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插入式腹部按压心肺复苏术和临床应用

张安旗

关键词:插入式腹部按压, 心肺复苏术, 压力梯度, 冠脉灌注压, 自主循环, 血流
摘要:在传统心肺复苏术(Cardiopulmonary Resuscitation.CPR)期间尽管按压十分到位.总的血流只有正常心跳时的20%-35%,冠脉灌注压常常低于15~30mmHg的压力梯度,而这个压力梯度是自主循环恢复必须的低限.
浙江创伤外科杂志相关文献
  • 基底节脑出血微创开颅术后早期康复干预的研究

    基底节脑出血是临床常见病,为目前人类三大死亡病因之一,并且是主要的致残因素[1-3].在过去的几十年内,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展,基底节脑出血患者的病死率有所下降,大约85%的患者能继续存活,而其中约有50%~70%遗留有偏瘫、失语等严重功能残疾[4],这些都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脑卒中患者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

    作者:屠传建;柳建生;章月江;宋大刚;陈华炜;李金松 刊期: 2008年第01期

  • 高血压脑出血术后再出血的防治

    本院自2002年6月至2007年6月收治了120例高血压脑出血病人进行手术治疗,术后再出血者25例.现对高血压脑出血术后再出血的原因及防治措施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王俊兴;刘仍利;侯勇;胡小铭;阮善平 刊期: 2008年第01期

  • 颈前路螺丝钉内固定治疗齿状突骨折

    齿状突骨折是一种常见的颈椎损伤.按照Anderson-D'Alonzo分类[1],齿状突尖端骨折较少见且稳定性较好,多采用简单的局部制动,而枢椎体部骨折使用坚强外固定如Halo支具等一般均能达到骨折愈合.

    作者:颜海波;张文斌;方春养 刊期: 2008年第01期

  • 72例外伤性弥漫性脑肿胀的诊治

    外伤性弥漫性脑肿胀(PADBS)是指外伤后数小时内脑组织广泛肿胀,在临床上较为常见,是重型颅脑损伤高死亡率和致残率的重要原因之一.

    作者:吴建跃;陆峰;姜启周;王为民;肖国民;程军 刊期: 2008年第01期

  • 三叶形钢板内固定治疗胫骨Pilon骨折17例体会

    胫骨Pilon骨折是指波及关节面的胫骨远端骨折,常合并有腓骨下段骨折和严重的软组织损伤.其典型特征是干骺端存在不同程度的压缩,干骺端的压缩粉碎性骨折、不稳定、原发性关节软骨损伤以及永久性关节面不平整,导致预后不良.

    作者:俞哲平;何其俊 刊期: 2008年第01期

  • 运用模板修复甲床损伤的治疗体会

    手容易在工作、生活中受损伤.据北京积水潭医院统计,手外伤占创伤病人总数约1/4[1].其中甲床损伤亦不少见.如修复不当可造成指甲生长畸形,影响手指的功能和美观.

    作者:万才根;周际江 刊期: 2008年第01期

  • 大鱼际逆行岛状皮瓣修复拇指软组织缺损

    拇指在手的功能中发挥重要作用,约占手指功能的加%,手功能的36%%,而拇指软组织缺损在临床上较常见.修复方法很多,但各种方法均有其优缺点和限制.

    作者:刘遵勇;姜德欣;李大为;蒋明;余迎浩;胡静波;高鹏 刊期: 2008年第01期

  • 硬膜外血肿术后继发远隔大面积脑梗塞

    自CT、MRI扫描应用于颅脑损伤诊断来,外伤性脑梗塞报道并不少见,但硬膜外血肿并发远隔部位大面积脑梗塞报道尚少.本院自2001年1月至2006年8月共收治急性硬膜外血肿173例,其中术后并发远隔部位大面积脑梗塞的病人13例.现报告如下.

    作者:田正丰;谢国忠;陈胜团 刊期: 2008年第01期

  • 95例创伤性脾破裂的诊治分析

    脾破裂是腹部外伤中常见的腹腔内脏损伤,在临床腹部外伤的诊治中占有相当重要部分,约占整个腹部外伤的45%[1].由于损伤的程度不同,在诊治中也有区别,可选择手术治疗和非手术治疗.

