕庆伟 刊期: 2008年第01期

  • 经皮与开放手术治疗胸腰椎骨折术中椎旁肌胞应激反应的比较研究

    目的 比较传统开放手术与经皮微刨手术治疗胸腰椎骨折对椎旁肌细胞的急性损伤程度.方法 经皮手术组与开放手术组患者各15例,分别在肌肉暴露后即刻,肌肉牵开后0.5、1、1.5小时及松开牵开器后,共5个时段提取肌肉标本,免疫组化方法测定细胞HSP70表达,比色法测定细胞MDA含量,分析两种术式对椎旁肌细胞造成的应激反应.结果 开放手术组椎旁肌细胞MDA含量在肌肉牵开后0.5小时无明显变化,1.0小时组有显著升高,1.5小时组达到高峰,松开牵开器后仍维持在较高的水平.经皮手术组椎旁肌细胞MDA含量在手术各个时间段均没有显著升高.开放手术组椎旁肌HSP70阳性细胞数在肌肉牵开后0.5小时即明显增多,1.5小时组达到高峰,而松开牵开器后出现明显减少趋势.经皮手术组椎旁HSP70阳性细胞数在手术各个时间段均没有显著变化.结论 与经皮微创手术相比,传统开放手术造成椎旁肌细胞严重应激反应,提示其对椎旁肌产生严重急性损伤.

    作者:倪文飞;尹丽慧;池永龙;徐华梓;林焱;李驰 刊期: 2008年第01期

  • 腔镜治疗外伤性尿道狭窄(附22例报告)

    本院2000年1月至2005年12月应用腔镜治疗外伤性尿道狭窄共22例,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

    作者:赵宏伟;黄达飞;孙学斌 刊期: 2008年第01期

  • 插入式腹部按压心肺复苏术和临床应用

    在传统心肺复苏术(Cardiopulmonary Resuscitation.CPR)期间尽管按压十分到位.总的血流只有正常心跳时的20%-35%,冠脉灌注压常常低于15~30mmHg的压力梯度,而这个压力梯度是自主循环恢复必须的低限.

    作者:张安旗 刊期: 2008年第01期

  • 72例外伤性弥漫性脑肿胀的诊治

    外伤性弥漫性脑肿胀(PADBS)是指外伤后数小时内脑组织广泛肿胀,在临床上较为常见,是重型颅脑损伤高死亡率和致残率的重要原因之一.

    作者:吴建跃;陆峰;姜启周;王为民;肖国民;程军 刊期: 2008年第01期

  • 基底节脑出血微创开颅术后早期康复干预的研究

    基底节脑出血是临床常见病,为目前人类三大死亡病因之一,并且是主要的致残因素[1-3].在过去的几十年内,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展,基底节脑出血患者的病死率有所下降,大约85%的患者能继续存活,而其中约有50%~70%遗留有偏瘫、失语等严重功能残疾[4],这些都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脑卒中患者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

    作者:屠传建;柳建生;章月江;宋大刚;陈华炜;李金松 刊期: 2008年第01期

  • APACHEⅡ评分对结肠穿孔手术风险的评估

    自发性结肠穿孔(又称为特发性结肠破裂)是指肠管在无任何明显病理改变,无外伤所致的突发破裂,好发于老年人、肥胖、高血压等患者,病因不明,临床诊断困难,极易误诊,且约半数患者死于严重的腹腔感染和多脏器功能衰竭[1-4].

    作者:张维建;韩少良;蒋飞照;俞志勇;方瑶 刊期: 2008年第01期

浙江创伤外科杂志

浙江创伤外科杂志

主管:浙江省教育厅

主办:温州医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