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黄芪失笑散对鸡胚绒毛尿囊膜促血管生成实验研究

祝光礼;范翠娟;陈铁龙;钱宝庆

关键词:黄芪失笑散, CAM, 促血管生成, 实验研究
摘要:目的:通过鸡胚绒毛尿囊膜(chrioall antoic membrane,CAM)模型以探讨黄芪失笑散的促血管生成的作用及机理,为进一步开发及临床应用提供实验依据.方法:取SD大鼠16只随机分成模型组、消心痛组、黄芪失笑散大剂量组,消心痛和黄芪失笑散大剂量组分别进行灌胃10天,末次灌胃后1.5h取血制成含药物的血清,黄芪失笑散小剂量组药物血清以黄芪失笑散大剂量和模型组等剂量配置而成.然后分别以贝复济组(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和模型组分别为阳性和阴性对照组作用CAM,通过进行一级及二级血管计数来评价黄芪失笑散的促血管生成活性并初步探讨其作用机理.结果:黄芪失笑散大剂量在CAM一级及二级血管数目上均与贝复济组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黄芪失笑散具有显著促血管生成作用.
中华中医药学刊杂志相关文献
  • 防己茯苓汤抗炎镇痛作用的实验研究

    目的:研究防己茯苓汤的抗炎镇痛作用.方法:采用热板法、醋酸扭体法镇痛实验模型,二甲苯致小鼠耳肿胀、大鼠毛细血管通透性、大鼠棉球肉芽肿、大鼠蛋清性关节炎、大鼠炎性组织中PGE2含量等炎症模型,研究防已茯苓汤的抗炎镇痛作用.结果:动物实验表明防己茯苓汤对二甲苯、蛋清所致急性炎症有明显抑制作用,能降低大鼠的毛细血管通透性,抑制棉球肉芽肿增生,提高小鼠痛阈值,减少醋酸所致小鼠扭体次数,并能显著降低炎症组织中PGE2的含量.结论:将防己茯苓汤用于抗炎镇痛作用的研究,发现其确有明显的抗炎镇痛作用,并能显著降低炎症组织中PGE2的含量.

    作者:田婧 刊期: 2007年第12期

  • 内外合治甲亢的临床观察

    目的:为确立甲亢内外合治的治疗方法并观察其疗效.方法:①采用文献报道回顾性调查及临床实践前瞻性调查以确立甲亢的主要证型,在此基础上确立内外合治的方药;②将60例病人随机分为内外合治组(甲亢方内服+甲亢平膏外敷组,治疗组)和西药对照组(丙基硫氧嘧啶组,对照组),每组30例,内外合治组内服甲亢方,同时用甲亢平膏外敷甲状腺,每日1次,每次使用不超过10h;对照组口服丙基硫氧嘧啶,每日用量300~600 mg,分3~4次服用.4周为1疗程,观察2个疗程.结果:①甲亢以气阴两虚、阴虚阳亢、痰瘀互结型为多见;②两组总有效率均为93.3%,但内外合治组在临床控制率10%(3/30)和显效率73.3%(22/30),明显高于西药对照组0(0/30)、30%(9/30).两组证候疗效比较治疗组痊愈率及显效率优于对照组,两组间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总有效率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内外合治方法治疗甲亢是一条行之有效的治疗方法.

    作者:胡方林;刘鹏;樊孝廉;罗长青;易法银 刊期: 2007年第12期

  • 骆仙芳治疗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经验

    介绍骆仙芳老师临床治疗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经验,并阐述了中医对该病的认识,分析其主要病理因素、危险因素和辨证分型的特点,另举医案以验证.

