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明强
目的:通过灌胃和喷雾两种给药方法,研究β-细辛醚对哮喘模型豚鼠的平喘作用.方法:通过卵蛋白雾化吸入致敏法复制豚鼠哮喘模型,造模7天后,各药物组分别以喷雾和灌胃两种方式给药,连续给药7天后引喘,记录豚鼠哮喘发作潜伏期和跌倒潜伏期.结果:β-细辛醚采用喷雾和灌胃给药都有延长模型豚鼠哮喘发作潜伏期和跌倒潜伏期的作用.虽喷雾剂量只是灌胃剂量的1/2,但喷雾给药时β-细辛醚的作用效果好于灌胃给药,其延长哮喘潜伏期能力和抗跌倒能力强于灌胃给药.结论:β细辛醚喷雾给药和灌胃给药都有一定的拮抗模型豚鼠哮喘发作的作用,喷雾给药比灌胃给药的效果更显著.
作者:李翎;邹衍衍;石琛;魏刚;林双锋;蒋红兰;方永奇 刊期: 2006年第12期
目的:观察麻痛消胶囊合糖脉安泰汤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的临床疗效.方法:2型糖尿病(T2DM)合并DPN患者82例,随机分为治疗组48例和对照组34例.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的临床症状和神经电生理检查的改变.结果:经1疗程(8周)治疗后,治疗组患者肢体麻痛,感觉减退等主要症状均有不同程度改善,神经电生理检查显示感觉神经传导速度(SCV)和运动神经传导速度(MCV)均增加,以上疗效均优于对照组.结论:麻痛消胶囊合糖脉安泰汤治疗DPN疗效确定.其作用机理是通过益气养阴,活血化瘀,通络止痛的作用,以疏通络脉,畅通气血,改善微血管病变引起的络脉供血不足和营养代谢异常来实现的.
作者:唐光钰;唐今尧;郑青海;林丹梅 刊期: 2006年第12期
目的:结合功能性消化不良(FD)的中医病机基础和临床症状建立模型,研究乐胃饮对FD模型大鼠寒冷刺激条件下及缺氧环境下存活时间、血清TNF、IL-6含量的影响.方法:用乐胃饮对适度夹尾刺激法致FD模型大鼠进行实验,给药14天后检测应激和免疫指标.结果:中、高剂量乐胃饮可显著增强FD大鼠的耐寒能力(P<0.01);高剂量乐胃饮可明显延长FD大鼠耐缺氧时间(P<0.05),低、中剂量组耐缺氧时间增加;低、中、高剂量乐胃饮可不同程度提高FD大鼠血清IL-6含量;中、高剂量乐胃饮可显著提高FD大鼠血清TNF含量(P<0.01).结论:乐胃饮能调整FD大鼠的免疫功能和对有害刺激的耐受能力.
作者:徐珊;杨敏春;徐发莹 刊期: 2006年第12期
《黄帝内经》的学术思想对中医的基础理论和临床实践有着深远的指导意义.其学术思想特点,主要表现在整体观和辩证法两个方面.为了探索祖国医学中某些学说和理论思想方法的实质,以利溯本求源和整理提高,拟分别就下列几种学术思想加以方法学上的论述.
作者:王明辉;王风雷 刊期: 2006年第12期
老年糖尿病是临床常见、多发、难治之疾,目前尚无针对性较强的有效药物,文章立足中医理论,结合现代医学认识,从老年糖尿病的中医病理生理特点、临床特点出发,提出扶正祛邪,补虚为老年糖尿病的防治基本原则,处方用药时应遵循滋阴补肾、协调阴阳、益气健脾、双补气血、活血化瘀、通畅脉络、扶正宜缓、攻不伤正等原则.并就中西医综合治疗优化方案的应用原则进行了论述,进而说明老年糖尿病辨证论治要照顾到老年人的病理生理特点,既要遵循中医辨证施治的理论,又应辨病与辨证相结合,加强多学科合作,共同做出诊断和治疗决策,方能取得较好的疗效.
作者:何泽;南征 刊期: 2006年第12期
目的:观察自拟平喘止嗽汤治疗咳嗽变异型哮喘的疗效.方法:选择咳嗽变异型哮喘患者105例,随机分为平喘止嗽汤治疗组70例,并与博利康尼组35例作对照.结果: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为88.24%,对照组的82.9%,两组比较P>0.05;观察组的外周血嗜酸性细胞(EC)计数显著改善,自身前后比较,均P<0.05.观察组各项免疫指标较治疗后均有所恢复.结论:提示自拟平喘止嗽汤具有抗炎改善免疫功能作用,治疗咳嗽变异型哮喘有良好的临床效果.
