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肝纤维化动物模型的造模原理及应用

李生财;李彤

关键词:肝纤维化, 动物模型, 综述
摘要:综述了各种类型肝纤维化动物模型的造模方法及原理,并评述了各种模型的特点与应用范围.认为不同造模方法复制的肝纤维化动物模型各有特点.科学研究时要结合实际情况充分考虑肝纤维化形成过程中病因和机制、人与动物的种属差异、自然恢复率、死亡率等多种因素,选择为合适的动物模型.
中华中医药学刊杂志相关文献
  • 蔡光先教授论治慢性病毒性肝炎特色

    蔡光先教授认为,慢性病毒性肝炎由湿邪入血,藏匿于肝而成,病位首先在肝,日久按相乘顺序逐脏内传,治疗上要从扶正祛邪着手,分清5个层次,辨明湿热毒瘀,随证治疗,同时提出养肝护肝的动静结合和药食宜忌原则.

    作者:赵正孝 刊期: 2006年第12期

  • 三七总皂苷对神经元蛋白表达的影响

    通过综述三七总皂苷(PNS)对神经元蛋白表达的影响,为进一步研究PNS对神经元蛋白的药理作用提供参考,也为临床上对神经系统方面疾病的治疗、药物的研究开发提供新的思路和途径.

    作者:吴登攀;王乃平;钟振国 刊期: 2006年第12期

  • 抗纤软肝颗粒药物血清对肝星状细胞整合素信号及凋亡的影响

    目的:探讨抗纤软肝颗粒药物血清对肝星状细胞增殖、凋亡的影响及整合素信号通路的下游信号分子FAK在其中的作用.方法:将传代培养的大鼠肝星状细胞系(HSC-T6)与中药复方抗纤软肝颗粒药物血清(5%、10%、20%)共同培养48h后,应用MTT法测定细胞增殖;应用流式细胞仪测定细胞凋亡;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方法检测FAK mRNA的表达.结果:抗纤软肝颗粒药物血清,均能显著抑制HSC-T6增殖,20%药物血清组作用强(P<0.05);流式细胞仪测定结果显示抗纤软肝颗粒药物血清均可诱导HSC凋亡(P<0.05);抗纤软肝颗粒药物血清能够使HSC的FAK mRNA的表达下调.结论:抗纤软肝颗粒能够抑制HSC增殖及诱导凋亡HSC.其作用可能与其抑制整合素信号通路下游信号分子FAK mRNA的表达有关.

    作者:刘林;杨玲;严红梅;朱清静;张赤志 刊期: 2006年第12期

  • 《中医内科学》再版教材探讨分析

    我国高等中医药院校教材自1960年试行出版以来,至1995年已经再版5次,目前各中医药院校其通用的中医学教材,即所谓6版教材,与前几版有了明显的改进,尤其是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高等中医药教育逐渐步入正轨,并有较大飞跃.兹将《中医内科学》1979年(第4版)、1985年(第5版)和1995年(第6版)3个版的教材作一探研、比较与分析.

    作者:舒忠民 刊期: 2006年第12期

  • 卢良威教授慢性乙型肝炎的中医治疗思路

    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多,治疗难,费用高,预后差,这是许多肝病专家对慢性乙型肝炎达成的共识.中医药在慢性乙型肝炎的治疗方面具有独特的效果.近年来在实验和临床都取得了可喜的成果.卢良威教授根据慢性乙型肝炎发病的特点和规律,并结合现代医学相关研究成果,进行辨病与辨证论证相结合,在临床上取得满意的疗效.现将其经验介绍如下.

    作者:洪朝金;卢良威 刊期: 2006年第12期

  • 四物汤加味在皮肤科的临床应用

    四物汤是补血的基本方,在皮肤科临证中灵活加减应用,如治疗慢性寻麻疹、神经性皮炎、寻常型银屑病(稳定期),取效满意.

    作者:洪淑珍 刊期: 2006年第12期

  • 真武汤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真武汤加味治疗慢充血性心力衰竭的疗效.方法:对照分析评定疗效.治疗组(9例)和对照组(6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疗法治疗,治疗组运用真武汤加味治疗,观察两组临床疗效及心功能相关指标改善情况.结果: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真武汤可以改善心衰患者心功能.

    作者:孙利民 刊期: 2006年第12期

  • 试论和法在治疗冠心病心律失常中的应用

    和法是中医的主要治法之一,临床运用范围很广,现就其在冠心病心律失常中的应用介绍如下,望同道斧正.