    作者:周忠辉;骆仙芳 刊期: 2007年第12期

  • 二神丸与四神丸对脾虚泄泻大鼠分泌型IgA白介素-2含量影响的配伍比较研究

    目的:探讨二神丸、二神丸去姜枣和四神丸对脾虚泄泻作用机制的配伍组方差异性.方法:建立大黄致脾虚泄泻模型,设立空白组、模型组、参苓白术散、二神丸去姜枣、二神丸、四神丸和四神汤共7组.放免法检测大鼠十二指肠黏膜分泌型IgA(SIgA)、白介素-2(IL-2)的含量.结果:各给药组的SIgA、IL-2含量均较模型组升高.结论:二神丸、二神丸去姜枣、四神丸(汤)均能通过升高SIgA分泌量和IL-2含量,共同恢复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功能而起作用,在升高脾虚泄泻大鼠白介素-2含量方面,四神汤优,其次为二神丸组,二神丸去姜枣差;在升高SIgA含量方面,二神丸优,二神丸去姜枣差.其作用效果之差异性可能与以下因素有关:(1)在升高IL-2含量方面,二神丸与五味子散配伍后体现了佳的协同作用;内豆蔻、补骨脂与生姜、大枣配伍后亦体现了较好的协同作用;但单独应用补骨脂、肉豆蔻协同作用并不显著.(2)在升高SIgA含量方面,肉豆蔻、补骨脂与生姜、大枣具有协同作用.(3)在提高机体免疫力,调节全身免疫机能方面,生姜和大枣有重要的配伍作用.

    作者:李冀;邹大威;杜雅薇;高长玉 刊期: 2007年第12期

  • 急性脑梗塞与血清IL-6的关系及抗血栓合剂2号颗粒的干预作用

    目的:研究急性脑梗塞与血清IL-6的关系及抗血栓合剂2号颗粒的干预作用.方法:运用随机、对照的方法研究200例急性脑梗塞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梗死体积与血清IL-6的关系,抗血栓合剂2号颗粒对急性脑梗塞的临床疗效及对血清IL-6的影响.结果:急性脑梗塞神经功能缺损者血清IL-6水平明显较健康者高,神经功能重度缺损者升高明显,轻度缺损者相对较轻;急性脑梗塞者血清IL-6与梗塞灶体积有关,大梗塞灶者升高明显,小梗塞灶者相对较轻;抗血栓合剂2号颗粒在治疗2周和4周时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西药尼莫地平,在治疗1周和2周时对血清IL-6的改善明显优于西药尼莫地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脑梗塞患者血清IL-6水平可用于评估病情严重程度和判断治疗效果;益气活血复方是治疗急性脑梗塞的有效方法,改善炎症免疫反应可能是其治疗急性脑梗塞的作用机制之一.

    作者:包祖晓;刘素芝;张丽;张远怀;陈世勇 刊期: 2007年第12期

  • 正交实验法优选洋参御糖丸佳水提工艺研究

    采用正交试验法对洋参御糖丸的水提工艺进行筛选研究,以芍药中芍药苷的提取率作为考查指标,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含量,佳工艺为A3B1C3,所得提取液中芍药苷含量高.

    作者:谢宁;关慧波;侯淑峰;吴颂;王小博 刊期: 2007年第12期

  • 平行针透穴药线植入法治疗消化性溃疡100例

    目的:观察平行针行针透穴药线植入法治疗消化性溃疡的疗效.方法:先将医用羊肠线用中药特殊处理后,用平行针透穴法把药线植入胃俞、脾俞、下脘、上脘等穴.结果:100例中,治愈98例,好转2例.治愈率为98%,总有效率为100%.结论:平行针透穴药线植入法治疗消化性溃疡,疗效确切,安全特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张文义 刊期: 2007年第12期

  • 壮医针挑并艾灸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壮医针挑并艾灸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200例的疗效.方法:取龙路、火路网络在体表的反应穴或皮下反应点,每次选2~3个穴位,持针尖快速刺入皮肤0.1~0.2 cm,绞断表皮少许纤维,尽量不出血,每3天1次,配合艾灸,10次为1疗程.结果:显效102例,有效78例,无效20例.总有效率为90%.结论:壮医针挑并艾灸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疗效仍显著.

    作者:朱红梅;苏东兵 刊期: 2007年第12期

  • 桂枝甘草汤治疗月经期心动过缓

    临证治疗中发现一些女性患者的心率随月经周期而发生变化,常在经期下降至低于正常水平,伴见面色(白光)白、头晕眠差、气短胸闷、乏力畏寒、血压偏低等,经用经方桂枝甘草汤取得了满意疗效.

