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中药生物碱类的药理作用及药代动力学研究

韩进;郭莹;万海同

关键词:生物碱, 药理学, 药代动力学, 文献综述
摘要:阐述近年来生物碱类药物的药代动力学研究进展.从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检测方法、体内过程等影响药动学的多方面因素进行了综述.
中华中医药学刊杂志相关文献
  • 猕猴桃果近10年的药理作用研究

    目的:概述近10年来猕猴桃果在药理方面的研究进展.方法:查阅近10年来发表的有关猕猴桃果药理研究的文献,综合论点.结果:猕猴桃果有抗肿瘤、抗突变、抗病毒、抗脂质过氧化、降血酯及提高免疫等多种药理作用.结论:猕猴桃果具有广泛的药理活性,在临床应用方面具有广阔的开发前景.

    作者:甄汉深;王新盛;梁洁;钟振国 刊期: 2006年第12期

  • 复方益心胶囊对心痹胸痛的主要药效学研究

    目的:观察复方益心胶囊增加心肌供血供氧、降低耗氧量;改善心肌代谢,保护心肌,复方益心胶囊能够显著改善血液流变,降低凝血大鼠血液黏滞度,具有清除氧自由基,抗氧化、抗衰老等药理作用.方法:采用小鼠的常压耐缺氧试验和大鼠心肌缺血性试验,观察复方益心胶囊对动物心脏保护作用.放免法测定小鼠血浆TXB2和6-Keto-PGF1a含量,比色法测定血清NO、MDA、SOD等含量.肾上腺素-冷水法复制血瘀大鼠模型,测定血液黏滞度;用垂体后叶素复心肌缺血模型,测定药物对心电图的影响,以确定复方益心胶囊耐缺氧、清除自由基、抗氧化,改善血流动力学,抗衰老、保护心肌等作用.结果:复方益心胶囊能延长小鼠缺氧死亡时间;提高血清SOD、NO含量,降低血清MAD含量,提高血浆6-Keto-PGF1a水平,而降低TXB2水平,特别降低PGF1a/TXB2,降低血液粘滞度,改善垂体后叶素所致心电图的改变.结论:复方益心胶囊能够延长心肌缺氧时间,改善心肌的缺血状态,保护心肌;改善心肌代谢,清除自由基,抗氧化、抗衰老;改善血流动力学.

    作者:李宝华 刊期: 2006年第12期

  • 乳宁霜对乳腺增生病大鼠血清性激素影响的实验研究

    目的:研究乳宁霜对乳腺增生病大鼠血清性激素的影响,探讨该药治疗乳腺增生病的作用机制.方法:70只大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单纯疾病模型组、三苯氧胺软膏组、散结乳癣贴膏组、乳宁霜小剂量组、乳宁霜中剂量组和乳宁霜大剂量组.通过雌孕激素联合制造乳腺增生病大鼠模型,造模的同时给予不同的药物进行干预.1月后观察各组大鼠乳腺组织病理学改变,并测定各组大鼠的血清性激素.结果:各药物均能显著降低实验大鼠乳腺增生的程度(P<0.01),乳宁霜大剂量组疗效优于散结乳癖贴膏组(P<0.05),与三苯氧胺软膏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乳宁霜中、小剂量组疗效低于三苯氧胺软膏组(P<0.01或0.05),与散结乳癣贴膏组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乳宁霜能显著降低乳腺增生病模型大鼠的雌激素(E2)、泌乳素(PRL)和卵泡生成素(FSH)水平,升高孕激素(P)、睾酮(T)和黄体生成素(LH)的水平(P<0.05或0.01).结论:乳宁霜对乳腺增生病有显著的疗效,并能调节体内血清性激素水平.

    作者:宋爱莉;任旋磊;李湘奇;杨毅;殷玉琨 刊期: 2006年第12期

  • 自拟平喘止嗽汤治疗咳嗽变异型哮喘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自拟平喘止嗽汤治疗咳嗽变异型哮喘的疗效.方法:选择咳嗽变异型哮喘患者105例,随机分为平喘止嗽汤治疗组70例,并与博利康尼组35例作对照.结果: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为88.24%,对照组的82.9%,两组比较P>0.05;观察组的外周血嗜酸性细胞(EC)计数显著改善,自身前后比较,均P<0.05.观察组各项免疫指标较治疗后均有所恢复.结论:提示自拟平喘止嗽汤具有抗炎改善免疫功能作用,治疗咳嗽变异型哮喘有良好的临床效果.