作者:濮欣;何健生 刊期: 2006年第12期
我国高等中医药院校教材自1960年试行出版以来,至1995年已经再版5次,目前各中医药院校其通用的中医学教材,即所谓6版教材,与前几版有了明显的改进,尤其是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高等中医药教育逐渐步入正轨,并有较大飞跃.兹将《中医内科学》1979年(第4版)、1985年(第5版)和1995年(第6版)3个版的教材作一探研、比较与分析.
作者:舒忠民 刊期: 2006年第12期
目的:观察复方益心胶囊增加心肌供血供氧、降低耗氧量;改善心肌代谢,保护心肌,复方益心胶囊能够显著改善血液流变,降低凝血大鼠血液黏滞度,具有清除氧自由基,抗氧化、抗衰老等药理作用.方法:采用小鼠的常压耐缺氧试验和大鼠心肌缺血性试验,观察复方益心胶囊对动物心脏保护作用.放免法测定小鼠血浆TXB2和6-Keto-PGF1a含量,比色法测定血清NO、MDA、SOD等含量.肾上腺素-冷水法复制血瘀大鼠模型,测定血液黏滞度;用垂体后叶素复心肌缺血模型,测定药物对心电图的影响,以确定复方益心胶囊耐缺氧、清除自由基、抗氧化,改善血流动力学,抗衰老、保护心肌等作用.结果:复方益心胶囊能延长小鼠缺氧死亡时间;提高血清SOD、NO含量,降低血清MAD含量,提高血浆6-Keto-PGF1a水平,而降低TXB2水平,特别降低PGF1a/TXB2,降低血液粘滞度,改善垂体后叶素所致心电图的改变.结论:复方益心胶囊能够延长心肌缺氧时间,改善心肌的缺血状态,保护心肌;改善心肌代谢,清除自由基,抗氧化、抗衰老;改善血流动力学.
作者:李宝华 刊期: 2006年第12期
目的:探讨蜂胶水提液对脐动脉平滑肌细胞过氧化物歧化酶活性及丙二醛含量的影响.方法:分光光度计测定平滑肌细胞培养液中过氧化物歧化酶(SOD)的活性及丙二醛(MDA)的含量.结果:蜂胶水提液组SOD活性较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1),高浓度的蜂胶水提液能减少MDA的生成(P<0.01).结论:蜂胶水提液可明显提高平滑肌细胞抗氧化性.
作者:桑慧;商战平;王建礼;王家富;韩霞 刊期: 2006年第12期
目的:探讨抗纤软肝颗粒药物血清对肝星状细胞增殖、凋亡的影响及整合素信号通路的下游信号分子FAK在其中的作用.方法:将传代培养的大鼠肝星状细胞系(HSC-T6)与中药复方抗纤软肝颗粒药物血清(5%、10%、20%)共同培养48h后,应用MTT法测定细胞增殖;应用流式细胞仪测定细胞凋亡;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方法检测FAK mRNA的表达.结果:抗纤软肝颗粒药物血清,均能显著抑制HSC-T6增殖,20%药物血清组作用强(P<0.05);流式细胞仪测定结果显示抗纤软肝颗粒药物血清均可诱导HSC凋亡(P<0.05);抗纤软肝颗粒药物血清能够使HSC的FAK mRNA的表达下调.结论:抗纤软肝颗粒能够抑制HSC增殖及诱导凋亡HSC.其作用可能与其抑制整合素信号通路下游信号分子FAK mRNA的表达有关.
作者:刘林;杨玲;严红梅;朱清静;张赤志 刊期: 2006年第12期
阐述近年来生物碱类药物的药代动力学研究进展.从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检测方法、体内过程等影响药动学的多方面因素进行了综述.
作者:韩进;郭莹;万海同 刊期: 2006年第12期
痤疮是临床常见病,发病率高,文章总结梁教授辨证治疗痤疮数百例的临床经验,将痤疮分为肺热型、毒热型、痰瘀型、脾胃湿热型及冲任失调型,并详述了痤疮发病部位与脏腑关系,皮损形态与辨证关系等,以及痤疮患者的自我调理、饮食宜忌、外敷药物等,以求减轻病人痛苦、缩短病程、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提出受现代社会人们饮食习惯及外界环境污染的影响,导致毒热内蕴是造成痤疮发病率高的主要原因,清三焦毒热之法治疗痤疮,临床疗效颇佳,此乃梁教授治疗痤疮独到经验.
