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重型颅脑损伤并发多器官功能不全综合征的预防与治疗

李祖晟;丁惠雯;姜昊荣;夏海全;潘云萍;钟勇

关键词:颅脑损伤后, 多器官功能不全, 颅脑损伤患者, 颅内压升高, 重度, 治疗水平, 治疗方法, 预后不良, 严重创伤, 神经外科, 脑干损伤, 脑挫裂伤, 功能紊乱, 下丘脑, 手术后, 脑肿胀, 脑出血, 并发症, 预防, 休克
摘要:多器官功能不全综合征(Multuole organs dysfunction syndrome,MODS)是严重创伤、休克、感染及手术后严重的并发症,常提示预后不良.重型颅脑损伤后由于脑挫裂伤、脑出血、脑肿胀引起颅内压升高,下丘脑及脑干损伤,更易引起多器官功能紊乱、衰竭.本文对本院神经外科收治的208例重度颅脑损伤患者(入院GCS≤8)进行研究,探讨重度颅脑损伤后多器官功能不全综合征的预防与治疗方法,提高对MODS的治疗水平.
浙江创伤外科杂志相关文献
  • 健康教育对子宫切除术后患者婚姻质量的重要性

    婚姻质量作为影响人类身心健康与生活质量的一个重要因素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影响婚姻质量的因素有很多,其中妇科疾病的影响不容忽视,特别是对一些子宫切除术的患者.有研究发现,在手术前有39.8%的妇女担心术后会失去女性特征,43.5%的妇女担心子宫切除术会影响性生活,75.9%的妇女担心会变成恶性肿痛.

    作者:裘霞敏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横切口侧-顶联合式腹膜外剖宫产临床对比分析

    本院自2000年3月开始应用pfannenstiel横切口侧-顶联合式腹膜外剖宫产610例,得到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施宝美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软通道治疗高血压性丘脑出血的临床护理

    丘脑是高血压性脑出血的较为常见的部位,占高血压脑出血的20%左右,仅次于基底节出血.因丘脑的解剖位置深在,不适于外科开颅手术治疗.就疗效而言,手术方式和相应护理措施起着决定性作用.

    作者:沈妙英;屠传建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手法整复治疗腕月骨脱位12例分析

    月骨前脱位在腕关节损伤中屡见不鲜,临床工作中如不细心检查或对月骨局部解剖关系不熟悉而造成漏诊,或未能掌握复位时机和复位、固定方法不当,则不能达到预期效果,甚至易造成月骨缺血坏死.

    作者:邹妙华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双极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高龄股骨转子间骨折

    股骨转子间骨折是老年人髋部常见损伤,占髋部骨折患者一半左右,其发病平均年龄较股骨颈骨折晚5~6年,以女性为多.

    作者:程建崇;营祝领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甲状腺微小癌42例临床分析

    甲状腺微小癌(thyroid microcarcinoma,TMC)是指肿块直径≤1.0 cm的甲状腺癌结节[1],具有隐匿性,临床往往难以发现,并可与其它甲状腺疾病并存.近年来,随着诊疗水平的不断提高,甲状腺微小癌的检出率逐年上升.本文对42例甲状腺微小癌作回顾分析.

    作者:朱建明;王文强;宋汉章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小儿肾损伤伴多发伤78例诊治分析

    小儿肾损伤在儿童时期泌尿系统损伤中为多见,也是小儿腹部常见的外伤.其发病中约占小儿腹部外伤的8%~10%.回顾性分析5年间本院收治的78例小儿肾损伤伴多发伤的临床资料,报告如下.

    作者:林昀;刘涛;李海平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臀部外伤致脾破裂误诊胃溃疡1例

    1 临床资料患者,男性,46岁,农民.既往有胃溃疡病史,因臀部外伤致上腹痛12小时入院.患者16小时前骑电动车不慎摔到,当时臀部着地,伤后即感臀部疼痛,不剧,未予重视.

    作者:李振宇;徐文静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脑震荡患者MRI检查的临床意义

    脑震荡作为原发性颅脑损伤中较轻的一种,临床上往往不被重视.本院于2005年9月至2006年9月共收治63例脑震荡患者,伤后24小时内经CT扫描未见异常而行MRI检查,发现有39例证实为轴索损伤、轻度脑挫裂伤或颅内血肿.现总结分析如下.