    作者:何财富;刘涌 刊期: 2008年第01期

  • 保留真皮下血管网修复治疗大面积皮肤剥脱伤

    本院自1998年8月至2005年1月共收治大面积皮肤剥脱伤15例,采用撕脱皮肤严格清创并保留真皮下血管网回植,皮肤戳孔,负压吸引并外用弹力绷带加压包扎治疗取得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余伟彪 刊期: 2008年第01期

  • 末节指离断再植25例临床体会

    末节指离断是临床常见的手外伤,对其施行再植能有效地恢复患者的手外形和功能.本院自2006年1月至2006年12月共收治末节指离断伤患者25例25指,全部予以再植,除2例坏死外,其余均取得了满意的效果,成活率92.0%.现将临床治疗体会分析如下.

    作者:陈逸民;张咸中;杨晓东 刊期: 2008年第01期

  • 老年外伤性硬膜下积液移行为慢性硬膜下血肿诊治

    本院2001年至今收治17例老年外伤性硬膜下积液病人,在其治疗随访中移行为慢性硬膜下血肿.本文就其转变过程的机理进行探讨.

    作者:李慧;张伟东 刊期: 2008年第01期

  • 利多卡因复合罗哌卡因在坐骨神经阻滞时的麻醉效果

    腰丛复合坐骨神经阻滞作为临床麻醉在国内外报道逐渐增多[1,2],具有许多优点,尤其对全身各系统影响轻微,而且术后有较长的镇痛时间.

    作者:刘乐;郭献阳;徐旭仲;陈丽梅 刊期: 2008年第01期

  • 插入式腹部按压心肺复苏术和临床应用

    在传统心肺复苏术(Cardiopulmonary Resuscitation.CPR)期间尽管按压十分到位.总的血流只有正常心跳时的20%-35%,冠脉灌注压常常低于15~30mmHg的压力梯度,而这个压力梯度是自主循环恢复必须的低限.

    作者:张安旗 刊期: 2008年第01期

  • 布托啡诺超前镇痛在经腹全子宫切除术前的应用

    硬膜外麻醉下行全子宫切除术,因牵拉刺激大部分患者会感到疼痛,需要静脉辅助用药.超前镇痛是指有害刺激作用开始前就使用镇痛药,减轻神经系统对这些刺激的敏感性,从而减轻疼痛.

    作者:敖青华;张新民 刊期: 2008年第01期

  • 成人固定正畸治疗牙周疼痛的调查问卷分析

    近年来,随着国民经济文化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成人牙颌畸形患者接受正畸治疗.然而在成人正畸治疗过程中,由于矫治力导致牙周膜缺血、炎症、水肿,大部分患者会出现不同程度的牙周疼痛,尤其是初戴固定矫治器,放置首根弓丝或者更换粗弓丝后几天内疼痛较为严重.

    作者:李晓刚;吴丽萍 刊期: 2008年第01期

  • 第2足趾延长再造手指临床应用体会

    自足趾游离移植再造手指以来,一直克服不了短小的缺点.但2005年3月以来,笔者采用第2足趾基底两侧条形双翼皮瓣及跖背三角修饰同时携带部分跖骨再造食或中指6例,其外形及功能均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邱海胜;潘展鹏;杨国敬;谢秉局 刊期: 2008年第01期

  • 24例经皮内镜胃-空肠造口肠内营养的临床应用

    经皮内镜胃造口术(PEG)自1980应用于临床,主要替代手术胃、空肠造口,为建立长期肠内营养支持提供了一种安全、有效的非手术途径.

    作者:黄三雄;徐菊玲 刊期: 2008年第01期

  • 42例双额叶脑挫裂伤的治疗体会

    双额叶脑挫裂伤在临床并不少见,因早期血肿小,意识障碍轻,多予以保守治疗.但部分病人在较短时间内病情迅速恶化,甚至因此失去抢救机会而死亡.

    作者:吕中华;杨炳森;刘新兵 刊期: 2008年第01期

  • 腔镜治疗外伤性尿道狭窄(附22例报告)

    本院2000年1月至2005年12月应用腔镜治疗外伤性尿道狭窄共22例,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

    作者:赵宏伟;黄达飞;孙学斌 刊期: 2008年第01期

浙江创伤外科杂志

浙江创伤外科杂志

主管:浙江省教育厅

主办:温州医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