作者:刘春芳 刊期: 2006年第12期
临床疑难杂证或久重危症治疗的切入口众说纷纭、见仁见智,然自《内经》、《难经》以来,气血相关理论以及与之相应的经络脏腑辨证学说一直在疾病的演进和随之而人为的干预中居主导地位.深切探究,发现经络阻滞,尤其络脉不通有重要临床意义.进一步发掘后已在治疗学理论上有升华,而实践上也取得成效,初步形成疑难重症通络治疗临床思维.
作者:魏江磊;吴星宇 刊期: 2006年第12期
西红花是一种名贵中草药.本文在多篇文献研究和综述的基础上,对其药用历史、分布、分类、化学成分、药理和临床及解决资源短缺途径等方面进行归纳和整理,并对其进一步的开发和利用进行展望.
作者:杨英;赵焕君 刊期: 2006年第12期
缺血性心脏病是临床常见的心血管疾病,是诱发心力衰竭和心肌梗死的重要原因.近年来,张艳老师根据中医的基本理论,运用益气活血、养阴复脉中药定心汤治疗缺血性心脏病心律失常,具有显著的疗效,且无毒副作用,现总结如下.
作者:宋婷婷;张艳 刊期: 2006年第12期
目的:观察代谢综合征患者瘦素、脂联素、TNF-α与中医辨证分型及兼症的关系.方法:瘦素、脂联素、TNF-α与中医辨证分型、兼症相对应,探讨其内在的规律.结果:MS患者血清IR指数、瘦素、脂联素、TNF-α明显高于对照组,并且各证型之间也存在明显差异,IR指数、瘦素、TNF-α水平其高低顺序依次为阴阳两虚型>气阴两虚型>阴虚躁热型>肝胃郁热型>健康对照组,脂联素水平则是阴阳两虚型<气阴两虚型<阴虚躁热型<肝胃郁热型<健康对照组.夹痰、夹瘀两个中医兼证在中医辨证分型中分布有明显差异,且高低顺序依次为阴阳两虚型>气阴两虚型>阴虚躁热型>肝胃郁热型>健康对照组.夹痰组的瘦素、脂联素与非夹痰组有明显差异(P<0.005),TNF-α无明显差异(P>0.005).夹瘀组的TNF-α、脂联素与非夹瘀组有明显差异(P<0.005),瘦素无明显差异(P>0.005).结论:瘦素、脂联素、TNF-α参与了MS IR的机制,可以作为中医辨证分型及兼夹征的辨证依据之一.
作者:叶子;钟达锦 刊期: 2006年第12期
和法是中医的主要治法之一,临床运用范围很广,现就其在冠心病心律失常中的应用介绍如下,望同道斧正.
作者:刘建和;程丑夫;吴亦之 刊期: 2006年第12期
方剂作为连接中医学理论和临床实践的桥梁,集中体现了中医药治疗疾病的特色,方剂配伍理论研究是方剂关键科学问题的基础及要点,深入研究方剂的配伍,寻找更新的方法和模式,有可能从中发掘出具有民族知识产权的医药研究内容,从而对世界医学有所贡献.
作者:张立东 刊期: 2006年第12期
使用26号5寸长毫针深斜刺关元穴,治疗尿潴留症.尿潴留膀胱过度充盈,针刺下腹部穴位时,可以深刺或深斜刺,运针以间隙动留针为主.不宜久留针或电针刺激,并运用一系列的解剖和神经肌肉的生理特性进行分析.
作者:傅云其 刊期: 2006年第12期
目的:观察寿星胶囊对学习记忆障碍实验小鼠动物模型的治疗效果及用药安全范围.方法:将健康昆明种小鼠随机分成6组,即空白组(A)、模型组(B)、脑复康组(C)、寿星胶囊低剂量组(D)、寿星胶囊中剂量组(E)和寿星胶囊高剂量组(F).A组、B组灌服0.9%的生理盐水,C组灌服480mg/kg脑复康混悬液,D组、E组和F组分别灌服66.20、132.39、264.78mg寿星胶囊混悬液,1次/天,共1周.分别造模后进行跳台法、水迷宫法试验,比较各组动物潜伏期和正确反应次数.采用大给药浓度及大给药容积测定该药的大耐受量.结果:寿星胶囊高、中、低剂量组动物行为学指标明显改善,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0.001);小鼠大耐受量为5.594g/kg,为成人的日用量的363.65倍.结论:寿星胶囊能够显著改善小鼠的学习记忆获得和学习记忆巩固障碍;该药毒性低微,用药安全范围大.
作者:洪茂林;张醒民;皮兴文;周娓 刊期: 2006年第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