    作者:濮欣;何健生 刊期: 2006年第12期

  • 王道全教授治疗增生性膝关节炎经验

    王道全教授为著名推拿专家,主任医师,硕士研究生导师,中华中医药学会推拿专业委员会委员,山东省医学会医疗事故鉴定委员会专家,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术委员会委员,针灸推拿学院学位委员会委员,山东中医药大学推拿学科教研室主任.王师从事推拿临床、教学、科研工作30余年,勤求古训,博采众长,不断探求杏林精微,学验俱丰,擅长用推拿为主结合现代治疗手段综合治疗内、外、妇、儿等各科疾病,尤其对颈肩腰腿痛等运动系统疾病的诊治颇具造诣.笔者有幸从师学习,每见颈肩腰腿痛患者的病痛在王师手中逐日减轻,多达治愈,真有妙手回春之效.现将王师对增生性膝关节炎的病因病机、治疗方法、治疗机理等方面的经验介绍如下.

    作者:田端亮;王琳;范圣华;孙均重 刊期: 2006年第12期

  • 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灵芝及其制剂中腺苷的含量

    目的:建立一种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灵芝及其制剂中腺苷的含量.方法:Shim-pack VP-ODS(150mm × 4.6mm,5μm)为色谱柱,流动相:甲醇-0.05mol/L磷酸二氢钾(15:85),检测波长为:UV-λ260nm,流速:1.0mL/min,柱温:为常温,外标法定量.结果:腺苷在4.16~33.28μg/mL,范围内呈现出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 9);方法平均回收率为99.67%(n=9),相对标准偏差RSD为1.3%.结论:该方法简便、快速,测定结果准确可靠,可用于灵芝及其制荆的质量控制.

    作者:楼丽君;周静安 刊期: 2006年第12期

  • 保持中医药特色提高中药疗效

    中药以其天然的特性以及在防治疾病中的特殊功效,已被临床实践所证实,也越来越引起世界医药学者们的倾心关注.

    作者:李永堂;周志华;李俐 刊期: 2006年第12期

  • 虫类通络法临床思维

    临床疑难杂证或久重危症治疗的切入口众说纷纭、见仁见智,然自《内经》、《难经》以来,气血相关理论以及与之相应的经络脏腑辨证学说一直在疾病的演进和随之而人为的干预中居主导地位.深切探究,发现经络阻滞,尤其络脉不通有重要临床意义.进一步发掘后已在治疗学理论上有升华,而实践上也取得成效,初步形成疑难重症通络治疗临床思维.

    作者:魏江磊;吴星宇 刊期: 2006年第12期

  • 《内经》舌诊理论探究

    舌诊是中医诊断疾病的重要方法,也是充分体现中医诊法特色的内容之一.历代医家为舌诊的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在临床应用方面也更是代有千秋,功绩卓著,不仅为后人树立了典范,也使舌诊这一独特的诊法,发展成为中医这个宝库中的一块峋丽的瑰宝.为了准确继承古人的舌诊经验,使中医舌诊在现代临床诊治中也能更好发挥其应有的临床价值,现就《内经》中舌诊理论及其特点从以下6个方面进行了探讨.

    作者:严惠芳;马居里 刊期: 2006年第12期

  • 中药方剂配伍理论及模式

    方剂作为连接中医学理论和临床实践的桥梁,集中体现了中医药治疗疾病的特色,方剂配伍理论研究是方剂关键科学问题的基础及要点,深入研究方剂的配伍,寻找更新的方法和模式,有可能从中发掘出具有民族知识产权的医药研究内容,从而对世界医学有所贡献.

    作者:张立东 刊期: 2006年第12期

  • 清瘟败毒饮在肾移植术后肺感染中的应用

    目的:观察清瘟败毒饮对肾移植术后肺感染患者的中西医结合治疗效果.方法:将2003年10月-2005年7月住院的54例肾移植术后肺感染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和对照组(24例).治疗组采用中药清瘟败毒饮加减,激素,抗病毒,抗细菌,对症及支持疗法等联合用药,对照组未用中药,其余处理与治疗组相同.结果:治疗组30例,痊愈25例,好转3例,死亡2例,治愈率为83.3%,总有效率为93.3%;对照组24例,痊愈12例,好转4例,死亡8例,治愈率为50%,总有效率为66.7%;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西医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清热解毒、凉血泻火、活血化瘀的中药清瘟败毒饮加减,对于肾移植术后肺感染具有较好的治疗作用.