    作者:任利;张红瑞 刊期: 2007年第12期

  • 注射用灯盏细辛酚治疗脑梗死脑络瘀阻证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静脉滴注中药新药注射用灯盏细辛酚治疗脑梗死脑络瘀阻证临床疗效.方法:将所有符合入选标准的病人根据病情给予控制感染、脱水及降压降糖等对症处理,在基础治疗上给予静脉滴注注射用灯盏细辛酚,通过比较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变化观察疗效.结果:治疗14天后观察疗效,结果有16例显效,8例进步,1例无变化,无1例恶化或死亡,总有效率为96%.结论:注射用灯盏细辛酚治疗脑梗死脑络瘀阻证疗效显著,且无明显毒副作用,有必要今后作进一步的深入研究以更好地应用于临床.

    作者:杨秋汇;韩舰华 刊期: 2007年第12期

  • 叶天士对奇经辨证论治研究的成就

    叶桂在继承《内经》和《难经》有关奇经的理论上,融汇脏腑、十二经脉和奇经理论并结合自身临床经验,总结了前所未有的比较全面的理法方药相结合的奇经辨证论治学说,不仅填补了奇经辨治的空白,更为内伤杂病的治疗开辟了新的途径.

    作者:陈林榕;吴焕林 刊期: 2007年第12期

  • 运用《陈氏正骨手法在近关节骨折的操作规范》治疗肱骨髁上骨折体会

    目的:总结《陈氏正骨手法在近关节骨折的操作规范》(以下简称《操作规范》)在治疗肱骨髁上骨折手法整复的要点及体会.方法:对2005年1月-2006年6月采用手法整复的125例肱骨髁上骨折进行总结,分析手法设计、手法要点、术后夹板固定及治疗过程等.结果:随访125例,随访时间短10月,长14月,平均随访时间13月.运用《操作规范》对肱骨髁上骨折早期患者一次整复成功率高达97.6%,根据Dodgt's疗效评价标准效果优良率98%.结论:熟练而规范的手法操作技巧是整复成功的关键.

    作者:李祖荣;陈逊文;顾英华;陈滔 刊期: 2007年第12期

  • 药用植物学实验考核体系初探

    根据人才素质培养要求,对药用植物学实验考核体系进行了探讨.拓宽考核内容,改进考核方式,强化辅助考查作用,注重学生综合能力培养.在实践中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作者:王利国;潘超美;杜勤;彭光天;何国林 刊期: 2007年第12期

  • 补血耐力复合胶囊对铁人三项运动员机能和运动能力影响的实验研究

    目的:探讨补血耐力复合胶囊对在大负荷专项训练期铁人三项运动员机能和运动能力的影响.方法:实验分组对照法.6名男运动员和15名女运动员随机平均分为实验1组、实验2组和对照组,按照对比实验设计,实验1组给服用补血耐力复合胶囊;实验2组每日给予营养品铁红强;对照组给予淀粉胶囊安慰剂.结果:(1)血红蛋白(HB)浓度:实验2组在实验4周时,HB明显升高(P<0.05),而且明显高于其他两组;铁蛋白:实验2周时,实验1组与实验2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前者明显低于后者,而且,实验2组明显高于对照组,2周有显著性差异(P<0.05);在实验4周时,实验1组、实验2组铁蛋白浓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4周(P<0.05).(2)超氧化物歧化物(SOD):对照组实验4周的SOD浓度明显高于实验0周(P<0.05),实验1组和实验2组都是明显低于实验0周水平,而且实验2组的这种明显差异从实验2周就开始出现.两个实验组在实验后时的SOD浓度都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3)大摄氧量和无氧功.实验2组和对照组大摄氧量有下降的趋势,但没有统计学意义,实验1组实验前后有显著增加(P<0.05),提示,补血复合胶囊和耐力胶囊对提高大摄氧能力有促进作用;大功率和平均功率:实验1组和实验2组在4周时都高于实验0周的对应结果(P<0.05);总功率方面,对照组和实验1组第4周的总功率都高于实验前(P<0.05),而且实验1组明显高于对照组.提示,实验1组药物的服用对运动过程中有氧能力的降低有延缓作用.结论:补血复合胶囊和耐力胶囊与铁红强都能提高铁蛋白的浓度,增强有氧耐力,效果较明显;补血复合胶囊和耐力胶囊与铁红强服用导致了SOD浓度都明显降低;铁红强能够降低MDA浓度;两种药物对提高大摄氧能力均有促进作用,补血耐力复合胶囊和耐力胶囊效果要好于铁红强.