    作者:刘建和;程丑夫;吴亦之 刊期: 2006年第12期

  • 保持中医药特色提高中药疗效

    中药以其天然的特性以及在防治疾病中的特殊功效,已被临床实践所证实,也越来越引起世界医药学者们的倾心关注.

    作者:李永堂;周志华;李俐 刊期: 2006年第12期

  • 于世家教授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肾病经验

    糖尿病常见慢性并发症之一的糖尿病肾病(DN)已成为糖尿病患者丧失劳动能力乃至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糖尿病病程10年以上者约50%并发糖尿病肾病,每年新增终末期肾病中糖尿病导致者所占比例逐年增高.因此糖尿病的治疗已越来越强调控制和延缓并发症的发展.导师于世家教授从事内分泌临床研究工作20余年,积累了丰富的临床治疗经验,特别是在糖尿病及其慢性并发症的中西医结合方面有其独特的见解.兹从以下几方面进行阐述.

    作者:刘松岩;于世家 刊期: 2006年第12期

  • 徐志瑛温通法临床运用经验

    温通法是以温阳加上通散之品达温散、温消、温通目的治疗方法,治疗阳虚合并水饮、湿浊、瘀血等阴寒之邪内滞之证.文章通过典型病例阐述徐老的温通法在气闭、黑疸、水肿治疗中的应用.

    作者:胡秋未 刊期: 2006年第12期

  • 寿星胶囊对小鼠学习记忆障碍的实验研究

    目的:观察寿星胶囊对学习记忆障碍实验小鼠动物模型的治疗效果及用药安全范围.方法:将健康昆明种小鼠随机分成6组,即空白组(A)、模型组(B)、脑复康组(C)、寿星胶囊低剂量组(D)、寿星胶囊中剂量组(E)和寿星胶囊高剂量组(F).A组、B组灌服0.9%的生理盐水,C组灌服480mg/kg脑复康混悬液,D组、E组和F组分别灌服66.20、132.39、264.78mg寿星胶囊混悬液,1次/天,共1周.分别造模后进行跳台法、水迷宫法试验,比较各组动物潜伏期和正确反应次数.采用大给药浓度及大给药容积测定该药的大耐受量.结果:寿星胶囊高、中、低剂量组动物行为学指标明显改善,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0.001);小鼠大耐受量为5.594g/kg,为成人的日用量的363.65倍.结论:寿星胶囊能够显著改善小鼠的学习记忆获得和学习记忆巩固障碍;该药毒性低微,用药安全范围大.

    作者:洪茂林;张醒民;皮兴文;周娓 刊期: 2006年第12期

  • 山花轻身散对单纯性肥胖大鼠的实验研究

    目的:研究山花轻身散对单纯性肥胖大鼠的减肥作用及机理.方法:给刚断乳的Wistar大鼠喂以高脂饲料,造成单纯性肥胖大鼠模型;给予山花轻身散治疗后,计算各试验组大鼠的体重、体长及Lee's指数,观察血清瘦素(Lep)水平、血糖(Glu)、血清胰岛素(Ins)水平变化.结论:山花轻身散能降低肥胖大鼠Lee's指数,血清Lep、Ins、GIu水平,对单纯性肥胖大鼠有明显的减肥消脂的治疗作用.

    作者:汪淼;林晓峰;宋琳莉;计仁军;代晓光;谢宁 刊期: 2006年第12期

  • 生脉饮加味合β-阻滞剂治疗室性早搏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治疗室性早搏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7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1例、对照组36例.对照组采用β-阻滞剂倍他乐克,根据病情调整用量;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口服中药汤剂生脉饮辨证加减.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87.8%,对照组61.1%,两组相比有显著差异.结论: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说明中西医结合β-阻滞剂合生脉饮加味治疗室性早搏,有较好的临床使用价值.