    作者:孙元莹;郭茂松;王暴魁;张琪 刊期: 2006年第12期

  • 对中医临床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的思考

    借鉴现代医学知识进行的中医临床研究近年来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在研究中仍存在诸多问题,如严重西化、缺乏统一标准、缺少自主创新等问题.接着提出发展中医临床研究应处理好的几个关系.

    作者:段其波;胡德胜;于杰;郭伟星 刊期: 2006年第12期

  • 中药生物碱类的药理作用及药代动力学研究

    阐述近年来生物碱类药物的药代动力学研究进展.从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检测方法、体内过程等影响药动学的多方面因素进行了综述.

    作者:韩进;郭莹;万海同 刊期: 2006年第12期

  • 徐志瑛温通法临床运用经验

    温通法是以温阳加上通散之品达温散、温消、温通目的治疗方法,治疗阳虚合并水饮、湿浊、瘀血等阴寒之邪内滞之证.文章通过典型病例阐述徐老的温通法在气闭、黑疸、水肿治疗中的应用.

    作者:胡秋未 刊期: 2006年第12期

  • 经方化裁分期辨治返流性食管炎

    返流性食管炎是因中焦脾胃升降功能失常,致胃、十二指肠内容物返流入食管而引起的食管炎症病变.用经方化裁对其进行分期治疗,体现了中医治病求本的整体辩证施治特色,在疗效的稳定性方面有着独特的优势.

    作者:胡慈姚 刊期: 2006年第12期

  • 老年糖尿病的临床特点及中医药应对策略

    老年糖尿病是临床常见、多发、难治之疾,目前尚无针对性较强的有效药物,文章立足中医理论,结合现代医学认识,从老年糖尿病的中医病理生理特点、临床特点出发,提出扶正祛邪,补虚为老年糖尿病的防治基本原则,处方用药时应遵循滋阴补肾、协调阴阳、益气健脾、双补气血、活血化瘀、通畅脉络、扶正宜缓、攻不伤正等原则.并就中西医综合治疗优化方案的应用原则进行了论述,进而说明老年糖尿病辨证论治要照顾到老年人的病理生理特点,既要遵循中医辨证施治的理论,又应辨病与辨证相结合,加强多学科合作,共同做出诊断和治疗决策,方能取得较好的疗效.

    作者:何泽;南征 刊期: 2006年第12期

  • 三七总皂苷对神经元蛋白表达的影响

    通过综述三七总皂苷(PNS)对神经元蛋白表达的影响,为进一步研究PNS对神经元蛋白的药理作用提供参考,也为临床上对神经系统方面疾病的治疗、药物的研究开发提供新的思路和途径.

    作者:吴登攀;王乃平;钟振国 刊期: 2006年第12期

  • 四物汤加味在皮肤科的临床应用

    四物汤是补血的基本方,在皮肤科临证中灵活加减应用,如治疗慢性寻麻疹、神经性皮炎、寻常型银屑病(稳定期),取效满意.

    作者:洪淑珍 刊期: 2006年第12期

  • 针头手足穴三联运动法治疗缺血性脑卒中临床分析

    目的:研究观察头手足三联运动针法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的临床疗效.方法:100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及治疗组,疗程4周,观察神经功能缺损积分变化情况及偏瘫即刘效应的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患者偏瘫即刺效应及临床疗效间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头手足三联运动针法治疗缺血性脑卒中有显著疗效.

    作者:徐楠;张轲;张天文 刊期: 2006年第12期

  • 真武汤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真武汤加味治疗慢充血性心力衰竭的疗效.方法:对照分析评定疗效.治疗组(9例)和对照组(6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疗法治疗,治疗组运用真武汤加味治疗,观察两组临床疗效及心功能相关指标改善情况.结果: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真武汤可以改善心衰患者心功能.

    作者:孙利民 刊期: 2006年第12期

中华中医药学刊杂志

中华中医药学刊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主办:中华中医药学会 ,辽宁中医药大学