    作者:邓运龙;黄世林;王晓波;张海忠;袭荣刚 刊期: 2007年第12期

  • 沈敏鹤运用升降理论治疗肿瘤的学术思想

    总结整理沈敏鹤主任中医师运用升降理论治疗肿瘤的学术思想,从气机升降,天人相应;气机调畅,治之所求;后天之本,居中如枢;肺与大肠,表里互通;心肾失交,应调达等方面进行阐述,其这一思想为中医治疗肿瘤提供了新的途径.

    作者:阮善明;沈敏鹤 刊期: 2007年第12期

  • 蜂毒素抑制鸡胚绒毛尿囊膜血管生成的实验研究

    目的:研究蜂毒素对鸡胚绒毛尿囊膜血管生成的抑制作用.方法:建立鸡胚绒毛尿囊膜模型,光镜下观察蜂毒素对正常鸡胚绒毛尿囊膜微血管形态的影响,应用医学图像分析软件定量检测蜂毒素对鸡胚绒毛尿囊膜微血管生成的影响.结果:光镜下可见经蜂毒素作用后,鸡胚绒毛尿囊膜微血管数目减少,管径变细,分布零乱.定量检测结果表明,蜂毒素浓度为:2.0、4.0、8.0 μg/mL时的血管生成抑制率分别为:12.11%、29.85%和45.09%,血管数目明显少于生理盐水对照组(P<0.01),却多于沙利度胺组(P<0.01).结论:蜂毒素可显著抑制鸡胚绒毛尿囊膜的血管生成,并且呈现浓度依赖关系.

    作者:宋长城;吕祥;李柏;凌昌全 刊期: 2007年第12期

  • 金香丹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心肌损伤的保护作用

    目的:观察金香丹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心肌损伤的影响.方法:采用结扎左冠状动脉前降支30min后再灌注60 min的方法,建立在体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实验分为5组,即假手术组、模型组、地奥心血康组、金香丹大剂量组、金香丹小剂量组.测定大鼠血清肌酸激酶(CK)及乳酸脱氢酶(LDH)活性水平,并观察大鼠心肌组织的变化.结果:模型组CK和LDH显著增高.金香丹能不同程度地降低血清CK和LDH水平.光镜下,正常组大鼠心肌细胞形态基本正常,模型组心肌细胞形态结构损伤重,金香丹大、小剂量组及地奥心血康组心肌细胞损伤较模型组轻.结论:金香丹对大鼠缺血再灌注心肌有保护作用.

    作者:王朝阳;黄少祥 刊期: 2007年第12期

  • 形神统一与分子生物学

    神是人体的整体特性,也是人的灵明之神.形是整体所化,在有形的物质中体现了整体的功能特性.在分子的作用中体现了人体的整体作用,整体依然是生命大分子运动的主宰.

    作者:周忠科;刘家强;王米渠 刊期: 2007年第12期

  • 温针治疗膝痛48例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针灸临床中采用温针治疗膝关节疼痛中医辨证分型为痛痹一型的治疗效果.方法:取血海、梁丘、阿是穴1~2个为主穴,采用温针灸治疗,取辅穴根据临床症状随证加减,单纯针刺留针,每治疗10次为1个疗程计算.结果:温针治疗48例痛痹型膝关节痛的病例疗效明显,有效率达91.7%.结论:温针是治疗痹证膝痛的有效治疗方法之一,治疗方法简单安全,应在针灸临床中广泛开展.

    作者:黄东勉 刊期: 2007年第12期

  • 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广金钱草中总黄酮的含量

    目的:建立广金钱草中总黄酮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以芹菜素为对照品,测定波长272 nm.结果:芹菜素在2.144~10.72 μg/mL浓度范围内与吸光度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7(n=5)回收率为97.3%,RSD为1.8%(n=5).结论:此方法操作简单,精密度、稳定性和重复性良好,有助于广金钱草药材的质量控制.

    作者:陈思妮;张振秋 刊期: 2007年第12期

中华中医药学刊杂志

中华中医药学刊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主办:中华中医药学会 ,辽宁中医药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