    作者:闻锐;宋晓芳 刊期: 2006年第12期

  • 儿童单纯性肥胖中医辨证分型与西医各项实验室指标并发症关系探讨

    目的:探讨儿童单纯性肥胖的辨证分型特点与西医临床和实验室指标的关系.方法:将单纯性肥胖儿童42例按照中医辨证分型分成4组(肝郁气滞型,脾胃湿热型,痰热夹虚型,肾虚痰浊型),并收集西医临床资料和B超检查资料,进行血糖、血清ALT、Tch、TG、HDL、LDL、ApoA、ApoB、血胰岛素、血尿酸水平测定等,运用SPSS11.5软件分析以上资料的相关性.结果:单纯性肥胖儿童各中医辨证分型各组之间BMI有显著性差异(P=0.026),而年龄、性别、病程、血压等无显著性差异(P>0.05).各组间血清TCH、TG、HD L、LDL、Apo-a、Apo-b、FPG等方面无显著性差异(均P>0.05);痰热夹虚型组较肝郁气滞型组的UA有显著性差异(P=0.034);各组的ALT、Fins、HOMA-IR差异显著(均P<0.01).各组脂肪肝、脂肪肝炎、良性黑棘皮病、胰岛素抵抗等发生率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P<0.05),其中,痰热夹虚型较肝郁气滞型及脾胃湿热型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儿童单纯性肥胖症以实症为多,并发症易出现于虚实夹杂型中,BMI、ALT、FINS、HOMA-IR等实验室指标和脂肪肝、脂肪肝炎、胰岛素抵抗、良性黑棘皮病等并发症可能为对儿童肥胖进行中医辨证分型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作者:熊江波;黄金城;林玲;王秀敏;沈小芬 刊期: 2006年第12期

  • 肝纤维化动物模型的造模原理及应用

    综述了各种类型肝纤维化动物模型的造模方法及原理,并评述了各种模型的特点与应用范围.认为不同造模方法复制的肝纤维化动物模型各有特点.科学研究时要结合实际情况充分考虑肝纤维化形成过程中病因和机制、人与动物的种属差异、自然恢复率、死亡率等多种因素,选择为合适的动物模型.

    作者:李生财;李彤 刊期: 2006年第12期

  • 王道全教授治疗增生性膝关节炎经验

    王道全教授为著名推拿专家,主任医师,硕士研究生导师,中华中医药学会推拿专业委员会委员,山东省医学会医疗事故鉴定委员会专家,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术委员会委员,针灸推拿学院学位委员会委员,山东中医药大学推拿学科教研室主任.王师从事推拿临床、教学、科研工作30余年,勤求古训,博采众长,不断探求杏林精微,学验俱丰,擅长用推拿为主结合现代治疗手段综合治疗内、外、妇、儿等各科疾病,尤其对颈肩腰腿痛等运动系统疾病的诊治颇具造诣.笔者有幸从师学习,每见颈肩腰腿痛患者的病痛在王师手中逐日减轻,多达治愈,真有妙手回春之效.现将王师对增生性膝关节炎的病因病机、治疗方法、治疗机理等方面的经验介绍如下.

    作者:田端亮;王琳;范圣华;孙均重 刊期: 2006年第12期

  • 范炳华主任医师诊治运动损伤经验拾粹

    范炳华主任医师是浙江省级名中医,擅长运动损伤和颈椎病诊断及手法治疗.他认为提高疗效的关键是使手法作用力深透病所.一方面是手法功力的累积,另一方面要讲究作用力的点、大小及方向的具体运用.文中介绍范师诊治运动损伤的经验及医案4则.

    作者:胡军飞 刊期: 2006年第12期

  • 慢性浅表性胃炎脾气虚证诊断标准确立研究

    目的:旨在对慢性浅表性胃炎脾气虚证诊断标准进行探讨.方法:采用问卷调查和判别分析方法,对慢性浅表性胃炎脾气虚证(72例)及非脾气虚证(51例)共123例研究对象进行相关研究.结果:新建立慢性浅表性胃炎脾气虚证诊断标准包括4项主症和7项次症.主症:①食后脘胀;②舌胖大有齿痕;③舌质淡;④脉细或细弱.次症:苔薄白、胃脘疼痛、肢体倦怠、口淡、面色萎黄、大便溏、脉细弦.诊断标准:主症①为必不可少之症;具备4项主症可诊断;具备前3项主症中的2项主症加任何次症3项可诊断;具备3项主症加任何2项次症可诊断.结论:新建立的标准更符合慢性浅表性胃炎脾气虚证的诊断,更贴近于临床.

    作者:周福生;赵立凝 刊期: 2006年第12期

  • 肝气郁结证的研究总结与未来发展探讨

    肝气郁结证是中医肝病的核心证候,又是临床辨证论治体系的核心,根据近年来肝气郁结证的研究现状,将其研究结果作了总结性的论述,并对肝气郁结证研究的未来发展提出了一定的思路与方法.

    作者:滕晶;王玉来;刘子旺 刊期: 2006年第12期

中华中医药学刊杂志

中华中医药学刊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主办:中华中医药学会 ,辽宁中医药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