    作者:杜笥凤;吴挺前;钱瑜;王丰;徐强;孙孟坊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两种途径子宫全切术的临床效果分析

    子宫全切除术是妇科常见的手术,以往多需开腹完成,随着微创手术在妇科领域中的深入开展,腹腔镜手术日益受到妇产科学界的重视.本文对腹腔镜铺助阴式子宫全切术的临床应用效果进行回顾分析.现报道如下.

    作者:赖玉姣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应用重建钢板内固定结合植骨治疗锁骨严重粉碎性骨折

    锁骨全长均为皮下骨且细长,易受暴力发生骨折,近几年来,随着交通、建筑等行业的迅速发展,高能量创伤所致的锁骨严重粉碎性骨折日趋增多.作者自2000年3月至2005年12月,应用重建钢板内固定结合植骨治疗锁骨严重粉碎性骨折46例,取得满意疗效.报告如下.

    作者:季烈峰;陈建良;张龙君;曹浙标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原发性输尿管癌19例报告

    原发性输尿管癌是泌尿系较为少见的恶性肿瘤.本院自1989年4月至2005年10月共收治输尿管癌19例,现报告如下.

    作者:刘文彪;陈文军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额颞部重型颅脑损伤的救治体会

    近年来,交通意外明显增多,伴随颅脑损伤明显增加,由此产生颅脑外伤大部分减速性损伤、对冲伤,从而引起重型额颞部颅脑损伤在脑外伤患者中发生率高,损伤重,死亡率高.

    作者:徐茂法;陈汉广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手术治疗外伤性十二指肠破裂26例分析

    由于解剖位置关系,十二指肠损伤机会较少,一旦损伤往往难于诊断,诊断后治疗过程复杂,并发症的发生率和死亡率均较高.本院自1995~2005年共手术治疗十二指肠损伤患者26例,现就其手术治疗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罗卫庆;欧阳元明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急性硬膜外血肿手术后颅内压影响因素分析

    目的 探讨急性硬膜外血肿患者术后颅内压增高发生的机制及其影响因素和术中去骨瓣减压的指征.方法 将65例急性硬膜外血肿患者分为颅内压显著增高组和颅内压正常或轻度增高组两组.根据患者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lasgow Coma Scale,GCS)、瞳孔大小、血肿量、手术时间等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两组在瞳孔进行性散大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在GCS评分、血肿量、手术时间等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急性硬膜外血肿术后颅内压增高主要是急性脑受压造成的脑水肿;脑受压程度越重、时间越长,术后脑水肿越严重;及时手术是避免或减轻术后脑水肿的有效措施,对术后发生颅内压显著增高病例应及时去骨瓣减压.

    作者:张国哲;曹德晨;姚鑫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外伤性颅内血肿微创手术治疗25例报告

    本院自2001年1月至2005年12月,共有25例外伤性颅内血肿患者选择性采用微创钻颅引流及尿激酶溶解治疗外伤性颅内血肿,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陈俊良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游离跗外侧皮瓣修复手掌部皮肤缺损

    手掌部各种创伤所致的软组织缺损常合并肌腱、血管神经等重要组织外露,利用植皮很难修复创面,临床上有很多修复方法[1],也取得了满意的临床效果.本院自1999年以来,对13例手掌部皮肤缺损患者,采用游离跗外侧皮瓣进行修复,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巨积辉;侯瑞兴;李雷;金光哲;赵强;刘跃飞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Z-Plate钛板固定系统治疗胸腰椎骨折并脊髓损伤

    胸腰椎骨折是常见的脊柱骨折,近年来由于建筑事故、交通事故等高能创伤的增多,使胸腰椎骨折合并脊髓损伤的发生率大大提高.

    作者:赵旭辉;叶利武;陈哲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36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脑水肿的临床特点与护理

    颅脑损伤患者病情重、变化快,预后差.而损伤后的继发性脑水肿导致颅内高压、脑疝形成,是死亡的主要原因.脑水肿通常于伤后早期发生,一般3~7天内发展到高峰[1].

    作者:沈永和;唐燕雅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腹腔镜技术在小儿闭合性脾破裂诊治中的价值

    小儿外伤逐年增多,闭合性脾破裂的发生率也相应增高.2002年3月至2006年4月间,笔者应用腹腔镜对12例闭合性脾破裂患儿进行早期探查和处理,获得了很好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宋炜强;黄国金 刊期: 2007年第03期

浙江创伤外科杂志

浙江创伤外科杂志

主管:浙江省教育厅

主办:温州医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